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
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各种相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激发兴趣。
(1)出示我国彩陶上的绘画杰作或法国史前绘画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我们小朋友会画画、会做手工吗?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教师启发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简单评述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进行简单的评价。让小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初步熟悉美术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感受各种作品,了解学习内容和相关材料。
(1)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橡皮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等。教师可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
(2)展示绘画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等活动,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 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同时出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可结合讲讲有关工具的发明等。
(3)出示学生参加美术活动的图片或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3.了解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用笔,激发想象。
(1)结合课本和儿童作品,出示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看看,并说说对这两种作品的不同感受。
(2)让学生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各种用笔方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尝试画出不同的'点、线、面。
(3)可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4.大胆尝试、表现。 让学生尝试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的用法,画一幅点、线、面组合的绘画作品,并像米罗一样进行想象,同时给画取个题目。
5.展示、评价、交流。
(1)让学生分组张贴自己的绘画作品,布置一块展板进行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
(2)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
6.总结、拓展。
(1)出示思考题:你知道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什么吗?你会使用哪些工具?你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内容?
(2)布置下节美术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的工具。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2
教学要求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
2、通过活动,了解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并能够自觉遵守;懂得尊重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3、熟悉校园环境,认识校园忠于自己相关的设施。
4、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多种突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我们的校园,热爱我们的`校园。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内容与主要问题的设置学生活动方式教师活动要点教学意图
1、活动准备阶段
(1)谈话:小朋友,你们现在肯定已经认识学校的一些地方,但还有一些地方你们还不太熟悉,为了让大家以后能够更方便、更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参观校园”的活动。
(2)分小组参观
第一条参观路线:阅览室、多功能厅、大队部。
第二条参观路线:传达室、医务室、音乐教室、微机房。
第三条参观路线:教师办公室、语音室、体育馆。
第四条参观路线:自然实验室、食堂。
2、活动进行阶段
(3)教师交代一下注意事项。如:遇到问题要学会求助、注意保持安静、听到铃声进教室等。
(4)各条路线的参观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头行动。
学生抽签
分配活动路线
小组讨论
全班汇报
学生活动
展示成果
让学生学会经验共享,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3
教学内容:
《独特的装扮》年级七年级下册
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1、导入
看视频《变脸》。展示四川戏剧中变脸的情节导入课题直观感受,激发兴趣。
2、观察了解
1、展示面具图片,学生欣赏。
【思考讨论】
有什么感受?你还见过那些面具?这些面具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特定形象面具、剧情要求面具、娱乐活动面具。
2、面具知识简介(起源演变等)
教师:面具是一种古老的原始艺术,最早的面具起源与远古时代的原始部落里。
实物展示:摊舞面具。
【思考讨论】
你看到这些面具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从哪里可以看得出来?原始人为什么要带这么恐怖的面具?
教师总结:傩舞,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舞者佩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
利用图片和提问,学生思考面具的相关知识,欣赏“傩舞”面具,分析其特点,古代面具的`共性特征。
3、探究分析
欣赏一组我国民族面具(边欣赏教师边作简要介绍)
1、对比探究三种我国民间面具。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俗称“跳神”,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族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xxxx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彝族变人戏面具
陕西社火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通称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民间艺术形式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通过各种高难度动作和严密构思显现出奇艺术感染力,特别这种艺术和陕西秦腔紧密地结合起来,源于古老黄土地文化,更具有独特魅力。
◆藏戏面具
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不同的面具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正义、勇敢,为勇士相,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
【思考讨论】
以上面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教师: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角色塑造典型化;造型装饰一般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色彩饱和、对比强烈。
2、探讨面具制作的方法
教师:设计过程大致可分为构思造型、选择材料、工艺制作等几个步骤;展示面具制作的步骤;学生收集各种素材及材料,为下节课面具制作做准备以点带面,对比探究我国三种地方面具的特征、背景,使学生了解民俗,感受传统面具的魅力所在。
4、拓展提高
展示国外各种不同面具及民俗
【思考讨论】
非洲、威尼斯、日本面具有什么典型的特征。
教师总结: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曾长期存在与世界各国各族的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折射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其他国家面具的特征,感受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面具造型。
5、设计制作(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根据艺术节演出活动的需要,设计一件有特色的面具,选择适当材料制作完成,注意面具与表演的功能匹配。
教师:展示面具制作的方法、步骤,交代注意事项,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践与展示,运用不同材料和方法,根据表演内容设计制作面具,小组合作完成。
6、展评表演
播放音乐,学生佩戴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集体表演。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化装舞会的单独表演学、玩结合,感受热情洋溢的校园艺术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的具体内容是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并进行表演活动。
面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是一种纵贯古今、遍及全球的重要文化现象,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我国事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直到今天它的原型和影子仍然在我国民众心理上、民俗上、文化上和艺术上发挥着作用。
面具的制作和表演是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很好的切入点,因此,本课的编写改变了以往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法而忽视美术文化学习的做法,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起源、演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等,通过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材料特点、人物特征,认识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发展意识。
本课内容可安排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以“收集、交流、欣赏、探究、评价”为主,广泛、深入了解面具文化;第二课时以创作实践为主,根据校园艺术节表演需要,引导学生准备材料、确定方案、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小型模拟表演,为演出做准备。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处理。
教材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一个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收集各类民俗活动中的面具资料,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
2、能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领略面具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面具带给人们的乐趣,提升关注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方法
直观感受、讨论、欣赏、观察、发现、情景、讲授、演示、比较等
评价要点
1、能否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关注并分析具有民族特色的面具。
2、能否运用美术术语对面具作品进行评述。
3、能否按照所学的方法步骤细致地完成面具制作过程。
4、能否联系以往所学的`设计内容积极交流。
5、能否积极参与面具表演活动,并体现出对这一古老艺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表、面具实物及范作、相关图文资料等。
学具:制作面具的各种纸、胶水、剪刀等工具材料,面具表演用的道具和音乐光盘等。
教学设计示例
第1课时
一、游戏导入
课前让几个学生戴上面具,交换服装,伴着上课铃进教室,其他同学猜其姓名。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起学生探究面具的兴趣。
二、面具知识的介绍
1、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师生交流对面具文化的了解。
(1)古代面具的由来、意义和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面具的造型特点及风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
(4)现代面具的功能。
2、提问:现代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
思考交流:家具装饰、表演、狂欢节、物品的设计等。现代面具是人们去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时常用的装饰。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加深对面具的了解。
三、讲解面具设计的制作方法
按照以下步骤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确定角色——选择材料——设计形象——剪裁部件——拼接组合——添加装饰——调整完成。
四、学生制作面具
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设计与制作。
学生思考:
1、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
2、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色调统一或对比强烈)
3、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体)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符合表演角色个性。
五、教学反思
面具的制作和表演是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很好的切入点,因此,本课中我改变了以往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法而忽视美术文化学习的做法,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起源、演变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等,通过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材料特点、人物特征,认识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保护和发展意识。
第2课时
1、才艺展示。
分别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为了使节目更生动,可以考虑分组设计音乐、旁白、服装、道具等。
2、互动点评
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对每组节目给予评价。
3、交流体会
将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同学评价(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提问: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为什么?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为什么?
学生交流体会,赞美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
4、教师总结评价。
本课应体现“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学生的探究和体验。另外,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环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流露及情感的表达。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案5
一、单元目标
(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直观生动,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因此,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学习理解,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
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
难点: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
五、课前准备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
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课题引入(5分钟)
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
学生思考讨论。
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 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5分钟)
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2页。可作适当增补)
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
2、学生讨论:
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
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
(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
(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
(三)活动三: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22分钟)
请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可作适当增补)。
研究问题:
1、联系生物学科所学知识,说说作品中描绘了哪些物种?与生命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是什么?
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研究:
学生发言:
教师发言(结合作品回放及局部观赏)。
2、问题:
(1)作品中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
(2)作者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增强效果,产生美感的?
学生讨论研究:
学生发表见解:
教师发言:重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补充发言。
3、研究思考:
(1)联系作品思考:自然对生命活动有哪些作用?
(2)如何保护自然,促进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作业要求:(2分钟)
1、选择课本中第2-3页作品一幅,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2、试写一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一画的感悟。
(五)学习活动小结:(1分钟)
第二课时
(一)简要回顾讲评前一课美术欣赏学生作业(由学生讲读)引入本课。
(二) 活动三:讨论与解释、作者的感情与艺术创造。
1、作者感情的体会(10分钟)
欣赏作品(课本第4页,可作增补)。
将课本作品与内容相似的内容其它绘画作品作比较。
讨论解释:
(1) 为什么类似的内容,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不同?
(2) 课本作品分别体现出何种感情?
学生讨论,并试对比作出解释。
教师发言:感情因素对作品的影响。
肯定学生对作品所包含的感情的解释的理解。
2、艺术创造的理解:(12分钟)
研究问题:
(1) 艺术是什么?
(2) 优秀美术作品是否就是客观形象的再现?为什么?
观赏一组自然形象图片,再与相似内容的绘画作品作比较。试找出艺术形象与自然形象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观察思考发言:
教师适当提示:
艺术形象源于生活,但比生活更高,更典型,这是艺术创造的特征。
再请学生联系作品数幅,谈谈对艺术创造的理解。
(三)活动四:体验与评价、创作与审美
1、创作活动的体验:(10分钟)
通过观赏课本作品和增补作品思考:
是否是作者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活动?
体会方法:
(1)学生亲自实践作品局部与体会感受。
(2)教师师范作品局部加强感受。
(3)请有绘画经验的学生谈感受。
2、审美体验与评价:(10分钟)
结合本单元内容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生互谈感受:
作业要求:
选择作品一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能力写感受,大胆发表见。
【七年级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美术教案03-07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精选]08-03
美术教案[经典]09-18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经典)美术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