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消费金融激活研究
激活消费金融需求的途径选择
(一)推动消费金融发展的客观基础
对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目前推动和发展消费金融的客观基础已经具备:第一,城乡蕴藏巨大的金融消费需求潜力。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但最终消费率不高,2010年与发达国家相比,消费率要低30多个百分点,与历史相比。消费率还有15—2O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这为消费金融释放巨大的潜力。第二,居民收入增加助推了消费金融服务。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收入为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近10年居民收入增长每年都超过了GDP年均增速。随着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消费金融将在驱动当期消费性支出中更有作为。第三,城镇化发展成为促进消费金融动因。到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1.37%。据有关机构测算,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2%一63%。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迟福林,2012)。这是支撑消费金融释放的最大拉动因素。第四,老龄化背后提供广阔消费金融空间。据《联合国人R展望》统计,到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R停止增长并随后转为负增长,抚养比将出现拐点。中老年的当期消费必然会在未来的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为消费金融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激活消费金融潜力的可选路径
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解决物质基础之后,追求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总在为生活做准备和积累的生活已成为“大消费时代”的主旋律。面对这一难得机遇。金融机构激活消费金融服务潜力,除了锁定潜在的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目标群外,有以下几条可选新途径:1.以消费信贷激活消费金融为出发点。适当的消费信贷投放是激活消费金融发展的动力。金融应对消费行为提供全过程服务,在个人消费需求与现实支付能力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以创新消费信贷方式,鼓励消费信贷信用化,发展分期付款等消费模式,来改变居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消费观念,将未来收入转化为现期收入,为合理提前释放居民的潜在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支持。2.以寻找撬动未来消费金融为新支点。准确感知消费行为的变化才能拓宽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几年,必须重新认识眼中曾经熟识的“消费者背影”,努力找到启动未来消费金融的新支点。有关人士指出,未来的消费者其消费趋势有八个关键词:老龄化、更加富有、女性、城市化、时刻连通、网络一代、移动中、社区的力量、缺乏耐心(李少卿。2011)。变化正在发生,金融机构应该用新的方法来吸引未来消费者:挖掘老龄化背后的消费亮点,激活城市化末端的消费神经,创新“Z一代”的金融消费产品,牵住“动起来”的网络消费者。3.以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服务为制高点。促进消费的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支付服务功能上。美国学者默顿和博迪(1995)、图法诺(2009)认为,从功能方面人手,广义的消费金融才能得到最好的诠释。即消费金融必须具备支付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借贷功能和储蓄/投资功能。富有成长性的消费金融服务模式最终呈现出某种“不约而同”的一致性,但差异化服务往往成为占领市场重点和经营制高点的致胜法宝。4.以培育“藏富于民”消费金融为增长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是“藏富于民”的必经之路。在国家富裕的同时,实行包括结构性减税、增加工资性收入的分配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房以及文化消费供给等公共服务领域,可提升居民的消费预期能力。所以,实现“藏富于民”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培育消费金融增长点的过程。
消费金融风险服务的安全边际
(一)消费金融微观风险的逻辑判断
消费金融的核心内容是“负债消费”,主要表现形式是消费信贷。要让人们从观念上普遍接受“寅吃卯粮”的消费信贷,必须敏锐洞察目前消费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以下几种微观风险:一是个人征信系统不健全,防范风险能力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个人信用风险。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个人信用制度,信息共享不畅,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对未来预期支出不可测,使得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降低。二是银行管理手段乏力,容易催生潜在风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往往只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对个贷进行判断和决策。对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资产负债状况等,缺乏正常征询渠道,加上金融服务跟踪监督滞后。极易催生潜在风险。三是二级市场发展滞后,常酿成流动性风险。经济下行使抵押物变现渠道收窄,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个人消费贷款发生不良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但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交易不规范,抵押物难以变现,往往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四是盲目发放消费信贷,无形埋下风险隐患。目前各金融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实施过程中,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盲目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无形中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消费金融服务的安全边际控制
首先,理性把好信用消费的安全边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金融这样的虚拟经济是为刺激经济发展服务的,合理的边界存在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中。如果虚拟经济的膨胀速度远快于实体经济,那么虚拟经济就极可能导致类似次贷危机的发生(陆志明,2009)所以,只有合理的适度的信用消费,才能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发展并实现金融业的安全可控。其次,严格监管消费贷款的生命周期。消费金融的风险管理通常贯穿贷款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通过对贷款政策制定和产品设计、贷款申请与审批、贷款帐户的管理和逾期贷款的催收等要素的监管可以有效控制风险。贷款前,要严把贷款准入关,尽可能占有详细且经过核实的客户资料;贷款后,应对客户贷款账户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对逾期账户提出预警催收,以降低违约的概率。再次,积极探索客户差异化服务对策。消费金融的服务群主要是有稳定收入的中低端个人客户,服务中要依据大数定律对风险控制作出判断。同时要敢于采取差异化服务,培育和拓展;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高端个人客户群体。这些人预期收入高,较注重自身的社会声誉和个人信誉,业务风险更易控制。最后,提高担保对消费金融的参与度。担保机构是消费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参与机构,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专业化的风险防范和风险分散服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担保机构必须对自身承担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随时保持充分的补偿能力,在保证自身经营安全的前提下对消费金融提供有力的担保
【消费金融激活研究】相关文章:
消费研究报告01-11
消费者研究之消费者需求研究报告10-07
互联网金融下的大学生消费信贷研究解析论文10-08
普惠金融下的金融素养研究论文10-08
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10-26
消费研究报告(通用5篇)03-24
家用净水设备消费者研究研究项目报告10-07
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制度探究10-05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全文)06-11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全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