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饮食餐桌礼仪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单是饮食礼仪就有很多不同的讲究,那么对于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你了解多少呢?小编为你推荐了几篇文章供您了解。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一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被誉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饮食礼仪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行为规范的一部份。
饮食礼仪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
饮食礼仪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
饮食礼仪的涵盖面很广,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食礼。
按阶层划分,有宫廷皇家食礼、官府缙绅食礼、军营将士食礼、学院士子食礼、市场商贾食礼、行帮工匠食礼、城镇居民食礼和乡村农夫食礼;按用途划分,有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贺年馈节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和民间应酬食礼种种,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
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发生广泛的联系,无不倚靠它进行社会交际。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
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
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
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食礼诞生后,为了使它更好的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
接著,孔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
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
由于强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食礼与其他的礼,就成为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二
1.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
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
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
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
客齐人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友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速推。
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
然后就坐,且餐且饮。
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革,继以最贵肴撰。
每进一肴。
主人必举杯劝酒、举模劝食。
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2. 古代食仪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
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有菜肴二十余种。
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
《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
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
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
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
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
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
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
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
客歉醢,主人辞以篓。
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
毋嘬炙。
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
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传递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
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
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
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
食饭必得用匙。
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要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
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
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
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
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
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
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
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
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
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
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
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
客歉醢,主人辞以篓。
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
毋嘬炙。
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就是说,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
不要用手搓饭团,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啃骨头,也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
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于肉就得用手分食。
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
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三
【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 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
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
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
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
客齐人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右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类推。
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
然后就坐,且餐且饮。
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食,继以最贵肴馔。
每进一肴。
主人必举杯劝酒、举箸劝食。
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
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铺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
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
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
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
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
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烦就多了。
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
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
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
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记住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
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己先吃饱完事,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
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随时要准备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
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
古时重生食,尊者若赐你水果,如桃、枣、李子等,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
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盛器不易洗涤干净,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则于饮食卫生有碍。
尊卑之礼,历来是食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女于父母,下属对上司,少小对尊长,要表现出尊重和恭敬。
对此,不仅经典立为文,朝庭著为令,家庭亦以为训。
《明史·礼志十》有庶人相见礼,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两度下令,都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礼仪。
洪武五年(1372年),凡乡党序齿,民间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老先施。
坐次之列,长者居上。
十二年(1379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礼。
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
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
古代的许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礼作为家训的训条,教导子孙谨守。
清人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礼》,就提到这样的训条:
凡进馔于长,先将几案拂试,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
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
食毕,则进而撤之。
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视尊长所向。
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先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
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进食礼仪,按《礼记·曲礼》所述,先秦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此条陈如下: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
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
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
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
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
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
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
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共食不饱。
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
共饭不泽手。
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毋抟饭。
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
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
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
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
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
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
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
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
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
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
食饭必得用匙。
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
梜即是筷子。
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
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
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
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
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
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
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
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
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
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
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
让我们还是以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礼》为例,以下的这些话自然还是由《礼记》上演绎出来的: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
从容举筯,以次著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
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
安放碗筯,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四
【古代饮食口味】
先秦时期流行酸味
《晏子春秋》记载: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从司马迁《史记》所记来看,早在商代初期,人们对食物的味道已很讲究。
《史记·殷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
伊尹是商初大臣,为了说服商汤用王道治理天下,他背着一口大锅(鼎)来见商汤,用烹饪时要调制出好滋味的道理,来说服商汤。
可见,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已是当年掌勺者必须会的。
伊尹是一位善于烹饪的美食家,因此被奉为厨师鼻祖,至今餐饮界都将他当神供着。
在伊尹生活的年代几乎没什么调味品,当时做菜用什么来调味?
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
是菜离不开盐,盐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称。
但盐作为基础通用调味品并不是万能的,如遇到腥膻味食材,盐便起不了多大作用。
从史料记载来看,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
《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这样的说法: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意思是,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
《尚书》所记已为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
如据杨宝成、杨锡璋执笔的《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在编号为M284商墓中出土的一只铜鼎内,便发现了当年用于调味的梅核。
在商墓考古中,还发现随葬有大量狗、羊、猪、鸡等很多动物,以及鱼形、鸟形、动物形器物,可见当时人类的食材已很丰富。
但这些带有腥、膻气的肉类,烹饪时除掉异味才好吃,这便少不了调味品。
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酸味十足。
从先秦时普遍使用梅子这种调味品来看,酸味应该是其时的流行味道,人们喜欢喝酸味汤羹便是证明,不然武丁也不会拿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来说事。
梅子作为调味品使用时,一般用青梅,除了做汤羹调味品外,做鱼、肉时也需用梅来去除异味。
《晏子春秋·重而异者》所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说的就是先秦人用梅子当调味品烹饪鱼肉制品的事实。
秦汉饮食突出咸味
《急就篇》记载: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
从文献记载来看,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调味品,先秦时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葱、芥、薤、韭等都上了中国人的餐桌。
《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
豚,春用韭,秋用蓼。
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
可见,先秦时,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
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
直到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寻常百姓才真正吃得有滋有味了。
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无法吃的食物,因有酱而能吃,好吃;而且,经酱调制后菜肴还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中国人的饮食中从此离不开酱系列。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
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酱并非秦汉时才有,与醋一样早就使用,但先秦时酱称醢,醋叫醯。
醢用肉为原料,即肉酱,所以《说文解字》在解酱字时称:从肉,从酉。
酒以和酱也。
醢为何后来改写成酱?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急就篇》中的酱字时认为: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
意思是吃饭时少不了酱这种调味品,就如军队打仗少不了指挥将领一样。
古人认为酱和醋的调味功能相当重要,宋人陶谷《清异录》中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
酱咸醋酸,秦汉人饮食风尚因酱而发生了重口味的巨变,秦汉及以后咸味开始突出。
随着原料的丰富,酱的品种和口味也在进一步发展。
如明代以后,辣椒进入中国,辣椒酱又成为一道流行美味。
古人认为五味中甜味最美
《周礼》记载:酸养骨辛养筋咸养脉苦养气甘养肉
先秦时,中国传统饮食中的五味概念已深入人心,味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已被充分认识。
《周礼·天官》中疡医条有这样的说法: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
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
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
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
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
《诗经·大雅》里的《緜》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到春秋时,比饴甜度更高更好的蜂蜜使用增多。
与此同时,一切有甜味的果实均可用于烹饪。
《礼记·内则》称:枣、栗、饴、蜜以甘之。
这种烹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甜味调料还具有除臭解腥的功能,能缓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咸味的鲜醇,行话称之为提鲜。
另外,烹制时糖还可以加深菜肴的色泽,如烤肉时涂上糖,可使外表变成诱人的焦黄色。
《楚辞·招魂》就曾提到用甜味调料制作美食的方法。
在煮甲鱼和烤羊羔时,用甘蔗浆调味、着色,即所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而粔籹蜜饵,有餦餭些和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则显示当时制作甜面饼时是用蜜蜂和麦芽糖;饮酒时掺蜂蜜喝,冲淡了苦味,让美酒更美。
江浙、四川等南方人做食品时最喜欢放糖,曹丕《与朝臣诏》中即有蜀人作食,喜着饴蜜的说法。
这一饮食偏好,至今未改,如江南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菜肴以甜味为主,与齐鲁偏咸、淮扬偏淡、湖湘偏辣明显不一样。
唐宋时期辣味受宠
《七辨》记载:古人烧肉芳以姜椒,拂以桂兰
在五味中,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辛香调味品,对人的口、鼻刺激最直接,可极大地诱发食欲。
这方面的材料主要有椒、桂、姜、葱、蓼、芥等,这些都是中国原产的本土调味品。
其中,花椒和生姜最有特色,古人很喜欢,用得也多。
先秦人最离不了的辛辣调味品应该是生姜,时人吃饭时多少都要来点,即《论语·乡党》中所谓不撤姜食,不多食。
在烹制牛肉等菜肴时,也总少不了生姜,且常与椒、桂一起使用。
据东汉张衡《七辨》,汉代人制作肉类食物便是芳以姜椒,拂以桂兰。
但引发新一波滋味革命的并不仅有上述这些本土调味品,还有胡味。
西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蒜、芫荽(香菜)等,这些胡味让中国人最早品尝到了外来风味。
再后进来的胡椒,则一直是古人眼里的高档调味品,尤以唐宋人最为崇尚。
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
胡椒的价值赛黄金,宋人陶谷《清异录·药谱》中便称胡椒为金丸使者。
而黄金常见,胡椒难买。
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椒的特殊地位。
据《新唐书·元载传》,曾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朝廷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
明代爱国名臣于谦曾为此大发议论,他在《无题》诗中称: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
在外来风味中,明清以后能对中国饮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
辣椒原产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发现后移种欧亚,明代后期,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中国。
讲究口味的中国人很快发现了辣椒的食用价值,尤其是一向嗜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对花椒、生姜的依赖,恋上了辣椒,无姜不食变成了无辣椒不食。
从此,辣味成川菜、湘菜等菜系的主打味道。
中华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自古以来便被誉为礼仪之邦,饮食礼仪自然也就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中国,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便已形成为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
这些饮食礼仪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深远影响,渐渐成为文明时代的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部份。
下文是出国留学网礼仪栏目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饮食礼仪,更多饮食礼仪相关的知识敬请收藏出国留学网并及时留意更新。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之五
1.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能有秩序并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然后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
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
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
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
客齐人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友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速推。
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
然后就坐,且餐且饮。
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革,继以最贵肴撰。
每进一肴。
主人必举杯劝酒、举模劝食。
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2. 古代食仪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
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
有菜肴二十余种。
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
《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间平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
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设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
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
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
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
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
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
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天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
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
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
客歉醢,主人辞以篓。
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
毋嘬炙。
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
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传递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
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
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
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
食饭必得用匙。
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要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
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
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
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
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皇宴文化】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社会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其饮食文化,其中皇宴文化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
清代宫廷礼仪理所当然地突出皇帝的尊严,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
清代初年,宴无定制。
后妃、皇子、亲王、郡王及文武廷臣一经皇帝钦定,即可入宴。
康熙年间,清代宫廷增设专门管理饮膳的机构和人员,不仅对皇帝饮膳、筵宴设立专档,还将重要的筵宴定为制度,如除夕、元旦、上元、端阳、中秋、七夕、重阳、冬至、万寿、大婚等宴载入《大清会典》,编入《大清通礼》,列为法定宴日,对与宴进酒事宜也都有专门记载。
清朝皇帝平时进餐称进膳或传膳。
皇帝进膳,除宴会以外,都是单独摆桌,菜、汤都各有碗盖,临时才打开。
制作饮食,各有专门机构。
各种茶水和用牛奶、奶油、盐、茶熬制的奶茶,由御茶房供应,各样点心有饽饽房制作,正餐饭菜由御膳房供应,晚点,在宫内别有承办之处。
每天正餐两顿,冬季,上午六、七点左右进膳,下午一点半左右进晚膳,晚上六点左右进晚点。
每一餐如何预备,都一一开列清单,呈报内务府大臣画行照办。
除夕、元旦是皇帝家宴的日子。
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是乾隆继位以来首次筵宴。
自下午两点开始摆设宴度。
乾清宫正中地平南向面北摆皇帝金龙大宴桌,左侧(地平上)面西座东摆皇后金龙宴桌。
乾清宫地平下,东西一字排开摆设内廷主位宴桌。
西边头桌:贵妃,二桌纯妃,三桌海贵人,裕常在;东边二桌林妃,三桌嘉妃、陈贵人。
另设陪宴若干桌。
下午3点半左右,乾清宫两廊下奏中和韶乐,乾隆帝弘历御殿升座。
乐上,后妃入座,筵宴开始。
先进热膳。
接着送皇后汤饭一对盒。
最后送地平下内庭主位汤饭一盒,各用份位碗。
再进奶茶。
后妃,太监总管向皇帝进奶茶。
皇帝饮后,才送皇后奶茶及内庭主位奶茶。
第三进酒馔。
总管太监跪进万岁爷酒,皇帝饮尽后,就送皇后酒,妃嫔等位酒。
最后进果桌。
先呈进皇帝,再送皇后、妃嫔等。
宴毕,皇帝离座,女乐起,后妃出座跪送皇帝还宫后,才各回住处。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
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
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您带来的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更多饮食礼仪请关注出国留学网礼仪栏目!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
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
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
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
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
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
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
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得过满。
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
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
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
稍历岁时,渐成懈慢。
特申明制,以儆具僚。
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
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
诸宴通例说:(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
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
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
务于候朝外所整齐班行,俟叩头毕,候大臣就坐,方许以次照名就席,不得预先入坐及越次失仪。
又题准光禄寺掌贴注与宴职名,鸿胪寺专掌序列贴注班次。
每遇筵宴,先期三日,光禄寺行鸿胪寺,查取与宴官班次贴注。
若贴注不明,品物不备,责在光禄寺;若班次或混,礼度有乖,责在鸿胪寺。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
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铺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
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
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
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
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
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烦就多了。
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
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
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
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记住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
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己先吃饱完事,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
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随时要准备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
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
古时重生食,尊者若赐你水果,如桃、枣、李子等,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
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盛器不易洗涤干净,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则于饮食卫生有碍。
尊卑之礼,历来是食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女于父母,下属对上司,少小对尊长,要表现出尊重和恭敬。
对此,不仅经典立为文,朝庭著为令,家庭亦以为训。
《明史·礼志十》有庶人相见礼,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两度下令,都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礼仪。
洪武五年(1372年),凡乡党序齿,民间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老先施。
坐次之列,长者居上。
十二年(1379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礼。
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
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
古代的许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礼作为家训的训条,教导子孙谨守。
清人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礼》,就提到这样的训条:
凡进馔于长,先将几案拂试,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
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
食毕,则进而撤之。
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视尊长所向。
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先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
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进食礼仪,按《礼记·曲礼》所述,先秦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此条陈如下: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
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
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
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
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
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
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
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共食不饱。
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
共饭不泽手。
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毋抟饭。
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
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
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
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
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
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
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
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
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
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
食饭必得用匙。
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
梜即是筷子。
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
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
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
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
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
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
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
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
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
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
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
让我们还是以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礼》为例,以下的这些话自然还是由《礼记》上演绎出来的: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
从容举筯,以次著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
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
安放碗筯,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
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饮食餐桌礼仪01-17
饮食的礼仪论文04-01
饮食礼仪的功能03-27
古代饮食礼仪12-13
旅游饮食礼仪04-01
饮食礼仪的概念03-03
中国现代饮食的礼仪04-01
日本传统饮食礼仪12-06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