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07-11 18:37:0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根据积木的特征,察觉稳度、形状、结构间关系。

  2、科学探究

  会对哪种形状积木容易堆叠有猜想,并记录;会在搭建中观察、比较,找到容易搭建的积木,并记录。巩固分类方法,形成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初步归纳概括容易搭的物体的`共同之处。

  3、科学态度

  分工合作搭建;耐心细致完成工作;乐于挑战,用不同形状搭建出既高又新颖的作品

  4、STSE

  初步了解搭建活动在人类建筑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自带各种形状的积木,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建筑图片,积木搭建作品图片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家玩过积木吗?我们前面学会了观察、比较和分类方法后,今天进行搭建积木,相信我们将有更多的发现。

  (二)新课学习

  1、探索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1)每个小组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积木

  (2)明确问题——什么样的积木更容易搭?

  (3)学生猜想

  (4)讨论,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一种形状的积木、另一种不同形状的积木不断搭高,比一比哪种形状更容易搭起来。

  (5)学生进行搭建,求证推测是否正确。

  (6)将容易搭的积木挑选出来,思考:“这些容易搭的积木有什么特点?”

  (7)小结:四四方方、表面平平的积木更容易搭。

  2、试一试:我们组的积木可以搭多高?

  (1)要求:不但想办法往高搭,还要能用上更多不同形状的积木块。

  (2)小组分工合作,交待注意事项。

  (3)总结和鼓励

  (三)介绍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四)整理材料,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的2、科学探究

  培养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3、科学态度

  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

  4、 STSE

  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放大镜,塑料托盘,自己考察带回来的自然物品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提问:1、观察物体,需要哪些感官参与?用感官观察时要注意些什么?

  2、达尔文是怎样考察大自然的?

  (二)新课学习

  1、观察自己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

  (1)学习使用放大镜

  教师首先演示怎样使用放大镜——手持镜柄,眼看镜片中的物象,调整镜片距离物体的远近,直至看到清晰放大的物象,然后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并警示学生注意安全,例如“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以烧伤眼睛”。

  (2)小组内分享自己带来的物品,讨论怎么观察每个物体(借助感官和工具)。

  (3)指导制订观察计划(包括观察时组内成员怎样分工,如何做观察记录)。

  (4)学生观察。

  2、给自己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分类

  (1)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分为二)

  (2)自行分类

  (3)展示分类结果,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

  (4)扩大物品范围(由个人物品到全组物品)再次分类

  (5)继续扩大物品范围(由小组到全班)再次分类

  (6)发现问题:物品越多,一分为二的分类标准比较难找。

  (7)教师指导:将物品按照有生命和无生命划分。

  3、考察交流会

  (1)组内整理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全班交流,问题汇总

  (3)小结: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科学家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使得科学不断进步的。

  4、拓展—来自大自然的艺术

  (1)教师展示叶画、石头拼图作品

  (2)学生创作

  (3)学生作品展示

  (三)整理材料,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五、拓展

  做叶画。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最好是实物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品可做展示。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一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知道一些自然现象。

  2、科学探究

  初步经历明确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考察计划,经历考察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乐于参与考察活动观察仔细认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考察中知道要爱护大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中考察大自然的选项表,笔,小收纳盒子。

  教师准备:考察提示PPT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模仿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方法,在校园中考察身边的`大自然。

  (二)新课学习

  1、明确考察对象

  提问:1、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属于大自然的事物?

  2、我们在校园里考察身边的大自然,选取哪个区域进行呢?

  2、交待考察提示

  (1)选择植物多的地方

  (2)考察时,要记录观察到了什么和有什么发现。

  (3)带回2—3样大自然的物品。

  (4)爱护校园环境

  (5)注意安全

  3、排队,教师带领下,在校园中的已选取区域进行考察。

  4、完成考察任务之后,教师带领下排队返回教室。

  (三)整理,下课

  (1)各自整理自己带回的物品,并要求妥善保管好。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为下节课作好准备。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

  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点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

  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

  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导语:星期天,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二、画一棵植物

  过渡:维尼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XX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

  (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

  三、 小结

  过渡:跳跳虎听了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课植物,原来它是凤仙花!(PPT出示)

  跳跳虎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

  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作业设计

  画一株植物,要具有根茎叶结构。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阴、晴、雨、雪、风、雾等天气现象、主要特征和相应的天气符号。

  (2)科学探究

  初次经历较长时间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

  (3)科学态度

  培养坚持性,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

  (4)STSE

  了解到人们在监测、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的图片、录像,天气符号图片,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天气,与我们密切相关。这节课,我们要开始学习有关天气的科学。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1)这是什么天气?

  依次出示晴、阴、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的图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2)找晴天和阴天的特征

  首先出示不同地点的晴天图片,找晴天的主要特征(太阳没有被云遮住)。

  接着出示不同地点的阴天图片,找阴天的主要特征(太阳被云遮住了)。

  (3)用符号表示晴天和阴天

  首先同时出示同一地点的晴天和阴天图片两张。

  提问:用图形符号表示晴天和阴天,怎么画才好区分呢?

  学生试画,然后交流。

  最后出示教材所画的晴天和阴天的天气符号,与之对照。

  (4)用符号表示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

  依次出示雨、雪、风、雾等不同天气的多个图片。

  找上述每种天气的.主要特征。

  学生试画,然后交流。

  最后出示教材所画的相应天气符号,与之对照。

  (5)看符号认天气

  出示不同的天气符号,学生认天气。

  2、观察记录一周天气现象

  (1)明确任务

  任务1: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会相同吗?(例如,学校,每天9点、12点、下午3点)

  任务2:不同地点,同一时刻,天气会相同吗?(例如,不同区域的两家住地,每天7点)

  (2)领取任务

  同学们选择任务,相同任务的几个人组成小组。

  (3)记录指导

  (4)交待注意事项

  课后观察,坚持观察一周。

  及时记录和交流。

  注意安全。

  3、说一说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

  (1)亲自观察、测量

  (2)电视、广播中播放的天气预报

  (3)其他有天气信息的设备或人员

  (三)整理,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了解科学课学什么,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3了解任课老师,能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小朋友们做实验的小故事,感受到科学好,并愿意为之努力。

  【教学难点】常规养成。

  教学准备

  卡通磁贴、碘酒棉签、米饭、白纸、铁勺(分米饭)

  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评价表

  1.给表现好的小组贴笑脸磁贴,引出评价表。

  2.简单介绍奖励措施。

  3.介绍分组,让相应的学生举手,给反应快的小组奖励。

  二、教师自我介绍

  二、 讲小故事

  1.讲身边的同学的'故事,积极尝试简单的实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仔细观察,关注细节,不局限于限定材料,多次尝试,乐于表达。

  2.科学家珍妮古道尔的事迹。

  四、了解学什么

  1.植物(展示很多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2.给学生演示一些简单实验(如,米饭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等等)。

  3.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五、作业设计:

  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如“金鸡独立”或其他。

  作业设计或典型错题记录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知道什么是分类,知道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2、科学探究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别经历给定标准、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分类方法,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渗透归纳方法。

  3、科学态度

  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每组5根不同颜色铅笔,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普通铅笔(削尖1支、未削的2支)。

  每组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开门见山,交待学习任务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分类

  (1)出示按教材准备好的五支铅笔,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学生尝试分类:各小组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整理铅笔。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另外放在一起。

  (3)教师示范分类:例如以是否带橡皮头为分类标准,整理、示范分类的过程,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同一次只能采用同一个标准),依据标准分类。

  (4)学生再次分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例如按是否削尖、按冷暖色、按铅笔型号、按品牌等)将铅笔再次分类。

  (5)汇报交流,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

  2、分类练习

  (1)提供4个不同的杯子,(2)放手让学生按一分为二的标准给杯子分类。

  (3)交流、评价。

  (三)讲述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对动物分类的科技史,体会分类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课后拓展

  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整理散乱的图书。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能列举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的生活影响实例。

  2、科学探究

  多角度分析不同天气对人们的活动方式的影响。查阅整理天气对动植物的影响资料。

  3、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关心天气的兴趣。

  4、STSE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意识到观察和长期的记录是有用的,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图书资料、网络和终端设备、资料卡。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知道了各种天气现象,还要能列举天气变化对人们和动植物生活影响的例子。

  (二)新课学习

  1、了解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观察教材中的6幅图

  (2)说一说:每幅图表示什么天气?人们在干什么?还适合干什么?

  (3)播放人们在不同天气中从事不同活动的图片资料(验证学生所说,丰富学生认知)

  (4)依次出示放风筝、冬季户外运动会的'场景图。

  (5)说一说:以上活动,在什么天气进行比较好?

  (6)小结

  2、了解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观察教材中的4幅图

  (2)说一说:蝴蝶的行为有什么变化?蒲公英的形态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变化与天气有关吗?

  (3)对照教材场景图,教师讲述蜜蜂与天气的故事。

  (4)提供学生查阅天气对动植物影响的资料

  (5)进一步交流

  (6)小结

  (三)整理,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科学探究

  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

  3、科学态度

  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己喜爱的自然风光照片,向大家介绍这是什么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教师准备:蝉鸣、蛙鸣、杜鹃鸣叫、蟋蟀鸣叫、雷鸣等音视频资料。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自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步了解。

  (二)新课学习

  1、提取对大自然的已有认知并予以丰富

  (1)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声的声音资料,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

  (2)学生认真听,把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画下来。

  (3)交流。学生将头脑中一幅幅大自然的画面,用图画和言语表述出来。

  (4)出示大自然的声音对应的事物(现象)图片,与之前的交流结果进行印证或纠正。

  (5)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风景,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6)小结。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现象(例如雷电)。

  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示出其中的道理。

  2、了解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实

  (1)阅读。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达尔文的故事。

  (2)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总结。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

  (三)下课

【部编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03-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06-11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01-17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语文教案02-15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范文04-2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语文教案11-3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蜗牛》语文教案01-17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19

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教案02-22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