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优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今天我值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物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否通过回忆、观察,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教具准备:
师:关于学生值日的有关资料,小朋友画的作品等制成的课件,颜料等。
生:水彩笔、蜡笔、颜料、绘画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18日——10月19日
活动一: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录象引入新内容)
同学们,你们在学校、班级中做过值日吗?
那好,今天我们也来看看小朋友在学校和班级中是怎么做值日的?(放映值日片段)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通过观看录象,请你说说你都做过哪些值日?(学校里的督导员,班级中的值日生。)值日时应做些什么事?(提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用绘画形式,表现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板书课题:8、今天我值日
活动二:
1、引导学生观察。
(1)值日的方式多种多样,你想怎样表现值日情景?(学生分析讨论)
(2)哪些小朋友愿意上来做做值日时的各种动作?
教师提示:(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做值日时的各种动态。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怎样用绘画形式表现值日情景?
欣赏同龄人及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出示电脑课件)
教师提示:你能用基本形概括出值日动作吗?你能说一说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吗?你能认一认它是用哪一种材料画的吗?(从夸张变形、色彩搭配、构图饱满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3、学生创作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2、组织画面时,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来画。
札记:在回忆值日时的`情景时,我让所有同学起来把自己负责的值日项目的动作表演一遍,这一下发现有许多同学的动作让我猜不出这是在干什么。原来上到三年级的他们还是不会用正确的姿势值日。好多同学不会使用工具,尤其是当今家庭很少用的拖把;还有的用的都是拙劲……没办法我借机又给他们上了一次劳动技术课,教大家怎样运用正确的姿势来扫地、擦地、擦黑板……讲完了,学会了,再画作业,嗬,还真不错!看来这次“跑题”跑得还真值得!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0日——10月22日
活动一:
展示上节课的学生作业,再同教师带来的优秀的学生作业相比较,请学生说说我们的作业缺少了什么?
背景,尤其是场景的绘画对一幅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你是在教室里还是在室外打扫的卫生,只有通过背景来表现。
启发学生找出不同的背景色彩对于画面效果的影响。
活动二:
将上节课化的作业添加上适当的背景并涂色。表现出值日时忙碌而又愉快的情景。
活动三:
展示个人作业: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在你喜欢的作业上合适的位置贴上一个大星星。
3、教师简评。
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札记:今天上完了课,一个学生激动地告诉我:老师,我回家干活了!奶奶开始还不让,但后来激动地直夸我懂事!我感受颇深:以美育德是美术教学多年来提出的口号,可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呀!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
2、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油菜花金灿灿的美景。
活动准备
1、图片:油菜花
2、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油菜花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种花吗?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二、展开
1、观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观察花的外形
--仔细看看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油菜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像什么?
(2)你还见过什么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样吗?
(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讲述。)
教师小结: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有四个花瓣,花瓣是椭圆形的。
(3)观察枝干及菜叶。
--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还是有很多根?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油菜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怎样排列生长在枝干上的?
幼儿观察后回答。
2、幼儿绘画。
教师:今天我们就把油菜花画出来,大家一起欣赏好不好?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儿画好后可以再添画一些别的景物。
3、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三、结束
教师小结,表扬绘画有创意的幼儿。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大班美术:金灿灿的油菜花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认识与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用橡皮泥抓住动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欢的动物,进一步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难点:动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 、几位头戴动物头饰的学生出来进行角色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看!是谁呀,它们有什么特征? 2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有关动物的影片。教师板书课题:动物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你们看了这些动物,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它有什么特征?
1 、学生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2 、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板书课题:捏泥动物
三、表现
1、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小组合作探讨制作的过程:
①构思你要作什么动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动物的'身体与头部
③上动物的细部特征,加上装饰,使动物更生动
师:大家能动脑总结做动物的步骤,一年级我们学过什么方法来做食品? 3 、复习旧知识:搓、捏、压、粘、卷、揉等技能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示范动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四、创作体验:展示作业要求: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欢的动物,与小组成员合作
完成小小动物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
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小小动物园。请小组代表手拿着作品上台表演。
六、回味体验,课外延伸。师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大家都要关心自然,爱护动物,共同保护环境。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第5课 记忆大比拼
教学目的: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2)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3)能具体仔细地描绘材料中所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三、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
3.教师。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2、"复制、粘贴"命令和对称图案的关系。
3、试用Windows画图板上各种上具当画笔,设计多种形式的图案,并发展成多样对称图案。
4、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Windows画图板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2、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三、组织教学:
四、讲授新课:
1、演示导入:运用课本中的对称图案制作简易的动画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
2、欣赏导入用各种电脑软件制作的电脑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电脑美术的意义。
3、探索切入:出示一对称图案,要求用电脑绘制。方法不限。
师归纳小结,引出"复制、粘贴"命令。
4、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特别是笔刷工具的`使用,因为它是windows
画图板里唯一的线条有变化的手绘工具,需要用鼠标反复熟练运用。并懂得改变它的笔画特点、粗细样式。
5、熟悉各项菜单下的各种命令。特别是编辑菜单下的"复制、粘贴"选项,图像菜单下"旋转、反转"、"拉伸、扭曲"选项。
6、制作对称图案:
(1)用铅笔工具设计图案的一半。 (2)尝试用形状工具、线条工具或笔刷工具绘制半个图案。
(3)用笔刷工具或油漆桶工具为图案上色。 (4)用选择工具选中画好的半个图案,在编辑菜单下执行"复制、粘贴"命令,在图像菜单下执行"旋转、反转"命令,组合成对称图案(选择工具要在透明粘贴的状态下)。
7、对称图案的组合:把绘制好的一个对称图案进行组合,使它有一定的空间和主题。
要使图画有变化,应注意:
(1)对称图案不仅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2)复制的对称图案可以做放大、缩小、拉伸、扭曲等处理后再组合成新画面。
五、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六、课后拓展:
1、把对称图案作连续图案或构成设计练习。2、鼓励用其他软件制作对称图案。为自己设计的图画添加文字或照片,作封面或其他平面作品设计。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中外美术鉴赏主要是一门对中外美术作品分析、欣赏与品鉴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上的优秀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不仅拓宽知识面,同时获得美的欣赏,陶冶情操,涵养性情,提高人文素养。并在以点带面的学习中,兼及艺术史、思想史与文化史的问题探讨,增强同学们触类旁通的思考能力。
【教学要求】
1. 学生须具备中外美学史、中外美术史的一般知识。
2. 要求学生适当记笔记并有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这是人文学科的审美欣赏课,不是数学,不具有答案的唯一性。
3、吃午饭,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
【教学方法】
课堂集中讲授,附以多媒体观看作品图片。
【参考书目】
1、《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年版
2、《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薛永年主编,邵彦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3、《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
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杨泓、李力:《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年版。(作者从艺术的起源谈起,依次论述了史前陶器、早期玉器、三代青铜礼器和兵器、秦汉至隋唐墓俑和陵墓石雕、汉唐墓室绘画及佛教艺术、中古时期的绘画艺术、青瓷白瓷与彩瓷、漆器丝绸和金银工艺、城市建筑以及与之共同发展变化家具艺术等。)
5、《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郑岩著,文物出版社,20xx年版。
6、《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王文娟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年版。
7、《图式与精神:西方美术的历史与审美》,邵大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版。
9、(英)贡布里希:《艺术的历程》,范景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年版。
10、(日)高阶秀尔:《看名画的眼睛》,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1、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年版。
12、王镛:《印度美术》(世界美术全集之一),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20xx年版。
第一部分 中国美术鉴赏
第一讲关于中国绘画的一些基本认识
一、广义与狭义的中国画概念
宽泛广义的“中国绘画”概念几乎等同于中国领土上、由中国居民创造的一切绘画作品。本课程所谈的中国绘画,主要指传统中国画,以壁画(以及史前岩画、地画、彩陶-青铜-漆器绘饰、汉代帛画、画像砖石等)和卷轴画两大门类为主。
20世纪中期相对稳定的狭义的“中国画”概念,实际上只相当于上面所说的卷轴画,是指以毛笔为工具、墨和植物质、矿物质颜料为材料,纸或绢为底子的平面造型艺术。
二、中国画特点
1、对于广义中国画中的壁画以及史前岩画、地画、彩陶-青铜-漆器绘饰、汉代帛画、画像砖石等情况较为复杂。我们放在后面的具体作品品鉴中一一道来。
2、卷轴画的由来:(中国画的狭义看法)
相对于壁画来说,卷轴画可谓活动绘画,中国有不同于西方架上绘画的独特形制和保存方式。它们原先是从书籍装帧的保护技术中衍生出来的.。基于古人生活方式的特点,最早的供世人欣赏的可移动绘画作品是像简册和书卷一样的
长条,平时卷起来存放,观看时打开,从右往左逐段欣赏,也称为“卷”或“手卷”,它适合一两个席地而坐的人在案头欣赏;这一时期装堂饰壁的任务由壁画承担。随着垂足坐取代席地而坐,人们的视点升高了,挂在墙上的、幅面较大的作品形制——“轴”或“立轴”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装饰着变高大了的室内空间,与此同时,壁画则在种种因素作用下走向衰落。
唐以前的活动绘画绝大部分都采用卷的形制,两宋和元代是卷轴并重时期,明清就是轴多于卷了。四幅或六幅成组的窄长挂轴成为屏条,是轴的变体;还有一种册页,是把小幅画页装裱成册,也是书籍装帧的变体。卷、轴、屏条、册页能适应不同的场合,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3、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的狭义看法)
1)、题材划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看图片人物、山水、花鸟——22幅)
2)、按画家群体、接受群体及画之功用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宫廷绘画、民间绘画、文人画三大系统。
3)、中国画的技法形式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可以按笔法分为工笔、写意两种,按材料分为水墨、设色两种。加上各自的过渡形态,可以排列组合成更多的方式,如下表所示:
4)、中国画的纲领及表现手法
● 六法
六法乃中国画的纲领
“六法者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出自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历史上第一断句并逐条转述了“六法”的认是唐代张彦远,四字连读,中间不断。近代严可均却用了另一种断句法: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钱钟书很赞同这种断句法。六法断句便成为一桩公案。 “气韵”原是魏晋时期人物品藻里广而用之的概念。谢赫的《画品》将它确立为绘画理论批评的中心范畴以品评人物画。明确用在山水画上,是五代荆浩的《笔法记》。“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相联(或者说六法中的后五要都服务
美术教案 篇7
一、活动意图
在纲要的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支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美丽,喜欢参与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适宜的艺术活动
对于幼儿想象、创造、表现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主题内容《大自然的礼物》的知识渗透,幼儿了解大自然是美丽和神奇的,是动物、植物和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结合本班美术活动的进程,我设计了《神奇的水粉画》这一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现认知、表达情感。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能把熟知的大自然某些事物,大胆的运用水粉画美术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绘画兴趣和审美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感受、梳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热爱大自然。
2、能够大胆的运用水粉画方式表现大自然的美。
难点:运用水粉方式表现大自然美的同时,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并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活动准备:
材料:事先对大自然有大体的了解,部分动植物的图片、棉棒若干、水粉纸、调色盘、水粉颜料、小抹布等。
五、活动过程
(一)回忆答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作画兴趣。
我首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了解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的回答是:“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我提议:我们一起把看到的、喜欢的大自然的事物用多彩的水粉画出来,好不好?”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绘画的欲望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二)发放材料鼓励幼儿大胆用水粉进行绘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1、出示教师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水粉画简单的绘画方法。
2、讲述绘画的具体要求:姿势及卫生等等。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在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幼儿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绘画内容,通过现场绘画让幼儿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大胆表现,从而幼儿想象力、观察力都有很大提高。幼儿亲身在感受和体验水粉绘画的过程中,水粉绘画的技巧同样有所提高。
(三)交流欣赏作品
这个环节中,首先通过幼儿展示自己的画,自我讲述所画的内容,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感。在幼儿交流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材、构图、线条、情感几方面进行评价,丰富幼儿的认识,提升经验。
五、活动延伸
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摆放在走廊里,供家长及幼儿参观欣赏,促进家园合作。
六、活动反思
在本次艺术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活动,选取孩子熟悉的活动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活动中,幼儿带着愉快的情感体验参与创作,作品生动鲜活。在活动中,我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与引导,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体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活动整体效果很好。
美术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要求粘贴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可以为同学介绍小动物种类、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以和猜一些关于小动物的谜语等。同时,也可要求同学讲述自身熟悉的小动物的故事和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这不只会激发同学的创作欲望,还可提高趣味性和知识性。
教材选了十多幅同学的泥塑作品、粘贴步骤的图片和提示、建议等,目的是使同学在创作时有较丰富的参考资料。同学创作时,首先应抓住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老师鼓励同学大胆想象,能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将小动物进行变形,使其变得更加有趣、可爱、奇特。另一方面,在小动物的色彩选用上,要鼓励同学大胆用色,自身进行积极的色彩搭配,不时探索、反复实践。第三,还要进行形象的创新(包括环境的创设),可以设计一个或一组小动物,也可添加环境,还可设计一个局面等,充沛拓展同学的创作空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
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同学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同学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保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粘贴小动物,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
难点:发明性地制作自身心中的各类小动物。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纸、油画棒等
(教师)范作、动物挂图、动物头饰、收集的有关动物的谜语等
1.游戏。
(1)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同学进入动物世界(说明:为了激发创作热情,每个同学头上都戴着自身喜爱的或熟悉的小动物头饰进教室)。
(2)请同学上台扮演自身喜爱或最熟悉的动物的动作,让另外的同学猜动物名称(还可以让同学猜猜动物谜语,也可以让同学互猜。举例:长得像条鱼,大得像艘船,背上冒喷泉,你猜我是谁?答案是鲸)。
2.欣赏。
认识各种动物,并观赏动物外形、神态等,请同学讲述自身所知道的一些关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比方:大象生活在森林里、老虎爱吃肉、狮子是百兽之王、小鱼儿离不开水、小鸭子会游泳和公鸡衣着花外衣等等)。
3.设计。
(1)要求构思设计自身喜爱或最熟悉的小动物,可用夸张变形等方法。
(2)同学创作,教师指导。
4.交流。
(1)同学展示自身的作品,互相交流。
(2)说说自身的绘画作品注意了哪些细节,哪些需要改进。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同学)彩泥(或黏土)、小刀、牙签、底板(卡纸或三合板等)
(教师)范作、挂图
教学过程:
1.复习。
挂出动物图片,重温上一节课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2.创作。
(1)请同学拿出上节课画的小动物设计稿,编编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2)欣赏范作,让同学猜猜这么漂亮的小动物是怎样粘贴的。
(3)教师边演示边讲授主要步骤:小动物的整体构思;粘贴法和浮雕法粘贴,动手制作可爱的小动物。
(4)注意事项:动物的动态、外形、色彩、纹路等特征;组织上应做到疏密有致;造型活泼、生动、有趣;可利用夸张和变形等方法;可以添加小装饰物;粘贴时要细心、卫生、平安。
3.讲评。
(1)按自身设计的.小动物画稿进行设计粘贴。
(2)同学创作完毕,展示作品。
(3)在制作技巧等方面教师作指导,然后师生共评。
4.扮演。
教师播放音乐,请同学扮演各种小动物进行动物狂欢。
5.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分组或独自(也可以和家人一起)粘贴出小动物的故事、动物城
相关资料:
彩色泥塑的工具、资料。
彩色泥塑制作最主要的工具是泥工刀,一般用木头、塑料或有机玻璃等资料,有各种形状,有的是一头尖另一头扁,有的似一片柳叶的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其他形状和规格。另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找一些物品作工具,如小梳子、毛线针、笔杆、小剪刀、小刀等。
泥塑的资料一般有黏土、橡皮泥、彩泥等几种。本书主要选用彩泥为资料。彩泥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可塑性强。彩泥在文具店或商店里都可以买到。彩泥有许多颜色,初学者一般只要选购红、黄、蓝、黑、白几种就可以了。另外,还要准备一些辅助资料,如大头针、火柴梗、牙签等。
彩泥泥塑的基本方法
搓:两手心相对,均匀地转动,把彩泥搓成一个圆球,或把彩泥来回搓,搓成圆柱体。要求无裂缝。
捏:用手指将彩泥捏压扁或弯曲成所需要的形状。
接:用火柴梗或牙签将彩泥的两个或多个部件连接起来。
压:用手掌或手指将彩泥压扁,或用工具压出所需形状或花纹,如用小木梳可以压出一排平行而整齐的条纹。
贴:将一块或多块彩泥压放在另一块彩泥上。
刻:用泥塑刀在彩泥面上刻出所需的纹样。
挖:用泥塑刀或其他工具挖出一局部彩泥进行造型。
切:用泥塑刀分割彩泥,也可用线来分割。
剪:用剪刀剪开彩泥,使之成为所需的形状。
编:用两条或两行以上的彩泥条按编织的方法编织成所需的形状。
插:用大头针、牙签、火柴梗等直接插在彩泥上,或将这些物品先包上彩泥,再插在彩泥上。
糅: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彩泥糅合在一起,使色彩和花纹发生变化。
美术教案 篇9
小刺猬(小班美术:短线条)
目标:1.通过故事引出小刺猬的特征,初步了解小刺猬的刺。
2.能够初步学会用短线条表现刺猬的刺,并且是从刺猬的身上往外长。
3.体验为小刺猬添刺的快乐,逐步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准备:自制刺猬手偶一个,电子故事大书《会走路的水果树》,
身上有刺的刺猬大图一张,身上无刺的刺猬大图一张,
身上无刺的刺猬图人手一张,小红苹果人手2个,蜡笔人手一盒。
过程:
(一)出示刺猬手偶,并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1)师(出示手偶):“这是谁呀?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吧!”
(2)教师用电子大书给幼儿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会走路的水果树》,
提问:为什么小刺猬说他的妈妈像会走路的水果树呢?(身上有许多水果)那么水果怎么跑到刺猬妈妈的身上去的呢?(身上有刺,刺尖尖的)刺猬的刺用处大不大?
(二)出示两种不同的刺猬,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示范画。
(1)教师(出示有刺的刺猬大图):“这是一只可爱的小刺猬,他身上有许多什么啊?”
(2)教师(出示无刺的刺猬大图):“这又来了一只小刺猬,仔细看看跟刚才的那只有什么
不同啊?它少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帮他添上美丽的刺吧!”
(3)教师边念儿歌讲解边在黑板示范画。
儿歌:“小刺猬,真可爱;许多刺,身上长;尖尖的,短短的;一点一点,画出来。” 提问:刚才老师教小朋友画刺猬的刺,那你们记不记得它有什么特点?
(许多、从身上长出来、尖尖的、短短的、一点一点的`画。)
(4)教师带领幼儿徒手画刺,并念儿歌。
(5)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尝试画。
(三)幼儿操作,自己给刺猬添刺,教师给予适当帮助。
(1)教师在幼儿操作之前提出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要给刺猬把刺添满,并且刺
要从刺猬的身上长出来(从下往上画),短短的。
(2)教师:“那让我们一起给小刺猬添上美丽的刺吧!”
幼儿开始作画,教师纠正幼儿错误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四)欣赏幼儿作品,教师小结。
(1)教师将幼儿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对画作评讲和小结。
(2)教师将小红苹果贴在幼儿的画作上当做鼓励。
教师:“小朋友们给刺猬添上的刺都很漂亮,小刺猬们很开心,他要奖励小朋友们,现
在就给每位小朋友的刺猬身上都贴上红红的苹果。”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认识回形针,了解回形针的用途
2、 在回形针的图形上添画,变成另一种图形
3、 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把“回形针”添画后组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活动准备
一人一个回形针和装回形针的小信封,画有回形针的图片若干张,添画好的回形针图片若干副
活动过程
1、 出示回形针,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礼物就放在小朋友面前的`小信封里,打开来看看是什么礼物,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幼儿回答)
2、 教师简单小节回形针的用途,幼儿教案《美术教案-创意[回形针]》。
3、 观察回形针,由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幼儿画出回形针的样子
教师问:“回形针”是什么样子的?(由一根铁丝由里向外绕出来,有点像绕毛线只不过绕毛线是圆的,回形针是有点像椭圆形)回形针放的方向不同,绕的方向也不同,请幼儿在纸上画画看
4、(表扬几个画的较好的幼儿),同时提出你能把你画的回形针变成另外一种图案吗?(幼儿试着添画)
5、展示几个幼儿的作品,简单讲评,教师示范添画,并出示示范添画的多副作品
6、教师小结幼儿添画的结果
7、小朋友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想出来用回形针的样子变出这么多图案吗?
讲述:
有一天晚上,老师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在森林里走,走啊走,前面出现了一座城堡,我走近一看,上面写着回形针王国,于是我走了进去,可是里面的情景把我惊呆了,我看到老牛在河边喝水,河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小河旁边还有一座小房子,还有树有花也有人,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由回形针变的,他们身体一部分的形状和回形针一样。醒来后,老师对这个梦里非常难忘,今天我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把梦里的情景画下来好吗?
8、结束:展示幼儿作品
小朋友画的可真好,好像真的到了回形针王国一样,我们在活动室里也布置一个回形针王国好吗?
延伸活动:请幼儿自己动手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个回形针城堡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幼儿美术教案大班03-10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经典】美术教案11-05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11-23
(精选)美术教案10-06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经典】01-20
[经典]美术教案12-19
[精选]美术教案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