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思路【1】
摘要:我国现在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方面,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我国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很强大的政策支持。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上的政策落实,“三农”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稳定的大局。
尤其是党的十六中全会以来,为了更好地完善当前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政府对农村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是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思考,并对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关键词:管理职能 相关制度 管理意识
党在经济发展中给了农村很大的政策支持,政策中最基本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我国是农业大国,甚至是在世界农业产量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为世界粮食安全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保障。
所以,怎样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已是成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繁荣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任务及要求
农村经济管理是围绕加强农村基础性思路中而来的,并且还要不断地完善及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同时,要分析出如何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深入贯彻政府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职能,相关部门必须得坚持行政管理力度、行政监督及执法,并从中找到合理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经济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目标。
因此,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必须得明确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这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
所以,想要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得充分了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首先得从农村管理中着手,主要是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
过关农村经济管理的部门必须得积极加强对农村财务民主管理的审计工作,强化各部门的职能,同时积极广泛的实行财务改革管理机制,进而确保农村资源的合理优化,以及安全运转。
其次是要着重从减轻农村经济负担入手,这也是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在解决这项问题当中,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机构,用来做好有关经济监督和管理工作,这样能够对流动性资金进行统一规化,同时还要加强劳动力的统筹管理,并肩负起农民的监督检查和上访等问题的落实,还得做好相应的负担反弹防治。
第三就是利用经济组织专业合作方面着手来构建社会化的服务体系。
要想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得掌握好农民和农村市场的关系,依据市场的发展需求,来不断地构建出多种形式,并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的方式,对社会化的服务制度的有效组织形式实现积极、深入探索,并且还要借鉴其它农村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经验,同时引入先进的专业合作经验。
这些都是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很有效的方式。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议
1、不断地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目前,针对我国农村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想要改善,就必须得转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的一些落后现象,切合实际做好发展实际情况的研究和调查。
尤其是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重大问题的深入探讨、系统的进行分析和调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说想要搞好经济信息系统的监测和调查体系的改革,得及时准确的做好农民收入的统计和分析,为以后的农村宏观经济调查提供良好的基础,这样还会为贯彻与落实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很好的基础。
2、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和巩固家庭承包为基础,充分结合双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和普及相应的土地承包法,并且响应国家政策,切合实际做好登记和相关的颁证工作,用法律来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占有和使用等方面的权利。
且逐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问题,加快土地承包仲裁队伍的建设,不断地推进仲裁工作的制度化及规范化。
3、加强农村各部门对经管工作的正确认识
随着我国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方面,早已经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维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村矛盾的关键及保证。
而纵观目前我国农经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来讲,虽然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有些部门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仍然不足,以致于严重遏制了农经管理工作的落实和贯彻,因此,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在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早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繁荣富强的关键动力。
因此,落实国家政策、加强管理、不断地思考工作重心、解决好发现的问题等,对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不断采取各种惠农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与壮大。
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管理上的跟进,农村经济与工业企业经济有着较大区别,对应的管理人才也存在着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现状如何,应如何发展,成为当今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的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对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有关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村官
一、形势、政策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2年8月29日通过,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多次强调“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正是由于党中央的重视,我国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对农村经济管理干部队伍的要求也日益突出。
我国2010年4月29日,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5年内选聘10万大学生村官增长为5年内选聘20万大学生村官,2010年全国选聘3.6万名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村官的作用非常大,要使农村经济能得到长足地稳步发展,必须有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是指了解农业技术,掌握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够在农村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营销工作,为各级政府部门、涉农事业单位制订各项政策提供资料,促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数据与分析
1.调查数据
本人自2011年至今,对农村管理干部队伍进行了多次广泛的调查,2013年7月初对湖北省黄冈市一个乡镇和一个村管理干部调查,资料统计见表1和表2。
2.数据分析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农村管理干部队伍中,本地人占的比重较大,外地人才占的比重较小;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对乡镇来说还可以,但对于村来讲,明显偏低;从性别来看,男性偏多;从工作年限来看,当地干部比较稳定,工作时间较长,但外来干部流动性较大。
三、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
1.专业性不足
由于国家的重视,采取了各项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到农村,村官数量得到增多,但在这些大学生当中,真正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非常之少,2011年4月13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到中国农大作国情报告,在谈到农业生产中的人才问题时,韩长赋说:“我在农村基层的科技推广站发现,大学生去得很少,在大学生村官中,涉农专业的学生比例也偏低。
当然,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农业部准备和有关部委一起启动农业技术员的特岗计划,吸引更多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村科技推广站工作,这样才会对农村有实实在在的帮助。”
2.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不稳定
大学生“村官”聘期为2至3年,到2013年,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村官”面临期满流动问题。
为了指导各地做好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工作,中组部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
但是,真正能长期扎根于农村,从事农村经济管理的很少。
农村经济非常繁杂,内容非常丰富,花个2到3年时间,刚对农村经济有所掌握,就换岗了,再换个大学生进来,这样,大学生村官流动性太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大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三农”目标的实现。
3.整体素质不高,知识不全面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在农村干部队伍中所占的比重偏低,而且,这部分经济管理人才当中,有一部分是靠自学成才的,实践能力强,但理论知识并不扎实,还有不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他们“专”字不错,但太过“专”,只懂一方面知识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知识。
但“全”字不够,不能作为农村经济管理复合型全能型人才,如有的懂农业但不懂工业,有的懂经济而不懂管理,有的懂财务而不懂市场营销,农村经济要得到稳定持续发展,必须有一大批既懂农村经济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专业不对口原因
因为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主要面向城市面向工业企业培养大学生,而真正面向农村培养的较少,尤其是开设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院校更是为数不多,所以,大学生毕业后,因为专业对口问题,主要工作去向当然首选城市。
同时,有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时选择了农村,但由于其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和问题都与大学期间所学的无关,认为大学四年白白消费,于心不忍,于是,就选择离开农村,还是到城市发展。
2.传统观念原因
少数学生,由于传统观点影响,总认为农村不如城市,城市发展机会多,发展空间大,于是就选择城市,放弃了就业农村机会。
还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到农村锻炼,只是当做日后高升的资本,当做转向城市机关的桥梁与过渡,一旦时期到来,马上就将其子女调离农村。
3.城乡差别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农村经济比不上城市经济,农村收入比不上城市收入,农村生活水平比不上城市生活水平,农村交通、子女上学等生活条件比不上城市生活条件,所以部分学生情愿在城市受苦不愿到农村锻炼,还有部分学生因意志不坚定,受不了农村艰苦工作,或者因落后的交通条件等而放弃农村或者由农村工作转向城镇工作。
4.城镇化原因
由于城镇化步伐加快,不少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转向城镇经济管理,致使农村经济管理人才更加缺乏。
五、改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现状的建议
1.国家政策扶持
2013年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显示,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6%,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农村人口642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7.4%。
农村经济在全国国民总值中也占据较高的比重,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十二五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应得到重视。
据统计,2013年中国将有600多万名大学生毕业,同时,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钓鱼(yu)岛以及雅安地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这样,一方面大学生就业严峻,另一方面,广大农村急需人才,形成鲜明反差,所以国家应该制订各项政策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特别是农村紧缺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
(1)加大对学生村官的扶持。
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广大农村,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将理论联系实际,在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定向培养。
在大学招生之际,就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必须回到广大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一定年限。
(3)鼓励高等院校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
国家应该采取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大力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由国家出具政策,对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依照师范生,在校期间,学费由政府买单,学生免费学习。
(4)建立大学生扎根农村的长效激励机制。
为了保持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建立大学生扎根农村的长效激励机制,如退休时加以奖励,按照在农村工作年限制定对应的级别与待遇……等。
2.改善农村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我国目前还难以完全消除城乡差别,城乡差别太大,肯定会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方向与稳定性,所以,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扎根农村,应不断改善农村条件,如交通、生活、娱乐、子女上学……等问题,为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创造更好的环境。
3.进一步完善高等院校农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根据农村调查,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应该具备各种知识,既要懂到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特点、农村政策,又要懂得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会计,还要懂得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检索等知识,所以,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培养动手能力强、知识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
4.加强宣传
为了实现农民增收,强农富农的战略目标,就应该多方共同努力,由于目前许多学生受到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影响,对农村发展趋势尚不清楚,甚至存在着误解,所以,应该通过大学生村官方网、报纸报刊……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政策及各项优惠政策,让大学了解农村,更好地服务农村。
5.改进高等院校培养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培养方向定为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而将培养目标定于农村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少,所以,要鼓励高等院校适当转变办校观点,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同时,由于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全面性,应鼓励高等院校与广大农村进行村校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
*本文为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服务‘三农’独立学院培养农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体系研究”的支撑材料。
【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思路】相关文章:
毕业论文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思路探索10-08
农村经济管理的论文10-08
农村经济管理探索10-01
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论文10-08
农村经济管理探索论文10-01
农村经济管理现状研究10-01
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对策10-01
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精选10-08
农村经济管理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