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6篇(经典)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诗歌《春天的秘密》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想象表达出春天的景象。
2.绘画时注意颜色搭配涂色要均匀。
3.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准备:
1.熟悉诗歌《春天的秘密》(知识经验)
2.材料:彩笔、拉比、大图画纸6张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将语言课上学的诗歌《春天的秘密》朗诵一下,从中引导幼儿想象春天的景象。
2.提问:
(1)“你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诗歌中都说到了哪些春天的秘密
(2)启发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是春天的秘密?(小燕子、小草、小动物)
3.讨论画春天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分组讨论设计本组绘画内容进行分工(谁画什么自己要说出来,最好不与别人重复)商量时小声点,不要把自己的内容让别人听到,要不然就不是秘密了。
5.幼儿分组开始画,每名幼儿都要参与,一个一个的画,画好了的就可以涂色。
6.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将各组内容要保密,每组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特点,以免重复,可以提一些建议。
7.启发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画成为秘密?
延伸活动:
装订好幼儿的作品放到表演区编故事。
评析:
幼儿在以往的绘画中都是自己画自己的.,这次不同的是分小组创作,集体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更增添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及创作的欲望。如:谢辰她们组:谢辰、紫薇画画比较好,谢辰画了一棵开满桃花的桃树,紫薇画了2只小鸟和3只蝴蝶,张良画的花,张炜玉画的太阳,柯庆才画的大柳树,底色为粉色,显得画面干净清新,很有特点。每副作品都体现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大家在一起涂底色,一起选颜色,互相指导,都想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最好的。最后一项怎样使大家的作品成为秘密,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如:用布盖上;放在窗帘后面;反过来摆放等。最后大家一致认可的是刘金鑫的办法:在上面盖一层纸,上面写上“春天的秘密”。经过大家同意后,我将整个作品整理完成,幼儿看了很高兴,使孩子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幼儿提出用别的方法来表现春天,没有实践。
原因:事先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这学期一直在绘画上下功夫,只想让幼儿通过绘画方式来完成。
措施: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通过各种技能,让幼儿任意创作,使孩子们感到活动还没有结束。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飞机的外形有初步认识,知道飞机的主要外形特征。
2、通过认识飞机,知道飞机也是交通工具的一种,与其它交通工具的区别。
3、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交通工具图片 2课件 飞机各种形态图片实物
3 飞机模型 4 折纸飞机每个孩子一个 5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知道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结合各种交通工具图片)
1 问小朋友怎么来幼儿园的?
2 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需要搭载的交通工具?古代到现代船、马车、自行车等;
3 飞机的外形特点,找与其它交通工具的不同。
二、随着科技的`发展飞机的用途和优势
1 飞机的种类:
出示飞机模型 呜……我来了,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黄河,飞过长江,转进云彩里。小朋友坐过飞机吗?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想}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先来认识一下飞机。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现在就请你们一起来认识飞机吧!师依次点击:各种各样的飞机 飞机起飞的图片(跑道、窗景、天空等)
2飞机的种类
飞机有民用机和军用机两种,载送旅客或装货物用的是民用机,战争用的是军用机。
A、点击大客机,依次出现几架不同型号的客机。
B、点击战斗机(同上)。
C、出示两种飞机模型,让幼儿观看并说出主要不同点。
师:聪明的孩子爱动脑,好玩的游戏等你来。
三、玩纸飞机
1给每位小朋友一架纸飞机(白纸制作),进行添画,对机身进行装饰。
2 完成后户外展示,玩小飞机游戏
小朋友们想不想飞上天空呀!好!现在开起你的小飞机,起飞了!大家一起说儿歌:翅膀抖一抖,飞
上蓝天去,飞过……。到院子里做游戏:《飞机起飞》结束。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初步了解使用筷子的安全及礼仪常识。
活动准备:
1、筷子人手一双,每组一盆豆子。
2、PPT:美丽的筷子、外国人进餐、筷子的发展,图片:握筷姿势图。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兴趣、
1、猜谜:兄弟两个一样长,上下饭桌总成双,酸甜苦辣好滋味,都请它们先来尝。
2、幼儿学习正确表述:两只筷子,一双筷子。
二、欣赏筷子,了解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
1、欣赏筷子。
(1)提问:谁家里有筷子?你家里的筷子是怎样的?谁来介绍一下。
(2)看PPT美丽的筷子,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2、了解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工具。
(1)提问:我们中国人吃饭都用筷子,那美国人、法国人这些西方人吃饭用的是什么呢?
(2)幼儿观看外国人进餐的PPT。
(3)游戏:餐厅游戏。
教师给小朋友看不同的进餐图片,幼儿觉得是中餐的。就模仿中国人吃饭,觉得是西餐的,就模仿西方人进餐。
3、了解筷子的起源。
(1)提问:西方人吃饭用刀、叉,只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才用筷子,其实筷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你知道筷子是怎样发明的?
(2)教师出示筷子发明图,请幼儿给这些图排序。排序后教师结合PPT简单介绍筷子的发展历史。
三、学习使用筷子。
1、幼儿第一次尝试使用筷子。
(1)提问:中国人发明了筷子,每个中国人都会用筷子,你们也想用筷子吗?
(2)幼儿拿着筷子尝试去夹豆豆。
2、教师结合图片介绍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幼儿拿着筷子练习。
3、幼儿再次尝试使用筷子夹豆豆。教师表扬不怕困难、坚持练习的孩子。
四、了解使用筷子的一些安全、礼仪知识。
1、教师用小故事的形式介绍不正确的筷子用法,提醒孩子不玩筷子,吃饭时不用筷子乱翻菜肴、不敲打餐具。
2、引导幼儿收拾餐具,结束教学活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能用“长”或“短”来描述物体,体验物体的相对性。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比较长短,知道长、短是个相对的说法。
活动准备
两个纸箱。
长短不同的报纸条若干(多于儿童数)。
活动过程
1、将儿童带到室外,围成一个圆圈。
2、学习比较长短。
老师拿出长短不同的.报纸条让幼儿判断哪个长,哪个短。
3、游戏,听口令,举纸条。
(1)、把纸条分给每一位幼儿,听老师的口令举纸条,如:老师说“长”拿长纸条的幼儿举起纸条并向前一步走,当老师说“短”时,拿短纸条的幼儿举起纸箱蹲下。适时评价。
(2)、请一名幼儿来发令,其他幼儿来举纸条。
4、拿一张纸条让学生说出长或短,再拿出另一张纸条和它比较,得出结论,多次操作后,告诉学生长或短并不是绝对的,要看和谁比。
教学反思
1、本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 促使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知识。
2、师生配合较好,学生愿意参与,具有积极的表现欲。
3、再次上的话,材料选择应更丰富点。最好是现成的物品。更能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东西直接区分描述。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由来:
孩子们前几天学习了打击乐《粉刷匠》,学习了节奏xx,xxx,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并体验这两种节奏型的不同,开展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2、感受歌曲节奏,基本准确学唱歌曲。
3、初步感知音乐的前奏。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三、活动重点:感知音乐的前奏。
四、活动难点:感受歌曲节奏xx,xxx。
五、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小猪,小鸡,小猫,小狗的图片经验准备:幼儿对动物的叫声有了解。
六、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1)随着《粉刷匠》的音乐幼儿律动入场。
(2)故事引入新歌,听《猪儿在农场》带幼儿律动,在前奏处带幼儿拍手。感受歌曲前奏。
(3)鼓励幼儿跟唱儿歌。
小结:唱歌前有一段只有音乐,但不需要小朋友跟着唱的就是前奏。这首歌里我们拍手的时候没有唱歌,那就是前奏。
(4)学唱歌曲《猪儿在农场》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的是哪只小动物?它在哪?他是怎么叫的?出示ppt,教师弹琴,幼儿学唱儿歌。
2、游戏,农场找朋友(1)出示ppt,引导幼儿按图卡仿编歌曲。
师:小猪找到了谁?它在哪?它是怎么叫的?教师弹琴,学唱仿编歌曲。
3、分角色演唱歌曲《在农场》
(1)自选角色轮流演唱师:你喜欢当什么小动物,请去小动物的家里。
师:小猪唱完小鸡唱,小鸡唱完小猫唱,小猫唱完小狗唱。每个小动物唱歌前请听前奏在唱歌。
(2)互换角色再次演唱师:你还想当什么小动物,请在一首歌的时间里互相交换角色。
4、自然结束师:农场里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么唱歌的?我们下次再去农场里看一看。
活动反思:
在农场里这首歌,其目标是学唱歌曲,并在学唱的基础上,进行动物和叫声的仿编,并感受音乐的前奏。由此,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到歌词,我将图谱做成了显而易见的ppt,动物农场xx,动物农场xxx的形式。让幼儿对着相应的'动物和节奏卡进行歌唱。
音乐只有小猪在农场,我以小猪在农场找朋友为线索,依次出示了小鸡、小猫、小狗。以三个简单的问题"它是谁?它在哪?他是怎么叫的?引出新歌词的仿编学习,最后请幼儿自选角色听前奏轮流演唱歌曲。
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1、幼儿对歌曲中xx,xxx,节奏掌握不好,在"小猪"部分时分析的不够细致。
2、在歌唱活动中幼儿声音小,整个活动歌唱时,都需要老师提示。
反思与改进:
1、把1课时教学调整为两课时,在活动前应预设活动的重难点,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2、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幼儿敢于学唱新歌。
3、在活动前应充分了解幼儿水平,抓住难点,想好解决难点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bird”、“frog”、“monkey”。
2、 学会使用句型“I can see……”进行表达。
语言点: bird、frog、 monkey、 I can see…教具准备:PPT课件、单词卡片、一棵大树、自制动物各一个、望远镜3至4个。
教学过程:
(一) 热身活动:
1、 韵律歌曲《walking jumping running》边唱边跳进场。
2、 GreetingT: Hello,what’s your name?
S: I’m XX.
T: Hello, XX.
S: Hello,Miss Liu.
简单的对话操练几遍。
(二)单词学习
1、播放PPT,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在叫。(鸟叫声)。PPT出示鸟的图片teach“bird”
教师领读,小朋友跟读,(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让小朋友一边说单词,一边用头顶单词卡片)
2、 用相同的方法教授另外两个单词:frog和monkey
(三)游戏:《说一说,做一做》
规定好鸟、青蛙、猴子的动作,老师说一个动物单词,小朋友需要迅速做出该动物的动作,同时重复英语发音,看谁做得又快有准。
(四)句型学习
1、出示一棵大树,在树上贴好自制的鸟。
教师出示望远镜,并说:I can see a bird. (小朋友跟读)。
用准备好的望远镜给小朋友上来表演,并准确说出句型“I can see a bird”
2、 在树上贴好猴子,在树下贴上青蛙。
让小朋友自己来说一说,操练句型“I can see..”说出:“I can see a monkey.”“I can see a frog.”
(五)游戏《What’s missing》
1、播放PPT,出示三个动物,让小朋友分别说出三个单词。
2、播放PPT,消失一个动物,让小朋友说出那个动物单词,并用句型说出“I can see…”
3、相同的.方法操练。
(六)chant用三个动物的动作,叫声以及相应的单词编一首chant,让小朋友跟着做,边做边退场,结束课程。
附:chantBird bird bird 啾啾啾 (飞的动作)Frog frog frog 呱呱呱(跳的动作)Monkey monkey monkey 叽叽叽(猴子抓头挠耳)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2-12
(精选)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9-03
[精选]中班教案07-30
[经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经典】中班教案10-09
中班教案(精选)10-19
中班教案(经典)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