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1 11:13:0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4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智慧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判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智慧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不过在看之前智慧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开始行动。

  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现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

  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他的角)

  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研究有关角的问题。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第二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

  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交流比较方法和结果。

  3.根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判断标准。

  5.鼓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

  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

  1.做角: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

  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

  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愿意帮他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中抽取出学生说的角,分类把角送回家。)

  四、画角

  1.大家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这些角为了感谢大家想为自己画一些像送给大家,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画像呢?能试着把你希望得到的画像画出来吗?

  2.学生独立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角,并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是哪一类角。

  3.展示自己画的角并交流画角的方法。(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合理方法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五、拓展活动

  同学们在研究角的过程中,三角板帮了我们的大忙,为了感谢三角板,我们来一起陪它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1.引导学生用三角板做拼摆图形的游戏。

  2.各组交流拼出的是什么图形,在此图形中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是由三角板上的哪些角组成?

  六、总结。

  第二课时平移和旋转(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具的准备:录像、P133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村正在为咱们学校修建一所新校园,你高兴吗?想不想去看看?播放录像:工地上工人们正在乘着升降机在上楼,楼房里有几位工人正在安装推拉窗,并不时的推一推、拉一拉。

  二、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1.引导学生说说片中的工人在干什么?升降机和推拉窗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告诉学生像这样的现象就是平移现象。

  3.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判断平移现象的标准,并在全班交流,教师要及时点拨。

  4.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

  1.组织学生做游戏:小组合作利用P133的学具拉一拉开展游戏,体会平移现象,同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案?

  2.引导交流,对找出多种搭配方案的小组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四、利用方格纸巩固认识

  动态课件呈现:方格纸上的小船行使图。

  1.引导学生说说小船是在平移吗?为什么?

  2.引导学生感知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所表示的含义:

  (1)小组讨论:小船正在向哪边平移?(右边)移了几格?(八格)

  (2)各组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利用动态课件慢速展示平移过程,学生一起跟着数小格,真切的体会平移的距离。

  3.设疑,对学生初步渗透两次平移的思想。

  如果小船向左平移三格将会在什么位置?(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交流,最后动态演示验证);再向下平移三格呢?(小组再次讨论交流。)

  五、扩展活动

  课件出示P444题图,配上淡色方格。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哪些小鱼平移后可以与红色小鱼重合?

  2.交流讨论结果,并说说白色小鱼怎样平移后,可以到达红色小鱼的位置?

  3.独立给可以经平移后重合的白色小鱼涂上红色。

  4.引导观察这些红色小鱼有什么共同特点?

  六、总结。

  第三课时平移和旋转(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现象。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操作,从而感知旋转现象,然后通过观察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场情景和做游戏的形式进一步巩固认识。

  【教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纸风车、每人一枚硬币、P131、P135的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课前要求大家做的纸风车做好了吗?会玩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不过有个小要求,就是要边玩边注意观察。

  二、感知旋转现象。

  1.认识旋转现象。

  (1)刚才大家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吗?引导学生说说纸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2)你能给这种运动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揭示数学上的名称──旋转。

  (3)鼓励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

  2.观察感知

  引导学生做(P44下面做一做)游戏:

  (1)引导学生观察圆片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组合作旋转圆片,观察旋转时圆片的颜色变化,感受旋转带来的神奇效果。

  3.操作感知

  引导学生独立做转硬币的游戏,来进一步体会旋转的现象。

  三、体会区别,巩固认识。

  1.动态效果出示游乐场的主题图。

  (1)说说画面上都有哪些活动?

  (2)先在小组内说说哪些活动是平移现象,哪些活动是旋转现象?再在全班交流。

  2.游戏。

  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先在小组内自由尝试,再派代表在全班表演。)

  四、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将P131的学具剪下来,小组合作拼一拼,看可以拼出什么?有多少种拼法?(要注意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肯定和鼓励。)

  2.游戏:将P135的学具剪下来转一转,小组讨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其中哪些方法比较合适?

  五、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口算练习

  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设计意图】: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完成第50页第1、2题。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所以一开始创设了跳高和跳远比赛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马上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个具体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

  在学习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线,并借助一些图示,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数数位顺序表 直尺

  教学过程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9页例题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师:运动会上学生们正在进行跳高和跳远比赛,让我们去看看吧。说一说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 生1:谁跳得高?

  生2:谁跳得最远?

  ……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当小裁判,评出谁是第一名。(板书课题:比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并且初步感知了小数有大有小,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生活中的意义。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习比较整数部分是“0”的两个小数的大小。

  (1)大胆猜测。

  师:在跳高比赛中,王红跳了0.69米,李娜跳了0.8米。她们谁跳得高一些呢?

  (生各抒己见)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认为李娜跳得高一些,你们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这样比较的理由。(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 单位换算比较大小。因为0.69米=6分米9厘米,0.8米=8分米,8分米大于6分米9厘米,所以0.8>0.69。

  方法二 根据小数的意义比较。因为0.69是69个0.01,0.8是80个0.01,80>69,所以0.8>0.69。

  方法三 化成分数比较。因为0.69=,0.8=0.80=,>,所以0.8>0.69。

  方法四 画图比较。(画教材9页中间的小数直观图)通过画图就可以知道0.8>0.69。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2.学习比较三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课件出示教材9页例题情境图及跳远成绩表)

  师:谁跳得最远?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比较的方法)

  师:用单位换算和画图的方法虽然容易理解,但是操作起来很麻烦,有没有更简捷的比较方法呢?

  (课件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

  借助小数数位顺序表,师生共同明确2.97,3.13,3.08的整数部分分别是2,3,3,所以可以先判断出最小的.是2.97,要比较3.13和3.08的大小,应该看它们的十分位,3.13十分位上的数是1,3.08十分位上的数是0,因为01,所以3.13大。

  师:可不可以用数线上的点来比较呢?(学生利用数线上的点来表示数的位置,然后比较大小)

  师:你们能将这三名同学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你们认为应该按怎样的顺序来排?为什么?(出示课堂活动卡,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五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即P90---91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一些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使学生掌握组合图形常用的割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过程:

  以寻标追源为教学模式,以目标教学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前置回顾,展示目标;

  在发散思维中探究新知,精讲点拨,完成目标;

  概括总结,反馈矫正。

  ㈠、引标: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⒈旧知辅垫,诱发注意

  电脑显示单车、榨栏、阶梯组合图,标出几种已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梯形,让学生说出名称和面积计算字母公式。

  (这里通过实物感知,了解各平面图形的特征,说出面积公式,加深对旧知识的复习,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设景感知,激活思考

  电脑显示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小天使对一面墙提出问题:你能计算这幢房的侧面墙的面积吗?从而揭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这样通过直观并带有趣味的引导,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起学习动机,迫切试一试的愿望。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这里打开学生通道,促使学生想方设法去找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寻标:提出问题,寻找目标

  叫学生齐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组合图形的什么知识?(组合图形面积如何计算)好,请同学们看书P90---91页,能否自己解决这些知识,看看它对这些知识是怎样讲的`。

  (在这里老师先不做讲解,让学生带着求知欲看书,这是根据尝试原则,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取新知识,它是教学的一种有效尝试。)

  (三)探标:追源问底,引导发现

  提出问题:为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书上是如何讲的?、除了书上的分割方法外,你还有别的分割方法来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吗?从而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电脑显示学生可能想到的分割方法:

  ①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②分成两个梯形;

  ③分成三个三角形。

  其它方法给予口头定正正误。

  2.展示各种想法,得出组合图形面积的求法。

  ⒊发散引导,找出新的解法:

  让学生观察分的方法后,提出问题:刚才所讲的都是把组合图形分成几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那还有除了分以外的别的方法吗?

  电脑显示补的方法,并指出平面组合图形求面积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就是分、补两种方法。

  (这里有目的运用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学生,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以旧探新,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进行观察比较、概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10-30

小学数学教案09-18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7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08-05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07-27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07-23

[精]小学数学教案07-30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07-29

【优选】小学数学教案07-29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