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20 13:47:2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社会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教案(优秀)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制作彩米”这一活动内容来源于我班生成活动《多彩世界》中一个亲子制作项目。孩子们告诉我说:他们在“智慧树”节目中学会了制作彩米的方法,随之,他们陆续带来了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彩米。陈列在区角中的色彩缤纷的彩米吸引了全班孩子的注意力。最早学会彩米制作的孩子率先在教师里担任起了小老师,教老师和伙伴们制作彩米。几天后,孩子们提议:要教中班的弟弟妹妹制作。他们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做准备:设计制作图、自制图书;和老师一起布置彩米展示厅;商量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的方法等等。

  今天进行的这一集体活动,只是系列生成活动中的一个片断。我选择这一活动,基于两个原因:1它能体现孩子的主体性价值:活动内容源自孩子的兴趣,由孩子主动提出设想、主动参与准备、孩子在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想法;并能为实现自己预设的目标勇于实践;2有助于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态度;为实现“教会”弟弟妹妹做彩米而采取相应策略的能力,如:示范、讲解、向不同对象学习等。

  “大带小”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我班已扎扎实实开展了两年的实践探索。它最大的功效在于能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首先,它能解决班级授课制及独生子女家庭所带来的幼儿交往局限性的问题;其次,能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态度、情感,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化发展;再次,它顺应了幼儿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使群体发展中的低层次者及个体发展中的弱项,在更多、更丰富的活动环境中,寻求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依托性、支持性环境,促进其发展;最后,它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研究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仅通过本次活动全面体现“大带小”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同时,由于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们尝试“大带小”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借班活动),因此在活动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同享受合作的快乐。

  能运用以往积累的经验,以适当的方式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大班);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哥哥姐姐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彩米(中班)。

  遇到困难能主动设法解决。

  合作班级:大班、中班

  活动准备:布置彩米展示台;自制制作图、图书;

  制作材料:彩纸、喷壶、塑料盒、筷子、抹布、垃圾桶;

  数码相机、电视机、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带领弟弟妹妹欣赏彩米成品。

  (这一环节调动起大班孩子的参与热情。他们在带着弟弟妹妹欣赏自己的彩米作品时,会主动向弟弟妹妹提问:彩米像什么?彩米是怎么做成的?还会让弟弟妹妹摸一摸、闻一闻。中班孩子会很好奇,他们急于想了解彩米的制作方法。)

  2、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

  “今天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

  (引导孩子明确活动目标:下面所进行的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为“教”会弟弟妹妹服务。)

  3、哥哥姐姐用自制的制作图和自制图书为弟弟妹妹讲解制作方法。

  “谁来做个小老师,用咱们设计的制作图向弟弟妹妹介绍一下制作彩米的方法?”

  “除了制作图,我们还为弟弟妹妹设计了小图书,谁来教弟弟妹妹看书学本领?”

  (制作图、图书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的:制作图是由六个孩子共同设计完成,而图书是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制作经验,以及如何“教”弟弟妹妹尽快学会本领作为目标自行设计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差异,给予其相当的自我展示、实现自我的空间。)

  (这一活动环节最初是由孩子们提出的,他们觉得应该像老师一样先为弟弟妹妹讲解,然后再带他们学本领。我们可以从体会到:大班孩子能主动地将自己从老师那里习的教学方式用于自己的“教学”。教师及时满足了幼儿这一心理需求。)

  “你觉得在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从大班孩子自身来说,他们存在能力差异: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处理意外情况能力;弟弟妹妹的能力也存在差异:语言理解能力、动作模仿、合作能力。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大班孩子这样说:弟弟妹妹不想跟我学本领怎么办?他们不会用电吹风;等等。)

  “没关系,相信你们会有解决困难的好办法的!”

  (教师没有告诉孩子们解决困难的方法,而是希望他们在实践中尝试解决。教师的关注点是孩子解决困难的能力。)

  4、第一次“教”弟弟妹妹制作。

  教师留意孩子的指导方式,及时摄制下幼儿活动的典型性场面,用以点评、指导。

  “老师把咱们刚才教弟弟妹妹做彩米的事拍了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随着镜头,一对对姐弟、姐妹、兄弟上前)“来,首先仍让大家认识一下你们。请哥哥(姐姐)说说,你是怎么教弟弟(妹妹)学习本领的?”

  (不同的孩子所运用的指导方式是不同的,如:示范讲解型——边讲解,边示范,弟弟(妹妹)在一旁观看;手把手教型——让弟弟(妹妹)一步一步跟自己学;放手型——弟弟妹妹主动要求自己干,就让他干,自己在一旁做语言提示。)

  (大班孩子如何根据弟弟妹妹的要求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来确定自己的指导方式是个关键。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哪一种指导方式是正确的,而是让孩子相互学习,明确有不同的'指导方式,自己考虑哪一种方式适用。)

  (教师的关注点还应放在大班孩子如何对待弟弟妹妹的“过错”:弟弟妹妹加了太多的水怎么办?水洒了一桌怎么办?弟弟妹妹手脏了怎么办?孩子关心弟弟妹妹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与具体事件、特定环境相联系的,教师通过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是如何对待弟弟妹妹的“过措”,让孩子懂得真正的“大”对“小”的关心、宽容。那么在以后的经历中,孩子会迁移和运用。)

  你在教弟弟妹妹学本领的时候于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做的?

  (这是对活动开始前一个问题的反馈。孩子们先前的疑问都顺利解决了。但是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为什么弟弟妹妹的彩米颜色那么淡?为什么有些米没有染上颜色?为什么有些弟弟妹妹还没有学会本领?)

  “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弟弟妹妹有没有真正学会这个本领呢?”

  5、第二次“教”弟弟妹妹制作。

  (教师关注孩子们是如何解决刚才所说的一些困难的:他们有的向同伴请教;有的根据自己的想法多放些彩纸,让颜色变深;有的利用图片和图书再向弟弟妹妹讲解一次制作步骤,以便弟弟妹妹学会。)

  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新发现。

  (不少孩子和弟弟妹妹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出了咖啡色、橙色、绿色的彩米。大班孩子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进行大胆的设想尝试,他们告诉弟弟妹妹用什么颜色的色纸会变出什么颜色,中班孩子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

  6、共同欣赏制作成果。

  “为什么有些弟弟妹妹没有学会?”

  (给“失败者”一次反思的机会。若是弟弟妹妹不愿意和你一起活动,你可以先和弟弟妹妹做好朋友,和他一起散步、看电影、品尝水果,让弟弟妹妹信任你,喜欢你。若是弟弟妹妹本领没有学好,你可以请教老师和同伴,看看你“教”的方法对不对。)

  讨论新问题,“怎么会做出咖啡色的(绿色的)彩米?”(颜色的混合会发生变化)

  (我们不难看出,两次的“教”的过程教师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关注重点。第一次教师注重让孩子相互学习不同的指导方式,第二次注重反思和新发现。)

  小结:今天大家都特别快乐,为什么?

  (哥哥姐姐因为“教会”了弟弟妹妹新本领快乐;弟弟妹妹因为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本领高兴。老师则因为大家的新发现而欣喜。)

  7、带弟弟妹妹收拾场地。

  (“大带小”不仅仅是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方式,它的教育目标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与体现的。)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真棒》。

  根据故事《小河马,你真棒》自制小动物图片。

  请有特长的幼儿准备1个节目(如舞蹈、书法等)在活动中展示。

  活动目标

  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入话题

   教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最棒之处,你们有吗?是什么?(请2~3位幼儿说说)◇教师小结:刚刚我们说的最棒之处就是指我们身上的长处,也就是我们的优点和特长。

  2.欣赏故事《小河马,你真棒》

   出示故事中小动物的图片,并猜猜它们有什么最棒之处。

  教师讲述故事1~4段,同时根据故事的情节,依次出示故事中小动物的图片。

  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有哪些最棒之处?小河马为什么哭?它有最棒之处吗? 是什么?

  教师讲完故事,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小河马为什么笑了?它知道了什么?

  3.引导幼儿翻看幼儿用书《我真棒》

  发现、了解自己的最棒之处。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长处,教师有意识地请有特长的幼儿表演节目。

  操作幼儿用书《我真棒》,寻找表现自己长处的图片,和同伴说一说,并对自己说句"我真棒"。

  幼儿讨论:怎样使自己不断进步,有更多的长处?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就能拥有更多的长处,变得更能干、更棒。

  4.展示活动"我真棒"

   鼓励幼儿在活动室中的表演区(歌舞、讲故事、11,品)、手工区(折纸、剪纸)、建构区等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真棒"之处。

  幼儿将自己的最棒之处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展示在"我真棒"主题墙上,让幼儿相互学习。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成功和失败,失败并不可怕。

  2、体验成功和失败的感受,勇于面对失败。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皮球若干,奖牌若干。

  2、记录表一张,上有圆、半圆标志;每个幼儿有自己的标记。

  活动过程

  1、玩游戏“传球接力赛”,引导幼儿感受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心情。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站成一竖排,每人举起双手到头顶依次传球,先传完的小组为胜利组。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赛,确定冠军小组。

  ★教师给获胜的幼儿发奖牌。

  ★教师:胜利的小朋友现在有什么感觉?失败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

  ★幼儿表达自己对成功、失败的感受。

  自评: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幼儿对开始的竞争游戏很有兴致玩得好象意犹未尽。对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谈得不是很多。

  2、每位幼儿述说自己的经历,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成功与失败。

  ★教师:你以前在家里、幼儿园里有过失败的`经历吗?如果有过,就将你的标记贴在半圆的标记下,如果没有就贴在圆圈的标记下。

  ★幼儿在标志图上粘贴自己的标记,引导幼儿发现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

  自评:在这个环节上,发现幼儿贴标记时显得很是茫然,有的干脆胡乱贴上几个,问他是什么事情失败了也讲不出所以然来。

  ★请幼儿猜测教师的粘贴结果。

  ★教师在标志图上粘贴自己的经历,并表达自己的失败体验。

  ★教师: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失败并不可怕。

  自评:在这个环节中,感觉孩子对于失败和成功的理解比较浅显,毕竟孩子的生活经验有限,可讲的内容受到限制,交流得很少,不外乎洗碗扫地什么的。不是十分紧贴成功和失败的概念。

  3、通过讨论,引导幼儿积极面对失败。

  ★幼儿自由讨论:如果遇到失败,应怎样做?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失败没关系,可以继续努力,下次争取胜利。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设置棋牌游戏区,并提供一些记录纸,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自己记录游戏结果,进一步感受游戏中有输有赢。

  集体评议:这次活动中,发现开始环节幼儿对竞争游戏很感兴趣,能否考虑在活动之前让他们就玩些类似的游戏,而把第一环节的游戏环节删掉,留更多的时间去让孩子们交流。另外,在让孩子贴标记时出现的状况,也是由于幼儿感受不多交流不够导致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是否作个调整。可以将老师的提示放在前面,然后再让幼儿去贴标记自由交流,更为恰当。

  活动反思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习的兴趣。

  2、师生畅谈后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任何尝试都像小孩学习走路一样,是一个不断摔倒不断爬起来的过程,失败是成功的起点。“学习”部分安排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故事体验、案例印证、情景剧思辨。引导学生感受到:百折不挠,终会成功。

  3、通过航天史上失败与成功对比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4、情景剧《考试考砸了》再现了同学们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分析原因,引导学生获取成功。教师事先要收集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故事,了解学生生活中的事例,使汇报内容更充实,更丰富。

  5、今后教师更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包馄饨所需要的材料,学习包大馄饨。

  2、学习在包馄饨时的捏、翻、压等动作。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看到过爸爸妈妈包馄饨。

  2、馄饨皮、馅、筷子、碗等

  活动过程:

  1、了解包大馄饨的材料

  教师出示材料:今天我们要来包大馄饨,瞧,包大馄饨需要哪些材料呢?

  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材料

  馄饨皮是用什么做的?馅里面有哪些菜,是怎样做出来的?

  2、了解包大馄饨的步骤

  教师示范包大馄饨

  将馄饨皮的四周涂上水,然后在中间放上适量的馅,将馄饨皮对折后压一下,然后翻边,将两端粘在一起。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巩固包馄饨的'步骤。

  3、幼儿包大馄饨

  教师介绍操作要求

  幼儿包大馄饨,教师巡回指导。

  延伸活动:

  1、在下午点心时,请幼儿品尝自己包的大馄饨。

  2、请幼儿谈谈馄饨的味道如何?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馄饨,心里感觉怎么样?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在以往认识少数民族只是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幼儿感到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本堂教学活动,让幼儿看看,认认,讲讲,跳跳中,学习认识蒙古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蒙古族的名称,居住地,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及服饰特点。

  2、区分蒙古人和汉族人的服饰。

  活动准备

  1、男,女蒙古族服饰各一套,录音机和磁带(友谊舞曲和蒙古族舞曲)

  2、幼儿学会跳(友谊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蒙古族的兴趣。

  师:今天班级来了两名远方的小客人,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请两位穿有蒙古族服饰的幼儿边听音乐边跳舞来到幼儿面前。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然后两位小朋友自我介绍:我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蒙古族的居住地,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是少数民族。

  请两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居住的。问:蒙古是哪个国家的?蒙古人又是哪个国家的'人?为什么?

  教师小结:各民族朋友是一家。

  2、认识蒙古族的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请幼儿分别比较汉族小朋友和蒙古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不同,从中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请幼儿跟蒙古族小朋友齐跳《我也骑马巡逻去》,使幼儿知道蒙古族人能歌善舞,会摔跤,骑马,射箭等。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友谊舞》和两位蒙古族小朋友边唱边表演,表示各族人民是一家,相亲相爱不分离。

  活动延伸

  1、观看电视录像或图片,继续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2、请幼儿绘画各民族小朋友的画像,通过画像进一步区分各族小朋友的服饰不同。

  教学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设计说明:

  汽车当然是城市里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汽车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对汽车的颜色、车型有了粗略了解,但都是比较零散的经验。此次活动中,借助《漆汽车》这个故事帮助幼儿从色彩的角度整理关于汽车的经验。了解不同颜色的车有不同的作用,知道并掌握一些有特殊意义的车的固定号码。根据小猪的行为懂得做事情要动脑筋,要抓住紧急和重要的事情做。联系个人已有经验扩展想象(城市里还需要一些什么车,你想给他刷什么颜色),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述。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作用的车有固定的颜色,有些车还有固定的号码。

  2、 能够说“什么车的颜色是什么”这个句型,并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仿编。

  3、 感受故事的趣味,有懂得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考虑轻重的.意识,并且能应用于实际。活动重点:知道有特殊颜色的公用车和某些车的固定号码,懂得做事情前要动脑筋活动难点:联想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什么车来提供帮助,并且有特殊的颜色。

  活动准备:

  1、对特殊的车辆的外观颜色有一定的认识

  2、活动涉及到的公用车的图片(邮政车、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并引出故事有一只小猪,他这几天啊很高兴。大家知道他为什么那么高兴么?因为啊他买了一辆小汽车。小猪啊想用这辆小汽车帮助别人

  2、听故事,整体感受故事的趣味—————故事里说了什么?你喜欢这只小猪吗?为什么?

  3、提问促进内容理解。—————小猪为什么要给汽车涂成蓝色?为什么要刷上绿色?为什么要刷上红色?

  4、说说公用汽车的模样—————小猪只有一辆车,但我们的城市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车为大家服务。你见过一些什么车?是干什么用的?它是什么样子?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 拓展了解特殊车号码,尝试大胆仿编。—————你们知道哪些特殊的号码么?这些号码在什么情况下用的呢?

  二:再次讲述故事,懂得故事内涵。

  1、引导幼儿续接故事。—————等小猪刷好蓝漆的时候,坏蛋怎么样了?刷好红漆后?鹿先生请小猪帮忙运伤员,小猪心里是怎么想的?

  2、提问。—————那小朋友们帮小猪想一想应该怎么做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呢?—————结论:今后,我们遇到紧急的事情,要先动动脑筋想一想,做最重要的和最紧急的事情,否则会耽误时间,带来不好的、严重的后果。

  三:幼儿进行想象,创编大家觉得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什么车来为我们服务呢?你想给车漆上什么颜色?

  活动延伸:

  可让幼儿把想象中的可以为我们服务的车画下来。

  活动反思:

  有效利用教案 观察记录 第一个环节是讲故事 ,让幼儿知道公用车有特殊的颜色,特殊的作用。我引出故事,用手拿着向幼儿展示了图片。之后我抛出了教案中的其中几个问题,幼儿皆可作答,我便了之。关于固定号码这一环节我也是采用提问方式并没引导幼儿。第二环节是讲故事,让幼儿懂得做事前要动脑筋。我引导幼儿续编故事,讲故事完毕幼儿可得出结论,即做事前需动脑筋。我立即进行最后一环节,幼儿进行想象创编。这个过程持续时间最久,全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 分析与反思 仅根据教案中设置的环节内容及幼儿的表现来控制教学时间,最终导致整个教学思路混乱,时间控制不当。关键问题是

  1、写完教案,在上课之前我只是熟悉了教案中的环节及流程,并没考虑教案中凸显的重难点问题,对每个环节没有深入剖析

  2、不了解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上课过程太依赖于幼儿的反应,没有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调整思路

  1、上课前准备过程的完善上课前需深入分析教案,把握重难点问题及主要环节,设想突发事件及解决方案。

  2、教学过程的改进根据教案及幼儿的表现水平,以自己已有的经验正确引导幼儿,真正完成教学目标。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看问题、想事情往往是以自己为中心,还不能顾及别人的感受,客观评价他人的水平还不高。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在评价别人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足,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往往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指出的都是别人的缺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发展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对他人正确、积极地评价,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见,培养孩子发现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是尤为重要的。

  《嗨,你真棒》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活动,从中学会尊重别人、赞美别人,以体验为主,通过说一说、找一找、送一送的活动过程,引导孩子去观察和寻找周围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孩子认识他人的水平和能力,并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活动目标】

  1、发现与欣赏同伴的优点与长处,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并会赞美别人。

  2、感受赞美别人与被别人赞美的愉悦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视频。

  2、人手一张点赞卡。

  3、点赞展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理解大拇指的含义,交流感受。

  1、了解大拇指代表的含义。

  出示"大拇指",提问:这是什么?大拇指表示什么意思?

  2、交流自己的.相关经验。

  提问:你得到过大拇指吗?什么原因得到的?你的心里什么感觉?

  你夸奖过别人吗?为什么夸奖他、她呢?夸奖别人时你的心情怎样?

  小结:你们能发现别人的优点,你真棒!

  二、发现欣赏他人优点,尝试用适当的方式赞美别人。

  观看视频一,集体找优点,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

  观看视频二,讨论交流,发现他人的优点,会用恰当的语言赞美他人。

  夸一夸:他有什么优点?

  小结:你们善于观察,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长处。你真棒!

  三、赠送点赞卡,在互赠中感受愉悦

  1、说一说,发现同伴的优点。

  提问:你的同伴有哪些优点呢?

  2、画一画"点赞卡",赞美同伴。

  3、送一送"点赞卡",分享快乐。

  猜一猜:画出了好朋友的什么优点?

  夸一夸:互赠点赞卡,感受幸福。

  四、传递点赞卡,感受赞美。

  把点赞卡送给更多的人,赞美别人,快乐自己。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03-28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06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8-04

大班社会教案03-26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6

大班社会课教案12-16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8-19

大班社会春天来了教案06-23

[热]大班社会教案08-12

(优选)大班社会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