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荷塘月色》教学教案设计

时间:2022-10-08 02:24:1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教学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本文是苏教版必修二《一花一世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属于精读文,但对于本课,教师不宜过多地繁琐地分析,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高一学生认识问题仍较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是本课的重点。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讲。

  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五、教学策略: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六、教学媒体设计:

  第一部分: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第二部分:多媒体朗读课文,展示图片,欣赏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

  第三部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整体感知,分析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完成教学重点。

  第四部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进行本课小结,突破教学难点。

【《荷塘月色》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学方案02-27

教学教案设计01-24

教学教案设计总结10-08

《比尾巴》教学教案设计10-08

《云海》教学教案设计10-08

长江教学教案设计10-08

天鹅教学教案设计10-08

《西湖》的教学教案设计10-08

《静夜》的教学教案设计10-08

《母鸡》的教学教案设计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