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共计算机教学与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探索论文
摘要:信息素质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学习、工作、生活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素质是一个完整体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检索能力是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关键,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应走出知识化误区,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信息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质;信息能力
信息作为人类学习、生活的基本资源之一,对于个人成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公共计算机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不可替代性,与其他课程相比,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有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知识与信息能力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如何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使其具备获取和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能力,是摆在高校大学生计算机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信息素质:当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信息素质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素质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大学生在原有环境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训,在信息活动方面所形成的能力和素养。1983年,美国著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霍顿(Horton)认为教育部门应广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从而提高人们对通讯服务、数据分析,以及联机数据库、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说,生活在现代社会,信息素质可以说是基本素质。人们要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都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遇到问题也经常想到利用信息技术去寻求答案和帮助。如今,为大家所公认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能力(informationcompetence)。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是指人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等。
(二)计算机素养(computerliteracy)。计算机素养是一个人熟练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视觉素养是指个体通过基本视觉要素理解映像的含义与构成的能力。
(四)传媒素养(medialiteracy)。传媒素养是指个体以各种形式破译、分析、评价、密码信息并进行交流的能力。
(五)终身学习(lifelong)。终身学习是信息化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指学习者能够终身有意识地规划、自我管理、审慎地学习。
(六)利用资源自学(resource-basedlearning)。学习者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概括而言,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能够利用不同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二是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能够批判性地处理信息;三是具有控制信息过程的能力;四是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五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学会学习”是21世纪促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质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同观察发现问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一起构成了大学生创新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而迅捷有效地检索、整理、分析、评价和利用信息能力则是其核心能力。
二、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突出问题:知识化倾向与忽视信息能力培养
中国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已经走过了30多年路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尽管起步较晚,但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理论掌握和实践技能提升方面成绩斐然。毋庸讳言,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教育理念的滞后,高校公共计算机教育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目标定位、教学方式与方法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端[3],譬如: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与专业计算机教学只是层次上的差异,缺乏非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教学水平不高;教材内容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基于技能培养的项目探究式教学缺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等等。由此造成我国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严重的知识化倾向,它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因此,有以下一些现象和共性问题,需要重视,加以应对。
(一)信息意识不敏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有效信息的觉察、认知、利用缺乏主动性,存在盲目行为,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去获取什么。特别是对于刚刚走如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更是如此。
(二)信息获取能力差。一些学生尽管对信息有需求,但信息获取能力不强。虽然对信息有强烈的需求,也较早地接触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图书馆、网络、通讯、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很好地驾驭信息系统平台、工具。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时茫然不知所措。
(三)信息素质参差不一。鉴于院校地域、资源水平、办学历史与定位不同,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学校文化和社区经济发展环境,导致不同高校之间的整体素质、大学生之间的个体信息素质存在一定悬殊。目前尽管大学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对不少学生来说成了消遣的对象和摆设,而不是可发掘的知识宝藏。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在于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的某些特征某种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系统思考,减弱了大学生探索的兴趣,增加了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
其中包括:
一是网络信息的芜杂性。众多信息平台,复杂无序的信息资源,犹如一个无从把握的信息海洋,目标模糊,操作不得要领时,学生就会手足无措、望洋兴叹。而且不良网络信息的干扰、侵害,还会成为大学生识别、获取、利用信息的障碍。
二是网络信息的动态性。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时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且不易把握规律,这无疑会加剧大学生查询使用信息的畏难心理。三是网络信息的不适应性。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获取知识途径单一。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功能日益复杂多样情形之下,大学生一时往往难以适应,这会阻碍他们探索的兴趣与进程。
三、在公共计算机教学中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完善开放教学条件。网络教育是推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主阵地。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更新换代,保证公共计算机教学资源条件。
(二)调整教学内容:精讲理论,突出应用。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定位要走出知识化误区,突出技能导向。教师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理论教学可以采取大班上课、自学等方式,缩短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上机实践时间。强化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训环节,使大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各种检索技能技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促进学以致用。
(三)增加文献信息检索内容,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信息意识、信息基础知识、文献检索工具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在科研信息检索导论、搜索引擎使用技能、光盘数据库使用检索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更加突出网络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四)举办文献信息知识讲座。通过举办信息沙龙、名家讲坛、开办培训班和网上信息推送服务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播信息知识,推介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让大学生熟悉丰富开放的信息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及时关注公开精品信息资源,以激发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增强问题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提升其信息能力。
(五)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合作。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信息人才和设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基地。公共计算机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的多功能检索室,数字图书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等教育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锻炼、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剑等.世代特征,信息环境变迁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创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
[2]马和民.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40~241
[3]马玉洁.基于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刘述进等.成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
【公共计算机教学与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探索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论文10-09
高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0-10
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0-08
计算机教育信息能力和素质培养论文10-09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0-08
药学教育中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论文10-08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10-08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论文10-09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