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合集)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案内容: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92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通过本册语文的学习,要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叙述表达的能力,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材简析:
1、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本册课文开头5页安排了有关指导学生写好钢、毛笔字等内容的图片,这样安排,意在让教师按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出钢、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2、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本册课本结构简明,类型不多,主要为“课文”和“习作”两大部分;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明确规定“只要求认识的”生字不列入考试范围,学生习作仅限于学写片断;课文短小精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练习样式不多,数量适中。
3、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本册课本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注重展示时代风貌。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规范、生动,插图构思精当,绘制精美,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力求为教学提供便利。本册课本提供了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范字,安排了专门的习作课,采取了读与写“长线结合”与“短线结合”并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在学习习惯方面,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继续接着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38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四、主要措施
1、重视识字教学。在认真教好本册课文中的生字的同时,注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运用,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效率。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写钢笔字、毛笔字等习惯培养的同时,还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默读、查字典、听讲、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的习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3、重视对学生认真读书的指导,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增长知识,陶冶情感,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各种书籍,广泛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在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能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摹仿。注重日记教学,把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话作为日记教学的重点,多练笔,多修改。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 2课时
第二周: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课时
2、学会查“无字词典” 2课时
3、古诗两首 2课时
第三周:
4、做一片美的叶子 2课时
练习13课时
第四周:
5、北大荒的秋天2课时
6、西湖 3课时
第五周:
7、拉萨的天空 3课时
练习23课时
第七周:
8、蒲公英 2课时
9、三袋麦子2课时
语文教案 篇2
一、探究学法
1、前面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几个语文园地,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的经验,今天我们请大家自己来想想《语文园地五》可以怎样来学。
学生建议:
(1)先做自己喜欢的题目。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可以读一读再演一演。
(4)请小组长抽查。
(5)先自己学,再小组讨论。
2、小组讨论,你们小组最喜欢哪一题,说说你们打算怎么来学。
(1)小组讨论。
(2)提出建议。
(3)老师建议。
①每个小组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题目先做。
②在讨论一道题目之前每个小组成员要自己先思考,遇到困难的时候提出来。
③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学习,如: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等。
二、自主学习
分小组讨论。
小组长组织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重点指导
1、读读说说。
(1)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学习这一题的。
(2)读一读你填的句子。
(3)老师指导。
①理解题目意思
②读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③通过仔细听来判断他说得对不对。
④判断:这样填对不对。
2、我会认。
(1)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学的'。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3)拓展:
①你知道有这些偏旁的字还有哪些?
②你还知道哪些偏旁?你能说出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我会读。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儿歌。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的。
(3)看图(蓝天、白天、草地、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4)配乐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一下语文园地五,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此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戏曲素养。
2.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
3.注意课文内容的 详略与表达中心的 关系。
4.了解作者描写声音的方法。
5.理解关 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
2.对声音的描写。
3.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爱看电影、电视剧。好的电影、电视剧往往以它生动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吸引着我们,令人难以忘怀。作者看了一场戏,过后留给他的是什么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看戏》。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从 音、形、义几方面检查)。
铿锵 颦 婀娜 蜃楼 屏住
例:颦Pín 〔皱眉〕〔上下结构](为加深印象介绍“东施效颦”的故事)
2.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 题 :
①本文描写了 什么?
明确:描写了群众观看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先生演出《穆桂英挂帅》的场面。
教师补充:京剧堪称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艺,达到了我国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此,我想同学们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为生活在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感到骄傲、自豪。
②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的热情观众和热情艺术家。
三、阅读新课
(一)教师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1.画出表现观众情绪变化的词句。2.画出揭示本义中心的句子。
集体明确后,板书
(二)引导学生体味“膨胀”与“涨”,以此强调“关键词句的含义”。(板书)
明确:“涨”是水位升高,这里比喻观众情绪逐渐高涨,呈渐变的状态。“膨胀”则有激荡起伏之势, 呈热烈欢腾的状态。
(三)找学生读课文1、2段,要求其余学生用一个词概括出场内外的气氛。
明确:“静静的”。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突出“暑气并没有收敛”,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为什么强调剧场“人挤得非常满”?
明确:突 出“暑气并没有收敛”,是为了以气温烘托观众的心情,人们不顾暑气炙人,争相观看梅兰芳演戏,说明梅兰芳的舞台艺术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
强调公园和剧场“是静静的”,渲染演出之前的气氛,是为了说明观众静候演出开始,表现观众对于欣赏梅兰芳舞台艺术的渴望心情。有这位艺术大师的演出,剧场就成了艺术的圣殿。
强调剧场里“人挤得非常满”,是为了说明广大群众衷心喜爱梅兰芳的舞台艺术。
(五)比较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模拟作文”,寻找差距,体味课文开头两段的精妙之处。
(六)速读第三段
要求:
1.画出两个比喻句。
2.画出介绍剧情的句子。
讨论两个比喻句的作用。
明确:“蜃楼”、“彩霞”两个比喻将京剧舞台的美感形容得非常出色。
思考讨论:本段关于剧情的介绍,从文章整体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为什么?(板书:学习重点1)
明确:写得简略。因为本文的中心是赞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热情的观众和热情的艺术家。《穆桂英挂帅》的具体剧情与这个中心意思关系不大,所以写得十分概括,免得冲淡了中心。由此,我们大家要注意文章内容详、略的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
(七)学生阅读“模拟作文”,画出表现女主角上场时观众情绪变化的 词句,画出描写女主角歌声的词句。
(八)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
(九)声音是无形的,难以描摹,那是不是就是说“是无法用语言所能形容的呢?”复习《老山界》中关于声音描写的`语段。
(十)本文的作者又是怎样描绘声音的呢?
(板书:学习重点2)
女生齐读第四段,男生完成下列问题:
1.女主角上场,观众的情绪有何变化?
2.作者是怎样描写声音的?
启发讨论后明确:
观众情绪的变化:“这个平静……的掌声”。
板书:暴风雨、雷鸣。
“对声音的描写”,注意引导学生体味绝妙之处。
“辽远”与“逼近”、“柔和”与“铿锵”两对反义词把歌声形容得神奇美妙。
思考讨论:“歌词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 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 人的心里……”四个加点的词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四个动词不能互换。珠子从一笑一颦,从优雅的“水袖”中,从婀娜的身段中,像断了线的珠 子,往下去,只能说“滚”;一粒一粒的珠子着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只能说“滴”;珠子从地上反弹到空中,余音缭绕,只能说“溅”。梅兰芳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滚、滴、溅、落”,四个动词字字准确、贴切。
自由读第四段,加深印象。
对照板书,试背本段。
四、布置作业
1.用彩图描绘观众的热情。
2.写一段再现声音特点的话。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简析
《语文园地七》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
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教学后记: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
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教学后记:
第四、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
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
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二、日积月累
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
4、背名句竞赛。
5、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台
1、谈话: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自由说)
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4、总结,评奖。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初中语文课本所录选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学习本课应完成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⑴ 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⑵ 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3、教学重难点:
⑴ 重点:
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⑵ 难点:
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学法指导】
1、理解──品味──感悟:
说明:学生学习本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逐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其次是品味课文,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感悟课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受文学艺术的美。
2、采用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要学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课文,积累词语:
示例:拮据 栈桥 褴褛 狼狈不堪
2、理解:
再读课文,然后概述故事情节。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大意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品味
1、学生讨论:
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也很巧妙。请找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提示: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于勒曾是他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设题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为此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之后笔答,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用幻灯片展示以下内容:
1、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设题目的: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
(设题目的: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怎样?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那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实现发财梦?
(设题目的: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
方法设计:学生先独立思考以上问题,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质疑,并逐步明确。
四、感悟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迁移训练
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请设想一下。用150个左右的字完成。
六、推荐作业
1、写一篇作文,反映当今社会的人际关系,题目自拟。
2、阅读莫泊桑的其它作品,并体会其作品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练习成语接龙。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说话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成语接龙的规则:
①先请一位同学做主持人,讲一个成语故事;
②再请一位同学说一个成语;
③别的同学接说成语,接说成语的首字必须是上个成语的末字。(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2.练习。
(1)一位同学做主持人,上台讲一个成语故事。
(2)主持人请一位举手的'同学说个成语。
(3)其余同学以“开火车”或抢答的形式接说成语。(可同音不同字,音节相同而声调不同的也可以)
(4)如接不下去了,可换一位主持人,按以上方法继续。
二、教学第八题
“林”字的写法:用左紧右松的方法处理这个字比较容易。两边同是“木”字,右边比左边大、高;左边的“木”字最后一捺改为一点;右边的撇插入这个点的下面,中间也显得紧凑一些;右边的捺就要写得舒展一些,两短横不要写在一条水平线上,要学会避让;两竖都是垂露竖,都要回锋收笔,不能有钩。
“颗”字的写法:这是一个可以按里收外放的方法处理的字。左边“果”写得窄一些,中间一横略向右倾,右边留得比左边短,最后一捺改为一点,都是为了与右边避让。右半边的“页”字下面的竖撇则插入左半边的点下面,使得这个字中间更加紧凑。另外左边的“果”中间一竖是垂露竖,要回锋收笔。
板书设计:
练习5
成语接龙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0-09
语文小学教案05-30
语文古诗教案05-27
[经典]语文教案02-04
语文教案【精选】09-06
语文教案(经典)11-16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10-05
[精选]语文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