【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及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2、地球上可饮用水示意图。
3、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儿歌《水是宝》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欣赏儿歌《好渴好渴想喝水》,引出对水的作用的讨论。
2、出示地球上可饮用水的示意图,让幼儿知道地球上的可饮用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当前面临水缺乏的严峻形势。
3、欣赏儿歌《水是宝》,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且让幼儿想像假如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水的重要性。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减少漏水量;刷牙时,尽量用漱口杯装水,不要开着水龙头让水哗 哗 地流;洗碗时,先把水放水槽里,再放碗盘清洗;洗澡多用淋浴,且最好采用喷水量小的喷头;一水多用等)。
5、欣赏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并鼓励幼儿在儿歌的伴奏下大胆表演,让幼儿对节约用水进行情感体验。
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共同讨论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并把好的经验与幼儿一起交流。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我们机关一幼和设计院相邻,这是非常有利的社区资源,而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往往能对孩子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我带孩子们参观了设计院,并请设计师叔叔阿姨们介绍他们是如何设计房子的,又要牢固,又要美观,通过这次参观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建筑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和家长共同收集世界著名建筑物的图片,我们开展了一次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建筑物》。
活动目标:
1、了解多多样的.建筑物,初步理解建筑物的概念。
2、提高分析比较的能力和欣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一起收集世界著名建筑物以及各类建筑物图片和卡片。
2、活动前带孩子们参观设计院。
3、纸、彩笔。每人一个小红星。
活动过程:
一、理解建筑物的概念
出示三张挂图:高楼、宝塔、亭阁。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共同点:有顶、有室,都是用泥、石、木、钢筋、砖瓦等材料建成。他们都叫建筑物。
二、我最喜欢的建筑物
幼儿自由观看建筑物图片,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建筑物,并在图边上贴上红星。
三、幼儿评价
教师选出红星最多的建筑物三幅,由幼儿来分析评价。
四、教师小结
建筑物有多重多样,多重风格,也有多种用处。出示挂图,介绍法国的凯旋门、中国长城、古代宫殿、美国的摩天大楼等有代表性的著名建筑物。让幼儿知道古今中外好多有名的建筑都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工人建造的,建筑物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五、小小设计师
1、请幼儿来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房子。
2、请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评价。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物品,并说出总数。
2.感知数字6的形成和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认读数字6。
活动重点: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物体,会认读数字6。
活动难点:
掌握6的形成,知道5添1是6、6比5多1、5比6少1。3.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对数字有好奇心。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6这张苹果卡、6张桃子卡、哨子一个、课件、格子纸、彩笔小印章。
活动过程:
1认读数字6. 教师用猜谜的`形式引出数字6,“有一位数字宝宝他的样子像老师用的哨子,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数字6”
2.学习6的形成 “数字6给老师带来好吃的水果,我们看看有什么。”“5个苹果,6个梨。”让幼儿点数回答,提问:苹果,梨哪个多?多几个?如何让苹果与梨变成一样多?引导幼儿理解6的形成知道5添1是6、6比5多1、5比6少1.
3.利用Flash课件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6个物体,巩固6的形成。
设情景:数字6邀请小动物们到他的城堡做客,但城堡的大门很奇怪只为数量是6的动物们开门这就急坏了数字6请小朋友们帮忙让动物们都进入城堡.例:五只猴子能进入城堡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巩固5添上1是6,6比5多1,5比6少1。
4.玩【看数字盖印章】的游戏让幼儿根据出现数字是几就盖几个小印章,认读数字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身体里的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知道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2、观察画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了解我们身体里的水与我们健康的关系
难点:了解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与我们健康的关系及作用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用到过很多水,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过渡语:前面你们说到的水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水,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我们身体里也有很多水。
二、经验回忆
(一)、身体里的'水
1、你们知道我们身体里有哪些水吗?
(二)、汗水
1、我们是不是每天都会出汗?什么情况下会出汗呢?
2、出汗有什么用呢?
3、出汗后该怎么办呢?
(三)血
1、前面我们说到的这些身体里的水,像汗水都是溜出去后对我们的健康比较有益,但是我们体内还有一种水,我们要保护它不让它溜出去,是什么呢?
2、这个小朋友叫嘟嘟,他发生了什么事?
3、你从那里看出他受伤的?受伤会感觉怎么样?
4、受伤后血会一直流吗?为什么?
三、观察图片,分享交流:
(一)、图一:
1、图片上是什么地方?
2、出现了哪些人物?
3、你觉得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达成度:认识图片中的两个人物)
(二)、图二:
1、细菌的阴谋得逞了嘛?
2、血小板想了个什么办法让细菌进不来呢?
3、血小板围起来堵住伤口时,围成了一堵厚厚的墙,你们知道这堵墙叫什么名字吗?
(达成度:帮助幼儿了解,血液中的血小板的作用)
(三)、图三:
1、虽然结了痂子,但是还是有细菌会无孔不入地进入我们的身体,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好像又多了一个人,他会是朋友还是敌人?他在干什么?
(达成度:了解血液中白血球的作用)
(四)、图四:
1、嘟嘟的伤口好了嘛?
2、血小板、白血球现在怎么样了?
(五)、图五:
1、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为什么?
小结:凶神扼杀的是细菌,像小护士一样的戴护士帽的是血小板,血小板能帮助我们凝固血液,堵住伤口;另外一个戴帽子的是白血球,他能帮我们消灭身体里的细菌。
三、经验拓展
1、那么当我们受伤时,除了身体里的这些好朋友来帮助我们,我们还可以想出什么好办法让伤口好的更快呢?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名称:科学:认识自己的物品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物品标记,知道要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
1、能用对应的方法找到存放自己物品的位置,区分自己与别人的物品。
2、乐意参加找自己物品的活动。
活动准备:
写有幼儿姓名的实物标记图一套,泡沫底版一张。
活动前让幼儿选择喜爱的图标,在其中一张写好幼儿姓名。将剩下的几张分别贴到茶杯箱和毛巾架处。
带领幼儿事先观察茶杯箱、毛巾架的摆放位置。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标记图。
教师出示幼儿的标记图,贴在泡沫底版上,分别请幼儿指认自己的标记,说对了请该幼儿拿走,说错了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
2、玩找物品游戏,知道使用生活物品的规则。
◎告诉幼儿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用品,茶杯、毛巾,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物品。
◎让幼儿拿着自己的标记图,去对应茶杯箱、毛巾架的相同标记,找到属于自己生活用品的位置,对找到位置的幼儿,教师给予夸奖。
教师示范:这是××,它是我的标记,找找找。我的茶杯在这里。
幼儿找自己用品的位置,教师注意检查、引导幼儿观察物品位置上的标记与手上拿的标记图是否相同。 在活动开始时,多数幼儿还不太会回答问题、胆怯、不敢讲话,在谈话和游戏活动中,我们鼓励每一个孩子,并教孩子们讲,他们胆子大不了起来,能清楚地讲出自己是长幼的小朋友和所在的班级。幼儿对教室的观察仔细了,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所提高,知道去寻找各种他们基本能找出教室里的物品,但摆放的位置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的帮忙。但还有个别幼儿不能参与其中。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泥,能愉快地学做泥球。
2.了解泥的显著特征,感受湿泥的粘性。 活动准备: 用细泥铺成一泥地,人手一瓶水,(上面开一小孔)一个小盆,围兜,各种泥制品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干泥
1.带幼儿到泥地前,一起来玩泥巴。
2.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抓把泥吹一吹,用脚在泥里踩一踩,比较不同。(知道干泥是松松的,软软的。)
二.尝试做泥球
1.让幼儿自己尝试做泥球,发现做不成泥球,引出要加水。(将水放在一边,不做提醒。)
2.幼儿加水继续尝试,观察幼儿是否加了适量的'水。(不做指导)允许个别幼儿尝试失败。
3.请做成的幼儿来演示,讲解用什么办法,如何做成泥球。
4.请幼儿用语言讲述如何做成泥球,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做泥球。故意加过量的水引导幼儿观察。从而引导幼儿发现要加适量的水,才能做成泥球。
5.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泥湿了就会粘在手上,粘在一起。
6.请幼儿将自己做好的泥球放在自己的小盆子里,比一比,看一看谁做的泥球最多,最圆。
三.尝试讨论
1.你还在哪里看见过泥?什么东西长在泥里的?
2.泥可以做泥球,种树,花,西瓜等东西以外,还可以做什么?
(让幼儿欣赏泥娃娃,泥做的花盆,砖等)
四.延伸活动
1.请小朋友回家去一起和爸爸妈妈妈找一找,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是用泥做的, 带来给小朋友看。
2.引导小朋友用泥做其他事物 。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一块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文具盒、书包等实物及一些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寻到,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磁铁有什么用呢?人幼儿自由说说。
2、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老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因为它是塑料的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幼:他们都是铁做的。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
二、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
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谁来试试?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 和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河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自始自终都围绕着老师创设的环境进行,刚开始老师让幼儿了解“发现”一词,循序渐进,让幼儿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这个活动基于幼儿在以往的活动中已有发现磁铁的经验,启发幼儿回忆有何发现。在幼儿操作后,在记录纸上画下自己用磁铁吸住的东西,记录纸下方注有“姓名”一栏,但没有一个小朋友将自己的名子填上,没有起到作用。
在幼儿分别讲述自己用磁铁将什么东西吸起来的时候,老师应引导幼儿是怎样把不是磁铁的东西吸起来的,在比赛前,老师没有交待幼儿一定要吸不是铁的东西。
在小组活动时,老师应引导幼儿合作探究,在数数量时应让幼儿自己数自己组的数量,再报出来,或者为了更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可在比赛时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几个人拿东西吸,一个人专门记录吸到的东西,并数数。
本次活动有静有动,有可操作性的由西,整个活动安排的比较轻松。
本次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其它幼儿无法参与进来,幼儿无法实现相互交流,无法实现互动,这个环节值得老师思考。
“让幼儿与环境对话”表达了环境创设的一种新取向,实现了环境创设的一种质的转变:变静态环境为流动环境,变单一环境为整合环境、变局部环境为宏观环境,变物质环境为心理环境,同时促进了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发挥了环境作为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真正实现了环境与幼儿的“对话”。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5-05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9
科学活动教案【精】03-19
【精】科学活动教案03-23
科学活动教案【荐】03-22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4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16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