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大专论文字数要求

时间:2022-10-05 21:40:5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专论文字数要求

  大专论文字数有哪些要求,以下的大专论文字数要求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借鉴。

大专论文字数要求

  大专论文字数要求【1】

  专科大约是5000到一万。

  一般而言,非211、985学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字数在6000-8000左右(工程类需要制图的专业则会超过这个数字),而一些要求较高或者重点学校则要求论文字数在1万左右或以上,总之各个学校在论文字数上的规定都有细微的差异。

  制冷循环理论分析【2】

  摘 要:本文介绍了制冷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存在的差距,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制冷循环性能的因素,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尽量使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靠近,达到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制冷循环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焓

  一、制冷的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

  制冷理论循环主要由四个过程组成,即绝热压缩过程、等压冷凝过程、等焓节流过程、等压吸热过程,其循环在压烩图上表示如图1。

  图1中,1到2过程表示绝热压缩过程,2到4过程为等压过程,4到5过程为等焓节流过程,5到1为等压吸热过程,它们组成了一个制冷循环。

  在2到4过程中经过两个过程:2到3过程是等压冷却过程,这个过程中过热的气体被冷却到饱和气体状态;3到4为等压冷凝过程,这个过程中饱和的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成饱和的液体。

  实际上由于设备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如管道的压降、吸排气压降造成非等压换热过程,所以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总存在着差距,图2是一个实际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中的表示。

  图2中,1到1’表示制冷剂在进入压缩机前的吸热压降过程,1’到2表示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多变压缩过程,2到2’表示压缩机的排气过程,2’到3表示过热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却降压过程,3到4表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压降的过程,4到4’表示制冷剂过冷的过程,4’到5表示节流降压过程,5到1表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降压的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于是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想法尽量使实际循环向理论循环靠近,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影响制冷循环性能的因素

  要提高制冷系统的综合性能,我们必须从制冷循环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制冷系统节能的方向。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耗功占了主要地位,而制冷压缩机的性能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压缩机的转速不变时,它的理论输气量是固定不变的,与循环的工作温度无关,但当工作温度发生变化时,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比功、制冷剂流量等都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制冷机的制冷量、功率消耗等发生相对的改变,为方便起见,我们按理论循环来分析当温度变化时制冷机性能的变化规律。

  压缩机的制冷量及理论功率可分别用下式表示:

  1.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在分析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时,假定冷凝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1所示,当蒸发温度由t 循环由原来的1-2-3-4-1变为1’-2’-3’-4’-1’。

  下面分别讨论蒸发温度t 降到t ’时,单位容积制冷量、比容积功和制冷系

  尽管t 的变化对上式中的分子无多大影响,但却能引起分母的较大改变,因此q 随t 的降低迅速下降,它意味着对一台给定的压缩机而言,随t 的降低,制冷量将迅速下降。

  t 的降低而增加,因为压缩机的压比随t 下降而增加。

  但是由于吸入蒸汽的比容v 也随着t 的降低而增加,故比容积功w 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无法直接判断出制冷机功率的变化规律。

  为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我们近似地假定制冷剂蒸汽为理想蒸气,绝热压缩时比容积功可表示为:

  由式(4)可以看出,当p =0及p =p 时,w 均为零,所以当蒸发压力由p 逐渐下降时,所消耗的比容积功开始逐渐增加,待达到某一最大值时又逐渐减少,这意味着蒸发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同样是先增加,后降低,中间通过一极值点。

  压缩机的理论功率为:

  因而可以近似地认为,对各种制冷剂,若冷凝温度固定不变,压缩比等于3时,功率消耗最大。

  制冷系数由于制冷系数是单位制冷量q 与w 之比,很明显,蒸发温度t 降低时,制冷系数是下降的。

  2.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循环的制冷量及制冷系数均明显下降。

  因此在运行中只要能满足被冷却物体的温度要求,我们总希望制冷机保持较高的蒸发温度,以保证获得较大的制冷量和较好的经济性。

  由于冷凝温度的升高使循环的制冷量及制冷系数下降,故运行中要尽量控制冷凝温度,使它不要过高。

  3.其他情况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在实际循环中,在制冷剂液体离开冷凝器进入节流阀之前具有一定的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取决与冷凝系统的设计和制冷剂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差。

  在制冷系统中采用过冷循环理论上总是有利的,而且过冷度越大,对循环越有利。

  但依靠冷凝器本身使液体过冷,其过冷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要求获得更大的过冷度,通常需要增加一个单独的热交换设备,即再冷器,在再冷器中单独通入温度更低的冷却介质或将冷却介质先通过该再冷器,然后再进入冷凝器。

  前者需要增加一套提供深井水的设备,使一次投资费、设备折旧费和直接运行费用均有所增加;后者则因冷却介质进入冷凝器之前已经吸收了一部分热量,温度有所升高,它使循环的冷凝温度升高,因而,冷凝压力提高,压缩机的耗功增加。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因液体过冷而使循环经济性提高的好处,其次要单独增加再冷器,还要通过增加冷凝器的传热面积来降低冷凝压力,从而使压缩机的耗功减少,达到提高循环经济性的目的,实质上是一个系统优化的问题。

  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一般压缩机吸入制冷剂蒸汽不是饱和气体,都带了一定的过热度,在相同压力下,温度升高时,过热蒸汽的比容要比饱和蒸气的比容大,这意味着对每公斤制冷剂而言,将需要更大的压缩机容积。

  换句话说,对给定的压缩机,过热循环中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始终小于理论循环的流量。

  吸入过热蒸汽对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的影响取决与蒸汽过热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产生有用的制冷效果以及过热度的大小。

  制冷系统中的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理论循环中,我们一般假设在各设备的连接管道中制冷剂不发生状态的变化。

  实际上,由于热交换和阻力的存在,制冷剂热力状态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制冷系统中各种管道和热交换器中存在的阻力对制冷系统总是有害的。

  这是因为,制冷系统的阻力增加时,加大了压缩的排气压力,从而增加了压缩机的耗功。

  参考文献:

  [1]徐伟.空调能耗及节能方向.建设科技,2004, 5.

  [2]杨世铭.传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3]吴业正.韩宝琦.制冷原理及设备.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3.

  [4]张健一.制冷装置节能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地震成因分析【3】

  摘要: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5万多次,破坏程度较强的地震近20次。

  虽然如此,从古至今,地震一直追逐着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并频频疯狂地破坏人类的美好家园――地球。

  一直以来,地震成因是地震研究中的理论问题之一,不同的地震成因观点会导致不同的后果,强调不同的地震预报途径,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地震 成因假说 成因探索

  目前,地震成因的研究还处在假说阶段,百家争鸣,地震研究者各抒己见。

  简单的说,地震成因的研究就是震源过程与力源的研究。

  从古至今,出现了几十种地震成因假说,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以下几种。

  (1)古代的“阴阳五行说”

  世界上第一个探索并论述地震成因的是我国西周末年的太史官伯阳甫。

  伯阳甫在公元前780年(西周幽王二年)就认为:“阳迫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于是有地震”。

  阴和阳是我国古代“阴阳五行说”中的两种物质势力,阴阳相迫而有地震之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论。

  周幽王时的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的失调来解释当时发生的地震现象。

  他认为,阴阳二气的流转是有一定的秩序的,如果发生秩序紊乱的现象,阴阳二气就各失其位,就要产生地震。

  虽然这个说法在现在看来是非常的虚无缥缈,但在当时却是前无古人的大胆推测。

  (2)弹性回跳说

  1910年,美国学者里德根据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前后圣安德烈斯断层的活动情况,用墨凯的观点阐明了构造地震的发生是由于断层的弹性回跳,并由此形成了“弹性回跳说”。

  “弹性回跳说”认为:地下岩层在大地构造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着变形;最初由于岩石具有弹性,会发生塑性变形,但当变形超过一定限度后,即应变能突破岩石抗剪切强度和断层面上的摩擦时岩层就会发生破裂和错动,形成断层,同时释放出很大的能量而产生地震,能量的来源是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所积累的应变能。

  “弹性回跳说”提出后曾经一度吸引了相关专家的眼球,纷纷寻找以往的地震现象用此理论分析,而实验结果恰恰验证了合理性,尤其是在浅源地震的形成方面得到了许多实验的证实。

  学术界众所周知的是地震的大小与岩石强度有密切关系。

  随着距离地表深度的增加温度会随之升高,相应的,岩石的强度就会降低;同时,深度增加又会导致压力的增大,压力增大又会引起岩石强度增加,所以找到岩石强度最大时的深度就成了研究“弹性会跳说”的关键。

  日本地质学者用花岗岩和纯橄榄岩做实验发现,花岗岩在地下5-30公里,纯橄榄岩在地下20-40公里处强度最大,也就是说在此处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而这个又被实施所证明了。

  不论是地质调查,大地测量,岩石高温高压试验,实施分析等各种推导和计算都为“弹性会跳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此,这一学说在当时被学术界普遍的接受。

  (3)粘滑和脱水

  按照“弹性回跳说”的观点,断层发生错动时把全部应变能释放完,在地震发生后的震源区应力迅速降低,基本上处于无应力状态。

  观侧发现,很多地震的应力降很小,而对岩石进行压力实验,岩石断裂时应力压降却很大,不得不使人对“弹性回跳说”产生怀疑。

  为了修正“弹性回跳说”的缺陷,1966年,布雷斯和拜尔利在做摩擦实验时用岩石样品进行了粘滑试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粘滑说”。

  他们认为:在地壳中的深部断层(5―25千米深)可能在较低应力作用下滑动,断层的每一次错动只释放了岩石中所储集的总应变能的一小部分,而剩下的部分则为断层面上很高的动摩擦力所平衡,所以在断层错动发生地震以后,断层两盘间仍有摩擦力使其固结,并可以再积累应力而发生较大的地震。

  对此,学者们认为,回跳和粘滑是浅源地震的主要成因,它们都是剪切断裂的结果,在地壳内深度小于25千米范围内,“粘滑说”的观点与地震发生时震源处应力降较小的事实较为符合,因而比“弹性回跳说”对构造地震的解释又进展了一步。

  (4)板块构造说

  各种地震成因假说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只能解释部分地震的成因,而对于它种地震就讲不通了,“岩浆冲击说”解释了火山地震的成因;“粘滑说”较好地解释断层错动型浅源地震的成因。

  但是对于深源地震的成因一直没有很好的解释,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板块构造说”的出现,才让人们对深源地震的形成原因的讨论消停了一段时间。

  “板块构造说”源于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50年代又建立了“海底扩张”新概念;10多年后,美国的威尔逊、摩尔根和法国的勒比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说”,从而得出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是大地构造活动过程“三部曲”的观点。

  “板块构造说”对地震成因的解释是:地幔里的物质因冷热不均而对流,带动和导致了板块运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

  当两个板块相遇时,其中一个板块的前缘俯冲插入到另一个板块之下,直至上地幔上部。

  由于插入地幔中的板块前缘俯冲速度大于地幔高温熔化板块前缘的速度,因而保持了具有一定刚度的岩石圈板块特点。

  成于是,在这样俯冲插入地幔中的板块内,仍可以发生断层错动型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板块构造说”还指出地壳中所见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都是由于板块的离散、会聚和转换等方式运动而形的。

  美国地震专家E. D. Glass在“波浪图与地震数据指纹”技术一文中指出,“引力点”位置就是太阳和月亮的联合引力在地球上作用最大的的位置,如下图,太阳―月亮引力的大小和确定引力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它可能在地球表面直接指向地球内每个月日-地-月旋转时的质心点的位置。

  这个图可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地球雷电效应” 。

  “地球自转理论”是陈学忠基于对汶川8.0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得出的,他认为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就会造成这些岩石圈块体运动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运动可能使块体之间发生“追尾”、“分离”、“摩擦”三种情况,从而引起地震。

  如上图,地球自转日长周期变化就可以体现这个问题。

  但是目前陈学忠的观点尚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与实验的证明,所以他的上述观点目前在地震研究专业领域接受程度并不高。

  由于地震成因尚无定论,所以地震成因的假说在地学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

  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各种地学学科及天文、力学等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综合,随着地震层析、卫星测量、地幔岩体分析、陨星学与行星起源理论的进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深部结构、全球重力模型及地球化学等大量实测资料已展现在地震学家面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地震成因的求索与进展将会更好更快。

  参考文献

  [1] 金祖孟等.地球概论( 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 宋青春等编著.地质学基础 (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3] 罗元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年

【大专论文字数要求】相关文章:

大专论文字数要求及写作要求10-08

本科论文字数要求10-05

发表论文字数要求10-05

毕业论文大专字数09-30

大专论文字数09-30

本科毕业论文字数要求11-16

本科论文英文字数要求吗10-05

大专毕业论文要求09-30

大专毕业论文结构要求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