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经济系毕业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8:17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济系毕业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市场成为向全球经济开放的大市场,各种资源、技术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下面小编整理了经济系毕业论文,希望对你们有用!

经济系毕业论文

  经济系毕业论文一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镇建设,都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但是,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

  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

  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

  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的发展就要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

  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

  20年来,农村建制镇的数量扩大了近8倍,发展到了19060多个。

  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

  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

  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

  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

  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

  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

  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

  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

  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

  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

  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

  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

  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

  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

  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

  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项功能,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

  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大胆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

  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

  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

  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

  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

  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

  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改革不动摇,面对议论不争论,允许试,允许闯,争取时间发展,让实践作结论。

  坚持正确的,完善不足的,引导扭曲的,改革错误的,宽容失误的。

  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

  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

  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

  四是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

  在农村解放思想的落脚点是加快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促进小城镇建设。

  解放思想的具体行动则表现为一切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坚持千政策、万政策,引导群众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干部、小干部,领导群众致富就是好干部。

  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进小城镇要靠市场吸引。

  但是,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

  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

  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

  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

  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

  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

  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城镇规划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以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形成较强的推动经济发展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

  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

  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同时,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

  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

  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

  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

  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迈上新台阶。

  第四,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

  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

  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

  如果每个乡镇都是一张面孔,千篇一律,那么就会出现"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镇又一镇,城镇像农村"的状况,整个小城镇体系将失去生机和活力。

  所以,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

  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工业兴镇、农业产业化兴镇、旅游兴镇、商贸兴镇、历史文化名地兴镇。

  (三)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遇到的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

  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

  在沿海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

  在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

  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

  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贸的、有旅游的、有饮食服务的集散中心,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

  三是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

  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

  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

  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

  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

  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选准项目,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加工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产业化为对象,发展主导型小城镇;以专业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主导型小城镇;

  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凭藉,发展旅游开发主导型小城镇;以地理集散为依托,发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发展开放主导型小城镇;以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等。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新型市民的大学校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

  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因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不可动摇,但精神文明如果搞不好,物质文明也会受到破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国的基本国情除了地大物博外,还应看到人口众多、素质较低的现实情况。

  这个问题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全国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受过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也是少数,而多数文盲、半文盲集中在农村。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大难题,是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最大难题。

  因此,必须花很大的气力,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大力加强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培养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经济系毕业论文二

  国家治理视角下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探讨

  xx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第一次在国家治理的层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这不光是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提出了要求,也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在深度上有了新的期待。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必将发挥审计倒逼改革的功效,推动领导干部服务理念的转变,进而促进国家治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国家治理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关系

  (一)国家治理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所谓国家治理是指主权国家的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等机关)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

  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体制设置,协同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社会一起,

  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其他领域发展的过程。

  依照刘家义审计长的观点其本质是通过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服务,达到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利益,保障人民权益,维持社会稳定,实现科学发展。

  而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因担任职务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所承担的职责、义务情况进行审计。

  其本质是审计机关代表国家对领导干部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过程。

  (二)国家治理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

  从本质上讲,国家治理与经济责任审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国家治理决定经济责任审计,国家治理的性质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国家治理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责任审计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开展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方位的现代化。

  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他们在依法执政、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廉洁自律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以反腐的“高压线”倒逼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的制度,促进中央与地方、中央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从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自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推行以来,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问题难揭露、先离后审难监督、人少任务重等诸多问题。

  (一)标准不统一,审计评价现难题

  目前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全国还没有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准则或正式的实务操作文本。

  虽然中央和部分省市对经济责任审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出台了一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试行或意见,

  如《审计署经济责任审计司经济责任审计指南(2012年征求意见稿)》、《江西省审计厅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操作规程》、《湖北省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等,

  但大多侧重于宏观性的描述,很少有采用定量指标为审计人员提供统一规范的审计操作指引。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对于不同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什么、怎么审、评什么、怎么评”缺乏明确规定。

  加上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人”的审计,往往涉及政策执行、财务管理、经济决算、绩效考核、推动科学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把握,对审计人员来说“审什么、怎么审”是个挑战。

  就算审计发现了问题,审计人员也需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职业判断区分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

  但是以主观的思维要做出客观的评价谈何容易。

  无论是从定性方面还是从定责方面来讲,不同审计人员可能会做出相差甚远的审计评价,审计质量和审计公信力不免受到影响。

  (二)机构级别低,问题揭露受制于人

  虽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就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从目前各地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和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情况来讲还是不够乐观。

  不少地方并没有按照要求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即使有的地方已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心但级别也不高。

  如某县级审计局虽然也成立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心,但为股级事业单位,而审计人员所面临的大多为乡科级领导干部,在行政级别上让审计人员对部分问题的揭露未免有心无力。

  再者被审领导干部多数为提拔重用的人,是上级领导的“红人”,限于审计人财物归地方管理,审计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

  (三)先离后审,审计难监督、结果难运用

  作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照中央两办《规定》应该是先审后离,但现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成果利用在有的地方存在“两张皮”现象。

  干部调动晋升调整,人事变动在先,经济责任审计在后。

  很多领导干部已经交换到位,组织部门才下达审计委托书,委托审计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成了“马后炮”,作用很有限。

  就是退休退职人员,也大多退休离职在先,经济责任审计在后,很少是先审后离;

  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后,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和单位违反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做出了处理处罚的决定,但在干部先离后审计的情况下接任领导往往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前任领导的审计,

  不愿接受对单位的处理处罚,造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人少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

  随着社会各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关切,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

  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不仅包括党政一把手,也包括党政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不仅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还包括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也要求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基层人少任务重的矛盾尤为突出。

  一方面,目前许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大多“半路出家”,许多审计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审计培训,更不要说经济责任审计教育了。

  经济责任审计由于其要求知识的全面性,从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人数往往与不断增加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相匹配。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换届年,往往一次委托就有十多二十个项目,且时间要求紧迫,审计人员可能被要求一两天就要拿出审计结果报告,

  即使是投入全局的力量都很难应对,更无需说仅经济责任审计科室的力量了;另一方面各地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有些地方不光要承担具体的审计业务,

  还要承担有些不该审计承担的事项,比如工程询价、招标评标、工程财务预算等,这样一来既当了“裁判员”又当了“运动员”。

  这样既不合规定又加重了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的负担。

  此外,有的地方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主业”之外可能还强加了许多“副业”,比如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任务,造成经济责任审计有心无力。

  三、围绕国家治理,完善经济责任审计

  从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来,如何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进行高位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而达到国家治理的目的,我认为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经济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特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缺乏正式、统一、规范的操作指南,在涉及主观判断的工作中,不同的审计人员在不同的专业背景下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审计结论,难以充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从而蕴藏着较高的审计风险。

  因此,应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尽快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准则体系,以此来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保障审计质量,以切实控制审计风险。

  一方面国家应从全局着眼尽快制定适用于全社会、分类型、分层级的经济责任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引,从总体上和具体审计类型上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原则、组织协调、审计内容、审计实施、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等方面予以规范;

  另一方面各级审计机关再根据准则和实务操作指引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出操作性强、适合本地区的经济责任审计具体操作手册,以便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统一规范准则和实务指南下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提升审计质量。

  此外还应健全审计结果运用和公示制度。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

  面对新形势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势在必行,这也符合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对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机构性质、行政级别和编制情况等并没有做出具体明确的说明,在一些地方经济责任审计机构都没有设立,更不要说是高配。

  试想一个股级事业单位,如何去监督一个科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地方这样的审计困境不在少数。

  只有不断加强对各地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改革,探索对地方经济责任审计机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从外至内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敢审”、“审不动”、“处不来”的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审计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功效。

  (三)切实改变“先离后审”的局面

  尽管两办暂行规定和相应制订的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先审后离”原则,实际操作中,由于干部人事工作有其特殊规律,

  审计机关的力量又有限,造成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是“先离后审、先升后审”,或者是“边离边审”。

  有的情况甚至是上午组织人事部门下的委托书,下午就得拿出审计报告,这样的审计报告的质量可想而知。

  这不仅使离任审计的目的和有效性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而且很容易使干部职工认为离任审计工作只不过是程序上的需要,是在“走过场”,

  不能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因而不是积极主动地配合离任审计工作而是敬而远之,甚至有意回避,这样一来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风险。

  再加上原来的干部已经离任,新接手的领导为上任领导所犯的错“买单”显得不合时宜。

  致使许多应该处理的问题,都最终无法得到落实,削弱了审计监督的效果,造成“审与不审一个样”的思维错觉,不得不让人警醒。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先离后审”的这种格局,让犯错者知痛楚,品恶果。

  用审计的红线,圈住权力的边界,进而推动领导干部将眼光聚焦到不断提高自身依法办事的能力上来。

  (四)充实力量聚焦主业

  为解决地方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人少任务重的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各地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队伍建设,要挑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能吃苦的审计人员充实到经济责任审计队伍当中去,

  同时对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聚焦主业,切实给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减负”,让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干自己该干的事,管自己该管的业务,不断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走向专业化、专门化。

  经济系毕业论文三

  摘要:我国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活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健所在。

  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岗位需求出发,提出了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双证制度、实验实训和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构建国际贾易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新思路。

  一、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速度均在20%以上。

  xx年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036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远未到位,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也轻视高职院校,

  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高等职业院校实属出于无奈,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在”本科压缩型”和”岗位技能型”中取得平衡,

  既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注重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目前,我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本科)约380所,

  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约510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根据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得知,吸收国际贸易专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

  因此,应该以职业岗位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

  增强动手能力,缩短上岗周期,并兼顾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增强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

  该培养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可以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把握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加入WTO《新外贸法》的颁布,都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增长,从贸易总量看.

  xx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选择来华投资,据保守估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需要150一200万的外贸人才,

  而从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 13万人左右,即使全部从事外贸工作,尚有100多万人才的巨大缺口。

  但市场的现实情况却是,外贸企业招工和毕业生找工作双难的局面,这就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在能力、素质上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断层和偏差。

  因此,我国引入了“职业能力本位”的指一导思想,提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岗位(群)分析

  由表1所示可知,国际贸易工作岗位的职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可以简单的表示为: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十国际贸易单证等实务技能+国际货运知识十报检、关务知识+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十学历。

  三、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手段

  (一)教学模块是载体

  国际贸易教学应该摆脱原来的”大纲本位”的思想,建立起”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综合考虑职位的具体要求可以将国际贸易能力分为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外贸单证能为和综合应用能力三大模块。

  (二)校企合作是趋势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和模式.学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只有二者真正接轨,才能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正是企业所需要的。

  校企合作中,企业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编写,担任实验及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授,提供实习机会等:校方也可指导企业的生产实践,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三)面向双证是关键

  由于财经类专业实施资格证书制度的范围较广,与财经类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标准齐全,因此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较强。

  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如表3所示,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双证课程”,

  即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加强实训是突破

  实验实训模式的改革既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亮点,也是突破点,更是难点。

  具体而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内模拟仿真训练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四大块组成。

  1、课堂实践教学。

  因课程而异,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校内模拟仿真训练。

  依靠专业实验室和教学软件,构建”国际贸易模拟实习的平台“外贸单证制作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仿真模拟实训,

  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和一系列进出口单证的缮制和修改以及海关、银行、货运代理、船运公司、保险公司、商检部门等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培养学生胜任国际商务各岗位的职业能力。

  3、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性教学旨在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举办英语技能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等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撰写实践报告等形式,

  帮助学生将课堂、校内、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帮助学生明确其未来职业选择的有效途径.

  4、校外实习。

  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相结合,指定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跟踪指导,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并以实习带动就业,提升实习留用就业率,从而提高本专业的总体就业水平。

  (五)提升师资是保障

  要想打破传统的理论灌输型的授课方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高职高专外贸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学校应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

  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率先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并定期轮流选派教师到企业一线熟悉业务,把握最新的外经贸动态;

  另一方面,学校可聘请外贸公司业务骨干不定期到校,或参与授课或举办讲座或指导实验实训,用真实案例剖析外贸实务。

【经济系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经济系毕业论文致谢10-03

关于经济系的毕业论文范文10-08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致谢范文09-30

毕业论文10-01

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10-05

经济系专业生求职信10-01

硕士毕业论文08-13

大专毕业论文11-22

医学毕业论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