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乡》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小说的创作特色,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2.品味理解关键词句,理解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
3.了解旧中国农民生活的悲惨、农村日趋破产的根源。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一、导入
鲁迅创作谈
材料一: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是推文艺…… --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二:为什么做小说,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地称小说为“闲书”。 --鲁迅(《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
那么《故乡》的写作为的又是什么呢?引出《故乡》
问:《故乡》的主要人物是哪几个?--“我”、闰土、杨二嫂。
问: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这三个人的生存状态。--辛苦。
问:引列夫·托尔斯泰话语“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文中三个人虽然不幸是一样的,但他们的不幸又有什么不同?
--我:辛苦展转;闰土: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睢。
二、课文研读
1.闰土的辛苦
①找出文中的语段集中体现闰土的“辛苦”
听该部分录音,简单思考
a.文章是通过那些描写手段来展现闰土的辛苦的?从文章中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
--神态、语言、外貌……
b.用文中的一个名词概括闰土的整体形象特征--木偶
②在这部分文字中,这个“木偶”是否曾经生动过?
--第59、60节(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找出生动的词语:欢喜、凄凉;动着嘴唇、没有作声。
③是什么使闰土变成这样的“木偶”的?从文中找出两处文字来说明。
--71节和74节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④朗读三节文字,思考:(四人小组讨论)
a.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什么?--欢喜:我对他的态度,看见我的兴奋;凄凉:自己处境的不尽人意,两个人之间身份的差距……
b.动着嘴唇却没能说出来的话有什么?他为什么没说?--迅哥儿……
c.闰土为什么不痛快的诉说自己的苦痛?他怎么这样说话?
在看待孩子的问题上,闰土和“我们”有什么差异?通过这种差异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闰土的思想观念?
--闰土已经不善言辞--没有机会表达,也没有人愿意听他表达--哑巴吃黄连,往心里苦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奇怪,已经有六个孩子在帮忙了,却还是吃不够--多子多福--愚昧(在“我”母亲看来,“多子”是给他带来灾难的原因,而闰土觉得应该给她带来幸福。)
总结: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和思想让生活困顿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
⑤当年的闰土是否这样?请同学们从形象、语言两个角度来观察一下当年的闰土。
--12节、18节-29节
齐读部分段落:体会、概括闰土当年情况--活泼的孩子。
⑤总结:活泼的孩子 -- 木偶;
人 -- 非人
一个残酷的社会把一个生动活泼的孩子变成了精神“麻木”的木偶人,把人变成了非人。
2.杨二嫂和“我”的辛苦
① 如果说闰土经历了“孩子”到“木偶”的蜕变,那么请你用简单的话概括杨二嫂的变化。--“豆腐西施”到“细脚伶仃的圆规”
“豆腐西施”可见杨二嫂当年怎样?
豆腐西施:白嫩、美丽、柔弱
② 圆规本身具有怎样的特点? --尖、细
③ 作者后来把杨二嫂直接指称为“圆规”,阅读文字(38节-52节),找出杨二嫂身上和圆规相近的特点。(外形的近似、性格的近似 --尖刻、刻薄)(学生回答时朗读杨二嫂的语言)
④ a.杨二嫂刻薄“我”的话,其真实性如何?--显然是虚构的
“我”的辛苦:回故乡卖家产,从此远别故乡----朗读开头部分--辛苦展转
b.杨二嫂的随口胡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随口胡诌,为了给自己蹭点小便宜制造借口和机会。
--损人利己、自私、刻薄
c.那你愿意成为“圆规”这样的人吗?
那样二嫂甘心成为“圆规”似的人物吗?
--“豆腐西施”中暗含的轻侮、不庄重的成分,说明杨二嫂也生活在一个被人轻视的环境中,她的“圆规”品行可能是自我保护的结果、为生活所迫。
⑤ 总结:豆腐西施--细脚伶仃的圆规
人 -- 非 人
总结:一切都改变了:当年故乡如美丽的神异图画,现在成了萧索的荒村;当年我心目中情同手足
的勇敢机智天真的小英雄,也已成了如隔了一层厚障壁的苍老麻木守旧的木偶人了;当年那个端庄文静的豆腐西施,也已成了放纵刻薄自私细脚圆规了。
三、深入探讨
①.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三个人物?
--三个人物的命运象征了整个社会中所有人的命运。
[展示《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
所以我的取材,我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只有主要的几个人,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式是适宜的。
--鲁迅(《我为什么做起小说来》)
②.问:在这样的社会,“我”、杨二嫂、闰土有没有自己的希望?
明确:闰土的希望寄托在神佛上;杨二嫂的希望寄托在对别人的损害上;“我”寄托在手制的偶像上(追问)(从我们局外人的角度看,这能算是希望吗?)(难道彻底没有希望了吗?作者绝望了吗?)
③哪一部分文字的描写说明作者心目中是有希望的?那幅朦胧的画面象征了什么?为什么其中没有了闰土,如果要你加上合适的人物,在本文中选择谁?为什么?--孩子(宏儿或水生)。
④.小结,全体朗读最后一节,结束。[投影11]
四、作业布置
1、相关配套练习
2、背诵最后三节
《故乡》教案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2、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在黑板上挂上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画。)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这幅画,小组交流交流你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3、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走进江南水乡,去欣赏清新淡雅如水墨画一样的江南美景。(板书课题,齐读)
4、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水墨画的呢?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1)生字
读音重点注意:“嚼”是多音字,“嚼碎”中念“jiáo”,文中的“咀嚼”念“jué”
书写重点注意:在“菱”“馨”“掐”“嚼”几个字上,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不能多笔少点。
(2)词语
理解“散漫”“黄梅”“头朝菱”“徜徉”“采撷”“密密匝匝”“诱惑”的意思。
3.指名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
5.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1、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2、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思考每段之间的联系。
4、反馈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小组内互相批阅。
2、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知大意,今天我们来感受“水墨画”之美。
(二)深入研读课文,感悟“水墨画”之美
1.引读第1段。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
(相机板书:散漫)
“散漫”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散漫:零零散散的,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非常准确,也很有意思,体现出了一种随意、自在的意境美。)
小结: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满菱角的池塘零零散散地侧卧在村边地头。这是一种多么随意、自在的`美呀!(板书:意境美)
2.品读2--4段。
(1)自由品读,探究“水墨画”的美。
(2)小组合作探究。
①交流探究所得。
②用喜欢的方式朗读。
(3)全班交流。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呢?用~~~~勾画出来。
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池塘的美。(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
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
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
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
(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
a、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
b、小花的数量也真不少!哪些词告诉了我们?
(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
c、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嬉戏。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美呀!
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板书:采菱)
③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悄悄地变化着,呈现出不同的美。(相机板书:变化美)
④你们知道吗?在采菱时节,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菱角的美味。“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诱人的画面呀!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⑤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一个多么和谐温馨的场景啊!
3.品味第5段。
(1)全班一起朗读课文第5段。
(2)小组内自主交流学习。
(3)反馈学习情况: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而今,我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又想起了故乡的“水墨画”,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呀!
(4)师生合作朗读。
(三)巩固拓展,升华情感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再次朗读全文,思考: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故乡的“水墨画”独特、美丽。)
2、故乡的池塘独特、美丽在哪里?谈谈你的体会。
3、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恬静、自然而不乏快乐的美景。江南的美丽,水乡的迷人,还有那菱角的美味,真让人回味无穷。是呀,故乡风景美丽迷人,童年生活幸福、快乐。(相机板书:故乡美童年乐)
(四)片断练习:写一写你家乡的美景
(五)板书设计
1《故乡的“水墨画”》
池塘(远看)——散漫美
莲叶生机图、采菱图——变化美 故乡美 童年乐
煮菱品菱——趣
《故乡》教案3
教学目标:
(一)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二)能够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歌曲有感情地演唱为重点,节奏X XX. X X |X X X—|;音准特别是低音的演唱为难点。
教法及措施:听录音、多媒体展示、范唱、范奏、模唱、提问、讨论、互动交流、讲解分析、总结、实践创编活动。
课型 :新授课。(唱歌)
课时 : 1课时 。
教具或器材: 收录机、磁带、电子琴、多媒体设备、光盘、挂图、教鞭、彩笔、书面材料、板檫等。
板书设计:波浪式书写、提纲式书写。
教学过程:
一、上课礼式组织教学。
二、教学步骤
1、复习旧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一首混声合唱叫什么?是哪个族的歌曲?所欣赏的管弦乐曲是哪一首?其主题音乐旋律是怎样的?谁能哼唱?
2、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 大海吗?会唱有关大海的歌吗?
(生讨论后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优美抒情的大家喜爱的有关海的歌曲 ——《大海啊,故乡》。
3、新课
(1)简介歌曲《 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创作于1983 年。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1=F? 中速、深情地,王立平词曲,杨传纬英文译配。(师讲解分析)
(2)作者简介 (可先让学生介绍,后老师讲解)
王立平(1941—— )作曲家,吉林长春人。在北京电影乐团任团厂兼作曲。曾参加大型纪录片《周总理永垂不朽》作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主要作品还有:《潜海姑娘》、《鸽子》, 电视片音乐《哈尔滨的夏天》,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音乐,电影音乐《戴手铐的旅客》、《少林寺》、《大海在呼唤》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旋律优美,配器精巧, 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3)听录音 学生听录音一遍,感受音乐的情绪,留下初步印象。
(4)提问 此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朗读歌词学生齐朗读歌词一遍,带感情朗读,边读边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6)生发言学生2—3人回答。
(7)师总结此歌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了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母亲、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8)复听 再放录音,让学生听,熟悉旋律。
(9)随琴模唱师弹此歌的旋律学生从开头到大海前用“m ”做哼鸣练习,从大海到结束用“啊”模唱,并体会其情绪的变化,模唱两遍。
(10)填唱歌词学生试唱歌词一遍。
(11)难点解决纠正错误解决难点,突出强调,范唱对比(音准、节奏、演唱方法)。
(12)完整唱学生完整唱一遍。
(13)艺术处理
a、共有六个乐句,前两个乐句质朴、深情、亲切、如叙家常,属叙事性,低吟轻叹,后两个乐句情意深长,感情稍饱满,有起伏感。重复的后两个乐句感情饱满、情绪激动、有种呼唤的感觉。
b、在三拍子的基础上突出附点节奏的起伏变化。
c、保持中速,循环用气,声音圆润、连贯。(可让学生先说自己的处理意见,后老师再讲解)
(14)分组比赛男女生分组比赛,对比一下音色的变化及演唱效果,并略作评价。(可让学生互评)
(15)视谱练习先学词后学谱,学生先试唱后老师教唱两遍,再弹琴让学生随琴唱。
(16)创编活动
a、列举有关大海的歌曲与乐曲并试着唱几句。(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能力)
b、放《大海啊,故乡》的伴奏音乐,学生朗诵有关海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的片段。
c、任选一种音响,为《大海啊,故乡》编配乐曲开头或结尾。
1、以人声2、以乐器3、以自制音响4、以电子琴 5、以电子合成器或音乐电脑多媒体。
(17)教师总结
举例:带海的歌曲如《大海》、《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深深的海洋》、《渔光曲》、《大海摇篮》、《海鸥》、《海的魅力》、《赶海的小姑娘》等。带海的乐曲如《大海》、(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蓝色的爱》 带海的文学作品如《海的女儿》、《老人与海》、《大海的歌》、《海洋里有什么》、《蓝色的诱惑》、《奇迹的海》、《至东海》、《东海》等。
(18)试唱英文学生先朗读英文歌词,后试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版)(先尝试一下,此内容安排下节课继续学习。)
(19)多媒体播放 学生随多媒体音乐巩固唱一遍《大海啊,故乡》。
三、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学们在快乐中很快度过了一节 课的时间,有一个问题问大家,今天学习的歌曲是什么乐队伴奏的?(学生可能说不准老师可更正)是电声乐队。你们想了解有关知识吗?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探讨。
四、下课礼式
学生在《大海啊,故乡》的音乐声中和老师说再见。
《故乡》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人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二、体裁:小说
三、背景:
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浙江绍兴。
2、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留恋、喜爱、思念之情。
3、对鲁迅的故乡你了解多少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4、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留恋、喜爱、思念之情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故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很糟糕。
5、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时代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
注: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呢?
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生字词(略)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结构
1、回故乡(1--5)少年闰土
2、在故乡(6--77)杨二嫂
3、离故乡(78--结尾)中年闰土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1、看提示,请问本文线索?“我”的见闻和感受。
2、那么贯穿全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哀
3、千里迢迢地赶到二十年不见的故乡,不是激动、兴奋,而是悲哀,为什么?故乡发生了变化。
4、那么故乡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才使“我”一踏上故土,就惊呼“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下面我们就通过“我”的见闻来具体分析故乡的变化,从而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悲哀情绪。
二变化
一景
1、当“我”踏上故土时,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2、这幅“萧索的荒村”图让我感到悲哀,因为“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那么“我”记忆中的故乡又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
神异的图画(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对少年朋友的敬佩思念)
小结:曾经美好如“神异图画”的故乡如今却变成了“萧索的荒村”,又怎能不让我感到悲哀?
“横着”进一步体现萧索和没有活气,反映了故乡的荒凉和冷落。
第二节写“我”初回故乡所见到的萧索、衰败的荒村景象,烘托出灰暗、凄惨的氛围,揭示了“我”的'悲凉心情,为主人公闰土展示了一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
二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
描写:健康可爱:外貌描写
淳朴:初见,离别时的表现小英雄
聪明勇敢:捕鸟、刺猹
和我的关系:好朋友
中年闰土:——木偶人
描写:苍老贫困、迟钝、麻木、愚昧
和我的关系: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本义为阻隔的墙,这里指人与人之间严重的隔膜)
闰土四次称我为“老爷”,并认为先前的哥弟称呼不成规矩,这表明善良的农民不仅为饥寒的生活所苦,而且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精神麻木,由此“我”产生了震惊、同情、悲哀。
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表明中年闰土反映迟钝、麻木,无法尽情表达内心的痛苦,这与少年闰土有声有色的描绘、滔滔不绝的谈吐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
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两者对比非常鲜明,请问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小英雄变为了一个木偶人,使两个情同手足的好伙伴变为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明确: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是封建等级观念,是社会的折磨
(三)杨二嫂
1、分角色朗读有关杨二嫂的文字:“‘哈,这模样了……出去了”
2、根据作者的描写语句说出杨二嫂的性格特点。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肆、泼辣
外貌:精瘦、放肆(“圆规”:借代,突出其外貌特征)
语言:尖酸刻薄、虚伪
行为:明讨暗偷、顺手牵羊
3、塑造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杨二嫂虚伪奉承、尖酸刻薄的话,顺手牵羊、明讨暗偷的行为,说明她已经从20多年前招揽顾客的“豆腐西施”变成了潦倒无聊的可鄙女人。
着重语言及动作描写,前后对比,衬托主要人物闰土,也反映社会现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农村经济的衰败已经波及到各个方面的下层人民。
(四)小结
从这两个人物、三个形象中可以体会到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村经济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
作者在《故乡》中运用对比手法,着力刻画了景与人的变化。
景:神异的图画萧索的荒村
人:闰土小英雄木偶人
杨二嫂豆腐西施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与闰土好朋友隔着厚障壁的主仆
当我离开故乡时,我不留恋故乡的山水,是因为故乡死气沉沉,没有一丝活气,曾经美好如一幅神异图画的故乡却变成了萧索破败的荒村。更使我失望的是与童年好友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高墙,西瓜地里小英雄的形象不见了。曾经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却变成了迟钝衰老的木偶人;曾经文静端庄的豆腐西施却变成了尖酸自私的圆规;曾经称兄道弟的好友却成了隔着厚障壁的主仆。所有美好的值得“我”留恋的记忆都被残酷地毁灭掉了,“我”又怎能不让感到悲哀?
除了悲哀之外,“我”在离别故乡时还想到了什么?
——希望
关于“希望”,在文末作者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你找到了吗?
二、“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解释原文。
“无所谓”——“说不上”。
2、你认为希望究竟是否存在?除了希望的存在与否,作者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隐藏在这句话里?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来证明你的观点。
前后桌可以互相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充实、有力。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辅导。
4、小结:罗列观点,其实在这句话中,重要的并不是希望的存在与否,而是后面关于“路”的论述。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阐明了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路是人走出来的。
1、如果不去走,就肯定没有路。
2、只有走了,才会有路。
3、引申到其他事情——凡事只有做了,才有希望,才会有未来。如果不去做,那只会一事无成,那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三、扩展阅读
这样类似的句子,这样的思想,在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如:关于“希望”——《祝福》《《呐喊》自序》《药》
《故乡》教案5
文本学习目标:
l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
l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l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导入:
(上课前3分钟)上课!(起立、问好)欣赏了这首美丽的歌曲,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诗歌朗诵。
(播放诗歌朗诵《乡愁》)
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这让我们想起了?诗歌是?谁能告诉我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很好,思乡之情。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请大家先看课本前面的目录,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文本。(学生查阅,有的说是《我心归去》有的说是《乡土情结》《月是故乡明》……)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是《月是故乡明》。
看人看眼睛,读文读题目。我们还是先看文章的题目——月是故乡明。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
1、有可能想到主旨是“思念家乡”。
2、有可能想到出处: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有可能联想到其他诗句:李白的《静夜思》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诗文鉴赏有三点不可忽视:题目、作者和注释。了解了题目,我们再来看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辞掉剑桥大学的约聘,毅然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金会”成立。
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分男生、女生部朗读,读的同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作上标志)
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洪亮,女生感情细腻。这里有几个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浩渺篝火旖旎绝伦惆怅耄耋
嚼烂慨然恍然大悟离乡背井
(学生认读)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
(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
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
________的,我都异常喜欢。
此地既然有___,有___,有___,有___,有__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____之上,上下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这么好的段落大家应该记住,现在,我们试着不看课本,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跟生字词语一样,希望同学们课后还要再复习巩固,不妨把它背下来。
同学们,朗读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但要真正解读一篇文章,我们还必须深入分析,学会质疑,学会鉴赏。同学们请结合背景资料,(提前印发《季羡林的故乡情》)默读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你认为好的(或不好)的地方找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质疑,学生自主解答)(教师穿插点拨)
问题:
1。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
学生甲回答:季老年龄大了,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回家不方便……。
学生乙回答:季老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所以没有回去的必要了……。
学生丁回答:季老思念的是他童年的那个家乡,而不是现在的……
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们的理解,只是从文章本身出发来分析。我们的分析与季老的内心所想是否完全一致呢?就很难肯定了。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季羡林老先生就在北大,大家可以写封信给季老,谈谈一个中学生对他的文章的理解。我相信,他一定会乐于解答的。当然了,更好的是拼搏三年,到北大与季老当面讨论。
2.他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
生答:过渡,文章第二自然段中说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需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了水……
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
生答: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捡鸭蛋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3.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生答:这是对比,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对比之下……”。我觉得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好。是啊,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老师提问:那在作者眼中,思乡到底是什么滋味呢?同学们齐读一下。(倒数第二段)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平常我们所说的——借物抒情。因此,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
在《月是故乡明》中,这种事物就是——月亮!那我想问: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抒情线索呢?
很好,是月亮!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解惑结束后,重申三个问题:对比、借物抒情、形散神不散。)
总结文本:
大家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作者为什么要用杜甫的诗作为题目呢?
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本文的哪一段中有一句话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
正如作者所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所以,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在他乡,还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
季羡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苦名新的平民情结。有评家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为一名大学生看行李。)
五、写作实践:
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训练——写作实践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请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断。
《故乡》教案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5、加深对杨梅颜色变化的了解,投影颜色变化过程。
6、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7、学与用。让学生观察和介绍他们熟悉的一种水果,进行说话训练。
8、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五、总结全文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的是杨梅,表达的是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板书: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
我
树
枝绿叶长
爱
故
形状
表达作者
乡
热爱故乡的
的
果
味感
思想感情
杨
梅
颜色
《故乡》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金柑、杨梅、桑果)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板书)
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其中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把课题补充完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爱字带点)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41页。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随机指正生字读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情感升华主题
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2、反馈交流:
《故乡》教案8
一、导入新课
1979年,有一篇散文获得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以后,这篇散文被海内外几十家报刊转载。大家知道这篇散文是什么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阅读的《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创作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以诗一般的语言,真挚强烈的感情,将读者带进了美的世界里。今天,就让我们徜徉、领略一番吧。
二、朗读课文
(听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三、总体把握
先让我们看看文章写了些什么。
全文思路
全文分三部分:
一(1—3段),由眼前的景物引出对故乡榕树的怀念,这三段是全文的引子,作者缓缓地把读者也带入了自己的回忆之中。
二(4—10)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故乡的人和事,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是文章的主体。
三(11—12)由回忆回到现实,再次书法了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主题
显然,这是一篇即景生情、情以物兴、借物抒情的散文。“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其主题:思乡怀旧。
四、文学鉴赏
我们知道,“思乡怀旧”可谓是一种永恒的主题了,自古及今,不知道有多少赤子抒发过。然而,作者虽然写的是一个老题材,今天读它,仍然会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优美的感觉。
事实上,本文作者确实用他那生花的妙笔把我们引进了美的王国,使我们获得了醇厚的美感。
景美
请先看看故乡的风景怎样美的吧。
故乡榕树“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团团绿云”,“春天新长的嫩叶……晶莹的露珠”(3)“从故乡的后山……鸭子”,“榕树下洁白的水流……小石狮子”(4)前者,这榕树的形和神,光与色,静与动;后者,榕树旁的欢乐、热闹与幽静、榕树下的物、事、人,都被作者朴实简洁地描绘出来。读着这如诗如画的景物语句,怎么不能令人心摇魄动: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事美
波斯诗人哈菲斯说过:“世界的.行程是一把血染的刀,滴下的每滴血都是皇冠。”随着作者远离故乡的时光日增,郁藏在胸中的思乡之情就犹如溪水汩汩涌流,并且借助种种小事的水珠,折射出七彩的感情丝线,编制成蘸满血泪的皇冠,戴在故乡这两棵古老而年轻的榕树头上。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故乡榕树下种种美好的事物吧。
在那里,有我和小伙伴用竹竿当桨,把榕树那段空的凹槽当船划的情趣(5);
在那里,有关于“驼背”榕树中藏着蛇精,遭到天打雷劈以致烧空了一段树干的神奇传说(6);
在那里,有母亲为给孩子求药治病、跪在榕树下向榕树虔诚地祈祷的慈容(7);
在那里,有蹑着很小的“三寸金莲”的祖母一边看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嘱咐我小心,把我折下的榕树枝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古朴风习(7)
……
这真是:点点小事融美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人美
景美,事美,人更美!
儿时的伙伴,汲水的少女,爱子心切的母亲,慈祥的祖母,他们身上无不显示出美,无不是美的化身。天真美,青春美,慈爱美。美中贮满了爱,贮满了真,贮满了善。
或许有人说,孩子天真幼稚,美;少女单纯活泼,美;那母亲和祖母慈祥善良,美;而那些终日辛劳的成年男子、晒得黝黑黑的农人怕未必有好的脾气,怕未必美。如果这样猜测,我说就完全错了。这里到榕树下息凉、睡觉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脚踏实地而来,飘飘欲欲而去。讲三国,说水浒,谈农作物长势和收成,拉胡琴,唱小曲,长啸天空,他们活得多么潇洒!
《故乡》教案9
一、 创设情境
1、 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
2、 请你分别模仿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选择你喜欢的声音,我们一起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3、 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看。
4、 大海是这样美丽,请你来汇报你查找到的关于大海的资料吧!
5、 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物产,谁能说一说大海的.物产有哪些呢?
6、 大海对我们非常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故乡》
二、 新课教学
1、 初听这首歌曲,请你的身体随着音乐做动作。
2、 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
3、 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印象最深,用你喜欢的声音哼唱出来。
4、 把你哼唱的歌曲用手中的乐器进行模仿演奏。
5、 感受这首歌曲的拍子,并随着节拍用打击乐器伴奏。
6、 再听歌曲,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
三、编创与活动
7、 分两组,排练节目,要求有唱歌、跳舞、打击乐器和器乐演奏的同学。组长负责分配每个人的职责。
8、 两组同学排练的节目进行汇报表演。
9、 评价一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更好,为什么?
10、 老师今天还带来几首歌曲,听一听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相似之处。
11、 听《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枉凝眉》《葬花吟》,介绍歌曲作者王立平。
12、 合唱歌曲《牧羊曲》,加入武术动作。
三、课堂总结
13、 王立平爷爷写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故乡的人,希望你们也能热爱我们的家乡,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故乡》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萧索、无端、如许、鄙索、瑟索、惘然、恣睢”等词语。
了解、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把握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运用重复、对比来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写法。掌握从细节、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中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
3、理解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决心变革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珍爱新生活,树立为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并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教学难点
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故乡》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它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活动为线索,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状况,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诵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精彩语段如篇末的议论,应熟读成诵。
2、研讨探究法因为时代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和合作交流,在研讨过程中情感体验、展示创新。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层,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1、《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成集于1923年。集里收有《孔乙己》《狂人日记》《药》《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这部小说集为革命现实主义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呐喊》写于五四高潮时期,着重揭露宗法社会的残酷统治,及其在精神上毒害人民的罪恶,对农民的革命力量则在怀疑中进行坚毅的探索,它的战斗声像号角一样震醒了封建“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密切地配合了五四时期思想革命的进行。鲁迅小说的深刻性正是从农民角度来提出反封建的要求,以革命民主主义观点来观察和解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
2、写作背景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
三、研读,理解文意
1、学生快速阅读全文,疏解下列字词。多媒体显示:
(1)注音
(2)释义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思考:
(1)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郁悒满怀。那诵读《故乡》,你认为笼罩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2)小说以“我”回乡迁居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情节,哪些语句能揭示出这次故乡之行给我的感受和体验?
(3)作者千里迢迢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体会到的不是激动、喜悦。而是悲哀,究其缘由是故乡景、故乡人的变化。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列一个人物表。在这些人物中,哪些又着墨较多?
(4)归纳二十年后的闰土、杨二嫂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呢?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
(1)整个《故乡》的色调,是昏暗、阴冷、低沉的。其中唯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无论就谋篇布局,还是就语言特色而言,笼罩着的是一种忧郁和感伤。
(2)“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
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3)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
(4)闰土: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偶像;杨二嫂:外貌的变化、行为放纵卑下、语言尖刻泼辣。
3、学生精读,把握人物形象。合作探究:闰土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他的变化。那么,作品是从哪几方面来进行对照的?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一凄凉一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猹、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人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炉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4、学生速读全文,筛选信息,为文中的主要人物写一个小结。
教师指导、点拨,并提供参考示例:
杨二嫂小结:
20年前,杨二嫂开了一爿豆腐店,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在店里坐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过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她的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种种艰辛的磨砺中,为了生存,她变得泼悍、放肆、尖刻、自私。当她见到在外20多年现在回到故乡的迅哥儿时,就虚假吹捧,尖刻嘲讽;趁迅哥儿一家搬家的混乱之际,中伤闰土,还顺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东西。
5、个性化阅读,评价人物。
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然后请学生用一两句生动的话评价人物。对交流过程中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见解,要予以鼓励。教师归结学生的评价:
闰土(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砺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2):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农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四、情感体验,探讨主题
1、请学生听读全文,结合人物分析,合作研讨小说主题。
教师点拨、激活学生思维,鼓励个性化的见解。归结:
有关小说主题,也即作品表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情感态度,主要看法有: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封建社会所扼杀。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对作品主旨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你是如何看待下列理解的,请阐说自己的见解。
投影:
(1)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见茅盾以郎损为笔名发表于1921年《小说日报》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
(2)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3)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五、布置作业
1、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教师抽查完成情况,并适当予以点评。
二、品味情感,赏析景物描写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还要通过环境描写那么,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处?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文中对故乡景物的描写有:
(1)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
(2)记忆中的“神异的图画”:
(3)“蒙咙中”想象到的图景。
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反映了故乡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贫困。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朦胧憧憬。
2、学生仔细研读文中三处景物描写,互相质疑问难,小组内交流研讨。思考: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句中“萧索的荒村”前用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横”,请体会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活气”改为“生气”可以吗?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句中“瓦楞上”的枯草的断茎怎么能成为“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3)“月下西瓜地”一节的绘景奇异在何处?
教师明确:
(1)“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2)句中的“枯草”“断茎”“寒风”“老屋”渲染的凄凉景象突出的是一种气氛、一种心情,“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此时故乡的颓败、荒芜、冷落更增加了惆怅、悲凉的情绪。这与上文“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协调一致的。
(3)明丽的色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颇为神奇的传说:项带银圈的英俊少年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学生有感情诵读并积累文中精彩的写景语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研讨探究,深层理解文意
1、教师有感情范读小说结尾的三个语段,请学生小组内交流研讨:
(1)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2)作者最后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如何理解?
教师点拨:
(1)因为还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我”以为自己对新生活的希望仿佛和闰土对神灵的祈求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只不过闰土的希望在眼前,“切近”,“我”的希望在未来,但对这个未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因而显得“茫远”。
(2)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2、合作探究:
(1)“我”不愿意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2)文中“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教师点拨:
(1)第一问抓住题干对这三类人生活的概括进行合理地想象和补充;第二问可以反思闰土的现实生活,构建“新”的生活。
(2)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飘泊在外,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失去了精神落脚地。记忆中的美好精神家园被衰败、冷漠的现实撕毁,面对精神各个分离,丧失了生命活力,丧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现实故乡,“我”在精神上是孤独的,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可以说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是鲁迅极度失望苦闷心情的告白,但又不等同于作者。
3、学生自由诵读,深入体悟文意。师生共同归结课文写作特色:
(1)通过对比突出主题思想。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照,反映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照,反映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照,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照,反映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3)运用准确的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
(4)巧妙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使小说结构流转自如,疏密有致,浓淡相间。
四、课堂练习
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A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B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C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选段主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请将“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辛苦展转”分别填入文中A、B、C三处,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三个“辛苦”的含义。
A:辛苦:
B:辛苦:
C:辛苦:
3、结合全文,分析加点词语“这地步”所指的内容是什么?这个词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4、选文中与“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属于描写,其作用是。
5、选文中“新的生活”具体指什么样的生活?
6、文中画线的句子被人们赋予了多种含意。请结合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
1、追求新生活,要为新的生活去奋斗
2、A:辛苦展转奔波、劳碌
B:辛苦麻木辛勤、劳苦
C:辛苦恣睢挖空心思、残害人民
3、“这地步”指代“我”与闰土的关系,不仅失去了儿时的亲密友情,而且两个人彼此不能够了解、相通。在闰土的意识中,儿时的友伴已成了老爷和奴仆的关系。“这地步”正是“我”的一种极大的感慨,因为这感慨,“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看到了农民命运的悲惨,生活的极度穷困,看到了封建势力对像闰土一般的农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双重摧残。
4、“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社会环境交代了时代背景,交代了闰土变化的原因正是社会多方面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5、“新的生活”要结合全文来理解含义。指没有剥削压迫,平等自由,充满幸福和希望的生活。
6、略(联系生活,围绕这句话的哲理性来谈即可。)
五、课堂小结
《故乡》是一篇凝重的小说。鲁迅将民族与个人命运发展之惑,图画般的展示在这长长的画卷之中。既有金黄色的幸福,又有苍黄色的悲凉;既有人性的朴实善良,又有生命活力的丧失。细腻笔法下的故乡故事,包孕着前行者的良苦用心,深刻思考。希望如地上的路的感悟,启迪我们满怀信心地去追求、去拼搏。
六、布置作业
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二十年来日趋破产、贫困,你的故乡这些年来有变化吗?不妨作一次社会调查,把你了解的情况写成一篇题为“故乡”的文章。
板书设计
故乡
鲁迅
景:神异图画→萧索荒村
小英雄→木偶人
变(悲哀)人:
豆腐西施→圆规
《故乡》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胡同的特定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前后感情笔调的差异,树立豁达向上的人生观。
2、掌握加圈点的读书方法,理清文章思路与结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激发对故乡的感情,培养抒写真情实感的良好文风。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在胡同中的生活经历,理解作者在故乡的胡同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感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讨论法、自主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品
电脑 幻灯片 投影仪 黑板
教学过程
一、走进史铁生
1.我们学习了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了解了北京的胡同,也了解了北京胡同对北京人的影响,还读了季羡林的《我爱北京的小胡同》,体会到季老在胡同生活中的那份幽静。今天我学习的文章是《故乡的胡同》,作者史铁生。
2.简介史铁生
出示史铁生的图片(投影),从中你知道了什么?(残疾,笑着面对生活,作家)
简介作者(投影)。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快速从文字中找出作者的重要信息)
他生于1951年,是北京人,汉族。1967年从清华附中初中毕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务农,他插队的地方就是延安地区的清平湾。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在21岁生日这一天,他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1974年他被安排进了街道工厂工作,一直到1981年因为急性肾损伤而停止工作回家疗养。在街道工厂的七年间,史铁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发表了回忆知青生活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这篇小说开始,史铁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3.解题
在胡同前面加上“故乡”,说明作者不仅写胡同,而且在写自己的故乡。故乡是每一个人永远都难以忘怀的地方。李白在《静夜思》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不管是远离还是回归,正如李白所写,举头低头之间,思乡之情就会涌上心头。故乡是人类文学永恒的歌唱,那么,作家史铁生将如何写自己的故乡呢?
二、寻找生命的足迹
1.要求:用加圈点的方法阅读课文,(用“。。。。”划出关键词语;用“——”划出引起注意的地方,用三角形标出关联照应的词语;用波浪线划出精彩的语句;用“?”号标出有疑问处)
可以结合下面的问题进行圈点(投影)
①作者的故乡在哪?
②作者叙述了人生的几个时期?选择了那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与胡同有怎样的联系 ?
明确:幼年(对外出母亲,打针,入园)
童年 (听诵经声,钟声 ,校园生活)
成年(涂抹图画,母亲种下合欢树,恋爱结婚)
作者的人生经历都在胡同中度过,成长的经历是行文纵向的线索。横向的展开则是作者在胡同的生活经历。
三、品味生命的感受
1.朗读文章第二段,体会含义:
“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要写我的生命?”这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明确:反问句,是表明写胡同就是在写自己的生命。
3.作者又说“办不到”,可他到底有没有办到呢?怎么办到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回想起已经远离过去,沉浸于枝枝杈杈漫展的胡同中)
4.作者说“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他们构成了我。密如落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 作者写的几段历史中,表达了怎样的心绪?构成了怎样的我呢?这句话引领下文,是我们解读的钥匙。
5.朗读品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绪? (分小组讨论)
①怎样等母亲归来?(表达对母亲的强烈依恋,期盼母亲早点回家,甚至对太阳有一种敌视。)
②奶奶带我去打针,他怎么表现?怀着怎样的心绪?
暗淡 嚎啕 暗示 (苦难将伴随我一生)
③入园时,作者的表现如何?又有怎样的情绪?
向外跑,想挣脱 (时间漫长,有失落感)
④童年时代,上学了,可在学校留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心情如何?(朗读)
谄媚 防备 孤独
作者幼年与童年的经历,是大多数人经历的寻常事,我们常常说童年是快乐的,可是作者的童年,我们感觉到的是什么呢?作者的心中的希望与温暖在哪里呢?
盼望,失落,防备与伤害,是淡淡的忧郁与哀伤。心中有一点希望亮色,就如夏夜的星星,有一点清朗感觉,就如教堂的钟声,有一点温暖,就如午后的阳光。
讨论:我们说童年时快乐的,可作者却选这样的材料写他的童年,为什么呢?
我发现他记叙的是童年的经历,却是用成年人的思维进行审视。认为童年的经历预示着未来的人生。
可是,当他双腿残疾后,当他想明白“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后,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朗读)
整日涂抹说笑 心魂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6. 作者笔调前后有何变化?
作者在追述童年,少年往事时,细腻的笔调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而在叙述成年后所遭遇的不幸生活时,用笔反面简约,调子也变得明朗起来。这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照。史铁生有一种宿命观,童年的现象预示着未来人生。孩子眼中是忧伤、沉重,与期盼,正是他未来人生的预兆。成年后真正经历了痛苦,使心灵得到磨砺和净化,生活里的希望支撑着“心魂从轮椅中站起来”,而灵魂一站起来,人生也就有了一方晴朗的天空。
有人说,别人用腿走路,而史铁生因腿而开始思考,体察心灵。“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7.课文哪两段是照应的?如何理解 “不是我曾居于期间,是他们构成了我。” “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第二段是心神走进胡同,体会到每一条胡同都有生命的痕迹。
最后一段是,飞到胡同上空,看见命运如胡同那样延展、曲折。
胡同构成生命,命运如同胡同
小结:构思巧妙,行文前呼后应。明写故乡的胡同,实质是在写自己的全部生命,胡同和作者的生命已经融为一体!
四、内化情感迁移能力
1.文学评论(陈村)
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
我最后想说的是陈希米,他的妻子。我永不能忘记的是她的笑,那是天使的笑容。天使的笑,是那种忘忧的笑,忘我的笑,来去自由的笑,让看见的人也喜悦的笑。没人比她笑得更美好。她常常笑着,灿烂又本分地笑着。有了她的笑,那个凝重的50岁的史铁生再没有装扮殉道者的理由和必要了。生活就是这样,一会儿笑盈盈一会儿沉甸甸。
2.看我们自己故乡的图片,让心神回到生命的故乡。
3.阅读老师范文,分析写了哪些人和物?表达什么情感?
故乡的记忆
记忆的碎片拼凑着我的童年。童年,贯穿着母亲的深深呼唤,深情和嘹亮回荡于我的一生。我想,再没有什么能比这呼唤更让我依恋。父亲用木轮车推着木桶,木桶里里躺着生病的我,一路颠簸在漫长的乡村小路。到了河边,父亲把我漂在水面,泅水把木桶里的我推到对岸。至今想起那汤汤的水面,仍然惊魂不定。我想,在我的一生,再没有什么付出能比这更让我刻骨铭心。
总在梦里回到故乡。单调的钟声总在破败的小学里回荡,泥泞的小路上印刻着人们参差不齐的脚印,高高矮矮的土坯房始终坚持不懈地守着它们足下的土地。
故乡在光阴的流逝中逐渐褪去了她原有的容貌:再也听不到那催人脚步的钟声,坚硬的水泥路面再也留不下任何足迹,风雨不漏的瓦房挂着静静的铁锁。故乡令人欣慰也令人心酸。
我回乡时,母亲总会站在门口等我。当看到我的身影时,母亲便会笑着迎过来,拿过我的行李,絮絮叨叨问这问那,具体说什么我已记不清,看到母亲那被岁月修饰的沧桑,我的眼里一阵发潮。
故乡,我虽然远离你,但我一刻也不能没有你!
4.课后写一篇故乡的习作。
史铁生有自己的故乡,我们也有自己的故乡。那收藏着我们童年往事的故乡,也留下我们生命的痕迹。只是我们的感受与史铁生有点不同。因残疾,他永远属于那胡同。而我们不同,我们是不断地离开故乡又不断地回归故乡,像故乡放飞的一只风筝。在我们的生命中,故乡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选材写一篇故乡的习作。
附;板书设计
幼年----依恋 痛苦 失落
童年----希望 防备 孤独
成年-----乐观 豁达 幸福
胡同构成生命 命运如胡同
《故乡》教案12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
1、阴晦:阴沉昏暗。
2、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这里指瘦弱。
4、愕然:吃惊的样子。
5、鄙夷:看不起。
6、嗤笑:讥笑。
7、大抵:大概。
8、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
1、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迎”“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迎”“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的活力的差异。“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
4、第15—28段塑造了少年闰土怎样的形象?
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聪明能干、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
5、课文12—3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插叙。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动作干炼、能言善说、见多识广、有勇有谋、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插入少年闰土和“我”友谊片断,表现了“我”和闰土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的隔膜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6、课文第12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的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第12段描绘了一幅“月夜刺猹图”,记忆中的故乡美丽动人,色彩明快;作者用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形象的`烘托,同时它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萧条冷落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7、闰土脸上“欢喜”和“凄凉”两种不同的神情同时出现是否矛盾?这里对闰土的描写刻画出闰土怎样的形象?
不矛盾。闰土见到阔别多年的儿时好友,自然高兴,所以“欢喜”;但二十多年的世态炎凉,以及贫困、窘迫的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表现了闰土见到儿时朋友的复杂心情。“动着嘴唇”“终于恭敬起来”说明闰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封建等级观念最终战胜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一个满含愁苦、愚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8、为什么“我”听了闰土的称呼后“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老爷”这一称呼表明“我”与闰土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纯真友谊已被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所取代。“我”内心感到悲凉、凄冷,因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9、你认为这“厚障壁”指什么?为什么是“可悲”的?
指的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文中是借喻的说法。“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在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10、在71自然段中,中年闰土与“我”对话中,多次使用省略号,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作者连用四处省略号,不仅写出了中年闰土反应呆滞,头脑已被痛苦塞满,讲话吞吞吐吐,更有助于刻画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形象。这与口齿伶俐的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1、“他只是摇头,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石像一般”运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在看不到希望中变得迟钝、麻木的形象。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得沉默寡言了,这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2、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
这里的“高墙”是借喻。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所以“我”感到四面仿佛都是“高墙”。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13、“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1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作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去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这两句话升华了主题思想,给人以鼓舞。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七、课外知识
文体知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塑造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故乡》教案13
教学目标:
1、听写词语。
2、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段落大意”的方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组织好语言文字,归纳段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大熊猫生活习性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栖息 向往 悠闲 遮掩 循声 涓涓 踪迹 幽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大熊猫的.故乡在哪里?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大熊猫生活的环境应具备那些条件?
自由读这四个条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设计填空题
大熊猫的故乡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是大熊猫的故乡。
大熊猫的故乡在________,那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对卧龙山区景色的感受(苍绿幽静)
表现在哪里?
面对这样秀丽的景色,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
5、你觉得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话?
指名读评议
6、复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7、出示:这一段主要些什么?
环境怎样?
回答问题,概括段落大意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第二段写谁?我们到哪里干什么?结果怎样?
2、交流,概括段落大意
3、思考:
怎样发现大熊猫的“家”?
线索:发现粪便听到叫声找到洞口
4、想象作者当时心情
5、朗读指导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四、小结
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到卧龙山区,看到了秀丽的景色,还找到了大熊猫的“家”,那么,大熊猫到底长得怎么样?我们到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
作业本第3、4题
板书: 在大熊猫的故乡
高山云雾
原始森林 好一个大熊猫
环境:苍绿幽静 鸟鸣 的天堂
(总) 泉水 (总)
积雪
(分)
线索:发现粪便 听到叫声 找到洞口
《故乡》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丰富音乐表现力,体验人们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优美、连贯、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课前交流。
你去过大海吗?看到了什么?玩了些什么?
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通过课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大海。
三、创设情境,感受大海。
(一)咆哮的大海
仔细听:(神秘)图片、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大海在咆哮
1.它是用怎样的力度表现的?
这样的声音我们可以用音乐的语言来描述!
——师示范(师肢体语言表现,出示强弱弱的规律)
X.︱X.︱
哗哗哗哗哗哗
2.起立,我们来模仿一下。
(二)浪花的歌唱
交流:大海有美丽、宁静的时候,这时海面上的朵朵浪花依偎在大海妈妈怀里会唱响欢乐的歌。
——师唱;(强调附点音符的唱法)
出示:565.3︱565—︱
啦啦啦啦啦啦啦
1、试唱旋律
2、纠正附点音符的节奏
有附点音符的地方要唱得长些。表现出朵朵浪花荡漾开来,延伸进了大海妈妈怀抱的.感觉。
3、再唱
四、新歌学习,唱响大海。
揭题:《大海啊故乡》
导:壮阔、美丽的大海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无限依恋,无比热爱。所以人们赞美它,歌唱它。今天老师就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跟大家分享,听!
(一)欣赏范唱。
1.第一遍欣赏,了解歌曲。
要求:边听边看歌词内容。
(1)揭题:老师最喜欢的这首歌是(齐读:《大海啊故乡》)师:作者为什么把大海叫做故乡?你能从歌词中找到答案吗?
(2)交流,歌曲的情绪如何?
2.第二遍欣赏轻声哼唱,试着划分歌曲的段落。
交流:可分两个乐段。
出示段落标记:AB
(二)分段学习。
1.A段学习
请你用l?轻声跟老师的琴声哼唱。
1)跟琴声用l?哼唱。
2)这段旋律中也多次出现了什么音符?——出示附点音符
3)再次哼唱旋律,唱足附点音符的时值。
4)请生朗读歌词。
5)演唱歌词,发现问题纠正。
6)再唱A段。
2.B段学习
1)跟琴声用l?哼唱,熟悉旋律。
交流,B段与A段相比音区的位置是高还是低?
3)齐读歌词。
4)交流:歌词表达的情感:依恋、热爱。
再读歌词。
带着这样的情感让我们唱一唱歌词。
5)唱歌词。
(三)跟琴完整演唱歌词,唱出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
五、歌曲处理,情感升华。
(一)力度处理。
1.大家在演唱时,有没有发现B段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能不能去掉?这是为什么呢?——交流
2.这里是作者情感的升华,不一样的情感在力度上可以怎么表现呢?(依次出示mff)
第一次演唱时声音强一些,用mf来表现;第二次演唱时声音更强一些,用f来表现。
3、用不同的力度演唱B段歌词。
4、A段是叙述的语气,我们可以用什么力度来表现呢?出示mp
4.用不同的力度跟音乐演唱歌曲。
(二)乐句处理。
1、长音处理。
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第一句,对照歌谱,哪种唱法是正确的?(正确的先唱,老师强调长音的唱法)交流
2.换气处理。
(1)注意运用腰部力量有气息的演唱,同时还要统一好乐句的换气。两小节换一口气,唱时吸气要深一些。
(出示换气记号)
(2)师范唱第一句,加上手势。
(3)下面我们再把歌曲连起来唱一唱,注意长音、注意换气。
3.再唱歌词。
(三)巩固演唱。
师:刚才我们是一起唱这首歌的,这种演唱形式叫齐唱,除了齐唱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演唱?
《故乡》教案15
一、整体把握
1.主题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以闰土为例: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理解这样的主题,可以深入探讨演变的原因:过去现在(推断变化的因)。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
闰土:少年─→中年?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
杨二嫂:年轻─→中年─→?
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因为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过来的,好像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无数农民起义推翻封建王朝,然后又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再爆发农民起义,再……历史不停地轮回着,民众的苦难也不停地轮回着)。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闰土叫“我”“老爷”,杨二嫂认为“我”“放了道台”,孩提时代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已经完全消失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物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闰土:
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杨二嫂: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我”: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我”飘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二、问题研究
1.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样变化的原因,课文里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国当时的社会会陷入这样苦难深重的境况。从这样的探讨中也可以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2.“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我”怎样对待闰土,“我”怎样看故乡所发生的让人伤心的变化,“我”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通过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窥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灵的一角。
3.作者最后所说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怎样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作者期盼什么样的新生活,是否心中已经有所设计、规划,还是感到茫然,或者只是感到一丝朦胧的希望?闰土、水生、杨二嫂或者他们的后辈能否从历史的因袭中解脱出来呢?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解脱出来呢(物质的、精神的)?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不必强求一致的答案。
【《故乡》教案】相关文章:
《故乡》教学教案10-08
故乡教学教案10-07
《故乡》的教学教案10-08
《念故乡》教案10-09
大海啊故乡教案11-21
故乡的榕树教学教案11-04
《月是故乡明》教案09-22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10-08
《故乡》教学教案参考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