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发现磁铁
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的功能。
2、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磁铁的便利性。
活动准备:
1、各式各样的磁铁、铁制品、各式运用磁铁的玩具、棉线、回形针、卡纸、剪刀、竹筷、胶带、小水桶。
2、《幼儿用书》、投影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拿出回形针和磁铁,提问:
1、老师变个魔术,让这些回形针都连起来。这怎么不会掉下来呢?等幼儿发言后,教师再给幼儿看,告诉幼儿,老师拿的东西叫磁铁。
2、拿出各式各样磁铁,如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棒状磁铁,让幼儿认识磁铁其他种类的形状或颜色。
(二)、操作活动,磁铁可以吸哪些东西。
1、将幼儿分成六组,比赛哪一组在教室里找到的含有磁铁的东西最多。
2、比赛结束,请六组幼儿逐一用找到的磁铁制品给大家看。
3、教师小结磁铁的特性。
4、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说明哪些是有磁铁的`东西,并让幼儿猜猜图中物品中的磁铁藏在哪里。再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有磁铁,它们有什么作用。
(三)、团体游戏。
1、教师事先利用棉线、竹筷、磁铁、胶带,制作三枝钓鱼竿。请幼儿用剪刀和卡纸剪出许多条鱼。
2、请幼儿把每条鱼夹上回形针后,然后放在小水桶里,摆在教室一处。
3、将幼儿们平均分成三组(钓鱼位置要和放鱼处有点距离),且三组相距的距离一样,每组一枝钓竿。
4、游戏开始,以接力方式,每组每次一位幼儿拿着钓竿至小水桶处,钓起鱼后(不管一次可以钓几条,一旦鱼竿拿起,就不能再放下,必须回该队换下一位),把鱼竿和钓的鱼拿到队里,换下一位幼儿。
5、所有的幼儿钓过鱼后都停止游戏,结束时计算哪一队钓的最少,要求唱歌给大家听。
6、请幼儿讨论:利用磁铁还可以玩哪些游戏?
7、幼儿玩《捕鱼》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电池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掌握安装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图表一份、电池课件、手电筒和电池若干、电动玩具.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师:今天我们这有许多的电动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2、师:你打开开关的时候,玩具会怎样?(会动----)
为什么电动玩具会说话会动?(玩具里面装有电池)
二、认识电池外形特征。
1、师:后面的桌上还有小电筒,请你把电池取下来,看看电池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操作)
2、教师演示电池的课件,了解电池的正负极。
师:小电筒里有几节电池?电池是什么样子的?
3、认识电池标志。
师:我这还有两个标志,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弹簧和电池,指认正负级)
三、通过小电筒实验掌握电池的安装方法。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级,可是怎么安装才能让电筒亮起来呢?
2、通过幻灯演示,知道几种安装方法。
师:这有几种安装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安装行不行。(教师逐一出示安装方法图示,引导幼儿记录猜想结果。)
3、幼儿实验操作。
4、统计幼儿操作结果。
小结:装电池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向,不能装反,都是负极对准弹簧。
四、了解电池的用途。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用到电池?你还见过哪些不同的电池,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夹子的用途和功能。
2、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表达表现,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夹子展览(衣夹、被夹、发夹、文件夹、医用夹、食品家、新的老鼠夹等)、分类纸、ppt、球、书、糖果、纸、盒子、夹子葵花等。
三、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夹子
1、幼儿参观夹子展览会,区分认识的与不认识的夹子并简单介绍夹子的用途。
2、了解几种特殊夹子的功用:
(1)、医用夹:这是谁需要的夹子?
(2)、领夹:录像里的爸爸告诉我们什么?领夹有什么用?
(3)、鼻夹:看了图片后,你知道这是什么夹子吗?
(4)、鼠夹:它的用处和猫的本领是一样的,它有什么用呢? 3、教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夹子,有的能打扮我们,让我们变得更漂亮;有的是帮助我们的小工具,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二)、用肢体语言创编夹子动作
1、幼儿自由发挥,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夹子。(配以辅助材料让幼儿夹一夹)
2、幼儿交流演示各种创编动作。(配合儿歌) 附儿歌:夹夹夹,夹夹夹,我的小手是夹子。
夹起一张纸。
3、教师: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可以变成夹子。
(三)、延伸活动:利用夹子进行艺术创作
出示夹子葵花,引导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行艺术创作。
教案设计说明
在进行“小工具”主题活动时,幼儿收集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工具,其中有少部分幼儿带来了一些晾衣夹,引起大家对它是否属于工具的争论。随后幼儿开始收集不同种类的夹子,渐渐幼儿对夹子的不同功用产生了关注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以帮助幼儿梳理并提升已有的零星经验,同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了解夹子的功用,我以幼儿的认知经验为出发点,根据幼儿对夹子的了解情况,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幼儿提升经验;第二部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动静交替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肢体动作的创编演示了解夹子的一个共性特点:能夹住东西。同时它也是整合理念下,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第三部分延伸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学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将夹子展览会中的夹子按自己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两种情况进行分类,看似不经意,却充分体现出老师对孩子知识经验的关注,将幼儿推上活动主体的位置,老师隐藏其后并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体现老师观念的转变。 第一环节认识夹子,通过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夹子来引发生生互动,达到经验分享的目的。老师对几种特殊、幼儿可能不认识的夹子估计得很准确,运用照片、实物、录象等不同的展现方式来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以充分落实。 活动第二个环节是为目标2服务的。老师在让幼儿尝试夹一夹的材料时,非常有心地投放了一个大大的健身球,幼儿一人夹是无法夹起来的,从而激发幼儿产生合作的意识。 幼儿在介绍自己用身体创编的夹子时,老师过份强调用儿歌的形式来进行介绍,想着整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幼儿的情绪体验。实际可以更为宽松些,如:让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变的;或者用动作示范一下,这样能让更多幼儿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课改以后,整合意识强了,但整合应该很自然没有痕迹,此处的整合显得非常僵硬。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产生
中班的孩子们总能从身边的事物发现问题,当我给孩子们讲到包公利用水和油断案时,孩子们显得十分感兴趣,一方面是对包公这个人物的兴趣,一方面是对断案采用的方法原理感兴趣。《纲要》中说: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并把握时机,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
为此,我借着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本次活动。我想,只要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解答孩子们的的疑问,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最常见的事物,如水和油的关系,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奥妙,就有助于孩子们保持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到能力和知识。
二、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水和油在相互混合之后的状态,知道油比水轻。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喜欢动手实验,能与人协商,合作,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水,色拉油,透明一次性杯子,蜡笔,吸管,记录表等。
2、理解科学词汇:液体,混合,浮,静止,不溶于水,溶解。
四、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
师出示水和油: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杯水和一杯油,你知道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水和油的关系。
2、 问题探究
1)、师介绍记录表,幼儿商量做实验一。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
2)、师介绍记录表,幼儿商量做实验二。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
3)、师介绍记录表,幼儿商量做实验三。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油浮在水的上面。
3、 集体总结
原来不论是水倒入油中,还是油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和油一起倒入杯子,并用管子搅拌,等它静止下来之后,最终的结果都是分成两层,油在上面,水在下面。这说明水和油相比,油轻,水重,轻的浮在上面,重的沉在下面。
4、 延伸:
师:小朋友,上一次,我们听了《包公破案》的故事,那么你现在知道包公是怎么知道那些钱是卖油条的,而不是矮胖子的了吗?(幼儿讨论回答)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尝一尝等感知活动,感知、探索荔枝的特征。
2、探索怎样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剥开荔枝,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荔枝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你们吃过荔枝吗?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许多荔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荔枝是怎样的呢?
二、探索荔枝的奥秘。
1、看一看
师:用小眼睛观察一下荔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摸一摸
师:用小手摸一摸荔枝的壳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
3、剥一剥
师:荔枝里面有什么呢?自己想个最好的`办法来打开荔枝,待会请你来告诉小朋友你是用什么方法将荔枝打开的?
师:我刚发现有小朋友是用嘴巴咬的方法去打开的,这样一点都不卫生,所以我们不好用嘴巴去咬荔枝。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要又快又方便。(尝试第二次剥荔枝)
4、闻一闻
师:我们都剥好了,发现里面的荔枝肉是有点透明的,那我们现在闻一闻,荔枝是什么味道?
5、尝一尝
师: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荔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看一下荔枝肉里面还藏着什么?
师: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多吃会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会得“荔枝病”呢。
三、利用荔枝壳、核制作装饰画
师:现在我们用剥下来的荔枝壳或核拼成一幅画或一个作品。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飞机的基本特征,了解飞机的种类及其作用。
2、知道飞机是一种空中交通工具,理解飞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
认识飞机的基本特征,了解飞机的种类及其作用。
活动难点:
理解飞机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各种飞机的资料,布置飞机图片展。
2、《飞机本领大》(飞机结构图、航空展视频)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天上飞,不是鸟,前边翅膀大,后边翅膀小,喝饱汽油飞得高。——引出飞机。
1、请幼儿说一说:你见过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
2、自由参观飞机图片展,选择自己喜欢的飞机仔细观察,飞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观看教师资源《飞机本领大》(飞机结构图)第一部分,了解飞机的外部特征。
教师小结:飞机由机身、机翼、螺旋桨和起落架等部分组成。
二、请幼儿坐到“机舱内”(小椅子上),播放教师教学资源《飞机本领大》(飞机结构图)第二部分,简单了解飞机的内部结构。
三、了解飞机的种类、用途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飞机?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干什么?
2、结合教师资源,教师小结。
运输飞机可以帮助我们将货物运到比较远的地方,直升飞机可以解救被困在高高山上的人们。这些都属于民用飞机,还有许多飞机他们有着特殊的任务,例如民用飞机,可以保卫我们国家的航空领域,攻击敌人,防止敌人对我们国家的破坏。
四、幼儿观看航空展视频,感受空军飞行员的飞行技术。
五、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可以继续搜集有关飞机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飞机,激发幼儿对飞机的探索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让幼儿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通过人为因素让不同的声音组合成有节奏的乐曲。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初步尝试用不同声音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4、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所有的.幼儿有兴趣参加,并能感知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
活动难点:用不同的物体组成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套桶娃娃,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套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套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教师设问:你有什么办法让空套桶发出声音?(在套桶里装上东西)“我们一起动手让套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套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套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让幼儿猜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
教师帮助个别幼儿把东西倒进透明瓶子里让幼儿验证猜的是否正确。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套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套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你们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小朋友的套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科学活动,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但现在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准备上建议提供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观察实验,感知施加相同的力,受力面越小产生的作用越大。
2、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桌子(在泡沫板的四角钉上四颗钉子做成)
2、沙箱、沙子、玻璃杯、削好的'铅笔、充气的气球、桌子。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
1、幼儿模仿小鸡、小天鹅听音乐在沙池中做游戏。观察游戏后留下的脚印。
2、提问:学小鸡、小天鹅走,留下的脚印有什么不同?
(1)小天鹅走时全脚掌着地,脚印是平平的。
(2)小鸡走时脚尖着地,留下的脚印是深深的。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中班科学教案12-01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07-21
中班科学教案[热]07-21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07-21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7-27
中班魔术瓶科学教案10-28
中班科学教案:找家04-02
中班科学教案(集合)07-23
中班科学教案:水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