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11 09:05:4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经典)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经典)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用目测,尺、棉线量、纸条量的方法确定圆的中心点。

  2、体验色彩变化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玩陀螺的快乐。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制作陀螺的方法。

  2、难点是找出圆的中心点。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带来各种陀螺,陈列在教室内。

  2、教师制作多种图案的陀螺若干。

  3、陀螺画面色彩图一幅,印有直径6厘米圆形的硬纸片、彩笔、剪刀,供画图用的圆形瓶盖,短尺,火柴棍等。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谈话提问引出主题,教师以谈话的方法提问:小兔玩具店又有新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第三部分: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地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制作强的幼儿及时给与表扬,引导。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老师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陀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自由选择探索活动,给了每个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

大班教案 篇2

  在大森林里,谁都知道老虎的牙齿厉害。小猴伸着舌头说:“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怕人哪!”“大老虎嚼起铁杆来就想吃面条一样……”小兔说着,害怕的缩起了脑袋。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打老虎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哈哈哈,哈哈哈,谁相信小狐狸的话呢?“吹牛!吹牛!”“没羞!没羞!”小猴和小兔一个劲儿的笑小狐狸。“不信,你们就瞧着吧!”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

  哬,狐狸真的去找大老虎了,他还带了一大包礼物:“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糖是什么?老虎从来没尝过,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

  狐狸以后就常常给老虎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这时,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忙来劝他:“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得。狐狸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嗯”。大老虎答应着,他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可狮子说,糖吃多了会坏牙的。”“唉唉,别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这么厉害,铁条都能咬断,还会怕糖!”“对,对,狐狸说得对!”大老虎不刷牙了,“我要天天吃糖,我的牙不怕糖!”

  啊哈,过了些时候,大老虎痛得哇哇直叫。

  他对马大夫说:“快,快把我的痛牙拔掉吧。”呵,马大夫怎么敢拔大老虎嘴里的牙呢,吓得连门也不敢开。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边逃边说:“我……我……不拔你的牙……”

  唉唉,老虎的脸肿起来了。痛的他直叫:“哎呦,哎呦,痛死了!谁把我的牙拔掉我让他做大王!”……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有趣。

  2、知道糖果不能多吃,并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知道糖果不能多吃,并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

  2、实物糖果。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糖果,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吃糖果吗?糖果和大老虎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老师就来讲一个跟糖果有关的故事。

  二、看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故事开始——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提问:小狐狸会用什么办法把那么凶狠的大老虎的`牙齿拔掉呢?

  2、“嗬,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我的牙不怕糖!”提问:“谁来劝老虎刷牙?老虎刷了吗,为什么?大老虎的牙齿真的不怕糖吗?”

  3、“过了些时候——不拔你的牙!”提问:“发生什么事情了?大老虎都去找谁拔牙?他们是怎样做,为什么?接下来大老虎会怎么办?”

  4、“唉唉——谢谢!”提问:“谁来给老虎拔牙?怎样拔牙的?大老虎最后对小狐狸说了什么?”

  三、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一开始小动物们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后来发生了糖果的事情你觉得它是怎样的一只老虎?”

  “小狐狸又是怎样的孩子?”

  四、了解保护牙齿的方式。

  请幼儿都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保护牙齿的方式

  活动延伸:

  到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正好中班跟进语言,于是我也好好学习了一下,把他们的不足和优点记下,中班的这节语言课主要是常识类的东西,而我们大班注重语言发展这方面,让孩子多想多说,通过故事学习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教育,我选择听故事磁带,通过提问,在故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情感的升华,整节课下来孩子还是很感兴趣的,说得确实比在上中班的时候要好,词汇的运用上也很准确,出示量表让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在三件事情上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虽然能调动积极性,但孩子们回答有些犹豫,这也是失败的地方,还要好好钻研问题所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动手动脑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学会思考。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电脑。

  2、操作材料:饮料瓶若干、小石子、沙子、吸管、棉花、碎纸张。

  3、核桃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夏天到了,我们户外活动以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这里有只乌鸦啊,也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打开课件,按向下按钮:在一个炎热干旱的夏天,有一只小乌鸦飞来飞去,他渴极了,到处找水喝。)(继续按向下按钮:他找啊找啊,终于发现一个瓶子里还有点水,他高兴极了,真想一口气把水喝下,可是瓶子太高,瓶口又小,乌鸦的嘴够不着,怎么办呢?)

  3、教师: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如果你是这只乌鸦,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4、小组讨论后幼儿回答。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许多的办法,有……有……这些办法都是你们动脑筋想出来的。

  ①那么这些办法中,你们认为哪几个办法最好的?(教师把幼儿讨论出来的材料摆放于幼儿面前)除了刚才小朋友讲的这几样东西,老师还准备了另外几样东西,看!

  ②你们觉得用这些材料都能成功的喝到水吗?这些可都是你们说的,到底行不行我觉得我们得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5、教师和幼儿共同操作。

  师小结:看来遇到困难光动脑筋还不够,我们还要自己动手试一试,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想的到底对不对。

  6、教师:乌鸦也想到了几种办法,它和我们想到的办法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继续按向下按钮,让幼儿看看乌鸦的办法都是什么:(拿吸管,挖坑,往瓶里放石子)

  7、让幼儿再看一遍《新乌鸦喝水》。(按再看一遍按钮)

  8、教师:你们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你们学习了《新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教师引导幼儿:遇到困难要学会用多种办法来解决问题)

  9、活动延伸(教师出示核桃)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这么好,老师想送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看!可是我发现了个问题,这核桃该怎么吃呀?那我们现在回教室再好好的动动脑筋,把这个核桃吃掉。(幼儿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问题,常常需要我们动脑筋来解决,而对于幼儿也不例外,所以我认为让他们认识到动脑筋和自己动手的重要性非常的有必要。那么如何让他们的活动中体会到这点呢?我采用了课件这种直观的方式,提出问题同时大家解决。在大家的讨论和操作中得出这一结论。由于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我的定位偏向于语言方面,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给幼儿自由讲述的时间比较的多。但是就发现我在活动开始谈话中显得比较的罗嗦,对幼儿来说也无多大意义。

  由于本次活动在教具上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在教师和幼儿共同操作时显得不简便,听课教师建议把本次的操作部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幼儿来合作完成,并作好操作后的统计。把这节偏向于语言的活动改为语言和科学的综合活动,使它能更好的体现活动目标。

  在第二次看完课件时,我提出的问题“你们学习了《新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幼儿还是把自己当成乌鸦的角色来回答,而且内容都里不开喝水这一问题。在我多次的引导他们要联系到我们生活当中时,幼儿的思维才打开。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提问我要进行改变。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5-6岁的幼儿对周围环境事物开始有了较稳定的态度和情感。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仍然是零碎、粗浅的。以幼儿生活附近的桥为主题与幼儿共同关注桥的演变。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作用……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对家乡桥的具体印象,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桥的演变。家乡桥在城市中的大概分布位置。

  2、学习记录、统计,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3、萌发幼儿亲近家乡,喜爱家乡的情感。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寻找熟悉的家乡桥在城市地图上的大概位置(通过教学辅助课件和教师引导完成)。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通过收集我家附近的.桥。了解自己熟悉的桥座落在城市的具体位置。

  2、能力准备:具备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心理准备:乐群、乐学。

  4、材料准备:

  ①桥的谜语课件

  桥的演变课件

  有代表性的桥在城市中的分布位置课件

  ②画桥、做桥材料

  ③统计表、家乡桥梁图片、自绘城市地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桥"的谜语课件引入主题

  谜面:驼背公公,力大无穷,驼的什么?车水马龙!幼儿猜谜底。

  二、闭眼快速画"桥"(粉笔画)了解自己头脑里储存的桥的印象。

  三、讲述"桥的演变"故事"课件演示"

  师:很久、很久以前河上没有桥。被风吹倒的大树正好横搭在河两岸,人们从上面走过去很方便,这就成了最早的桥。接着人们试着用藤条、木板来做桥,于是有了悬在河上的吊桥。人们还试着用石头垒成桥洞,石头被挤成桥洞很牢固,这就成了石拱桥。后来人们又试着在河面上立桥墩铺石板搭桥,于是在很宽的河面上也能搭桥了。现在人们已经会造各式各样的桥啦。有联结交通要道的石桥、铁桥、钢索桥;有缓解交通的立交桥、人行天桥;有休闲娱乐的风雨桥、凉亭桥、吊桥

  四、讨论家乡的桥

  师:我们家乡恩施也有各式各样的桥

  问题一:你知道我们恩施有哪些桥?你最熟悉的是哪座桥?你家附近有什么桥?

  问题二:寻找熟悉的典型的桥的位置。先找幼儿园附近桥的位置,再找幼儿最熟悉的桥在城市地图中的具体位置。猜测自己不熟悉的桥可能在城市的什么位置。课件一一验证,并通过把自己熟悉的桥贴到城市地图相应的位置,记录、提升幼儿对家乡桥的整体认识。

  问题三:分小组统计"自己最喜欢的家乡桥",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五、谈话"家乡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小结家乡是中国健康旅游基地。家乡山高、水好、神奇美丽,为了给来恩施旅游的人带来方便我们还会新建、改建许多桥。

  六、一起动手做桥吧!

  途径:

  ①用身体搭桥

  ②用画纸设计桥

  ③选择材料搭桥

  活动反思:

  一、创设情境 ,引人入胜

  《家乡的桥》是一篇抒发作者阔别家乡多年后思乡感情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在教学中,蒋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师生始终处于小桥流水、美丽水乡的意境之中。如:在理解“缀”时,通过出示单拱桥的石阶图片,让学生有了感官的认识,对“缀”的意思也能充分理解;指导学生朗读“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这句话时,出示单拱桥美丽夜景的图片,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因此,学生读得自然读得投入;在学习桥名字体时,教师出示了各种字体的桥名,引导学生边读句子边欣赏篆、隶、楷、草四种不同的字体。整堂课通过想象、感受、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体验,共同去感受美、表达美。可见老师制作及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较强。

  二、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这堂课在实施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的策略方面,应该是较为成功的。教师首先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交流“家乡的桥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接着要求默读第三小节,教师运用个别读、齐读、引读等方法学习重点内容——家乡的桥造型千姿百态以及桥的名称非常有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之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当学生朗读完以后,教师能够及时地给予评价,给予鼓励,给予适当的点拨。教学机智得以体现。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也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使整堂课较为连贯。但在教授时未打破逐段串讲的模式,教学过程还不够紧凑,以致教学任务没有按预期完成。

  三、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蒋老师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如讲到小桥名称时,她给学生讲震龙桥的传说,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得入迷;设计说话训练,试图交换句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文本再组织,再理解的能力,只是训练的要求还不够明确,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选择了让学生充分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再来体会“长想忆,最忆家乡的桥”这句话所表达情感。但我认为如果引入课题后,就出示这句话,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最忆家乡的桥?”,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最后,当上完整篇课文,当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再出示这句话,让学生读一读,这样,也许会唤起学生与作者的强烈共鸣,情感得以升华,获得的效果会更好些。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制作各种昆虫的饰品,加深对昆虫的认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增进幼儿的表演欲望,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昆虫饰品范例、做昆虫饰品的各种材料,如纸、笔油画棒、剪刀、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 教师请幼儿佩戴各种昆虫做的饰品,请幼儿参观。

  1、 教师说:“森林的小昆虫们开了个会,决定做个表演秀,于是。。。。。你们看这些昆虫做的饰品漂亮吗?他们分别是什么小动物做的?

  2、 请幼儿说一说各种饰品的小昆虫的名字是什么?

  二、 教师帮助幼儿分析饰品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

  1、 先画出小动物的图案,将它身上涂上漂亮的颜色。

  2、 将画好的小动物用剪刀剪下来。

  3、 做头饰的'昆虫要画得大些,做耳环的昆虫要画得小些。

  4、 将剪下来的昆虫用双面胶等各种材料粘起来,以便佩戴。

  三、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制作过程中,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能分工合作。

  四、 分批展示,请一位幼儿当模特,将制作好的饰品佩戴起来。

  1、 请每组派一名模特展示表演,并介绍自己所装扮的昆虫的特点,

  2、 评选出最佳口才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虫虫奖。

  3、 将虫虫装打扮教室的活动墙,互相欣赏。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哪些东西有生命(大班)

  设计思路: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很多的物体:猫、狗、马、兔、鸟等飞禽走兽;向日葵、花草、大树等交通工具;还有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很多的微生物,比如细菌······那么,这些物品,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没有生命的?它们的概念是如何界定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物体?设计这次活动,是想让幼儿能正确地了解和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做到爱惜生物,不做伤害小动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动目标:

  1、能区分生命物和非生命物,初步理解生命的概念。

  2、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探索、实践、表达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感受。

  3、培养幼儿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常见的.动植物、交通工具的卡片若干。

  2、周围环境布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3、幼儿从小到大各个阶段的照片。

  4、录有“蝌蚪生长过程“的录像;”细菌繁殖生长“的录像。

  5、师生一起播种种子,记录发芽及生长的情况。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长大了

  1、幼儿观看自己和小伙伴从小到大的照片,说说有什么变化?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说出人的生长过程:婴儿——>幼儿——>学生——>成人——>老人。

  3、启发幼儿讨论还有什么东西在生长?

  活动二:动物、植物也在长。

  1、观看蝌蚪生长过程的录像,了解其生长过程;卵——>蝌蚪——>长后腿——>长前腿——>尾巴缩短——>变成青蛙。

  2、讨论: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也是这样由小到大地在生长?

  3、观看种植的植物,说说它的变化:种子——>发芽——>长出叶子。

  4、小结:动物和植物也和我们一样,它们也会由小变大,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活动三:它们有生命吗?

  1、出示交通工具及建筑物等卡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讨论:它们有生命吗?

  小结: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虽然能动,但不能生长,它们是没有生命的。

  2、观看有关细菌的录像,讨论:它们有生命吗?

  小结:细菌也是有生命的,它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因为它很微小,所以简称微生物。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有生命的物体?

  小结:我们要爱护生物,不做伤害小动物和植物的事情。

  活动四:游戏《长长长》

  教师说出一种动物或植物,幼儿就起立模仿动物动作或双手上举做生长的样子,边做边说:“长、长、长。”如果教师说出一种没有生命的物体或自然现象(如桌、云彩),幼儿就坐着不动,并说:“不长、不长、不长。”目的让幼儿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好奇,而且常常把这些好奇付诸于行动,通过各种尝试增长知识。我本次的活动组织是为了满足孩子探究实验的需求。

  活动目标

  1、参与实验了解水滴在不同纸张上的.现象。

  2、学会观察,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水滴在各种纸张的变化

  难点:观察并比较滴水之后的纸张

  活动准备

  1、不同的纸张(如:蜡光纸、纸巾、宣纸、塑料包装纸等)

  2、清水、颜料水若干、盆子若干、

  3、滴眼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坐好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

  二、基本部分:

  1、用滴眼器分别在塑料包装纸、纸巾上滴清水,看看大大小小的水滴或水印是如何形成的。

  2、讨论:让幼儿观察,滴在纸巾和滴在塑料包装纸上的水滴形状一样吗?

  3、让幼儿用滴眼器滴颜料水在宣纸和蜡光纸上,看看水印在这些纸上的变化。

  三、结束部分:

  与幼儿一起用颜料水在宣纸上作画,教师评论绘画作品。

  教学反思

  我本次组织的活动,我班幼儿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但在活动准备上还是欠缺一点就是:没能给幼儿准备围裙以至于在作画过程中有些幼儿的颜料水沾到衣服上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得多多注意了。

大班教案 篇8

  一、设计意图:

  水、泥、沙是孩子最无拘无束的朋友。在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玩伴中,孩子们对沙更是爱不释手,从“七彩的沙画”、“奇异的沙雕”到做沙漏、垒沙坝,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动手活动中获得了制作的乐趣。而在这一次次的操作中,孩子们仍然不满足,他们争着向我“倾诉”,“老师,沙的用处可真大啊!”

  有的说,“对啊,沙还能炒东西吃呢!”还有的说,“哦,我知道,香香的板栗就是用沙炒的”

  “老师,为什么要用沙炒啊?”面对孩子们的话语,我充分感受他们求知的欲望,已经不仅仅想知道,还想“看一看”、“试一试”。科学的世界是丰富而神秘的`,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让生活成为孩子的第一老师!

  二、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操作,感受沙能传热的特性。

  2、发展观察记录、动手操作及思考能力。

  3、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对沙探索活动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对沙的种类有一定了解。

  (2)老师查阅均匀受热的含义,并对进行沙传热的实验。

  2、物质材料准备:

  (1)幼儿与教师共同收集炒栗子的工具(围裙、锅铲、漏勺)。

  (2)黑沙、黄沙若干,火锅炉、电瓷炉、生熟栗子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回忆再现已有经验:

  教师出示海边玩沙照片,让幼儿回忆玩沙的感觉,(太阳晒得沙滩上的沙很热)

  (二)分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讨论,怎样用不同方式将沙变热。

  2、幼儿相互交流观察结果,教师参与幼儿分享交流中。

  (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想出更好的方法。)

  (三)探索炒熟板栗的方法。

  1、介绍材料,幼儿按意愿进行分组。

  2、分组炒板栗,提醒幼儿注意用火安全。

  3、幼儿观察、记录,教师引导幼儿描述观察的现象,进一步感知沙均匀传递热。

  (四)交流与分享:幼儿与同伴交流成功的方法和快乐,分享成果。

  (五)活动延伸:热沙的用处大——治疗风湿、腰腿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与爸爸、妈妈的协作水平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带绳的纸篓或者竹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沙包。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沙包”宝宝,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二、教师向家长和小朋友示范游戏玩法。

  1、一名教师将纸篓捆绑在腹部前面,扮作可爱的“袋鼠”,站在“小河”对岸。

  2、另一位教师扮作小朋友,手拿“沙包”宝宝,站在河的另一岸指定圈内。

  3、小朋友在指定位置将“沙包”宝宝抛入爸爸或者妈妈身上的.纸篓内,爸爸或者妈妈尽力用纸楼接住沙包。注意活动过程中,宝宝不能离开圈,爸爸、妈妈可以走动,但不能掉入河中。在规定时间内看谁接的“沙包”宝宝多。

  三、游戏进行。

  请小朋友和爸爸或者妈妈站到小河两岸,进行游戏。

  四、比较哪个袋鼠妈妈的“沙包”宝宝多。

  五、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及其“袋鼠”妈妈贴红花,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球体的一般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能区分圆形和球体。

  2、让幼儿发展比较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乒乓球人手一个、硬币人手一个、地球仪一个、珠子若干、纽扣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2、玩硬币

  (1)师:(出示硬币)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拿出硬币玩一玩,玩好告诉我你是怎样玩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教师小结。

  师:把硬币立起来会朝前后滚动,也会转,如果不立起来就不会滚。

  (3)师幼再玩一遍转硬币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

  师:我们一起玩把硬币立在桌子上转,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像什么一样?

  3、玩乒乓球

  (1)(出示乒乓球)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乒乓球,完好后也请小朋友告诉我你是怎样玩的?

  (2)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师:乒乓球是能朝任何一个方向滚动的`。

  4、摸摸、看看

  (1)幼儿摸摸硬币和乒乓球,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2)师小结。

  师:硬币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而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放在手心手要圆起来才能抓住的。

  (3)看看乒乓球和硬币是不是一样的

  (4)师小结:硬币看上去只有一个是圆形的,而乒乓球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圆形的。像乒乓球这样会朝任何方向滚动的,摸起来鼓鼓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形的形状是球体。

  5、找找

  (1)在篮子里找出圆形和球体。

  (2)教师检查幼儿操作结果。

  (3)师小结。

  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东西都是球体,小朋友回去的时候可以在家里找找看,哪些东西也是球体,明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再告诉老师。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经典】07-26

(经典)大班教案08-04

[精选]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经典]08-01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3-26

(精选)大班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