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论文

时间:2024-06-25 13:47:12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应用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应用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应用论文1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慕课注入了新的学习模式与元素,将更能体现传统课堂经验,并结合云端运算技术与相关教育科技,掌握学习者学习历程与状况,也开创了教育新面貌,建立了慕课的全新型态,并促使欧美诸多名校纷纷推动或加相关计划。当前,随着国内知名高校对于推出基于网络的慕课平台之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这一队列当中,当前,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实施慕课教学。而慕课教学从技术角度来讲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其中即包括视频的录制技术、后期制作合成技术等,可以说,一部好的系列慕课就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本文将对计算机在慕课制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慕课制作;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也渐从实体形式呈现,渐转移为数字形式的内容;其传播方式也通过结合信息科技传播技术等网络连结来传达与分享,大幅提升了知识传递的广度与效度;学习的模式亦逐渐跳脱传统面对面教学型态,转换为透过网络科技突破时空限制,实时传达知识,呈现数字环境下学习的各种面貌[1]。也因此,在信息技术及媒体科技的演进下,学习可透过网络或其它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所提供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体现另一种全新的学习型态。当前,随着国内知名高校对于推出基于网络的慕课平台之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这一队列当中,当前,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实施慕课教学。

  1慕课制作的概述

  数位化教材进行远距教学的单向学习模式,随着Web2.0概念与精神的出现,相关社群媒体工具与技术的高度利用与普及,为数字学习带来了革新,数字学习渐朝向多元化、互动、个人化、自我导向学习与学习社群的建立等特性发展,促成新型态的数字学习模式的诞生。而在开放式课程与开放式教育资源的精神与理念持续发展的环境下,相关技术与教育科技亦随的日益纯熟,同时云端运算技术与社群网络工具的使用普及,学习型态与需求亦随的改变,进而促使了慕课的诞生,其无偿提供、名校课程、大规模的参与人数、双向互动、评量机制,以及强调学习社群的协作与创建知识内容等特性,改变了数字学习的固有型态,同时也冲击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亦造成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2]。慕课的发展虽然拓展了学习途径,降低接受高等教育的门坎限制,同时亦消弭社经地位所造成的知识落差,并唤起学习者对于学习最纯粹的初衷与热忱,强以及强调主动学习。然而,由于其课程内容组织与课程进行的模式、师生与同侪间互动方式、评量方式以及所利用的教学工具与媒体等,皆与传统教学的差别甚大,且其蕴含着大规模参与人数及协同创作等创新特性,故教师的教学模式必须因应时势而有所调整及变革,除了必须发展相关的信息科技能力与的.知识,学校单位亦应了解教师于参与慕课教学过程各阶段的科技需求为何,以适时提供适宜协助与资源,以能在面临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的来势汹汹之际,有效掌握教学质量与策略,并完整提供教学内容与知识予学习者。

  2计算机技术在慕课制作中的应用

  在面对无人数限制的参与学员、模拟课堂学习情境、双向的互动以及强调主动学习等创新学习元素下,若要呈现高质量的慕课内容资源,除了相关的科技技术与教材内容资源需做完善整合运用外,教师仍然是引导学习发生与进行的要件,故须深入了解教师在进行慕课型态的课程教学中,其各阶段所需的科技需求为何,以及其遭遇的困境与问题,以利相关单位提供有效资源与协助,降低教师由传统教学型态转换至慕课教学之际所产生的阻碍程度,进而有效推动慕课计划的执行。由此可知,教师对于参与慕课感到忧心,主要是源自于对于新型态教学模式的不熟悉;而机构方面亦担心在此陌生的教学模式下所开发的课程将会耗费过多经费、时间及人力资源。也因此,若能透过深入了解曾参与慕课的教师其参与的历程,以及其于教材设计制作以及课堂组织管理等阶段中,所面临的科技需求及其它相关问题,以及其所需支持为何,将可提供其它教师或学校机构,做为其发展慕课[3]。慕课教学的呈现模式主要系透过影片呈现,并结合相关科技工具及设备的运用以进行课程制作、组织及设计,透过网络传递知识并连结学习者。也因此,慕课教学模式明显有别于传统的实体教学模式,而教师所需的知识也不相同。对于教师因应面临数字科技时代所应具的专业知识,首先提出了科技融入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yPedagogyContentKnowledge,TPCK)的概念[4]。TPCK主要内涵为强调教师运用科技融入教学,并将科技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及教学知识三者做有效整合及连结,以设计出切合当下教学情境及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或方案的能力[5]。

  3结语

  总之,在慕课教学强调科技工具使用的情境下,若能透过掌握教师于慕课教学历程中其TPCK各科技相关面向知识的应用情形及特性,将可进一步了解教师于参与慕课时,其于科技使用、科技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科技结合教学法等面向的科技相关需求为何,相关单位将可提供适切的支持予参与的教师。而慕课教学从技术角度来讲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其中即包括视频的录制技术、后期制作合成技术等,可以说,一部好的系列慕课就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赵玉玲.“慕课”环境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职业时空,20xx(05).

  [2]马艳艳.慕课带给开放大学的机遇、挑战与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03).

  [3]郑立,周咏梅,舒雅,陈京丽,王志丽.慕课发展的历程及未来展望[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3).

  [4]李金艳.“慕课”视野下成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5]黄文碧.慕课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探讨[J].情报探索,20xx(01).

计算机应用论文2

  0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激烈竞争。在计算机辅助基础的支持下,机械设计制造的产品技术含量也不断增加。将计算机辅助技术运用到机械设计制造中,可以实现绘图、分析、数据处理、建模仿真等多项功能,从而能够显著提升机械设计制造的效率,改善机械设计制造质量,推动机械设计制造产品综合竞争力。

  1 机械设计制造

  机械设计制造主要分为机械制造与机械设计两个部分。其中,机械设备制造生产过程的统称,其涉及的装置与设备主要包括各种仪器、机床与制造仪表等;机械设计则为给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的描述性资料,具体包括机械设备工作原理、设备构建优化等。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给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当前我国机械设计制造领域拥有稳定性与先进性的特点,其主要发展方向为自动化、数字化、虚拟化与自动化。在众多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中,虚拟化与自动化最为关键,虚拟化即为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机械设计制造的相关工作进行模拟。机械设计制造的模拟效果愈加显著,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程度就愈高。因此,就当前机械设计制造行业来看,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的结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 机械设计制造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结合的优势

  首先,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相结合能够显著提升机械设计制造的工作效率。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的运用不单单只是着眼在图纸设计与构建模型上,同时还能够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来进行复杂的运算,以缓解机械设计制造师的工作压力,使得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效率更高。另外,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够高效达到机械重组的目的,这一情况对于机械元件的设计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其次,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结合能够高效的完成机械设计的相关调整优化工作,将机械设计变得更加完善。计算机辅助技术拥有高水平的应用功能与适应性,其可以在免于环境打扰的情况下将新的设计方案运用到原来的环境当中,显著的改善了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灵活性,使得机械设计制造更加便捷。

  最后,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相结合能够显著提升机械设计制造产品的质量。计算机辅助技术下的机械设计制造整体构图、零件性能将会更加准确,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将会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机械设计制造相结合能够明确提升机械设计制造的产品质量。

  3 机械设计制造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

  3.1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绘图中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中,绘图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同时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所进行机械设计制造的重要流程这一。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中绘图工作的差异在于,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下的机械设计制造绘图工作拥有特有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可以对图形进行自由的编辑与挑战。另外,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中的'工具来对尺寸的进行修改。同时,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还能够利用其进行文字编辑以及相关图形剖面的工作。总的来说,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支持下,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在绘图工作中绘制的图像更加准确,绘图的速度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3.2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建模中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汇总,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往往需要对机械设计产品进行建模处理,这一过程同时也是机械设计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三维建模技术是其中最为普及的技术之一。在三维模型中,线框模型、表面模型以及实体模型是使用频率最大的建模技术。在传统机械设计制造建模工作中,要对建模技术进行三维化处理难度较高,但是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支持下就可以进行基本的技术体系建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体系中设有若干种建模体系,分别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柱体等等。机械设计制造工程是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根据设计的需求将不同的体系进行组装与分解工作。同时,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设计过程中,假如遇到设计较为复杂的零件,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则可以先描绘出零件的二维图像,并且再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来进行三维立体处理,从而最终建立起三维模型。总的来说,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能够实现参数的标准化,从而使得设计出来的模型更加精确。

  4 结束语

  计算机辅助技术带动了机械行业的巨大变革,使得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出现质的转变与跨越。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行业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应该正确把握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深入的将计算机辅助技术运用到机械设计制造中,开发出富有我国特色的机械设计制造产品。

计算机应用论文3

  摘要:文章首先针对当前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特征展开深入的分析,指出僵化是当前存在于该领域中的突出不足,而后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给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对于推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成熟,以及教学活动的发展均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应用

  所谓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即指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其应用领域繁杂,相关信息传播的环境中都会有多媒体技术的存在,可以说多媒体技术在加强信息传播效果的过程中发挥了毋庸置疑的积极价值。这种应用层面的特征,直接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必然成为教学环境中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应用过程中,同样存在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有待重视和改善。

  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特征

  对于计算机教学活动而言,其本身的特征成为影响多媒体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用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科学本身的实践特征较强,纯理论教学所占份额较少,而多媒体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手段存在,更多应用于理论教学环境中,因此从客观上看,计算机学科本身特征阻碍了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如此,如果单纯将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视为和等同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同样也是对于计算机教学的误解。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理论特征仍然不容忽视,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了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力,舍弃机房环境而选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正确选择。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有效接收,多媒体技术不容忽视。由此可见,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应当过于关注广度,而应当对其应用范围进行有效规划,并且深化应用,以达到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工作有效融合的目的,服务和推动教育工作本身的发展。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环境中计算机教学活动体系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特征,可以发现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突出不足:首先,多媒体技术仍然无法与计算机学科教学活动本身形成融合与对接。其突出表现为计算机学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决定了即便是理论部分的教学活动,也必然包含有大量的演示环节。当前的突出问题在于多媒体使用过程中,对于演示环节的展现不足。进一步具体分析,就是演示无法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有效融合,多媒体技术无法支持起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演示活动,并且对于理论层面的展示,也存在一定的深度缺乏。这些特征直接造成了计算机教学领域环境中多媒体应用的两个极端表现,即以多媒体作为核心展开的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无视了演示本身的价值;或者以演示作为核心,造成对于多媒体技术使用的不深入,从而进一步导致相关理论说明的不完善。其次,教师本身使用多媒体技术所产生的重要弊端之一,即过于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而导致教学内容和形式陷于僵化,阻碍了教育活动本身的发展与进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时常发生教师过度依赖教学多媒体课件,以及课件多年不变更的状况。这两种僵化表现,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并且也是无视学生发展特征和实际学习需求的突出体现。

  二、切实完善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考虑到计算机教学本身的特征,以及多媒体技术在该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有必要展开深入的分析,找到症结所在,并且积极采取改善措施,推动计算机教学向前发展与成熟。综合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状况,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需要考虑着手改善:

  1.塑造嵌入式演示

  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其强实践特征决定了在其理论教学环境中,演示必然成为重点之一。而一直以来演示和相关多媒体技术应用都保持了相对分离的状态,因此就当前而言,打造嵌入式的多媒体演示是当前计算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工作重点。在这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够将演示内容以及多种演示路径制作成可供选择的素材,而后融入到多媒体技术产品中去,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有效阐述。

  2.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滥用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环境,其他领域的教育环境中同样存在,并且无学科差异限制。这种技术滥用造成了教师本身能动性的下降,进一步危害到教育本身的发展。针对此种状况,首先从教师角度应当明确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价值,该种技术在教育环境中只是一种手段,能够帮助实现信息表达的和信息接收的效果,而不能作为教学形式唯一的表达手段。对于多媒体技术是否在教育环境中得到了合理的安排,需要教师从教育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高度,考察现存的教育过程是否符合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需要,是否还存在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并且客观判断是否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加强学生核心地位打造

  对于教育工作而言,其核心必然是要围绕学生而展开,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塑造作为衡量准绳而展开。任何偏离了这一方向的教育活动,都不能代表前进方向,都是可能存在偏差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只有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反思教育活动的各个细节是否切实实现了对于学生学习和能力塑造的服务价值,才是符合教育活动本身客观发展规律的行为,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做法。对于教育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样应当严谨地遵守这样的思维方式,考察其应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结论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具能使课堂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应该既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引导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蔡平.计算机网路与多媒体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2]王东晓,秦娜.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数字化用户,20xx(1)

计算机应用论文4

  摘要:如今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行业也多方面应用计算机技术,培养技术性人才是重要的教育挑战,特别是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近年各地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各大招聘会对职业性人才青睐有加。计算机在我们建筑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包括CAD制图等,如何在建筑领域里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的价值,培养学生们的能力,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话题。因此分析建筑专业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教学目标,提出了目前学生在应用计算机方面的现状,及归纳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案,希望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基本的铺垫。

  关键词:建筑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计算机技术能力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人技术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培养新型计算机技能人才在我们建筑专业是尤为重要的。加强教育的现代化,将教育灌入新的目标。其中“现代”二字不只体现了教学中新的目标、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更表现出教育要与时代相挂钩,教育要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将计算机应用与建筑专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快的适应工作,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零距离”,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做了铺垫。在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工程单位普及了CAD制图,如TBSA这样的优秀软件也在被广泛的使用。二十一世纪建筑专业学生的通行证就是计算机的熟练使用,下面来具体分析教学目标与措施。

  1建筑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

  1.1计算机基础方面

  要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就要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掌握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知识,清晰的知道CPU、主板、内存、显卡等计算机部件设备的作用、性能,为使用和维护计算机做铺垫,对计算机基础有了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自己开发电脑软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分为DOS和Windows,DOS在过去较为流行,现在普遍使用Windows系统,教学内容要与现代需求相呼应,在课堂中,应采用新兴的Windows10系统。除了上述之外,就是对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基础知识的处理,计算机是一个庞大的知识汇总,由各个分叉组合而成,多个点之间相互连接,组成了严密的计算机系统,最基本的就是对因特网、多媒体的使用和网络这三方面的应用。

  1.2计算机语言方面

  建筑属于工程类专业,在此比较实用的就是FOR-TRAN语言,BASIC语言过于简单,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课程设置中放弃对BASIC语言的教学。计算机语言的学习旨在理解在构成的逻辑与设计的方法,它的学习与数学逻辑有密切的练习,有规律可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运用FORTRAN语言,除此还可选修C语言或VB,C语言是许多语言学习的基础,它的学习在于程序的设计,掌握C语言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

  1.3结构计算程序设计方面

  在计算机中利用结构计算进行程序设计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熟练地计算机编程能力。结构计算程序设计过程是学生面对工程问题时通过专业的计算抽象的出基本的结构简图,将结果通过计算机语言的运用转变成程序,之后进行程序的检验与调试,最后得出正确的有可信性的答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不能拘泥在计算机基础与语言的学习中,这需要学生对计算机结构的熟练运用,在专门的课堂上对结构设计进行专业的指导。

  1.4CAD制图方面

  CAD制图是工程制图的基础,在建筑行业是被广泛使用的。学生需要掌握软件中的绘图原理及绘图方法,区分相似功能,熟练操作软件。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专门的CAD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完成每堂课的任务目标,课下需要学生反复练习,这里不要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中添加社会元素,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CAD绘图软件。在信息化时代发展中,进行CAD的二次开发有利于建筑行业的电子发展,将知识灵活运用,突破创新CAD绘图的功能,是每个建筑人都该怀揣的理想。

  1.5其他方面

  计算机软件中毒的现象见怪不怪,除了上述所说的问题之外,应该掌握一些必备的系统软件安装调试技能,经常对电脑杀毒,保证电脑处于安全的环境。如计算机检测软件和杀毒软件及压缩软件等,可以保证使用工程软件时计算机处于安全的状态,保证了工作的有效性,以至于在电脑出现问题时可以游刃有余的解决。

  2建筑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

  2.1建筑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发现有98%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功能,但仅22%的人对自己的掌握程度感到满意,学校虽然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但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偏低,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和网络基础知识及多媒体技术、CAD绘图软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毕业工作计算机应用比例一栏,大多数学生认为办公设备应用占多数,这体现了学生对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在学生们技能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Word、Excel、PPT、Ps等软件有一定的认识,但熟练掌握的人不多,可以准确运用的同学更少,学生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玩游戏看电视上,用于网络学习的时间较少,课件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功能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在计算机维护和多媒体技术及网页制作方面的人才较少,学生应加强自控力,充分锻炼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素养。

  2.2建筑专业计算机教学现状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老师讲课只是将书本中的内容带领学生串一遍,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乏味,缺少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教材的选编是重要的分支点,有的教材对不同年级的学习深度不具体,教学内容不明确。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学生们在课堂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屡教不改,这与考核的单一性有很大的联系,每年的考核方式基本相同,学生们不用努力学习只是将过往的习题翻出来总结便可通过今年的考核,没有挑战性,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少了很多,在专业课上课堂上教学软件版本低,与时代发展有很大距离,有些东西血红色能在初高中就已经接触过。学生们在学习中缺少实践,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过重,专业学习与实际生活缺少联系,无法在后期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2.3建筑市场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

  在软件应用方面,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工作者必备的工作需求,尤其是Word和Excel的操作,还有操作系统安装维护和常用软件的运用,在基础技能同样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专业的软件部分里,由于各企业间的需求量不同,所占比例就有很大的出入。在硬件维护方面,企业对常见故障排除和常用硬件连接方式以及各类外设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技能人才更为需求,对基础组成原理等的要求比例不高。在网络应用能力方面,规模越大的公司自身网络化水平较高,其信息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对员工的信息技能要求更高。

  3培养建筑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案

  3.1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和语言及CAD绘图的初步教学,许多学校的上机理论课安排1∶1的比例,在美国理论与上机的比例为10∶1,上机课时的增多有助于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善有的学生理论一百,上机零分的尴尬局面,课堂教学可以将电化教学的方式引入,投影仪与电脑相连接,老师的演示保证每位同学都可看到,只有保证足够的上机实践,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3.2后续课程巩固与提高阶段

  计算机的使用和学习是连续的过程,所以除了平时的学习,课后应该安排学生进行有关计算机的操作,在地基、力学和结构的章节测验中安排小编程题,或者安排适当的电算题目,为后续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开设做铺垫,让学生在课内外均可以做到对计算机的练习。除此之外可引进相关程序设计和建筑结构CAD设计的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作业的布置由小及大,逐渐布置大方面的编程题,让学生独立的完成上机作业,加长上机课的时长。对于CAD课,分年级性的增加难度,通过大绘图课,让学生学会建筑结构图和配筋图的绘制,更深入的了解CAD的功能。技校类学生应注重技能的培养,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适当深入讲解CAD的功能,对于TBSA这种专业设计程序软件,它们用途强大操作简单,学生在工作后由师傅讲解能很快入手操作。如果有学生想要了解,可以成立专门的兴趣小组来研究专业设计程序。

  3.3课程设计综合阶段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实践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手绘也可CAD制图,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进行计算与处理,如何分配手绘和CAD制图的比例,这一直很受争议。选择手绘的理由是,手绘是制图的基本功,设计计算与绘图全部人工完成,避免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设计的影响,此种方式太过于落后,学生在外工作基本是由计算机完成,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落后,不利于毕业后的发展。有的支持CAD制图,用专业的计算程序来进行设计中必要的结构计算和制图,节省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更多的方案来找寻哪种更有利,这种方案与时代同步,但未免太操之过急,一味地机算不利于学生基本功的掌握,如若用到手算的地方,很难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还是应该两者相结合,既保证了学生绘图的基本功,又可以将计算机运用的游刃有余,在结构内力中,手算是必要的,可以从中抽取几组进行电算,规定好图纸手绘和CAD制图的数量,各方面不得过多过少,其余由学生自由分配,锻炼他们自主的能力。在文字处理方面,可要求多语种打印,如中文、英文。在平时的设计中,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内自由设计或按提纲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多进行与就业后有关的技能设计,增加经验。

  4结论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建筑企业中广泛的运用计算机设备,计算机是学习的辅助工具,学生应当分配好玩与学习的比例,分清两者的轻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过程中,应当看清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现状及教学现状,找到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发展做贡献,为国家建筑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红云.浅谈技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J].就业与创业,2009.

  [2]傅斌.建筑行业本科生计算机知识结构讨论.高等建筑教育,1998.

  [3]叶才兵.浅论应用性学习能力评价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2009.

  [4]王革.高职非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9.

计算机应用论文5

  虚拟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本文简介了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优势,阐述了其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仿真技术的概述

  虚拟仿真技术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仿真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实验研究技术,人类、战略性技术。借助该技术可认识和改造世界,因而它有望成为继数学推理、科学实验之后又一虚拟仿真技术以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的物体和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虚拟环境,如模拟器、仿真软件、数学模型、仿真实验等。其中虚拟仿真实验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国内外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国外虚拟仿真软件主要包括多功能电路模拟实验平台PSPICE、模拟和数字电路的Tina Pro、用于电路描述和仿真的语言与仿真软件Circuit Maker、仿真单片机Proteus、Cisco路由器和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的Boson NetSim。在我国,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Packet Trace软件、北京航天大学的分布式虚拟环境、GMDSS模拟训练实验室、导航雷达模拟训练中心等。

  2.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优势

  通过实例操作演示非常抽象的概念,将抽象的网络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提供逼真生动的学习环境,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实现教与学双向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通过仿真实例的展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充分吸收和掌握教学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应用

  1.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优化了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环境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更新滞后,教师无法正常地开展实验教学,只能通过视频和文字等辅助资料来补充实际实验的不足。虚拟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虚拟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环境,学生可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服务器与终端机之间的切换,并能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来开展网络实验。虚拟技术实现了改善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目标。

  2.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更新了实验教学手段

  高职教师们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了“一机多用”,有利于顺利开展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精确地操作某些系统或者软件,了解其运行特征和过程,并以此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近距离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3.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缓解了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

  目前,在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训设备严重短缺,而虚拟仿真技术让虚拟实验室成为现实,尽管不能从根本上替代实际上的物理设备,但是学生可在虚拟机上做所有的操作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习更直观,教学更真实,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实验实训设备短缺的难题,又能更好地为高职教育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助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可有效解决学校设备和场所短缺等问题,使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掌握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计算机应用论文6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走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其安全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后果,为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网络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加强网络安全应用的研究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安全;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导致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了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两种。人为因素是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很多恶意的计算机电脑高手,通过对数据进行篡改和盗取,对网络用户造成巨大的影响。在网络化环境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各种内容都需要对网络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匿名性与自由性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一些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对于网络系统进行恶意访问和信息的窃取破坏,对于用户的信息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网络安全问题直接体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方面,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安全稳定性,才能更好地对整个外界环境的侵害进行抵御,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与完整,避免产生各类损失。

  第一,电脑高手攻击。电脑高手攻击是指人为地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登陆他人的网络服务器,对于其他人网络信息造成破坏行为。电脑高手攻击是网络安全问题中的主要造成因素,并且危害范围较大。电脑高手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程序,可以在目标主机上留下后门,并且获取最高系统控制权限对用户的资料信息进行窃取和破坏。木马病毒程序具有较强的自我复制能力,并且破坏力较大,查杀难度较高。

  第二,系统漏洞。任何软件系统和操作系统都会存在漏洞,并且漏洞的解决只能依靠不断的完善来处理。网络安全防范的过程中,由于软件和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导致了系统的漏洞被恶意攻击人员所利用,进而破坏计算机系统,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第三,安全意识不足。在当前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行为执行不力和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用户自身安全意识不足所导致的。在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传输的过程中,由于网络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自由性的特点,如果不注意对信息采取合理的保护与加密措施,就会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和丢失损坏。

  2 网络安全应用

  第一,防火墙技术。防火墙通过在不同网络之间,采取相应的防卫策略,构建了一道安全的屏障,有效地对外部入侵行为进行了阻止,并且对内部访问外界网络的权限进行有效的控制,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系统的安全风险。网络外部的信息需要通过防火墙来进入网络当中,在信息通过时,防火墙可以根据预设好的安全防范策略,对于访问行为和信息进行控制。防火墙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也是保护内部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

  第二,网络控制。很多计算机都具备远程操作的功能,这个功能在给予用户方便的同时,也为电脑高手提供了另一个攻击的途径。在进行网络控制的过程中,要对用户的控制权限进行有效的确认,并且安全地对控制访问行为进行审核管理。

  第三,加密技术。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特点,在一些不可信的网络中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如果不采用合理、有效的加密技术,就会造成信息泄露风险。为提高对信息的保护能力,要合理地采用相应的信息加密技术,通过密文传输的方式,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第四,病毒防范。提高对病毒木马的防范能力,是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的关键举措。针对于一些常见的病毒木马,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并且给系统中预装杀毒防卫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防范病毒的过程中,还要对于系统关键文件的.控制权限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减少病毒木马对系统文件的篡改情况,减少信息数据被破坏和盗取行为的发生。

  第五,漏洞修复。漏洞修复是提高系统安全性的关键举措,在日常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及时地对漏洞进行修复,减少网络被攻击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安全漏洞助长木马病毒传播的通道,因此打好补丁就相当于给电脑种上疫苗,可以抵挡绝大多数木马病毒的攻击。

  第六,数据备份。定期、合理的备份,是提高网络系统容灾性,保护数据的重要举措。在做好相关防范措施的同时,要定期地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在出现网络故障、数据损坏等问题时,第一时间进行还原,减少损失。

  3 结 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现代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网络环境在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互联网的发展的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何铁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xx(10).

  [2]刘海峰,尹蕾.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及防范浅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20xx(8).

  [3]张爱华.计算机网络信息遭遇

计算机应用论文7

  仿真软件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它进一步拓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并且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仿真软件具有比较强大的功能,其中设置了不同的模块,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对于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帮助。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发挥认真软件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仿真软件简介

  为了实现对现实客观世界的模拟和分析,研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仿真软件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教学和研究的效率。目前网络系统中开发的仿真软件比较多,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网络教学中应用的仿真软件比较多,而且这些仿真软件具有比较强大的功能,能够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要。例如MATLAB软件系统能够在塑造网络模型加入各种参量,如噪声、通信信号等,并且能够实现对网络信号的调制,对于研究信号的传输具有重要的帮助。其中NS系列仿真软件是一项功能比较完备的软件系统,受到了业界的推崇,能够满足各种数据链应用系统的模拟等,对于无线网络系统、有线网络系统等具有比较好的仿真效果。在NS系列软件中,能够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对通信过程进行模拟,并且给出相应的`信号土、频谱图等多种参数;同时还满足各种网络传输、应用协议等,能够为学生提供比较真实的网络实验环境,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NS系列仿真软件的应用

  在网络教学中对软件的调用函数接口等开发应用的比较多,但是对于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则关注比较少,当学生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下手。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对网络协议的仿真等。为了解决学生在网络问题中的困难,可以应用NS仿真软件,对网络中的系统层、传输层、数据链路等进行模拟。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比较细化的参数,结合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创建客户节点到服务器中的FTP应用中,由于节点的移动性或导致链路发生中断的现象,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环境。由于这些数据会产生不规律的变化,所以学生难以应用自己所学习过的无线传播、信道以及网络系统结构等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仿真软件,利用软件来模拟节点的运动和变化情况,从而找到影响流量效果的具体原因,从而挖掘出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TCP拥塞控制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难点,网络中经过的数据超过了节点和链路的处理能力时,会影响到网络传输的效率,导致数据出现丢失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导致出现网络瘫痪的严重问题。因此应当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TCP传输的效率,目前在TCP拥堵机制中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在起始阶段会出现网络传输的慢启动现象,接着就出现了避免拥堵阶段以及重传和恢复阶段,其需要的时间比较短,能够满足网络传输的需要。目前在TCP协议中出现了五个不同版本的拥堵控制协议,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模拟和观察应用最广泛和最早的两个版本,使学生了解到其中的异同,加深对TCP拥堵机制原理的理解。通过仿真结果,能够使学生比较其中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

  三、MATLAB仿真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由于功能的不同,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其中物理层包含了不同节点传输过程中的效果操作规则等,其内容相对比较多而且复杂,但是都可以借助仿真软件来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得到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其中网络中的电气特征比较抽象,而且是物理层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对于其中的信号可以通过数学式子来进行表现,但是由于数学式子比较复杂而且难懂,在教学中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的理解。MATLAB软件中具有比较多的函数,可以通过仿真的方法来展现出信号的调制过程,而且用图像的形式来显示其基本的模式。例如对于网络系统中的具体信号,可以利用软件来建立相应的模块图,然后采取合理的手段来实现信号的连接,从而实现对信号的调制。此外还可以利用软件中强大的数学功能,来创建相关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示波器下的相关信号图形,能够显示出具体的星座图等。当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号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时,会影响到信号调制的结果,可以利用软件来模拟解决,例如当噪音影响了信号的传输质量时,可以在软件中输入不同的噪音参数来观察信号的参数结果;同时借助软件来实现对信号的过滤,为滤波器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仿真软件的重要性,做好仿真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借助仿真软件能够实现对网络技术过程的模拟和控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网络技术的原理,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论文8

  21世纪以来,社会科技领域的发展给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创造了可能,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步在教育领域中凸显其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目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教学,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可以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作为一门渗透力强大的新型教学方式,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双重角度辅助应用

  步入21世纪新时代以来,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发展和科技知识创新的水平,因此,国家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大力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主教育改革,为社会新发展全面提供新型人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育以生为本,面向现代化,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加关注学生自学意识的培养和终身学习观的形成。在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观。目前,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新型科技的发展,世界逐步成为“地球村”,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给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创造一个信息量更加丰富、知识体系更加新颖、眼界更加开阔的区域界线不复存在的平台,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科普知识传播、思想道德文化的现代化教育,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在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从双重角度辅助计算机教育教学,即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角度以及教学手段和工具的双重角度发挥作用。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从教师的角度辅助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给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可以从学生角度辅助学生的学习,以终端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形式给学生的计算机作业操作提供平台,辅助学生完成并检查计算机作业,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辅助其进行学生学习的评价和指导。例如,在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的时候,计算机可以提供数据库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绘图处理软件等多种学习实用软件,辅助学生进行相关学习的测验和检评操作,计算机教学质量便能得以保障和提升。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管理开发应用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管理应用。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效果是计算机教学预期效果的必要保证,这就依赖于教师在计算机教学程序上的管理工作,包括对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统一管理、对学生计算机学习质量的统一测评管理以及对班级计算机教学的日常管理。通常情况下,这些教学管理工作由班主任完成,其管理的繁琐程度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共同交流的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教师教学管理创作性的发挥。因此,在计算机教学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教学管理的繁琐程度,减轻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量,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更多地时间和机会,交流效果更加理想,计算机教学质量也能得以提升。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远程开发应用。

  就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现状而言,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等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计算机远程教育是其核心,也是计算机教育和网络通信技术整合的综合性体现,是计算机教学的远程开发应用。目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逐步引人关注;其中,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发展,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远程开发教育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相比于传统的计算机电视教学,利用科学技术开发的远程教学实时性更高,适时交流效果更为理想。在这种远程教学中,计算机可以将生成的图像和声音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多种信息转换工作,学生可以适时适地查询到自身想要查询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资料更加丰富便捷,学习进度更加灵活,计算机教学质量更加高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就是要面向所有学生,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真正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并且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们不仅要将高新科技应用到教育工作之中,并且需要进一步地应用于企业中新技术的开发,助其得到广泛的应用,促进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这场技术革命的风暴中,生产领域突飞猛进的行业是计算机行业。社会生产也需要我们能够培养出可以接受新兴科学技术的知识人才出来,从计算机教育的广泛实施可以看出,我们的拥有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也就越有利于社会的生产。

计算机应用论文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现代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素质的基本要素,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水平,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展,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定位及教学意义

  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去想象,敢于自己动手。高等教育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同时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首先,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公共课,目的在于向学生普及大学教育中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所必备的知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其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应学会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学习新的技术对解决新的问题所带来的新的思路方法的能力;第三,计算机基础最终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学习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Office办公软件(主要为Word、Excel、Powerpoint)应用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等。

  二、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数高校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学生加以部分实践练习。采取类似的教法未能使学生较好的学习此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容易弱化学生动手能力,不易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传、帮、带”的作用。怎样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是教师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授课侧重点不明确,与专业脱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过分专注于对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容易与学生专业脱节,往往忽略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使用的要求,计算机基础授课侧重点不明确,给所有专业的学生制定一样的教学大纲及计划,完成的仅仅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并未注重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未发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存在质疑,眉毛胡子一把抓,出现“学了就忘,考过就忘”的局面。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实践环节不足

  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环节是关键,对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实践课大都是由教师先讲,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的完成。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学理论课依然凌驾于实践课之上,实践环节弱化且实践时间相对不足,未能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形成较为科学的匹配。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实践,对知识点的理解才能更加融会贯通,才能学以致用。

  (四)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目前很少有高校出台专门的考核体系,考核方式欠佳,仅仅是通过试卷、机试的形式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结合我校来说,虽然也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但是仍然没有突出考核的应有作用,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考知识还是考能力界定模糊;教师和学生难以通过考核结果真正认识学生所具备的实际水平,也影响了学生后续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索

  自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一直积极寻找和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经历了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管理理念的过程,成立了“计算机基础研究中心”。当前,本人认为工作重点应转向深化教学过程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是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方法和对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改变“教师多讲,学生少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采取“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新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主动使用计算机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单靠课堂书本教学是不好培养的,而要靠大量的动手实践。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由“教师多讲”向“教师精讲指导下的学生多练”转移,通过教师的正确说教和学生大量上机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的基本保证。对于计算机基础课这类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表格相关操作问题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个体或分组制作课程表或学生信息表等这些既熟悉又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经典案例上来,比如对单元格的合并是怎么操作?表格当中涉及到一些数据的'简单计算该怎么进行?课程表中斜线表头该怎么设置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实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突出专业特点,明确教学侧重,求同存异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具有不同应用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以应用为目的。深入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加强与学校各专业的交流,结合专业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达成共识。积极参与学校各专业教学改革,与各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召开的教育教学研讨会议、教学例会等及时互动交流,使教学侧重点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不同的专业间开展起来,围绕应用型确立教学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进而体现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重要,而且强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所学专业,也就是培养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更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结合财会类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把Excel电子表格作为此类教学的侧重,新闻类专业我们可以把Word排版作为此类教学的侧重等,在教学案例素材方面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案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效果是核心。能力的提升,实践是关键。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学生上机实践,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把握,提高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更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达到在“做中学”。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明确课程总课时数,突出实践环节,理论、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2为宜,与此同时理论课、实践课应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调配。在实践课前学生应明确本次实验的任务目标、要求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实验室、带着项目进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采取模块化的方式,深刻领悟实验要领,这也是我校应改善的重要环节。例如在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设计一个案例,先让学生直接上机操作,如有一些不熟悉的功能操作,可提问教师寻求针对性的讲解。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提升操作深度与难度,尽量杜绝学生练习教师示范内容,应让学生举一反三,对相同知识点,能够制作出不同内容的作品,使之别出心裁,培养创新意识。

  (四)课程实训考核,巩固知识,并学以致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的提升是目的。应具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高度实用性是其他基础课程难以达到的,基于此应改变我校传统的考核方式,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进行转变。对此进行课程的集中实训考核是很有必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图文混排、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数据表操纵,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动态效果展示等。可合理分配课时,如期末制定8课时时间,让学生全面理解并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单独制定考核计划,定时完成任务,以解决考核问题,最后通过PPT汇报,教师给出考核成绩。不仅能考核学生掌握本课程知识的能力,还能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通过现场答辩汇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以此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达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进而实现学以致用。

计算机应用论文10

  近几年大幅地提高了工伤待遇后,一些新的骗保行为层出不穷。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工伤保险管理工作(本文所称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核发、工伤康复、安装辅助器具等)中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归纳、汇总,同时尽可能地实行实时结算,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完善的工伤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患者就医,减少工作失误以及筑牢基金防线。

  1目前工伤保险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工伤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还没有网上申报功能。在现有人员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难以应付日益增长的业务量。

  (2)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的住院记录资料和发票进行骗保,现有的工伤保险信息系统无法提供甄别真假的帮助,仅凭工作人员的肉眼难以分辨报销人员提供的诊疗票据和凭证的真假。

  (3)在现有的单位或患者先垫付费用后拿发票等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报销费用的模式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特别是重伤人员的治疗费用比较大,一些经营困难的单位难以提供大额的费用支持工伤人员进行必要和及时的治疗,致使延误治疗,同时引发社会矛盾。

  2计算机技术在工伤保险管理工作中应用

  工伤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及科学方法,对工伤人员的.就医信息、治疗费用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分析与决策。

  2.1通过Internet实行工伤保险业务网上申报功能

  通过构建基于密钥的线路传输,运用数字证书对用户身份进行确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解密,同时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隔离外网和内网,对工伤保险机构的服务器进行保护,阻止恶意攻击及过滤病毒,以保障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有效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工伤保险信息系统的服务器采用小型机双机集群和大容量磁盘阵列技术,远程磁带库实现灾难备份,同时采用大容量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解密。用工单位与工伤保险部门签订协议后使用网上申报系统,发生工伤后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格式填写相应材料、数据,工伤保险部门对网上申报的数据、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同时告知申报单位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携带相关纸质材料到办事窗口申请,工伤保险部门工作人员在信息系统中对照递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减少占用工作量比较大的录入材料的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2.2工伤保险信息系统通过专线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联网

  一旦工伤保险信息系统和各定点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受到恶意攻击,将会造成无法换回的损失,因此两个系统的联接,不采用开放性安全性低的Internet,而是通过电线专线来联接,同时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防止恶意攻击及过滤病毒。建立网络信息查询机制,就可以对前来申请工伤认定或申请工伤费用报销的人员是否确实受过伤、什么时间受的伤、之前是否在同一部位受过伤、受伤之后是否在同一部位再次受伤、曾经在哪家医疗机构就医、是否进行过手术、是否使用过某种药品等信息进行查证。同时建立就医预警信息提示,对异常的就医情况系统自行报警提示。通过对受伤人员就医情况的全面掌握,再加以调查,即使不法分子对就医记录、发票和单位公章等材料制作得再逼真,骗保的伎俩也无所遁形了。

  2.3工伤保险信息系统通过专线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联网

  尽可能实现在医院实时结算,减轻用人单位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工伤保险部门将统一规范的工伤药品目录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中的药品、检查、化验等所有有价表中的收费项目建立起对应关系。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劳资双方不存在争议的工伤认定申请,工伤保险行政部门应尽快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医疗机构通过网络接口可以查询到该就医人员是否参加工伤保险,是否认定为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信息系统中予以审核,实现医院结算。对于确实不能实现医院结算的工伤人员,只能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递交有关书面材料报销费用。

计算机应用论文11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各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进行仿真实验,节约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计算机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本文通过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进而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最后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仿真技术对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应用

  1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成为可能,使用专门的软件,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仿真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控制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控制工程中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经费开支。

  2计算机仿真技术原理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不能够对外界信息进行认知,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通过数学模型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研究对象的特点,通过模型转换,使用计算机算法等将数学模型转化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也即建立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是计算机仿真的关键,再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仿真实验对之前设置好的模型进行模拟,获得仿真结果。对仿真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通常采用反向验证和置信通道法。

  3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计算机仿真在交通工程、制造领域、教育领域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3.1交通领域

  人和车辆是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要考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交通效果。交通安全仿真通过虚拟技术,增加各种诱发因素,进而对某一路段的交通安全情况进行评价。计算机仿真可以有效地对交通安全进性评价。仿真过程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能够更加直观地进行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数值仿真。比如,对某路段进行交通安全评价时,传统的绝对数和事故率方法可以进行评价,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设置不同的交通工具,考虑人的行为感知的情况下,进行评价。

  3.2制造领域

  制造业是国家的第二产业,对各行各业影响深远,汽车制造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题难度大,成本高。计算机仿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对碰撞试验来说,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

  3.3教育领域

  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教学模拟实验中,采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水平。计算机模拟实验能够在相关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改变传统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发挥研究人员的主动性。计算机仿真模拟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验水平。

  3.4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不仅仅在交通、制造、教育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在军事领域、消防、音乐等领域均有较广泛的应用。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使用模拟驾驶器进行模拟,从而降低战机、战车、燃油的损耗,在进行军事武器研发时,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计算机仿真在消防中的应用,可以对现场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火荷载、逃生路线等进行模拟,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设计科学性。

  4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4.1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方向

  网络化仿真。仿真系统开发兼容性不强、开始周期长,费用昂贵,难以实现信息共享,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取得了较大水平的提高。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可以实现仿真系统共享。系统的网络共享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开发,减少科研经费。虚拟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发挥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使用计算机完成对产品的管理和控制,虚拟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4.2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各学科发展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形象直观地进行仿真实验,节约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计算机软硬件性能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主要朝着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分布式仿真、智能仿真等方向发展。

  4.2.1面向对象仿真建模发挥计算机的符号处理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对仿真对象的认知速度,与传统的人工建模有着较大的进步。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系统的建模能力。此外,面向对象的仿真建模操作难度小,更容易使用,可以发挥仿真技术的`优势。

  4.2.2分布式仿真分布式仿真将不同分布位置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连接,形成时间空间相互祸合虚拟仿真环境。分布式仿真系统由几个子模型组成。部分是仿真系统中,主要有动态、静态数据分割技术、功能分割技术等。

  4.2.3智能仿真在仿真的不同阶段引入知识表达和处理技术,可以缩短仿真建模时间,提高模型效率,帮助用户做出最优决策,及时修正模型,界面更加智能化,增加仿真系统的寻优能力。

  4.2.4其他仿真一些仿真可以实现高度的可视化,对仿真过程进行形象展示,便于研究人员真实地对仿真过程进行分析,易于理解。动画仿真能够将声音、视图等元素加入其中,交互性更强。

  5结语

  计算机仿真伴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而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很好滴解决了其他学科的问题。计算机仿真经历了从简单的原型到物理模型,再到今天的动态显示仿真过程,并可实现可视化操作。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技术同仿真技术的结合,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更加广泛。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生活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自动化物流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xx(04):51-52+55.

  [2]周杰.档案高仿真复制技术——档案馆应用传统手工复制和计算机高仿真技术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xx(05):54-57.

  [3]胡媛,吴正一,胡小峰,戴星.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优化就医序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xx(06):33-35.

  [4]李剑虹,涂赣峰,戚喜全,毛继红,吕定雄,冯乃祥.我国铝电解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发展及现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xx(03):173-179.

  [5]张祖鹰.浅谈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学实训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xx(21):387.

计算机应用论文12

  一、计算机技术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技术在酒店管理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它所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酒店前台。酒店的前台的管理对于一个酒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酒店的前台就是酒店的门面,只有有了好的前台管理才能够提升酒店的形象,吸引客人。在最早期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酒店的前台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自己通过用手抄录的形式,前台的服务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客人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这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庞大的工作量。不过现在,有了计算机技术的加入,前台的工作就变的非常的简单轻松。

  第二,酒店的后台管理。所谓的后台管理就是指酒店的人力资源的分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物资的采购和储存、财务管理以及酒店的日常办公系统的管理等。在酒店的后台管理中也都已经加入了计算机技术,酒店的工作人员的个人详细信息和工作情况都通过计算机技术做了记录,并且还做出了考勤制度,对于员工的无故迟到早退以及各项奖励都能够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详细的记录。

  第三,酒店的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备受关注的。酒店是一个公共场所,人员关系比较复杂并且流动人员比较多,因此酒店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现在的酒店的安全管理系统中都融入了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对酒店的安全系统进行监控,酒店的安保人员只需要在监控室就可以对酒店的每一处的安全问题进行监控,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随时调控监控画面的`大小和清晰程度,对酒店的安全做到及时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计算机系统还能够将每一个监控点的图像信息保存下来,方便对安全信息的随时监测。酒店的安全警报系统,通过计算机统一的控制能够做出很好的预防和检测。

  二、酒店管理所运用的计算机技术

  2.1服务器网页(JSP)。它主要是通过Java编程语言将动态的网页进行封装的处理逻辑器,它也是属于Java的一种,并且还有着有Java同样的跨平台的功能。它与JavaScript的功能一样,都是在服务器端进行的,然后返回给客户端一个HTML文本。HTML文本的产生过程首先是使用Web进行网页的浏览,当浏览的过程中遇到了JSP网页信息的请求时,要立马执行其中的程序段,对于这个程序段JSP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它既可以操作数据库,也可以对网页进行重新的定位,程序段经过一系列访问和解码的过程后会产生一个结果,最后则将这个结果连同HTML文本一起传输给客户端。在进行程序段的访问的过程中,JSP能够将网页编辑和网页设计分离开,让它们单独的完成工作,并且它们之间互相独立,因此可以避免因为一个出现问题而牵连其他一个的现象产生。

  2.2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主要是采用客户或服务器计算模型,它通过中央处理器来集中处理数据资源,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数据库服务器。这种服务器可以被多台客户机访问,它的处理过程主要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上。这种系统是非常简单实用的,它可以实现动态的自我管理和配置,它提供了很多的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工具,操作过程只需要通过鼠标就可以完成对服务器的配置,数据库和数据表的使用和管理,它凭借着简单直观的操作过程,广泛被人们所采用。SQLServer对数据实施的是行级封锁,它会根据不同的动态情况来自行调整数据封锁的力度,从而使数据封锁和数据共享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状态。除此之外SQLServer所进行的并发控制都是在后台进行的,根本不需要用户的介入。采用SQLServer数据结构有着很多的好处:第一,数据可以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上,而不必分开存储在各个客户机上,这样每一个用户都能够访问到相同的数据。这种方式的采用很方便的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客户机也根本不需要具备非常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能力,为客户机减轻很大的压力,还大大减轻了在客户机硬件上的开销,为酒店的管理节约了成本。数据的这种存在方式还减轻了数据备份的工作。第二,业务逻辑和安全规则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定义一次,就可以被所有的客户机同时享有,这样方便了对安全系统的监管功能。第三,关系数据库服务器仅仅需要返回应用的数据程序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

  2.3Tomcat服务器。它是一个免费的、技术先进的、性能稳定的开放源代码的Web应用服务,也正是它的这些优点,使现在社会上大部分的Java爱好者都开始使用这种服务器,并且也吸引了不少软件投资者的投资目光,软件开发商也在不断的积极的对这种服务器进行开发设计。Tomcat服务器在运行的时候占用非常小的内存,不仅如此它的扩展性能也特别的优越更加激发了程序员对它的开发和研究的热情。人们在对它的开发的过程中还为其赋予了不少的新的功能。总而言之,它是JSP程序的开发和调试的首选服务器。

  三、酒店管理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和必要性

  酒店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不同于其他行业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它有着自己的特点的必要性。酒店管理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实时性,酒店的计算机系统必须能够实时的满足客人的各种合理性的需求,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准确快速的处理。协同性,计算机系统要能够协调酒店的各个部门,促使所有部门的协调工作。个性化,酒店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必须要具备个性化的服务信息,做到全面的为客人服务。稳定性,计算机系统要处在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它的稳定性也关乎着酒店的管理效率。安全性,计算机系统要做好安全措施,要有一些必要的杀毒的软件,计算机系统要有抵抗嘿客和一些非法人员侵袭的能力。计算机系统对酒店的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的应用能够扩宽客源和酒店的服务项目,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酒店管理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后更好的完善了酒店内部的管理体制,使酒店的管理者能够全面的看到酒店的经营状况,从而促使其做出高效率的决策,从根本上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计算机应用论文13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的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学习为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奠定基础,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传统意义的课外活动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预习梳理和复习巩固。课前学生对照教材学习知识点,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预习的进度和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普遍采用誊抄重要知识点、完成练习等作业形式巩固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后还以教师书面批改或口头讲解为主,呈现出形式单一、思路狭窄、评价简单等特点,而忽略了知识的外延性、拓展性、综合性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笔者对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15级各专业学生进行了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现状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3份。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较少进行该课程的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生反馈的课外学习活动:23%的学生基本能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复习,61%的学生漫无目的,无从下手。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利用好时间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外学习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值得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

  二、基于云班课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外学习活动实践应用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移动教学技术的变革。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即时反馈互动教学APP,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保障。教师邀请学生加入自己创建的班课,通过手机端或PC端向学生推送课程信息(通知、调查问卷)和资源(微视频、音频、图片、导学案等),为学生课前预习搭建支架。课前学生通过移动设备或电脑登录班课,通过微视频、课件、图片等资源的在线学习和参与教师组织的答疑/讨论、头脑风暴等在线活动,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初步认知,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后学生在成果展示、即时测试等活动中增进师生交流,提升自信,实现知识的内化提升。利用移动技术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和内化知识做出积极贡献。

  1.课前铺垫

  (1)掌握学情

  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认为,“学生具备从事每一个新的学习任务所需的认知条件越充分,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就越积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着新的知识的输入、理解和接纳,对学习结果及其以后学习都有重大的影响。教师应提前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反馈情况,掌握学生知识储备等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2)共享资源

  基于课前学情调查,教师有针对性地制作和整合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资源,如微视频、课件、动画等,及时推送给学生。学生登录云班课,学习微视频、课件等各类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记录,及时提醒和督促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3)答疑解惑

  云班课提供了包括即时测试、答疑/讨论及头脑风暴等师生交互活动方式。教师在学生资源学习基础上组织典型问题的答疑、讨论和测试等交互活动。教师可实时参与答疑讨论活动,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正向引导,同时通过测试活动的'即时成绩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课前内化情况,以便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通过课前先学,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初步知道了学习要点;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基础及学习难点,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变盲目教学为有针对性教学。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前完成初步的认知活动,积极思考遇到的问题,能激发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2.课后交互

  (1)多元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成果最终多以电子文档形式呈现,传统教学中难以展示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缺失。运用云班课的“作业/小组任务”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上传学习成果进行自我展示,教师和其他学生则可适当点“赞”。同时教师对学生成果存在的典型问题在“答疑/讨论”模块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在交互中提升自信,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传统测试的评价往往滞后且无法面面俱到,而运用云班课平台发布知识点测试,可实现学生即时答题,即时评分。教师在平台上发布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测试题,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在线测试,测试完成后可以给出成绩并分析总体情况,比如每个学生的分数汇总表、每个问题的正确率统计等。这样教师能够即时看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能省时、高效、全面地分析课堂状况。

  (2)巩固拓展

  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因环境限制多以抄写为主,无法达到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内化及问题反思。教师通过云班课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上的差异,把作业设计成基础作业与拓展作业两个层次。基础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为学生必做;拓展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由学生量度自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作业素材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PPT等多种形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登录云班课完成电子作业后,教师及时回复学生。优秀作业通过群发的形式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而有些批评性评语只能由学生本人看到,以保护学生自尊心。教师利用学习平台指导学生作业,与学生交流情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三、基于云班课的课外学习活动实践反思

  作为即时反馈教学APP,云班课为教师分享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课前资源,如微视频、课件等,使学习重点容易掌握,难点轻松突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测试成绩等实时反馈,使学习过程变得易监控,成效易检测。除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外,云班课将师生交流从课中拓展到课外,搭建了师生沟通新途径,促进师与生、生与生的融合。

  在体验云班课带来便捷的同时,云班课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课前对发布资源的科学整合、学生课前资源学习的真实效果、讨论等交互活动参与度的有效把控、学生移动设备的科学使用等问题,仍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肖海彬.布鲁姆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借鉴与启示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xx(2).

  [2]周云虹.基于云班课平台翻转课堂英语口语教学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xx(3).

  [3]廖素清.课外学习活动的评价与管理策略——以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xx(10).

  [4]张锰.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初探——云班课翻转课堂[J].职业,20xx(2).

  [5]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xx(5).

计算机应用论文14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化工设计工作精密、复杂且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更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保证化工设计过程的精确、高效和安全,本文浅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工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以期能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动化工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化工设计;应用

  1化工设计内容

  1.1化工设计的实质

  化工设计的实质是通过分析化学物质的结构(分子结构)了解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并通过设计、分析等工作,最终完成分子结构的绘图,这项工作的精密性和复杂性非常高,所以仅仅依靠单纯的人力操作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借助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完成。

  1.2化工设计的特点

  化工设计具有两大特点。第一,化工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化工工程设计,它是整个设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同时还对其他工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其具有明显的统筹性;第二,化工设计工作设计分析分子结构,所以其计算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由于化学物质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常常呈现非线性数据结构,所以只有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完成复杂的`计算步骤。

  2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2.1绘图软件

  化工设计中包含多种工作软件,例如AspenPlus、PRO-II、CAD、VCAD、PDMS等等,以VCAD为例,除常规的绘图制图功能之外,其特点如下:第一,大量的标准件,除了标准的封头法兰可以通过标准书查到的标准件,还可以生成非标的“标准件”;第二,优异的明细表编辑器。可存储、读取、选择、提取。使用户在进行明细表的编辑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文字输入。

  2.2大型化工管道设计软件

  此处以BentleyAutoPIPE为例,BentleyAutoPIPE允许用户快速轻松地创建、修改和检查管道与结构模型及其结果,同时提供了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先进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功能,例如温度、风、海浪、浮力、地震和瞬变载荷等。BentleyAutoPIPE是一个全面集成的管道分析与设计解决方案,包括类似CAD的一流图形界面以及独特的对象技术、快速分析、逼真的动画和可视化工具以及国际设计规范。

  2.3三维技术

  此处以SP3D为例,SP3D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最先进的工厂设计软件系统,由INTERGRAPH(鹰图)工厂设计和信息治理软件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面向数据、规则驱动的软件,主要是为了简化工程设计过程,同时更加有效地使用并重复使用现有数据。

  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3.1提高了设计水平和质量

  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其精确性大大提升了化工设计中的计算精度,使得每一个设计环节都能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于提升设计水平和质量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3.2提升了企业效益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为了提高化工设计计算过程的精确性,同时也代替了大量的手工操作,企业往往运用一台计算机和几款设计软件就能在短时间内搞定化工设计工作,相比于传统的化工设计工作来说,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升了企业效益。

  3.3优化化工设计过程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化学设计过程更加科学,每一项设计工作都有精确的数据作为支撑,同时还更加简便,即利用最少的劳动力来完成最复杂的设计工作,此外还使化工设计过程更加高效,极大地缩短了设计工期。

  3.4化工设计的未来发展策略

  首先,深刻认识到计算机软件对于化工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高端技术团队进行软件开发,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其次,在提升软件便捷性的基础上,提高软件的实用性,不断细化和优化化工设计过程;最后,建立软件开发中心,吸纳更多更好的软件开发人才,进一步扩大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范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升化工设计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水平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工设计领域的重要核心。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企业依靠精密的制图绘图软件不断简化和细化化工设计工作,由此可见在化工设计工作的未来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必然会继续发挥重要的推动力量,提升化工设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叶翔.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硅谷,2015,(3):122.

  [2]郑述平,牟青凤,冯忠义,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化工企业测控设备管理中的应用[C].

计算机应用论文15

  摘要:计算机行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一定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就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对策展开讨论,重点分析了云存储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和VR技术的应用。本文意在推进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网络;关键技术;应用对策

  一、计算机网络关键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技术主导的行业,计算机网络关键技术的发展,对于计算机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计算机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每一个计算机产业发生变革的关键节点,都意味着计算机行业的整体发展质量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认为,计算机网络关键技术的发展,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乃至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开发并应用计算机网络关键技术,是当前计算机行业乃至于其他行业在发展运行过程当中所应该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关键技术应用的路径

  2.1云存储技术的应用

  云存储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本身交互性的特性而言的。自从云存储技术出现并发展起来以来,云存储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各个互联网公司当中被深入的执行了,考虑到计算机行业最终的发展都是需要用市场来验证的,所以各大互联网公司都纷纷推出了云存储相关的应用产品,更加重视将客户体验和客户需求与云存储技术本身的特点相结合,为自己和市场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其中以百度网盘,微盘为代表的应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使用,而他们也由于存储方便,保密性强等特质,逐渐吸引了更多的用户,传统意义上的'移动硬盘,优盘等存储方式正在退居二线,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存储方式正在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发展和变革的时期。

  2.2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关键技术在实体经济领域当中的应用第二个表现方式就是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的应用。在以往的技术应用领域,GPS卫星定位系统往往只是应用于国防领域,民用领域应用比较少,使用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支付的手段的不断丰富,加上共享经济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使用,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网约车的出现,将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应用突破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将之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的高潮。事实上,技术是实现人们想法的一种手段,在已有的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更好的想法,通过整合相关的资源来达到一个新的目标,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移动应用软件的深入使用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同时考虑到技术和市场是一对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因子,技术的发展为市场开辟新的领域和空间,而时尚的发展和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实际上,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深入发展和研究正是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相关民用软件的深入发展而进行的。

  2.3VR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行业不断深入的发展,当前VR技术的深入发展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回望这一技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这一技术的深入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VR技术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也开辟出了新的应用空间和应用领域,以20xx年末王菲上海演唱会为契机,腾讯视频向受众提供了VR技术,付费用户可以使用VR技术来对演唱会的全景式的观看,这种颠覆式的观看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同时也为相关技术的在更宽广的相片上的应用提供了可能。上面提到了,所有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关键技术的应用都是应该由市场本身来推动的。我国当前正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黄金时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集中在互联网领域,这也使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占据了着很多有利的条件,在当前的条件之下,相关的从业者应该基于市场的需求,根据当前已经有的很多有关互联网行业的知识和积累,根据原有的经验来对相关的技术进行整合和使用。

  三、结语

  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应该着眼于技术本身的特性,同时也应该深入考虑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融合。当前,尽管计算机网络还属于虚拟经济当中的一部分,但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构建已经越来越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众多的助推作用,属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沐士光.虚拟化技术探讨[J].大学教育,20xx(7):78-79.

  [2]秋燕.浅谈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与实验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11):12-13.

【计算机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论文09-30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02-24

计算机应用分析论文10-09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0-09

关于计算机应用的论文04-01

有关计算机应用论文10-08

大学计算机应用论文10-08

浅谈计算机应用论文03-2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