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7篇(优秀)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讲话,并能迅速、正确地对话,训练幼儿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3.使幼儿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进行游戏活动。 (这个活动要求幼儿能够快速调动已有经验,同时使用合适的词和“××,××,×××”的句型来描述听到的物品,有一定的难度,对大班幼儿来说是适合的。)
活动准备
两把钥匙,一把贴有苹果形状的锁,一个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
1.示范操作表演。
(1)先出示一把苹果锁和两把钥匙,接着边操作教具边念儿歌: 金锁锁,银锁锁, 两把钥匙一把锁, 咔嚓咔嚓把它锁, 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2)出示玩具娃娃,并以娃娃的口吻问:“这是什么锁?” 答:“这是苹果锁。”玩具(3)带领幼儿念儿歌2~3遍,从而使幼儿对整个游戏活动有了一个初步、完整的'印象。 (在这个活动开始,教师采用示范操作玩具娃娃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情景。这是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集中幼儿注意的一种很好的策略。)
2.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
(1)念完儿歌后,开锁人才能问:“这是什么锁?”扮锁的幼儿必须想出一个锁名来,告诉他:“这是××锁。”
(2)开锁的两位幼儿分别是两把钥匙,这两位幼儿必须用“××,××,×××”的句型来描述××锁。前面重复说名词两次,后面用3个字描述一下这种事物的特点,如“苹果,苹果,香又甜。”
(3)开锁人描述的准确就能打开锁,并交换角色,否则不能交换角色。 (教师在示范游戏过程中采用口头讲述的方法,向幼儿交待游戏规则。由于游戏规则中包含了活动目标,因此,教师需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向幼儿解释规则,同时还需要边讲解边示范。)
3.教师扮演角色,引导幼儿游戏。, 教师先扮演开锁人的角色,幼儿扮演锁的角色,然后交换角色。通过教师参与角色的形式,可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游戏中的对话及描述部分,为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积累经验。 在对话过程中,鼓励幼儿讲出各种不同的锁,学习用各种不同的、简单的词语进行准确的描述。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幼儿在下一步按规则玩游戏,在幼儿感知、理解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以主角的身份带幼儿玩几次,并不断变换锁的名称,如“小猫锁——喵喵叫”“月亮锁——像小船”。此步骤视幼儿掌握程度可以重复几次。)
4.游戏活动《金锁银锁》。
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扮锁,请两名幼儿当开锁的人,一个站在圈内,一个站在圈外。(此活动建议在户外场地进行) 游戏开始时,大家边念儿歌边前后摆动拉着的手,两名开锁人同时随着儿歌的节奏依次在各拉手处做开锁动作。儿歌念完后,开锁人停在某处便可指这里两人问:“这是什么锁?”拉手人回答:“这是××锁。”然后,开锁人说:“××,××,×××。”讲对了,开锁人就能轻轻把两人的手切开,然后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开锁人讲的不正确,扮锁的幼儿将锁握紧,开锁人就切不开锁,游戏继续进行。 (这是幼儿自主游戏、练习按一定规则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放手让幼儿愉快地玩,必要时个别指导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游戏的时间长短视幼儿的兴趣和疲劳程度而定。)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歌唱活动《买菜》是选自省编教材大班艺术领域的一节歌唱活动。大班的孩子角色表现意识增强了,生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和奶奶一起买菜,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而且各种各样的菜也是孩子平常生活中看得到、吃得到的,便于孩子将具体形象思维转为抽象逻辑思维。歌曲好听,节奏欢快,孩子一定感兴趣。因此,我决定好好揣摩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能用画的方法理解歌词内容,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说唱。
2、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分析:首先,我定位了活动目标,根据“知”、“情”、“能”三维目标,在教参的目标参考下,我增添了“能用画的方法理解歌词内容”,旨在尝试利用多种学习通道,帮助孩子学习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歌曲图谱
(2)扮演老奶奶的头巾、围兜、菜篮一个;画笔、白纸人手一份
(3)音乐《买菜》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角色游戏“菜市场”,初步认识各种蔬菜。
3、环境创设:利用歌词中的蔬菜实物或图片布置菜市场的情境。
分析:为幼儿创设“菜市场”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幼儿兴趣,提高表现力。
活动过程
一、趣味练声
1、大口吹气(像吹气球)
2、大声笑“哈哈哈哈哈”
3、拖长音,喊“喂~买~菜~咯”
二、以“逛菜市场”谈话导入活动,引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逛过菜市场?老师今天带你去逛逛菜市场吧!看看菜市场里面有什么菜?
播放歌曲《买菜》教师带领幼儿逛菜市场。
师:你知道菜市场里都有什么菜?
师:青菜是什么样子的?西红柿呢?
分析:利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导幼儿再现生活情境,在逛市场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蔬菜,引发幼儿兴趣。
三、欣赏歌曲,学习歌曲。
1、师完整地范唱一遍歌曲,幼儿欣赏。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名就叫《买菜》,你们要认真听,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
师:我和谁去买菜?
师: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教师边按节奏念。
师:很棒,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师:那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里还唱了什么菜?歌曲里是怎么说这些菜的?
3、第二遍欣赏,引导用画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师:小朋友们仔细听,歌曲里面还唱了什么?这些空白的地方怎么办?如果我们用画的方法能不能更快记住呢?试试看?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边听边用画笔在自己凳子上的`白纸上画空白部分。
师:歌曲里还有什么菜?是怎么说这些菜的?(请举手幼儿4~5个回答)师:鸡蛋,它是怎么样子的?鸡蛋圆溜溜啊(贴图谱,按节奏念)师:我们知道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那除了这些素菜外,还有什么肉类荤菜?
师:鱼儿蹦蹦跳啊(贴图谱)还有什么肉类?母鸡算不算呢?
师:母鸡咯咯叫啊师:奶奶买了这么多菜,实在是提不动了,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嗨。(贴图谱)分析:启发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一出示相应图谱贴在相应位置上,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顺序。
4、所有图片都出来后,师带着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阅读图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是用唱的,哪些地方是用说的?并引导幼儿学学说唱部分的歌词。
师:哇,我和奶奶买了真多菜,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边指图谱,边完整唱一遍歌词。
师:有没有小朋友发现,今天唱的歌曲跟平常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有些唱有些读的。(若不知,提醒,你们看看老师这一句是怎么唱的?是用唱的还是用念的?
白话部分引导幼儿跟着一起来念,可以结合拍手打节奏。
教师完整地按节奏来念一遍,幼儿看图谱按歌词的旋律节奏朗诵歌词,重点练习唱与说歌词的衔接。
师:我们跟着节奏,跟着钢琴声,用好听的声音念一遍。
活动反思:
1、以往在歌曲教学中,往往碰到孩子对旋律较难掌握的问题,而孩子主要是靠反复听来掌握旋律,所以本课例我尝试用“一曲式”的方法,在异班试教时,我从进场的节奏训练到发声练习都采用歌曲的旋律始终贯穿,这让幼儿在没学歌曲之前已经对旋律有了完整的印象,到了基本环节学唱时,轻而易举,掌握得很快,所以我觉得“一曲式”的方法很好,尝试是成功的。
2、学唱歌曲部分,我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圆溜溜、绿油油、咯咯叫、水里游等重点歌词,由于形象、生动,贴切,孩子们学得很快,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效果也较好。
3、将音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给幼儿创设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环境,孩子们兴致很高,在音乐中感悟劳动的乐趣,都能愉快地参与其中。
4、由于是异班教学,对该班的幼儿不熟悉,不能进行很好的师幼互动,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歌曲演唱的节奏强弱等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最后的创编部分,未能激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肢体语言尽情表现自己的理解,未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束部分显得仓促。这提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地弥补不足,特别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去展示他们的个性,更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属于那些心胸宽广、对生活满怀热情的人。而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善于运用联想和比喻的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幽默素质的前提。因而在一日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这几方面的培养,努力使幼儿的幽默感不断增强,使幼儿的生活更富于乐趣,为幼儿今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趣和乐观信念的人打好基础。活动"这个地方可真妙"就是在此理念基础上选择并设计的。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能用诙谐幽默的情感完整朗诵。
2、能跟据诗歌仿编,并体验创编的乐趣。
3、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及幽默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大图片(与诗歌内容相符,诗歌附后)
2.录音机
3、为幼儿提供玩具、衣物、生活用品等用来创编诗歌的道具。
【活动过程】
趣味谈话引出活动。
①教师:我有个朋友名字叫妙妙,他住在妙妙国。妙妙国的人特别可笑,他们做事总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会把手套穿在脚丫上,把铅笔养在鱼缸里,牵着笤帚去逛街,爸爸穿着高跟鞋,大晴天穿着小雨衣。您们觉得可笑不可笑?(说到这里孩子们已经笑得前仰后合了)
②教师:前几天,我的朋友妙妙请我到他们妙妙国去旅游,到了妙妙国一看,呀!这个地方可真妙!你们知道我都看到了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我把一些有趣的事情拍了下来,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大图片。观察讲解并学习诗歌(诗歌附后)。
①你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②大家说的太棒了,观察的都很仔细。(老师举例并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诗歌)
③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幽默的语气(即诗歌内容)朗诵诗歌两遍,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④老师指图片与幼儿一起朗诵两遍。第一遍老师声音大些,第二遍老师声音小些,鼓励幼儿大声、开心的朗诵,朗诵的同时可自加幽默夸张动作,增加朗诵的趣味性。
⑤幼儿集体朗诵,并给幼儿录音。(把妙妙国有趣的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一听,录完音后再放给幼儿听听,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⑥分组自由朗诵,看看谁朗诵的最有特点、最有趣。
⑦每组推荐一名幼儿上前朗诵,大家一起点评出最有特点、最有趣的朗诵者。
3、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①教师:刚才那些只是我刚到妙妙国时看到的趣事,后来我又到了他们的商店、游乐场、幼儿园、公园、饭店,看到了更多有趣的事。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惊奇的说:"呀!这个地方可真妙!"你们猜猜我又看到了哪些奇妙的事?(幼儿根据想想自由回答)
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提醒幼儿就像我们刚才朗诵的诗歌那样。(幼儿的想象真的是太丰富了!例如)
③根据幼儿创编,幼儿分组将想象的内容组合成新的诗歌。大家一起朗诵,比比哪组的诗歌更有创意,更能让大家开怀大笑。
4、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是可以自己制造的。
①教师:你们想不想把我们班也变成开心妙妙国?好,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要求是,你做的事是幽默滑稽的,但绝对是要安全的、不会影响到别人的。琴声响起时说明时间到,三分钟倒计时开始。(幼儿开始手忙脚乱的制造快乐了)
②教师弹琴,时间到。大家互看,这时教室里简直要笑翻了。扣错扣子的、把鞋套在手上的、把袜子顶在头上的'、用脚丫画画的、倒着拿图书的、把手套放在琴键上弹琴的……(大家都说太可笑了!太开心了!我们班比妙妙国还有趣!)
③引导幼儿创编诗歌"我们大班可真妙!"
5、知道幽默是令人开心的事,但要注意时间场合。
①教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这么可笑?
②教师:但有时你觉得可笑的事却会影响别人,或让别人伤心,所以幽默也需要动脑筋,你的幽默只有在时间、场合合适时,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延伸】
1、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保持幽默的心态。例如,孩子不小心把饭撒在了鞋上,我会说:"彬彬,你的鞋子是饿了吗?不过再吃可就变成船了。你还怎么穿它呀!下次小心了。"再例如娇气的婷婷不小心摔倒了,看她刚要哭我便说:"你趴在地上是和小蚂蚁在说悄悄话吗?你们说什么了?"她顿时破涕为笑。久而久之,孩子间出现了问题也会采用幽默的方式解决了。
2、每周开展一次幽默主题活动,内容主要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趣事、我的想象、趣味表演、幽默小品大家讲等。目的是让孩子在生活中能发现快乐,留意快乐、制造快乐,形成快乐心态。
3、随机讨论。每当遇到问题时,请大家一起来讨论,怎样解决会让大家都开心。以提高幼儿用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反思】
1、活动开始运用趣味谈话的形式,能很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尽快进入主题,并为后来的诗歌学习及想象创编打下了基础。
2、诗歌教授以整体教学为主,这样不会破坏整个诗歌的幽默气氛。使幼儿在朗诵诗歌时能朗诵出诙谐的感觉。
3、在学习诗歌时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分组自由朗诵,看看谁朗诵的最有特点、最有趣;引导幼儿给诗歌加动作;给幼儿录音。这些都有效的增加了幼儿的朗诵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卫上学去》一书描述了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状况。他必须得学会与别人相处,并且尊重学校里的规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人总会教给他们许多行为规范,以帮助孩子在行为处事等方面合乎基本的社会礼仪。大人常常需要反复地说“不可以”、“不行”或者“不要”,有时候我们也要像大卫的老师一样帮助孩子学习什么是“可以”。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与“不可以”,使孩子形成行为习惯上的良性循环。
活动目标:
1.对上小学充满向往,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
2.大胆地讲述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3.尝试用较完整地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仔细观察画面。
活动难点:较完整地讲述。
活动过程:
一、 猜测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封面),他叫大卫,看!这就是大卫。
二 、理解故事内容
(一)自主阅读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讲的大卫上学的故事,请小朋友轻轻的从书袋里把书拿出来,把书放到你的小膝盖上,从有书签的这一页开始,轻轻地往后翻仔细地看一看大卫到底做了哪些调皮又捣蛋的事情让老师很头疼。
(二)请幼儿介绍图片内容
指导语:那谁来第一个介绍大卫都在学校做了什么调皮的事情。
(三)请幼儿相互讲述故事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你们是不是也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片,现在请小朋友们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也听听旁边小朋友讲讲喜欢的图片。看看大卫在学校还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三、完整讲述故事。
我们在一起来完整的看看这本书,小朋友可以跟老师一起讲讲这个故事。
指导语:老师最后还在生大卫的气吗?为什么?
小结:大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要改正原来的坏习惯,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四、推选班里的合格小学生
指导语那咱们班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学了,咱们班的小朋友谁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呢,谁来推荐一下。你为什么推荐他?
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许你上课迟到过,跟小朋友有过不愉快,上课不真听讲,没关系,只要像大卫一样努力改正,就仍然是老师和小朋友们喜欢的好孩子,也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活动反思:
《大卫上学去》一书主要描述了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状况。大卫的身边有了其他的小朋友,他必须得学会与别人相处,并且尊重学校里的规矩。希望大家可以吸取大卫的教训,在幼儿园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上进的好孩子。
总之,绘本阅读课孩子们很是喜欢,因为它画面生动、色彩艳丽,符合低年龄幼儿的特点;另外,它的语言简单、精练,给幼儿留出大量的空间去想象。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思考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纸笔、蓝色腊光纸。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2、谈话引出课题:
(1)你见过什么样的小船?
(2)海龟爷爷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小船,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
3、欣赏故事《小船悠悠》。
4、提问:
(1)哪些小动物?
(2)它们做的什么小船?
5、第二遍欣赏故事。
6、提问: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做什么小船?
7、幼儿动手绘画,贴在大图画纸上。
8、给作品取名字。
9、小朋友手拉手做小船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这次幼儿园有个安全教育周的活动,让我准备关于安全教育的课,我选了一节《怎样走斑马线》,从这节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城市的马路很感兴趣,有不少孩子很自豪地向我介绍斑马线,讲红绿灯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就告诉我:老师,我爸爸过马路时闯红灯了!语言表达特别流畅,由此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奋点,让他们来观察城市中的建筑、设施等,以此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孩子们对于“城市”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怎样让孩子更好的积累城市的经验,我就想到了“野猫的城市”这个故事,《野猫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野猫有点自以为是,它向森林的动物介绍城市的三个特征:城市里有斑马线、城市里有地图,城市里有高楼大厦,但因为它用了不清楚、不正确的比喻来形容城市,所以让动物们对城市产生了误解,以为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很重的地方。同时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并且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通过故事教学让孩子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城市。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野猫的性格特征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
2、启发幼儿发现以及纠正故事中野猫所犯的错误,训练幼儿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增进对我们的城市的认识和喜爱。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教学准备:
1、幼儿对我们的城市有一定的认识。
2、PPT课件《野猫的城市》。
4、字卡:疼、痒、重。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熟悉、理解故事内容,从而发现故事中野猫犯的错误。
2、难点:启发幼儿纠正故事中的错误,训练幼儿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见过猫吗?(见过)老师这里也有一只猫。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好吗?问候。大家好!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猫,是一只生活在城里的野猫,是一只会说话的野猫。
二、出示故事PPT,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
1、出示PPT1-2提问:
过渡语:你们瞧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呀!小动物们都会问野猫什么问题呢?(个别动物提问,河马问什么问题呢?)动物们围着野猫问长问短,问城市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有谁能告诉我“问长问短”是什么意思?(就是问这问那,表示对城市的好奇.)野猫可得意了,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城市太大了,我们怎能用嘴巴讲的清楚呢?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
2、出示PPT3-4提问:
过渡语:你们瞧野猫会用什么东西来比划城市?(斑马)
师:你们看看野猫会用斑马来比划城市的什么呢?(斑马线)
师:它会怎样去比划呢?(动物们从它身上踩过)
师:小动物从斑马身上走过去,那斑马会有什么感觉呢?斑马会怎么说呢?(出示字卡:疼)
3、出示PPT5-6提问:
过渡语:野猫拍了拍脑袋说:城市是一个很大的地方,那它又会用什么来比划城市呢?那我们来瞧一瞧。
师:有谁呀?那花奶牛身上的图案像什么呢?(地图)野猫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奶牛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出示字卡:痒)(请幼儿互相指一下身体的部位,来感觉一下.)
4、出示PPT7-8提问:
过渡语:野猫想了想说,城市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哪里呢?
师:野猫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动物们叠起来)
师:小动物们这样叠起来像什么呢?(高楼大厦)看看河马现在是什么表情?(眼睛睁得大大的)那它有什么感觉呢?(出示字卡:重)小朋友们故事听到这里了,觉得这只野猫是一只怎样的猫呢?
老师引导幼儿共同小结:故事中的野猫有点自以为是,用了自己以为很正确的比喻,来比划城市,因为它讲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让森林里的动物觉得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很重的地方,动物们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师:我们的城市真的是一个很疼、很痒、很重的地方吗?(不是)那野猫是怎样完整地介绍它的城市呢?
师:野猫比划的城市恰当吗?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个先进的城市。
四、拓展延伸:
有一天,城里来了一辆汽车,从车上下来许多小朋友,假如是你从那辆汽车上下来,你会怎样介绍我们的城市?(出示PPT10)
五、总结:
我们的城市是旅游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希望小朋友们都用恰当的比喻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城市。
附参考故事《野猫的城市》: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都没有见过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只野猫,动物们见了,一起围着问长问短,想请它说说城市的事情。
野猫可得意啦。它摇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城市太大了,我怎么能用嘴巴讲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脑门,“有了,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
野猫先让斑马躺在地上。它告诉动物们,城市有许多马路,人们过马路,要踩着斑马线走。接着,它就带领所有的动物从斑马的身上走了过去。斑马躺在地上觉得受不了了,站起来踢踢脚,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
野猫又叫小鹿驮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对动物们讲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种地图就像花奶牛身上的图案,这一块那一块表示不同的地方。野猫边说边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着躲开它,说:“看来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
野猫想了一想,又拍拍脑门说:“对了,城市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城市里的房子很高很高。”为了说明这一点,它让大河马站在最底下,花奶牛站在大河马身上,斑马站在花奶牛身上,小鹿站在斑马身上,他自己就站在小鹿身上。河马驮着这么重的东西,就咕噜着,看来城市是个很重很重的地方。
野猫讲的城市没人要听了,森林里的动物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
有一天,一辆城里的汽车开进了森林,车上下来了许多小朋友。动物们远远望地着他们,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像野猫讲的那样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目标的指引下,我做到了充分备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
第一,教师的.情绪饱满,态度积极,始终以微笑的面容对待孩子,无形中给孩子一种精神的鼓舞,因此孩子们能充分施展自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与老师分享,一种积极互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奠定了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第二,教师语言简练,声音甜美,充分发挥了语言课的特点。教师能通过自身的示范,给孩子的语言起示范引导作用。同时,老师能对幼儿的回答作出应答,不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因此孩子们思维活跃,踊跃发言,达到了语言课的目标:想说、敢说、有机会说。
第三,此活动教师物质准备充分,挂图色彩精美、精致,动物图片逼真,因此老师操作起来非常吸引幼儿,所以他们听得很仔细。课件动画也很有特色,在课件的引导下,幼儿更积极地思考问题,又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活动设计难度层层递进,符合幼儿认识事物的规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非常有层次性、条理性。当讲第一遍故事时,能让幼儿记住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当看课件时能更深一层的提出问题。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解决一个个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加强,发展了幼儿连贯的语言。
第五,老师能将抛出的问题想办法引导幼儿理解、回答。在引导幼儿回答“野猫的城市里有什么?斑马、花奶牛、河马分别说城市是什么样的?”时,老师进行很流畅,主要是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孩子们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这也充分看出教师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幼儿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给孩子们以正确的概念。
第六,把童话故事迁移到我们所生活的城市,让幼儿从观察身边的城市做起,爱我家乡、爱我中华,情感目标得到再次升华。
纵观整个教学活动,我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语言课,我选择的方式就是挂图欣赏、课件强化、师幼复述,没有想出更经典的更活泼的方法来,所以这是一个困绕我的大问题,这样就让课显得没有新意、没有亮点。
第二,在活动过程中,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城市真的像野猫讲的那样吗?”时,老师没有解决好幼儿生成的问题。其实当老师抛出问题时,幼儿就开始思考、回答,只是幼儿回答不沾边,而老师又没有引导好,所以越扯越远。老师预设的问题与孩子生成的问题怎么衔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感受儿歌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仔细倾听,敢于表达的好习惯。
3.进一步巩固水果的名称,丰富词语:红红的、黄黄的、紫紫的、绿绿的。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儿歌韵律美。
难点:幼儿仔细倾听,敢于表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四幅大挂图(苹果树、杏子树、葡萄架、西瓜地)
2、水果图片。
3、画笔和画好水果线条的图纸。
4、儿歌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水果。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小朋友我们去果园看看,好吗?”
2、来到挂图前,请幼儿说一说水果名称。
教师:“小朋友请看一看,这是什么水果?”
请小朋友用“这是……”的句式结构说一说水果的名称及颜色。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朗诵儿歌,提示幼儿注意倾听儿歌。
教师:“我们把看见的水果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好吗?你们想听吗?”
教师朗诵儿歌。
2、 教师逐一出示水果图片,对应儿歌。
例如:教师出示苹果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他是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说出:“苹果苹果红红的。”
3、幼儿感受儿歌,并理解内容。
(1)师幼共同进行并答题—教师问幼儿答。
例如:教师:“什么水果红红的?”幼儿:“苹果苹果红红的。”(这里可以用图片和语言进行引导)
(2)游戏:我说你找。
玩法:图片放在地上,幼儿围成圆圈,教师问,幼儿边走边答。(玩2-3遍)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教师:“还有什么水果是红红的?什么水果是黄黄的?什么水果是紫紫的?什么水果是绿绿的?”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
三)结束部分:整体感受并朗诵儿歌。
请幼儿集体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再次念儿歌,引导幼儿加动作。
教学反思
水果是幼儿常吃的东西,我们应该将幼儿无意识的'观察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进一步巩固水果的名称,通过苹果树,杏树,葡萄和西瓜图,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我让幼儿集中在图片前,观察这里有什么水果,并请小朋友用这是……。的居室结构说出水果的名称及颜色,以儿歌的形式将水果变成一首好听的儿歌。教师逐一出是水果提问;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引导孩子们说出自苹果苹果红红的,教师提问,什么水果红红的?幼儿;苹果苹果红红的。可以用语言和图片进行引导。通过说儿歌,让幼儿观察水果、知道水果的颜色。,孩子们特别的认真,也特别的兴奋,对水果歌充满了好奇感,整个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本次活动以水果贯穿,即让幼儿在活动中认真听敢于表达,在游戏中体验儿歌韵律美,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10-11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1-19
(经典)大班语言教案11-24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11-24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3-20
大班语言拼音教案10-01
大班语言秘密教案03-26
大班语言守株待兔教案03-24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03-26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