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安仁教案
制定教案的目的是方便老师授课,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舟过安仁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舟过安仁教案1
一、 趣味对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先让我们来一个对诗游戏。
师:篱落疏疏一径深,(生接后三行)
师:泉眼无声惜细流,(生接后三行)
师:毕竟西湖六月中,(生接后三行)
同学们对答如流,真好。这三首传世名作都有一位共同的作者,他就是——(杨万里)。
二、了解生平,生成疑问。
关于杨万里,大家有什么了解?(生自由说)
请看,张老师搜集的杨万里的资料,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疑问?(出示课件,介绍杨万里)
关于“诚斋体”,还有一个故事,宋代有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叫“江西诗派”,里面聚集了很多优秀的诗人,这个诗派作诗讲究借用前人诗句,每个字都要有典故和出处。年轻的杨万里曾经是这个诗派的“粉丝”,模仿这种风格写作了很多诗。到了他36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这样写诗很没有意思,就点燃了一把火把以前的那些模仿之作全部烧了,然后花了15年的时间研究琢磨,终于形成了自己写诗的独特风格,也就有了以杨万里的号命名的“诚斋体”。
听了这个故事,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与其他诗人所写的诗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杨万里的《舟过安仁》。
三、层层深入,品悟诗句。
1、翻开语文书17页,认真、仔细地将这首诗读3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这就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
指名读。(字音读得很准)这两个字,大家一起读:篙、棹
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听出来了吗?他的停顿是“四、三”,但古诗的朗读讲究一唱三叹,所以要读得慢一点,读出更强烈的节奏感,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生读第一行)
后面三行,全班同学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
2、这样的朗读就读出了诗歌的韵味来了。萧红说:“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学诗,会读远远不够,还要读懂,再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细细默读古诗,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句的意思。
谁来做小老师,上台给大家讲讲?
扣“一叶”、“使风”,理解诗意。
你的发言给了大家很多启发,大家都会说了吗?同桌俩一起说一说。
我发现有的同学说着说着,就情不自禁笑了起来。你为什么而笑?(为小童的奇思妙想,天真幼稚,聪明伶俐而笑)
带着这份赞赏,谁再来读?(朗读融入了情感,就能打动人心。)齐读。
只是读一读,议一议,这首诗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两小童的形象也鲜明地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是为什么?(板书:通俗浅白)这正是“诚斋体”的语言特色。
我们为两小童的举动所吸引,诗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你就是杨万里,看到了这一幕,你会怎样想?
诗人的.好奇不已、哑然失笑、恍然大悟并未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一个词含蓄地表达了,找到它了吗?(怪生)浅近明白的语言也能表达丰富的情感、意蕴,这也是诗人的过人之处呀?(和着音乐,想象画面,再读诗。)
3、杨万里就像一个独具慧眼的画家,把他生活中一闪而过的美景一一捕捉,才有了这清新活泼的《舟过安仁》,再读。
才有了这生机盎然的《小池》,背《小池》
才有了这儿童戏蝶的欢快,背《宿新市徐公店》
才有了这风光独特的六月西湖,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也才有了这两首诗。(出示《稚子弄冰》、《闲居初夏午睡起》,自由读,理解诗意)
冬有冬的乐趣,夏有夏的精彩,世间万物,生活百态,在他的眼里都可入诗,也使他的诗散发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书写生活)
4、让我们再静静地回想这些诗作,你一定会发现,杨万里的诗中经常出现的主人公是(孩子),透过这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童,稚子形象,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孩童喜爱,对童真的向往。)
创作《舟过安仁》的杨万里已是66岁的高龄,此时的他早已厌倦了官场的勾心斗角,面对这天真无邪的孩子,他的心灵怎能不感到宁静与舒畅?写完这首诗没过几个月,他就辞官不做,归隐田园。(板书:表达自我)借儿童表达自我,这也是“诚斋体”的另一个鲜明特点。
四、课堂总结,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更透过这首诗了解了一个人,了解了他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这就是学诗的快乐。
板书设计:
舟过安仁
杨万里
通俗浅白
书写生活
表达自我
舟过安仁教案2
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二、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背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六)、读写,延童趣:
1、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舟过安仁》,还读了几首童趣诗,诗人为什么能写出儿童的种种童趣呢?我想这和他们拥有一颗童心,用不泯的童心去观察着生活有关。冰心奶奶曾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一个成人再也无法变成儿童。然而儿童世界永远是一个人最眷恋的精神家园。
2、师:同学们,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诗中的镜头再放大一点,将它变成一幅流动的画,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一写《舟过安仁》的小故事或自己的童年趣事吧!
【舟过安仁教案】相关文章:
《舟过安仁》语文教案10-07
舟过安仁作文02-26
《舟过安仁》教学教案设计10-10
关于牧童和舟过安仁的教案10-07
舟过安仁作文15篇03-29
舟过安仁改写作文10-09
舟过安仁教学方案设计10-07
《舟过安仁》改写作文11-30
《舟过安仁》扩写作文02-28
《舟过安仁》续写作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