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识记: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
(2)文字的作用、意义
(3)史学典籍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见证
(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重点、难点]:中华文化的特征
解析
(1)明确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2)明确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3)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和史学典籍,运用事例
(4)说明并理解源远流长的原因—包容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逻辑导入:明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殷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 秦 → 汉 → 隋唐 → 宋元明 →明清
讲述利用课本事例及说明,辉煌历程,并加以明确各自的地位。利用,学生填图表,并辅之以相关的练习。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源远流长 利用例题加以解释
(2)中华文化的见证:
①文字:
明确文字的发展历程,加深对文字的意义及作用的理解
作用 使文明得以传承,书写中华文明
学生利用相关联接的内容,加以明确
意义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 史书典籍 :
利用,加以明确一些经典的史书典籍,让学生了解。
意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原因: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并设有史官
特点:规模大、存留丰富、为世界所仅有。
利用材料,让学生明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即:导出下一个问题,并利用材料让学生讨论说明包容性——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含义及意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包容性即 求同存异 、 兼容并蓄 。
①含义
和谐相处,吸收和借鉴
②意义
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明确基本的历程即:
(1)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原因 了解
(2)再创辉煌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
(3)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崭新一页。
[课堂小结]
明确本课主要问题 及相应的重难点。
学生撰写小论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起草。
[课堂练习]
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2、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
A、发源地不同 B、传承的民族不同
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 D、传承的时间不同
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中华文化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10-10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方案10-08
中华文化的作文02-25
中华文化征文09-08
中华文化作文05-25
传承中华文化征文06-04
传承中华文化作文10-20
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征文09-05
中华文化征文15篇09-08
传承中华文化倡议书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