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16 08:16:35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集)语文教案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2、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4、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2、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和比较,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同学们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一起到语文乐园去转一转吧!

  二、读一读,想一想

  1、师将每组字制作成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看看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2、生自由认读字、词,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加深对字型的感性认识,尝试找出规律: (1)第一部分的字都有竹子头,与竹子有关。 (2)第二部分的字都有木字旁,与木头有关。

  3、全班反馈,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4、你还能为每组再找几个同偏旁的字吗?

  5、你能再举其他的形声字的例子吗?

  三、读一读

  1、生自由朗读。

  2、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初步了解“的”与“地”的不同用法。

  3、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在读中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读一读,想一想

  1、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对话。

  2、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懂。

  3、在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抓住关键词“比不上”、“不及”、“又不象”让学生体会。(让学生感悟到要正确认识自己,既不应该自卑,也不应该自大。)

  4、采用读演结合的方式,将小画眉先前的.自卑、难过与后来的自信对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交流读书感受

  1、生结合插图读一读故事,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试着讲一讲故事,引导积累语言。

  2、小组交流读书感受,讲一讲小牛找朋友的故事。

  3、采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在小组里讨论: 如果你看到这则征友启示,你愿意当小牛的朋友吗?

  4、全班交流:小牛能找到朋友吗? 引导学生体会到小牛的征友启示太为自己的需要考虑,没有考虑到朋友的需要,没有替对方着想。小牛如果在第2个、第3个、第4个“一起”前面加上“或者”二字,也许会找到许多朋友。

  5、让学生续编故事。

  二、探究与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图画,读一读泡泡语中的提示,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2、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在全班进行交流。

  3、让学生利用字卡动手实践,开展“我来摆”、“我来说”的活动,从中感悟规律,发现规律。(注意在教学中,可提示学生有的字作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地”字)

  三、课外积累,积累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充满个性的名片,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空间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教师把学习的时空让给孩子,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乐于表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创造,自信表现。 提供展示的空间 学生认真完成各自的作品之后,开展“名片交友”的游戏,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观摩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生字15个,会用生字组词并选词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文后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15个;熟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

  教学策略:训练口语,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教学措施:让学生巩固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交流互动,探究识字、写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觉得什么时候最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大家都快乐》。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猜一猜、查一查、问一问。

  2、指名试读课文,师生正音。

  3、小组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4、小组推荐读的好的同学读课文,学生评价。

  5、才艺展示:读课文,看谁读得更好。

  6、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扩词并选词造句。

  做游戏:猜字(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1、图文结合再读课文。

  2、小组讨论文后问题:

  你有什么新玩法吗?

  3、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评议)

  4、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静 悄 独 折 踢 广 播

  象 棋 乒 乓 众 掰 丢 赛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读写本课生字7个,能用生字组词、扩词 并选词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具有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要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会读、写本课生字7个指导“众”的写法。

  教学策略:学生可能在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太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措施: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大胆想象,体验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加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准备:生字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并组词。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评价。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再指名读(先让生自评,大家再评)。

  三、学写生字

  1、用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生字,指名读、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扩词并选词造句。

  3、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并分组讨论生字的写法。

  4、师重点指导“众”的写法(让学生观察三部分排列有什么特点、笔画有什么变化)。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在小组内展示作业并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还 广 些 话 众 跳 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幽静:隐蔽,僻静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吟咏: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2,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3,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四,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家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5,体会写法: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1)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①"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光,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②"我脚下长出的'须根,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a,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b,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c,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2)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

  a,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b,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c,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3)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①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②"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大自然就这样在循环中生生不息,从而作者感受到了世事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4)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

  ①雨大吗 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 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② 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

  ③齐读。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香气。"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觉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2)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1,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山中朋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有表情地朗读。

  2,你从众朋友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3,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4,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1,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2,假设你是一处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你最想成为什么景物 你最想与游人说什么 (发挥联想,5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古桥: 如老人,弓着腰,俯身凝望

  鸟儿呼唤我的名字

  树林: 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树,我的知己

  山泉: 清凉,要我梳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山中访友

  溪流: 邀我唱喝 快乐,幸福

  瀑布: 雄浑,有气势

  悬崖: 身躯挺拔

  白云: 谈风景

  【教学总结】

  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通过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数据想象奇特浪漫的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特色。最后进行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文分析时,用第三段做例子,重点讲解。其他的段落,学生自己读,先说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然后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最后强调,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以“山中访友”为题,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来引起共鸣

  进行本课,在仿写时处理的比较粗糙。朗读的时候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也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出示沉默一词,提问:沉默是什么意思?(不说话)

  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可贵的沉默》。

  2.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这可贵的沉默?)

  (二)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②一边读,一边思考: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③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大家交流。

  2.学生自学

  (三)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

  ①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们祝贺;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关心别人。

  ②理解下列词语。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自豪。

  神气十足:很得意。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迅速:非常快。

  索性:干脆。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四)再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教学步骤:

  (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1~9自然段

  1.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热闹的场面。

  2.老师再读第9自然段,提问:在你们过生日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生日礼物,向你祝贺,或带你去郊游,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孩子的生日,父母总会记得,他们会祝福自己的孩子幸福、健康、快乐、学习进步把爱倾注在你们的身上。

  (二)学习10~1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

  2.刚才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怎么变成这种样子了呢?老师在期待他们回答,可是他们此时,目光躲开了老师的眼睛,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他们在想什么呢?

  3.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孩子们沉默时自责自己的疏忽,老师轻轻地问: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孩子们积极地交流着自己的办法。他们要补救自己的疏忽。没有了骄傲的样子,没有了当时的神气。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0~15自然段。

  5.教师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

  (三)学习17、18两个自然段

  1.自由读17、18两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因为老师想让同学们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更希望让同学们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的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而且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3.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你们理解了吗?是怎么理解的?

  (四)再读课文,加深体会

  (五)总结

  学完这篇课文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案点评:

  通过谈话导入课文的学习,以提问沉默是什么意思?沉默前加可贵又是什么意思?来引导学生看课题后想知道什么激趣。

  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感情朗读为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尤其对17、18两个自然段的理解。如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学习这一课对学生的启发:使学生知道尊敬父母、爱自己的长辈是一种美德。

  探究活动

  同学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吗?是不是发现自己也与文中的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没关系,现在补过,马上行动还来得及。你们不是刚学过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吗?对了,快行动起来,我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提供给你考虑。请你制作一个爱心卡,把要祝贺的人物、时间及自己的打算列出来便于实施献爱心行动。

  爱心卡

  人物

  时间

  祝贺

  父亲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生日( )

  写一封信

  母亲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生日( )三八妇女节

  买一束花

  爷爷

  送一张贺卡

  奶奶

  送一勺祝福话

  老师

  教师节(9月10日)生日( )

  送一包茶

  同学

  新年 生日( )

  自制小礼物

  表格也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一月有谁、具体什么时间需要何等方式祝贺;二月

  除上述内容外,还可以设计其他的爱心行动。如:几月几日为班集体做XX事;几月几日帮XX同学做XX事;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说话:即席演讲。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的行书特点。

  (2)在自备本上练习基本笔画,教师提示运笔方法。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自练。

  3、练习。

  学生按要求练习描红。

  4、反馈。

  将写得好的字展示给大家看,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教师指出,“不”字在不同的词语里,它的读音也有不同,那么,“不”字的声调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自己先默读第二行词语,自己读一读。

  (3)让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一行词语中的'的“不”字与下面一行的读音有什么不同?“不”字的声调与后面一个字的声调有什么关系?

  (4)请同学说说“不”字的声调与它后面一个字的声调的关系。

  (5)教师归纳小结。

  (6)学生齐读8个词语。

  2、反馈练习。

  四、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让学生讨论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交流汇报,说出这样的成语,并简要地说出成语出处的寓言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一一检查这些成语是否符合本项的练习要求。

  3、练习。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成语正确、美观地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再请学生读这两个句子。

  2、指导。

  (1)教师板书这两组关联词语。

  学会与别人合作。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们善于把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学生体会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知:前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后一个表示有这样的条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3、练习。

  把下面各组里的两句话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取得好成绩。

  (2)我们多读课外书。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3)我们多读多写。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4、反馈。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练习成语,要求读正确。

  (2)全班读成语。

  (3)让学生结合查字典说说成语大意。再读一读,体会每一行的两个成语是承接或相近的关系。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说说这道题有几个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古诗。

  (2)让学生尝试了解诗意。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正确地理解诗意。

  (4)让学生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5)让学生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让学生读一读练习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讲?

  2、指导。

  (1)请学生读题目内容。

  (2)教师先选择一个合适话题,指点快速构思的要领,并让学生尝试这种方式准备,并在小组中练说,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练习。

  (1)让学生任选一个话题说一说。

  (2)推举代表在全班面前说一说。

  (3)公布即席演讲结果。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练习6》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育目标:

  1、 情感:感受亲情,理解一个人的责任感以及生命传承的意义。

  2、 语言:词语和语句。

  3、 写作:仿写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在阅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运用文中的词语仿写。

  2、 难点:理解生命传承的意义。

  三、教时安排: 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和你的家人一起散过步吗?到哪里去散步?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到田野上,跟随着作者莫怀戚一家一起去散步。打开书本。

  (二)、散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提示:

  带着问题去朗读: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

  散步中的.分歧是什么?

  1、 散读:

  2、 回答:春天、 南方的田野、 母亲、我、妻子、儿子。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三)、研读课文:

  提问: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2、发生分歧时一家人是如何表现的?

  3、“我”和母亲分别作出什么决定?为什么?

  学生活动:

  1、读:默读课文。

  2、划:划出有关语句。

  3、议:四人小组交流。

  4、读:有感情地朗读划出的语句。

  班级交流:

(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明确:“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因该多走走。”

  (2)、发生分歧时一家人是怎么表现的?

  明确:“我的母亲老了,……严重关头时那样。”

  (3)、最后“我”和母亲分别作出什么决定?为什么?

  明确:“我”走大路。因为“我伴同他……已短。”

  小结:作者一家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并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可以体现了一家人融融的亲情,包括了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祖孙之情、夫妻之情。

  (四)、过渡:作者一家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并得到完满的处理,体现了一家人之间融融的亲情。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是哪一个画面呢?

  1、 单读第8节。提示:找体现了一家人之间融融的亲情的词语。

  2、 关键词:“蹲下来”、“背起了”、“慢慢地”、“稳稳地”、“仔细”、“整个世界”。

  3、 朗读指导:传情达意。关键词、句读重音。

  4、 美读。

  5、 理解末句的含义:理解一个人的责任感以及生命传承的意义

  (五)、默读课文,找关键词,体现融融的亲情。

  母亲:信服、习惯听从、摸摸。

  我:责任重大、伴同、

  蹲下来、背起了、慢慢地

  稳稳地、走得仔细、整个世界

  妻子:总是听我。

  儿子:习惯听从 (板书)

  (六)、拓展:

  (1、)散步是一个平常的家庭场景,一个成功的作家小事也能写出大意境来。选材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关键在于你开掘的角度,对生活的感受,赋予文章的情感,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场景呢?

  班级交流

  (2、)写作训练:(任选一题)

  情景1:晚饭后,一家人看电视,爷爷奶奶要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要看新闻节目,你要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中,你怎么办?

  请运用“信服”、“习惯听从”、“伴同”“责任重大”、“摸摸”、“总是听我”写一个片断,体现亲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爱。

  情景2:半夜里,我忽然发高烧,爸爸妈妈送我去医院。请运用“蹲下来”、“背起了”、“慢慢地”、“稳稳地”、“走得仔细”、“整个世界”,写一个片断,体现融融的亲情。

  1、 课堂写作:

  2、 班级交流:

  (七)、作业布置:

  背诵第6节、第8节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9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7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教学设计04-29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荷花》教案10-07

语文青花教案10-07

语文《秋水》教案10-07

语文老王教案10-07

语文《天鹅》教案10-07

语文《称赞》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