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4 10:04:3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精选6篇]

语文教案 篇1

  目标:

  1.修改错字,培养学生正确用字的能力

  2积累与大海有关的.成语和诗歌

  3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

  重点:积累词语

  教具:课件

  过程:

  一.练

  1.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扫雷”

  2.相互交流扫雷的结果

  3改错字练习

  磨砺—磨历 狡猾—狡骨

  4.把下面的词连一连

  (1)找一找 (2)连一连

  二、日积月累

  1.收集描写大海的词语

  百川东到海 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刀山火海 海角天涯 福如东海

  三、知识窗。

  1.自由读小故事

  2.课外收集材料展示

  四、大海的特点?

  五、作业:抄写一题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词语。

  2.仿写比喻句,感悟优美、生动的表达。

  3.诵读古诗,培养语感。

  4.认真写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办手抄报,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积累词汇,积累语言。

  2.感受汉字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学办手抄报,学习合作。

  [教学难点]

  1.仿写比喻句,培养语感。

  2.学办手抄报,乐于表达,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录音机,音乐磁带。

  2.课件:动画人物阿凡提。

  3.词语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动画人物阿凡提。

  师:小朋友,你们看,阿凡提大叔来了!他说要到小朋友的语文乐园来做客,大家欢迎吗?我们都知道阿凡提最爱动脑筋想问题,等一会儿可不要被他难倒啊!

  二、词语超市。

  1.课件或卡片出示词语。

  师:啊,这么多词语,都是我们在课文中见过的。阿凡提想听听我们班小朋友是不是会读这些词语。

  2.自由读词语。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需要帮助。

  开火车读词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复习了解词义。有哪个词你不懂吗?阿凡提可以告诉你。

  4.现在,你们要把这个词语超市里的词语搬到自己的词语库去。只要你会用这个词语,就说明你拥有它了。谁能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三、读读写写。

  1.师: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用“闪亮的珍珠”说句子,说:“小露珠在小草的叶子上滚动,像一颗闪亮的珍珠。”说得多美呀!这是课文中的话,因为它太美了,所以小朋友们都喜欢。我们自己也来学说、学写这样的句子好吗?

  2.课件出示“读读写写”的两个句子。读句子,讨论,说说句子的`特点。

  引导:两个句子中都有个“像”字,而且都是把一样事物比作另一样事物。这样的句子,叫做比喻句。

  3.仿写比喻句。

  (1)师:阿凡提要和小朋友比赛,看谁会写比喻句。你们有信心吗?

  (2)同桌互相说一说比喻句。

  (3)指名说,大家评议说得对不对、好不好。注意引导比喻恰当,把话说完整,尽量说得生动、具体。

  (4)师:阿凡提没想到小朋友们说出了这么多优美、生动的比喻句。他觉得小朋友比他更聪明!

  (5)把你说得最好的一个比喻句填在书上。

  教师巡视,看学生是否写正确,及时纠正错字和语病。提醒学生把字写工整,注意写字的姿势。

  四、阅读欣赏。

  1.刚才逛词语超市和写比喻句,大伙儿有点累了吧。现在,我们休息一下,来欣赏音乐,老师还给你们朗读一首你们很喜爱的古诗。(师配乐朗诵《赋得古原草送别》。)

  2.课件投影古诗和插图。学生读诗。

  师: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指导读诗题。)很多小朋友会读这首诗的前四句,但是后四句就不熟悉了。大家看着这首诗,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3.指名读。纠正读音:尽jìn侵qīn翠cuì荒huāng萋qī

  4.再读诗,看图,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师引导:我们仿佛看见原野上,草儿茂盛地生长着。一条古道通向远方,诗人和他的朋友在这儿依依惜别……

  5.说一说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这一句,把这一句多读几遍。

  6.比一比谁先把这首诗背下来。自己背,小组里背,表演背诵。

  五、写字板。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1.师:我们差点把阿凡提给忘了。听,阿凡提说——嗨,小朋友,听说你们的字写得好,请你把刚才背的诗的前四句写出来,让我学习学习吧。

  2.投影写字板上的字。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指导书写。

  (1)指名说“离”的笔顺,注意最后两笔是撇折、点。“野”最后不要多写一撇。“烧”左窄右宽,火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2)看清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评选“书写优美与姿势端正奖”,阿凡提给他奖一颗红星。

  第二课时

  语文生活:我们来办手抄报

  一、谈话激趣,认识手抄报。

  1.同学们都见过报纸,有的读过报纸。你们知道吗?我们自己也可以办报!我们把想说的话、想告诉大家的消息写在或画在纸上,就成了手抄报。今天,我们就来学办手抄报。

  2.投影几张手抄报。说说这些手抄报办得怎么样。

  引导:手抄报要设计好哪儿画画、哪儿写字;字要写工整;画上了颜色更漂亮。有的手抄报有题目,写的话和画的图与题目有关。

  二、小组分工。

  1.三到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2.小组商量办报时的任务分工。要求人人必须有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可以是三个同学分别写、画、设计,也可以由两位同学写或两位同学画,或其他分工。

  3.小组汇报分工情况。

  三、动手办报。

  1.激发兴趣,提出目标:现在,轮到同学们大显身手了。我们开始办报,每个小组合作办一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办,不懂的地方我们一起商量。最后,我们要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和字迹工整奖、最佳写话奖、最佳美术奖、最佳设计奖。

  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先设计好办什么内容,哪儿写什么,哪儿画什么。

  2.小组讨论怎样设计。由负责设计的同学汇报。对有创意的及时鼓励。

  3.小组办报。

  教师与学生一起办报。指导学生写话和画图。指导字写正确、工整,话写完整,写字姿势端正。

  四、展示评价。

  1.展示所有手抄报,评论哪张报办得好,好在哪里。

  2.评出各奖项,获奖的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五、小结谈话。

  今天,看到同学们学会了办手抄报,我真高兴,今后我们还可以多练习,会越办越好的。更值得祝贺的,是大家已经学会合作了。我们合作学习、做事,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我们的学习进步,事情也办得更好。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南极风光》是二期课改新教材三年级下第24课。它是一篇内容生动,文笔优美的散文性说明文。课文分为“南极风光”和“南极开发”两部分,重点是“南极风光”的介绍,依次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南极冰雪、南极动物和南极光。文章开始,用“没有……没有……更没有”的句式从反面写出了南极是冰雪的世界,接着写狂风堆成的“雪浪”和“各种各样形状”的“雪堆”。写南极动物,用了“望而生畏”、“仅有”等词语,说明在那里动物难以生存。对南极光的描绘,用了一个长长的带比喻的句子,形象地展示了南极光的绚丽和奇特;紧接着用一个双重否定句(“没有……不……”),强调南极光是奇景,“十分罕见”。“南极开发”部分,介绍南极是一块“宝地”,许多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国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同时理解积累“晶莹剔透、绰约多姿、绚丽夺目、一掠而过、惊叹不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南极光的比喻句、排比句,能仿照“有的(时)像……有的(时)像……”说话。

  3、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感悟、体会南极风光的奇美和神秘。

  教学过程:

  一、激趣说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去探索一个特别的地方,它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叫——

  板书:南极。

  2、那儿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出示第一节,自己轻声读一读,引读(突出三个“没有”)。

  3、那么,南极到底有什么?要我们去领略些什么风光呢?

  板书:风光。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2—6节。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

  (3)思考:南极有哪些风光?

  2、交流反馈: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交流问题。

  板书:风雪

  动物

  南极光

  宝藏、科学考察站

  三、精读课文,品位重点。

  1、你对哪一部分的风光最感兴趣?

  2、根据学生选择,随机学习2—5节(重点:2、4节)。

  南极光(第4节):

  (1)指名读。

  (2)理解词语:绚丽夺目、动荡摇曳、一掠而过、惊叹不已

  (3)看图片,同时理解“绚丽夺目”。

  (4)找出比喻句,引读,自由读,试背。

  (5)小结:四个“有时像……”,既写出了南极光的美,又写出了南极光的`变化之快。

  (6)仿说句子:“有时像……有时像……”。

  南极动物(第3节):

  (1)小组学习:用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三节,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

  (2)齐读,理解词语:望而生畏。

  南极冰雪(第2节):

  (1)女生读,用书上的词语说说南极冰雪的特点。

  理解词语:晶莹剔透(出示实物)

  绰约多姿(看图片)

  (2)有哪些样子呢?齐读句子。

  (3)边看图片边想“像什么”,同时理解“绰约多姿”。

  (4)想象说话:“像……”。

  开发南极(第5节):

  男生读,交流:读懂了什么?或查到了什么相关资料?

  四、总结课文,融会贯通。

  1、学到这儿,你想为课文开头作补充吗?

  出示:在第一节后面加上“但是,那儿有……有……还有……”。

  2、过渡:南极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那就让我们整装待发吧。

  五、课外作业。

  设想你是一位南极的导游小姐或先生,给游客介绍南极风光。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写一段“导游词”。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 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

  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则。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

  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

  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

  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

  (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

  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什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写的。

  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属非重点,故写得简略。

  问:读第10段,想本文结尾有何特点?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总观全文的结构脉络(投影显示):

  总说(完美的图画)--分说(第2段)

  大处讲究:布局(3段) 配合(4段)映衬(5段)层次(6段)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课上做练习一,填写结构图表。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4段为例作分析。

  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会写、会注音、会解释。

  2.笔答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生字词。(二)结合讲评检查课后练习二的作业完成情况,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由同学举例说明。

  1.作比较。如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又如第9段,与北京园林的色彩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的特点。

  2.举例子。如第2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描摹。如第5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三)重点分析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逐项分析时,先由同学举例、分析,再由教师补充,归纳。举例时尽量照顾课文的先后顺序。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的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

  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l)准确

  结合练习三,辨析:玩赏、鉴赏、欣赏、观赏--玩赏:有品味、赏玩之意;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此处的鉴赏一词最恰当。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加点词的作用。(投影显示)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

  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等。

  教师: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精练又生动、优美,表现力很强,从而看出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枯燥的,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四)总结全文: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五)配乐朗读课文(边出画面配合),进一步体会本文的两个学习重点,从而获得知识和美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

  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所以也有人呼吁要以孔子诞辰为中国教师节。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下列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死而后已。

  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

  ⑶传不习乎?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三、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识记字词。

  3、预习剩余部分。

  4、完成“研讨与练习”。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课《秋天》

  教材解读: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7节,首尾两节呼应,总体概括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二至六节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活泼可爱、成熟丰收、多姿多彩的特点。诗歌语言活泼,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贯穿始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可谓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一曲秋的赞歌。

  设计理念:

  “用诗的方式教学诗歌”。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

  学习目标:

  1.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自然积累和背诵课文。

  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凭借文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成熟丰收的美好图景,体会诗人洋溢在诗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读准、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 初步感受诗人对秋天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学习第一节,体会出秋天太阳和空气的宜人特点。

  流程设计:

  一、诗文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疏通词语

  三、走进秋天,感受秋景

  四、指导写字,临写入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秋天,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诗歌写法,仿照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流程设计:

  一、起

  1.秋天是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给大自然中的好朋友都捎去了一封神奇的信。收到了他的信啊,所有的朋友们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你瞧,太阳的脸儿变红了——(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的身子变香了——(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上一节课,咱们已经初步读了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继续乘着诗的翅膀,走进秋天,品味秋天,好吗?

  二、承

  1.听,秋天的信使来了(图片声音)!谁啊?诗中是怎样写秋风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谢谢你,读真准确。

  喜欢这秋风吗?你喜欢这秋风的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看。

  谁也来读读。(生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2.多么活泼可爱的秋风啊,难怪大家都喜欢。这秋风简直就是一个 。是啊,这儿作者把秋风当作孩子来写了,这样,秋风一下子就“活”了,它竟然能 ,竟然能 ,它还能 。太神奇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就是诗的力量。我们一起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这个“轻轻”读得多好。秋风啊,你轻轻涂掉了夏天的什么呢?(夏日的骄阳,夏日的雷暴,涂掉了夏日蝉鸣)

  4.情景朗读:孩子们看哪,田野里,稻浪滚滚,那是(生1读)——小路旁,向日葵在点头微笑,那是(生2读)——走在秋天,香飘万里,那是(齐读)——

  三、展

  1.活泼可爱的秋风,扑面而来,又一路奔去。秋风,都跑过哪儿?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小节,边读边思考,也可以拿出笔来画一画。开始吧!

  2.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我们来交流。

  这么多变化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一)预设一:成熟的秋天

  1.(相机出示)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就请你读一读。(师评价)

  谁也来读一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在评价中提炼“成熟”,板书)。

  咱们合作来读读(引读)。

  2.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这些景物啊都迫不及待地跑出来了(配图)。让我们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这成熟的秋天,我们还一定产生了许多美好的联想。拿出我们的练习纸,任选一种写一写,比一比谁最能体现出它们的成熟。(音乐声中写,师巡视。)

  3.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成熟的在心中定格!(齐读)

  4.(换快板节奏读)

  (二)预设二:多彩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你还发现秋风带来了什么?你给大家读读看。

  2.(交流)还真有一点嚷的味,谁也来“嚷嚷”看。

  苹果呀,你真的感觉嫌冷吗?(秋天感到凉快才对啊)你为什么嚷冷呢?你真是想到苹果心里去了啊。

  葡萄你也真的感觉到冷吗?让我们读出这种迫不及待(渴望成熟)的心情。

  4.孩子们,看,我们把他们嚷的内容对调一下行吗?(红、紫对换)为什么不行?是啊,可见诗人用词多么准确!

  5.孩子们,除了苹果、葡萄还有谁在嚷嚷着?他们又要干什么呢?(出示句式练说)

  6.好一个多彩的秋天!谁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咱秋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啊,咱们一起来(齐读)!

  (三)预设三:喜悦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它还带来了什么?

  2.(出示)是这一段话吗?你读读看!我们体会出了你的喜悦。孩子们也想感受这份喜悦吗?同桌的两个孩子,一个玉米,一个是高梁,比比看,谁更能读出这份喜悦。

  3.哪一桌愿意把你们的喜悦与大家分享。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悦。给你们一个奖励,请你们推荐一桌也来读读。

  4.情景对话:玉米,你为什么这么乐呀?高梁,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5.让我们喜悦玉米的喜悦,快乐着高粱的快乐,男孩子们,你们就是那举着红缨的玉米,女孩子们,你们就是那红着脸笑的高粱,好吗?起——!

  (四)感情诵读

  1.感谢秋风带来了秋的消息。成熟的秋天让我们欣喜,多彩的秋天让我们迷恋,喜悦的秋天让我们陶醉。孩子们,把这一道道秋天的风景牢牢地记住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大家先练一练。

  3.谁愿意给我们带来成熟的秋天。多彩。喜悦。(老师配乐)

  四、转

  1.金色的秋风又起了,让我们跟上他的步伐,把目光再次投向田野吧。请自由读第六小节,你还发现了秋天的什么?(交流)

  2.想一想:读了这一节你最想问的是什么?(汗珠,正因为有了农民伯伯的勤劳,才有了田野的井井井有条,才有了田野的蓬蓬勃勃。)

  3.(指板书)劳动中的人们成了田野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看来,这不仅是一个成熟的秋天、多彩的秋天,喜悦的秋天,还是一个___的秋天。

  4.沐浴着这秋天的阳光,流连于这无边的秋光,真让人不忍离开。让我们捡一片秋叶将整个秋天(珍藏)(板画)。难怪诗人也深情地感叹:(出示:齐读最后一节)

  7.这醉人的笑啊,永远地留在了诗人的心里,也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满怀激情,一齐读。

  五、合

  1.就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秋风涂抹掉夏天所有的脚印,留下一个深深的属于秋的脚印。(录音机动)总有一天,秋天的脚印也会被悄悄地涂掉。但只要我们在心中珍藏起这一个秋天,我们就会永远满怀期待地守望着下一个更红更娇、更甜更好的秋天。

  2.秋天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封信,咱们拆开瞧瞧:

  (1)画一画:把诗歌中描绘的秋景改画成一幅画。(诗中有画)

  (2)读一读:选读其他写秋的诗文,体会不同的秋天。(不同情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设计04-29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古诗教案05-27

语文小学教案05-30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燕子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