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整合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无论是从教学思维,还是从教学手段上都对我国的传统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计算机网络课程
信息技术给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它对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我国的教育界一直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比如,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但是,在当前的课程改革时间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黑板复制”、“课本扫描”等问题。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信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存在于理论、认识、政策和实践四个层面。下面,笔者将从这四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1、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1.1理论研究层面的“泛化”和“虚化”
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泛化”和“虚化”两个方面。
泛化是是指在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的内容过于宽泛,很多的课程整合将教学结构的改革以及课程的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内容统统纳入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内容。这样的泛化也许会使课程整合理论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种整合也难免会失去课程整合的本位,过分的对理论进行拔高必然会使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失去方向。“虚化”主要表现为对整合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的很多研究都只是“形式上的整合”,很多研究者和领导者并没有真正的领会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这是导致实践过程中形式化的根源,很多实践课程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不过就是讲上几节公开课走走形式而已,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缺乏实实在在的推进。
1.2认识层面的的“绝对化”和“机械化”
很多一线教师在对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整合的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代表。
因此,如果在课程中没有利用到现代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很多教师甚至从思想上开始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信息化的利用存在机械化的现象,既单纯地为了整合而整合。这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没有领会到计算机技术的实质,没有将信息技术融入真正的课程结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法和教学思维的转换上。只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换了一种形式出现而已。这便造成了“黑板搬家”、“课程扫描”的现象。二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单纯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的水平上。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抓住了计算机技术形象和快捷的特点。但是,实践证明过分的依赖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资料会形成学生的惰性心理。
1.3政策上的“偏差”和“误导”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信息技术的推广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行政单位都制定了一定的政策来推广信息技术,但是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在很多地方“推广”却变成了“强迫”。有些学校对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有硬性的规定。比如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的,必须在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在这种强迫的状态下,教师的执行积极性以及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想而知了。目前,甚至有很多学校已经将是否使用多媒体视为教师能力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另外,在政策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者单纯的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的问题。很多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的制定大多偏向与硬件的补充,而对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信息素质的培养则不够重视。
1.4教学实践的误区“错位”和“过度”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课程整合存在着错位的问题。在整合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课程本位,甚至有学科的整合主次颠倒、喧宾夺主的现象。在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过程中,整合的主体应当是课程本身,而不是信息技术。但是,在当前的课程整合过程中,很多教师过分地利用了信息技术,课堂看起来很花哨很热闹,但是实际上课程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我们知道如果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不仅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过多的画面和音响效果还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有着过度的依赖,有些教师甚至一离开课件就不知道该如何上课了。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都采用同一课件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自主性便被抹杀了。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过是由教师的“人灌”变成了“机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课程整合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2、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整合为例谈课程整合的有效策略
2.1课程整合的原则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模式,应当符合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探索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到课程的三个层面和两个主体,三个层面即课程结构、课程形态和课程内容。“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需求、学生的特点以及媒体的特性,合理地选择技术,合理安排使用的时机与方式。(2)充分挖掘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如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处理信息和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3)强调协作学习和情感交流,把技术的工具性和教学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其中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4)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能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工具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2.2信息技术整合语境下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教学任务的分析、学习者的分析、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五个部分。下面我就这五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1)教学任务的分析。教学任务的分析应当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选择教学要求四个方面。在《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中,教学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工作原理,并且对这些理论和原理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课程中的每一章又都有自己独立的目标,以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例。这一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OSI/RM的七层协议结构;弄清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为实现这些功能,各层采用了的技术和措施,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掌握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各层对应的主要协议。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情境性,最好能使学生在一定的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2)学习者的分析。对学习者的分析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了解。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比较熟练的软件从高到底依次是:Word、PowerPoint、绘图软件、C语言编程、动画软件和网络制作软件。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应用数据库和ASP等。
(3)教学环境的设计。在课程整合的背景下,教学环境的设计应当包括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管理策略三个部分。传递策略即教学信息的传递的传递方式,包括讲授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策略。教学组织策略即课堂活动的组织策略,一般包括合作策略、抛锚策略、反思策略等等。教学管理策略则主要是指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进度的管理等方面。在这里以学习资源的选取为例,本课程学习资源的选取应当包括BLOG、BBS、短消息、新闻公告等等。
(4)教学评价。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地丰富了课程评价的方式和手段。笔者认为,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两各部分。形成性评价即跟踪性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跟踪进行评价,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形成性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实现。总结式评价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调查问卷,教师能对教学情况有比较宏观的把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十分丰富的课题,以上只是笔者根据自己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些粗浅的经验,更多的还需要诸位同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郑影卓.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01).
[3]彭伟国,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04).
[4]王鉴,郝琦蕾.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与方法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8(01).
[5]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整合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范文11-13
基层电大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分析10-26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10-13
分析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10-13
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2-20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分析及对策10-26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26
旅游景区超载现象的问题及管理对策论文05-30
浅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13
本科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整合及教材的设计论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