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7 13:51:20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中班科学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用】中班科学教案10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关注池塘水面倒影及其变化,理解散文意境。

  2、设法使水面成像并发生变化,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重点:观察水面成像及发生的变化

  三、难点:比较原件和复制品的区别

  四、活动准备

  1、一个有风的日子

  2、小区的池塘边放置若干只装满水的大脸盆

  五、活动过程

  ●看一看

  ------幼儿有序坐在池塘边,静静地观看水面的变化。(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说一说

  ------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样的?

  ------引导幼儿比较倒影和真正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什么时候倒影变了?变得怎么样了?

  ● 听一听

  请幼儿边观看水面变化,边欣赏教师朗诵散文。

  请幼儿学用散文中的.“X的变X了”的句型,表达眼前看到的景象,进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

  ● 做一做

  幼儿分组,请幼儿把装水的脸盆当做池塘,观察被风吹的脸盆,制造水面哈哈镜

  启发幼儿移动装水的脸盆,自选一处与众不同的景物进行成像,仔细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启发幼儿设法使水面成像发生变化,如摇晃脸盆、吹动水面等,体验创造的快乐

  ● 想一想

  ------引导幼儿互相观看交流,比较原件和复制件的区别,体验发现的乐趣。

  结合散文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

  附散文:

  小池塘

  圆圆的小池塘,像一面亮亮的小镜子。

  小草照照,好青好青。小树照照,好绿好绿。小花照照,好美好美。

  你照照,我照照,风娃娃也要照照。照一照,哈哈笑:圆的变扁了,扁的变圆了,弯的变直了,直的变弯了。

  亮亮的小镜子,变成有趣的哈哈镜啦!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想:小朋友都喜欢照镜子,每次到盥洗室洗手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左照右照不愿离开,我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发现一些科学现象,引起孩子探索思考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镜子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镜子可以照人和物,会反光的现象。

  2. 引导幼儿萌发探索镜子的兴趣和爱好。

  3. 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老师一面大镜子,上面贴猫的图案,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

  2.《镜子总动员》多媒体课件

  3.找一个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天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了解镜子的特征

  1.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请幼儿自由玩耍。

  要求:观察你的镜子是什么形状的?摸上去感觉怎么样?镜子是用什么做的?

  小结:镜子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摸上去感觉凉凉的、滑滑的,镜子是用玻璃和水银做的。

  2.请幼儿说一说玩镜子时发现什么有趣现象。

  提问:你是怎么玩镜子的?你发现镜子有什么本领?

  小结:镜子能照出人和物,还能反光

  二.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

  1.导语“我们生活中除了照人的.平面镜,还有许多镜子,我们一起看一看还有哪些奇妙的镜子”。

  2.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知道还有凹透镜和凸透镜,对人们有很大贡献。

  三.游戏《猫捉老鼠》,了解镜子可以反光

  把幼儿带到室外,找一面正对阳光的墙壁。

  1.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的镜子反射到墙上,你们看象什么?”(猫)“你们也用镜子反射光当老鼠,我们一起做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2.一起玩游戏,使幼儿体验到镜子反光的有趣现象。

  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当作镜子使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都吃过螃蟹,所以说螃蟹的外形特征,小朋友们并不陌生,本次活动也是在幼儿对螃蟹的基本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幼儿教育网而在螃蟹身上最具特征的就是它那两只大螯,所以我们就以蟹螯为切入点,以蟹螯的功能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运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螯的本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模仿,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和行走的特点。

  2、知道螃蟹的大钳子(螯)会伤人,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实物公螃蟹、母螃蟹各一中,公螃蟹、母螃蟹的图片个一张。

  2、筷子一根。

  活动过程:

  一、出示螃蟹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朋友,我们看看他们是谁?

  2、教师清楚螃蟹爸爸和螃蟹妈妈。

  二、引导观察,了解公螃蟹、母螃蟹的'外形特点

  1、观察螃蟹的外形特点

  ——教师:它是什么模样?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教师:你觉得螃蟹哪个地方最有趣(请幼儿学一学)

  2、观察螃蟹的爬行姿势

  ——教师:它是怎么爬行的?

  ——教师:幼儿学一学。

  3、观察图片,了解公、母螃蟹的不同。

  ——教师:哪只是螃蟹爸爸,哪只是螃蟹妈妈?它们什么地方不同?

  三、观察螃蟹的大钳子

  1、猜一猜:螃蟹那里最厉害?螃蟹长了两个大钳子有什么用。

  2、教师用筷子触碰螃蟹的钳子,引导幼儿观察大钳子夹筷子的样子,提醒幼儿小心。

  四、游戏:我是一个大螃蟹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螃蟹的爬行姿势,在《螃蟹歌》的音乐声中自由表现螃蟹张牙舞

  爪独特的动态特征。注意引导幼儿表现螃蟹张牙舞爪、横行、钳子夹来夹去、吐泡泡等细节

  课后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了螃蟹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外形特征,公母的区别等等。所以紧接着我就直接切入重点:了解大螯的功用。幼儿教育网从孩子们对蟹螯的一些基本认识入手,引导他们了解螯的功能:自卫的武器,捕食的工具,推土的工具。

  不足:

  我自身在上课前对螃蟹的认识还不够多,所以在上课时个别小朋友的问题回答不上来。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⑴ 幼儿通过音乐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现种子成长过程。

  ⑵ 让幼儿了解种子发芽变化过程。

  ⑶ 体验音乐乐趣以及大自然神奇。

  活动准备:

  ⑴ 种子变化过程图片及豆芽生长过程图片。

  ⑵ 小种子儿歌。

  ⑶ 实物:绿豆,豆芽,瓜子,向日葵。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种子发芽图片讲述故事

  故事:我是一粒小种子,被勤劳的人们种在了芬芳的泥土中,听说外面世界非常美丽,于是我扭动身体,一个劲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哇,这个世界可真美,我看见了蓝蓝的天空,白白云彩。(第一张图片)

  有一天,春雨姐姐来到了我的身边,它轻轻抚摸着我,慢慢的我进入了甜蜜梦乡。(第二张图片)

  当我醒来时,我才发现,在春雨姐姐哺育下,我成为了一颗快乐的小嫩芽。(第三张图片)

  太阳公公也紧紧拥抱着我,在它温暖呵护下,我变得更漂亮,瞧,这就是我现在样子。(第四张图片)

  在雨水姐姐和太阳公公照顾下,过了一天又一天。终于我变成了一朵艳丽的花朵。小鸟也在为我唱歌,蝴蝶也在为我跳舞,在这一刻我感觉到自己无比幸福。(第五张图片)

  总结:小朋友们,这段美丽的小故事我们就欣赏完了,那周老师想问小朋友们一个小问题:

  ① 勤劳人们把谁种在了泥土里?(小种子)

  ② 有一天,春雨姐姐来到种子的身边,小种子醒来时,发现自己怎么样?(发芽了)

  ③ 太阳公公也紧紧拥抱小嫩芽,小嫩芽越长越怎么样? (越长越高)

  ④ 最后,它变成了漂亮的什么了?(鲜花)

  二、请小朋友用肢体动作表现小种子发芽长大过程

  ① 先请小朋友们上来做;

  ② 教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做。

  三、出示实物 (瓜子、向日葵)

  ㈠ 今天,周老师不仅带来了美丽的小故事,还带来了许多好玩的东西,我们看一看这是什么?(那一盘瓜子)

  ① 那周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这盘瓜子是怎么样长出来的呢?

  (幼儿:是向日葵)

  ② 那你们知道向日葵是怎么长大的'嘛?(幼儿起来回答)

  (教师拿出一盘向日葵)

  ③ 看看,周老师把向日葵带来了,你们想想这盘漂亮的向日葵是怎么长大的呢?(幼儿回答)

  小结:向日葵之前也是由一颗小种子慢慢发芽长大而变成的。然后慢慢发芽长大而变成的。然后慢慢的,它结出果实就是瓜子了,非常神奇。

  ㈡ 出示绿豆:

  ① 今天周老师把神奇小种子带来了,看一看这是什么?(绿豆)

  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有没有种过绿豆小种子?(种过)

  那你们和谁一起种的呢?(老师、小朋友)

  ② 那我们今天来看看小朋友们自己种豆子的图片好不好?

  四、出示图片

  ① 出示小朋友们种绿豆种子图片,每张图片进行解说。

  ② 出示小朋友们观察豆芽图片,每张图片进行解说。

  五、放儿歌:小种子

  带领小朋友们像种子一样快乐跳舞,快乐唱歌。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动物睡觉方式的探索兴趣。

  2、了解动物睡觉方式的不同。

  3、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不同的睡觉方式。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动物睡觉的课件、图片,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

  (1)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导入:小朋友们都是怎么睡觉的?请幼儿简单说一说,教师进行总结。

  (2)教师继续提问:我们喜欢的小动物们是怎么睡觉的?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

  2、阅读故事,了解动物的睡觉方式。

  (1)以小猴子也想去看看小动物们睡觉,引出故事“猴小弟学睡觉”,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加深幼儿对动物睡觉的印象。

  (2)故事结束,教师提问:“从故事中,你都发现了哪些动物睡觉的秘密?”师幼共同总结动物睡觉的方式。

  (3)出示大象、猫头鹰、丹顶鹤睡觉的'图片,让幼儿了解这几种动物独特的睡觉方式。

  3、玩游戏。

  (1)游戏:我来问你来答。

  教师说出儿歌的上一句,幼儿听一听是哪个小动物并接上下一句,如:“什么睡觉蜷成球,刺猬睡觉蜷成球;什么睡觉睁着眼,鱼儿睡觉睁着眼。”

  (2)游戏:看谁学得像。

  请幼儿随音乐学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当音乐一停,幼儿马上做出小动物睡觉的姿势来。

  4、教师指导幼儿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睡眠姿势。

  5、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更多动物睡觉的独特方式。

  教学反思:

  动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们对着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本次活动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交流,老师的讲解、分析了解多种动物的睡姿,并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巩固了对睡姿的了解,目标达成。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各种树叶,了解其名称、形状。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叶子拼成的图案若干幅,带小朋友去捡来各种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拼成的图案若干幅。

  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成的吗?(树叶)

  引导幼儿观察图案是用什么样的树叶拼成,观察其形状介绍其名称。

  二、请小朋友展示你带来的`树叶,介绍树叶的名称和形状,说一说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图案?

  三、请你用收集来的树叶来拼成漂亮的图案。师巡视指导幼儿用胶水和双面胶粘到白纸上。

  四、展示幼儿作品,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内容是什么。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发现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物品。

  2、感受复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每人收集同种三件以上的相同物品。

  2、每人一张记录表。

  3、植物叶子。

  4、一个相同形状的雪花片和一个不同形状的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他们一个样儿。

  1、请幼儿把积木玩具放在桌子上,互相观察比较这些积木是否一个样儿,说说它们是怎么做的一个样的。

  2、请幼儿说说这些积木各有什么特点?

  3、你在那里看到过一模一样的东西。(矿泉水、报纸、书、巧克力等)分别是什么工厂生产的?

  4、为什么人们要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

  二、寻找复制品。

  1、把东西做的一模一样的过程,叫做复制。你们能找出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复制品吗?

  2、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内一模一样的东西。

  3、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4、我们一个小小的.活动室就有这么多相同的东西,真没想到!如果我们走出幼儿园,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以后,你们一有发现,就及时告诉大家,好吗?

  三、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1、出示植物叶子,引导幼儿发现各种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

  2、引导幼儿产生探究自然界中的复制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对动物的生存方式感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小卡片若干,动物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小朋友,如果我们用筷子去碰乌龟和田螺的时候,它们会怎么样?

  为什么它们都缩到壳里?

  二、看图交流

  找一张动物图片,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它们怎样保护自己的?

  三、动物自我保护方法分类

  1、快跑逃生的:兔、羚羊、鹿等。

  2、保护色蒙蔽敌人的:变色龙、青蛙、鸵鸟、斑马。

  3、释放气味的:放屁虫、黄鼠狼、臭鼬。

  4、装死的:毛毛虫、狐狸、金龟子。

  四、幼儿分类摆放图片。

  对动物用保护色、快跑、装死、释放气味等方法来觅食和保护自己的方法作小结。

  五、游戏:动物王国探秘

  1、扮演各种动物,戴好头饰,到动物王国探秘,每个关口都有凶猛的动物把关,我们小动物要想办法闯关并保护好自己。

  2、出示动物王国探秘路线图,带领幼儿闯关。遇到凶猛的'动物,做相应的保护自己的动作。

  活动自然结束。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让电动玩具动起来”这个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孩子平时的自由游戏。最近在《玩具总动员》的主题活动中,我班最热门的玩具就是令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各种各样的车”,他们经常拿着不动的车来问我:“杨老师,为什么我的车动不起来呢?”这说明中班孩子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摆弄玩具,他们喜欢探究玩具动不起来的真正原因,有时甚至将玩具车拆开,检查车内部的马达及各种零件等,这又表明孩子已经明显地意识到事物的.因果关系。根据平时对孩子的观察,我就设计了这样一次集体活动。

  活动名称:电动玩具动气来(中班)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安装电池,使电动玩具动起来。

  2、对探索怎样让电动玩具动起来有兴趣。

  活动准备:

  电动玩具若干、各种大小的电池若干。

  活动重点:安装顺序。

  活动过程:

  ●玩电动玩具。

  你们喜欢玩这些玩具吗?那等会每个小朋友就选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玩,看看与以前玩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提供不装电池的电动玩具,幼儿随意挑选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这些电动玩具是动不起来的。)

  ——“这些是什么玩具?怎么会动不起来呢?怎样让电动玩具动起来?

  小结:电动玩具一定要装了电池才能动起来。

  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电池,看谁能让手中的玩具动起来。还要记住自己用了几节电池,怎样装的方法,等会告诉不会装的小朋友。

  ●尝试安装电池。

  ○幼儿选择电池安装。

  (老师提供大小不一的电池,不作任何提示,让孩子自己挑选电池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现同样装上电池后有些电动玩具还是动不起来。)

  ○比较讨论。

  ——装上电池以后,为什么有的玩具会动,有的玩具不会动呢?电池到底该怎样装?”

  (将相同的两样玩具进行比较,引发幼儿寻找原因,观察电池的正负极,突出安装的顺序。)

  小结:原来,安装电池时,先要找与玩具大小合适的电池、然后数一数你手中的电动玩具需要多少节电池,接着将平的一头对准玩具上的小弹簧轻轻按下去,关上小门,打开开关,电动玩具就会动了。

  ●再次安装电池。

  ——解决问题,体验快乐。

  反思:

  首先我认为预设的两条目标是比较切合的,但由于活动预设后没有试教过,所以第一次活动后,我发觉一些有成功体验的孩子兴趣不在安装电池上面了,同时又发现孩子安装不当的原因:一是电池正负极,二是电池数,三是电池盒中的弹簧这三个问题孩子不清楚。所以在第二次活动前,我对活动的方案和材料的投放作了调整,将投放的的玩具全部不装电池,让孩子在动不起来的情感感受中,产生尝试安装电池的欲望。果然,在第二次活动中,孩子安装电池的行为也更加地投入了。将安装电池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孩子们交流讨论中用形象化的语言给予了化解,如把安装电池的盒称为肚子,把正极称为戴着一定小帽子等等,再把孩子操作中的问题,用平的一头对准肚子中的弹簧,然后用力往后一拉轻轻一按就解决了这个阻碍安装的问题。虽然这次活动非常成功,但我知道老师应该更注重的是体验这个过程,如在尝试安装电池时,我应该给予孩子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与机会,由于我性格上的原因,在这方面显得有点急躁,没能给孩子创设更多机会,阻碍了我将头脑中已有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幼儿对动物有着自然特殊的感情,他们喜欢小动物,乐意与小动物亲近,喜欢翻阅动物的图书,讲动物的故事,在我们班的饲养角就饲养了许多金鱼、小乌龟。一天有个孩子跑来说:“老师,我发现小乌龟也有尾巴。”好多幼儿马上被他的话吸引争先去看,并展开了讨论:“我知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为什么动物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形状也不一样呢?”从孩子们的七嘴八舌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动物尾巴的好奇,于是我及时捕捉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的尾巴》。这一活动内容将科学、语言、健康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体现了新《纲要》对科学领域的要求。通过幼儿与同伴的交流和教师适当的引导,激发幼儿更大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多种途径探索并发现动物尾巴的功能。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别之处,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中比较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及作用。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感情。

  3、在交流、分享中,大胆表达,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通过校信通这个网络平台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动物图片,同时给幼儿讲讲常见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教具准备:各种动物图片(燕子、牛、鱼、小壁虎)(尺寸16开)、自制磁性黑板背景图(尺寸:与磁性黑板一样大)、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小动物图片(数量与班级幼儿数相等;尺寸5×8厘米)、自制动物尾巴(老虎、兔、马、鼠)(数量与班级幼儿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玩“捉迷藏”猜谜游戏

  出示树林、小河背景图,语言创设猜谜情境,引导幼儿根据树林中动物们露出来的尾巴,猜出是哪种动物,鼓励幼儿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快来看,这棵大树后面有一条尾巴,这是谁的尾巴呢?

  幼:这是小燕子的尾巴,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幼:我发现了牛的尾巴,牛的尾巴是细细长长的。

  幼:这是鱼的尾巴,因为鱼的尾巴像扇子一样。

  幼:这是蛇的尾巴,我看见过蛇的尾巴是细细尖尖的。

  幼:这不是蛇的尾巴,蛇没有脚,这个上面露出脚趾来了。

  师:这位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不是蛇,它是一只小壁虎,小朋友们在生活当中很少见到它,所以不认识。夏天的时候小壁虎经常出现在墙角里,捉蚊子吃。你们知道树林中的这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吗?

  幼:我知道,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身上的蚊子和苍蝇的。

  幼:鱼的尾巴可以游泳。

  ……

  师: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有它自己的作用,小壁虎的尾巴作用很特别,你们想不想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找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特别采用幼儿喜爱的“猜谜”游戏来调动幼儿观察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在观察中、讨论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二、欣赏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1、观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2、讨论故事中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都向谁借尾巴了?

  幼: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它去向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

  师:小鱼的尾巴像什么?它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

  幼:小鱼的尾巴像扇子。

  幼:小鱼的尾巴像三角形。

  幼:小鱼的尾巴像铲子。

  幼:小鱼姐姐说:“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它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师: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幼:老牛的尾巴像绳子。

  幼:老牛的尾巴像棍子。

  幼: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牛伯伯说要用尾巴赶苍蝇、蚊子。

  师: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它的尾巴可以掌握飞行的方向。

  师:不只是小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只要是鸟儿,它们的尾巴在飞行时都可以帮助拐弯儿,高兴往哪儿飞,就往哪儿飞。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师: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回家后发现了什么?

  幼: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

  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长出新的尾巴,这种现象叫“再生”,大自然中还有一些动物有再生能力,请小朋友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课件这一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幼儿形象地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功能,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欲望。

  三、拼图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特征及用途

  1、取出动物拼图材料,幼儿分组操作,帮助动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将身体和尾巴拼贴在一起,把所拼动物的名字以及尾巴的作用说给周围小朋友听听。

  2、请幼儿说出所拼动物的名字,尾巴的形状及用途。

  师:你认识图片上的动物吗?请你说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本领?

  幼:这是猴子,它的尾巴可以荡秋千、钩树干、爬树。

  幼:我拼的是啄木鸟,它的尾巴像椅子,可以坐,还可以帮它飞行。

  幼:这是小松鼠,它的尾巴像伞,可以当被子盖在身上,还可以保持平衡。

  ……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松鼠从高处往下跳,看看有什么感觉?师引导幼儿从椅子上跳下,注意寻找感觉。

  幼:我感觉跳下来麻麻的,有点痛。

  幼:感觉要跌跟头,站不稳。

  师小结:因为我们没有小松鼠的大尾巴,所以从高处跳下来会感到头重脚轻。小动物们的尾巴作用真大,我们是小动物们的好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帮助小动物,保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让幼儿玩找尾巴拼图游戏,让幼儿能更多地了解其它动物尾巴的形状、特征及用途。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学小松鼠跳,是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动物尾巴的重要性,用实践得出真知,并对幼儿进行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有机地融合起来。

  四、延伸活动:玩揪尾巴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尾巴,进一步巩固对动物尾巴的`认识。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动物的尾巴,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条尾巴,并把自己想象成相应的动物,进行即兴表演。

  师:我的尾巴最长,是大老虎的尾巴。(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短,是可爱的小兔。(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尖尖的,是老鼠的尾巴。(配动作表演)

  幼:我的尾巴很大,像伞一样,是松鼠。(配动作表演)

  ……

  2、幼儿玩揪尾巴游戏,培养幼儿的奔跑和躲闪能力。

  幼儿将选择的尾巴插在腰间,四处跑,互相揪尾巴,看谁揪的尾巴最多。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先从教育目标方面来看:活动目标比较明确,恰当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也在目标中体现。所选内容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符合新《纲要》精神,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活动过程紧紧围绕着目标,环环相扣,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活动过程来看,第一环节: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是谁的尾巴、形状等。在这过程中鼓励幼儿说出不同答案和看法,给予每个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第二个环节:用课件的形式调动幼儿观察的兴趣,生动形象地让幼儿了解动物尾巴的功能,使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第三个环节:操作活动,完成拼图游戏,引导幼儿动手又动脑。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幼儿在用手用脑的过程中积极的探索认识了更多的动物以及它们尾巴的功能。科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紧的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拥有科学的素养,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一双敢于尝试的双手,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这些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有趣的形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4

中班科学教案12-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2

中班魔术瓶科学教案10-28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01-26

【热】中班科学教案01-26

【精】中班科学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