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时间:2024-07-23 14:26:24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毕业论文15篇【热】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毕业论文15篇【热】

计算机毕业论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逐渐步入信息化的社会,在其中计算机的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技校教育中,对于计算机的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教学方式。但是,在现今的技校计算机教育中,由于教学方式的落后,教学理念的僵化,加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进而使得技校计算机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育中,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提高技校学生计算机的能力。本文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述、在技校计算机中运用任务驱动模式的必要性以及任务驱动模式在技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为技校计算机教学提供理论性的支持。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式;技校计算机教育;实践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进而计算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技校教育中,由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针对技校计算机教学的问题,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额全面发展。

  1.任务驱动模式的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充当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最终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对学生的资助能力的挖掘,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的学习中,通过独立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互动以及开放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和水平,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在技校计算机教育中运用任务驱动模式的必要性

  2.1我国技校教育现状的要求

  在我国的技校学校中,其技校的计算机教育现状要求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技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基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和使用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在一些技校中,计算机教学知识停留在概念性的教学,对于一些实例的应用和解决涉及较少。所以,针对现今技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使用。

  2.2计算机教学的需要

  在计算机的教学课堂中,对计算机的实践应用是计算机课程的重点。在进行计算机的教学中,不仅需要对计算机一些理论性知识进行记忆和了解,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际问题解决是其中的重点。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正好符合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2.3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社会中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提升。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一点,加强对计算机教学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3.任务驱动模式在技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实践

  3.1结合时下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要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对其的接受能力,同时要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既注重实用性,同时也注重创新性。在进行计算机任务设计中,可以结合时下时事热点,以学生身边的例子为主,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而创设开放、互动、创意的计算机教学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直观的情境创设,使得学生学习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利用教学中的内容和学习经验进行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资助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计算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在网上搜集一些关于本节课的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方式,让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的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教师指导

  在教师进行情景创设和任务布置之后,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在以往的技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一般充当的是主动的角色,学生充当被动的角色,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中充当其主要的角色和主动地位,教师退居到指导的角色位置上,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和解答,进而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提供帮助。在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而保障学生学习的顺利。例如,在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中,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后让学生进行学习,在其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帮助,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继续学习。

  3.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中,通过任务驱动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时,实践活动是其中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通过在实践中学习,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计算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在独立的计算机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可以使得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进行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分组学习,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找出一个组长进行指导,之后教师就将每组的学习任务下放下去,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之后,组长就每个组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将总结报告交给老师,进而作为下次分组学习的依据。

  3.4动态多元进行评价

  建立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的评价和考核时反应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以往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进而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动力。所以,在进行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建立动态多元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进行评价。在进行考核体系的建立中,要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以及教师的反映等方面纳入学生的计算机考核制度中,进而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做出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例如,在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进行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践的结果,结合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平时的计算机作业进行综合整理进行评价。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技校计算机的教学中,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当下的时事事件,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当其指导者的角色,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之后,对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进行动态多元的评价和考核,进而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进行全面的考核。所以,在技校计算机的教育中,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立东,徐敏,孙漠雷.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xx(9):142-142.

  [2]曹先娉.案例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通讯世界,20xx(12):207-208.

计算机毕业论文2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飞快,已经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快速发展中不免有些隐患,因此谨慎分析现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对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如今,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生命力强、发展前景良好的科学技术,在个人、家庭、企业乃至国家各个层面区域的应用都很广泛,在开发成本、运行速度以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带动了集成电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相辅相成,共同向前进步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融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与工作中,在各个行业如工农业、文化教育行业、社会服务业等之中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来说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则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方面的作用。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生活与工作之中,信息传递是格外重要的。而计算机科学技术则是通过互联网的作用改善信息传递的方式,加快其速度,从而促进了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对于信息的认识也与日剧增,从而对信息选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确性、有效性、及时性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运行形势,使得人们的劳动方式与工作模式也得到了转变。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得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节省了更多人力物力去完成其他的事情,对行动与思想方面也有一定的解放作用。这正是说明了科技乃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另外,计算机科学技术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推动着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技术的研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2.1生物计算机

  早在1994年3月就有一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生物计算机这一设想。将DNA碱基序列当做信息的编码载体,利用当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适当使用控制酶,改变DNA碱基序列并使信息有效反映出来,对数据进行运算。DNA计算机设想的出现有效拓宽了人类对计算机了解的视野,改变了计算机仅仅只是简单是物理性操作的性质,增加了操作方式。如今,英国生物信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做出的重大突破使得人们对信息储存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转变。科学家们将文学家莎士比亚的'154首诗歌的音乐文件(mp3格式)以及相关的照片编制了DNA序列,使得储存密度大大增高,这一消息使得人们对生物计算机的构想进一步贴近现实。

  2.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原理是即将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内存与CPU,利用其特性对信息做精确的处理,其特性即原子的同一时间点处于不同位置之间。在数据信息处理,数据储存两方面,量子位的能力较晶体管电子位来说都是存在很大进步的。

  2.3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做出的重大突破即为可以利用光速来完成电子储存以及运算等工作,与传统的芯片计算机相比其运行速度大大增加。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有科学家提出光子计算机这一设想,同时这一设想也在逐渐向现实发展前进着。1986年,戴维米勒研制出小型的光开关,使得贝尔实验室的艾伦黄研制的光处理器有了一定的基础,在1990年的1月,光计算机的工作正式开启。在元器件方面,光计算机有两种类型,即光电混合型与全光学型。贝尔实验室成功工作的光计算机采用的就是混合型元器件。然而相比全光学光子计算机,其运行速度还是有些逊色的。要想将全光学光子计算机成功的研发并制作出,必需研发出一种特殊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能够用一条光来控制另一条光。然而现今存在的光学“晶体管”存在很大的问题,笨拙且较大的体积是无法适用在光子计算机里的。因此,对光子计算机的研发工作还需要很大的努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总结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计算机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深,渐渐融入各个阶层的人们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之中,促进人类进入信息化经济世界。正是这样,计算机的发展与突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影响是巨大的,为社会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计算机毕业论文3

  摘要:社会的发展带动科学的进步,计算机也深入到各个领域。《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普通本科院校大一新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必须要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给出了两种新的策略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四种改革策略,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发现”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开发;教学策略研究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培养高能力复合型的人才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投入更大的精力。《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综上所述,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开发了新的教学策略,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其次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策略改革[1]。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开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在大学中,计算机专业也是一门热门行业。《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教学课程,如何有效的实施互联网教学一直都是相关学者重点研究的话题。本文开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只有两种,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这二者的对比如表1所示[2]。(1)产生式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自主地产生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去组织教学内容,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学生会根据自己安排的学习顺序去学习计算机内容,在教学者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换句话说,产生式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学习过程处于一种主动地位[3]。

  产生式教学具有如下优点:①能够帮助学生将计算机信息与他们自身对知识的认知有效结合,从而更加主动深入地处理信息,学习效果也会更好;②为了让学生学习进行自主学习,跟根据学生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允许学生自主实践、设计和改善他们的想法;③学生自己设计的研发教学策略,会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积极性,使学习兴趣更加浓烈。

  产生式教学策略也具有如下不足之处:①完全依赖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所设计的过程极有可能是不妥的,而学生为了得到一个准确的设计,往往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②对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过于依赖,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失败。

  (2)替代式教学策略是一种在传统教学中更加常用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主要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代理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处理。替代式教学策略具有如下优点:①学习效率明显高于产生式教学策略,学生在短期之内就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内容;②对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没有过高的要求,知识储备有限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

  与此同时也具有如下不足之处:①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投入的心力和智力较少,对信息缺少深度的处理,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4];②而替代式教学策略的安排过于紧凑,大量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受到制约;③计算机内容本来是一项极其容易出现变化的内容,但是替代式教学策略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学习过程较为枯燥。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改革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不够完善,各个高校应该积极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本文认为以下教学策略可以带动学生的进步。

  (1)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教学策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就会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明确学习目标与动力,全方位参加到学生的学习中。

  (2)“探究-发现”教学策略。“探究-发现”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事物的现象探讨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探究教学需要根据特定的流程,教师为学生抛下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留下的问题主动思考,认真观察。

  (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为小组设定目标,小组内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然后通过判断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评价教学策略的好坏。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必须要研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策略有两个,分别为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宋争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发与教学策略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5(3):133-136.

  [2]成杰,徐作英.高中生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开发与教学策略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2(s1):67-69.

  [3]周坤,王慧剑,樊华.英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xx(33):135-136.

  [4]赵守文.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策略——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26):28-30.

  [5]张丽军,熊言林.高师院校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的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xx,12(5):126-128.

  作者:贺令亚 单位: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毕业论文4

  【摘要】众所周知,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也普及于每个家庭中,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已经被认为是当今合格人才的最基本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科学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①。当然,作为一名计算机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先进管理理念、学校也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障对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的管理以及软件的维护,使计算机实验室永远处于一个安全的、规范的的环境中。

  1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环境问题,在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可谓被认为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实验室之一,几乎所有的教师的教学授课和学生的课后学习都在使用计算机,在这使用的过程中很少有时间去清理卫生,再加上实验室空气不流通,就会导致计算机内部积累大量灰尘,最后的结果就是计算机内部一些元件的老化甚至完全损坏。再者,计算机会散出很多的热量,在这期间空调也会发散出很多的热量。这也就是造成室内环境干燥、产生静电、计算机硬件频繁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硬件故障问题。由于机箱内部厚厚的灰尘、实验室的温度过高、室内的静电效应、一些不必要的人为原因等等,都会使计算机硬件出现一定的故障。而计算机的硬件设施一旦损坏,设备必须重新购买更新,这时出现的故障又不能及时得到处理,正常的实验教学工作机会收到严重的影响。

  最后是计算机软件问题。为了满足不同学科的不同的授课实践,实验室中的计算机会尽力安装多种不同操作系统,当然,每种操作系统下又会匹配不同的应用软件。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软件本身的兼容匹配问题,而且计算机操作员的操作水平各不相同、能力也有迥异之分。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比如: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无意地删除一些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最后会造成无法正常启动计算机,系统运行不稳定或者应用软件根本就无法正常工作。当然我们最为熟悉也是最头疼的就是病毒的出现。这也被认为是计算机管理的难题之一。例如有一次上课上,好不容易做了两天的作业,最后就因为实验室的电脑有病毒,自己的优盘插上后直接中毒了,真是功亏一篑啊。还有一次,因为上网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收到一个好友的信息包,后来不假思索的直接打开了。结果电脑直接蓝屏了。最倒霉的是,自己把信息报下载到E盘,重装系统之后还是不行,病毒直接又会“跳出来”。后来重新分区,重新组装才得到进一步解决。也就是说,病毒会把互联网、U 盘等当作一种媒介质来进行传播,一旦一台计算机感染病毒,就会传播到整个局域网覆盖的所有计算机。这样,计算机运行速度就会明显降低,甚至造成系统瘫痪和整个局域网的瘫痪,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2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解决策略

  2.1 完善计算机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

  要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制定并完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前提,这对实验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进行实验的人数施越来越多,相应的实验室的教学任务也大大增加,这也是目前大众化教育特点之一。首先,为了更加充分地、有效地、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实验室,我们应该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完善②。例如:1)计算机实验室使用条例;2)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3)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4)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5)教师上机守则等。通过制定这些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行为更加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么。这才是保证实验室秩序井然、卫生整洁的基本原则,这才是这些设备和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

  2.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

  一名合格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较动手能力,当然,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也很重要。因为,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低则决定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高则直接影响实验室的整体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直接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严格遵循管理与积极维护工作,否则,实验室的管理将会是形同虚设,不堪一击。为此,我们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业务精通熟练程度甚至是个人的行为品质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严格的考察③。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素质教育,增强其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严谨性,提升其服务育人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因为,实验室的许多工作很繁琐,设备会经常出现问题,需要管理员进行经常性的维修,这就对管理人员的耐心提出了考验。计算机毕业论文其次,要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使自己业务水平逐渐提高,毕竟计算机发展非常 迅速,更新速率非常快,这也就要求我们的工作管理人员要博览群书,积累很多经验,提高解决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遇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2.3 强化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管理与软件维护

  利用Ghost软件恢复系统在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很多,相应的一些软件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很麻烦,因此,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比如:在对计算机的系统进行安装时,最关键的是母机的制作,要经过反复的和严谨的考虑,因为这对系统安装与资料恢复是最重要的④。还有我们经常使用硬盘保护卡,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软件系统的安装与硬件的维护效率,所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本身就支持CMOS保护,这样,硬盘参数类型即使被修改也能够很快还原,以前的许多操作如删除、格式化等都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有了该保护卡之后,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担心。比如:不小心关机后担心系统原有文件丢失,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种极大的提高,也为实验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事实证明,利用网络化进行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系统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是未来高校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规范、合理管理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小莉。对我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研究及思考[J].电子制作,20xx(18)。

  [2]康华。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与维护的分析[J].科技信息,20xx(21)。

  [3]孔艳莉。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4)。

  [4]辛华。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xx(2)。

  注释:

  ①李成侠。浅谈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J].才智,20xx(23)。

  ②王祖析。浅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创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12)。

  ③朱单,赵美芳。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xx(16)。

  ④徐飞。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J].科技信息,20xx(5)。

计算机毕业论文5

  【论文摘要】本文以自然辩证的观点探讨了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系统分析了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并对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模式做了探索性研究和预测,同时以哲学的观点阐述其发展的因果关系,揭示其事物发展的共性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在计算机语言发展历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其在计算机事业中的突出表现来折射出人类智慧的伟大,以其不平凡的一生来激励和指导我们在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 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技术 编程语言 因特网

  面向对象正文一九九三年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这十多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息风暴,信息技术几乎触及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生活将无从谈起;作为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计算机技术无疑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而我们知道计算机只是一台机器,它只能按照计算机语言编好的程序执行,那么正确认识计算机语言的过去和未来,就是关系到计算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和分析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掌握计算机语言发展趋势。一、科学认识大门的钥匙--当代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功,批判吸取了前人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方法的辩证法,以恩格斯的光辉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继续发展的广阔道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它集中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它的原理和方法主要适用于自然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将有助于我们搞清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科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的科学技术的挑战。下面我将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二、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其根本的推动力就是抽象机制更高的要求,以及对程序设计思想的更好的支持。具体的说,就是把机器能够理解的语言提升到也能够很好的模仿人类思考问题的形式。计算机语言的演化从最开始的机器语言到汇编语言到各种结构化高级语言,最后到支持面向对象技术的面向对象语言。1、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计算机刚刚问世的时候,程序员必须手动控制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十分昂贵,唯一想到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问题的人是德国工程师楚泽(Konrad Zuse)。几十年后,计算机的价格大幅度下跌,而计算机程序也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开发时间已经远比运行时间来得宝贵。于是,新的集成、可视的开发环境越来越流行。它们减少了所付出的时间、金钱(以及脑细胞)。只要轻敲几个键,一整段代码就可以使用了。这也得益于可以重用的程序代码库。随着C,PASCAL,FORTRAN,等结构化高级语言的诞生,使程序员可以离开机器层次,在更抽象的层次上表达意图。由此诞生的三种重要控制结构,以及一些基本数据类型都能够很好的开始让程序员以接近问题本质的方式去思考和描述问题。随着程序规模的不断扩大,在60年代末期出现了软件危机,在当时的程序设计模型中都无法克服错误随着代码的扩大而级数般的扩大,以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程序设计方式和程序设计模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由此也诞生了一批支持此技术的程序设计语言,比如EIFFEL,C++,JAVA,这些语言都以新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即问题就是由各种不同属性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构成。面向对象语言由此必须支持新的程序设计技术,例如:数据隐藏,数据抽象,用户定义类型,继承,多态等等。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现状:目前通用的编程语言有两种形式: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汇编语言的实质和机器语言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对硬件操作,只不过指令采用了英文缩写的标识符,更容易识别和记忆。用汇编语言所能完成的操作不是一般高级语言所能实现的,而且源程序经汇编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不仅比较小,而且执行速度很快。 高级语言是目前绝大多数编程者的选择。和汇编语言相比,它不但将许多相关的.机器指令合成为单条指令,并且去掉了与具体操作有关但与完成工作无关的细节,例如使用堆栈、寄存器等,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程序中的指令。同时,由于省略了很多细节,编程者也就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

  高级语言主要是相对于汇编语言而言,它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语言,而是包括了很多编程语言,如目前流行的VB、VC、FoxPro、Delphi等,这些语言的语法、命令格式都各不相同。 高级语言所编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必须经过转换才能被执行,按转换方式可将它们分为两类: 解释类和编译类。3、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趋势: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数据抽象在现代程序设计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未来语言的发展将不在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标准,将会以一种完全面向对象,更易表达现实世界,更易为人编写,其使用将不再只是专业的编程人员,人们完全可以用订制真实生活中一项工作流程的简单方式来完成编程。下面是一张计算机语言发展图表,从中不难得出计算机语言发展的特性: 简单性提供最基本的方法来完成指定的任务,只需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就可以用它编写出适合于各种情况的应用程序 面向对象提供简单的类机制以及动态的接口模型。对象中封装状态变量以及相应的方法,实现了模块化和信息隐藏;提供了一类对象的原型,并且通过继承机制,子类可以使用父类所提供的方法,实现了代码的复用 安全性用于网络、分布环境下有安全机制保证。 平台无关性与平台无关的特性使程序可以方便地被移植到网络上的不同机器、不同平台。三、面向未来的汉语程序设计语言:从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自硬件到软件都是以印欧语为母语的人发明的。所以其本身就带有印欧语的语言特征,在硬件上CPU、I/O、存储器的基础结构都体现了印欧语思维状态的"焦点视角",精确定义,分工明确等特点。计算机语言也遵照硬件的条件,使用分析式的结构方法,严格分类、专有专用,并在其发展脉络中如同他们的语言-常用字量和历史积累词库量极度膨胀。实际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整体功能,计算机语言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自六十年代以来相继有500多种计算机语言出现,历经五代,至今仍在变化不已。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框架,字词可以自由组合、突出功能的整体性语言。在计算机语言问题成为发展瓶颈的今天,汉语言进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行列,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1、 发展汉语程序设计语言的理由:1)计算机语言问题解决,只能从人类语言中寻找解决方案; 2)计算机语言的现存问题是形式状态与功能需求的矛盾; 3)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已为整体性语言-汉语进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提供了条件2、 汉语程序设计语言的技术特点:1)汉文字的常用字高度集中,生命力极强,能灵活组合,简明准确地表达日新月异的词汇,这些优点是拼音文字无法企及的。

  2)汉语言的语法简易灵活,语词单位大小和性质往往无一定规,可随上下语境和逻辑需要自由运用。汉语言的思维整体性强,功能特征突出。

  3)汉语程序设计语言的发明者采用核心词库与无限寄存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汉语言的词素自由组合;将编译器与解释器合一,使汉语程序设计语言既能指令又能编程;以独特的虚拟机结构设计,将数据流与意识流分开,达到汉语程序设计语言与汉语描述完全一致,通用自如。具有汉语言特性的汉语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打破了汉语言不具备与计算机结合的条件而不能完成机器编码的神话。还为计算机科学与现代语言学研究提出了一条崭新的路径,它从计算机语言的角度,从严格的机械活动及周密的算法上,向世人证实汉语的特殊结构状态,及其特殊的功能。四、计算机语言之父——尼盖德尼盖德帮助因特网奠下了基础,为计算机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尼盖德是奥斯陆大学的教授,因为发展了Simula编程语言,为MS-DOS和因特网打下了基础而享誉国际。克里斯汀·尼盖德于1926年在奥斯陆出生,1956年毕业于奥斯陆大学并取得数学硕士学位,此后致力于计算机计算与编程研究。1961年~1967年,尼盖德在挪威计算机中心工作,参与开发了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因为表现出色,20xx年,尼盖德和同事奥尔·约安·达尔获得了20xx年A.M.图灵机奖及其它多个奖项。当时为尼盖德颁奖的计算机协会认为他们的工作为Java,C++等编程语言在个人电脑和家庭娱乐装置的广泛应用扫清了道路,“他们的工作使软件系统的设计和编程发生了基本改变,可循环使用的、可靠的、可升级的软件也因此得以面世。”尼盖德因其卓越的贡献,而被誉为“计算机语言之父”,其对计算机语言发展趋势的掌握和认识,以及投身于计算机语言事业发展的精神都将激励我们向着计算机语言无比灿烂的明天前进。五、结束语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才会清楚的了解其过去、现在和未来,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同样遵循着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计算机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计算机语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有了自然辩证法这把开启科学认识大门的钥匙,我们将回首过去、把握现在、放眼未来,正确地选择计算机语言发展的方向,更好的学习、利用和发展计算机语言。六、致谢首先感谢张老师,张老师幽默的讲解和精炼的内容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外要感谢本文所参考的文献的作者和相关网站。最后还要感谢在我写论文过程中提供无私帮助的人们,以及给我支持的家人和朋友。

  参考文献

  1.《计算机语言与计算机程序发展历史》博客中国网

  2.《计算机发展史》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软件发展与社会进步》蔡希尧

  4.《自然辩证法概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5.《数据库发展新技术》 磊哲

  6. 《汉语程序设计语言》陈云牧

计算机毕业论文6

  1 概述

  随着电气化铁道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牵引供电系统是电气化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仿真技术利用与实际牵引供电系统对象相吻合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试验,由于其具有灵活多变、经济、实用、周期短等特点,已成为分析、设计、运行、评价、培训系统的重要工具。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可显着提高设计效率、提高设计精度[1].

  2 牵引供电系统计算机仿真的作用

  2.1 检验运行系统的各项指标和特性。

  牵引供电系统在运行中具有负荷随机性强、移动性强、三相不对称等特点,用常规方法不能了解系统的真实过程、行为及优化运行的要求[2].不适合使用大规模现场试验的方法,因其只针对特定情况进行测试,并且存在周期长、不具有重复性、消耗大量人力、财力。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它可以对不同的列车运行状态、不同供电方式下的电流、电压、谐波、负序、功率因数、电能损失等物理量进行推论计算和数据核查,以便设计出最优的技术方案和运行方案。

  2.2 预测新系统的指标和特性。

  计算机仿真软件可以针对已定的系统各种运行方式下和行程工况下的设计方案进行各类特性或指标的测试,可大大缩短试验或设计的周期,为试验或设计指明正确方向,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盲目性操作。可由计算机仿真完成牵引负荷过程及其行为的仿真、负荷谐波过程及其行为的仿真、牵引负荷统计特征与随机的仿真、牵引网故障过程及其行为过程仿真、绝缘水平与绝缘配合的仿真等工作。

  3 牵引负荷过程的计算机仿真

  所谓负荷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就是在计算机上仿真再现负荷过程[3].要实现牵引变电所某一臂上负荷过程计算机仿真,首先需要建立列车运行负荷数据库和列车运行图信息代码数据库,然后再由臂负荷过程仿真软件再现臂负荷过程。

  3.1 列车运行负荷数据库。

  列车运行负荷数据库是由某一类型的电力机车牵引某种列车,在既定线路上正常操作运行时候获得的机车电流与行走距离之间的关系数据组成的数据集,对列车运行负荷数据库的结构设计要方便应用于牵引负荷的仿真计算过程。

  3.2 列车运行图信息代码数据库。

  列车运行图数据库反映了下列信息:

  (1)每天通过区段的列车数。

  (2)每列车进入和驶出臂上各区间的时分。

  (3)进入臂上各区间各次列车的车别(客,货或零担车)、运行的方向(上行或下行)和通过区间的方式(直通,停通或通停)。

  对上述第二个信息,可设两个变量 T1、T2分别表示列车进、出区间的时分。对第三个信息包括三个子信息,软件中用代码来区分,可分设三个代码变量 F1、F2、F3表示。可令 F1=1、2、3 分别代表货车、客车、零担车;F2=1、2 分别表示上行、下行;F31=1、2、3 分别代表通过区间的方式,即直通、停通、通停。列车运行图代码数据库必须与列车运行负荷数据库相对应,其代码数据也必须依不同的供电臂(左、右)、不同的区间及不同的车次来组织。

  3.3 臂负荷过程的仿真。

  臂负荷过程仿真可按下列思路来设计:

  (1)调入牵引变电所某侧供电臂上的列车运行负荷数据和列车运行信息数据。

  (2)从列车运行信息数据组中取出各次列车进入和驶出该区间的时分 T1和 T2,并将其与所考察时步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较,以判断所考察时刻该区间后运行的时分数,并取出该次列车的三个信息代码 F1、F2、F3,以确定列车的类型、行车方向和通过区间的方式。

  (3)以T1、T2、F1、F2、F3为依据确定并从列车负荷库中正确取出数据,并计算出该次列车在该考察时刻从牵引网取用的电流值。

  按上述方法计算出该供电臂各区间运行列车在同一时刻由牵引网取用的电流值,将它们累加即为该供电臂此刻的总负荷电流,然后依时步(如取为 1min)循环一周,即可得到该臂24h内的负荷过程。

  4 负荷行为过程的'仿真及统计分析

  牵引负荷在牵引供电系统和外部电力网系统中电气量变化的过程叫负荷行为,它主要表达了各种电气量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牵引变电所及供电臂上负荷行为过程。主要有母线电压损失、牵引变压器的功率损失、绕组负序电流及母线负序电流电压分量、牵引网上的功率损失和最大电压损失。

  (2)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影响的负荷行为过程。主要有流入各发电机支路的负序电流,在电力系统各监测点上的负序电压值等。

  (3)对上述各种负荷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变换得出各指标的统计特征值(平均值、有效值、方差),并给出各指标变化的概率直方图。

  5 结束语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了牵引供电系统一、二次侧母线及各馈线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因数等数据的仿真计算[4],大大提高了工程分析、计算的功能,其精确的仿真能力为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良威。牵引供电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应用[J].高速铁路技术,20xx,5(3):72-75.

  [2]李群湛。牵引供电系统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3]王越。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过程的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4]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计算机毕业论文7

  【摘要】在我国的科技发展领域,人工智能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动力。伴随着科技大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在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尝试性应用,通过实践应用表明,人工智能确实发挥了巨大的技术推动作用。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措施进行了完整总结。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

  引言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实现了生产和服务领域的革新和进步,对我国整体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人工智能简介

  1.1概念

  人工智能是在近些年逐步兴起和开始被大家熟知的技术名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人工模拟操控以及实现人的智能性扩展和延伸,人工智能综合了相关领域的智能性技术、智能操作方法以及智能技术应用,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类应用科学。属于一门独立的新型技术学科。人工智能主要的应用载体为计算机,通过技术研究尝试实现计算机实体发挥出人的智能,实现对人的智能性模拟应用,智能性延伸和扩展。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寻求高应用技能的计算机,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新型的建造方式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高智能水平发挥。人工智能的概念是以人类智能为参考的,主要的应用方法是利用人工技术,通过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开发和引入,综合性研究的科学载体。近些年来,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更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的实际应用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实际的资源存储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实际的网络技术普及促使电子类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许多人工无法短时间内快速完成的任务通过计算机已经可以轻松搞定,人工智能也由此拥有了更多的现实应用能力和基础。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重要领域,其中包括了智能化的接口设计、智能化的数据搜索以及智能化的主体系统研究[1]。

  1.2接口技术研究

  为了实现更加便捷自然的人工智能交流技术应用,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的提炼和有效信息的挖掘技术需要从大量模糊和随机的数据中进行有效信息提取,从而实现对潜在和隐含信息中有价值数据的搜索和提炼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搜索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意念、选择性能力以及辨识方法,属于一个智能化的概念主体。同时具有明显的自主性特征。通过对人类大脑智能化识别以及模糊数据处理功能模仿,实现智能化计算机的应用。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在人工神经网络中进一步应用和普及,成为未来可具发展潜力的全新领域。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包含了语言信息自动处理、定理化的自动证明以及智能化信息检索和问题解答等等。所以,人工智能应用中人机关系的变化将会进一步对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整体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课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也将拥有新的应用领域需要出现[2]。

  2人工智能在网络技术中的应用

  在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逐步广泛发展起来。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起来。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因此大为便捷。但是,信息交流沟通的便利性加大的同时也必然引起网络信息的安全系数降低,网络安全隐患多种多样。所以,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安全维护应用将成为重要的突破口,大大提高网络安全系数,同时实现网络安全性能的提高,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充分保护。人工智能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于不确定性信息以及不可知性信息的理解以及整合能力较高,这些都是可利用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重要技术优势。能够很好的对入网访问者进行智能识别,提高信息的安全和稳定性[3]。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很好的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领域中,一般被称为智能信息代理处理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任务设置,丰富实用方式,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在软件方面,各类新型开发工具都在不断应用,人工智能的领域化拓展速度不断加快,在硬件方面,技术革新带来了性能的不断提高,同时价格也在不断降低。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网络都是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得到自身应用拓展的重要组成。通过以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应用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研究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熊英.人工智能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xx,02:20.

  [2]卢昌龙.人工智能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J].电子制作,20xx,05:87~88.

  [3]张彬.探讨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J].软件,20xx,11:265~266.

  有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推荐:

  1.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参考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3.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4.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范文参考

  5.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参考

  6.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 大专范文参考

  7.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范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8

  :文章以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作为立足点,首先对现代电子技术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述,然后又叙述了在计算机中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的原则,最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从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和企业自动化控制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了在计算机中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的表现。

  关键词: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

  引言:

  在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较快的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说二者已然成为促进社会快速、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然,这并不代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趋于完善,因此,想要保证二者所衍生出的应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人们应当对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功能进行不断发展与创新。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电子技术的概述

  现代电子技术指的是将计算机所具有的应用功能作为核心,将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造相应价值作为目标的技术集合,现代电子技术具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另外,和传统的生产技术相比较而言,现代电子技术可以对计算机所具有的应用功能进行完全的包容,并且将计算机在计算、编辑以及管理方面具有的能力进行深入挖掘。

  二、在计算机中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的原则

  正是因为计算机应用对于某些特殊问题具有一定的限制,才导致极端情况在网络技术中频频发生,折旧率也因此而逐年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对计算机设备进行选择时的主要依据应当为计算机网络具有的特性,也就是说计算机所应用的设备需要满足“处理特殊问题”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通过对有限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方式,放大计算机资源具有的功能,保证对技术进行应用时具有的最大目标能够得以实现[1]。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对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进行应用时的`规范性,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在规范使用的前提下,计算机系统在协调合作方面具有的优势才能够被最完整的发挥出来。无论是现代电子技术还是计算机,在应用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技术规范性,也就是说,人们在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还需要具有稳定的网络设备与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计算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节约不必要的维护成本。

  三、在计算机中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的表现

  (一)会计电算化

  对会计电算化而言,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在所对应系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的方式,解决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且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效率以及安全性得以提高。在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会计工作涉及的内容与之前相比也变得更加繁琐和复杂,对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加以应用变得迫在眉睫,相关人员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不断更新的方式,才能将其在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的正面作用进行最完整的呈现,也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对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对会计数据进行保存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磁性介质加以应用的方式,保证数据存储安全性的提升,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黑客或病毒入侵所导致数据外泄或丢失情况的发生。

  (二)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机械装置、计算机系统和电子化设计进行综合所产生的系统,现阶段,机电一体化在我国普遍被用于数控机床之中。对数控机床而言,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数控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生产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可以通过对多主线体系的结构以及多CPU的结构加以应用的方式,加强数控功能,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工作的效率[2]。将计算机、现代电子技术和机械控制技术进行结合,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建和完善,能够衍生出大量具有实用性的新兴技术,相关人员将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加以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以工业机械手为例,作为对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加以应用后研发并投入使用的操作机,工业机械手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动控制、功能齐全、相对灵活。实践结果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对工业机械手进行和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由此而获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三)企业自动化控制

  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所应用的计算机通常可以完成对电子信息工程管控所涉及的和现代电子技术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反馈与传输的工作,这从侧面间接说明了相关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应的操作,就能够实现对工程系统所涉及现代电子信息进行管控的目标。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和记忆功能,还可以为相关人员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借阅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主要是因为通过计算机所完成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工作,通常情况下不会存在出现错误的可能,相关人员只需要对计算机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二次核实与检测即可完成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计算机所具有的巨大存储空间能够实现对大量历史资料和数据进行准确存储的目标,这能够为相关人员在开展与企业自动化控制相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时提供科学、系统的参考,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落实。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子信息技术具有的要求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应当通过将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保证二者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高度一致。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想要保证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对计算机和现代电子技术进行科学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在某些方面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梅拥军,游彩云.关于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探讨[J].科技风,20xx,21:62.

  [2]张鹏.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xx,14:28.

计算机毕业论文9

  一、实施背景

  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难题,如计算机行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每个企业每年接收实习学生数量难成规模。计算机行业企业多以项目组作为其主要运作形式,项目组成员不仅要具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这对于初入社会的中职毕业生而言往往是最缺乏的。为解决以上问题,计算机专业提出企业项目植入的概念,以企业项目工作室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以培养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创新工学结合新形式,建立岗位引领、项目植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真实项目植入实训课堂,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训课程积累真实项目经验,是计算机专业突破传统顶岗实习,满足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目标

  (一)通过植入企业真实项目,创新工学结合新形式,建立岗位引领、项目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项目工作室为基础,以植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强化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

  (二)通过植入企业真实项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企业项目植入引领课程改革,根据项目需求整合规划课程设置、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评价模式,使专业课程更具职业教育特色。

  (三)通过植入企业真实项目,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要熟悉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程度的项目实施经验和项目组织管理经验,引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企业植入项目。

  (四)通过植入企业真实项目,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有效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而的优势,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形成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而。

  三、实施过程

  (一)加强校企合作、确定企业植入项目

  我校计算机专业目前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三个专业。针对三个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确定了三个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和岗位技能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与天津市华擎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开创恒信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长宽电信城域网服务有限公司、天津市博峰胜达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凌然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赛易驰科贸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署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岗位实践、文化建设、企业项目植入等多方而进行深入合作。针对三个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企业将植入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网页编辑、布线施工、电话销售等不同类型与规模的真实项目,基本满足120人规模的在校生项目实训要求。

  (二)建设企业项目工作室,满足企业项目需求

  为了满足企业项目实施的需要,在现有实训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整合、采购、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企业项目工作室。目前,计算机专业拥有艺术设计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三种类型的项目,工作室兼具实训课程教学和项目实施双重功能,设备投入累计100余万元,设备类型与环境建设充分考虑和借鉴了企业意见,部分工作室完全按照企业办公环境布局,使学生充分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各项目组在工作室中根据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实训,按项目需要设置工作岗位,学生边学边练,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完整的项目制作,帮助学生完成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自企业项目工作室创立以来,先后完成了北京铁路局内部安全培训动画宣传片、商业人学核心机房建设、中国移动天津分公司办公一体机采购、数字城市户外触摸多媒体系统、经贸学校建筑漫游宣传片、校内实训室设备运行维护等多个校内外实训项目。

  (三)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满足项目实施需要

  通过对企业项目的充分调研,我们发现,项目组成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了人幅度调整,基本思路是,减少课程门数,提高每门课的课时数,使二至三门课程内容即可满足一类行业典型项目需要,各专业针对二至三类典型项目开设课程。具体操作中我们以专业而向的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分解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引入实际工作项目,由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专业课程建设团队,落实专业课程设置以及相应教学资源的开发等具体工作,以满足项目实施需要。

  计算机专业学生自第二学期开始逐步以综合实训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实际项目工作经验。通过在实训课程中全而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效率。自第四学期开始参与企业项目实施,分组分工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四)教师与经理双重角色的队伍建设

  双师型是职业教育对从业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企业项目的植入,教师必须兼具职业教师和项目经理双重角色才能满足项目实施的需要。目前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100%。每位专职教师每年至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岗位实践。通过企业岗位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项目实施管理能力。

  在项目植入的初期,教师与企业项目经理共同分析项目要求、规划工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建项目组、制定项目验收方案等:在项目实施期间,教师按照既定方案指导项目组学生完成项目:在项目验收阶段,教师对每位项目组成员给予评价并发放《项目经验证明书》。

  (五)建立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模式

  配合岗位引领、项目植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立了职业技能证书、项目经验证明书、毕业设计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计算机专业学生,前三学期通过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考取相应职业技能证书,自第四学期开始参与企业项目实施进而获得项目经验证明,毕业前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特点完成毕业设计。至此,学生在实际走入工作岗位时可以向应聘企业提供更具价值和说服力的工作能力证明。经过实践,企业对如此的评价模式普遍表示赞扬,学生应聘成功率大幅提高。

  四、主要成果

  自20xx年初,本专业全而实施岗位引领、项目植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来,成果显著:

  (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三位一体评价方式

  按照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构建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核心、以双证书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本着为专业课教学服务、为终身学习服务的原则整合文化基础课程为企业服务、与岗位对接的原则整合专业课程。

  计算机专业实施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即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实际项目经验和毕业设计三个方而对学生进行全而评价。企业真实项目的植入为学生积累实际项目经验提供了保证,项目完成通过考核后,学校为每一位参与项目植入学习的学生颁发证明,包含项目的具体情况、该学生在项目中所承担的具体职责和最终的考核意见。

  (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教师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全程关注学生,时刻把握工作室设备情况及学生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分组,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培养合作、奉献、创新的意识,职业素养得以全而提高。

  20xx级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率100%,企业对实习学生给予优秀等级评价的比例为78%,实习学生首岗位持续时间平均10个月,实习学生平均月工资2400元,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即被企业预定录用。

  自20xx年以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中职学校技能人赛电子商务比赛获全国三等奖,参加天津市中职学校计算机技能人赛分获一、二、三等奖12人次,参加全国文明风采人赛分获一、二、三等奖16人次,参加天津市高校动漫作品比赛获优秀奖2人次。

  (三)教师双师素质与专业技术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企业岗位实践和企业项目植入的不断锻炼,提高了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近两年教师公开发表论文8篇,完成了5个教科研项目,参与高校科研2次,多次开展社会服务和企业技术咨询。目前,本专业教师充分理解了职业教育的实质,通过各种途径主动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人多数教师具备了独立组建项目组并成功实施项目的能力。

  (四)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共建教学资源

  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协议的签署和真实项目的植入,企业提高了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将在校生视为准员工。在专家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近两年,校企合作共同编写了四本校本教材:编辑、整理、制作了多门核心课程的电子课件:校企共同开发了三个专业的素质拓展课程: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就企业文化、岗位要求、行业发展、技术前沿等方而的培训讲座十余次,并多次参加教师集体教研。

  五、体会与思考

  (一)校企合作需要恰当的模式

  通过以项目植入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充分体会到,职业教育必须以校企合作为核心。企业项目植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项目经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通过企业项目植入,学校可以有效拉近与企业的距离,使企业的实际利益与学校人才培养紧密相关,既增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又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因此,以企业项目植入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二)在项目植入的基础上发展经营型校内公司

  随着项目植入的不断推进,学校将具备独立实施完整项目的能力,单纯的实践型项目植入对学校来说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学校将进一步追求项目的规模与利润。这时,发展经营型校内公司的时机已经成熟。学校以专业为单位,以项目实施能力为根据,创办独立运营的校内公司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校内公司具有专职的员工,同时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实训条件,在保证专业教学的前提下为学校提供部分资金来源,可谓一石二鸟。

计算机毕业论文10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病毒作为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不断演变发展已让众多计算机系统遭受瘫痪和失控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的隐藏性增加了人们发现和消除病毒的难度,但技术人员往往可以通过查看系统中的活动进程来发现潜在的计算机病毒,在其传染和潜伏过程中主动进行分析和处理,避免更多计算机系统遭受病毒破坏。

  1计算机病毒基本概念和特征

  在已知的计算机病毒中,只有少部分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绝大多数病毒都会携带致命的有毒代码,在一定环境下破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征。(1)隐蔽性。病毒进程总是会通过某些外来程序或网络链接感染计算机系统,使用者往往毫不知情。而等到病毒效应发作,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2)传播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和繁殖能力,导致计算机一旦感染,就会立刻发作,显示出系统无法识别的错误。其传播途径广泛,可以通过U盘、网络连接等完成自动侵入。(3)潜伏期较长。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进程可以在系统中长期潜伏而不发作,需要满足一定的外部激发条件,才能攻击计算机系统。(4)破坏性强。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计算机系统就会遭受严重的破坏,首先计算机系统不再受使用者控制,导致数据丢失,文件损坏,系统瘫痪,用户容易泄露计算机中的隐私信息,造成巨大的困惑和麻烦。(5)针对性明确。计算机病毒进程的开发,往往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其可以在用户的某次动作后,实施环境启动,并开始攻击目标对象。

  2计算机病毒在进程中的产生运行状态

  2。1无线电传播

  无线电传播是通过无线电将计算机病毒进程发射到计算机系统中。主要可能的渠道包括通过发射机的无线发射,病毒直接由接收机器处理和盲点复制到整台设备中;计算机病毒伪装成合法的程度代码,通过规范的标准协议和数据格式,同其他合法信号一同进入接收装置;病毒还能通过不断寻找接收装置中安全防护等级薄弱的点射入数据链路中,迅速进行非法繁殖,成功感染设备。

  2。2硬件连接传播

  计算机病毒通过感染便于携带的硬盘和软件等,通过这些硬件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直接传染到计算机系统中。需要动作时,只需等待进程激活就能达到破坏的目的。

  2。3利用计算机漏洞

  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的一个漏洞,病毒经常以攻击后门的形式破坏计算机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较多,如控制电磁脉冲,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

  2。4远程修改数据链路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利用计算机系统数据链路层的控制功能完成入侵。病毒进程能完整地隐藏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正常进程序列中,并在系统启动运行过程中全面运行。

  3计算机病毒进程隐藏方式

  3。1冒充正常进程

  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进程主要有:explorer。exe,winlogon。exe,svchost。exe,ieplore。exe等。但有时点击进程序列,能发现诸如explore。exe,winlogin。exe,svch0st。exe,ieplorer。exe的进程,看似属于正常进程,实际已被病毒侵染。这些进程可以迷惑用户,通过修改某些字母来更改自身的文件名称,使其近似于正常进程,若用户不注意,很难对这些细微变化做出反应,这样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就入侵成功。

  3。2盗用正常进程名

  第一种情形,很多细心的用户能很快发现并手动删除。于是,病毒制造者更新了隐藏病毒的方法。如将进程名称改成与正常进程一致。其利用计算机的“任务管理器”无法对一切可执行的文件进行一一查看的设计缺陷,加大了计算机中毒的风险。

  3。3强行插入进程

  有些病毒程序能将病毒运行必需的dll文件利用进程插入技术,在正常进程序列中插队排列。一旦插入,计算机系统就宣告中毒,只有借助专业的自动检测工具才能找到其中深藏的计算机病毒进程。

  4计算机病毒在进程中的隐藏处理

  4。1explorer。exe

  此进程是我们常用到的“资源管理器”,作用是管理计算机中的一切资源。常见的被冒充的进程名有:iexplorer。exe,expiorer。exe,explore。exe,explorer。exe等。如果在“任务管理器”中关闭explorer。exe进程,计算机桌面及任务栏和当前打开的文件都会消失不见。但当依次单击“任务管理器—文件—新建任务”后,输入explorer。exe,就会重新显示消失的画面。总体来讲,正常的explorer。exe进程采取的.是系统默认值,启动随系统一起进行,在“C:Windows”目录路径下,能找到其对应的可执行文件。一旦不符合上述条件则是病毒进程。

  4。2spoolsv。exe

  spoolsv。exe进程作为系统打印服务“PrintSpooler”所对应的可执行程序,其作用是管理与计算机关联的所有本地和网络打印队列的打印工作。其常干扰病毒冒充和顶替的进程名有:spoo1sv。exe,spolsv。exe,spoolsv。exe等。如果停用“PrintSpooler”服务,计算机所有关联的打印功能将不能正常运行,同时,点开进程列表发现spoolsv。exe进程也消失不见。如果安装计算机后需要打印机设备,那么,为节省计算机系统资源,可以把“PrintSpooler”服务关闭掉。停止并关闭“PrintSpooler”服务后,如果发现系统进程中还存在spoolsv。exe进程,那就可以肯定该进程是病毒进程伪装的。

  5结语

  计算机病毒虽然在进程中能进行很好的伪装隐藏,但只要多加留意,认真检查就能及时清除病毒。用户在检查计算机系统进程时,可根据两点来及时判断隐藏的可疑病毒进程:第一是观察核实不确定的进程文件名;二是检查正在运行的进程对应执行的文件路径。通过上述方法,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隐藏在计算机系统进程中的病毒,从而有效确保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计算机毕业论文11

  关键词:VR系统;多维信息空间;模拟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与环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并有助于启发构思。为了建立起和谐的人机环境,需要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造虚拟环境的多维信息空间,确立在此空间中处理问题和提高认识的信息处理原则,人的感知系统、认知系统、人类以往的经验与知识以及虚拟现实系统就成为VE多维信息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1 多维信息空间

  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而通常在计算机中信息的处理只是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这就造成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所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产生了人们难以理解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已有的感知经验或认知经验与处理结果发生直接联系。因此。需要突破计算机处理单维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扩展成具有处理多维信息的能力。

  2 基本构成

  近年来,人们由于使用了计算机,大大加速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但同时也开始对现有的、用计算机来表示和模拟物理世界的方法表示疑义。例如:当需要对一个较复杂的物理情景进行实时的模拟,并且还希望得到大量直观的模拟结果时,我们立即发现其计算量将大增,即使使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只能缩小被模拟的物理情景的规模或减低对直观性的要求。客观的需求迫使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是否应当改变我们表示和模拟物理世界的方法?”“这种一切依靠单维的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法是合理的吗?”“怎样在人对物理世界已有的感知和认知的体验和经验上进行信息处理和加深认识?”事实上,由于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地获取知识的,是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的,而现行的信息处理工具(尤其是数字计算机)只具有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就产生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所用工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也就产生了人类较难直接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自己已有的感知体验或认知经验与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发生直接联系。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突破现有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单维的、数字化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扩展成具有处理多维信息的能力。换言之,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人类希望自己在一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中去处理问题和提高认识。我们把能在这种多维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工具或环境称为VR系统。人的感知系统、认知系统、人类以往的经验与知识以及灵境系统都是构成多维信息空间的组成部分,

  为了说明多维信息空间的构成,不妨把它与传统的单维信息空间作一比较。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内,信息处理工具(或环境)是计算机,人与计算机是通过键盘、二维鼠标和显示屏幕等发生联系的,人类以往的经验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在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内,信息处理工具(或环境)是VR系统,人与VR系统是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和人机接口系统发生联系的,人类以往的经验与体验(全部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都是理解问题、寻求解答和提出新概念的基础。

  人是通过传感器把自己的经验和体验传送给以计算机为核心的VR系统的,而VR系统通过作用器把处理结果输出给人:人基于过去已有的对该物理情景的经验、人在该物理环境中的现时体验以及VR系统的现时输出,在VR系统的帮助下,经过综合集成获得了对该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提高,VR系统对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的增长。

  3 发展前景

  客观而论,目前VR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还仅仅限于扩展了计算机的接口能力,仅仅是刚刚开始涉及到人的感知系统和肌内系统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问题,还根本未涉及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感觉信息是怎样在人的大脑中存储和加工处理成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过程。只有当真正开始涉及并开始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实现途径时,人和信息处理系统间的隔阂才有可能被彻底地克服了。只有到那时,信息处理系统就再也不只是一个只能处理数字化的计算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了。它将是一种具有对多维信息处理功能的机器,将是人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它将是人对他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到那时,人仍将是这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的主体。

  VR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信息技术、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种学科。目前宣传媒介对这一领域大肆渲染,把它的功能描绘得天花乱坠,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这个领域的技术潜力是很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但目前尚处在它的婴儿时代,还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

  参考文献

  [1]姜学智,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xx,(02)

  [2]郭四稳多维信息空间的动画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xx,(09)

  [3]刘淑芬,曾红,刘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与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xx,(03)

计算机毕业论文12

  [1] 李萍萍。 地理空间关系下的上海动漫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xx.

  [2] 杨鸣唤。 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xx.

  [1] 潘俊。 动画节奏蒙太奇的研究和探索[D]武汉理工大学 20xx.

  [2] 曾俊奕。 网络中的卡通符号[D]四川大学 20xx.

  [3] 石虹。 动画片中的影视性[D]武汉理工大学 20xx.

  [4] 胡旻。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 20xx.

  [5] 段小聪。 从《火影忍者》看日本卡通片对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重组[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xx.

  [6] 周靖。 浅谈卡通形象的个性化创造[D]武汉理工大学 20xx.

  [7] 朱可。 论“中国学派”动画电影[D]南京师范大学 20xx.

  [8] 靳泰然。 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D]四川大学 20xx.

  [9] 余意华。 中国动画营销传播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 20xx.

  [10] 陈淑姣。 动画艺术教育的特殊性[D]武汉理工大学 20xx.

  [11] 李涛。 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 20xx.

  [12] 朱华友。 空间集聚与产业区位的形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xx.

计算机毕业论文13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计算机也得到了普及运用,开始广泛运用各个领域,对于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可将管理系统提供给企业,拓展了信息化范围;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日趋依赖计算机,那么就需要继续革新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开始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中。计算机应用辅助各行各业的开展,通过普及应用计算机,人力资本投入得到了减少,企业工作难度得到了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推动企业更快发展。

  1计算机应用技术概述

  具体来讲,计算机应用技术指的是对各个行业和领域中计算机应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进行研究的科学,在计算机学术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这个载体,也可有机融合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一般情况下,可用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来划分计算机应用的分类,这两个领域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是都可推动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2计算机应用范围和功能

  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国开始应用计算机,数值领域内集中应用,如国防武器的生产和研发等;五十年代后,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应用计算机,如数据处理、信息管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七十年代后,社会各个经济领域全面覆盖了计算机应用,近些年来,又进一步扩大了计算机应用范围,服务业、农业等都开始应用计算机。

  2。1计算机应用范围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计算机应用领域涉及到这些方面:首先,在人工智能方面,如今,开发出来的应用系统具有人工智能功能,计算机可模拟人类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子啊过程检测中,工程师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可自动收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数据,并且核对已经录入的检测数据,从而更好的检测生产过程;如果有问题出现于生产过程中,借助于这种方式,报错更加的及时,企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在数值计算方面,计算机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精确性较高,且运算能力较高,逻辑判断能力十分强大,主要在化学、理学等领域应用。计算机可有效加工、整理和管理任何形式的数据,我国很多企业也将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给构建起来,借助于这些系统来对内部资源进行共享,企业运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2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也是计算机应用的一大特点,它对于社会信息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强化。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电脑,人们就可有效处理复杂的数据和信息,并且利用电子设备来共享数据信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过去没有普及计算机应用,人们之间的联系是用书信实现的,这种方式比较的原始,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借助于计算机来传播信息,时间和空间都不会成为限制因素,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能得到满足;此外,借助于网络还可开展会议,空间距离等因素不会对人们造成影响,实时交流需求得到了实现。此外,在远程教学活动中也开始运用计算机模式,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得到了有效拓展。

  3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领域

  3。1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计算机应用十分主要的一个功能是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行业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信息处理技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给运用了起来,通过处理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来传输、转化和储存数据。多媒体技术中视频技术十分重要,一般可用视频数字化技术和视频编码技术来对其划分,划分依据是编码技术的差异。数字编码技术指的是用编码来转化视频信息,传输则利用视频信号来完成,从而远距离传输和播放视频。在电视传媒领域内广泛应用视频技术。

  3。2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

  通过文字技术、视频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了起来,借助于本项技术,人们可更加便捷的进行日常交流。通常情况下,可用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来划分计算机通信技术,两者都被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其安装难度较小,只需要将多媒体通信技术安装于设备中,即时通信功能就可实现。相较于传统的交流方式,计算机通信方式在多样化、交互性、同步性方面,都比较的有利。总之,在计算机应用发展中,计算机通信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于我国信息化进程,也有着积极意义。在计算机智能技术方面,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军事、医疗等领域。计算机智能系统涉及到多种基础系统,如多媒体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等。

  4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趋势

  4。1网络化

  互联网近些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开始紧密联系网络,网络的发展,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计算机通信技术方面,网格化、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提上了发展议程。计算机普及范围的扩大,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网络家庭化也对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支持。此外,通过有机结合蓝牙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得到了增强,小型化和无线化开始成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应用无线设备,网络通信终端形成了一个网格系统,方便了区域化无线的实现,对于计算机通信应用技术和传统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也起到了间接促进作用。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化的实现,空间距离限制因素得到了打破,可随时共享和高速传输信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4。2集成化发展

  大型计算机系统最早被研发出来,有着比较复杂的结构,如今,集成化已经成为计算机重要的发展方向,有着日趋多元化的功能,并且提高了计算机应用水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传统计算机应用主要是计算、处理和储存数据,而网络的革新,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向信息传输方向发展。过去计算机技术主要是处理和存储文本信息,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必然会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目前来讲,最为主要的工作是如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协调发展,可在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同步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便提高其集成化程度。

  4。3嵌入式和智能化

  在科学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计算机有着日趋多样化的功能和更加准确的信息,有着更高的智能化处理水平。设备普及范围的扩大,计算机应用技术能智能化控制这些多样化设备,电气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日趋成熟,将会有更加全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开始广泛应用嵌入式计算机,数字电视、网络冰箱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对于信息化的发展十分有利。

  5结语

  通过研究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和趋势,可了解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了不可提到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变革;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就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科学研发,促使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水平得到不断发展,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韦坚平。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0)。

  [2]王金嵩。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学与财富,20xx(19)。

  [3]胡乐。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7)。

  作者:赵荣刚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计算机毕业论文14

  在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新产品创新设计的快慢,决定了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也制约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1、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系统概述

  1.1、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系统的概念

  创新是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有力的手段。因此如何创新是各个企业都在关注的问题。进入信息时代后,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例如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极大地推进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一样,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今,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产品创新中更是大大推动了产品创新的进程。计算机辅助创新 ( 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简称CAI。CAI系统融合了发明 创造学、现代设计方法、多工程学科领域知识与计算机软件技术,将多个领域的科学知识有机地综合起来,可以在新产品开发的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和方案评价等阶段为设计人员提供支持,有助于设计者拓宽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引导设计者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获得突破性创新知识,为产品创新源源不断地提供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2、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系统的结构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是创新设计的工作平台。该平台由四部分组成 : 知识库系统、信息检索系统、概念设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其逻辑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三层 : 界面层、应用程序服务器层和资源层。

  1.2.1、界面层

  界面层是系统和用户进行交互的平台。界面层有三部分组成:二次开发接口、应用程序客户端、第三方工具。除了交互的功能,界面层还起到了系统集成的作用。提供了用户与系统的友好访问。

  1.2.2、应用程序服务层

  应用程序服务层是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的核心部分。由六部分组成 : 用户需求分析、设计问题分析、创新设计问题求解、设计方案管理、设计知识管理、设计资源管理。创新设计问题求解之后,就可以得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管理分为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 记录创新设计方案、创新设计方案评估、最佳设计方案输出。

  其中设计方案评估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实现过程的正确性。问题改正的阶段越早,消耗的精力也就越少。因此进行合理的创新设计评估,是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

  1.2.3、资源层

  资源层是一个集成知识资源的平台。包含各种的信息库和知识库。一般来说,资源层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 : 用户需求信息库、科学效益知识库、发明原理知识库、专利知识库、领域知识库、多层次信息检索引擎。

  2、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工具为 SQL Server、My SQL、Oracle 等任何后端数据的 Web 应用程序,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主要包含了针对新产品开发及现有产品改良创新的问题分析与定义模块、导航模块、方案求解模块、知识与方案管理模块。这些模块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基于方法流、过程流、时间流的问题分析、定义、求解及方案与知识管理的一切方法与工具指导。

  2.1、问题的分析与定义模块

  问题的分析与定义对问题的求解方向及准确求解提供了目标与基础,在该模块设计者通过系统平台,应用不同的方法工具进行问题分析与定义,以便为后期应用 TRIZ 的问题求解子模块进行问题创新求解做铺垫,在该模块,设计人员主要通过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因果分析、设计措施定义等4个环节来实现问题的分析与定义。

  首先,设计者根据用户的“战略需求参数”及“核心根原因”等信息设定出系统改进的“理想解”。其次,对“理想解”、用户的战略需求、系统的不良现象与结果、核心“根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以 BS 法、QFD 等定义出实现用户的核心需求所需的各项技术措施,即将用户功能需求转化为创新设计的技术需求。然后,建立“用户需求—技术措施”关系矩阵,并结合 AHP 分析法确定出技术措施的权重及其排序。最后,进行问题求解策略分析,即根据用户战略需求参数、技术措施等,按照问题求解策略分析方法,将实际设计问题转化为 TRIZ 问题。

  2.2、导航模块

  系统的导航模块是处于问题分析与定义模块与创新问题求解模块之间,是将实际的工程参数或工程问题直接转化为标准 TRIZ问题的重要一步。该模块中主要有技术效应导航、技术进化导航、技术冲突导航、物理冲突导航。

  技术效应导航可以有效的辅助设计人员完成系统所需的功能抽取,及实际功能到标准功能参数的泛化,可用状态的判定及通过物质状态与标准功能进行技术效应及其对应实例的检索。物理冲突导航也可辅助设计人员对当前设计问题中存在的物理冲突参数进行分析与定义,并通过格式化的`冲突参数描述,找出可用的分离原理,并通过分离原理进行发明原理及对应工程实例的检索。

  2.3、创新问题求解模块

  系统的问题求解模块是系统平台的最核心部分,该部分主要包含了技术效应求解子模块,技术进化求解子模块,技术冲突求解子模块,物理冲突求解子模块。

  设计人员可通过系统提供的原理、路线及跨学科知识资源,借助系统的技术冲突、物理冲突、技术效应等问题创新求解工具,并应用相关的原理、路线及跨学科的知识库资源,进行创造性的问题求解,得到初步创新解。

  2.4、方案与知识管理模块

  该模块为使用者针对问题的求解过程与结果提供了过程及结果存储接口,并提供了系统知识库的动态更新与扩充接口及网络知识的检索接口。可为自定义知识结构提供存储支持与格式化的上传与输出。方便使用者对问题的分析与定义过程、创新结果、所用知识资源等的查看、重用及积累以及各创新方案与各领域方案的融合,也可使使用者将创新方案融入系统平台的知识资源中,以便对系统平台的知识库进行扩充与更新。

  主要研究了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的开发,分析了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组成,详细的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问题的分析与定义模块、导航模块、创新问题求解模块、方案与知识管理模块,为后续 CAI 系统开发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毕业论文15

  一、计算机课程设计的概述

  本文所指的课程设计是指根据某一门专业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周期内,完成一个综合性的任务,体验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

  二、以“组建企业网”为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计算机课程设计活动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设计的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以及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达到良好的课程设计效果。

  1.准备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的选择难易要适中,让学生既不会感到要求高不可及,也不过于简单,设置的难度应该比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水平略高一点,使课程设计具有挑战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本课程选择以“组建企业网”为设计任务,主要考虑到,该任务既综合了本门功课的各个知识点,又体现了该项目的实用性,且难易适中,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采用混合分组法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计算机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班级内组成3人的项目小组。为了确保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分组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分组。具体可以采用混合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指教师先选出几位基础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担任组长,其他学生再自主选择组长。这种方法既克服了可能会形成两极分化,形成基础好的组别和基础差的组别的弊端,又保持了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有过合作经历等因素进行组合的优点。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很快地组织好小组并开始工作。

  (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后,学生按照任务分解进行有效操作,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他们自己的思路操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连接或配置的正确性,即在开始下一步前,要检验本次操作的正确性。教师也要密切注意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加以解决。这个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仔细阅读项目描述,理清解决思路,收集能完成本项目的必要资料,包括网络中各种设备的连接方法、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网络服务器的搭建等相关知识,根据项目分解,在规定课时内分步完成内容,同时保存好操作过程并记录要点。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有主观上的认识,教师根据项目分解按课时安排和具体内容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分清楚每个部分都涉及的知识点。这样,通过演示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框架。另一方面是完成任务时的排错,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问题。一个系统化的错误处理思路是合理地一步一步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如何排除一些假象,从而定位导致错误的真正原因并加以解决,以便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所以排错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中。

  (三)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的评审与验收

  评审验收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计算机课程设计质量的一个检验。为了避免教师单方面评价所带来的感情因素。课程设计成绩可以通过小组评分、教师检查评分两部分组成。小组评分主要围绕考勤、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待不同意见反馈的态度等方面开展,而教师的检查评分侧重于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任务书完成情况和任务符合要求程度等方面。综合以上两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整体、全面的评价,最后给出课程设计的评定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是双赢的。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能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提高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基本技能得到训练;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可以检查学生对于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

【计算机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计算机毕业论文05-17

计算机毕业论文精选04-01

计算机毕业论文04-01

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本04-01

大专计算机毕业论文09-30

计算机大专毕业论文10-05

计算机毕业论文模板04-01

关于计算机毕业论文04-01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11-03

计算机系毕业论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