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

时间:2024-11-07 14:30: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1

  【知识目标】

  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

  2.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原子、离子和离子化合物。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化学物质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2.在分析、交流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几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情感目标】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重点、难点】

  离子键、化学键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启发

  【教学过程】

  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化学物质,例如食盐、氧气、水等。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些微粒是怎样结合成物质的?

  问题:食盐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食盐晶体能否导电?为什么?

  什么情况下可以导电?为

  什么?

  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发言。

  多媒体展示图片(食盐的晶体模型示意图及熔融氯化钠和溶液导电图)

  解释:食盐晶体是由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我们知道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才能形成电流,食盐晶体不能导电,说明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问题:为什么食盐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呢?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

  阐述:这些事实揭示了一个秘密: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很强烈。

  问题:这种强

  烈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形成的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请大家思考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板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因为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叫离子键。键即相互作用。氯化钠的形成是由于离子键将钠离子与氯离子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板书:离子键:使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问题: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是不是只有吸引力?也就是说钠离子与氯离子可以无限制的靠近?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归纳: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有吸引力(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也有排斥力(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电子与电子之间),所以阴阳离子之间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它们只能在这两种作用力的平衡点震动。

  如果氯化钠晶体受热,吸收了足够的能量,阴阳离子的震动加剧,最终克服离子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此刻导电也成为可能。

  引申: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独立的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什么?

  说明:原子存在着一种“矛盾情绪”,即想保持电中性,又想保持

  稳定。二者必选其一时,先选择稳定,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同时原子变成了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形成电中性的物质。因此,任何物质的形成都是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也正是原子有这种矛盾存在,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物质。所以说:“矛盾往往是推动事物进步、

  发展的原动力”。问题:还有哪些元素的'原子能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呢?

  这种结合方式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活泼金属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它们之间最容易形成离子键。例如元素周期表中的Na、K、Ca、及F、Cl、、O、S等。由这些阴阳离子随机组合形成的物质有NaF、K2S、

  CaO、MgCl2、Na2O等。

  活动探究:分析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我们把通过离子键的结合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即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板书:离子化合物:许多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讲述: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我们该用什么工具准确地表达出离子化合物呢?元素符号似乎太模糊了,不能表示出阴阳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达阴阳离子的形成,但是太累赘,不够方便。考虑到阴阳离子的形成主要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关,我们取元素符号与其最外层电子作为工具,这种工具叫电子式。用点或叉表示最外层电子。例如原子的电子式:Na Mg Ca Al O S F Cl 阳离子的电子式:Na+ Mg2+ Ca2+ 阴离子的电子式:F- Cl- O2-S2-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F、CaO、MgCl2、Na2O、K2S

  列举两个,其余由学生练习。

  引申:我们由氯化钠的形成发现了一类物质即离子化合物。那么,其它物质的情况又如何呢?

  问题:氯气、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是不是它们的组成微粒间也存在着作用力呢?

  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说明:两个氯原子之间一定是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结合成氯气分子的,水中的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一定也存在着很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且这些强烈的相互作用力与离子键有些不一样。我们将这种相互作用叫共价键。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我们将物质中这些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统称为化学键。

  板书:化学键:物质中直接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总结:世界上物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我们目前知道的元素却只有100多种,从组成上看正是100多种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千千万万种物质。才有了我们这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而这些原子形成物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由不稳定趋向于稳定。这是自然规律。

  课后思考题:

  1.认识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试分析氯化氢、氧气的形成。

  2.结合本课知识,查阅资料阐述物质多样性的原因。

  二、共价键

  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微粒:一般为非金属原子。

  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与不活泼的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分析:成键原因:当成键的原子结合成分子时,成键原子双方相互吸引对方的原子,使自己成为相对稳定结构,结构组成了共用电子对,成键原子的原子核共同吸引共用电子对,而使成键原子之间出现强烈的相互作用,各原子也达到了稳定结构。

  板书:

  3.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讲解: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讨论和学习中,看到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比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形成分子的主要因素。这种相邻的原子直接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板书:三、化学键

  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讨论: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教师小结: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作业:

  板书设计:

  三、化学键

  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葡萄糖 蔗糖 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问题]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n(H2O)m。糖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 ,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

  C6H12O6(s)+6O2(g)→6CO2(g)+6H2O(l)

  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

  (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二、淀粉是如何被消化的

  1.淀粉的存在:

  淀粉主要存在于 和 。 其中 中含淀粉较多。

  如:大米,约含淀粉80%

  小麦,约含淀粉70%

  马铃薯,约含淀粉20%

  2.淀粉的物理性质

  ①淀粉是 色、 气味、 味道的` 状物质;

  ② 溶于冷水;

  ③在热水中产生 作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

  3.淀粉的化学性质

  ①通常淀粉不显 性(非还原性糖)

  ②遇碘变 色

  【设问】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

  【阅读教材】P6-P7 【讲述】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nH2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思考】1、如何检验淀粉尚未水解?

  2、如何检验淀粉有部分水解?

  3、如何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4、用途:

  1)食用

  2)人体能源

  3)工业原料:制葡萄糖、酒精

  发酵成醇:

  C6H12O6 酒曲 2H5OH + 2CO2

  三、纤维素有什么功能

  水解反应:

  (C6H10O5)n +n H2O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遇淀粉变蓝色的是( )

  A 、KI B、I2 C KIO D、KIO3

  2、下列物质能水解且水解产物有两种的是( )

  A、蔗糖 B、麦芽糖 C、淀粉 D、纤维素

  新制的Cu(OH)2悬浊液l银氨溶液 kNaOH溶液 j  3、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程度,需要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BaCl2溶液,组合正确的是( )n碘水m

  mlk D、mkj C、mk B、nj  A、

  教学后记:

  n 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

  3、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

  【教学重点】

  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 和 的统称。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 ,叫做脂肪。

  (一)油脂的成分

  油(液态,如植物油脂)

  油脂 属于酯类

  脂肪(固态,如动物脂肪)

  如:猪油、牛油

  (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 应,水解的油脂的结构

  【讲解】油脂是 与 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思考】天然的油脂的水解产物可以有多少种?

  【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产物将是什么?

  【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注: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追问】 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二——“油脂的变质——酸败”

  【讲解】脂酸败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不仅风味变坏,而且营养价值降低。因为酸败不仅破坏脂肪酸,而且脂溶性维生素等也被破坏。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引起各种炎症。故为防止油脂的酸败,一般会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

  二、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

  1. 油脂的消化过程:

  【讲解】油脂消化过程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过程。水解 高级脂肪酸甘油+ 高级脂肪酸 酶

  甘油

  【练习】指出硬酯酸甘油酯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产物。

  2、脂肪在人体内的存在

  【阅读】课本11页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

  【讲解】油脂存在于人体的众多细胞物质中,承当着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持体温,维持皮肤弹性等。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脂溶性维生素A、D、E、K是同油脂一起摄入体内的,油脂可以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所以油脂是人体获得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途径。

  3、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1)重要的供能物质。(油脂在三大营养物质中产生热能最高)

  (2)脂肪酸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的储存(人体的备用油箱)

  (3)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二氧化碳 + 水 + 热量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哪种脂肪的营养价值高”,了解必须脂肪酸的相关内容。

  【小结】油脂是一种饱和或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被人体通过水解进行消化和吸收,在人体中作为直接和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人体中其它重要细胞物质的原料,在人体的生理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脂肪人体必须有选择的适当摄取,特别是含有必须脂肪酸的食物。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4

  一、预习目标:预习化学反应方向进行的判据

  二、预习内容

  1科学家根据体系的存在着使体系总能量趋向于 ,也就是⊿H 0的趋势,也存在使体系由有序向无序转化(⊿S 0)的自然现象,提出了焓判据和熵判据。

  2、熵是用来 ,用 表示。作为固液气三态的熵值比较大小顺序为 。

  3、焓变(焓判据)只能判断

  熵变(熵判据)只能判断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2、应用焓变和熵变解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学习重难点:熵判据

  二、学习过程

  (一)、反应方向的焓判据

  思考1、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说我们见过的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思考2、19世纪的化学家们曾认为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是反应热: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则不能自发进行。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曾经学习的反应举例说明。

  所以,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 因素,但不是 因素。

  (二)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交流讨论】我们知道,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热,室温下冰块的溶解要吸热,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反应的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最终会混合均匀,这些过程都是自发的,与焓变有关吗?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过程能自发进行?

  【阅读思考】课本P36—37相关内容。

  注意:1乱度的增加意味着体系变得更加无序。

  2、体系的有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低,熵值就越 ,

  有序变为无序——熵 的过程。

  3、熵值的大小判断: 气态 液态 固态

  【学与问】: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气体。试利用上面讲的熵判据加以解释,由此你对于理论的指导作用是否有新的体会。

  探究: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如:

  -10℃的液态水会自动结冰成为固态,就是熵减的过程(但它是放热的);

  所以,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 因素。只有将两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才能准确判定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练习: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 )

  A.固体的溶解过程

  B.气体扩散过程

  C.水蒸气变为液态水

  DO(g)+2H2(g)=CH3OH(g)

  (三)反思总结

  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

  1、由能量判据知∶放热过程(△H﹤0)常常是容易自发进行;

  2、由熵判据知∶许多熵增加(△S﹥0)的`过程是自发的;

  3、很多情况下,简单地只用其中一个判据去判断同一个反应,可能会出现相反的判断结果,所以我们应两个判据兼顾。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反应过程;

  4、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的速率;

  5、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我们指的是没有外界干扰时体系的性质。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6、反应的自发性也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四)当堂检测

  1.能用能量判据判断下列过程的方向的是( )

  A. 水总是自发的由高处往低处流

  B. 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 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

  D. 多次洗牌后,扑克牌的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

  2.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 (g)

  △H=-393.5/l

  C(金刚石,s)+O2 (g) =CO2 (g)

  △H=-395.4/l

  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B.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C.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

  D.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B.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实现

  D.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4、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

  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天然气的燃烧;

  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室温下水结成冰。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的

  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

  C.只有放热反应才能够自发进行

  D.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就一定能够发生并完成

  3、水在273 、1.01×105Pa时可转化为固态,在373 时则又可转化为气态。若分别用S(g)、S(1)、S(s)表示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熵值,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

  A.S(g)S(s)

  B.S(g)>S(s)>S(1)

  C.S(g)>S(1)= S(s)

  4、已知反应2H2 (g) + O2 (g) == 2H2O (1) H == —285.8 l-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E(反应物)>E(生成物)

  B.E(反应物)

  C.反应放热 D.反应吸热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6、在25℃、1.01×105 Pa条件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H== +56.7 l-1能够自发进行。从能量上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 ,从反应前后的熵值看,反应后的熵值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7、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 增大,这个原理也叫做 原理。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 判据。不难理解,即使是同一物质,应该存在着 时的熵值最大, 时次之, 时最小的这样一种普遍规律。

  答案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内容:1、降低 ﹤ ﹥

  2、量度混乱(或有序)的程度 S 气态﹥液态﹥固态

  3、焓减小的反应 熵增大的反应

  课内探究学案

  (一)、反应方向的焓判据

  思考1、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地处流;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思考2、不同意。2NH4Cl(s)+Ba(OH)28H2O(s)=BaCl2(s)+2NH3(g) +10H2O(l)

  CaCO3(s)=CaO(s)+CO2(g) △H=+178.2/l

  一个 唯一

  (二)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交流讨论】:该自发过程与能量状态的高低无关,受另一种能够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的影响,即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阅读思考】: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方向转变的倾向;

  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

  注意:2、小,增

  3、﹥ ﹥

  探究:唯一 练习:AB

  (四)当堂检测

  1、A 2、AB 3、B 4、D

  课后练习与提高

  1、D 2、AB 3、B 4、AC 5、A

  6、增加 增加

  7、熵、熵增、熵、气态、液、固

【高中化学课堂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2-07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01-09

高中化学教案12-19

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论文03-23

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探讨论文03-23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方式论文03-22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6篇)01-09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6篇01-09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优秀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