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小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声音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知道敲击不同的物品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尝试用固定的句型加以描述。
培养集中注意力、安静倾听他人讲述的习惯。
尝试自己创编简单的儿歌。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小瓶子,积木,不锈钢小勺子、筷子等,音乐磁带,录音机。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碰一碰”的游戏,对物体碰撞所发出的声音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小手拍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拍手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试着用完整的句子来描述:我的小手拍小手,拍拍,拍拍拍。
可以进一步拓展——我的小脚踏地板,咚咚,咚咚咚。
发现“游戏有趣的声音”。
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找两样东西(小瓶子、积木、不锈钢小勺子、筷子等物品),让它们碰一碰,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并用上面的句型讲话。如:我的小勺碰小勺,叮叮,叮叮叮。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玩具,在玩玩、听听、讲讲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句型。
创编儿歌:《有趣的声音》。(把活动中幼儿的讲述加以整理)
活动渗透
音乐活动:教师把幼儿自编的儿歌配上音乐,让幼儿演唱。
把幼儿自编儿歌配上图片和文字粘贴在活动室墙面上,让幼儿一起分享。
情境渗透:让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碰撞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运用以上的句型进行讲述。
家座渗透:请幼儿回家把这个好玩的游戏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再去试试家里还有哪些东西碰一碰后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活动分析
本活动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通过敲敲打打、自己探索,自然而然地积累了关于声音的一些词汇,并能通过创编活动尝试应用这些词汇,拓展了幼儿的词汇量,为幼儿语言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能用语言说出自己听到的声音。
活动难点:能在熟练掌握所学句型的基础之上,学会创编儿歌。
活动拓展:
准备更多能发出声音的材料投放到游戏区,让幼儿自己操作,继续创编。
利用课余时间让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儿歌。
注意事項
小班幼儿特别需要教师的提示和指导,教师一定要耐心。
注意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大胆地说,教师多肯定、多鼓励。
声音小班教案2
一、创设情景,大胆表述
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通过图示让幼儿发现原来盖子有这么多的不同之处。教师鼓励的语言,是对幼儿的一种肯定。
二、演示比较,了解盖子的作用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幼儿讨论,盖子到底有什么用?教师通过有盖无盖的对比,更加形象的`让幼儿知道盖子可使物品不会弄脏、比较卫生、不会挤出来、携带方便,还可以防潮,保持食品新鲜与原来的味道。
三、幼儿操作,发现盖子的秘密
此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要环节。有意识的提供常见的盖子与瓶子,通过幼儿自主操作活动以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幼儿发现有螺纹与没有螺纹盖子其中的秘密。发现“拧”“按”不同方法来盖紧盖子。同时进一步挖掘特殊的盖子为人们提供的方便,并提供更多的盖子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与验证。
四、媒体演示,生活延伸
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由于材料提供有限,因此教师通过媒体,来解决材料商的不足,同时也能拓展幼儿的思维,使幼儿感知到盖子无处不在。而且人们设计出这么多有意思的盖子如相机盖子、马桶盖、锅盖、遥控盖等。为幼儿以后有意识的去观察探索埋下伏笔。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声音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分辨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获取振动产生声音的科学知识经验,制造出好听的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塑料纸、有盖的瓶子(矿泉水瓶、粗细玻璃瓶)、豆子、小石子、易拉罐、积木块、筷子、大贝壳。
2、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蝴蝶。
3、军鼓一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制造声音。
——出示军鼓,简单介绍。
——出示小青蛙。请幼儿认真观察演奏军鼓时小青蛙的表现(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
——小青蛙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会动呢?(幼儿回答)
——小结:老师用鼓槌敲鼓面的时候鼓面发生振动,发出了好听的声音,所以小青蛙会动。
二、分组制造声音
1、让幼儿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教师进行区域指导。
——你让几种材料发出声音啦?哪种材料还没有发出声音呢?听听它发出来的声音像什么?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刚才你都让那些东西发出声音了?说说你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的?
3、幼儿听辨
——师分别煽动、抖动、弹、摸、揉、撕让幼儿边听边猜。
——请幼儿找一种材料试试让它也发出许多声音来,最后数数它发出了几种不同的声音?
4、师生交流、讨论
——你让什么东西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的?你是怎样做到的?谁能用最好听的声音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请小朋友讲述,要求语言完整、声音响亮)
——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许多的办法让一种材料发出许多声音来,有的用敲得办法,也有的用摇的办法,还有的用两种东西摩擦出声音,还有的小朋友用捏的方法制造出声音来,有的声音还很像小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呢!
三、使用声音
——把幼儿手里的材料当做小乐器,一起来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吧!(播放蝴蝶的歌曲)
四、结束部分
——到户外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
声音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知道物体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声音不同。
3.初步懂得东西震动就产生了声音。
活动准备
1.实物:大米 花生。
2.空易拉罐。
活动过程
一、探索声音的产生,引导幼儿探索如何让空易拉罐发出声音
小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会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小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我们就会听到你的声音
把一些小物体,如豆粒放在鼓面上,然后敲鼓,请小朋友听声音,观察鼓面的'小豆颗粒有什么现象发生?
小结:豆宝宝都在跳动,原因是鼓面的振动引起小豆的跳动。
这里有一个易拉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个易拉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小结:原来易拉罐碰在桌子或椅子上产生振动时会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花生、大米,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和易拉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小结:当大米和花生碰撞易拉罐产生振动时,也能发出声音。
二、感受花生、大米在易拉罐里发生碰撞时产生声音的不同。
花生、大米在易拉罐里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小结:原来不一样的物体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声音是不同的。
想一想为什么花生、大米在碰撞易拉罐时产生的声音不一样?
小结:因为花生要比大米重,比大米大,所以它在碰撞易拉罐时声音要大些。
三、打击乐游戏
你们听,音乐响起来了,我们一起演奏歌曲吧!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棉花、纸团等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物体碰撞的声音。
声音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猜猜的游戏中分辨家中常用物品的声音,知道声音的作用。
2、鼓励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各种会发声音的物品。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要一起带你们到美羊羊家去做客,刚才你们在朋友家里看见了什么?这些东西都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2、电话铃响了告诉我们什么?你们打过电话吗?打电话给谁?会说些什么哪?
小结:我们家里的声音可真多呀,有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等好多的声音。
二、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1、猜猜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它在对我说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洗衣机是怎么帮助我们的?
2、还有几个声音比较难你们再猜猜看
3、老师再做几个动作你们猜猜是什么?
小结:声音真有趣,不同的声音告诉我们要去做不一样的'事情,我们回家再去找找家里面有趣的声音吧!
小百科: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
声音小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感知、表现夏夜里各种小动物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夏夜的热闹。
2、能通过各种的声音想象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
3、探索各种灭蚊蝇的方法,让幼儿感受灭蚊蝇的快乐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资料(蟋蟀声、蛙声、蚊蝇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电风扇、拍蚊声等)。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
3、各式蚊蝇拍、硬纸板、皱纹纸、软皮线、废旧饮料罐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夏夜的草坪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快找它在哪儿?(让幼儿倾听各种声音,寻找小动物。)
2、让幼儿感受夏夜的草丛中热闹的声音。
(1) 通过歌表演、创编等活动自由模仿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声音。(通过此环节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发展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
(2) 让幼儿交流自己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
(3) 让幼儿正确处理各种小动物。(让幼儿凭借以为以往的生活经验来,区分益虫与害虫加深对个各种虫子的认识)
3、利用雷声将幼儿引入室内场景。
4、通过倾听各种声音让幼儿想象、讨论、探索各种消暑解渴的方法。(通过提供各种室内的'声音,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充分想象、表述的空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能力)
5、针对蚊蝇声让幼儿讨论如何来消灭蚊蝇。
(1) 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各种灭蚊蝇的工具。(给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幼儿进行灭蚊蝇活动,感受灭蚊蝇的有趣,在劈啪劈啪声中感受灭蚊蝇的热闹。
6、在灭蚊蝇后,让幼儿随着悠扬的音乐安静的入睡。(动静交替,使幼儿享受到热闹的灭蚊行动之后那份独特的安宁,体验无比的成就感)
声音小班教案7
活动目标:
⒈探索爸爸、妈妈、宝宝说话声音的不同,辨别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⒈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全家福照片。
⒉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⒈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分辨照片中的人物,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张照片上有谁吗?
⒉讨论宝宝和爸爸、妈妈的不同。
二、游戏:猜一猜。
⒈播放录音,大家共同讨论:他(她)说了什么?是谁说的?你们知道这张照片上有谁吗?
⒉请幼儿来学学他们讲话的声音。
三、活动延伸:
⒈在娃娃家游戏中尝试模仿不同人物说话的声音。
⒉在饭前活动或游戏时,播放录音让幼儿猜一猜:是谁在说话?说了什么?
声音小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能发出声音的玩具若干。
2、课件-声音: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引起幼儿兴趣。
二、玩一玩
请幼儿自选玩具,发现玩的时候有声音。
三、说一说
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玩具发出的声音。
四、看一看
出示课件-图片,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五、唱一唱
《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六、猜一猜
播放课件-这是谁的'声音
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等等。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声音小班教案9
好听的声音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2、在玩玩、摇摇瓶子过程中,发现声音的轻响。
3、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装瓶子布袋(套在椅子上)教学重点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宝宝们,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听咱们上课,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客人老师是来找耳朵最灵的宝宝的,那我们来比一比好不好?你听!(播放宝宝笑声)这是什么声音啊?(笑声)谁的笑声啊,大人的还是宝宝的笑声?(小宝宝)看看是不是小宝宝的笑声。(出示小宝宝图)你们猜对了,真棒!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来叫醒这个小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大公鸡,(出示大公鸡图)哇!你们又说对了!拍拍手表扬自己。那除了公鸡会叫宝宝起床,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叫呢?(小狗,小猫等)小狗怎么叫的?(幼儿模仿)会叫的动物有很多很多,所以妈妈可以请许多小动物来叫小宝宝对吗?宝宝被叫醒了,(播放洗手声音)咦!宝宝现在在干什么?(洗手)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洗完脸刷好牙吃完早饭,宝宝该上幼儿园了,宝宝坐着爸爸的汽车(出示汽车图)上学了,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啊?(嘀嘀嘀、嘟嘟嘟嘟)
(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教师事先准备3个瓶子:空瓶子、装有少量黄豆的瓶子,装满黄豆的瓶子)1、终于,宝宝来到了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了,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出示空瓶子)看看你们的椅子下面,把口香糖瓶子拿出来玩玩,瓶子有声音吗?(没有)怎样让它发出声音呢?(幼儿讨论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碰碰手、碰碰椅子、放东西到瓶子里等)附儿歌:拍拍拍,瓶子有声音,碰碰碰,瓶子有声音。老师有一种办法和你们不一样,我摇摇瓶子就会有声音,(出示装有少量黄豆的瓶子摇一摇)问,你得瓶子也摇一摇有声音吗?启发幼儿瓶子是因为装了东西而发出的声音(教师倒出黄豆证实)。
小结:瓶子碰碰某个地方就能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宝宝也想让你们的瓶子也发出好听的声音是吗?(是)老师在装豆子是还会念儿歌呢,你听:瓶子宝宝,嘴巴张开,吃点黄豆,嘴巴闭紧,有声音啰!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教师指导。
3、幼儿集体操作装黄豆。
瓶子宝宝有声音了吗?有的宝宝赶紧坐过来,我要请小朋友来表演节目啦!谁的瓶子宝宝保护好了我就请谁来,(引导幼儿专注较教师讲解)请一个幼儿上来与教师一同表演摇瓶子,提问,我们的瓶子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响声大一个响声小)怎么回事?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结: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4、摇瓶子游戏《大鼓和小鼓》
知道了瓶子宝宝的这个秘密,我们一起来表演大大的声音和小小的声音好吗?(伴奏:我是一只大鼓,我的声音很大,咚咚咚↓我是一只小鼓,我的声音很小,咚咚咚↑可进行两次)教师故意边唱歌边用一个装满黄豆(或两颗)的瓶子(透明),用力摇,瓶子没声音(是小小的声音),咦!怎么回事呀?瓶子宝宝还有秘密呢?跟刘老师再去找一找它的秘密好吗?
5、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6、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边说儿歌。
7、活动延伸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谁的耳朵最灵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呢?谁的笑声,是大人还是小孩的呢?看看是不是小宝宝的笑声?
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来叫醒这个小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大公鸡,(出示大公鸡图)那除了公鸡会叫宝宝起床,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叫呢?(小狗,小猫等)小狗怎么叫的?(幼儿模仿)会叫的动物有很多很多,所以妈妈可以请许多小动物来叫小宝宝对吗…………
活动反思: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科学教育,教师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验证性操作,忽视幼儿自主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无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声音小班教案10
活动目标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对声音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
1、播放声音-树林里的鸟-蝉(知了)-打雷-下雨
2、提问(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个声音?
(3)夏天里,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3、教师小结: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嗡嗡嗡的蚊子叫声,这些都告诉我们夏天到了。
二、探索、创造声音
1、用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教师: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之外,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东西会发出声音呢。
2、出示一些物品教师:你能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有趣的声音吗?
请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试一试。
3、分享制造声音的不同方法。
教师:你选了什么东西?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东西发出声音的?
4、教师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同一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比如,用手拍铁盒,铁盒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
用拳头敲铁盒,铁盒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
真是很神奇哟!
5、幼儿再次尝试自由选用材料制造声音提问:你选择了什么东西把它发出了什么声音?
这种声音像什么?
启发幼儿大胆联想-用装满米粒的塑料瓶发出了沙沙沙的下雨声,-敲打铁盒说发出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拗动塑料垫板发出了呱呱呱的蛙鸣声。
教师小结:你们看,这些东西普普通通,但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居然变出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自然真是奇妙。
只要我们多留意:多看、多听、多想,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三、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
1、教师:有一篇好听的散文叫《夏天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边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边朗读散文。)
2、提问: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四、音乐之声1、教师:我们来开个音乐会吧,每热选一样东西,一起来模仿里面的声音。
2、教师小结:我们用敲、拍、吹、搓、拉等许多方法让一些不会动的东西发出有趣的声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动听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乐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还藏着许多奇妙的、好听的声音呢。
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听到大自然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附:夏天的声音
夏天的池塘边,美丽的荷花穿着粉红色连衣裙翩翩起舞。红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丛中欢快地唱歌。忽然,一片乌云从远处飘来。你听,滴答滴答,渐淅沥沥,下小雨了!再听——轰隆轰隆。轰隆轰隆,雷公公也打起鼓来了!雨越下越大,哗哗哗。哗哗哗……不一会儿,天空亮起来,乌云不见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里,荷花和绿叶像刚洗过澡,更加清新美丽。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叽叽叽、喳喳喳,是小鸟在歌唱。大家用歌声欢唱:夏天真美丽!
活动反思:
孩子们通过“动脑想、动手做、用眼看、用耳听”了解到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兴趣和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同时也教会了幼儿认识事物的方法。整节活动孩子的兴趣很浓,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声音小班教案11
目的:
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准备:
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
(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声音小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摇摇猜猜的过程中,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了解到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2.进一步感知物体的特性与声音的关系,并引导幼儿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探索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孩子们跟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讲述和讨论,从孩子们的回答中选出教育内容,切合孩子们的回答让幼儿知道瓶子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原因,以及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1.空瓶子、豆子、大米、布、餐巾纸等。
2.音乐《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1. 听听摇摇。活动开始,教师出示一个铃鼓,摇一摇,请幼儿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请幼儿拍铃鼓,感受到声音。
2. 出示空瓶,听听有没有声音,然后请幼儿说说怎么样可以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
基本环节
3. 幼儿讨论结束后,出示几个里面装有东西的瓶子,请幼儿闭上眼睛听听,瓶子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然后再睁开眼睛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4. 幼儿了解了不同的东西所发出的声音是不同并有了初步的经验后,我请幼儿听声音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孩子们对猜很感兴趣,都为自己能猜对里面的东西而兴奋不已。
5. 听了能发出声音的瓶子后,请幼儿思考“是不是往瓶子放了东西都能发出声音?”一开始孩子们都很肯定,然后我做了一个示范,放了餐巾纸在瓶子里,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孩子们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有的说放布没有声音,有的说放棉花没有声音。针对孩子们的回答,我请幼儿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试试,放什么东西放入瓶中可以发出声音,什么东西放入瓶中不能发出声音。
结束环节
5.音乐游戏《幸福拍手歌》。
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让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瓶子,然后跟着音乐的空拍处摇动瓶子发出声音,游戏几次后结束活动。
活动策略:
科学区的重点在于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并且具有自主的自发性的猜测和探索,孩子们的好奇心是有效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运用到了示范法、谈论法以及讨论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使得课堂活动有效进行。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但相对比较单一,选择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声音,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将教育目标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们在真实再现的生活情景中,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发现、表达,提升经验。活动中,在讨论在瓶子里放什么东西能发出声音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回答的都是自己经验过的,而家长们一般在瓶子里放的都是各种豆子或米,这容易导致幼儿思维的限制,也没能让幼儿很好的进行思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要结合孩子们的已经经验和扩展孩子们的经验,发挥孩子的想象与发散思维想结合,让活动更能体现教育价值!
声音小班教案13
设计理念:
听觉是幼儿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奇妙的声音”创设了以声音为主题脉络的学习情境,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幼儿感知着、理解着、创造着、发展着。艺术活动《厨房的节奏》,幼儿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厨房里听到的炒菜声、瓶罐声、油锅声从而关注某些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声音,感受声音的奇特。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尝试制造简单的声音效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用快乐的情绪演唱。
2、能按乐句敲击乐器,进行初步的合作表演。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重难点:
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能够按乐句敲击乐器,进行初步的合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厨房的声音》
2、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乐器”分别是勺子、果奶瓶、筷子、塑料纸。
3、课前请幼儿熟悉厨房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厨房里有那些声音。
1、你听到过妈妈在厨房里烧菜吗?
2、想一想,妈妈在厨房劳动时会发出哪些声音。你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吗?
二、唱唱厨房的声音。
1、教师放慢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你在歌中听到了什么?主要有哪些声音?
3、引导幼儿猜想、讨论:歌曲中的“乒乒乓乓”、“哗啦哗啦”、“嘭恰嘭恰”、“嘶嘶喳喳”分别是做什么事情发出的声音。
4、幼儿跟唱2——3遍,熟悉歌词。
5、你平时在厨房里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6、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几遍。
三、厨房里的大合唱。
1、出示果奶瓶、筷子、勺子和塑料纸,请幼儿听一听敲击它们或揉搓塑料纸发出的声音。
2、厨房里的声音这么多,就像大合唱。让我们用这些乐器来学学这些厨房里的声音吧。
3、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幼儿分别手拿不同的材料,教师弹到象声词乐句时由幼儿表演。
如︱3·3 1 1︱可以为瓶罐组敲击两个果奶瓶发出声音︱2·2 4 4︱为洗菜组用两根筷子对敲发出声音,︱5·5 3 3︱为切菜组用勺子碰触桌面发出声音,︱4·4 2 2︱最后一句为炒菜组揉搓塑料纸发出声音。练习多遍。
4、教师做指挥,幼儿合作敲击乐器演奏歌曲。
声音小班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本节教学活动我从“魔术声音激趣导入→说说生活中的声音→欣赏并辨别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尝试自主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游戏活动“寻找声音朋友”→体验探究的成功和快乐”,整个环节层层深入,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从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入手,再去发现声音、感知声音,而后启发幼儿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了解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每个环节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奇妙的声音,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学习品质。
声音小班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游戏规则,初步获得“听声音推测罐中物体”的经验。
2、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初步懂得感官的用处并知道爱护自己的感官。
二、活动重点、难点
能听声音判断出罐子里的物体,知道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活动准备
1、搜集封口的铁罐(八宝粥灌,茶叶罐)若干,分别装有黄豆,小米,核桃等。
2、黄豆,小米,核桃实物及图片,红灯标志牌。
四、活动过程
1、猜测罐中是否有东西,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师,拿一罐子摇一摇,罐子里有东西吗?幼:没有。师:你们又没有看,怎么知道里面没有东西?幼:因为没有声音。哦,没有声音就没有东西啊!
那孙老师变魔术了,(转身往罐子里放一个核桃)再摇一摇,那现在罐子里有东西吗?幼儿:有东西了。师:为什么有东西了?幼:因为听到声音了。师:哦,有声音就表明有东西了,你们真聪明!
2、罐子找朋友
师:现在桌子上有各种各样的罐子,你们到前面来一人拿一个有东西的罐子,只能用耳朵听,不能用眼睛看,也不能揭开盖子看。孩子们上来一人拿一个罐子。
师:现在你们摇一摇,听一听罐子里是什么声音?
请一个幼儿上来,让他摇一摇,听听他的罐子是什么声音?请你们给罐子里的声音找朋友,听听有没有和他一样的声音?是你吗?是你吗?请和他一样声音的罐子上来和他站在一起,快点。请一样声音的孩子坐在一起。
老师拿起一个罐子,摇一摇,请听听我这个罐子是什么声音?有没有和我一样声音的,请和我一样声音的罐子上来,请相同声音的孩子上来,再摇一摇听一听,请这些声音相同罐子的孩子坐在一起。
最后剩下的,你们听听你们的声音一样吗?摇一摇,请你们声音相同的坐在一起。
现在请把罐子放在桌子上。
3做游戏,集中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三样东西,核桃,黄豆,小米,并把实物展示给孩子,出示小米,黄豆,核桃图片,咱们来听听哪个是核桃的声音,是这个吗?是这个声音吗?最后找出核桃的.声音,请拿核桃罐子的小朋友把罐子拿回去。再听听哪个是黄豆的声音,请拿黄豆罐子的小朋友把罐子拿回去。最后请拿小米罐子的小朋友把罐子拿回去。
现在咱们一起做警察红绿灯的游戏。我出示小米牌子,那么拿小米罐子的开始开汽车,我出示黄豆牌子,那么拿黄豆罐子的开汽车,我出示核桃牌子,那么请拿核桃罐子的开汽车。速度由慢到快。
今天老师给罐子编了一首歌,听听老师怎么唱的,核桃罐子请你摇一摇,小米罐子请你摇一摇,黄豆罐子请你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现在老师来唱,你们来摇,请看我手里的标志牌,我出示哪个指示牌,哪个罐子摇一摇。老师边唱边出示指示牌,速度由慢到快。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乐队,请乐队给我们伴奏,我们一边看指示牌,一边耳朵听音乐,老师出示指示牌跟着钢琴伴唱,孩子摇动罐子,速度由慢到快。反复练习几遍,听辨不同罐子声音。
请孩子们摇动罐子给老师再见!
课后评析:
今天这节课孩子们很感兴趣,配合的非常好。能听老师指挥摇动罐子,没有乱七八糟不听指挥的摇动罐子,课堂纪律好。孩子们能用耳朵分辨出不同物品罐子的声音,做游戏,唱歌都很高兴,很配合老师。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是有的罐子没有封严,摇动的时候罐子里的东西洒出来了,有的孩子就去捡地上掉的豆子。上课时有些紧张,过程衔接的不太好,语言不精练。以后要注意。
【声音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声音小班教案03-31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01-10
小班奇妙的声音教案03-27
《奇妙的声音》小班教案03-20
好听的声音小班教案10-09
《好听的声音》小班教案06-05
小班语言好听的声音教案03-19
声音小班科学教案03-24
小班综合活动教案听声音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