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花篮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编花篮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编花篮教案1
学习目标
1、能用活泼的情绪准确演唱《编花篮》
2、学习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3、对比《茉莉花》,进一步感受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学习重点
难点
用活泼的情绪学唱《编花篮》。
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说方言
2、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歌曲中也用了一个地方的方言,我们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呢?播放河南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河南)
3、学说河南方言,并将方言准确加入歌曲一起演唱。
4、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河南人,中》,他巧妙的方言融入其中,很有河南的地方特色。
二、学唱《编花篮》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风味的歌曲《编花篮》,从歌曲中走进河南,进一步了解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2、(播放范唱)这首《编花篮》唱了什么?
3、再听老师范唱,找一找《编花篮》中是那一句最具河南地方特色(那哈依呀咳)
4、学唱最后一句。
(1)了解衬词
(2)听老师范唱。体会衬词的作用。
(3)学唱甩腔,体会韵味。这句旋律是河南地方戏————河南梆子中的甩腔。演唱时要注意首音加重,凸显豫剧的风格特点。(加上手势,男女亮相手势不同,女生花男生芮)
5、情境学唱前两句。
(1)每年的四月中旬,河南的天气特别晴朗,姑娘们约好去编花篮摘牡丹,姑娘们对看大山唱起了歌,大山传来了姑娘的回声。(师生合作,情境模唱)(眉毛眼睛太高,回声和原声强弱对比,注意倚音)
(2)模唱歌谱,体会歌曲的.旋律与方言的关系。这首歌曲有很多的倚音,很有河南特色。
(3)回声游戏。进一步熟悉歌曲。
6、学习中间部分。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等)学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感受音量与音色的变化。
(2)河南盛产牡丹,洛阳的牡丹甲天下,我们一起欣赏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3)牡丹在我们中国人眼里,代表富贵吉祥,被誉为国画。要变现牡丹的美丽、丰富、历史悠久的牡丹花,你觉的那一种演唱形式最好呢?(学生讨论)(轮唱表现多美)
(4)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引子+齐唱第一部分+轮唱+齐唱)
三、对比欣赏《茉莉花》和《编花篮》,感受不同的风格特点,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
1、从旋律上对比(旋律:平静柔和、8度大、热闹)
2、从歌词上对比。(江苏姑娘想摘不敢摘,湖南三朵两朵一摘)
3、通过对比,感受歌曲浓郁的地方特色,用歌声变现河南姑娘的直爽,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板书设计
编花篮茉莉花
豪放、干脆、开放羞涩、内敛、胆小
编花篮教案2
【设计意图】
编花篮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游戏,趣味性强,操作简单,不需要什么器械,它不但能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游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盘、一块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播放《健康歌》,幼儿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指导游戏玩法: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必须重新开始。
三、放松活动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活动四肢,使身体完全放松。
【活动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们继续玩《编花篮》的.游戏。
【活动反思】
《编花篮》是首有名的河南民歌,它具有典型的豫剧风格。戏曲对于学生们来说总显得较为陌生,它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较远。这样一首带有豫剧风格的歌曲,学生能唱好吗?上课一开始,我就我国的戏曲向同学们稍稍做了铺垫,从戏曲的种类、起源地以及服装、唱腔等特点展开,没想到学生听了出乎意料地感兴趣,有些学生对某些剧种还挺了解的,比如有的学生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他所了解的国粹京剧。他提到了京剧的脸谱,不同颜色图案的脸谱就代表不同性格的人物。瞧这些鬼灵精,还真别小看了他们。这么一来,我心里就有底了,孩子们对于戏曲并不排斥,相反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来。我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引入了歌曲《编花篮》,在初听歌曲时,孩子们就被其欢快的旋律吸引住了,很多孩子在听的时候就在不由自主地轻声哼唱。我向同学们介绍了这首作品背景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了豫剧的风格以及唱腔特点。学唱的过程中,还是感觉有难度的,毕竟带有了戏曲元素,更何况这首民歌的旋律迂回辗转,起伏较大,不是十分容易上口。见此状况,我首先把歌曲中出现的所有装饰音一律去除以降低难度,在唱熟以后再逐句加入。戏曲元素的体现很大程度取决于装饰音的把握,在教唱过程中,我始终注意示范,让学生反复听,反复模仿,不断纠正。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演唱。最后,我又让学生欣赏了联欢会上小演员表演的《编花篮》,让孩子们不光做到声似,并尽可能地做到形似。
小小的一首《编花篮》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由衷地希望他们能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编花篮教案】相关文章:
编花篮中班教案01-13
大班编花篮教案11-18
大班游戏教案 《编花篮》03-24
中班音乐编花篮教案11-18
大班民间游戏编花篮教案03-27
大班美术教案:花篮07-05
幼儿园花篮教案12-14
梦姐姐的花篮教案及反思02-04
大班语言梦姐姐的花篮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