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

当代西方经济管理论文

时间:2023-04-01 09:34:31 经济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当代西方经济管理论文

  时代在不断发展,每一时代都有新的课题需要回答,经济管理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看看下面的当代西方经济管理论文吧!

当代西方经济管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所必须,也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所必然,更是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所必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

  凡能正确回答这些课题,满足时代需要的理论,就会充满活力,得到巨大发展。

  当今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其经济领域中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正确分析,得出新结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

  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旺盛生命力,捍卫其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所必须;也是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所必然;更是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所必要。

  一、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与时俱进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是由17世纪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在1615年发表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来的,这里的“政治”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政治”概念不同,是指“社会或国家”的意思,研究的是属于国家或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突破了以往研究只局限于家庭或庄园的经济,从此“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后来也沿用这个名称,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19世纪末英国人又使用了“经济学”这个名称,所以直到今天,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当作同一概念通用的。

  只不过随着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分支学科不断增多,于是将政治经济学纳入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以与应用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科相区别。

  无论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还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都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而且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还是在科学吸收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才创立的,后经无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探索,其理论得到了巨大发展,为区别于马、恩的理论,所以命名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揭示当今两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经济运行中所蕴涵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值得强调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上的理解,从狭义上看,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生产领域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从广义上看,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经济领域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所以又叫经济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广义上的社会生产关系。

  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即经济制度,换句话说,经济制度是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经济领域中经济关系作出的总的规定性。

  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可以说是着重从经济制度层面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经济领域中的经济关系,进而揭示这两大社会形态共同的普遍规律和各自的特殊规律的一门学科。

  新中国50多年,我国的理论经济学总体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源泉,取得了人类经济学说史上的重大成果,并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随着1992年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一场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新高潮出现了。

  这期间引进的已不限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还包括各种流派的专门理论著作。

  这些论著在短短的时间内都一股脑儿地涌进国门,于是,许多学者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广泛地用于研究工作,大体以90年代中期为界,运用西方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当代经济问题已成为一股时尚,它不仅可以同原有的用传统研究方法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的学者分庭抗礼,而且颇有逐步取代之势。

  这种具有尖锐分歧的经济理论研究动向,不可避免地会牵动和引发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争论,于是,一场“中国经济向何处去”的大辩论便断断续续地展开了。

  到目前为止,由于认识上的分歧巨大,至今仍未取得共识。

  能否取得共识?何时取得共识?我们姑且不谈,这里我们只关注一下为什么会引发这样一场争论?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是以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从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这个角度来研究具体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不研究经济制度本身。

  它主要是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为基础,而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形式,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搞市场经济,就不能回避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

  随着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关注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理论即关注西方经济学是非常正常的,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一些经济现象、经济问题和经济运行也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本身并非对立,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所以,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都会完全不同。

  不过,倒是更应该关注的是建国以来一直处于我国理论经济学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应该肯定,在我国弘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而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但是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一些不良倾向,改革开放前的主要不良倾向在于模仿苏联经济学,改革开放后的主要不良倾向在于模仿西方经济学。

  目前,大体上,在我国弘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模式大致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在规范分析层面,单纯进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范畴和规律对比,缺乏研究深度。

  实证分析比重较少,规范分析掩饰经济活动中的某些内在矛盾。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行为的一些价值判断立意不高,理论视野不宽,甚至过于武断。

  尽管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创阶段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但这毕竟是弊端之处。

  第二,在实证描述层面,没有继承马克思经济学高度重视数学分析方法的优良传统,缺乏定量分析。

  没有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分析工具,不少经济范畴、经济规律、经济运行和经济行为的阐述毫无量的规定性。

  第三,在政策研究层面,一味地“唯上”和“跟风”,并作辩护性的解释,缺乏反思意识。

  一国的经济政策同经济实态和价值判断是紧密相连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推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问题在于科学理论规范和实证描述之上的具体政策推导,同官僚作风的“唯意志论”的政策推行,有天壤之别。

  第四,在学科重构层面,笼统地以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一般分析排斥特定经济关系的揭示,以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的一般分析排斥特定经济关系本质和根本经济制度的揭示。

  第五,在方法变革层面,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范畴和理论,缺乏创新精神。

  改革陈旧的理论经济学需要进行方法论的拓展,其中包括科学地借鉴国外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模型。

  但现有的某些理论经济学作品在分析方法、范畴体系和理论框架上作单纯的模仿,这种“短平快式改革”的思潮终究不是严谨的思想和学术创新。

  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是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两大重要渠道。

  透过这两大经济学派的思想,人们自然会有所比较和评判。

  笔者通过这两门课的教学实践,也深有体会。

  基于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以上弊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充满活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确立它在中国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

  二、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必须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非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它是无数马克思主义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的典型代表有马克思与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与恩格斯依据当时的情况,广泛吸收当时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在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之后,他们不断地以新的实践、新的认识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他们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又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著名论断,创立了帝国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列宁又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还不能消除而是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尤其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列宁不仅极大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而且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相联系,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和保护民族工商业,就是根据旧中国当时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所做出的正确论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理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市场经济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的实践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进到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以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再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

  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系列经济理论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综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经济学说与新的实践相结合并加以创造性运用的历史。

  所以,与时俱进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品质,结合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经济学工作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以当代的具体实践为基础,重新认识和处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于符合实际的、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是正确的原理就继续坚持,对于不符合实际的、已被实践证明的片面的观点就予以放弃,对于在实践中新创造的、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原理就应该大胆引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弘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充满活力,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三、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体系,必须与时俱进

  综观各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大都是将整个内容体系划分为三部分:绪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

  在绪论中,主要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研究对象。

  这一点,笔者无异议。

  在资本主义部分中,主要分析了商品与货币、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分配、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

  这一部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体系最完整的部分。

  但在笔者看来,其中仍有许多弊病:第一,一般经济理论与特殊经济理论没有界定,易于混淆。

  商品、货币、资本、资本积累、资本运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共有经济现象或经济运动,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本质的属性,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应该独立出来专门成为一块。

  第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缺乏明显的时限划分和条件假设,因而其理论说服力大打折扣。

  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两大阶段,因此在内容分析时,应明确其内容分析的时限性。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马克思、恩格斯。

  马、恩在创立政治经济学的时候还是19世纪中叶,那时还没有出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当时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业主型的,所谓业主型企业是一种创业者自备资本、创办企业后又自己管理的企业,即是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的企业。

  它曾经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企业的重要存在方式,而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已经主要局限于中小型企业了。

  这种企业规模不大,管理较为简单,所以,企业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统一的。

  在这种企业中,剩余价值原则上是全部归业主所有,这种企业正是马克思提炼其剩余价值理论的企业原型。

  几乎所有的教材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分配时,都是继承了马、恩这一经典分析,但都没有对这一理论的分析基础或假设条件做出明确的说明。

  而且,现实世界,除了这种老式的企业外,大量存在的是另外一种企业即出资创业者与管理者分离,有人称之为经理型企业或公司制企业,它是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企业,也就是说,出资创业的业主在企业建立或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推出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职能,通过聘用经理队伍从事企业管理运作。

  这种经理型企业是现代大型公司的主要存在方式,也是我国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

  对这种经理型企业中职工的股票收入以及经营管理者的高薪报酬如何分析?它们与剩余价值有何区别与联系?等等。

  这些问题在马、恩那里没有分析,当然找不到现存答案,因此几乎所有的教材都回避了这一问题,但现实大量存在的问题,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使原有理论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这一部分中,应明确划分出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分析和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分析。

  在每一章节内容分析时,应明确其分析内容暗含的假设条件,同时结合现实,适当加以展开,若目前还缺乏成熟观点的可在每章后面的附件中加以说明,以引起人们的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部分无论是内容还是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部分相比,都还不成熟。

  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目前各教材的体系看,各篇章结构较松散,缺乏一条明确的线索将其连贯起来,因而逻辑性、严密性较欠缺。

  第二,从内容上看,如在市场经济理论分析中,要么进行单纯的规范分析,缺乏实证分析;要么跟政策作辩护性解释,缺乏反思意识;要么照搬西方经济学的范畴和理论,缺乏创新精神。

  另外,社会主义经济部分的内容基本上依据我国的经济现状而编写,但却标题为社会主义经济,如果不作明确的说明,显然有点以特殊取代一般之感。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与时俱进,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保持旺盛生命力所必须,也是我们实现当的“十六大”提出的一系列经济理论创新所必要,更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态度。

  我们应该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据时代和实践的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1、谷书堂.政治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J].南开学报,2004.2.

  2、程恩富.中国经济学的重建与改革流派[J].文汇报,2004.4.11.

  3、赵兴罗.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品质[J].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3.7.

【当代西方经济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当代西方法学论文10-09

当代农业经济管理论文10-09

论当代西方戏剧中的“在场”10-08

从杜尚出发对西方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若干追问论文03-25

探讨当代农业经济管理论文10-08

谈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的影响10-26

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启示09-30

当代建筑思潮论文10-02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