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27 08:22:5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通用[5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锻炼与提高。

  二、活动准备:

  塑料尺子,碎纸屑,毛线,梳子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淑玲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魔术,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幼儿回答:想!)教师出示报纸,这是我们平时看的报纸,小朋友们信不信,淑玲老师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幼儿回答信或不信)好,那小朋友要睁大眼睛看好!报纸贴在墙上,提问幼儿这是为什么?教师解释说明,首先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然后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再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你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噼噼啪啪的声音,这就是静电的声音。

  那小朋友就会问了报纸是怎么带上电的呢,原来摩擦铅笔,可以使报纸带电。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物体带电的现象,就叫做摩擦起电。

  2、进一步讲解摩擦起电现象:

  下面淑玲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游戏,叫头发飘起了,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梳子不断梳理头发,然后把梳子离开头发一段距离,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头发飘起来贴在梳子上,再一次说明,当塑料梳子不断的梳理头发,摩擦产生静电,也就是摩擦起电,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我们刚刚玩的这个小游戏其实就是摩擦起电的现象。叫一两个幼儿上来尝试。

  3、现在淑玲老师又要开始施展魔力了,老师要把小朋友们都变成有魔力的人,出示塑料尺子,毛线,纸屑,头发,怎样能让尺子把纸屑吸起来?找个别幼儿试试,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边做边说,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咒语了,小朋友要记住了:“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

  幼儿开始实验,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帮幼儿完成!小朋友们都吸起来了吗?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4、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摩擦起电的现象,像我们之前玩的梳子梳过头发后头发飘起来;就是一种,还有像衣服上沾满白色灰尘;脱衣服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并有小火花等等都是因为摩擦产生静电。也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在收集一些摩擦起电的现象。但是老师要说明一下,今天老师教小朋友摩擦起的电不是我们日常电视电灯用的电,小朋友千万不能动插销、电源这些危险的电!

  5、实验我们就做到这现在我们就变身环境小卫士,把我们的纸屑收拾起来,送到垃圾筒里吧!

  四、教学反思:

  孩子们对这类科学实验课很感兴趣,通过实验、亲手操作理解了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激发了孩子对科学的探究欲望,掌握更多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蛋,让学生知道除了鸡、鸭、鸟会生蛋外,蛇、乌龟、壁虎也会生蛋。

  2、知道蛋的大小的不同。

  3、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对蛋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已有知识经验准备:回家练习打生鸡蛋.

  2、物质准备:每人一个熟鸡蛋,一个生鸡蛋,每桌一个生鸡蛋、鸭蛋、鹌鹑蛋;碟子若干;磁带、录音机;一个箱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以孙悟空到班上作客,给我们小朋友送来一件礼物,引起学生兴趣,并出示装有礼物的箱子。

  二、基本部分

  1、看孙悟空送给我们的第一件礼物是什么?(打开一扇小门拿出小红花)?l发现的问题最多,小红花就奖给?l。(调动学生积极性)

  2、第二件礼物是什么?从箱子里拿出一盒磁带,让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听里面说了些什么:(各种动物生蛋后洋洋自得唱歌的声音,并说把它们生的蛋送给小朋友),让小朋友闭上眼睛,教师打开遮住蛋的纸条。

  3、学生观察

  (1)教师:“这些蛋都一样吗?哪些地方不一样?(让学生用手掂一掂,引导他们说出蛋的大小、重量不一样,?色不一样。)

  小结:有的蛋大,份量重;有的`蛋小,份量轻;有的蛋外壳是白色的,有的蛋的外壳有斑点。

  (2)教师:“蛋是什么形状的?两头一样大吗?”

  小结:蛋是椭圆形的,放在桌上会滚动,蛋的一头大,一头小。

  (3)教师:“小朋友用手摸摸,感觉怎么样?”

  小结:蛋的表面很光滑。

  4、猜猜第三件礼物是什么?老师从第三扇门中拿出三封信。拆开第一封,有一个大问号,提出一个问题:孙悟空问小朋友知道鸡蛋里面有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敲碎蛋壳)

  (1)请小朋友把盘中的鸡蛋打碎。教师讲打蛋的方法,指导学生动手打鸡蛋。教师:“鸡蛋里面有什么?蛋黄是什么?色?旁边一些粘糊糊的透明的东西叫什么?蛋清煮熟后会变成白色。所以又叫蛋白。老师出示剥开的熟鸡蛋让学生观察蛋白。

  (2)教师: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黄和蛋清?我们把盘中的蛋全部敲开来看一看。

  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里面都有蛋黄和蛋清。

  (3)教师:每种蛋的蛋黄和蛋清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有的蛋黄大,有的蛋黄小,有的?色深,有的?色浅。

  5、拆开第二封信,是一个小月亮,月亮里面有一个问题:蛋有什么用途?让学生讨论,然后出示画片。教师趁机讲蛋的营养。

  6、拆开第三封信,是一颗小五星,后面也有一个问题: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请学生讨论回答,放映各种会生蛋的动物图片,巩固学生印象。

  7、教师 “我们看看孙悟空送给我们最后一件礼物是什么?(教师拿出一大袋煮熟的鸡蛋)孙悟空送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两个鸡蛋。”每位学生发一个。

  (1)教师:“孙悟空说只有一个蛋能吃,另一个是生蛋,小朋友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够找出那只熟鸡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讲几种小朋友没有想到的鉴别生熟鸡蛋的方法,并示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找出熟鸡蛋。

  (2)教师:“小朋友,孙悟空送给我们的鸡蛋一定很好吃,又有营养,我们把它吃了吧。小朋友吃的时候看看熟鸡蛋和我们碗里的生鸡蛋有什么不同。”(放音乐)学生吃鸡蛋。

  三、结束部分

  学生在音乐中吃鸡蛋,以把生鸡蛋送给鸡妈妈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美工:鸡蛋娃娃,让学生用蛋壳做不倒翁娃娃。

  2、回家鉴别生熟鸡蛋给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在这活动过程中,看到孩子能够与老师一起投入、互动到活动过程中。对老师来说,是成功的教学,对孩子来说,是快乐学习和幸福成长的方式!

  可面对孩子纯洁的心灵和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在这一瞬间,更加让我感到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什么!使命又是什么!更让我明白要教给孩子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水!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愿天下所有的幼儿教师都能够做到每天与孩子共成长!共进步!共探索!从而拥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喜欢探索动物界的奥秘,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知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意义。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森林舞会”图片;“动物藏起来”组图;“动物捉迷藏”图片;“生活中的保护色”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森林舞会”导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森林里正在举办一场热闹的森林舞会,小动物们在尽情的舞蹈。突然,远处传来了老虎的吼叫声,小动物们纷纷都藏了起来。老虎跑来仔细地找来找去,一只小动物都没找到,只看到大树和草丛。

  ——猜一猜小动物们都藏到哪里去了?

  ——请你找一找藏起来的小动物们。

  出示组图“动物藏起来”,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作用。

  1.观察图片,初步感知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的作用。

  ——图中都有哪些动物?

  ——它们藏在了哪里?

  ——为什么老虎找不到这些动物?

  小结:绿色的青蛙钻进了绿色的叶子上;绿色的螳螂藏到了绿色的叶子里;蜥蜴藏到了和他身体一样颜色的石头上,竹节虫长得像一节树枝,藏到了树枝上……它们都藏在了和自己身体的'颜色或形态很像的地方,不容易被敌人发现,这叫做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

  2.师幼儿讨论交流,进一步了解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作用。

  ——竹节虫为什么长得像树枝?螳螂和青蛙的颜色为什么是绿色的?

  ——如果这些小动物变成其它颜色或样子,会怎么样?

  小结:这些动物的颜色或形态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相似,可以通过保护色和拟态伪装自己,帮助自己躲过危险,也可以利用保护色和拟态隐藏好捕捉食物。

  出示图片“动物捉迷藏”,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用保护色和拟态伪装自己的动物。

  1.师幼讨论还有哪些动物用保护色和拟态伪装自己。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用保护色和拟态伪装自己?(变色龙)

  2.出示图片“动物捉迷藏”,鼓励幼儿帮不同的动物找到适合的伪装地点。

  ——小动物们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应该藏在哪里才不容易被找到呢?

  出示图片“生活中的保护色”,引导幼儿感知保护色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生活中,人们运用了保护色发明了哪些东西?

  小结:解放军叔叔穿上了迷彩服、帐篷用迷彩色、坦克涂上了绿色等,在山林里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动物自我保护的其它方法,如:刺猬遇到危险时缩成一团像一颗刺球;壁虎用断尾的方法逃脱敌人;乌龟遇到危险把头藏到坚硬的壳里等。

  家园共育

  家长与幼儿共读绘本《藏起来了》、《动物们的相貌》等,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动物的保护色和拟态。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难点: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

  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

  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片)我们平日里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

  四、集体实验观察讨论叶子的作用。

  1、师:叶子的用处可真多,那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幼1:它不长叶子就很难看。

  2、出示两盆一样的植物和记录表

  师:这里有两盆一样的植物,我们把其中一盆植物的叶子剪除,放置一边,然后过两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盆植物的变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叶子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五、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

  (评析: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幼儿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1、熟悉的材料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2、真实的体验

  实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图片展示,给了孩子们更直接的经验,在平日里孩子们都有食用过各种叶子,也都会有相关的经验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手、胳膊等动作表现各种叶子,感受各种叶子的生长过程,在看、闻、摸中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在最后环节和延伸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发现这些叶子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

  2、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摇动后发出的不同声音;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4、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从而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和敢于表达等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空矿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个碗,豆子、米、面若干。

  2、不透明的瓶子两个,透明的瓶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

  1、教师带幼儿边做"大雨和小雨"边摇动手中的空矿泉水瓶。

  --"请小朋友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矿泉水瓶和老师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师手中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并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

  --师:我们刚才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时,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瓶子和老师的瓶子有什么不同?"--小结:老师的瓶子会"唱歌",有声音,小朋友的瓶子不会"唱歌",没声音。

  二、幼儿探索、操作。

  1、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我们用桌上的米、豆子和面来"喂"瓶宝宝吧,瓶宝宝吃了东西就会"唱歌"。

  2、让幼儿选择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宝宝。

  交代注意事项:先把瓶盖打开,再用勺子把米(或豆子、面)喂到瓶宝宝的肚子里,喂的时候要把矿泉水瓶放在碗里,防止操作材料弄脏地板和桌子,喂完瓶宝宝要把盖子拧上。

  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宝宝发出声音了吗?

  1、幼儿喂瓶宝宝,师巡回指导并与个别幼儿交流分享。

  2、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

  四、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让幼儿尝试换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 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后,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在瓶中发出声音的不同:你第一次 在瓶子里放了什么?这一次你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们发出 的声音一样吗?

  (2)教师请两名幼儿摇动两个不透明的瓶子,让手中的瓶子发 出声音,引导幼儿听听:他俩的瓶子发出声音一样吗?

  (3)让幼儿猜猜两个瓶子里装的各是什么。

  (4)教师协助幼儿把两个瓶子中的东西分别倒进两个透明瓶子 中,让幼儿验证自己猜想是否正确。

  五、结束

  在《大雨和小雨》的音乐声中,让幼儿有节奏的摇动瓶子发出声音,感受瓶宝宝的歌声。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31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精选]科学教案10-09

科学教案[经典]10-06

(热)科学教案08-13

[热门]科学教案08-17

科学教案(优秀)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