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毕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4-06-08 09:18:51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经济学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济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1

  随着奥运会在中国的顺利完成,全民健身的概念在国民中得到大范围的普及。2011年2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国在近几年间大力发展公共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目的就是可以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但现在的问题是公共产业不在盈利范围内,设施建设好后的维护费用要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设施安全程度没有保障,并且现在常见的公共健身设施基本上面对的是中老年及学龄前儿童,中青年人群使用程度较低,他们更偏向于加入固定的健身倶乐部,有固定的课程学习和授课老师,在室内舒适的条件下锻炼身体。健身倶乐部属于盈利性组织,向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后提供相应的服务,健身市场的竞争在近几年愈演愈烈。有市场就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在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产业经济研宄也逐渐完善,体育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健身倶乐部作为体育产业的组成部分也应遵循市场规律。

  一、什么是体育经济学

  体育经济需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体育经济学所要承担的研宄任务。既然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相应的属性定位就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大概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体育学的属性,一种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属性,一种是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更简单一点,也有学者将体育经济概述为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的一种经济行为。其实看看在研宄过程中关注的是什么,应用的是什么理论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的研宄中固有课题是否包含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就可以很容易分清,体育经济学应用的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原理分析市场、解决问题,与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本身并无关系。健身市场的营销理念与运营战略是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产业的宏观问题,健身教练和服务人员的培养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增值养成行为。国内外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研宄思路有很大区别,国外体育经济学研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经济学问题,即研宄的是经济学问题,只是利用体育领域中的现象来注释和阐释而已;而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研宄思路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一旦问题深入,需要提出具体的发展规律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健身市场的发展现状,在相对独立完善的经济学角度上分析问题,才可能构建出相对完整的研宄框架,有据可依。

  二、后奥运时代健身倶乐部发展遇到的问题

  既然体育经济是隶属于经济研宄领域的问题,那么在分析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遇到的问题时,就要与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在现实的条件中寻找答案。奥运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国际目光的聚焦及奥运场馆的建设,后奥运时代的国民健身热潮,也在悄然兴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009年北京市社会生活指数呈稳中有升态势。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满意度成为本期指数最高的公众服务项目。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满意度指数由2008年的70.2提高到2009年的`70.8,是所有公共服务项目中满意度指数最高的项目。而各种健身倶乐部也伴随着国民的健身热情在不断扩张,吸收会员。在倶乐部附近的街边经常可以看到发放倶乐部传单的工作人员,价格与倶乐部的品牌、新旧程度以及入会时间相联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健身倶乐部的价格拉锯战成了吸引会员的不二手段。在居民区密集的地段,一个小区中可能存在三个不同品牌的健身倶乐部,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中争取到更多的客源,显示出自己的不同,倶乐部只能加大宣传力度,各种花样层出不穷,会员的不断增加也在挑战倶乐部的承受程度,只能延长闭店时间满足会员需求。

  以一家大型健身倶乐部为例,其2008年的课程时间是1个小时,一个操房中大概20人左右上课,而到了2010年,不光倶乐部的价格水涨船高,课程时间也缩短到了50分钟,增加了晚上的一节课,跑步机因为会员众多不再是想跑多久就跑多久,以40分钟为限满足更多的会员,而操房中的上课会员数量更是惊人,一节瑜伽课竟然有40人之多。很多会员找到工作人员反映课程质量问题、课后更衣清洗空间过小、健身环境持续恶化等等问题,但工作人员流动性也较高,这些问题往往还没有反映到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就已经辞职不干了,而经他们入会的会员更是得不到当初入会时的各项承诺。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发展必然会催生新的产业腾飞,而在新产业起步成熟的期间市场随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带动价格变化,新产业的生存长短也有赖于市场发展的程度和产品认可度。从2008年至今,健身倶乐部的扩张速度都是在市场的需求带动下拉升的,快速扩张给倶乐部带来的除了金钱利益还有更多的后期服务问题。倶乐部不同于普通的产品销售,会员购买的是隐性的服务,软件课程水平和硬件设施条件都是他们衡量性价比是否满意的指标条件。在催生的倶乐部中市场销售与后期服务衔接断裂,会员的意见越来越多,这些矛盾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当问题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发倶乐部遭遇会员锐减、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三、品牌认知与服务效力

  一个品牌想要长久存世,必然需要有一个忠诚的客户群体,正面的品牌认知就是构成顾客忠诚度的基础。品牌偏好中的认知偏好、情感偏好决定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正面评价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即认知偏好是消费者理性判断后的产物,而情感偏好则是其对特定品牌情感上的认同,正是这两种偏好共同引发了行为意向偏好。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偏好可以通过企业传播的品牌信息加以建立,而情感偏好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时不能进行单向传播,仅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策划、执行,而需充分尊重消费者,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积极沟通进而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在健身倶乐部的持久经营问题上,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一番正面积极的品牌认知宣传。

  那么谁来做这个宣传的对象最好?倶乐部的会员。健身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体育作为商品是用于满足人们高层次需要的,因而体育消费需求的弹性极大,社会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和消费水平等都与消费者对体育商品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直接相关。而人们要把购买欲望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从何而来?经济市场上有一种从众心理,说的就是人群对于一件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怀有的一种跟随行为。一件产品的好坏从使用过的人口中得到答案,往往比产品本身的宣传更具信服力,这种口口相传的广告,威力强大。虽然宣传力度不如电视广告覆盖范围广,但顾客忠诚度却是最高的。因为在体育产品中,共同使用课程是一种隐性的消费过程,在过程中形成的小团体可以留住更多的顾客,不管倶乐部地点如何变更,只要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还在,对企业的忠诚度就还在。那么如何保有这样的核心会员?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扩张速度,在更高的战略层次上定位倶乐部服务人群,获得直接的服务反馈。举例来说,对于高端客户群,他们不在乎昂贵的会费,需要的就是完善的条件和高质量的课程。那么对于定位服务这样特定客户群体的倶乐部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会员需求,对这样的会员,倶乐部的营运费用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增长,单靠廉价会费是不能支撑太长时间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增值服务,让高端客户带来更多高端会员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那么对于大众倶乐部,为什么也要限制扩张速度呢?对于现在的居民来说,大众健身也是在他们认可的环境下进行的健身活动,人群过于密集也会让他们放弃当前的倶乐部,转而投向其他环境更好的地方。这样的循环会让倶乐部逐渐流失原本的会员群体,一个没有固定会员的倶乐部是不可能长久经营下去的。就像前面所说,忠诚的顾客群体,不管是高端还是大众范围里的,都是一个品牌长久经营的必要良方。

  四、行业规范的需求

  古语《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受经济影响较大的新兴行业更是如此。娱乐健身行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前期规范市场规则、明确行业标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管理制度和法规有待加强。虽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宏观调控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从政府的角度对体育健身娱乐业加强制度管理,规范各种管理制度。要根据体育娱乐业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业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体育健身娱乐业经营过程也要依据市场的要求,按市场规律、价值规律进行规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使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法制化、规范化,以此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结论

  如果说,奥运是大力发展娱乐健身事业的敲门砖,那么现在是促进其良性发展的时机了。青鸟健身在2011年年初发生的闭店事件很明确地提出了如何更好的运营健身倶乐部才能既赚钱又提供全民娱乐的场地这个问题。我国的服务行业规范性不强,行业内部的规范是当前企业仅存可依的规范。从市场角度来说,哪里的服务条件好就去哪里,哪里的执行力高就加入哪里。为了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进入后奥运的幸福时代,必须改变倶乐部的经营理念。按照现行的经营方式,当前的价格战只能让倶乐部的实际利润越来越低,直至亏损,而会员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两方都得不到任何好处。从核心问题思考,倶乐部的本质问题是提供服务,如何更好的满足需求,让员工在企业中成长是倶乐部完善的首要问题。

经济学论文2

  一、课程实践背景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既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西方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在国际上非常成熟的课程,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积淀,已形成了一批非常丰富并可以为本科生教学所利用的教学资源,这为双语课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信息时代来临和国际化的大趋势也对经济学双语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如何快速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并将其融入教学。

  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实施条件

  1.教学准备。首先对国际知名院校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梳理和汇总,结合吉林大学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在原有中文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撰写英文版教学大纲。每四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结合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参考多套国外原版教材,编写讲稿,制作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2.教材的选用。国内外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如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里茨等畅销经济学教材,有英文原版、影印版和中文翻译版等多种版本,这为双语课教材的选用提供了便利。吉林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改革的前期,使用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两本教材。20xx年开始,选择曼昆《西方经济学》(PrinciplesofEconomics)的清华影印版(英文)第4版作为指定教材,国际版教材虽略有删节,但由于该课程在国际上已非常成熟,所以选择英文影印版教材在价格和质量上都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使用。

  3.课堂的组织。吉林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经历了大班授课(100人),中间穿插小班的选修辅助实验课程(30人),到分班授课(40人)的不同阶段。整体来看小班授课效果最佳,学生学习比较专注,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和组织学生。针对具体讲授形式,主要采取讲授加讨论加案例形式。在讲授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控制英语使用比例,部分重点章节使用、每章中的重点部分使用、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使用英语讲授。关于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建立网络课程,教师可以进行课后辅导,学生可以预习并完成课后习题。

  4.教学资源的利用。吉林大学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图书、期刊及中外文数据库资源,学生可以借阅经济学经典著作,检索并跟踪顶级期刊论文。定期开设文献检索、使用和管理等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开放性资源,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等世界顶级大学的经济学公开课。

  三、提高西方经济学双语课教学效果措施

  1.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课须具备的条件。第一,教学团队的师资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学团队和教师素质。团队成员长期合作能保证教学改革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师资水平不仅体现在教学水平上,还体现在对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语的把握,以及对经济学原版教材的全盘掌握和驾驭。第二,学生的素质,即学生的外语听、读、说、写能力,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课堂参与热情。第三,学校的支持,双语课的开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没有财力和政策的支持,项目的维系很困难。

  2.确定双语课具体实施方式。双语课课堂组织最好是小班授课,辅助以小组或合作教学法等多种形式,但切忌大班授课。每周开课频率不宜过高,二次为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复习和预习,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又不会太拖拉。建议逐步增加英语比例,开课之初,引入简单的英语口语,之后逐渐增加。教材的选用,如果是学生生源及质量较好的学校,建设直接选用原版教材。

  3.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的时间比重与方法。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双语课要求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且学生的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应超过70%,即课上和课下时间的分配比重是1:3,要求学生一定要预习,及时复习,多做练习,并勤于思考,多看新闻及经济热点,充分利用一切教学学习资源,并开放性地完成课堂讨论、小组汇报等活动。

  4.边实践边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同学校面对的情况可能千差万别,双语课在中国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本身西方经济学课程又是普及性高的一门课,所以开展经济学双语课最关键的是先做起来,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同时要注意总结和梳理,对新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研讨或咨询等方式找出答案,逐步解决。

经济学论文3

  关键词:省际边缘区城市 徐州 商贸业发展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分析了交通、经济、商贸业活动等因素对商贸业发展的影响,得出省际边缘区城市商贸业发展的合理途径,以期对省际边缘区城市的商贸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省际边缘区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在交接处所构成的特定的地理空间,它在地理区位、资源条件、文化背景、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仇方道,20xx)。由于行政边界因素的影响,边缘区一般具有对基础设施、经济要素、产业扩张和市场等的“切变”作用,从而这些地区产生“边界效应”。从发展特征讲,省际交界地带一般具有经济的不发达共性和相对差异性等特征。关于边缘城市的发展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服务业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商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对城市的发展作用日趋明显,而关于边缘城市的商贸业发展研究却甚少。徐州地处江苏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远离省会,是典型的省际边缘城市。徐州商贸业发展研究对省际边缘城市商贸业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徐州商贸业发展概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由于远离省会城市,商贸业受省会城市辐射作用较小。本文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联系较强的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域,来研究徐州的商贸业发展。

  (一)淮海经济区概况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脐部,由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的20个市组成。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在自然资源、发展历史、经济水平及文化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产业联系较强,分析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实现对徐州商贸业发展的较为准确的定位。

  徐州是江苏省要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和徐州都市圈的特大核心城市,同时又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国家主要枢纽城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更是领先于周边县市,特别是近年来徐州发展大交通、大商贸、大物流的政策,使商贸业的发展充满活力,已成为区域商贸中心。但是,商贸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新的商贸业网点层出不穷,业态分布不合理,许多商贸业网点盲目求大、升级,形成恶性竞争,商贸业布局与城市总体发展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商贸业自身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的资源也造成极大的浪费,影响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中的地位

  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经济实力较强,多年来一直发挥周边地区物资集散地的功能。和周边省际边缘城市相比,徐州商贸业网点数量、营业面积、商贸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总量指标都位居前列,其生产和消费范围辐射到周边县市。徐州市正在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服务业之都”。

  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济宁,为2122.16亿元,其次是徐州,为20xx.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莱芜,为35845元,其次是与徐州相邻的枣庄,为29800元;作为衡量商贸业主要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是山东临沂,为728.3亿元,徐州其次,为680.23亿元,两者相差48.07亿元。综上可知,整个淮海经济区内,济宁的.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商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是临沂,徐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淮海经济区内位列第五,说明徐州的人均消费水平也不是最高的。徐州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的稳固主要的主要竞争对象为济宁和临沂,三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济宁领先,与之相关的商贸业发展较强的为临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要想突起,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与周边城市商贸业集聚竞争

  淮海经济区内产业联系从空间上可以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其中核心全程主要由徐州、淮北、枣庄、济宁四城市组成,是产业对外辐射和联系最为显著的圈层。就商贸业而言,徐州与周边城市的商贸业也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淮海经济区内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城市,徐州商贸业不仅可以辐射范围能够达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其发展也受到来自这些地区的影响。胡超美等对徐州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对策研究,发现在规模、结构和效益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方面,徐州具有优势,但在成长竞争力方面要落后于临沂。在商贸业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等方面,徐州的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

  (四)商贸业结构逐步优化

  都市的建设,加上江苏省有关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使徐州的商贸业设施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提升换代。二是业态结构逐渐优化。依据商贸业发展的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趋势,积极改造传统商贸业态,大力引进新型商贸业业态。淘汰经营品种少、消费环境差、管理及服务水平低的小门店业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知名品牌连锁店、专卖店,吸纳现代商务服务、高档休闲消费、文化娱乐等新型商贸业态发展。另外,徐州优越的区位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使楼宇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总部经济在此聚集,进一步推进了商贸业结构的优化。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将会是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现代产业体系,商贸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好的历史机遇。

  二、影响徐州商贸业发展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商贸业发展主要的动力。虽然徐州处于中国的两个发达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之间的谷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差甚远,但由于近年来徐州发展迅速,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xx年人均GDP徐州达27514元,位列第六,消费能力逐步提高。但同人均GDP相对较高的莱芜、日照、枣庄等城市相比,稍显逊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业发展水平是相互影响的,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商贸业的发展,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可以推进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因素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同样也是商贸业发展的先行官。徐州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从宏观区位看,徐州是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长三角与环渤海湾的结合部;从中观区位看,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沿东陇海产业带的重要城市,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从微观区位看,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第二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北翼增长中心。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航空、铁路、公里、内河航运、管道运输五通汇流的优势。发达的交通,是徐州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商贸业集聚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商贸业活动的因素很多,从空间关联的角度讲,主要包括来自主要表现为与周边地区的市场关联,包括市场集聚和市场竞争。优越的区位条件,是省际边缘城市商贸业发展的关键。相邻的区位,为相邻城市间商贸业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了空间上的依据。严士清对利用主成分分析影响江苏商贸业发展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和商贸业集聚因素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人口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徐州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是淮河经济区内最大城市,是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河经济区的中心,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战略优势,能够辐射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等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商贸业空间集聚因素越强,中心城市商贸业的吸引范围越广,商贸业规模越大。

  (四)城市规划制约与限制

  商贸业最初多自发形成,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则受到政府部门规划的引导和制约。徐州商贸业的发展与徐州城市规划中徐州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关系。规划中城市的职能定位、交通状况、人文环境等影响了商贸业发展的规模,特别对商贸业的分布产生很大影响。徐州市区正在逐步打造完善双核联动、“一主四副”的商圈布局和加大物流等商贸业的发展,这种商贸业布局布局和重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通过规划来限制或鼓励,是影响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边缘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是影响区域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位于省际边缘区的城市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处于淮海经济区城市所属各省对边界地区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不同,导致其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江苏省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扶持徐州发展服务业,努力将徐州打造成为区域商贸中心;鲁南、豫东、皖北也都相应提出了倾斜扶持政策,加快边界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内差异。

  三、徐州商贸业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塌陷区”制约商贸业的发展速度

  徐州位于江苏的边缘地带,空间上远离省会,受到省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使徐州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引起徐州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外流。又由于淮海经济区地处东部沿海地带,受区域极化效应的影响,大量的经济要素及发展机遇流向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同时,在两大经济区域片区的挤压下,淮海经济区始终未能成长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陷入了一个“经济峡谷”的尴尬境地。经济上处于“塌陷区”,限制了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规模。

  (二)行政边界的阻隔和其他边缘地区的竞争

  行政边界的阻隔作用是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淮海经济区内商贸自由流通的重要因子。由于各个行政区利益主体不一致,便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周边的行政区都实施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导致行政边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刚性约束,致使淮海经济区内“诸侯经济”的蔓延。较为明显的是山东对临沂发展商贸业的扶持,积极打造其为商贸之都;安徽也在进一步提升蚌埠的商贸中心地位,人为的地域阻隔和各边缘区激烈的竞争,使徐州商贸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商贸业集聚度和信誉度低

  虽然徐州商贸业在20xx年里发展比较快,但和临沂相比,零售也集聚度和品誉度有待提高,大型连锁企业、大型商贸业设施和全国等级的批发市场偏少,布局也有待优化,要想打造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还应加强对商贸业空间集聚因子的作用。

  四、徐州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通过对徐州商贸业分布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评价,得出了徐州及其他省际边缘城市有关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第一,所处省际边缘区城市特殊位置,应借助其交通区位优势和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和物流业,形成区域性的物资集散地。

  第二,相邻省际边缘城市应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与周边地区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区内商品实现自由流通,既能发挥各地优势,又可实现流通互补。

  第三,提高商贸业空间集聚因子的强度,这对区域中心城市商贸业发展作用重大、如积极提升商贸业及与其有关的软环境,加强完善通向周边城市的交通建设。

  参考文献:

  1、朱传耿,王振波,仇方道.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xx(1).

  2、梁双陆.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思考[J].改革与战略,1998(2).

  3、周婷,仇方道,朱传耿等.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空间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xx(6).

  4、胡超美等.徐州市服务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淮海工程院学报,20xx(18).

  5、张海森,李宗植.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中南京与杭州的竞争与合作[J].统计与决策,20xx(3).

  6、严士清.江苏商贸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商贸业研究,20xx(4).

  7、杨扬.都市圈点轴开放系统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J].江苏商论,20xx(10).

  8、李国君.资源型城市零售业态布局影响因素及基本框架[J].商贸业经济,20xx(3).

  9、王晓明.浅谈省际边缘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J].职业圈,20xx(20).

  10、仇方道等.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地理研究,20xx(28).

经济学论文4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日益错综复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这些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瓦罗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

  古罗马早期有十二铜表法,以后在帝国时期有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适用于帝国境内的各族人的万民法。在这些法律中,对于财产权、契约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买卖、借贷、债务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解释。万民法所依据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然合理性,以后逐渐形成自然法则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欧中世纪虽然经历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十一世纪才真正建立起来。中世纪的学术思想为教会所垄断,形成所谓经院学派。

  经院学派主要用哲学形式为宗教的神学作论证,但也包含某些经济思想,用来论证某些经济关系或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后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教会不得不回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贷款利息的正当性问题,一是交换价格的公正性问题。

  贷款取息与教义抵触,教会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后来迫于大量流行的贷款取息的现实,经院学派不得不采取调和态度。

  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的是大阿尔伯特,他认为公平价格是和成本相等的价格,市场价格不能长期低于成本。对这两个问题,在中世纪并未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但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研究的课题。

  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与西方古代的经济思想比较,除在重视农业生产、社会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处外,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这方面主要有“道法自然”的思想、义利思想、富国思想、赋税思想、平价思想、奢俭思想等。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经济思想。道家从自然哲学出发,主张经济活动应顺从自然法则运行,主张清静无为和“小国寡民”,反对当时儒家所提倡的礼制和法家所主张的刑政。道家这种经济思想后来传到西欧,对17~18世纪在西欧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响。

  义利思想是关于人们求利活动与道德规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利”主要指物质利益,“义”是指人们行动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儒家贵义贱利,成为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僵化教条,妨碍了人们对求利、求富问题的探讨和论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富强,提出了各种见解或政策。孔子的学生有若就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这是儒家早期的富国思想。以后商鞅在秦国变法,提出了富国强兵和“重本抑末”政策。商鞅和以后的韩非,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战士之源,发展农业生产是国家富强的唯一途径。同时,他们认为工商业是末业,易于牟利,如不加限制,就会使人人避农,危害农业生产,因而主张“禁末”。富国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史上具有独特地位,这与中国长期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这一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对土地课征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产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国思想家经常论述的问题之一。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后,对农业生产改为按所有田亩课征赋税。因此,中国古代的经书、史籍如《尚书》、《周礼》、《国语》等,常有关于田地分级和贡赋分等的论述。

  平价思想,即关于稳定物价的思想。战国时代,李悝、范蠡鉴于谷价大起大落对农民和工商业者都不利,提出国家在丰年购进粮食,在歉年出售粮食的“平籴”、“平粜”政策,使粮价只在一定范围内涨落。这一平价思想也被用于国家储备粮食的常平仓制度,和救济贫民的义仓制度中。

  古代王公贵族生活的奢侈或节俭,关系到财用的匮乏或富足,税敛的苛繁和薄简,因此,对待消费应提倡“俭”还是“奢”,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经常论述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

  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也出现过一些相反的观点。如《管子》一书的《侈靡》篇,就论述过富有者衣食、宫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开支,可以使女工、太工、瓦工、农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于贫民得到就业和生活的门路,也可使商业活跃起来。这在当时确是一个颇不寻常的观点 ,它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来考察消费问题,提出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卓越见解。

  除上述几种主要经济思想外,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有其他的经济观点,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财思想、田制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尽其利、民尽其力的思想等等。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大都是为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也有些思想是为扩大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道路而提出来的。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重商主义 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16世纪末以后,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不少宣扬重商主义思想的著作。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古典经济学 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是对封建势力作斗争,这种斗争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怎样使财富迅速增长,探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是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

  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初的以魁奈和杜尔戈为主要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他们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业来概括资本主义,用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分析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经济学论文5

  【内容摘要】高校近年都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建立起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旨在以学生为本,通过经济学实验教学,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动态化、过程化,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模式,牢固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经济专业;本科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一、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合理性解释并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其理论大多可以用现实经济活动去验证。经济学实验指用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环境,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经济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兼重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去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着力培养富有创新潜质,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适应社会需要,有着宽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是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济咨询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用人单位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

  而根据对近五年学生实习和就业所做跟踪调查得到的信息,和有效专业教学软件的实践教学缺少有关,学生不懂实务操作,因此在银行、证券、商务贸易公司等单位实习遇到较多困难。因此,经济系迫切需要建立独立的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不仅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方面,同时在主要核心课的专业方面,如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实操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

  经济学本科教学过去是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主要采取理论阐释、演绎和模型推导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对主要理论进行讲解后,借助于计算机模拟系统将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来巩固课堂和教材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会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与实验内容

  经济学实验主要有验证型实验、模拟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大类。

  本科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经济类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应侧重验证型和模拟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是为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而设置的实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整理出实验报告。这一项实验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偏重于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而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的实验课,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关键知识,并结合现实案例,在系统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从而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主要实验包括:

  (一)验证类实验课。

  1.微观经济学。市场供求均衡、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实验、边际效益理论、完全垄断市场实验等。

  2.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市场货币流通实等实验。

  宏微观经济学每章内容都有一些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借助实验去理解。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将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计量软件相结合,用计量软件进行计量建模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计量经济理论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过程,序列自相关模拟实验等。

  (二)模拟类实验课。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主要通过传统营销管理的仿真模拟、商战体验、丰富的典型案例训练锻炼市场营销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模拟市场营销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

  2.商业银行实验。通过对模拟银行软件和相关银行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中的关键要素,掌握最新的银行实务操作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银行、证券等业务流程和功能特征的进一步了解。

  3.国际商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整个业务流程和做法基本掌握,从交易准备直至最后的核销退税,综合操作和成套设备贸易等,并能够以从事外贸业务人员的角色,包括进出口商及银行等角色去仿真地操作,对业务反馈作出正确的处理。

  4.财务会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应付账款、成本、负债核算、报表编制等,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经济实验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理念。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习方向、与学习者双向互动、发现和解决学习疑难为主。在经济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情境、协作、沟通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类似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2.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协作法、参与式与互动教学、自主学习法、体验式教学、网上交流、专题讨论等,并通过实验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这些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

  协作法就是实验过程中的各环节由实验团队的多名成员协作完成,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配合的能力。

  参与式与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当学生完成一项实验后,让学生自己介绍过程与经验,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相互间的讨论争辩,可以互相激发、相互学习,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专题讨论就是以专题主题为导向,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实验团队的活动适时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网络平台,将相关的经济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上答疑、讨论、测试系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讨论和向教师求教,实现超时空的教与学。

  三、经济学实验教学课开设取得的效果和展望

  近两年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们感受很深,评价颇高。

  在调查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中,摘录几段:印象比较深的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实验,即让学生进入消费者角色并根据消费者均衡作出决策,合理分配收入得到最大总效用。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在不同的消费偏好下,消费者决策是不相同的,但是总效用却可能相同。

  上机实验将平时所学理论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一些经济学原理。由于相对真实地进入了这些理论的角色方,我们对理论的接受度更高了,这些有趣的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机实验十分令人难忘和受教。

  在试验中,我们对这些经济学理论有了直观的而且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观看十遍同一个微视频并在每一阶段给出看后的边际效应评分,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消费者边际效应递减的状况;在啤酒与电影票的分配试验中,我们体会到了经济人的选择问题与个人喜好的差异。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效用递减理论实验。

  平时在课本的学习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感受到效用递减的实际效果,甚至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效用水平会成为一个负值。通过这次试验中的视频观看,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即使是一个能够带来欢笑的视频,在许多次的重复之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让人厌烦,这大概就是实际操作带来的更深层的理解吧。

  由此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的确为做上机实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验中,我们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真正用处,更加能够与实践相联系起来。

  通过做这些实验,我们对于从课本上获得的经济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经济学问题,将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之中。虽说经济学不像工科课程那样要求非常多的实验操作,但在我看来,经济学实验算得上是课程内容的精华之一,因为平时所接受的各种经济变量与经济活动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记忆在脑中,若是对其没有足够的理解,就很难在现实世界应用,而经济学实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

  以本次在经济学实验室所做的宏观经济学实验为例,我们进行了经济增长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等四项实验,每项实验均是以互动的形式完成,学生、老师和计算机三方互动协作,推动实验进展。

  想想平日脱离实验所做的各种练习,那都是在纸上通过计算完成的,而计算数据和经济变化过程都是题目所指定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算出某项结果,这样一来就少了自己动脑分析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

  而在经济学实验中,我们有多方互动,这意味着我们不光巩固了如何进行经济运算,更锻炼了对于经济市场运转的把握能力。譬如老师那边供给货币,而我们作为银行,要留出存款准备金,之后发放贷款,再接收存款,这样的过程一轮轮进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某一项经济数据的结果,更亲自参与到其中的某一环节,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运作机制。

  目前已开设的经济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体验型实验。还可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当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等。

  研究型实验层次是一种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此实验室平台,对少数拔尖学生强化基础,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其特长,鼓励学生参与各个级别的大学生竞赛。

  根据形势的需要,将开设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课程,从了解创业、培养创业能力、体验创业,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大量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

  同时,根据学校已有项目资源,将具体建设学校冯如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中心。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型思维。同时,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实验教学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努力探索以科研带教学,紧跟学术前沿,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

  总之,近几年来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学实验室是我们教学科研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对学生巩固经济学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闵娜.应用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经济,20xx,5(下)

  [2]涂晓今.论经济学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4

  [3]钟小兵,秦嗣毅,迟岚.开设经济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经济学论文6

  摘要:马克思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多维的视角与问题域, 其中, 批判理论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构成马克思思想的灵魂, 呈现出马克思辩证法的革命性。因此, 关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研究既是研究其思想整体的重要环节, 也是深入理解辩证法的重要突破口。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同样是一个整体, 其中包含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 二者处于统一关系中, 二者的统一在文本里出现了三次, 这三次统一极为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内在逻辑, 以及二者统一的基础。通过对这三次统一的论述, 本文尝试探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 全面把握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思想的整体性与时代性。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形而上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形而上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处于何种关系?这个问题贯穿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始末。但它并未直接出场, 而是内含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中, 潜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中,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来表达其自身的在场。马克思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 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与论证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论证了国民经济学批判与黑格尔形而上学批判的统一;第二次是在《哲学的贫困》中, 马克思以批判的形式论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统一;第三次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都获得了完成, 其完成也再次表明了二者的统一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三次统一体现了马克思对这一重要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确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三次统一形成的共同成果———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把握统一的前提、基础、内涵与意义, 不仅仅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的必要环节, 也是理解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维度的重要前提。

  本文从马克思这三个文本入手, 进一步回答马克思为什么要确立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统一, 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二者的统一又意味着什么。通过对马克思三个文本、阶段之间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的分析, 体现马克思思想内在逻辑的统一性, 进而显出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生命力。

  一、对黑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家立场"的批判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 黑格尔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 这就决定了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批判是统一的。那么, 问题就在于为什么说黑格尔和国民经济学家立足于同一立场, 对二者的批判是如何统一的。要进一步回答这些问题, 需要对这一时期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发展史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仅仅是一个开端。此时, 马克思的哲学立场还处于正式形成的黎明时期, 政治经济学批判只是萌发了某种基本特征与基本定向, 形而上学批判也还局限在一定的问题视域之内。具体而言, 马克思此时关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德国的现实与德国式的现代问题, 他要研究国民经济学或私有财产对国民的统治。在对德国现实的研究中, 马克思发现了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 确立了市民社会的张力, 揭示了私有财产的秘密。这一时期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一对矛盾:有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工人降低为商品, 而且降低为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 也就是垄断的更惊人的恢复;最后, ……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 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进一步看, 这对矛盾正是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的表达, "劳动的全部产品, 本来属于工人, 并且按照理论也是如此。但是他同时又对我们说, 实际上工人得到的是产品中最小的、没有就不行的部分, 也就是说, 只得到不是为繁衍人类而是为繁衍工人这个奴隶阶级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死劳动与活劳动的对立、有产者与无产者的矛盾, 这些冲突都指向了人的异化, 异化的发生首先就要归罪于劳动的分裂, 即劳动本身的异化, 也正是在对劳动的理解上, 国民经济学家与黑格尔不谋而合, 站到了同一立场上, 因此, 马克思称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 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 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 对劳动的抽象理解也正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第一个错误。

  如何看待黑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家立场"?不妨将黑格尔与亚当·斯密的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亚当·斯密被恩格斯称为"国民经济学的路德", 这位"路德"做了什么事情呢?要言之, 他确立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把私有财产确立为人的本质, 人本身成为私有财产的规定。他把这种"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确立为劳动。这一思想的提出意味着私有财产不再是人之外的财富。表面上看, 这种对私有财产的理解似乎消解了人本身与私有财产外在本质间的外部紧张关系, 但实际上却把人本身变成了私有财产的这种紧张的本质。通过私有财产的内化, 私有财产真正实现了自身的普遍意义, 克服了外在的界限与束缚, 这无疑是私有财产的一次"胜利", 但对于人及其劳动来说, 却是一次"丧失"。再来看看黑格尔的理解, 黑格尔的形而上学确立了"非批判的实证主义"与"非批判的唯心主义"。依据这两个基本立场, 黑格尔首先把劳动视为精神性的, 也就是意识的形式。其次, 他认为劳动表达了人的外化, 外化是意识实现自身的对象化, 因此, 外化的劳动或者异化的劳动其实正是人的本质的确证与实现。由此, 黑格尔虽然将劳动确立为本质性的东西, 但他确立的是异化了的劳动。而马克思要确立的是扬弃了异化的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这种劳动才能表达本质, 实现人的自我出场。

  以此为基础, 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第一次统一。首先,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统一性意味着两个批判对象的统一性, 即国民经济学与黑格尔形而上学的统一立场。"在古典经济学里, 资产阶级社会的具体问题表现为具体的经济规律性, 而在黑格尔的哲学里则仅只是它们的一般原理的抽象 (唯心主义的) 反映。"马克思的批判对象是德国的现实, 而政治经济学是对德国现实的真实描述, 形而上学是这一现实的抽象表达。因此, 对德国现实的批判势必要深入到经济现实中去。经济问题主导了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经济问题背后的逻辑是德国古典形而上学, 对经济现实的分析就不能止于政治经济学范围内, 必须展开德国古典形而上学批判。

  进一步看, 马克思是从范畴批判与方法批判两个方面把握两个批判对象的统一性。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批判基础是资本、地租、工资、劳动、分工、货币等范畴分立及这一分立所导致的人的分裂。范畴批判的核心涉及到德国古典哲学关于范畴的理解, 康德所确立的范畴是理性认识世界的工具, 知性范畴在道德哲学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认识"物自体"时所产生的二律背反正是其现实境遇的抽象表达, 康德的解决方案是, 为理性划界, 让范畴在知性的范围内运转。黑格尔则强调概念的现实性, 现实既是实存又是本质, 这为理解政治经济学范畴提供了新的视角, 但黑格尔将概念的现实最终归到了理性、绝对精神之中, 视理性为事物与概念的本质, 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实现, 黑格尔这种做法看似在调和概念与现实, 但实则造成了更大的分裂。关于方法问题, 马克思以前的政治经济学家采取实证主义与主观主义方法, 这构成其体系的硬伤, 马克思通过方法的批判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具体内容, 深入到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之中, 拯救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同时, 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统一。

  其次,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与形而上学的批判遵循着社会—历史原则。社会—历史原则是马克思的辩证法的核心内容。他没有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自然的、天然的、永恒的社会理想, 也没有将一系列经济范畴看作是自然的、天然的、永恒的存在, 马克思始终以社会—历史原则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这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价值。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家往往不去考察其体系的前提, 仅仅在资本主义范围内, 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内探讨财富的增加与资本的积累。他们把资本主义看作是最为理想的社会模型, 认为可以在资本自身内部调节、缓和甚至克服自身的局限, 而没有意识到在人类发展史上, 资本主义社会同封建社会一样, 不过是历史的一环, 其发展过程自身就包含了毁灭的、革命的力量, 当这一力量成长起来时, 历史就会翻开新的一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恰恰是基于这样的立场。

  马克思在形而上学批判中同样运用社会—历史原则彻底洞穿了意识的内在性, 摧毁了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建制是超感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分离和对立, 超感性世界的神话统治着人以及人的世界, 其中, 人并不是真正的主体, 只是理性和上帝的傀儡。在超感性世界中并没有所谓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神或理性的自我实现。黑格尔虽然试图用运动和历史来表达这一过程, 但他仍然采取了抽象的、思辨的、逻辑的表达方式。马克思要确立真正的历史、现实的历史, 他最先要做的正是确立历史的真正的、现实的主体———现实的人, 这一确立意味着历史真正被赋予了活的灵魂, 人的历史和历史中的人构成了一个变动的结构, 在这一结构中, 历史和人得以同时生成。正是有了历史的维度, 马克思才超越了形而上学, 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三, 从根本意义上讲,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有着相同的旨归, 即构建理想社会 (共产主义) 。在马克思看来, 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一定要与"真正的社会主义"相区别, 共产主义不是教义, 不是某种既定的、固有的社会形态, 而是不断生成的历史运动, 因此, 共产主义并不是某种空想乌托邦, 它的现实性恰恰在现实的历史与现实的人中。马克思区分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共产主义, 第一种是所谓粗陋的共产主义, 它倡导的平均主义只不过是"把自己设定为积极的共同体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种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 "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 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 因此依然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第三种形式的共产主义, 也正是马克思所赞同的共产主义, 即"私有财产 (人的自我异化) 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形式的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向人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 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并且, 它知道自己就是诸多矛盾与历史之谜的解答, 其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关系的和解, 也包含了人的自我确证。马克思解决矛盾的武器正是批判, 既是对私有财产 (政治经济学) 的批判, 也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 (形而上学) 的批判。

  二、对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批判

  在《哲学的贫困》中, 马克思着重批判了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何谓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即运用正—反—合的方法来调和政治经济学与形而上学。但在蒲鲁东那里, 这种调和是抽象的、无内容的、非历史的, 一方面, 其确立的抽象理念并没有达到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的原则高度, 相反, 恰恰丧失了黑格尔通过批判主观主义而实现的形式与内容、实体与主体相统一的维度;另一方面, 其提出的构成价值概念并没有超越斯密、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的论述。马克思指出, 蒲鲁东提出的构成价值不过就是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抽象, 李嘉图的功绩是确立了经验事实的科学公式, 是"对现代经济生活的科学解释", 而构成价值不过是这一公式最为抽象的表达和解释, "是对蒲鲁东理论的乌托邦式的解释"。马克思直接针对蒲鲁东的非批判的主观主义立场, 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批判其价值的二律背反, 并基于此阐释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的"统一"与蒲鲁东的"和解"存在着本质差别, 蒲鲁东对二者的和解是, 先机械地划分好与坏的方面, 然后做加减法来形成合题。马克思的批判则是深入到历史中去构建两者的统一, 并在《哲学的贫困》中重新表述了价值的二律背反问题, 从而揭示了价值问题的本质。

  从总体来看, 价值的二律背反被马克思视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关系。马克思对蒲鲁东价值理论的批判体现了第二次融合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努力, 二者的统一性突出体现在方法之间。政治经济学批判更大程度上是对斯密、李嘉图价值理论的反思, 尤其是对其实证方法的反思。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从经验事实出发, 用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确定价值标准与价值规律的自然性与永恒性, 以克服斯密的矛盾。与此相同, 黑格尔的形而上学遵循的也正是实证主义的立场。政治经济学与形而上学的相同立场使二者的调和似乎成为可能, 但所谓"调和"不是蒲鲁东采取的非批判的中间道路, 蒲鲁东的价值的二律背反的理论集中体现为主观主义与外部反思的缺陷。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实现了对二者的批判的统一。

  首先, 价值是一个经验的、历史的概念,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是此概念两个核心内容, 但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变以及二者的关系不是某种神秘的循环。马克思指出, 蒲鲁东的逻辑怪圈在于, 其起点是先验的, 他由一个起点出发, 渐次展开一系列范畴, 对于这个先验的假定他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明和论证, 而这个起点却被用来说明和论证一切。以交换价值为例, 从历史的视角看, 交换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即"剩余品交换时期、一切产品的交换时期和全面交换时期, 最后所实现的是三次方的交换价值"。蒲鲁东关于交换的历史论述是从需要的先验假设开始的, 他"对于交换的发生是本着18世纪唯理论的精神加以解释的;把交换说成是有意识协商的结果", 在他看来, 交换的每一次发生都是出于先验假设的个人与需要, 而范畴由此就被赋予了现实性和历史性, 历史就获得了阐释。这种先验方法正是马克思与黑格尔反复批判的主观主义。这种方法力图放之四海而皆准, 它抛弃了所有的内容并扼杀了历史, 只是带着形式的空壳到处游荡。马克思确立历史唯物主义, 正是有了历史原则的介入, 正是要实现范畴的去蔽, 恢复现实的范畴与范畴的历史。范畴才能停止抽象的游荡, 而真正地落到现实的土壤之中。因此, 对价值范畴的批判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范畴批判的第一个环节。

  其次,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要恢复现实的社会关系。在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家看来, 社会关系呈现为物的关系。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虽然将物的关系抽象为概念与精神, 但并未揭示物与精神的背后实则是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因此, 价值的二律背反以及解决二律背反, 既不是概念的转换, 也不是关于物的公式的确立, 而是透过价值去理解其背后的本质力量———劳动。蒲鲁东通过小麦的例子, 已正确描述了使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所有者和需求者, 但他并没有意识到, 所有者和需求者并不自由, 他们的意见"是以他的资金和他的需要为基础的。这两者都由他的社会地位来决定, 而社会地位却又取决于整个社会组织"。而且, 蒲鲁东已关注到生产带来贫困的现象, 但他没有揭示这种现象不是出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而是出于劳动的异化, 而这恰恰是马克思所揭示的。从根本意义上看, 生产应意味着财富的积累, 但现实表明, 工人生产的越多, 他就越贫穷, 这就是国民经济学的二律背反。马克思深刻地指出, 不是二律背反造成了现实的矛盾, 而是二律背反反映了现实的社会关系的矛盾, 解决二律背反问题不是在抽象的合题中, 而是要深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

  第三, 在揭示了物背后的人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重新处理范畴与现实的关系问题。面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现实矛盾, 构成价值的传统解决方案行不通, 它并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 不过就是劳动价值论的不完整表达, 构成价值的核心是要通过价值的构成和比例的平衡来让价格符合价值, 但这一提法却是对现实的颠倒。范畴的颠倒与排列不能够改变现实, 范畴是现实的反映, 价值范畴内部的二律背反不是以构成价值的出场可以解决的, 构成价值自身不过是基于经验事实的科学公式表达, 即劳动决定价值、价值在劳动中构成。但从本质上看, 这一论述并没有为事实提供什么新的东西。因此, 解决价值的二律背反问题实质是真正改变现实的问题。改变现实, 就需要立足于人的现实活动。

  通过对蒲鲁东的构成价值的批判性分析,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再次融合在一起, 并体现为方法上的统一, 即统一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上。马克思对构成价值的批判, 既包括了对价值范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也包含了对构成价值之形而上学方法的批判。正是将两者统一起来, 才真正实现了对构成价值的彻底批判。因此, 《哲学的贫困》有着两个明显的批判对象:德国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书中贯穿了对二者的批判的统一, 具体形式是对蒲鲁东的经济范畴与方法的批判。于是这一时期无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还是形而上学批判, 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为二者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成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新的起点。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张力

  经历了《巴黎手稿》时期对经济哲学的介入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过程,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发展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范畴的重新确立, 二是方法的日益成熟。以此为基础,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得以完成, 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也得以实现第三次统一。从中可以看到,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与形而上学的批判并不是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条线, 而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 二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张力, 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现促成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完成。在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中,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是两条明晰的主线, 始终统一在一起, 并构成马克思批判理论及其思想的整体性与先进性。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第三次统一首先体现在相同的问题意识中, 二者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马克思论述了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历程, 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问题意识。可以看到,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思考是始终和其哲学思考、社会历史研究结合在一起的, 马克思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独去研究某一方面, 也不是确立一个宏大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马克思的研究是在面向现实问题并努力探寻方法过程中展开的。通过批判的三次统一, 马克思得到了一个主要结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在这段表述中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定, 阐释了社会经济结构, 也论述了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并不仅仅是经济领域内部矛盾的重复出现, 而是关涉到整个社会变革的要素。在社会的整体结构中,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遵循着特定的相互关联, 因此, 政治经济学研究必须同哲学、历史、社会现实的研究相结合。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而是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切中社会存在的批判, 这种批判势必延伸到意识领域, 即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而这二者本身又是对社会历史理论的批判, 这种批判揭示的正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的反思。

  其次,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第三次统一体现在马克思关于生产的理解中, 在重新理解生产概念时, 马克思运用了具体—总体的辩证法, 使生产概念获得了丰富性、现实性与历史性。以马克思《1857—58年经济学手稿》为例, 可以看到, 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研究的第一个经济学范畴就是生产。为什么要重新研究生产?因为以往的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问题的抽象而一般的分析困境, 导致在这种分析视野中, 生产失去了历史维度, 成为了单一的、抽象的、僵死的范畴。马克思的生产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是具体的生产, "摆在面前的对象, 首先是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始终是与现实的个人、现实的历史结合在一起的, "说到生产, 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其次, 我们不能否认生产一般, 因为"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 共同规定"。马克思采取了具体—总体的研究方式, 即"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 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 定下来, 免得我们重复, 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不过, 这个一般, 或者说, 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 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为不同规定的东西。其中有些属于一切时代, 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 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对生产一般适应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 也正是为了不致因为有了统一而忘记本质的差别"。在马克思看来, 生产既是具体的, 又是总体的, 并体现在生产与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上, 只有坚持具体—总体的辩证法, 才能恢复现实的、历史的生产, 构成一种整体性认识。

  马克思之前的政治经济学家往往从某个生动的环节开始, 然后试图通过分析去寻找某种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关系, 进而利用这种抽象去确立某种经济学体系。而马克思却要重新确立起点。在马克思看来, 具体, 它是现实的起点, 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 但是在思维中, 它却表现为结果。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 是多样性的统一。从本质上讲, 抽象在思维中再现具体, 但此时的具体已经不是起初那个单薄的表象, 而是具有了丰富内涵的具体。同时, 生产也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即便是抽象的生产, 它也是历史条件的产物, 而且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内才能具有适用性。因此, 马克思此处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而重新确立经济范畴, 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形而上学批判的第三次统一。

  最后, 第三次统一在《资本论》中达到了完成。《1857—58年经济学手稿》关于货币、资本等范畴的考察基本上延续和遵循着具体—总体的方法论, 呈现出的是马克思对经济范畴的重新定位。以此为基础, 《资本论》确立商品这一起点展开深入分析, 较之于一系列经济笔记、手稿, 在形式上、内容上较为完整, 因此, 《资本论》及其手稿不仅仅是经济学着作, 也是哲学着作, 它不同于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专着, 它所呈现出的是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历史理论的统一。与以往的经济学家不同, 马克思是从商品出发展开分析的, 这既是出于表述的方便, 因为每一门科学都是万事开头难, 商品也不例外, 它是最难理解的部分;也体现出了马克思的方法论原则, 因为价值要透过商品来理解, 商品是经济的细胞形式, 也是最为直观、具象的事物。关于商品, 马克思都讲了哪些内容呢?这里其实还是在解答价值的问题, 使用价值和价值被当作是商品的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与价值被附加在感性的商品上, 于是, 商品就具有了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 这正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值得关注的是,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其辩证法的"实验园", 呈现出马克思运用辩证法所实现的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剖析和批判。何谓马克思的辩证法?简言之,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就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正是这样一种辩证法, 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始终, 同样也是他完成形而上学批判的法宝。概言之, 《资本论》运用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彻底的解剖, 揭示了其在经济上的秘密,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限度与危机, 进而在这些庞大的政治经济学解剖中, 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对资本主义社会非历史性的批判, 这里, 其批判的武器正是辩证法, 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 在这一时期,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思想的完整性, 并在分析过程之中, 看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交汇与价值。

  马克思所实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的三次统一, 理清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发展逻辑, 也梳理了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实现过程。更为重要的是, 它呈现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以及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全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逻辑与整体性, 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 更有助于用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这一政治经济学理论活的灵魂, 唯此, 才能让马克思思想真正地活在当下, 真正成为批判的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xx。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xx。

  [4]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5]蒲鲁东。贫困的哲学[M]。余叔通, 王雪华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xx。

  [6]卢卡奇。青年黑格尔[M]。王玖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7]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 (第3卷)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60。

  注释

  (1)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xx年, 第50页。

  (2)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xx年, 第12页。

  (3)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xx年, 第101页。

  (4)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xx年, 第73—74页。

  (5) (5) 卢卡奇:《青年黑格尔 (选译) 》, 王玖兴译, 商务印书馆, 1963年, 第24—25页。

  (6)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xx年, 第81页。

  (7) (7) 同上书, 第81页。

  (8) (8) 同上书, 第85页。

  (9) (9) 同上书, 第81页。

  (10) (10)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人民出版社, 1965年, 第38页。

  (11) (11) 同上书, 第25页。

  (12) (12) 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 (第3卷)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60年, 第295页。

  (13) (13) 蒲鲁东:《贫困的哲学》 (上卷) , 余叔通, 王雪华译, 商务印书馆, 20xx年, 第77—78页。

  (14) (14)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人民出版社, 1965年, 第32页。

  (15)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32页。

  (16)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1、3页。

  (17)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3页。

  (18)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 人民出版社, 20xx年, 第22页。

经济学论文7

  摘 要:数学化以其能够准确的表达思想,可以消除歧义,便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等的优点而在经济研究中大放异彩,然而在随着数学工具的广泛使用,提高经济研究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因过度使用而带来的副作用。本文将通过沃顿经济模型等分析数学化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得出乱用,错用数学模型及数学基础功底不扎实等导致经济研究中数学化危机的产生。

  关键词:数学化;经济学;分析工具

  一、数学化的本质特征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结构的一门学科,而数学化则是用数学的知识建立理论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里所说的数学化并非生硬的套用数学公式来验证某种观点。数学有精确、简明、逻辑严密等优点,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最终的研究结果,因此,我们要在研究中合理的进行数学化。数学家威尔(WeylH)认为:数学化很可能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像语言或音乐一样,具有原始的独创性,它的历史性决定不容许完全的客观的有理化。因此,数学化毫无疑问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方法之一。笛卡尔认为数学的真正本质在于,它是科学的通用语言和认识方法,这也正是数学发展至今在其他学科中的作用。数学在各学科中的应用广泛,并且成为表达这些学科的语言。数学方法的应用有加强研究方法的效用,数学与非数学学科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

  二、数学化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原则

  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一般原则是将经济分析中的原始概念,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再利用数学方法给出经济现象中的实际关系,利用这些关系推导出反映经济现象的命题,政府部门或企业机构等可以根据这些最终结论作出相应的决策。比如沃顿经济模型方程中确定一般价格水平Pm的方程和沃顿模型的工资方程:Pm=-0.170+0.514(W/X)+0.2465(X/Xmax)+0.6094((Pm)-1+(Pm)-2+(Pm)-3+(Pm)-4))/4W=W-4+0.050+4.824(P-1-P-4)―0.1946(W-4-W-8)+0.1481(U―U*)-1+((U―U*)-2+(U―U*)-3+(U―U*)-4))/4其中,W:工资水平或物价水平;X:是工业生产总水平;Xmax:最大生产能力水平估计值;U:一般失业率;U*:25~34岁男士的失业率;U-U*:员工充分利用程度。这两个方程分别根据实际生活将经济现象的原始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反映了物价与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和工资与物价的比例关系,指出物价跟着工资,工资跟着物价。暗示政府应该按照均衡理论,对应并没有趋于平衡的物价与工资的形成做出某种程度的干涉。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这个数学式子进行精确的计算后,才能使经济决策准确可靠并使经济学理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数学化在经济研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应该有个度。数学是一门讲求结果精确的学科,而经济学是研究现实生活的自然学科,其研究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应该适当地使用数学。例如,在考察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司数量之间关系时,某人用公式Y=AKαLβTλ,K是投资,L是劳动,T是公司数量。推导出公司数量越多,经济增长率越高的结论。显然经济增长率不能这么简单的衡量,否则我们就不需要再去辛苦研究经济学,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只需依靠多开办公司便可提高,诚然,这有悖于现实。

  三、经济研究中,数学化的前提条件

  世界上没有哪个事物不能使用数学,只是还没找到普遍的一般方法而已。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即给经济学带来了发展,也使经济学陷入了危机。所以经济中的数学化是需要一些条件的。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质是量的基础,量是一定质的量,超越了一定数量界限的量变,必然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而这个界限就是度。在我们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时,必须先清楚的划分所研究对象的边界。我们知道,建立数学模型的第一步是提出前提假设,,不同的前提假设下,同样的自变量值会产生不同的应变量值,所以在经济数学化过程,明确前提假设,划清问题的边界,规范问题的量,从而保证结果的质。这样才能正确的发挥数学模型的作用,避免进入数学陷阱。

  四、对数学化与经济数学模型作用的思考和启发

  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经济学数学化这一既定事实,数学化对于经济研究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数学化带给经济学的灾难也不可忽视。如何正确的选择数学模型成为关键。在经济研究中把数学看做经济分析的唯一的手段,不顾条件的加以运用,不可取;一味的排斥数学和否认其发挥的积极作用,亦不可取。在追求方法的同时,更要着眼于经济学本身的目的,不能使经济学成为离开数学就会寸步难行的附属品。在经济学研究时也要学会利用数学精确、简洁等的优点,在合理的框架下发挥它的作用,为经济学提供实际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程冬时.试论数学对经济学的意义.企业经济,20xx.11.

  [2]朱解放,李海英.谨防经济理论研究走入数学化误区.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xx.3.

  [3]丁晓钦,王朝科.经济学运用数学的条件.经济经纬,20xx,02.

  [4]张厚明.经济学研究勿滥用数学.经济学家,20xx,4.

  [5]曹均伟,李凌.经济学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争论与融合,20xx,21(3).

  [6]张晓龙.未来与发展.20xx,3.

经济学论文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对于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许多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运用好经济学,就要对数学知识进行认真地研究。

  关键词

  数学;经济学;融合;作用

  数学是研究许多专业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拥有自己的符号和语言,用其特有的抽象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对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学也在其中。数学对经济学的思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前些年的经济理论公理化趋势,这种理论明显就是受到数学的公理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想在经济学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非常困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呢?

  1用数学方法解答经济现象

  解决经济问题是数学方法应用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经济计量学方法、线性规划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等。

  1.1经济计量学

  这种方法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探讨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方法,计算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活动规律与经济变量关系的经济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当时主要用于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的创始人是丁伯根曾。之后由于克莱茵等许多经济学家的努力,经济计量学迅速发展起来。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是:(1)在确定任务的情况下,怎样统筹安排,使人力与物力消耗最小化,从而降低成本。(2)在人力与物力确定的条件下,怎样发挥经济计量学的最大功效,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总的来说,就是怎样以更小的消耗取得更大的回报。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管理会计、计划统筹与工农业生产等方面。

  1.2线性规划方法

  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财力或人力等方面的制约,怎样利用现有条件,更理想地达成目标是线性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如果单单从数学角度上看,就是在一组等式和不等式的约束之下求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值的自变量取值问题。线性规划不单单应用于经济领域,还适用于很多领域比如:下料、运输、消费的合理性等,甚至应用于军事、科研等领域。如今人们仍正在研究怎样将其应用于更多领域。

  1.3投入产出法

  它是一门集和统计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系统科学。其主要研究各部门生产关系。如今社会生产中,各部门首先考虑怎样使用其它部门的产品从而满足生产消费的需求,其次则是将自己的产品供给其它部门去消耗。各种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依存的关系,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分析就是需要于这种生产的依存性,研究在生存技术与可用资源的情况下,怎样更好的满足最终需求与生产数量等问题。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对社会需求与供给、产业结构、和消费等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抉择,且能够模拟各种政策运行。投入产出法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且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比如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降低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和货币兑换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问题等。怎样将这两种生产要素组织得更好,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的证明起到很大帮助

  数学方法能对经济学所提出理论给予理性的证明,采用数学逻辑所得出的结论用文字语言很难征明。经济学家布留明曾经指出;“数学方法是在经济学家心中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唯一能够给予经济学理论充分的科学性的方法。经济理论需要数学方法来判定,只有数学才能对经济学定理进行完备的证明。”在历史中运用数学方法来证明经济学定理的事是不乏其例的。

  3数学语言与经济学语言的融合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它可以将微妙的事物叙述得十分详细,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但是自然语言却有着语词的多义性的缺点,所以数学语言从开始就是由数学家严格做出定义。并确定了它的功能与涵义。可以完美弥补自然语言词语多义性的缺陷。只要正确使用,它的结论总是可以信赖的。可以说数学的诞生就是为科学服务的,同时它也是科学理论的载体。数学语言的概括性非常高。某些看似不同,表现形式更是上千差万别的经济问题,有时可以用一个简练的数学语言式表达出来。同样经济学也有自身的语言。但是每一个经济结论的产生都是通过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与经济两种语言相互交融。首先提出问题,是理论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其次,建立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将数学语言和论断用通俗的语言来叙述出来,使普通人也能够理解。这是经济学中必须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

  4结语

  现代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是分不开的,虽然每一个数学家未必是经济学家。但是经济学家在数学上一定应具有相当的造诣。数学具有文字性表述所无法比拟的精确性与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结合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经济学论文9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3.

  [ 2 ]吕红平,王金营.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xx, (5): 28-34.

  [ 3 ]邓宏兵,张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xx: 3.

经济学论文10

  以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看,会计准则被视为公共物品,其原因在于信息的共享性。在我们对于信息的使用时并不影响其他人对信息的使用,会计准则作为信息的一种,也具备信息的共享性特征,每个人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同时获取反馈的信息。

  1.国际会计准则是一种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指的是一种可以.供人们共同使用的物品,其特征在于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国际会计准则是指由财务信息生成,而又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具备导向性作用,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公共物品。两个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对于会计准则的使用的时候,由一方的使用.并不会导致另外一方不能使用,同时对另一方使用并不会造成其使用成本的增加,这点上就表明国际会计准则的非排他性。另一方面来讲,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生成,在企业进行运用的时候,并不影响其他企业的营运成本,相互都是在公开。均等条件下进行。因此,国际会计准则不具备竞争性,也就是所说的非竞争性特点。

  2.国际会计准则的供给分析

  (一)国际会计准则供给

  国际会计准则供给指的是国际政府部门或者其代表在制定和实施准则过程中运用的强制或意愿手段的总称。它供给的主体是国际政府以及其代表。在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成本,而由于国际会计准则本身性质属于公共物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会产生任何的成本。在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消费者提供给制定准备的部门的支付就讲克制在最低,从而能?使得国际会计准备的供给将大大降低甚至是o的一个状态。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就应运而生了一个公共机构,即国际政府部门及其代IASB。致使政府部门成为执行职能的机构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资源稀缺的特性,另一方面政府的强权手段在这方面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二)国际会计准则供给的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这里指的是一些社会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通常而言,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与其主导环境的远近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距越近,制定与实施就更有效率,供求量也就增加。反之,当主导环境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冲突,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将变得困难,供给量就会下降。

  (2)生产技术水平。当社会对于会计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后,相对于的会计水准也将大大提髙,此时其会计准则的质量就有保障,供给量也将有坚实的基础,相应的国家会计准则的收人也将提髙。相同的,会计准则在实施执行上的技术的提升,同样对供给产生推动影响,有助于会计主体素质的提髙和会计行为的控制增强。

  (3)供给成本因素。国际会计准则在其带来受益的同时也将产生一定量的.成本,成本产生的主要途径还是在于准则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成本是必然存在的成本,一些准则的制定需要在经过大量社会实践考察的,这就相应的产生必然成本。

  实施成本的产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决策,具体表现在应对会计准则所采取的一些集体活动所消耗的时间及人力。随着参与集体决策人数的增加,所对应的消耗成本就将增加,这就是所谓的决策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外在因素带来的成本消耗,如集体决策并不能满足所有参与者的意愿,因此给他们带来的损失。

  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越大,就会导致准则的供给量越小;相反,成本消耗越小,那么供给量就将越大。

  3.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分析

  (一)国际会计准则需求

  国际会计准则的需求指的是在消费国际会计准则上需求主体的主观意愿及客观能力。其中的需求主体主要是一些国际性的组织、跨国公司和跨国投资者等。需求主体有着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在目的上具有盈利性特征,即需求在是希望能够通过遵守国际会计准则来获取其中的潜在利益。其次,会计主体在需求内容上也具备不确定性。最后,相比供给主体,会计准则的需求主体就显得更加的广泛,不再像供给主体局限于政府机关,而是在此朞础上多了非政府机关等的一些市场主体。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普遍与平等特性,因此确定两者都可以是需求的主体。

  (二)国际会计准则需求的影响因素

  (1)国际备计准则的消费因素。国际会计准则的消费价格是指国际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费用,亦或是因为放弃其他调整而产生的相应代价。通常来说,消费价格越低,需求就会越大,相应的,消费价格越高,所需求就将越小。

  (2)国际会计准则替代品因素。所谓的替代品指的是用其他的方式来取代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如提供其他信息等。从这一角度本说,也是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一种挑战,当替?代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消费价格,那么直接的影响就是需求的下降。

  (3)外部环境因素。通常情况下,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会有影响,越稳定,质量越好,同时需求就得到保证。反之,在收到一些经济危机冲击等,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就会引起质疑,降低了需求。

  4.结语

  总之,国际会计准则供求关系,收诸多因素的影响,处于一个均衡与不均衡相互交替的状态,在这种交替变换的过程逐渐的得到发展与完善。

经济学论文11

  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如何预测并防范金融危机的形成是宏观经济学争论不休的热议话题。本文就融危机时期宏观经济学理论受到的威胁进行反思,阐述各方学派的经济学观点,从辩证角度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威胁;反思

  1、宏观经济学对金融危机的阐释

  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都是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一次拷问,而经济学家试图找到对金融危机的有效解决途径。然而面对不同学派与立场的研究中,对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发展的观点差异较大,尚未形成一个可以达到高度共识的立场。从西方主流学派的经济学观点中能够明确,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经济学派认为,金融市场产生的信贷泡沫是产生经济危机的关键因素,以宏观调控不力,导致经济行为逆向选择,最终形成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并引起经济倒退的现实危机。依据其学术观点能够明确,金融危机并未形成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实质性冲突,而强调了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并非所有政府都能承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宏观调控是否有效受到质疑,而宏观经济学理论是否能够预见金融危机的产生,也是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如果失去对金融危机的预见性,单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采取的挽救措施来看,经济倒退是可以避免,但从中损失的经济效益却无法挽回。而且宏观调控也并非每次都能到达预期的效果,如果宏观调控失去力度,是否意味着金融市场就此萎靡不振,而无法前行。

  2、金融危机的现实影响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进出口行业。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会从经济层面拓展到生产经营环节,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在20xx年金融危机中,美国支出的GDP总额超过70%以上,而国内消费高于1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消费支出也超过1万亿美元。当时国内需求无法弥补金融危机的需求减少,而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经济每下降1%,我国出口贸易下降6%。另一方面,次贷危机削弱了美元的金融地位,从出口产品的优势地位下行逆转,产生了贸易逆差。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基准利率,并未国有银行注入流动资金,与我国当时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在大量美金流入我国之后,人民币升值而美元贬值,导致我国的出口价格优势降低。金融危机过后,虽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高,但是贸易出口额下降的事实不容忽视。虽然同比出口金额上升,但这种增长速度也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并非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海外企业频繁毁约,也造成我国企业外部信用环境一度恶化。

  3、金融危机时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反思

  宏观经济学主流学派,认为自由市场的贸易环境并非宏观调控能够控制,而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客观存在的。当宏观经济学认定金融危机属于意外因素时,“黑天鹅事件”属于偶尔失效,并非金融市场体系存在根本问题。这样的思想认定政府干预的无效性,尤其对宏观调控比喻成为扭曲的.资源配置,认为其金融影响力会对金融危机产生负面的消极作用。同时也要部分学者认为,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宏观调控,加剧了金融危机的恶化,以及延长了影响时间。相对于主流经济观点,近些年来在非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活跃度异常明显,几乎完全倾向于政策观点,并就主流经济学观点的问题深究其责。但是非主流经济学理论也错综复杂,并非单纯诊断政府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实质作用。其中,奥地利学派以坚持极端市场化观念为主导,认为政府行为的宏观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金融市场混乱,而后形成了经济衰退的现象。而新制学派则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对金融交易市场的治理失误。而后凯恩斯学派却反对主流派对金融危机的解释,也不同意其他非主流学派对金融危机的现实观点。其经济学观点将金融济危机归纳为政府干预实效的偶然性,并视金融危机为突发事件和单纯意外,这样的非对称信息也未能触及金融危机的深层机理。

  参考文献:

  [1]张凤林.金融、经济危机引发的宏观理论与政策反思———基于后凯恩斯经济学派的视角[J].经济学家,20xx,(03):32-41.

  [2]方兴起,郑贺.萨金特: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到理性预期经济学家———20xx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84-90+163.

经济学论文12

  摘要: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强,加强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推行的依然以理论教育为主,忽略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此,要想提高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效果,改革尤为重要。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

  1引言

  区域经济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种应用性决定了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然而,就当前区域经济学教学来看,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机械式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来开展教学,以至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依然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考虑到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强,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学生很难理解透这些理论知识,难以做到融会贯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2.2教学方法落后。就当前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来看,教师依然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老师主讲,学生负责听,知识的传授主要靠板书这种方式,而这样的教学比较机械,不够灵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教学评价不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提高教学实效。然而,就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评价来看,教师依然以理论评价为主,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由于教学评价以考试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关注课本知识,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能够应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对此,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中,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在区域学实践性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进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人才。3.2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是统一的,缺一不可,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对此,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区域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在安排课程,要确保理论与实践比例的协调,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提升能力。如,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成立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再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3.3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学实效取决于教学方法。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对此,革新教学方法尤为重要。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教学方法为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实效提供了保障,对此,教师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可以应用这些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经典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找出案例中的知识点以及案例中的问题,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让学生去寻找解决方案,进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3.4完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中,要想实现高效教学,优化教学评价十分重要。首先,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在教学评价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4]。针对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和口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测;针对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进行检测;其次,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在师评的基础上,推行自评、他评等方式,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具有紧迫性。在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有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宏伟.试论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及学科建设[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xx(9).

  [2]刘俊杰,白雪冰.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创新与学科建设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xx(5).

  [3]白鹏飞.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新特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xx(3).

  [4]刘迎霞.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xx(9).

经济学论文13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制度问题的理论。专业设置问题的实质是通过建立某种机制,以促使高校举办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趋于一致。为达到两者利益的一致,就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确保高校的产权主体地位,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解决专业设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高校;专业设置

  1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首先提出了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然而当时并没有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著名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第一次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并且将新制度经济学和旧的经济学理论做了如下区分:1、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微观经济行为;2、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以“交易”研究经济问题的理论。埃格特森对新制度经济学又进一步做出了如下解释: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模型引入经济学研究;新制度经济学摒弃了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新制度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价格和数量两大维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维度;新制度经济学进一步推进了古典经济学大众化的愿望[1]。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芮切特认为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分支:(1)产权分析;(2)交易费用经济学;(3)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学;(4)经济历史的新制度分析;(5)宪政经济学;(6)合约经济理论[1]。芮切特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已经非常成熟。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学理论引入制度领域,为我们研究社会经济制度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我们研究高校专业设置问题,主要借鉴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分析、合约经济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中,制度的变迁往往由交易费用引起,因此本论文主要论述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产权、交易费用、委托代理理论即合约经济理论的相关理论。

  1.1产权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强调产权的重要性,因为产权明确是传统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科斯对于产权经济学的理论具有重要贡献,科斯关于产权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的定义是没有意义的;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中,产权对于经济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在定义产权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德姆塞斯是对产权理论做出较大贡献的另一位经济学家,他对产权理论的贡献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说明了产权对资源配置影响的内在机理,产权通过引导人们使外部性内部化来引导资源配置;2、产权的归属有两个极端,即公有制和私有制,私有制天然具有较高的效率;3、产权的界定有无限性和相对性,产权包含无限的潜能;4、产权迁移发生的原因是新产权带来的收益,大于改变旧产权所造成的损失[1]。在以上两者的论述中都谈到了产权的意义、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等,但是都没有指出产权应当配置给什么人。波斯纳指出:“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其抑制了交易,产权应当赋予最珍视它的人。”科斯强调了国家在产权界定中的优势,但是其并没有说明国家和产权界定之间的联系,诺斯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1、国家作为经济人,其对产权进行原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2、国家对产权的界定具有天然的规模优势;3、国家的权利过大时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可能损害产权主体的利益。

  1.2交易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来源于传统经济学理论。康芒斯将“交易”定义为和“生产”相对应的经济活动,“生产”是人与自然的活动,“交易”是人与人的活动,“生产”和“交易”构成了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他认为交易分为平等的交易、管理的交易和限额的交易。科斯在康芒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交易理论,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交易费用。研究交易费用的视角主要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是微观角度的交易费用,因此我们在此也只对微观角度的交易费用进行简单的介绍。交易费用的微观层面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事前费用,主要是指交易发生之前的生产信息、交换信息、讨价还价的费用;二是,事后费用,即为确保交易完成所产生的费用[1]。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决定了制度的变迁。诺斯认为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会发生制度创新:(1)创新改变了潜在的利润;(2)制度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的变迁变的有利了。制度的变迁受到成本、收益、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虽然交易费用对制度的变迁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诱致性变迁还是强制性变迁都存在时滞。

  1.3委托代理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学家们因不满足于阿布德布鲁体系中的“黑箱”理论,开始研究企业内部的激励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代理理论随之产生。委托代理理论以两个假设为基础:(1)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2)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经纪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拥有较少相关信息,代理人拥有较多相关信息。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治理机制问题,也就是激励和约束问题。

  2高校专业设置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关系的机理分析

  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的发展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专业设置的问题就是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也就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代理人能否满足委托人政府要求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曾经说过:“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我们可以推断出:“专业设置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也在于制度因素。”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产权和交易,产权的安排对于保证公平的前提下确保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2]。

  2.1专业设置与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的含义是“经济主体对财产的权利,更严格地说是一组权利,是各个相关经济主体所拥有的权利的总和”。具体到教育产权也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应当明确财产所有者的权利边界,确保财产所有者的权利的实现;第二应当明确出资者和学校法人之间的权利边界;第三教育产权的各个权利主体是有边界的。教育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政府和市场作为主导者时,有其边界效应。当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运营时,其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在权责不明确的情况下会产生“搭便车”等效率低下的问题。在高等教育中产权的界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3]。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制度安排上,政府即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主体。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中央-地方-高校的三级管理体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在高等教育的举办中,存在政府或公众和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之间的代理-委托关系[3]。政府、公众、高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人”,都有趋利避害,追求最大利益的倾向。高校作为代理人一定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不可能把保证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也就不能把保障专业设置的质量作为自己的追求。产权的存在是为了保证产权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但产权的明确并不能确保高等教育运行的高效。因此除了明确高等教育的产权,还需要有必要的激励,必要的激励就是剩余价值的索取。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产权设计中,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所有者,又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因此剩余价值所有权是没有意义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部门和高校就丧失了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因为政府和高校也是“经济人”,“经济人”总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高等教育举办的各个层面,各个参与主体,都存在通过某种不正当途径获取好处的欲望和动机。权利和责任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剩余价值的所有权才会对产权所有者形成反向激励。当前我国的高校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政府的财政和学生收入,而政府的财政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培养层次和学生的基数,也就是说学生的基数决定了高校的收入。在这种拨款模式下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设置的质量不会影响到高校主体的收入,也不会影响到委托代理关系末端教师的收入。而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并没有产权或是剩余价值索取权,这种权利的缺失又导致了责任的缺失。

  2.2专业设置与交易成本

  专业设置问题的实质就是改善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是改变当前的高校专业设置的动机,其实质是促进新的专业设置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的诱导因素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节约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率,也就是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一种收益低的制度的替代。这种制度的变迁无论是强制性变迁还是诱导性变迁都涉及到旧制度的去除和新制度的维护,无论是旧制度的去除还是新制度的维护,都要确保代理费用或交易成本的降低,并形成有效的激励,使代理人享受到交易费用降低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因此如果要确保高校提高专业设置的质量,就必须降低交易费用,并使高校主体享受到其带来的剩余价值。交易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康芒斯将交易分为三种:(1)买卖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学生购买高等教育服务;(2)管理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3)限额的交易,在高等教育中就是政府组织。在教育活动中的交易费用包含:(1)信息搜集的费用,即教育产品的消费者为了搜寻和教育有关的特性所花费的成本;(2)签订契约、谈判、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费用;(3)履行契约和收回教育成本的费用;(4)排他的费用,即防止其他不付费者享有教育的费用;(5)监督契约履行的费用;(6)避免违约的费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或家长和高校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学生和家长难以对高校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当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时,代理人作为信息的拥有方为牟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必然会使委托人的利益受损使代理的质量持续下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缺少必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导致我国的高校质量参数没有准确的获取渠道,以致个别低质量的培养单位滥竽充数。因此在合理的产权安排下,高校能够获取剩余价值,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专业设置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3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因素及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1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

  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由于教育具有经济的属性,因此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体制;另一方面,教育的功能包含人本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教育体制又能够反作用于经济体制。无论是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影响,还是经济体制对教育体制的影响,两者之间必然有一个中介,二两者之间的中介就是教育资源[4]。教育资源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资源,它从属与社会资源,其配置方式必然会受到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影响。然而教育资源又不同于其它领域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教育不仅仅有社会化的功能,还有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因此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其母体制即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律,还应当尊重教育本身的运行规律[4]。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追求的是办学规模,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办学规模的急速扩张和经费短缺之间的矛盾。我国在这一时期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一、多渠道筹集资金;二、努力挖掘高校的办学潜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在这一时期的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问题,其实质是高校的办学效率问题。这一时期的学者主要运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得出高等教育的规模是影响生均成本和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这一理论密切相关。上述理论的实质是运用经济学的规律来解决教育问题,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综合+专项”的基本拨款模型。这一拨款制度不仅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宏观影响,对高等教育的微观影响也已经深入骨髓。在这一拨款模式和高校资源来源渠道的影响下,生源量成为影响高校资源获取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因此导致了学校的盲目扩招和师生比例失调等问题。高校扩招的过程,实质上是用经济的规律来指导教育发展的过程。教育作为一个特殊的子领域,其不仅要尊重其母系统的运行规律,其还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违背其自身运行规律必然会导致问题的产生。资源配置是连接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桥梁,因此,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实质是:“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用怎样的方式和模式将资源配置给代理人的问题。

  3.2高校专业管理问题的实质仍然是高校产权问题

  首先我们假设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是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认为高校具有真正独立的法人地位的,这种真正的法人地位,确保高校拥有高校自身的部分产权,这一部分产权可能包含了人事权、专业设置权、财权等。产权的拥有者是具有剩余价值的索取权的,而剩余价值是建立在所获资源的基础之上。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念下,资源的获取量是建立在委托人对代理人成果评价的基础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专业的设置没有充分的考证、不充分考虑自身条件、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又决定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评价,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假设下,我国大部分高校作为独立产权主体或是代理人是不可能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的,更不可能取得剩余价值的。因此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假设下的高校,其作为经济人是不可能忽视自身的经济因素,而忽视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政府在高等教育举办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充当了主要委托人的角色。与其他“委托-代理”关系并无区别,作为代理人的高校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多,而作为主要委托人的政府掌握的相关信息更少,因此在我国用专业目录来约束高校的办学具有某种合理性。然而在合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第三方评价以及由评价决定的资源配置水平,才是约束代理人的主要力量。制定专业目录的管理方式,虽然某种意义上推动了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却约束了高校的专业设置广度。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在现今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影响下,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或是拨款,他们在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中,有强烈的违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委托人意愿的倾向。因此高校专业管理问题的实质仍然是高校产权问题。

  3.3学生或是家长的选择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最终决定因素

  在学生或是家长选择高校或是专业的过程中,信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信息的获取难度也决定了高等教育举办的交易费用。在高等教育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学生或是家长是最终委托人,委托人往往是信息掌握的较少者。学生或是家长往往只能通过高考志愿书、学校网站、亲朋好友的介绍等有限的渠道来了解高校或是专业,这种信息的取得方式比较容易导致选择的盲目性,如果学生或是家长想要取得更多的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定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费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追求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委托代理效率,促进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意愿一致,在信息获取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很难解决提高委托代理效率等问题。学生或是家长不仅是最终委托人,还是教育资源的需求方,也是信息获取的较少方,因此为促进高校专业设置和学生或家长选择的一致性,信息的交流就十分必要,而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就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5]。

  参考文献:

  [1]谢作诗,杨克瑞.教育制度经济学刍议[J].教育与经济,20xx,(01):18-22.

  [2]海因兹-迪特迈尔,布莱恩罗万.教育中的新制度主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xx,(01):15-25.

  [3]王磊.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在中国的应用[J].财贸经济,20xx,(08):54-61.

  [4]范先佐.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罗燕.大学排名:一种高等教育市场指引制度的构建—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分析[J].江苏高教,20xx,(02):14-17.

经济学论文14

  摘要:纺织品服装业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产业和主导支柱产业,也是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之一,因此,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出口一直受到较大的贸易壁垒。根据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的规定,从20xx年1月1日开始,全面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但是,这并不表示全球纺织品服装的贸易进入了自由贸易的时代。欧美等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又设置了其他更难以应对和更具歧视性的贸易壁垒。本文主要从反倾销,绿色技术性指标和社会责任标准等方面浅谈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分关税壁垒,并提出一些在当前扩大出口的对策。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贸易壁垒;对策

  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

  (一)反倾销措施

  随着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出现了逐步扩大的趋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严重受害者。具体体现在:1.对我国纺织品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次数越加频繁,涉案金额越加巨大,产品范围也越加扩大。自从20xx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到现在,纺织品服装遭到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涉案金额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从开始的几十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上亿美元,被列入反倾销调查名单的纺织品,从传统的纱线、坯布到服装配饰、艺术画布等各种类型。2.对我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指控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延伸。从最初的美国、欧盟等地,扩大到印度、土耳其等地也都较多地启动了纺织品反倾销调查程序。3.对我国纺织品征收的反倾销税率较高。由于中国的纺织企业对国际反倾销法律法规的不熟悉以及抗辩意识的淡漠,常常被处以不公正的判决,受到高额反倾销税的制裁,损失非常严重。国外对立案的倾销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并且征收的反倾销税率较高,从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几百不等,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

  (二)绿色技术壁垒

  纺织品服装的绿色技术壁垒是指发达国家根据其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以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目的,通过颁布法令或技术法规,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强制性产品技术标准,实施环境标志和其合格评定程序,对不符合要求的纺织品服装实施限制或拒绝进口,以达到对国内市场的保护。绿色技术壁垒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背景下开始实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公平的。在推行绿色技术壁垒的时候,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状,过于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通过制定过高的标准,使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导致大量海外市场的.丢失。

  (三)社会责任标准壁垒

  社会责任标准壁垒是指以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理由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国作为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大国,由于劳动力成本低,所以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具有比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但是如果实行社会责任认证标准,企业就会增加额外的费用,势必也会增加出口产品的成本。但如果没有申请到此标准,则会因此失去很多跨国公司的订单,会导致我国产品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下降。我国大部分的纺织品服装行业还没有达到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要求,导致国际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因此生产的产品呗限制进口,导致我国出口量急剧减少。

  二、我国纺织品服装业扩大出口的对策

  (一)提高产品质量,开展新的竞争优势

  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很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技术、管理水平还是相对落后,并且研发程度也相对较低,难以适应新产品的开发。

  虽然劳动力的低成本使我国出口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也随着周边国家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崛起变得逐渐弱化,致使企业出口的前景也更加艰难。因此,我国纺织服装业应在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同时,也要展开新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自主研发的能力,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来发展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加快生产技术改造,提高品质,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附加值,创造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之路,来增加我国纺织品出口量。

  (二)加强行业自律,杜绝恶性竞争

  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由于从我国进口的产品数量大、价格低。对于这样容易引起对方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情况来说,做好出口价格、数量方面的监督控制工作非常重要。及时发布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帮助我国纺织企业正确了解市场的前景,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价格数量的协调控制,避免个别企业压低价格销售。对于企业的恶性竞争,及时采取行业自律的办法,由行业协会制定具体的惩罚标准,全行业共同参与形成自律。产业提升和行业自律相辅相成,没有行业自律就没有竞争力,也就谈不上产业提升。

  (三)加快认证,主动应对各种壁垒

  面对绿色技术贸易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壁垒,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不要被动适应,应该主动应对。企业从保护环境、关注人类健康角度出发,推行绿色生态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在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直至废弃后消亡的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争取最终获得绿色技术标准认证。与此同时,更要大力宣传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更加注重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员工自身培训,提高员工薪酬,维护员工的权利,积极争取获得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认证标准的作用,在我国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四)开拓新市场,降低出口风险

  对于纺织品的出口市场,一方面要巩固和深化传统的市场,另一方面要开拓新市场,全面均衡市场格局,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分散集中的出口市场,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扩展到世界其他门槛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分散风险。

  (五)积极应对贸易争端,维护我国贸易利益

  随着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加入WTO后逐渐放开的国际市场,上述的各种非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将应用的更为频繁和复杂,贸易争端和摩擦也会大量的涌现。从根本原因上来看,造成贸易摩擦与各种壁垒广泛使用的根本原因是双方之间的贸易失衡,顺差或逆差过大导致。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当贸易摩擦和争端出现时,应积极应对,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沟通和协调,维护我国的利益。

  三、结论

  20xx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运行呈现出稳步正常的局面,逐渐向回升方面去发展,主要的产品产量增速也在持续恢复。当前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是关键的发展时期。要保证国内纺织品服装业顺利度过当前的艰难阶段,不仅需要对国内中小企业的扶持,也需要企业自身提高抗风险能力,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各种壁垒。

经济学论文15

  文章回顾了运输经济学科的发展历程,探究了近几十年来运输经济学发展中的四大主要变化。文章对于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与运输相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人类从事交通以克服空间距离的阻隔,是一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任务,所以运输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活动之一,研究运输及其经济问题是运输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一、学科发展历史回顾

  要了解西方运输经济学学科发展,就少不了对其发展历史的回顾,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观察老路子,达到探索新路子的效果。笔者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酝酿阶段、初创阶段、腾飞阶段和成熟阶段。

  二、酝酿阶段

  从古典经济学时期运输问题就开始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了,那些与运输相关的经济学现象多次被著名经济学家作为案例来讲解其所提倡的经济学思想或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高度评价了运输对城市和地区经济繁荣所起的重要促进作用,从此以后的经济学家就一直对运输及其经济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运输经济学尚未形成体系,这一时期仅仅为酝酿阶段。

  三、初创阶段

  对运输经济学的专门研究起源于1850年D拉德纳出版的《铁路经济》一书,这书为近代铁路经济科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德国K肯尼斯出版了《铁道经营及其作用》,奥地利E萨克斯出版了《国民经济中的运输工具》。后者构建了传统运输经济学政策论和营运论两条主线,为运输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这几本著作是运输经济学初创阶段的主要著作,为运输经济科学奠定了基础。

  四、腾飞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运输经济学科迅猛发展,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快速扩大,交通经济学类的著作层出不穷。这一阶段可分二战前后两个时期来研究。

  1、二战前。1935年美国罗克琳出版《运输经济学》一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科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 1940年美国的约翰逊等人在《交通运输:经济原理与实践》中讨论了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经济问题。

  2、二战后。由于经济学在宏观、微观理论方面的突破,运输经济学也得到相应发展,许多经济学家逐渐加入到运输经济研究的行列中。1950年费尔出版了《运输经济学》;1958年,约翰梅耶等人出版的《运输业的竞争经济学》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结构、运输市场和运输需求特性的开创性分析,也促使运输经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

  五、成熟阶段

  运输经济学科在经历了腾飞阶段后,渐渐走向了成熟。这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

  1、60年代以后。各国加紧建立各种运输经济研究机构,甚至出现了多国性的研究组织,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运输经济研究中心等。运输经济问题涉及的学科范围扩大到管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计算机应用等十多个学科。这些都反映出运输经济学与现代经济的密切关系。

  2、七八十年代至今。这一时期因能源、环境等方面出现危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提出了新的运输经济课题。西方运输经济学除了综合性的著作,如美国桑普森等人的《运输经济—实践、理论与政策》、哈帕尔的《美国运输:使用者、运动者和政府》以外,还有数量众多的专门性文献,如航空经济、运输与能源、运输与土地利用等。这一时期,运输经济学开始运用标准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这标志着其开始步入了成熟阶段。

  六、运输经济学发展中的主要变化

  从世界各国运输经济学的发展来看,最近几十年该学科出现的一些新动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七、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尽管从酝酿阶段起,运输界就没能包揽过这一领域,但跨学科发展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运输经济学科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交通运输与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运输需求、供给、成本、运价研究;运输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运输问题研究;与交通相关的环境、土地利用、能源问题的`研究。

  八、加强了对运输需求—供给一般规律的研究

  目前运输经济学对运输需求—供给的分析突破了旧范式下运输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不再是简单地对运能和运量进行分析,而是从需求和供给特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它们的一般规律。

  九、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

  当今科学界,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研究运输经济已不局限于单一方法,其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日趋多样化、丰富化,各类定性的、定量的、逻辑的、历史的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被广泛地采用,特别是标准经济学的进一步完善,促使运输经济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社会经济中与运输问题有关的大量复杂信息,能够进行更精深的研究。

  十、逐渐脱离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

  与多学科参与研究运输经济问题不同的是,当前运输研究似乎与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理论发展主流相脱离。在古典经济学时期,运输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中通常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期在经济学分析过程中,运输多被置于外生变量的地位,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运输问题上移开了。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而言,其基础也是建立在对运输条件和运输费用研究之上,可是运输问题目前在国际地理学界已经不再是热门话题了,有不少地理学家转向对商业地理的研究。

  十一、结束语

  运输经济学科理论对于运输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因而更加深入地探讨研究该学科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回顾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十年来运输经济学科发展的几大变化,对于以后的学科研究希望具有一定的助益。

【经济学论文】相关文章:

制度经济学论文10-04

经济学论文的要求10-09

精选循环经济学论文10-09

绿色经济学论文10-09

计量经济学论文07-21

关于经济学类论文10-08

经济学的论文3000字10-08

经济学毕业论文05-17

制度经济学论文题目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