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职称论文发表建筑

时间:2022-10-06 00:46:5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职称论文发表建筑

  建筑在我们生活无处不在,以下的建筑职称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职称论文发表建筑

  建筑供热设计【1】

  摘 要 随着能源危机问题日趋严峻,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无疑是当前的一大任务。

  就建筑而言,其供热设计要实现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文章对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 供热设计;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节能减排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就居住建筑而言要从收费标准、方案选择、热计量方法、能源现状、热计量现状等方面着手,就大型的公共建筑而言可以通过对供热节能器组成部分和使用控制进行一些研究,为建筑的供热设计今后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有效

  信息。

  1 建筑能耗

  就目前而言,我国北方地区建筑供热所要消耗的燃煤量要占到非发电用煤量15%至18%左右,至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每年用电总量要在我国的全年供电量上占到10%和8%左右,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能耗控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的同时,对建筑的服务水平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高能耗建筑会大量出现,而对一些原本能耗较低的建筑进行了二次装修也会对其能耗造成增长影响节能减排工作。

  因此,无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其供热设计都要时刻贯彻节能减排的理念进行改造和完善。

  2 居住建筑供热节能

  2.1 改造实施的几种方法

  1)户用热量表法。

  户用热量表法的优点比较直观且理解相对容易,在一些按户分环室内供暖系统中非常适用,对楼栋热量表测量得出的建筑物总供热量按照比例进行户间热量的分摊工作;其缺点就是故障率高和户表投资高的问题。

  2)散热器热分配计法。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对一些改造或者新建的散热器供暖系统都非常适用,其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方便改造和安装,但是对于地面辐射供暖的系统就不适用且用户可以私自更换散热器使检定工作出现干扰。

  3)通断时间面积法。

  通断时间面积法的依据是每户供暖系统的通水时间从而对建筑总供热量进行分摊,其前提是每户必须为一个独立水平串联式的系统,而且设备的选型和设计的负荷匹配也要良好,对散热末端设备容量也不能随意改变,各用户之间也不能有明显的水力失调出现。

  通断时间面积法的优点就是能对热量进行分摊,缺点则是分室温控无法实现。

  4)流温法。

  流温法的优点就是适用于既有的建筑垂直单管的顺流式系统热计量改造之外,对新建的建筑散热器的供暖系统也能发挥作用;流温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其采用的部件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产品质量都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才能进行工作,其各项参数也要做到清楚明了有迹可循。

  5)温度法。

  温度法的优点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计量收费的准确性和公平性避免一些因为位置不同产生的不合理收费问题,并且除了适用于居住建筑业也适用于公共建筑范围较广,此外其成本较低使得投资也较少对供需矛盾和能源消耗也有一定的减少;温度法的缺点就是对开窗行为无法抑制,因而存在热量消耗多却承担热费低的问题需要从技术角度进行修正和

  监测。

  2.2 改造所需的原则依据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热计量方式大致分为上文介绍的几种,虽然它们各有长处却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在建筑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做到扬长避短并结合国家颁布的《供热计量技术规程》使得建筑供热设计的改造更加切实有效。

  2.3 应用二部制热价制度

  1)二部制热价制度是通过结合计量热价和基本热价取代现行的热力销售价,因此必须要求热力站和热源厂将热量计量装置安装在热力的出口,此外一些新建居住建筑也必须有热量计量表装置和调节控制装置的安装。

  二部制热价制度的优越性足以让居民提高节能消费的意识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其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用户的用热总费用=计量用热费用+基础热费(其中计量用热费用=计量热单价×实际供暖耗热量,基础热费=基础热单价×供暖面积)

  2)基础热费即供热设备折旧的费用、正常的维修所需人员费用、管网热能损失费用、住宅建筑公共部分耗热等多项,而基础热费应当是全体热用户来共同进行承担的。

  3)有关计量用热费用的益处就是商品化热量从而促进热用户节能意识的形成,以此进一步提高热用户的贸易结算意识。

  3 公共建筑供热节能

  3.1 供热节能器内部构成部分介绍

  1)现场检测仪表。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公共建筑用热的情况进行检测且检测参数多样化,大致有瞬时热量、建筑室内温度、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等参数。

  就瞬时热量来说能够对实时供热的情况进行直接的反映,就建筑室内温度来说可以将用户的舒适程度进行最为直观的反映。

  2)现场执行机构。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相关的指令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执行,在通常情况下要想调节热量就得通过阀门的开关或者阀门开度的调节来实现。

  3)现场控制器。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并根据控制程度对控制指令进行自动发出,调节指挥现场的执行机构实现和监控中心的上位机的通讯使其上传数据和接受指令得以有效实现。

  4)监控中心。

  其主要的作用是集中远程监测所有楼栋现场的温度数据,再根据各个楼栋的室内温度和回水温度的分布情况来对系统的供热工况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使用户采暖的要求得到满足。

  3.2 供热节能器所适用的公共建筑

  供热节能器一般适用于一些用热规律性相对较强的建筑,就公共建筑来说的话有体育馆、学校、商场、办公楼等。

  3.3 控制系统物理层面组成部分

  1)公共建筑供热节能器。

  公共建筑供热节能器能够在通讯功能出现故障的时候主动上传并对上位机的通讯程序各个控制指令进行接收,在没有上位机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以预先给定的相关程序做依据实现控制的自动化。

  2)通讯网络。

  通讯方式多采用CDMA、GPRS、工业总线、电话通讯、局域网等,它也可以称得上是整个公共建筑的供热节能系统中枢神经。

  3)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组成部分有相应的网络设备和通讯、操作员站、系统服务器等。

  而其中的系统服务器通过对现场节能器数据进行采集,可以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对操作员的操作进行一些指导,系统服务器则是可以在定期采集数据不断更新数据库的同时发送参数设置和控制指令等。

  3.4 控制策略和装机模式

  1)控制策略大致分为自动控制、温度控制、热量控制、手动控制、气候补偿控制等多种模式。

  其中自动控制又可以通过对供暖时间的划分分为临时模式、节假日模式、周末模式、工作模式等,主要是对各个模式的每日进行时间段的划分且各个时间段起始点也能根据实际的情况作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而温度控制模式是通过对室内温度直接的监测,热量控制模式是通过对楼栋瞬时热量进行测量,手动控制模式是按照不同时间段对热量调节进行手动,气候补偿控制模式则是根据室外气候对电动调节阀进行调整。

  2)装机模式见表1,其中1、2、3型是电动调节阀,而11、22、33型则是开关型电动蝶阀、电动球阀、电磁阀等。

  4 结束语

  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并为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面对能源危机就建筑而言,无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的供热设计都要符合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合理制定,为既有和新建的建筑热计量都打下坚实基础以便为节能减排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史登峰,李琳.公共建筑供热节能控制[J].区域供热,2008(6):11-14.

  [2]徐波.建筑供热设计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建筑项目管理【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贡献大、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建筑业来实施,建筑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

  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进城市化进程。

  近二十年来,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的建筑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项目不但多、大,更是慢慢呈现高、新、奇的特点,这就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率及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在建筑行业内企业问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力争多做项目、做好项目已经是每个建筑企业所遵循的生存方式之一。

  "严保质量、严控成本、严格管理"又是企业在项目中获取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武器,而其中严谨科学的项目施工管理是核心,是项目本身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项目投标准备阶段一直到工程结束后所有服务结束这一阶段,所面对的诸如劳动力、工程物料、设备机械、资金、工程技术、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出现的问题,使之能够很好的顺应工程发展,从而形成一条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链条。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做了如下分析。

  一、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彼此间相互独立的不同工程项目,把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作为管理目标、以不同工程项目作为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成败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所以,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建筑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是经济效益的源泉。

  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窗口,更是施工企业形象的体现,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层、最基本的管理,也是施工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工作。

  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 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落后、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缺乏规范化管理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

  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 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二、建筑项目管理内容

  2.1、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它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当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是规范双方的经济活动、协调双方工作关系、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

  合同管理则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制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合同管理是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需要。

  任何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是以签订系列承发包合同为前提的,忽视了合同管理就意味着无法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更勿论谈及对人力资源、工作沟通、工程风险等进行综合管理。

  只有抓住合同管理这个核心,才可能统筹调控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实现建设目标。

  2.2、质量管理

  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为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就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2.1、设置完备的监管机构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内部应单独设立质量安全检查管理机构,明确规定企业专职质检量安全查管理人员数量,提高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分离专职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与项目经理的经济关系,保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独立性;重视施工现场安全员的作用,独立指派人员担任。

  2.2.2、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部位、工种、操作都应当有质量安全责任人,使得每项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

  通过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专业负责人、生产调度、生产操作人的行为提供动力和约束力,强制建立健全上至负责人,下至班组长、普通职工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才会落到实处。

  同时,质量目标责任制需注意责任人责、权、利的统一。

  只有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以岗位论责,质量安全的责任分配才会清晰明了;给予每个岗位需要的权限,质量监督工作的执行才有保证;有一定的利益(奖励)作为激励,其提高质量的积极性更易被激发。

  2.2.3、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原材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要素,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要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2.3、进度管理

  现场具体做到坚持"两会制度"、抓住"七个关键环节":坚持"两会制度"即:项目部每周召开现场生产会例会制度,及时部署和调整施工组织方案;现场每天碰头会,保证问题不过夜,及时解决。

  抓住"七个关键环节"即:项目部前后配合总体施工布置的编定、分部分项工程计划的编定、制约进度的主要矛盾、工种工序的合理穿插配合、农忙期间劳动力的调整、形象部位的日落实及对分包单位的控制管理等环节。

  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

  根据工程项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编制季、月、周施工计划,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班组个人,逐层签定工期责任状,工期目标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奖惩制度,同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计划交底,激发全体人员的干劲,使全员自觉实施进度计划,做到以工序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实施。

  2.4、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是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获取和完成工程所支付的一切代价,即广义的建筑成本。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更多接触的是狭义建筑成本的概念,即在项目施工现场所耗费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现场其他直接费及项目经理为组织工程施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之和。

  狭义建筑成本,将成本的发生范围局限在某一项目范围内,不包括建筑企业期间经营费用、利润和税金,是项目经理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确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项目责任成本,是做好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

  工程中标后,企业应立即组织项目评估部门和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总体评估,测算并确定项目的责任成本、上交费用和目标利润指标。

  2.5、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永远都是一个重点,是工程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要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明确自身工作的内容,首先管理人员应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安全生产活动。

  同时应该对于参加工程项目的设计机构、施工部门、建设机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对于审核的信息做好记录和报告,随时的监控施工现场情况。

  安全的施工管理现场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维

  (上接第53页)

  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国家和政府应当保证安全监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理体系,不能够对其进行剥削和压迫。

  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安全监理部门的权利,维护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来源于责任主体的不适当行为。

  要彻底的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必须要对施工单位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标准来进行工作,健全相应的安全体系,实现自我控制。

  在企业内部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安全工作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对于违章行为进行大幅度处罚,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安全。

  2.6、风险管理

  在项目实践中,建立科学经营决策机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施工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是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

  施工企业应该预先对重大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对可预见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研究。

  企业领导应当避免武断,采用科学决策。

  要重视各部门及施工队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过程中可测与不可测的各类风险。

  鉴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和业主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对等的现象,施工企业进入建筑市场进行经营时要作好充分的防预风险的准备,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等情况开展竞争,保证工程风险降至最低。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化程度的增高,社会对其在质量及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对于促进建筑行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放,林巧.既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12).

  [2] 李荣金.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分析[A].中华民居,2011(2).

  [3] 罗纯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0):55.

  [4] 林胜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0,(2):29-30.

  建筑“灰空间”【3】

  一、灰空间的研究的意义

  由于最近几年的设计过度的追求社会化、开放化、生态化等方面,过度的对于开放空间的追求,使得很多的建筑设计忽视了需求者对于私密性和领域感的需求,使得建筑空间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和层次性,导致空间的使用者很难保持一致的感情。

  以至于出现活动和活动之间的界限明显,导致空间的差异变大,场所和场所之间很难兼容,以至于不能专门化的活动逐渐萎缩甚至消失了。

  由此,对建筑灰空间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创造多层次连续性的场所空间,满足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需求,提升整个建筑的环境品质。

  二、灰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

  1.灰空间理论的提出

  “灰空间”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由黑川纪章根据日本艺术“利休灰”的思想转换而来灰。

  灰空间的理论来源于黒川纪章建筑设计理论的核心——共生思想。

  共生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新陈代谢时期形成的中间领域理论的继续发展,共生思想共分为三个阶段1:

  20世纪60年代的新陈代谢和开放结构概念,以面向未来的高技术建筑来表现成长和代谢。

  20世纪70年代的变生,中间领域和模糊理论,开创了城市和建筑中的“灰空间”。

  20世纪80年代以后,黑川纪章开始对共生的概念进行补充、完善和发展。

  共生哲学是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进行重新评价的哲学,为了实现这种思想,黑川纪章在实际中采用了一下手法:

  (1)对局部和整体都给予同等价值。

  (2)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间内部化,这就意味着排除内外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双重约束的领域,促使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渗透。

  (3)在相互矛盾的成分中,插入第三空间,即中介空间。

  (4)设计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识的把异类物件混合在一起,使之产生多重性含义,以便选用传统或历史性构件,或者把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意识的交织在一起。

  (5)强调细部,即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注意能够表达人类感情和精神的细部,适当考虑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接触。

  2.灰空间的表现形式

  灰空间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在建筑和室外相交接的露台、阳台、平台、门斗、建筑入口处、雨罩等空间。

  3.灰空间的属性

  (1)边缘性

  灰空间处在两个空间的边缘地带,独特的位置使灰空间在不失自身特点的情况下,又具有相邻异质空间的特点,边缘性的特征是灰空间区分空间的因素,同时也能塑造空间形象,表达空间存在,营造场所认知氛围。

  (2)共融性

  灰空间为其周围空间所共享,这种共享的共融性决定了灰空间环境的多样性,受益于相关空间资源的相互补充与组合,加之多样性环境的复合、延展,使灰空间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利于承载多元化社会活动。

  灰空间处在其他空间之间,具有异于其周围空间的双重特性,它分割空间,同时又将空间连接在一起。

  (3)过渡性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空间在彼此接近时,产生相互作用的特定区域是空间范围内对立矛盾冲突与相互调和的焦点。

  灰空间的周围往往存在着性质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的特性通过灰空间这个媒介过渡、转化、调解、和谐。

  灰空间转换了周围空间的功能和人的行为活动,缓冲了周围空间的压力。

  灰空间本身也可能存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同质空间之间,起到丰富空间形态,增添空间使用功能的作用。

  灰空间是用来协调建筑生态、建筑与环境的一架“搅拌机器”,既把室内的视觉承接到室外,同时又把室外的信息反馈给室内的人。

  灰空间周围存在着性质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的特性通过灰空间来进行过渡、转化和调解。

  同时,灰空间还转换了周围空间的功能和人的行为活动,起到丰富空间形态、完善空间使用功能的作用。

  (4)暧昧性

  灰空间介于室内、室外,是公开与私密空间的过渡性空间,既是相邻空间的分隔,又是两空间的过渡,它的存在使空间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灰空间中往往包含了它周围空间的一些特征,同时又包含了其周围空间不具有的一些特征,表现为空间的演变和对比。

  灰空间以丰富的半公开、半私密的层次,用多变的形式调节着公开与私密的尺度,它承认公开与私密的独立存在,又建构彼此的沟通。

  在通过界面、流线自身的变化与丰富的组合中,可以从视觉、心理等不同层次调节公共与私密之间适宜的“度",来满足不同环境的要求,从而赋予环境整体与连续的特征的过程。

  这种暧昧性是灰空间最吸引人的地方,使用者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中,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各种静态、动态的活动。

  (5)流动性

  灰空间连接了它周围的空间,使得周围空间的特征在其内部交汇、流转。

  这种异质空间之间的对话、沟通在灰空间中形成了由此空间到彼空间的连通和流动。

  灰空间为其周围的空间互相沟通、互相转变提供了一个平台,承载着周围空间之间来往的各种信息、各种对话。

  (6)依附性

  灰空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在它的周围必然存在有其他空间。

  换言之,灰空间的存在必需依附其它空间,它具有依附性。

  (7)渗透性

  从空间的渗透角度,灰空间具有使周围空间之间相互渗透的作用。

  当其周围空间通过一定渠道进行沟通时,则发生空间的穿插和渗透。

  在灰空间中,可以体会到空间之间的连通、穿插和渗透以及内、外空间的相互交融,当人置身其中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空间之间流通的点点滴滴。

【职称论文发表建筑】相关文章:

发表建筑职称论文10-26

建筑职称论文发表要求10-05

评职称论文发表建筑10-26

期刊职称论文发表建筑文学10-26

建筑职称论文发表要求是10-05

造价职称论文发表10-08

怎么发表职称论文10-05

怎样发表职称论文10-05

发表职称论文时间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