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27 07:28:0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四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 教材分析及处理

  通过第二章茶文化基础知识和第三章茶叶知识的系统学习,为第四章茶具知识的学习确定了目标和导向:如何根据茶叶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茶具冲泡茶叶,大班科学茶具教案。因此,茶具的种类以及使用特征(优缺点)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第一节茶具的种类和产地)在本章中属于承上启下的部分,概括性强,历史性和现实性交叉,内容丰富,知识点多,一节课的学习任务比较重,教师有必要加强导向性,为学生进行先导性的知识梳理。因此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

  1、紧扣不同时代饮茶法的变化,来阐述茶具的发展,并运用实物、图片、课堂练习等加深学生的印象;

  2、运用课堂练习,讲练结合,促使学生掌握不同种类茶具的时代发展特征及其使用特征;

  3、运用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主要茶具的产地。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掌握茶具的种类及其功能特征,掌握当今主要茶具的产地;

  2、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根据茶叶特征,饮茶方式,选择适合的茶具储茶、泡茶和饮茶;

  3、 情感目标:渗透行业价值教育,加强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茶具的种类及其当今主要茶具的产地;

  2、教学难点:茶具的发展。

  四、教法与学法

  1、情境教学法:采用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体验意识,运用直观性原则,使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2、讲练结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结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记忆能力。

  五、教学辅助用具

  有关茶具的图片、实物、饼茶、散茶以及末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之后,教师板书课题以及如下相关知识点请学生适时回答:

  1、用茶的源流有哪三个阶段?P6

  2、的饮茶从何时何地开始?P9 又经历了哪四个阶段?P10-16

  3、什么是茶艺?P19 泡好和饮好一杯茶跟茶具有关系吗?P20

  4、什么是茶具?P65 现代所说的茶具在古代称为什么?P65

  5、《茶疏》关于茶、水、器、火的关系是如何阐述的?

  (二)新课讲授

  把空白表格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讲授新课时,教师对照自己手头上已经填写的表格,请学生把要点划在课本上,以便学生课堂或课后完成表格填写。

  (一)茶具的发展过程以及特征

  (二)茶具的种类(按材质分)以及特征

  3、新课:依据三份表格,本课重点和难点。

  4、布置作业:完成三份表格,记忆三份表格。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本次活动源于绘本《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小怪物》,该书通过小熊一家寻找城堡主人的故事展开,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复合分类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对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感兴趣,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和需要,因此,根据内容的趣味性以及孩子们现阶段对知识需求,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特征用排除方法逐步找到目标,学习复合分类。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分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故事情节引入活动。

  师:认识他们吗?小熊一家喜欢旅游,瞧,他们这一次来到了一个很大的森林游玩,他们走得又累又饿,这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城堡,进入城堡看到一桌丰盛的食物,小熊一家太饿了,坐下来就吃了起来……

  2.数一数小怪物的数量。

  师:一、二、三……小熊一家数也数不过来,小朋友你们来帮忙吧,数数有几只小怪物。

  (如果幼儿数得不一样,师:到底有几只呢,你是怎么数的?如果幼儿的答案一样,师:我们来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数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太简单了,我们可以怎么数?)这是活动的开始部分,直选用了绘本中的三张图片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结合故事情节,本环节中还渗透了多种方法数数的内容,现阶段大班的幼儿应该学会多种方法的数数,本环节中数数小怪物的数量,运用魔术笔功能圈出数群,能够帮助幼儿学习多种方法的数数。

  二、找出小怪物的特征,为分类做准备。

  1.找出小怪物的特征。

  师:一共有二十只小怪物,这二十只小怪物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理解标记的含义。

  师:我们用这个标记来表示**,那这个标记表示什么呢?(是与不是、有与没有)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幼儿找出小怪物的特征,并运动白板的淡入功能,逐一显示幼儿说到的小怪物的特征标记,并区分“是”与“否”的标记,为后面的多种特征的分类做好准备。

  三、引导幼儿学习复合分类

  1.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

  师:小怪物们看到自己的食物被吃了,非常生气,他们嚷着要把小熊一家关起来,这时一只小怪物跳出来说“等等,我们来玩着找人游戏,我们的大王就在我们中间……只能提5个问题。”

  继续故事情节,提出要求。在故事情节中,利用小怪物的身份提出根据5个问题找出大王的要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引导幼儿根据小怪物的特征进行提问。

  师:大王会是谁呢?你觉得大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会说出某种特征)师:那我们来问问“大王,大王,你长(有)**吗?”(操作课件,出示记录表,在第一个问题处放上标记)在这里如何将问题引导特征上是关键,因此,在这里,运用了指向明确的提问“大王会是谁呢?你觉得大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那么孩子肯定会回答“我觉得是有牙的那个,或者是有角的那个……”等等,减少了幼儿不必要的胡乱猜测,突出特征的功能。老师接着孩子的回答,“那我们来问问大王,是不是长了牙齿……?”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出了第一个问题,有了第一个问题指引,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根据特征运用套圈的方法初步选中目标范围。

  师:长(有)**可能会是大王,那我们就用这圈圈把可能是大王的小怪物找出来吧。(下面的小朋友可以告诉第几排第几个,为了不漏掉,我们找的时候要按照顺序找,检查是也要按照顺序来)当第一个问题得到解答后,我运用了套圈的方式,把初步选中的目标圈出来,缩小目标范围,在套圈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说一说第几排第几个符合要求,为了不漏掉,告诉孩子们找的时候要按照顺序找,检查是也要按照顺序来。渗透了排序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正确的检查方法等。

  4.根据特征运用排除法逐一排除目标,找出怪物大王。

  师:被套到圈的小怪物有几个?这里谁可能是大王呢?谁来问第二个问题?

  师:长(有)**的可能是大王,那没长(有)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办?(拿掉)对,要把没长(有)的排除出去。

  师:第三个问题谁来?(……)这次要把谁排除出去?(幼儿操作)师:第四个问题?(……)(幼儿操作)师: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小怪物的圈圈拿下来?

  师:大王长什么样子的呢?(看着记录表说一说)对这就是大王(把大王拿到标记图上)这个环节是根据接下来的提问,逐一排除目标的过程,电子白板的随意拖动以及淡入淡出功能,能够清晰地呈现排除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从第二个问题开始都由幼儿来操作,排除目标,老师给了孩子与白板互动的机会,同时起到了示范讲解的作用,为后面的幼儿自主操作奠定基础。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

  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

  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

  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

  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3)幼儿探索操作

  (4)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5)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

  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1)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的情况

  (2)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3)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来的?

  (4)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进去的是铁球呢?在不动杯子子的情况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们以后游戏的时候去试一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究几种线的特性。

  2、用前书写的方式记录探究的结果。

  3、激发幼儿对手工创作活动的探究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毛线、红线绳、电线、铁线、橡皮筋线、毛条线、弹簧、笔若干。

  2、神秘箱、字卡、实验记录表、有关线的手工图。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随音乐做律动动作进场:《线啊线》。

  师:小朋友,你们的歌声真好听,现在请你们安静地、有序地坐到椅子上。

  1、以谈话的形式开场,吸引幼儿的兴趣。

  师:在刚才你们的歌曲里严老师有听到很多好玩的东西,你们还记得有什么吗?(请幼儿回答)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做什么做出来的吗?(线)

  二、师幼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线。

  师:今天,严老师带来了几个神秘的箱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不是你们刚才说到的线呢?

  1、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有一个神秘箱,分别请各组的幼儿触摸和形容自己摸到的'物品的感觉,由其他组的幼儿进行猜测。

  2、教师展示各种各样的线,总结各组幼儿对线的形容,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各种线的特性。

  师:这些线我们以前都用得比较少,你们有在别的地方见过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三、将幼儿分组,每组幼儿都分得自己的操作用具,通过实验游戏,帮助幼儿发现这些线的基本特征,并请幼儿记录实验的结果。

  1、交代幼儿进行实验游戏的要求和规则:每组幼儿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任务一:需要幼儿自己独立完成,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任务二: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品。

  2、幼儿实验操作时间。

  任务一:

  ①找出会变长的线:请把各种线按顺序排列整齐,从中找出会变长的线。

  ②找出会测量的线:请幼儿利用各种线测量出画纸上两条线的长度,从中找出能最准确测量长度的线。

  ③找出能做弹簧的线:请幼儿玩一玩弹簧并找出几种线中哪一种线是可以做成弹簧的。

  3、教师归纳总结幼儿的实验情况:

  ①橡皮筋线会变长,是因为它是用橡胶做的,有很好的弹性。

  ②棉线可以准备的测量,是因为它最细、最柔软,可以完全按照纸上的曲线的弯曲度摆放,将它拉直之后就是曲线的长度了。

  ③铝线能做弹簧,是因为它的柔韧性最好,既可以弯曲又可以定型,而且还有一定的弹性。

  任务二:

  1、教师出示用线做出来的成品图,交代幼儿第二个需要完成的任务。

  要求:幼儿利用老师提供的各种线,以组为单位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品。

  2、幼儿操作时间。

  3、展示幼儿的手工品。

  四、活动结束及延伸。

  1、组织幼儿整理好各实验操作用具,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2、带领幼儿去寻找更多有趣的线。

  师:小朋友,严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其实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还藏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线,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更多的线回来,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大班实用02-28

大班科学教案11-15

《种子》大班科学教案04-07

大班科学教案通用05-19

大班科学教案《蚂蚁》04-01

大班科学教案教案11-15

大班科学教案桥教案05-2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6篇05-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3篇05-17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4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