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大小的比较”教学

时间:2024-06-04 09:30:5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大小的比较”教学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大小的比较”教学

  教学内容:教材43页例4、例5

  教学重点:教学自然数、整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数,你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吗?对叫自然数。

  0是什么数?讨论

  0是自然数也是整数。自然数也是整数。

  二、比较数的大小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亿以内的数的大小。你还记得吗?你能根据前面讲过的方法,比较亿以内以上的数的大小吗?

  三、自己自学

  四、练习:数学书:45页1、46页8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3、例4、例5,练习十一第5-10题。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

  2.能够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知识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参与知识教学过程。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上升理论,抽象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重点: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运用。

  投影仪、幻灯片、小黑板(转板)。

  (一)铺垫孕伏

  1.什么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3+67二()+()35+()二65+(

  ()+18:19+()o+100:()+(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20+50+80二20+肋+50

  o+400:400+O140+60:60+140

  (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与新知识作比较打下基础。)

  4.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两个班共有多少人?(转板出示)

  学生计算完后,让学生用加法的意义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理顺解题

  思路,为参与知识教学过程学习例3,埋下伏笔。)

  教师:以上,我们运用了加法的意义及交换律解决了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加

  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运算。(板书课题)

  同学们看这道题(复习题4),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用48+50求出

  结果,如果把题改一下又该怎样求呢?(教师翻转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例2。(板书例2)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学生读题后,指名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边用线段表示出数量关系。

  求两个班人数的和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现在我们求三个班一共是多少。可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让板演的2名学生分别讲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时并提示:第一种计算方法,表明先算一班和二班人数的和,要在48与50的外面加上小括号。第二种计算方法,表明先算二班与三班人数的和,要在50与49的外面加上小括号。引导学生明确:这两种解法的结果相等,也就说明(48+50)+49与48+(50+49)这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48+50)+49;48+(50+49)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等式两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都有三个加数,左右两边的三个数相同;不同点:加的顺序不同。

  教师总结:无论先把48和50相加,再同49相加;还是先把50与49相加,再与48相加,它们的得数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和不变。

  2.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12+13)+14012+(13+14)

  (320+150)+2300320+(150+230)

  先算一算,每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用什么符号连接,每组算式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三个等式,归纳出加法的结合律。

  (1)两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一样。

  (2)等号两边的算式中加数交换了位置,和没有变。

  (3)教师说明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看一看教材第49页的结束语。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o、凸、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教师说明板书:(o+6)+c:o+(6+c)等号左边(o+凸)十c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等号右边o+(6+c)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o、凸、c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4.练习:教材第50页上面的“做一做”,填在书上。订正时,请学生说出是

  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观察、总结、概括、抽象出概念,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5.教学简便算法。

  应用加法结合律我们可以改变一些数的运算顺序,但应用加法交换律更主要的一点是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同学们看这道题:(板书例3)

  (1)计算.480+325+75

  同学们想要计算480+325+7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让学生先讨论后试算,接着学生汇报其结果。教师板书:

  480+325+75

  =480+(325+75)

  =480+400

  =880

  提醒学生注意应用加法结合律,计算时方框里的这一步熟练后可省略不写,以达到更简便的目的,但如果题目要求写出简算过程,此步不能省略。

  (2)再看这道题,教师板书:计算:325+480+75

  这道题怎样算比较简便?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学生试算后,小组内检查,讨论订正。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引导学生,让板演的同学讲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提示:哪一步可以省略?

  再请一名同学板书: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480

  =880

  325+480+75

  =325+75+480

  =400+480

  =880

  板演后订正,使学生明确省略的步骤及每步运用的定律。

  (3)通过对例4、例5的学习,(板书:例4、例5)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那么,例4、例5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引导学生明确:例4没有调换加数的位置,直接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进行了简算;例5要使325与75相加,则必须先应用加法交换律将75交换到480的前面,再应用加法结合律简算。另外,启发学生说出还可将325交换到480后面进行简算。

  反馈练习:课本第50页最下面“做一做”。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验计算的简便,加深印象,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开拓学生思维。)

  (4)想一想,过去哪些计算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引导学生说出,在做口算加法时应用了加法结合律。如36+48结果是多少?可以想:

  36+48;36+(40+8);(36+40)+8;76+8;84

  教师说明:根据加法结合律不仅可以做口算加法,还使一些计算简便。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及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要注意进行简算时要先看一看题目的数字特点。

  (三)巩固发属

  1,练习十一第5-7题。

  2.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填在括号里

  (1)399+154+201;()

  (投影)

  ①399+(154+201)②(399+201)+154

  (2)374+268+126+432;()

  ①(374+126)+(268+432)②(374+126)+268+432

  3.练习十一第8题前2行。

  (四)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加法结合律和简便计算。

  练习十一第8题后一行,第10题。

  (48+50)+49

  =98+49

  =147(人)

  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

  答:四年级一共有147人。

  (48+50)+49;48+(50+49)

  (12+13)+14二12+(13+14)

  48+(50+49

  =48十99

  =147(人)

  (320+150)+200=320+(150+200)

  例4计算480+325+75

  例5

  480+325+75

  =480+(325+75)

  =880

  计算325+480+75

  325+480+75

  =325+75+480

  =(325+75)+480

  =400十480

  二880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数大小的比较”教学】相关文章:

小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案10-07

《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教案10-08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教案10-08

比较大小教学方案10-08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学教案03-22

比较数的大小小学数学教案10-07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10-07

数学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教案10-08

小数大小的比较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