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6-12 20:39: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

中班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受音阶不同节奏的上行与下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重点)

  2、巩固小老鼠、小雄、大象的步法。

  3、复习音阶的唱法。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准备活动:

  小老鼠、小雄、大象布偶

  活动过程:

  一、进场活动:《小老鼠和小花猫》

  二、引起兴趣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轻轻的推开门,看到房子中间有着很漂亮的楼梯。走一格楼梯,楼梯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do、 re、 mi ……

  三、想想玩玩

  1、小老鼠可真调皮在楼梯上上上下下,一会快一会慢你们听: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2、小老鼠先是一层一层的慢慢上,慢慢下。想一想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小心翼翼)应该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3、小老鼠一层一层跳上去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开始觉得好玩了)应该怎么走?

  4、鼠不停的窜上窜下这时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越玩越高兴)应该怎么走?

  5、老师弹奏幼儿跟琴声走(注意速度快慢的`变化)

  1—2—3—4—5—6—7 7—6—5—4—3—2—1

  四、刮奏

  1、请幼儿想想小老鼠发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摔跤了怎么上楼梯呢?(幼儿讨论)

  3、教师弹奏跨八度音

  4、集体学走

  五、小动物也来了:小老鼠走楼梯发出的声音,引来了小熊和大象。

  13 24 35 46 57 …… 135 246 357……

  5、请幼儿想想谁先来?谁后来?为什么?

  6、请幼儿学小熊,学走二分音符的节奏上楼梯

  7、请幼儿学大象,学走全音符的节奏上楼梯

  六、请小朋友们说说小老鼠、小雄、大象走路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音的长短、轻重)

  七、教师小结。

  我们学走其他小动物也去那所有会发出声音的楼梯的房子里去玩一玩好不好?用《小动物走路》出场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不同的表情来表现歌曲前后两段不同的情绪。

  2、两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唱。

  活动准备:

  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师: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在呀在呀在这里。

  二、学唱歌曲《拉拉勾》

  1、教师演唱,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里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两个朋友生气了,谁都不理谁,后来两个人又拉拉钩,和好了。(帮助幼儿理解生气时的表情动作与和好时的难为情、互相友好拉拉勾的'情景)

  2、边拍手边有节奏地说歌词。

  3、教师边弹琴边唱,幼儿轻声跟唱两遍。

  4、幼儿演唱,要求把握好歌曲的情绪变化。

  第一段:

  师:假如是你生气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气了,你们会怎么样?想一想第一段唱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心情是怎么样的。(不高兴)

  第二段:

  师: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这时应该怎样唱?(很开心)

  三、歌曲表演

  一幼儿请同伴,边唱歌曲边表演,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自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

中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境,会听辨乐曲典型乐段特点,能随乐曲旋律自由大胆表现走、蚊子叮等游戏动作。

  2.能根据音乐变化及时变换动作,较完整连贯的与同伴共同游戏。

  3.在与伙伴的互动中体验游戏中蚊子“叮”,“赶”的情趣。

  4.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

  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境,会听辨乐曲典型乐段特点,能随乐曲旋律自由大胆表现走、蚊子叮等游戏动作。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变化及时变换动作,较完整连贯的与同伴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和小蚊子》图谱1张,分段音乐(五段:散步、小蚊子叮、赶蚊子、小蚊子又飞回来叮、生气踩蚊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感受音乐,理解游戏情境。

  1.教师介绍音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音乐,它讲了一个和小蚊子的故事。请你们听一听和小蚊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音乐中表现的故事情境。

  提问: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幼儿自主表达,教师予以鼓励。

  3.教师讲述游戏故事,幼儿完整了解游戏线索。

  音乐游戏情境故事:

  从前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象,它长得肥嘟嘟、胖乎乎的。妈妈就对他说:“小象,看你吃的这么胖,赶快到森林里去走一走,跳一跳,锻炼锻炼减减肥吧。”于是小象抬起它肥肥的大脚到森林里去散步了。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教师表现出上气不接下气)小象太胖走一会儿就累了,它偷偷躲起来睡觉了。小象刚刚睡着,有一群小蚊子飞来了。小蚊子飞到小象这

  一看,哇!胖乎乎的大屁股看见就想叮,看准了……叮(3次)哎呀!这是谁啊,叮的我好痒,小象就站起来赶蚊子。赶、赶、赶蚊子(2 )……小象一看蚊子都赶走了就又睡着了。小蚊子一看小象又睡觉了,又出来叮小象。飞……停!(4次)看见了肥肥的屁股,看准了……叮!(8次)哎呀,小象实在是太生气了!我刚一睡着蚊子又来叮我了说:我生气啦!我要踩扁你!他抬起自己的大脚把所有的蚊子都踩扁了。(伸舌头)哎!

  二、解读音乐图谱,学习游戏动作,初步互动游戏。

  1.教师出示图谱,幼儿边图谱边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

  教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叫《和小蚊子》,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一看图谱。”(教师伴随音乐指读图谱)

  2.分析图谱意义,学习表现和小蚊子的典型动作。

  (1)问题:图谱上有几种颜色?蓝色代表谁?红色代表谁?最后的大大的脚印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蓝色代表,红色代表蚊子,大脚印表示把蚊子踩扁了。

  (2)逐段解读图谱意义,伴随音乐学习游戏动作。

  理解走路的图谱,提问:“这是在干什么?”师幼共同练习散步走、走、跳跳跳的节奏,伴随音乐鼓励幼儿稳定、有节奏地表现走跳。

  理解小蚊子叮咬的图谱。提问:“小蚊子在干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蚊子叮咬?师幼共同练习小蚊子飞、停、叮的动作

  问题:小蚊子为什么要飞一飞、停一停?小蚊子可以怎样飞?”师幼共同练习小蚊子飞飞、停停的动作,强调听音乐旋律有节奏的停顿,不急不抢,鼓励幼儿创造性表现小蚊子飞舞。

  理解赶蚊子图谱。提问:“会用身体的什么地方赶蚊子?”鼓励幼儿有节奏的运用身体各部分表现赶蚊子的动作,并伴随听音乐完整练习。

  听音乐,看图谱,引导幼儿按节奏表现“生气,踩扁小蚊子的动作,强调控制脚步动作。

  3.师幼伴随音乐,完整表现游戏情节。

  重点评价:动作的`节奏、小蚊子叮咬分散不聚集、蚊子叮咬的位置、

  赶蚊子、踩扁蚊子的情绪与动作控制(通过语言节奏“我生气了”,帮助幼儿把握音乐最后乐段的长音部分)

  三、扮演角色开展游戏

  1.师幼分角色进行游戏

  重点关注:幼儿在分别扮演和蚊子过程中的表现的角色情趣、倾听音乐有节奏表现动作的情况。

  3.幼儿分组扮演和小蚊子,独立互动游戏。(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进行1-2遍)评价重点:和小蚊子动作表现的创造性、情趣性;睡觉的位置、小蚊子叮咬的力度、散步时走跳的脚步力量等。

  活动延伸:

  1.教师面向家长提供乐曲及游戏规则要求,支持家长在家中开展亲子音乐游戏。

  2.教师可在户外活动、区角活动中提供乐曲、图谱、乐器,支持幼儿创造性的利用多种途径再现音乐。

  中班音乐游戏《和蚊子》课后反思

  1.在反复游戏中感受音乐。

  此活动体现了音乐贯穿始终的特点,幼儿在反复倾听、反复游戏中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教师通过设计的小蚊子叮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进一步音乐结构,使幼儿逐步由教师带领到自主听音乐游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2.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凸显幼儿的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幼儿创编、独立练习、同伴合作分享等方式,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这种循序渐进的特点,逐步将游戏渗透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习得游戏的规则和玩法,获得自己掌控游戏、创新游戏的成功体验。

  3.捕捉提升共享游戏经验。

  幼儿游戏中,教师细致观察、捕捉幼儿富有个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并适宜提升,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体验同伴相互学习、彼此欣赏的美好情感。游戏中每位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游戏,开展互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喜欢。

中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音乐故事情境中,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用串铃表现小蜜蜂的快乐;

  2乐意唱唱动物的歌,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一些动物的外形特征已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象和小蜜蜂》,象走、小蜜蜂叫声的录音,串铃(幼儿人手一个),多音滚筒一个,鼓一个,立体制作的象一头。

  活动过程

  一、听赏低沉缓慢的音乐,感受象的音乐形象

  师:这是什么地方?谁来了?(多媒体演示森林的背景画面,出现低沉缓慢的音乐。)

  师:的动物走路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在音乐的节拍中加入鼓声,让幼儿感受。)

  师:谁来到了草地上?你为什么觉得是象?(出示象的背影,请幼儿猜猜讲讲,做做象的动作。)

  师:今天,天气真好呀!象在草地上散步,走着走着走累了,就在树底下睡着了…(边讲边演示多媒体动画,引入故事情境。)

  师:今天的象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穿了一件花背心。)

  二、听辨蜜蜂的叫声,感受串铃的声音

  师:听!可能是谁?(播放蜜蜂的叫声,请幼儿听听猜猜。)

  师:哪个音乐魔盒的'声音像小蜜蜂飞来的声音呢?(教师分别用圆舞板和串铃在一个空盒子里发出声音,请幼儿听辨。)

  幼儿玩串铃,伴随音乐哼唱由

  《伦敦桥,快倒啦》改编的歌曲《我是一只小蜜蜂》我是一只小蜜蜂,飞呀飞,飞呀飞!我是一只小蜜蜂,快快飞呀。

  三、深入故事情境,体验玩串铃的快乐

  师:小蜜蜂看到了象的花背心可能怎么想、怎么做?(请幼儿想一想、做一做。)

  师:小蜜蜂在草地上飞呀飞,突然发现前面有许多美丽的小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真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呀!我去采蜜吧!(边讲边演示媒体动画。)

  师:小蜜蜂飞到象身上,象会怎样?(请幼儿胆地想象象的动作,感受刮奏蛙鸣筒。教师根据幼儿的想象,随着象甩鼻子、甩耳朵、甩尾巴等动作配上刮奏。)

  教师出示纸做的立体象,请幼儿扮小蜜蜂进行游戏随着背景音乐,“小蜜蜂”一边玩串铃一边哼唱,飞到“小花园”(象的花衣裳)采蜜。当出现刮奏时,“小蜜蜂”立即飞回,停止呜叫(串铃停止)。

  师:小蜜蜂又飞来了,听!有什么变化?你的串铃能变出几只小蜜蜂?(由轻至响地播放蜜蜂的叫声,请幼儿倾听声音的轻和响,并用串铃演奏出声音的轻响变化。)

  师: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多小蜜蜂飞来,象又会怎样?(教师即兴将歌词“我是一只小蜜蜂”改唱为“许多蜜蜂飞来了…”,请幼儿用串铃表现,并将刮奏改为鼓,鼓励幼儿想象并模仿鼓声和表现象的动作。)

  师:(媒体演示象跺脚的动作)越来越多的小蜜蜂飞来了,象忍不住啦!“嘣!”象跺了跺脚说,“小蜜蜂,我是象!那是我的花背心,可不是小花园,你们到别处去采蜜吧!”(引导幼儿说:“对不起,象!我们打扰你了。”“小蜜蜂”边玩串铃边飞向真正的小花园…’’)

中班音乐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4、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二、活动准备:

  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

  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天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3、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妈妈,中一班欢迎你。

  (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讨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配合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

  (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音乐教案6

  活动内容:

  开汽车(中班音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风格,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开汽车,会听辨音乐中的“嘀嘀”声。

  3、有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能在游戏中遵循规则。与他人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图片

  活动过程:

  一、和客人老师问好。

  孩子们,今天有很多的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和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二、欣赏音乐

  今天,老师这有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里面有什么声音?(听音乐第一遍)

  提问:里面有什么声音?它响了几次?

  幼儿回答后,(听音乐第二遍)验证。

  提问:那你们感觉音乐里在说什么?

  没错,这段音乐就是开汽车的音乐。那你觉得小车了在公路上行驶时心情如何?那为什么小汽车要按喇叭呢?

  三、进一步理解音乐

  有一辆汽车等不及了,要随着音乐一起来开开了。

  (听音乐第三遍)教师手拿玩具小汽车在图谱上开,边讲解:有一辆汽车,今天刚刚才喷上新漆,它觉得自己真漂亮,想上马路上去玩玩,妈妈告诉它,在马路上行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小车子准备好了,按按喇叭,告诉大家我要启动了,可要注意了,小车子开呀开呀可快乐了,哎呀!红灯亮了,怎么办?赶紧停下来。绿灯亮了,我又要开始走了,快到停车场了,再摁摁喇叭,提醒管理员要开门,我要进车库了。(认识停车场的标志)

  四、幼儿分组游戏。

  小车了开得可开心了,我们小朋友都等不及也想来试试了。但是我们没有驾证,所以我们只能在这个训练场内先练习练习,千万要注意,不能和别的小车子发生碰撞,不然交警叔叔就要请拖车来帮忙拖走了。来,现在的小车子都在车库里停得整整齐齐的,有的小车子都等不及了,来,这边的宝宝们你们的小车子还要停在车库里休息一下,他们先开,我们等他们开完了再开,好,这边的小车子可准备好了,油加完了吗轮胎有气吗?(部分练习玩一次音乐第四遍),现在换一组(另一部分幼儿玩一次音乐第五遍)。

  全体幼儿集体一次。

  五、刚才的小车子油跑完了,我们要换车开了,看看老师这次开的是什么车?谁能看老师的动作猜出来呢?马路上有各式各样的车,谁会用身体表示一下,让大家猜猜你开的是什么车?

  现在我们开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子吧(音乐第六遍)

  六、合作游戏:

  马路上的车真是各式各样,它除了有小司机,还有乘客呢!这次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老师发口令,如果是一人车,那只有小司机一人,如果是两人车呢,那必须要找一位小乘客了,如果是三人车呢,那是多少人一辆车呢?如果是四人车呢?请你们轻轻起立,停在车库门口,准备好了,眼睛要快,当不了司机就当乘客也很舒服。

  幼儿游戏两遍(音乐第七遍,第八遍)

  七、我们在训练场已经练习了这么长时间,你们也非常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交警叔叔同意我们到试车道上去练练车技了,我们看大人们在马路上是怎样开车了(放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车子都排着队,一辆接着一辆,这样交通才会畅通,不会发生事故,那现在我们上马路了,也要排队开车了,一辆接着一辆,跟在前面车的后面,不能随便超车,更不能追尾了。来,我们把小汽车开起来吧!(最后第七遍)我们开着车子回教室了,和客人老师再见吧!

中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准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并能在歌曲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2、鼓励幼儿根据词意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唱;

  3、使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使之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小老鼠的外形特征,会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小老鼠》

  2、小老鼠、小花猫指偶各一个,小花猫头饰若干,木鱼一个

  3、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律动入场,要求动作合拍表情自然

  2、练声《太阳出来了》1=C要求声音甜美,不乱喊乱叫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儿歌《小老鼠》

  (1)、要求幼儿根据词义创造性的边念边做动作

  (2)、请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其余幼儿模仿

  2、学习新歌

  (1)、教师出示小老鼠指偶:一只小老鼠悄悄地出了门,准备偷食吃。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是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2)、教师出示小花猫指偶:正在小老鼠乐滋滋地偷吃粮食的时候,只听见“喵喵喵”几声,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小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回家…

  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完整欣赏歌曲提问:歌曲名称?几拍子?你听了有什么感觉?(幽默、有趣)

  (4)、出示节奏卡×·× ×× × ×、×·× ×× × 0

  一起朗诵歌词,要求有表情地朗诵,念准附点音符与休止符

  (5)、学习演唱歌曲,要求听清前奏与间奏、尾奏

  (6)、表演唱:要求幼儿大胆地表演创造动作个别幼儿表演唱

  3、音乐游戏《猫捉老鼠》

  要求:一定要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后,“小老鼠”才可以跑回家;捉到的“小老鼠”暂停游戏一次;提醒幼儿游戏时自找空间,不相互挤推。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小结,表扬认真幼儿,结束活动。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平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中班音乐教案8

  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提高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对音乐的感知,所以设计了这样一节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2、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

  难点: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堂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音乐磁带、老鼠图片一个、图谱、幼儿已有玩橡皮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将幼儿带入活动室,向客人老师问好。

  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一位调皮可爱的小客人,你们猜他是谁?他在做什么?”教师表演小老鼠和泡泡糖后提问:“小客人是谁?他在做什么?”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泡泡糖》。

  二、请幼儿先整首欣赏音乐。

  然后分段欣赏,尝试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观望的动作,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小老鼠玩得真高兴啊!听,小老鼠来了”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就表现了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有趣的故事,你知道乐曲什么地方表现了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什么地方表现的是小老鼠拽泡泡糖吗?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段听听想想小老鼠在干什么?”

  2、欣赏A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

  教师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能合拍的模仿小老鼠走及左右观望的动作。

  等幼儿掌握后,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练习动作两遍。“呀,小老鼠踩到泡泡糖了,快听一听第二段乐曲小老鼠在做什么?

  3、欣赏B段乐曲,启发幼儿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发展幼儿音乐表现力。”教师带领幼儿跟乐曲完整表演。

  4、自由想象,发散思维:“泡泡糖除了粘在脚上,还能黏在哪里?”并让幼儿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学一学小老鼠怎样拽泡泡糖。

  三、“小老鼠问什么会踩到泡泡糖呢?”引导幼儿发现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接近生活实际,幼儿也对此很感兴趣,利用图普及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乐曲的节奏,让幼儿充分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并学一学,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

  2、教学过程中,启发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3、发散幼儿思维,拓展了教学内容。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爱护我们的环境。

  4、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于没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这样课堂内容不够绘声绘色,感染力不足,今后在这方便还得加强研究,实践。

中班音乐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真是一对好朋友》的旋律,理解歌词,愿意唱歌曲。

  2.尝试分组合作演唱复合节奏的歌曲。

  二、活动准备?

  钢琴。

  三、活动流程

  (一)欣赏歌曲第一段

  1.初步听赏。

  T:春天来了,小鸡小鸭来到草地做游戏,你们听他们唱的是什么?

  T:你们听到歌曲里唱的'什么?(引导幼儿节奏念歌词)

  2.再次听赏。

  T:小鸡小鸭是用什么节奏唱歌的?

  3.演唱歌曲第一段。

  (二)欣赏歌曲第二段? ?

  1.初步听赏。

  T:这次小鸡小鸭叫声有什么不同?怎么叫的?(区分快慢节奏)

  2.演唱歌曲第二段

  (三)分组合作

  1.唱合作部分。

  T:一半小朋友唱快的,一半唱慢的。(请两名幼儿做小指挥)

  2.完整演唱。

  3.交换节奏再次完整演唱。(引导幼儿在唱的同时注意配合同伴)

  操作提示

  启发幼儿把一对好朋友的友谊从歌声中表现出来,唱得和谐不吵闹打架。老师在活动中应匡视幼儿的自控、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完成歌曲演唱既需要跟上集体的节奏和旋律;又要坚持自己声部的节奏。

  在幼儿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可启发幼儿创编歌词,除了小鸡小鸭外还有哪些动物是好朋友,导幼儿创编两种不同节奏进行复合演唱。如小猫和小狗同住主人家,小狗帮主人看门,小猫帮主人抓老鼠,可以是一对好朋友。

  在活动中,老师要鼓励幼儿用指挥的形式来演唱歌曲,例如:齐唱的时候幼儿用同样的动作指挥,分组演唱时根据自己小组旋律用不同动作指挥。

  附:歌曲《真是一对好朋友》曹冰洁词曲

  叽叽,叽叽,呷呷,呷呷,叽叽,叽叽,呷呷,呷呷。

  小鸡,小鸭,相亲相爱在一起,团结友爱,真是一对好朋友。

  叽叽,叽叽,呷呷,呷呷,叽,呷,

  叽叽,叽叽,呷呷,呷呷,真是一对好朋友。叽,呷。

中班音乐教案10

  设计意图

  端午节快要到了,大街上到处都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粽子、绿豆糕、艾草等特有的节日物品吸引着孩子们。一天,贝贝在班上兴奋地告诉大家:“超市里有条龙呢!”很多孩子都附和起来:“我也看到了!”“龙身上还装有粽子呢?”就在那天的社会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交流了端午节的来历、过端午节时的习俗等内容,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我想到了让孩子们欣赏民乐《金蛇狂舞》,希望幼儿在艺术欣赏的氛围中来感受我们民族的民俗风情,体验民族节日热闹欢快的景象。

  活动目标

  ⒈感受乐曲热闹欢快的特点,喜欢中国民乐。

  ⒉分别用身体动作和声音的长短,尝试表现乐曲A段和B段。

  ⒊初步理解乐曲中的“对话”结构,感知A+B+A的结构。

  ⒋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⒌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活动准备

  ⒈知识经验:教师了解民乐《金蛇狂舞》的背景等相关知识;幼儿已玩过“对歌”的游戏。

  ⒉材料准备:乐曲《金蛇狂舞》、电脑、录音机、故事《双龙戏水》、图谱自制龙舟、龙的头饰、红绸、锣、鼓等。

  ⒊环境准备:区角张贴划龙船、舞狮子、舞龙、放鞭炮等喜庆活动的图片;布置河道的场景,有起点和终点、水草等。

  活动过程

  ⒈完整欣赏乐曲,充分表达感受。

  ①幼儿随民乐《喜洋洋》舞动入场。

  ②请幼儿安静地欣赏民乐《金蛇狂舞》,思考: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想干什么?

  ③请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随音乐表现。

  ⒉欣赏故事,感知乐曲ABA结构。

  ①教师边操作图谱边讲故事《双龙戏水》。

  ②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③再次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结构。

  ④这个音乐有几段?它们一样吗?

  ⒊分段倾听,理解乐曲中的“对话。

  ①请幼儿重点欣赏B段。

  ②它们像在干什么?

  ③请幼儿分组模仿对话表演。

  ⒋玩游戏,感受乐曲的欢腾、热烈。

  ①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龙随音乐游戏。

  ②请幼儿自己尝试游戏。

  ⒌品尝粽子,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

  你们喜欢这首乐曲吗?它是我们中国伟大音乐家的聂耳创作的一首民族乐曲。外国人也很喜欢,听过以后总会竖起大拇指,夸奖我们中国的民乐真棒。这首好听的乐曲名字叫《金蛇狂舞》。

  活动延伸

  ⒈将乐曲中的“对话”创编成儿歌,让幼儿合作朗诵。

  ⒉请幼儿随乐曲玩舞龙灯或舞狮的游戏,充分感受乐曲的民族韵味。

  ⒊观看舞龙舞狮的录象片,了解《金蛇狂舞》的真实含义。

  活动反思

  《金蛇狂舞》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乐曲热闹欢快,原曲结构较为复杂,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我将乐曲中的'重复部分进行了改编。

  环境和材料的暗示对此次活动起着极大的暗示与激励作用。精美的教具是我运用的重要手段,我用中国民族特色的线描制作了两条形象生动的龙,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彩带制作了图谱——海洋,色彩鲜艳的自制龙舟,在空地上也布置出海洋的路线,并且同图谱吻合,让幼儿在符合乐曲意境的环境中,理解和感受作品。

  活动中,我调动了幼儿诸多的感知通道——听觉、视觉、运动觉等,让幼儿在观看教师图谱演示、跟随乐曲做动作等方式方法中,反复地倾听乐曲、感知乐曲。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幼儿划龙舟比赛的场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准确地表达了幼儿对乐曲的理解,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活动分别运用了集体、小组、个人等形式让幼儿参与活动,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活动的氛围轻松愉快,十分快乐。

中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

  2.初步掌握附点音符和跳音的唱法。

  3.引导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附点音符和跳音的正确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PPT、棉桃等小图片一套、歌曲的音乐、事先对棉桃等农作物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1.发声练习(尝试一口气唱完一句不换气,为下面的歌曲做铺垫)

  2.边打节奏边练习发声(X·X X| X·X X|X X|X -|)

  3.这个叫附点节奏,我们再来听另外一种附点节奏,听听它跟刚才的节奏有什么不一样。(X·XX|X X X X|)

  二.学唱歌曲

  1.引出主题师:秋天到了,好多农作物都成熟了,小朋友,你知道有哪些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种,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出示没开的棉桃图片)这叫棉桃,因为它没开的时候就像桃子一样,所以我们叫它棉桃!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名称叫做《秋天多么美》,听一听里面的棉桃是怎么样的?

  2.理解、学唱歌曲

  (1).熟悉、理解歌曲(老师清唱第一段)师:这首歌曲的名称叫什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棉桃姐姐是什么样的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可以把描述棉套的几句话唱一唱)歌曲里面重复在唱的是哪一句?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来来来来"是在叫大家都来发现秋天的美)

  (2).熟悉歌曲节奏师:刚刚我们拍了两个节奏,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拍的吗?请一个小朋友来把第一个节奏来拍一拍(然后全体小朋友一起拍,教师可以边拍节奏,边唱,第二个节奏同上)师:现在,我们按着这个节奏,来一起把歌词念一遍。

  (3).学唱歌曲(出示图谱PPT)教师清唱,幼儿跟唱两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拍手跟唱)学唱跳音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张图谱,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这个叫跳音,要求我们唱这一句的`时候,要用跳跃的声音来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跟着钢琴学唱两边(第一遍要求把跳音唱出来,第二遍要求怀着秋天多美好的感情来唱)

  三.歌曲延伸

  师:这首歌曲还有两段,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二段和第三段又是在讲谁?(播放整首歌曲,要求第一段可以跟着唱,第二段、第三段要认真听)师:第二段和第三段讲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出示图片稻花和高粱)关于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学,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教学反思

  一、听,即用耳朵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在歌曲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多听多变的形式,变换着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多听。如听mtv唱片、听老师范唱、带着问题听、打着节奏听、跳着舞来听等,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唱歌曲,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学。

  二、看,百闻不如一见,活动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种植物,让幼儿过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了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如考虑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钢筋建筑的高楼里,离秋天里农村收获的景象距离很远,因此,我把农村收获的景象用相机拍下来制成课件,让幼儿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分享收获的喜悦,加深了对秋天的认识,同时利于歌曲的感情处理。

  三、动,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因此不失时机给孩子提供动的机会,让幼儿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全身动,感情处理让其心动,歌曲创作让其脑动,歌曲演唱让其口动,节奏强弱让其手动,丰收舞蹈让其全身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作。即创作,在平日的活动中孩子的创新总是令我赞叹不已,因此我大胆地进行着教学实验,不论是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声与孩子进行交流,鼓励孩子把想说的用歌声唱出来,我想充满歌声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借助《秋天多么美》优美的音乐,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我从各个领域进行教育渗透,如自然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卫生教育等,使幼儿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首好听的歌,而是学到了许许多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中班音乐教案12

  设计思路:

  幼儿与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关系。幼儿从小就喜欢动物,千变万化的动物世界总是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音乐活动《在农场里》是属于“在农场里”这个主题背景下的。

  《课程指南》指出“接触各种富有情趣的作品,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和体验,理解他人的表达方式”是学习活动的课程内容之一。《在农场里》这首歌曲曲调流畅、诙谐,歌词简单,便于幼儿记忆。活动中我以幼儿熟悉、喜欢的动物作为切入点,以农场的情景贯穿始终,将幼儿引入到亲切、温馨的氛围中,借助幼儿喜欢的歌唱形式,让幼儿在听听、唱唱、玩玩中初步学唱歌曲并且尝试简单的歌曲创编,从而进一步体会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听听、唱唱、玩玩中学唱歌曲,尝试简单的歌曲创编。

  2、在游戏中体验与好朋友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音乐、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调动情绪

  1、师:今天天气真好呀,我们一起去逛逛农场好么?

  2、师:我们要乘着两列火车去农场。(钢琴伴奏)

  第一列火车(出示节奏卡X X | X X|)换一列火车咯(出示新节奏卡X X | X X X|)

  二、学唱歌曲

  1、猪妈妈找小猪

  师:有一个动物朋友在农场里,它会是谁呢?我们来听一听。(噜……)

  师:这个朋友是谁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猪妈妈PPT)

  师:猪妈妈的小猪丢了,听听看她唱了什么找小猪。(PPT音乐)

  师:刚才猪妈妈唱了什么找小猪?(幼儿泛说,教师轻唱)

  师:我们也唱着歌来帮猪妈妈找一找她的小猪吧。(钢琴伴奏,幼儿试唱)

  2、小猪找到了

  师:小猪找到没呀?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小猪PPT教师唱第二段)

  师:小猪是怎么回答妈妈的?(幼儿泛说,教师轻唱)

  师:那我们一起唱着小猪的歌回答猪妈妈。(钢琴伴奏,幼儿试唱。)

  三、尝试创编

  1、鸡妈妈找小鸡(鸡妈妈PPT+音乐“我那顽皮的小宝宝,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你们看到它了么?我得赶紧去找找!”)

  师:鸡妈妈刚才唱了什么歌找小鸡呀?(幼儿试唱钢琴伴奏)

  师:小鸡会怎么回答妈妈呢?(幼儿讨论尝试创编钢琴伴奏)

  师:听一听是不是像你们唱的'一样(PPT小鸡唱歌验证答案)

  师:原来真的是跟你们唱的一样的,我要向你们学一学小鸡的歌,你们教教我哦。(钢琴伴奏,幼儿跟着教师演唱。)

  2、鸭妈妈找小鸭(鸭妈妈PPT“小朋友们,我的小鸭宝宝丢了,你们能帮我找一找么?”)

  师:鸭妈妈该唱什么歌找小鸭呢?小鸭又会怎么回答呢?(几位幼儿尝试)

  听教师演唱验证答案

  幼儿扮演鸭妈妈和鸭宝宝演唱。

  四、延伸

  1、师:小动物们的圣诞派队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出发吧。

  附歌曲:

  2/4

  1 1 2 3 1︱2 2︱2 2 3 4 2︱3 3︱5 5 6 5 3︱4 4 6︱5 5 4 2︱1-‖

  是谁在农场噜噜?是谁在农场噜噜?是谁在农场噜噜叫?是谁噜噜噜?

  是谁在农场叽叽?是谁在农场叽叽?是谁在农场叽叽叫?是谁叽叽叽?

  是谁在农场嘎嘎?是谁在农场嘎嘎?是谁在农场嘎嘎叫?是谁嘎嘎嘎?

  1 1 2 3 1︱2 2︱2 2 3 4 2︱3 3︱5 5 6 5 3︱4 4 6︱5 5 4 2︱1-‖

  猪儿在农场噜噜。猪儿在农场噜噜。猪儿在农场噜噜叫。猪儿噜噜噜。

  小鸡在农场叽叽。小鸡在农场叽叽。小鸡在农场叽叽叫。小鸡叽叽叽。

  小鸭在农场嘎嘎。小鸭在农场嘎嘎。小鸭在农场嘎嘎叫。小鸭嘎嘎嘎。

  调整与反思:

  本次活动从目标达成度来看,我认为是基本达成了,幼儿掌握了歌曲旋律学会了歌曲,并且在学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创编。

  要说明的是,实际上整首歌曲是有对唱的成分在里面的,我没有在目标上定位为学唱歌曲、学习对唱,而只是在最后一部分稍微引入一点扮演妈妈和宝宝的角色,让幼儿感受对唱的这一形式。原因是这样的,我把目标定位为,又有学唱的又有创编的,如果再把对唱放入是否一节课要完成的东西太多?幼儿能否接受?然而从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中班幼儿可以有对唱,所以我预设的是把对唱的形式放在第二教时,让扮演分角色扮演妈妈和宝宝来学习对唱。

中班音乐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3.体验游戏带来的愉悦,发展音乐表现力。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改编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并带领幼儿说唱;经改编、剪辑的音乐、音效。

  2、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韵律动作。

  教学过程:

  一、说唱童谣,游戏导入,初步渗透A段乐曲的节奏。

  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童谣“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下 不 来 0|小老鼠 上灯台|偷 油 吃 0|小老鼠 上灯台|滚 下 来 0|”,边进入场地,渗透A段乐曲 XXX XXX|?Χ Χ Χ 0 ?的节奏。

  二、设置情景,引导幼儿用动作和眼神创造性地表现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1.引导幼儿讨论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并进行合拍练习。

  “小老鼠最喜欢上灯台偷油吃,可是在屋子里藏有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在上灯台的时候应该怎样走?”

  “小老鼠只是悄悄走不行,还得边走边看,应该怎么看?看哪里?”

  教师小结:小老鼠要偷偷的'、快速的、盯住看的地方,还要上下、左右、前后四处看一看,才不会被大花猫发现。

  2.带领幼儿边说童谣边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动作合拍练习。

  3.由声势练习自然过渡到乐曲跟进,完整地进行老鼠走、张望的合拍练习。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夸张的神情、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1.播放“掉落”声音,引导幼儿讨论、猜想:

  “这是什么声音?”

  “小老鼠正在上灯台偷油吃,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教师小结:原来小老鼠掉在了一块大大的、粘粘的泡泡糖上,这是大花猫设的一计,小老鼠真的中计了。

  2.引导幼儿尝试从胳膊、牙齿、眼睛、身体等不同部位用夸张的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讨论:“泡泡糖可能会粘在小老鼠的哪里?”

  “怎样把泡泡糖快点从身上拉下来?”

  教师小结:拉泡泡糖时,胳膊硬硬的,拳头攥得紧紧的,眼睛、嘴巴、身体都要用力。

  3.带领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

  四、播放乐曲

  播放完整的乐曲,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

  五、游戏

  指导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戏,尝试完整、合拍、夸张地表现老鼠走、张望及拉泡泡糖的音乐形象。

  六、增加“大花猫”角色,韵律中玩游戏,在放松和愉悦中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家长一起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无论是乐曲的音乐形象,还是乐曲本身,都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同时也为了避免韵律活动的单一、枯燥,教师将游戏自然融入,在游戏中完成韵律动作的合拍,在韵律活动的合拍中又有游戏的愉悦和轻松。

  为了让幼儿表现小老鼠悄悄走、偷偷看、用力拉泡泡糖的动作,教师紧紧抓住“轻轻走没有声音、眼睛盯住不动、咬紧牙、攥紧拳”等动作要点,引导幼儿讨论剖析,帮助幼儿理解并进行表现,达到神似和夸张的效果。在拉泡泡糖的过程中,幼儿对九拍的节奏不容易掌握,教师及时借助声势的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进行表现。

  不足之处:

  幼儿对于表现拉泡泡糖的动作还不够夸张、形象,对于音乐的节奏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对以后教学的建议在泡泡糖的处理上老师可以从小老鼠调皮的个性以及音乐欢快诙谐的特点入手引导幼儿对泡泡糖甩不掉到处粘的现象进行大胆创想和模仿。这些都有待提高。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中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和轻快活泼的歌声表现歌曲的不同意境。

  2、引导幼儿表演歌曲,用肢体动作表现柳树形象。

  3、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对柳树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柳树姑娘》情景图片3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律动《布谷鸟》,师幼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美丽的春色。

  二、新授

  1、师:美丽的春天悄悄地到来了,那我们有没有发现春天有哪些漂亮的春色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有柳树这一物体。

  那你们知道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是在摆动的吗?

  2、师:那现在我们也来做一次柳枝,跟着音乐,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好不好啊?

  师幼随着音乐律动。(以《柳树姑娘》的弹奏乐为背景音乐)

  师:刚才的背景音乐,小朋友有没有听清楚是几拍子节奏的啊?

  引导幼儿是3拍子节奏的音乐。让幼儿与教师一起用打拍子的方法来把《柳树姑娘》这首歌曲的节奏打一遍。

  再次打拍子,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感。

  3、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首与柳树有关的歌曲,叫《柳树姑娘》。那我们先一起来听听好不好啊?

  教师清唱《柳树姑娘》,幼儿欣赏歌曲。

  师:你刚才听见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便于幼儿歌词的记忆。

  师:很好。那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学唱一遍好不好?

  学唱歌曲:幼儿跟老师完整演唱,教师可以利用图谱,来帮助幼儿掌握歌舞内容。

  练习歌曲,分男、女小朋友,集体演唱。

  4、师:歌词的开头两句是表现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地摆动,那小朋友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唱呢?

  幼:优美快乐的唱。

  师:柳树姑娘甩进了池塘,她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那我们应该怎么唱呢?

  (活泼轻快)用优美及活泼轻快的唱法表现歌曲。

  5、师:春天来了,柳树姑娘会越来越美丽,我们也来做做美丽的柳树姑娘吧。

  (引导:前面和后面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小朋友要用动作把它做出来。)

  小朋友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可以一个人跳舞,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

  6、师: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做《猜拳游戏》了。

  师幼在游戏中结束教学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15

  活动要求:

  1、认识音色,认识对称重复。

  2、探索发现嗓音,打击乐器和旋律乐器在表现现实音响时的共同性及差异。

  3、创编动作,表现文学作品中的有关形象。

  4、体验人对朋友的需要。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程序:

  1、听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请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三种客人及它们的脚步声,并用不同的嗓音和动作来表现三种客人走路时的样子和他们的脚步声。

  3、教师用打击乐器,如大鼓,串铃,木鱼等分别模仿三种客人走路的脚步声。请幼儿辨认是什么乐器?模仿的是谁走路的脚步声?并要求幼儿用动作对乐器的演奏做出快速表现性反应。

  4、教师用钢琴的不同弹奏法分别表现三种客人走路的脚步声,如:请幼儿辨认并要求幼儿用三种客人的走路模仿动作,对演奏做出快速表现性的反应。

  5、按故事提供的线索分配角色并完整表演。

  6、在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鼓励幼儿把他们听到的三种脚步声画出来。

  附:小灰老鼠的故事

  在一座高高的大桥下面,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在这所小小的灰房子里,住着一只小小的灰老鼠。朋友们来了,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小灰老鼠觉得快活极了。朋友们走了,小灰老鼠觉得很寂寞。它天天在家中等呀,盼呀,盼望朋友们再来拜访它。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咚咚!咚!咚!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唉!原来是巨人先生从桥上走过,咚咚咚的声音,是巨人先生的脚步声。小灰老鼠失望地轻轻把门关上。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刷—刷—刷—刷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唉!原来是皮球小姐从桥上走过,刷刷刷的声音是皮球小姐的脚步声,小灰老鼠失望地轻轻把门关上。小灰老鼠竖起耳朵仔细听,仔细听。迪笃迪笃迪笃迪笃,小灰老鼠赶紧把门打开。哈!这回真的是朋友来了,迪笃迪笃的声音,正是朋友们的脚步声。在一座高高的大桥下面,有一座小小的灰房子。在这所小小的灰房子里,住着一只小小的灰老鼠。朋友们来了,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小灰老鼠觉得快活极了。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10-06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11-29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2-30

中班音乐苹果教案01-11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2-10

中班音乐教案通用03-08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09-15

中班音乐睡觉教案12-09

中班音乐月亮教案12-07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