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冠心病

时间:2022-10-01 01:53:32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临床医学论文冠心病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关于冠心病的临床医学论文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临床医学论文冠心病,仅供参考。

临床医学论文冠心病

  浅谈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1】

  论文论文摘要:冠心病是当代威协人类中老年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死亡的首要原因。

  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已受到世界各界的关注。

  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不能合理调节,导致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

  市场的竞争,就业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使部分人不适应这一变革的现实,导致精神紧张疲劳失调,使体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糖素增高引发高血压造成脂肪代谢紊乱。

  调解膳食结构树立正确人生观,制怒、忌愁、祛除烦恼、乐观愉快。

  参评论文: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病因。

  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我国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以外,严惩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1、 基本病因

  1.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过多的报取动物脂肪及含胆因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各类肉食,蛋黄等,使人体体内胆因醇含量增多。

  1.2、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就业、科技的竞争日益增加,使部分人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现实,导致精神紧张、失眠、疲劳。

  由于精神紧张使用时分泌功能紊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糖质激素水平增加,引发高血压,同时还可造成脂肪代谢率乱。

  而高血压、高胆固醇水平的周期升高,将进一步影响凝血机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空气环境污染的变化,使人体血管内毒性物质PAF明显升高,进而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壁的受损,脂肪堆积后产生动脉粥样破坏,同时PAF还不断吸附凝聚性增强的血小板,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血管内膜的增厚变硬,使心脏供血不足。

  1.3、现代市场、就业、科技的竞争,日益增加,使部分人不能适应这一变革现实,导致紧张、失眠、疲劳。

  由于精神紧张使内分泌功能率乱,血液中的儿茶胺、肾上腺糖质激素水平增加,引发高血压,同时还可造成体内脂肪代谢紊乱。

  而高血压胆固醇水平的周期升高,将进一步影响凝血机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这此因素的作用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空气污染环境的恶化,人体血管内毒性物质TAF明显升高,进而造成冠状动脉管壁的受损,脂肪堆积后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同时PAF还不断吸附,凝聚性增强的血小板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血管内膜的增厚变硬,使心脏供血不足。

  2、 一般的预防治疗措施

  2.1调节膳食结构

  脂肪与胆固醇高的食品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30%以下,动物蛋白的报入量控制在20-50%以下,植物蛋白要增加,推荐大豆蛋白,因为含豆固醇可降低胆固醇。

  (WHC)在30多个国家调查发现进食大豆等植物蛋白多的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2.2、碳水化合物的报入量占总热量的60-70%,对肥胖者,高甘油之脂者尤应限制,应增加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如稻米、马列铃薯等。

  2.3、水果蔬菜有丰富的食物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预防便秘,如黑木耳,洋葱、大蒜、香菇、姜海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脂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降压、利尿、镇静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分析【2】

  【论文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常见的冠心病初次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男性占60%,女性占45%)。

  故冠心病防治必须强调预防第一。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检测,从而控制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对109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1年1月至2007年10月海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疑诊冠心病人109例,经上级医院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qiography,CAG)明确诊断冠心病69例为CAG阳性组, 同期冠状动脉造影冠脉正常40例为CAG阴性组。

  CAG阳性组男性40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6.91±4.62)岁,病程(7.50±1.01)年。

  CAG阴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

  平均年龄(63.43±7.13)岁, 病程(7.49±1.02)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研究方法 以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自所占的百分比。

  冠脉病变判断标准:采用Judkins法,冠脉狭窄≥50%为有意义病变,病变累及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或右冠脉的1支、2支或3支分别记为单支、双支或三支病变。

  高血压诊断标准:两次测量的平均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

  血压测定采用经校正的汞柱式血压计,规定在采血前测量,测量前至少静坐5min,测坐位右上臂血压,重复测2次,取两次的平均值。

  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3年制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餐后2h血糖 PG水平≥11.1 mmol/L (200mg/dL)或有糖尿病史认定为糖尿病;②如无症状需2次以上上述血糖水平检查异常。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胆固醇血症(total cholesterol,TC)≥6.24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1.04mmol/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3.38mmol/L,甘油三酯(riglycerides,TG)≥1.70mmol/L,上述任一项及一项以上异常定义为血脂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资料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均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

  CAG阳性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均高于CAG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的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单支冠脉病变中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单支冠脉病变主要危险因素;双支冠脉病变中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各占比例相当;三支冠脉病变中吸烟与糖尿病所占比率较大。

  3 讨论

  冠心病可由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多种危险因素聚集在一起,会大大增加发病危险。

  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发病有关。

  通过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明确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做到早期的预防,从而控制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本次研究显示CAG阳性组(69例)中有37例有吸烟史,且患多支病变者均有吸烟史。

  其中前降支长病变患者多数也有吸烟史。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危险因素。

  吸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增厚与纤维化密切相关。

  ARIC资料表明吸烟和LDL-C渐进方式使动脉病变从轻微损害、中度损害、严重损害到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已证实吸烟使斑块密度高、病变更严重。

  吸烟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各个节段,加重病变程度,特别易出现纤维帽,由此研究者得出吸烟主要促进动脉病变从粥样斑块期到纤维粥样斑块期。

  吸烟可导致血栓形成,促进血小板粘附,单核细胞在内皮上积聚,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从内皮功能异常到血栓事件)产生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其他研究结果相符。

  但每日吸烟量的多少及吸烟年份长短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未有进一步的探讨。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危险因素。

  血脂代谢异常包括TC、TG、LDL(即β脂蛋白,特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或VLDL(即前β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尤其是它的亚组Ⅱ(HDLⅡ)减低,载脂蛋白A(apoprotein A, ApoA)降低和载脂蛋白B(ApoB)增高。

  其中LDL-C的升高似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必备条件,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密切相关。

  降脂治疗降低LDL-C同时,升高HDL-C可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本次研究显示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可变危险因素。

  在中、老年人收缩压升高20mmHg或舒张压升高10mmHg,心血管死亡率增加两倍。

  积极降压能降低心血管死亡率、致命或非致命心血管事件。

  在荟萃分析中,舒张压降低5~6mmHg,血管事件死亡风险下降21%,冠心病风险下降14%。

  本次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冠心病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血糖升高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展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3~5倍, 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了“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

  ATPⅢ将糖尿病提高到冠心病等危症的高度,所谓冠心病等危症是指“无冠心病者10年内发生主要冠心病事件的绝对风险与已有冠心病者等同的状态”。

  本次研究显示,糖尿病与冠心病相关,与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研究组69例冠心病人中糖尿病占了31.88%,而对照组仅占12.5%。

  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多为双支病变,尤其以三支病变居多。

  本次研究双支病变中糖尿病人占了52.94%,三支病变中糖尿病人占到81.81%。

  综上所述,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近,因此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检查及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防治冠心病十分重要。

【临床医学论文冠心病】相关文章:

盐酸替罗非班用于冠心病临床医学论文10-08

冠心病的临床护理论文10-08

临床医学论文10-08

临床医学论文模板10-09

临床医学论文范例10-08

PICC临床医学论文10-08

临床医学论文范文10-09

临床医生写医学论文的好处10-06

静脉输液临床医学论文10-08

医学教学临床医学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