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7-15 07:05:1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美术教案合集8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能力目标: 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艺术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的不同造型艺术表现

  手段

  难点:学生是否敢于评价美术作品中不同造型表现特点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启发-----欣赏------讨论------评述

  四、教学过程

  应有教学过程的一般环节,如预习检测、复习训练、目标揭示、内容新授、教学小结、作业布置等,并且必须有内容设计、训练设计、方法设计、板书设计。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

  学生准备学具:教材、自己收集的中外美术作品图片。

  二、课堂学习

  1、引导阶段

  ①教师讲解: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例如线条、形状和色彩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②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应尽可能择题材类似、表现方法不同的作品,和题材不同,表现方法类似的中外美术作品。以引起对比。师生共同欣赏作品,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春如线》 吴冠中、《荷 花》 任伯年

  ③介绍绘画作品的基本造型手段,线条、形状、色彩。比较古今中外绘画作品基本造型手段的异同,以引起学生在认识基本造型手段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述活动。

  ④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并提问: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感受或意图的?(学生讨论回答)

  2、发展阶段

  ①结合欣赏、介绍线条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造型的独特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品中线条的不同变化型式和造型特色。

  ②结合欣赏、介绍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绘画作。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 达.芬奇、《自画像》 伦勃朗、《宫娥》 委拉斯凯兹

  ③结合欣赏、介绍光影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和对造型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和比较

  欣赏画家名作:《持阳伞的女人》 莫奈、《曼陀铃和吉他》 毕加索、《静物》 塞尚

  ④欣赏完作品教师提问: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3、收拾与整理

  三、课后拓展

  ①如有可能,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如以突出色彩表现的方式创作《蒙娜丽莎》或以线条的方式描绘《持阳伞的女人》等

  ②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图象处理的方式,改变世界名画的造型特征,如增加立体派作品中各部分的体积感或用现成的照片资料重新组合一些著名的中国画作品等。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陶器,让学生了解我国制陶工艺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器,客观地评价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不同文化类型陶器的造型特点。

  2.彩陶纹饰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器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L50)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引入新课:

  第一讲—第四讲是中国工艺美术欣赏。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

  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传统工艺中的陶器。(出示课题)

  1.陶器的产生: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这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

  制陶技术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胚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炊器:有罐、鼎、鬲等;

  饮器:杯、角、觚(gu)、(gui)等;

  食器:有碗、钵盘等;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

  3.彩陶艺术:

  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

  ?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

  (介绍《人面鱼纹盆》)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风采。

  (介绍《舞蹈纹盆》)

  三.本课小结。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制作活动中感受眼睛嘴巴摆放的不同形态所形成的不同表情。

  2、尝试用油泥在纸盘上粘贴 ,制作有表情的纸盘娃娃。

  3、体验制作纸盘娃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表情娃娃

  2、纸盘、油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感受嘴巴、眼睛的不同形态与表情的关系

  1、首先出示两个大的水果娃娃

  提问;咱们水果屋呀,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你们喜欢他们吗?

  2、教师:这两个娃娃是什么样子的?

  3、请幼儿说说;笑起来时他的眼睛是什么洋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学个笑的样子给身边的小朋友看看。哭起来时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学个笑的.样子给身边的小朋友看看。

  4、提问:除了哭和笑以外还有什么表情?

  孩子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哭和笑以外的其他表情,老师可以用油泥随时调整新的表情。

  二、用油泥制做水果娃娃。

  1、提问:小朋友,水果娃娃的眼睛、嘴巴是用什么做的?

  (鼓励幼儿说出是用油泥搓成长条作成的)

  2、当水果娃娃笑的时候,他的眼睛嘴巴应该怎么做?并请个别幼儿来尝试。

  3、当水果娃娃哭的时候,他的眼睛嘴巴应该怎么做?并请个别幼儿来尝试。

  三、孩子们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水果是娃娃是什么表情?眼睛嘴巴是什么样子的?

  你还在纸盘上用油泥做了什么?你喜欢哪中表情的娃娃?为什么?

  (鼓励大胆表述,体验自己和同伴交流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宝宝作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体会运用特殊画法进行创作和表现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内有绿色颜料的'海绵块若干,树干操作画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图:老树公公过了冬天,眯起眼睛笑得可甜了,为什么?(春天到了要发芽了,看到小朋友们高兴啦等)树公公身上的树枝长出来了,可树叶还没呢,我们来帮帮他好吗?

  2、教师边讲边做示范。将手掌张开蘸上颜色,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宝宝们,你们也来用小手多印出些树叶,印的时候小手要怎样放?(请幼儿讲述小手要向上,手掌要紧挨着树枝)这样树公公会怎样呢?(树公公会更开心)

  活动评价:

  老树公公感谢宝宝们,宝宝该怎么说呢?引导宝宝说一句话。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想象中自己自由飞翔的情景。

  活动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1. 展开双手与孩子们模仿小鸟飞行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都是什么动物有翅膀?(幼儿回答)师:我们来看是谁飞来与小朋友一块玩耍的?(出示小鸟、蝴蝶图片)如果小朋友有一双翅膀,你们想飞到那里去呀?(幼:飞到月亮上、飞到白云上……)

  2. 通过读诗歌括展孩子想象力

  师 :小朋友们都有一个这么好的想法,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名字叫《如果我能飞》小朋友们跟着老师 一块读“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蓝天,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大海,变成一朵小浪花,随风舞蹈。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森林,变成一只小鸟儿,快乐歌唱。”诗歌里的我都飞到了那里,变成了什么?(幼答 )师:对,飞到蓝天、飞到大海、飞到森林。蓝天上除了小星星还有什么?(幼:还有白云、太阳、月亮……)师:飞到大海上,小朋友们想一想都有什么?(幼:还有小船、小鱼……)师:如果小朋友们会飞,飞到森林还能变成什么呢?(幼:小猴子、蝴蝶、大象……)

  师:小朋友们地想象力太丰富了,我们可不可以让我们的想象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呢?把你们长上翅膀飞向蓝天、飞飞向大海、飞向森林、飞向城市的想法我我们的画笔表现出来好不好?(幼答)

  3. 孩子根据想象作画

  师: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保持画面干净、涂色均匀。想一想你长翅膀的样子,把你们的画面画完整,涂色要漂亮。看哪个小朋友能画一幅既干净又漂亮的图画。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塑造物体的主要特征。

  2、巩固团、搓、压、捏等技能。

  活动准备:

  1、彩泥。

  2鱼图片及教师做的鱼。

  3、幼儿掌握基本的捏泥技能,会说儿歌《三条鱼》。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儿歌《三条鱼》的游戏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了解鱼的外形特征

  1、观察鱼的图片,了解鱼的外形特征,观察后让幼儿描述鱼的外形特征。

  2、小结:鱼的外形特征主要是身体较大,比较扁,有尾巴,身上有鱼鳍和鱼鳞。

  三、教师示范

  1、出示教师制作的鱼让孩子观赏。

  2、教师示范

  用泥团成小圆球再压扁,用两个食指夹成三角形代表鱼的身体,用更少的泥团成小圆球再压扁,用两个食指夹成三角形代表鱼的尾巴按在鱼身体后边,用彩泥团圆压扁做成眼睛,用彩泥搓成细条做成鱼身上花纹。

  四、幼儿制作鱼

  1、幼儿亲自动手创作作品,用彩泥表现鱼的`主要特征。

  2、教师巡回指导并观察幼儿,重点针对让幼儿如何表现鱼的特征进行指导。

  3、在捏泥时,让能力强的幼儿捏自己想象中的鱼和富有个性的鱼,能力弱的幼儿可模仿教师制作的鱼捏。

  五、结束部分:

  1、欣赏幼儿作品。

  2、让幼儿说说各自设计的鱼,让幼儿互相吸取对方的长处。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

  一课时

  目标:

  包(江苏版教案)

  1、培养学生默画、记忆画包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包(江苏版教案)

  3、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包,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包(江苏版教案)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作画,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苏教版教案

  学: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江苏版教案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我们生活中的包,越来越新奇美观了。

  2、回忆一下到商店观赏的各种各样的包,说说它们的外形、色彩、质地和图案。

  三、欣赏、讨论

  1、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2、根据特征、外形、用途来讲明自己的观点。

  四、学生作业

  1、画出你看见过的包或你最喜欢的'包。

  2、表现的角度、方法、材料别具一格。

  五 、巡回指导

  1、小组间交流作品,指导一部分学生作业。

  2、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

  3、指导学生调整画面的整体性。

  4、鼓励学生画出精彩作品。

  六、小结

  1、 展评学生作品,自己说明创作意图。

  2、 评价自己或他人绘画作品。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表现出各种水果的基本特征。

  2、尝试表现各种水果之间的重叠关系。

  3、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重、难点:表现出重叠关系

  活动准备:

  1、范例一幅、水果实物

  2、幼儿的做画用具

  活动指导:

  一、导入主题

  1、(出示范例)师:上次赵老师带你们参观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呀?(苹果、香蕉、生梨……)

  2、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赵老师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嗯看看赵老师买了什么水果。(苹果、草莓、西瓜)

  二、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水果实物,让幼儿感知前后重叠关系。

  2、师:看看老师买来的水果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师是怎么放这些水果的?哪个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你们觉得这样放好看吗?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苹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简单示范

  1、师:这么好看的水果我们给它拍张照好不好?

  2、教师出示范图

  3、师:老师拍的照片好看吗?你们想不想给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师是怎么帮水果拍照的好吗?

  4、师:草莓在最前面我们先帮草莓拍好不好?(师先画草莓)

  5、师:我们再给哪个水果拍呀?(苹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苹果的全部吗?(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就不拍了从这边开始拍,到这里应该怎么样呢?(跳过去)

  6、师:我们拍完了苹果,最后给谁拍呀?(西瓜)看看老师拍的照片你们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吗?(被苹果草莓遮住了)对那我们和苹果一样从这里开始拍,到这里怎么样呀?(跳过去)

  7、师:我们拍照拍完了吗?(没有)还要干吗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气那么冷,水果宝宝也要穿衣服。你们先给他们拍照再象赵老师一样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样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红、绿色……)苹果宝宝说了颜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宝宝也说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吗?(不好看)嗯一会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给水果宝宝穿的衣服最漂亮。

  四、幼儿表现

  1、幼儿做画,老师观察并指导

  五、作品展示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相互赠送作品师: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给自己喜欢的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好吗?

  活动反思:

  美术课上课时,对幼儿的示范要详细并且最好能够让幼儿自己来思考和参与,这样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操作欲望

  课堂的引入可以更情景化,尽量避免常规平淡,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吸引幼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也可以利用创设的情景来对幼儿的操作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美术》教案02-1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06

小学美术教案美术小学教案大全11-06

小学美术教案06-12

美术教案范文04-03

小班美术教案09-28

美术的教学教案11-13

中班美术教案10-19

大班美术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