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毕业论文

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研究

时间:2022-10-06 16:52:26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研究

  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研究

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研究

  摘要:针对国际国内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体系运行现状,课题组探讨了信用评级的基本作用:促进金融机构及实体经济规范操作,或直接主导经济金融走向。

  通过分析研究当前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主要方式、标准,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发展我国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整体框架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机构 信用评级 信用体系

  近年来,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对各国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左右着该金融机构甚至该国的经济金融发展局面。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学者们在思索一个问题:信用评级机构的基础作用究竟是促进金融机构及经济实体规范操作的作用,还是直接主导经济金融走向?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我国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制度,在促进金融机构及实体经济规范运营的同时,培育我国自己的、不受西方控制的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品牌,与我国经济金融共同融入世界。

  一、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发展现状

  (一)国际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均通过第三方机构,即专业资信评估机构进行。

  全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以美国为盛,呈现“有统一管理机构,有统一评级、分类、信息披露、收费标准,有较完善配套立法”三大特点。

  自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Standard Poor's)、穆迪投资者(Moody's Investor Service)和惠誉(Fitch)三家公司为“国家认定的评级组织”(“NRSRO”)后,三家公司就逐渐垄断了国际评级行业,目前全球大约92%的信用评级均系三家公司所为。

  其业务范围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国家、地方政府和结构融资评级,其对各国金融机构的评级和对各国的主权债务评级直接影响该国家经济金融形势。

  (二)中国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第一家全国性评级公司-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目前全国评级机构50家左右,只有5家获权威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分别为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大公国际、上海远东资信、上海新世纪评级。

  其中,穆迪于2006年收购中诚信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并约定7年之后持股51%;同年,美国控制的香港新华财经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2007年,惠誉收购联合资信49%的股权;美国标准普尔与上海新世纪已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在洽谈收购事宜。

  至此,5五家权威信用评级机构中仅有大公国际仍为全中资公司。

  从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央行作为信用评级行业的主管部门开始,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多头监管的格局终于被打破,但目前只有个别评级公司在央行登记,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和约束评级公司,评级收费和评级监管方面均没有相应的规定。

  目前,还没有一家信用评级机构在衡阳落户,全市企业和个人的各类评估报告均由长沙的大公、远东、湖南友谊等评级机构评估出具,衡阳市金融机构也从未接受过任何一家信用评级公司的信用评级。

  二、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方法

  (一)国际评级:“骆驼氏”评级法

  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大都采取“骆驼氏”评级法,特点:以评价风险管理能力为导向,单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6大评价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和市场敏感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s)。

  评级制度包括两部分:个别项目评级和综合评级,前者包括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性、流动性和市场风险敏感度评价,后者是前者基础上对管理、营运、财务及遵纪守法等各方面情况综合评价,反映金融机构总体经营水平和资信级别。

  总体评级结果分为5大级别:第一级经营十分稳健,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比较优秀;第二级具有控制风险能力,正常经营中存在可改正的适度缺陷;第三级需要引起监管者特别关注,该机构已出现不良资产,并存在一系列缺陷;第四级问题金融机构,存在破产的可能性但尚不明显;第五级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破产的可能性很大,需紧急救助。

  总之,该评级模式除管理水平需定性分析外,其他5个方面都用定量数据说明,美国多年坚持采用该方法对金融机构资信评级,被视为比较有效的监管工具。

  (二)中国评级:“四等十级”评级法

  我国借鉴国际评级体系,结合国内金融发展实际,于2004年制定出台《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设定了6大指标:资本充足、资产安全、管理、盈利、流动性、市场风险。

  6大指标分别按照百分进行计算,然后对分值加权为综合评分,结果分为“四等十级”:一是AAA级,信用极好,偿还债务的财务实力极强,违约风险极低;二是AA级,信用优良,偿还债务的财务实力很强,违约风险很低;三是A级,信用较好,偿还债务的财务实力较强,违约风险较低;四是BBB级,信用一般,偿还债务的财务实力一般,违约风险一般。

  五是BB级,信用欠佳,偿还债务的财务实力较弱,有一定的违约风险;六是B级,信用较差,偿还债务的财务实力对良好经济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违约风险较大;七至九是CCC级、CC级、C级:信用很差,偿还债务的财务实力对良好经济环境的依赖程度极高,违约风险非常大;十是D级,没有信用,已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或已破产。

  各级别可以使用“+”或“-”号进行微调。

  评级周期定为一年,评级结果由监管部门向有关部门通报,暂不向公众披露。

  近年来,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远东资信等均发布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财务实力主动评级结果。

  三、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备受质疑的国际金融机构信用评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权威资信评级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评级开始受到质疑。

  1、未形成对评级机构的强力监管。

  一些评级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有偿的结构化设计服务及其它服务,存在共同利益,信用评级机构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2、未形成对风险的预警监测。

  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金融机构整体或某一方面蕴藏的风险,并在较早期降低其评级级别,往往在问题发生后才进行信用降级。

【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研究】相关文章:

信用评级的分析报告10-09

完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的研究10-05

教师评级述职报告10-08

企业信用管理创新策略研究论文10-09

金融机构实习鉴定10-26

教师评级工作总结(精选10篇)03-24

教师职称评级个人述职报告03-29

金融机构获奖简报范文12-20

效益理念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10-08

基于信用衍生工具的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经济学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