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时间:2024-04-15 10:11: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3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探究新知

  1、关于0的乘法

  师:(课件1)我们先来看孙悟空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并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课件2)看,发生了什么情况?那怎么计算呢?(生说,课件出式)

  (课件3)如果再增加同样的两盘苹果,这会有怎样计算呢?(生说,课件出示)

  (录音)同学们真棒!你们能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算一算:0×3= 9×0= 0×0= 10×0=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吗?然后全班汇报。

  课件出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师:根据自己的发现,你能很快说出下面这些算式的结果吗?(学生口答)

  0×2= 2×0= 0×6= 6×0=

  5×0= 5+0= 0×8= 0+8=

  2、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⑴(课件出示)老奶奶在公园散步的情景图,文字出示:我每天围着公园走3圈,每圈302米,(录音)小朋友们,你们能算出老奶奶每天走多少米吗?

  师:不用计算,你能很快估计出老奶奶每天大约走多少米吗?(说出估算方法)

  师:到底老奶奶每天走多少米呢?你能算出它的准确结果吗?试一试(一名同学板演),然后请板演的同学讲一讲,最后询问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⑵(课件出示)第二道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一人板演,然后讲解,最后两道题进行对比。

  3、练习

  ⑴你能把下面的竖式写完整吗?(学生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台前展示并讲解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和屏幕上的题,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

  板书: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⑵同桌对抗赛。

  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

  巩固深化

  (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学得可真不错,我想带你们到智慧宫里玩一玩,你们想去吗?智慧宫里有许多智慧星,你们想得到这些智慧星吗?不过要想进入智慧宫,你们必须闯过我为你们设置的三关,你们有信心接受我的挑战吗?

  1、(课件出示)挑战第一关:填一填(在XX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2、挑战第二关:改一改(先指出下面各题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答题卡)

  3、挑战第三关:想一想(你能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吗?)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2

  教学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素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

  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出示口算题卡(指名学生口算,写出得数)这些题卡有什么特点?

  30×2 50×6 200×3

  300×2 40×6 80×3

  2、280里面有( )个百和( )个十组成,也可以看成是( )个十。

  3、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 )。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学校图书室买回了一些同学们喜欢看的图书,这节课我们要帮图书室的阿姨解决一个问题。

  2、新授

  教学例6(教材第67页)出示题目,弄清题意

  ①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已知条件:买了3套书,每套280元

  要解决的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乘法算式

  板书: 280×3

  ③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书写方法和格式)

  板书: 2 8 0 2 8 0

  × 3 × 3

  说一说计算过程,尤其是第二种计算方法,要注意"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那么0×3这步省略不写。那么因数就应该移到什么位置上?书写积要注意什么?

  结合28×3=84,使学生明确28个十乘3得84个十,就是840,而且"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所以280末尾的0不用乘直接落下来。

  上面两种计算方法,哪种简便些?(第二种)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要注意两点:一是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没有乘,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3、练习与反馈

  教材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要求列竖式计算)

  4、拓展练习

  教材69页第7题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因数末尾的0不必与一位数相乘,只要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后面补上0就可以了,有几个0没乘,就补几个0。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8页中的第6题,用竖式计算。

  四、作业设计

  教材第69页第8题。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3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xx×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7-6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材分析: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一个难点,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经历了不进位与进位的笔算过程。本节课的关键有两点:一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二是笔算过程中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是0也要乘,注意0的占位。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体验推理、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0的乘法算理,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

  师引入本课主题,学习有关0的乘法,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回顾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师生口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1.师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有"0"的乘法。

  2、老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进一步理解乘法的算理。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体验推理、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口算训练:

  0+6= 8+0= 9-0= 0x5=

  7x0= 10x6= 5x30= 50x8=

  200x7= 1x2x3x0= 1x2x3+0=

  师生交流有0的运算的'特点。

  二、授新互动

  1、师出示课件例5: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位。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2、生读题题,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尝试列式,生口述,师板书,604×8=

  6 0 4

  × 3 8

  4 8 3 2

  想:十位上写几?

  (十位上0乘8得0,加上个位进的3,在十位上写3)

  3、生完成例5中练习,完整地解决问题。

  师强调解题过程。

  4、出示课件(学校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先估算一下:大约要多少元?

  5、师要求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汇报交流、质疑。(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做法)

  2 8 0 2 8 0

  × 2 3 × 2 3

  8 4 0 8 4 0

  想: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一些?(第二种方法简便些。)

  师板书课题: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师生交流,完成课件改错题 。

  三、当堂训练:

  1、 生独立完成P66"做一做"

  师: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

  2、指3名学生演板,然后集体订正。

  201×3 607×4 840×5

  3、比一比,哪个算式得数大。

  1+2+3+4 1×2×3×4

  1+2+3+4+5+6+7+8+9 1×2 ×3×4×5 ×6×7×8×9

  师:要想让加法的得数比乘法大,( )里应填几?( 括号里必须填同一个数。)

  1+2+3+4+5+6+7+8+9+( ) 1×2 ×3×4×5 ×6×7×8×9 ×( )

  4 、师出示课件,同步训练。

  你会计算207×4与8×420吗?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收获?

  谁能说一说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进行笔算比较简便?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一个数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笔算时应该注意: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齐,多位数末尾有向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用简单方法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关键: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一)直接说出得数

  60×3 14×2

  600×3 140×2

  6000×3 1400×2

  1、你能直接说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2、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这样的口算乘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呢?

  小结学生的回答: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另一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几个"0"。

  (二)用最快的速度口算下面各题:

  220×3= 230×2= 400×3= 6000×5=

  1、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口算这些题?

  2、最后一道题的末尾怎么出现了4个"0"?

  (三)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8×6= 703×5=

  1、你能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吗?

  2、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题复习已学过知识,将学生引进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习新知理清思路,做好准备。)

  过渡: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2、能熟练用简便方法计算。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一)、设疑,引入新课

  1、问:你去过图书室吗?进了图书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读书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读了哪些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增长见识。

  (二)﹑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出示学习提纲: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套280元"是什么意思?怎么求"一共需要多少元?"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280×3 =?

  (2)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结果。

  (3)实际"一共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试着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算完后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 8 0 2 8 0

  × 3 × 3

  ----- -----

  8 4 0 8 4 0

  (设计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自主探索不同的算法,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再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小组汇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谁能把刚才的计算方法总结一下?

  小结: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所列竖式的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概括,加深学生对简便算法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熟练正确进行计算。同时,鼓励学生能多发表自己的想法,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很快探究出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且找出了比较简便的方法,老师觉得你们表现得太棒了!现在让我们共同来做练习:

  (一)、我会做(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

  420×6 370×5 130×9 260×7 1500×3

  (二)、我是小法官。

  (1)计算230×4时,积的.末尾有一个0。()

  (2)计算25×6时,积的末尾没有0。()

  (3)150×4=60()

  (4)26×0 =26+0 ( )

  ( 5 )4800×5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6 )一位数乘多位数时,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三)、我来当医生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08×4=8032 350×6=210

  208 350

  × 4 × 6

  --- ---

  8032 210

  (四)、设计广场,请你当小小设计师。

  ()×()=2400

  (设计意图:练习题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整体回顾,总结评价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觉得你们组表现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于及时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更快地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例6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第二种算法:

  2 8 0 2 8 0

  × 3 × 3

  ----- -----

  8 4 0 8 4 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8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其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在学完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乘法的基本技能,以及对中间或因素末尾有0的口算方法也有所掌握,所不同的是,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个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活动,自主发现并总结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尝试理解和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不同计算方法的特点,并能根据数的特点,采用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创设实践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合作、探究、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因数中间的0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相乘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开心吗?(开心)上节课,我们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好不好?(齐读“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

  2、听歌曲《谁唱歌》, “谁唱歌儿喔喔喔?”(公鸡)谁唱歌儿“咯达咯达咯哒”?(母鸡)什么时候母鸡会“咯哒咯哒咯哒”地唱歌呢?(生鸡蛋的时候)同学们想一想,关于0的运算,我们学过哪些呢?(复习有关0的运算)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在乘法运算中有关0的特性,(板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呢?

  3、(热身)口算:35x2= ? ? ? 19x5= ? ? ? 250x5= ? ? ?140x6= ? ? 160x30= ? (让学生观察160与30有什么特点?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发现:这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0,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口算,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以及依据。

  2、怎样进行笔算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在本子上试一试列竖式。(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能力)。

  3、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列竖式,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再让其他学生说一说,黑板上的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

  4、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这种简便的方法的计算过程是怎样的?(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让学生来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

  (1)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

  (2)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3、再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5、考考你:哪一种算法更简便?(让学生巩固:列竖式时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

  6、让学生观察106和30这两个因素的特点,106的中间有0,30的末尾有0。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探究:列竖式时有简便方法吗?怎样列竖式更简便?让学生上黑板做,并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7、 学生分小组共同探究:106中间的0是否能省略不乘、不写吗?学生发现:因数中间的0一定要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如果因数中间的0不相乘、不写的话,积就会少了一位数,积就会比原来小。得出结论:因数中间的0一定要和另一个因素相乘。

  三、知识运用与拓展

  1、火眼金睛,比智慧:先让同桌互相讨论,找出题中的错处, 改正。再请学生上讲台指出错处,并改正。(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拓展:(看视频)计算故宫的占地面积:每个足球场的长110米,宽70米,故宫的占地相当于90个足球场那么大,故宫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领略祖国的博大与壮观,开阔视野,情感熏陶,激发探究热情)

  四、谈收获,质疑

  1、请学生谈收获: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1、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2、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3、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因数中间的`0一定要和另一个因数相乘

  2、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

  3、唱《“0”的儿歌》:先听《如果开心的话,你就拍拍手》,再唱《“0”的儿歌》(知识点与音乐整合,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

  五、布置作业

  1、寻找生活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问题。

  2、完成书本第49页练习八的第4 、 5 题。

  板书设计:

  课后评价(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复习导入生动、有趣,而且为新课作针对性的铺垫,整一节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探究、合作这个过程,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在探究新课以及进行练习巩固几个环节,让学生上黑板演算、分析计算过程,学生不但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其中,知识拓展环节,让学生看视频,了解故宫的博大与壮观,进行情感熏陶,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学以致用,拓展知识,把学到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素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方法)灵活地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在谈课堂收获之后,打着节拍齐唱《0的儿歌》,对这一节课的知识点的深度小结,以儿歌的形式,灵活有趣,增强记忆。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7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笔算:360×4 2600×3

  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一个因数末尾都有0.)

  师:我们在第五册学过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同时进行口算练习。

  2.口算:

  9×50 13×30 23×20 23×30 24×3

  8×60 19×40 42×10 130×5 17×4

  2×50 11×60 22×40 120×8 360×2

  订正时,学生讲述简算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因数末尾有0,可以先乘0前面的数,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如:360 × 2看做36乘以2,得72,在后面加一个0就是720.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5:360×24

  (1)板书算式。观察:例5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

  相同点:一个因数末尾都有0.

  板书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激发欲望,尝试练习。

  我们已学会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不能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中呢?大家试试看。

  教师巡视,并出示不同竖式。(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3)师:这几种竖式计算结果都是一样的,哪种方法更简便?

  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第三种方法更好。因为先去乘0前面的数,将三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就简便了。教师板书规范竖式。

  2.教学例6.265×30

  (1)观察:与例5比较,有什么不同?

  (例5是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而例6是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

  (2)类推练习

  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算,而这道题是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看谁能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时,如果发现以下写法: 可写在小投影片上,让同学讨论。并取得共识:第二个因数末尾有0时,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一个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3)反馈练习:第14页“做一做”。

  350×24  73×60  186×50

  3.教学例 7:450×20  (1)观察思考:例7与例5、例6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2)这样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15页,阅读例7并完成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写竖式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只乘0前面的数;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反馈练习:

  230×40  150×60

  三、课堂总结

  师生总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①写竖式时,先把什么数对齐?

  ②把哪些数相乘?

  ③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怎样添0?

  四、随堂练习

  1.下面的计算简便吗?计算不简便的,怎样算才简便?

  2.根据 24×22=528,69×13=897,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吗?

  22×24=   13×69=

  240×22=   6900×13=

  24×220=   690×13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

  1. 240×22 38×80 280×20 305×30

  2. (1)28的`50倍是多少?

  (2)65个120是多少?

  板书设计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简便算法,能进行简算。

  2.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运用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在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简算。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8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以前已经有所涉及,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依据“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他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独立试做,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展示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在评价和比较中明确如何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关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突破难点。

  此前学生学习的竖式计算,一直都要求数位对齐,学生受这种“定位”的影响,在学习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时一般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前先铺垫一些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练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片,口算各题。

  30×50=20×25=62×30=200×40=

  40×80=40×55=200×3=300×4=

  2.用竖式计算。

  148×13=326×43=

  3.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自由计算。

  160×30=106×30=

  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先尝试能不能口算出结果,再尝试用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时你可以创新方法进行计算。

  4.质疑区别:同学们都已经计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题与我们刚才复习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5.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样的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以提高,教师把例题当作复习题出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或创新方法进行计算,可能绝大多数学生都运用了以前的方法,但是不要急也不要讲破,再次质疑,这两道题与以前的口算题及竖式计算题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自然引出课题,同时激发学生去探究简便算法的兴趣。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素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2.能够运用简便算法达到简便计算;

  3.渗透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得数中的0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进行迁移

  出示准备题

  380×402600×70

  师:怎样计算?

  生:(1)380(2)2600

  ×40×70

  15200182000

  师提出疑问:(2)题中的相同数位不需要对齐吗?

  小结方法:把因素末尾有几个0放在一边,就在乘得的得数末尾添上几个0。

  (二)提供材料,组织探究

  1.出示例63800×420

  2.自主探究

  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怎样达到简便计算?

  算一算:在计算过程中你出现了什么疑问?

  3.个人汇报,引发问题

  (1)计算过程中的0怎么处理?

  (2)结果中的怎么处理?

  (3)第二步得数的末位和哪一位对齐?

  4.独立思考

  5.小组探究

  提出探究任务:

  〈1〉首先,四人组成小小组,选出组长;

  〈2〉小组长安排组内成员交流想法;

  〈3〉组长安排小小组成员针对这此想法,展开讨论,得出方法;

  〈4〉组长派出一名代表汇报方法,汇报得最好的小组组长和组内最佳成员奖星星一颗。

  6.小小组探究。

  (三)汇报(及评比),得出方法。

  (四)练习与应用

  1.580×160于3100×270

  做于练习本上,组长组织内校对,对于错误的成员给予帮助。

  2.判断题,把不对的地方订证过来:

  3040360

  ×150×210

  152036

  30472

  45600756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1难点应该为得数中0的处理。包括如37000*120的0的对齐,末尾中的0的个数,2.用词不标准。如正确应该是: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得数中就添上几个0

  3.第一部分的板书应该由学生去板书,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然后进行两种方法的.对比。还有一种情况末出现如:150*40这样的0前面数的积本身就有0那么0的处理。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启智引思

  1、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口算卡片):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608×5= 20×20= 40×90= 502×7= 608×5=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2、提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想从本节课中学会什么呢?

  让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简便写法。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算法展示:

  A、160×30= 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 30 —————

  4800 B、106×30= 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 ×30 ————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106×30=3180 106 ×30 ——————

  318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错例展示

  (每一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其它小组均能进行质疑。)

  (3)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展示交流(闯关游戏)

  1、口算练习 练习八第一题

  2、选择题

  (1)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

  A、100000

  B、10000

  C、1000

  (2)5600乘50,积的末尾有( )个0。

  A、3

  B、4

  C、5

  (3)508×40,它们的积是( )

  A、2320

  B、20320

  C、20xx

  四、巩固提高

  1、请写出400×230的简便的竖式计算?

  2、解决生活问题

  (1)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8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20天吗?

  (2)如果一个城市有50万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所用易拉罐的数量是60个,假如全部回收,这个城市1年能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1

  教学步骤: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20×3= 12×4=

  200×3= 120×4=

  20xx×3= 340×2=

  指名学生口算,教师写出得数。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的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

  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归纳: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几个0。

  二、探索新授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

  1、教学例11。

  (1)出示例11,350×3=

  (2)提问: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请全班同学都做并指人板演。

  3 5 0

  ×1 1 3

  1 0 5 0

  (3)告诉学生,像这样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教师边说边板书:

  3 5 0 写竖式时,把第二个因数对着 × 3 第一个因数末尾第一个不是0的数。

  (4)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末尾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再按照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最后将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就可以得到350×3的积。

  (5)指一名学生将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6)出示想一想:2500×3怎样写简便?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简便算法。

  让学生试做,指名板演:并要求说出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7)及时练习:

  课本第21页的做一做

  做后订正提问:为什么第2、4两题积的末尾的0比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多一个?

  三、全课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今天所学的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样,它也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特殊情况,计算法则是一致的。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计算时,第二个因数要写在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的`前面一位的下面,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注意既不能漏写0,也不能多写0。

  四、课堂巩固:

  做练习六 第1~5题。

  1、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竖式简写的否正确,订正时,特别注意第2小题积末尾的0的个数。 2、练习第2题:

  独立口算,订正时指名学生说出口算步骤。

  开火车,来回答。

  3、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理解“各是多少”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可启发学生从18的4倍是72推出180的4倍是720,1800的4倍是7200。

  4、练习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练习,集体讲评,这道题目属于什么应用题?

  五、课外作业:

  1、练习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注意第1小题的积的末尾的0不能少写。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得0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得0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试算体会算理。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2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探索,归纳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卡片出示)

  30×20   40×60   130×4   59×20

  38×40   72×50   60×80   48×60

  2.笔算。

  3.引入课题:如果把“1470×6”换成“147×60”你会计算吗?揭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3:

  147×60

  ①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147×60,也可以讨论解决。

  ② 反馈,找原因。

  2.试一试。

  202×30   186×40   130×67

  3.教学例4:

  180×50

  ① 你会算吗?尝试完成。

  ② 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4.试一试。

  5.比较例3、例4有什么异同?

  6.小结得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说出乘得的数的末尾有几个0?再列式计算。

  240×29   280×34   78×50   119×50

  120×80   250×40   260×30   190×50

  2.根据15×5=7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5×50=      150×50=

  1500×5=      150×5=

  3.课本第21页练一练第5题,同桌按要求相互编题计算。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p1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培养学生在精确计算之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的习惯,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二、目标解析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都要与第二个因数相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提供了两种写法,竖式写法不同,但结果相同,第二种更简便,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的算理。因为算理相同,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下列各题(列竖式计算)。

  123×3= 368×3=

  2.指名两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计算。

  3.汇报,说说两道题的不同,需要注意什么?

  第1小题不进位,第2小题需要连续进位。计算时要注意:哪位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因数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乘法与一般乘法的算法是一样的,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更顺利地借助旧知进行有效迁移。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课件出示问题:

  (2)列式:604×8

  (3)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604接近600,600×8=4800,座位应该比4800个多一点。

  (4)课件指名上黑板,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尝试解决。

  <<<123>>>

  ①说说这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因数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因数中间有0。)

  ②以前因数中间没有0,是怎么计算的?现在因数中间有0,要不要分别相乘呢?如果不乘,会出现什么情况?

  ③小结: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前面学习过的相同,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相乘;个位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占位。

  (5)小练习:102×3(不进位) 109×3(一次进位) 409×3(两次进位)

  【设计意图】算前估一估,既为粗略的判断精确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方法,同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为因数中间有0的算法同前面学习过的算理相同,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最后的小练习提供了三种由易到难的计算,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的方法。

  2.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出示问题: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求的是什么问题?(知道了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3)列式:280×3

  (4)你能估一估吗?

  280接近300,300×3=900,需要的钱数比900少一些。

  (5)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

  (6)汇报。

  (7)说说对方法二的理解。(借助整百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简写的道理:28个十乘3等于84个十。)你更喜欢哪一种?

  (8)说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简写时需要注意什么?(一是一位数书写的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9)小练习: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估算是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应该在任何不能口算的计算前都要有所体现,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继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索因数末尾是0的乘法计算方法。两种计算方法,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选择较方便的方法二。虽然教材中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法则的文本,但是要求学生在亲身体验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记录讨论的结果,突出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法则进行归纳和总结。小练习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

  (三)练习提高

  1.练习十四第1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练习十四第6题。

  (1)独立完成后汇报。

  (2)再说一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简便计算。

  3.练习十四第5题。

  不用计算,你能判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说说理由。

  4.练习十四第3题。

  (1)独立完成比较大小。

  (2)说说你是怎么快速判断的。

  【设计意图】第(一)题和第(二)题是分别有关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通过一定量的练习,继续巩固有关计算的法则。第(三)题通过有关0的乘法计算的规律快速进行得数大小的判断,使所学知识得到灵活运用。第(四)题综合运用有关0的四则运算,达到快速区分的目的。

  (四)谈收获

  说一说您今天学习到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4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0×3=

  12×4=

  200×3=

  120×4=

  2、观察提问: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3、师生总结归纳,导入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观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教育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根据情景图导出86页例7: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3、读题思考,指名列出算式。

  4、问:怎样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余生齐练。

  5、想一想:还有更简单的算法吗?

  6、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试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7、观察课本86页竖式,比较这两道竖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8、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三、实践应用

  1、完成86页“做一做”。

  (1)指名板演,余生齐练。师巡视指导。

  (2)组织集体讲解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老师总结。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

  2.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

  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进一步理解位值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竖式的简便写法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难点:结合算理理解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题目。

  30×50=

  20×25=

  62×30=

  200×40=

  40×80=

  40×55=

  200×3=

  300×4=

  (2)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题目,选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148×13= 326×43=

  (3)直接课件出示例题,让学生自由计算。

  160×30= 106×30=

  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复习可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尝试用竖式计算,用竖式计算时你可以用创新方法进行计算。

  2.质疑区别,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都已经计算出这两道题的结果,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题与我们刚复习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两道题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样的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板书课题)

  操作指导

  复习口算知识,为因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笔算乘法的基本步骤。这些复习可以分组完成,避免浪费太多的时间,也可以引入竞赛游戏,既能达到为知识迁移做准备的目的,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绝大多数学生都运用了以前的方法计算时,不要急也不要讲破,提出质疑,这两道题与以前的口算题及竖式计算题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自然引出课题,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究简便算法的兴趣。

  板块二、对比探究,掌握方法

  活动1 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1.课件出示。

  60×50= 160×30=

  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完成“课堂活动卡”。(见本书153页)

  2.汇报口算思考过程。

  预设

  生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2:把每个因数中的0去掉后再相乘,去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活动2 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

  1.过渡:我们刚刚解决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会用竖式计算106×30吗?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

  3.课件出示,组织交流笔算方法。

  4.比较分析,明确算法。

  第一个竖式中哪一步可以省略?

  预设

  生1:因数30个位上的0与106相乘得0,这一步可以省略。

  生2:因数30十位上的3与106相乘,3乘0这一步不可以省略,因为这个0起到占位的作用,3与0相乘得0后,再加上进上来的1,合在一起是积的百位上的数。

  5.总结算法。

  (1)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第二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操作指导

  这一板块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接受并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板块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完成教材48页“做一做”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在○里填上“>”“<”或“=”。(观察后用手势抢答)

  150×30○15×300

  600×10○10×660

  160×32○160×23

  28×400○40×270

  (3)先找出错误,再改正。

  304×30=10020

  280×40=1120

  2.提升练习,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20盒铅笔,每盒120支,一共买了多少支铅笔?

  (2)一列运煤的火车有30节车厢,每节车厢可装煤104吨,用这列火车运3000吨煤,能不能一次全部运走?为什么?

  (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同桌互相批改)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小结,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我学会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生2:我学会了竖式的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布置作业。

  教材49页4、5题。

  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例2 (1)160×30=4800 (2)106×30=3180

  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笔算乘法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知识上学生已有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在价值目标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中,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面继续学习的需要,应加强竖式计算的训练,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准确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关键有两点,一点是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另一点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笔算过程中要把0前面的数先相乘,暂时不考虑末尾的0。这两个关键点要在教学中通过计算实践加深学生的理解,以便正确进行计算。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教案03-23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03-23

苏教版数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03-25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09-27

三年级数学《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03-21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方案设计10-08

三年级上数学一个因数末尾有0乘法教学案11-29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03-21

《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数学教案设计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