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论文英文摘要

时间:2022-10-26 09:34: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英文摘要范例

  论文英文摘要如何写呢,以下的论文英文摘要范例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下吧。

论文英文摘要范例

  论文英文摘要范例【1】

  摘要

  微博是当前最主要的社交媒体之一,它的推广产生了一种新的网络营销方式一微博营销。

  企业借助微博平台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以实现其提升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的目的。

  微博营销已逐渐成为众多企业不可或缺的营销方式之一。

  然而,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它与传统营销方式之间存在重大区别,加之,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尚未准确界定,营销效果难以科学评价,因此,多数企业开展微博营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微博营销仍然处于摸索阶段。

  微博营销究竟能为企业带来多大效益,这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对于微博营销效果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估的科学研宄,目前尚处于稀缺状态。

  本文以酒店微博为研宄对象,对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营销效果的评估进行深入研究:

  在总结现有的关于微博营销的研究基础上,假定各酒店决策层对酒店开展微博营销持有相同的重视程度,主要从受众(微博用户)的角度探究酒店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因素。

  进而,以AISAS模式为指导,剖析微博用户行为,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Excel和SPSS19.0数据统计分析,构建酒店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模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微博营销效果的评估指标假设模型,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一以酒店微博营销综合效果为目标层,以影响力效果、传播效果和转化效果为准则层,以微博影响力、品牌影响力、互动效果、粉丝价值、实际交易量和顾客满意度等8个指标为分准则层,以微博影响力指数、品牌热议度、品牌搜索数等14个指标为指标层。

  最后,将此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于宁波华侨豪生大酒店和宁波海尚大酒店,通过对酒店微博数据的观察和收集,运用综合指数法测算出酒店微博营销效果指数。

  结果显示,这两家酒店微博营销效果收效甚微:1.两家酒店并未充分利用微博展开各类营销活动,微博营销仍处于低水平,微博营销的开展并未使酒店的品牌知名度有明显的提升;2.关于被转发数、被评论数和点赞数,两家酒店均不理想,粉丝中,认证粉丝比例较低,而活跃粉丝比例较为可观,但互动类活动组织很少,如何吸引大量粉丝关注,提升粉丝价值是两家酒店亟待解决的难题;3.实际交易量并不乐观,虽然有较高的顾客满意度,但调查期内顾客发布消费体验的微博数却很少。

  这两家酒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酒店业开展微博营销存在的问题,由此,针对其营销现状,本文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1.准确定位,循序渐进;2.把握微博发布的频率和最佳时间;3.微博内容展现个性化;4.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巧妙结合;5.增加有效粉丝,注重与粉丝互动。

  关键词:微博营销;影响因素;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ABSTRACT

  Weib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media tools nowadays, thepopularization of Weibo brings a new kind of network marketing - Weibomarketing. Enterprises use Weibo' platform can carry out a series ofmarketing activities, in order to raise visibility and expand brand impact.

  Weibo market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marketing channels of many companies. However, as a new kind ofnetwork marketing, Weibo marketing has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from traditional marketing.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Weibomarketing effectiveness has not been precisely defined, and marketingeffectiveness is difficult to scientific assessment.

  Therefore, the majorityof firms develop the Weibo marketing are blind, and Weibo marketing is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How much benefit Weibo marketing canbring for enterprises, which is the enterprise most concern. However, thescientific studies abo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evaluation of Weibomarketing effect are in a state of scarc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hotel's Weib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eeplystudi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evaluation of the Weibo marketingeffec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ose existing research on Weibomarketing, it is assumed that the decision-makers from different hotelshold tiie same degree of attention on Weibo marketing. Then, this paperexplor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hotels' Weibo marketing effect from theWeibo users' perspective, analyzes the Weibo users' behavior guided byAISAS mode , tii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build the hotel Weibomarketing effect model with statistical software such as Excel and SPSS19.0.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iie Weibo marketing effectevaluation index hypothetical model, and then use AHP to build a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 this system takes the hotels' Weibomarketing comprehensive effect as the goal layer, influence effect,communication effect and transformation effect as the criterion layer,takes Weibo influence, brand influence , interaction effect, fans value,actual trading volum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as the sub-criterion layer,and takes 14 indexes such as Weibo influence index, brand hot degreesand brand search as the index layer.

  Finally, thi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applied to Ningbo HowardJohnson Plaza Hotel and Ningbo Riviera Hotel. Through the observationand data collection of the hotels' Weibo, measure the hotel Weibomarketing effect index with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The resultsshow that these two hotels have little effect about Weibo marketing:

  1. Both hotels did not make full use of Weibo to launch various marketingactivities, Weibo marketing is still at a low level, and Weibo marketingdid not make the hotel brand awareness has obvious improvement;

  2.Those hotels are not ideal about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commentand praise by Weibo users. Among their fans, the ratio of certified fans islow, while the ratio of active fans proportion is relatively substantial, andfew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re organized. So, how to attract a large numberof fans, and enhance the fans value is an urgent problem;

  3. The actualtrading volume is not optimistic. Although there is a higher satisfaction,customers release very few consumption experiences by Weibo during theinvestigation period. To some extent, both hotels reflect the problemsexisting in the hotel industry to carry out the Weibo marketing, thus, fortheir marketing situation, this article also brings up some suggestions andcountermeasures: 1. Accurate positioning, step by step;2. Grasp thefrequency and the best time on releasing information; 3. Showpersonalized content;

  4. Online and offline marketing activities arecombined together; 5. Increase effective fans, pay attention to interactwith fans.

  KEYWORDS: Weibo marketing; Influencing factors; Effect evaluation;Indicator system

  论文英文摘要范文【2】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和分享开始向互联网这个平台转移。

  鉴于在杜交网络上信息传播独到的优越性,很多营销者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看到了商机和潜力,并希望自己的信息能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有更好地推广。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这类营销信息中,究竟是什么因素与人们最终的转发行为有关并且影响最大。

  以往关于人们的在线行为的研究中,有关于人们的在线购物行为的研究、关于知识在线分享行为的研究但是很少有关于营销信息在线分享行为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结合社会学、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各领域的理论,研究营销信息的传播影响因素。

  文章将从社会学交换理论中的期望奖励和交换成本理论中的成本两个变量,加上互联网环境下常见的信任变量,这三个变量对人们在线转发行为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

  同时,将三个变量细分成不同的维度,与一条典型营销信息包含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维度、不同变量对最终分享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主要数据收集研究平台,把社交平台上营销信息中具有典型性的有奖转发类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信任的影响最明显,其包含的对信息源、信息内容和制度规范三个维度的信任影响显着;其次是成本,其包含的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两个维度均表明影响显着;另外,期望价值及其包含的两个维度对转发的影响都不大。

  最后,本研究结合营销信息中包含的关键因素和研究结果,为营销者提供了设计未来营销信息的侧重点的建议,也为社交网站的平台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本研究结论可从商业应用推广至公益、教育、舆论等各领域的应用,平台适用性也可从新浪微博延伸至微信等其他社交平台,因此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分享;在线行为;信息传播;交换理论;信任;有奖转发

  Abstract

  A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s and the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prospers,moreand more information are spreading and shared through the Internet. According to the uniqueadvantage that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owns, many marketers also see the business andpotential market there. They are also considering spreading the marketing information throughthis platform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The research aims at find out thos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eople's online sharing behaviorabout marketing Information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are studiesanalyzing people's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or onlin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But thereare few analyzing online marketing information sharing behavior.

  This study uses theoriesfrom sociology, ethology,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to study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onlinesharing behavior. It's based on the three main variances: Expected Reward from sociology andethology, Cost from economics, and Trust from the psychology but always mentioned underthe internet condition.

  These three variances were divided into more dimensions and differentcharacters of the marketing information were matched to them. We used factor analysis andregression analysis to find out which factors have more influence. The data was collectedthrough Sina Weibo platform and sample was based on marketing information of rewardingrepost.

  It turns out that Trust has the most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online sharing behavior,including dimensions of trust in information source, trust in information content and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Seal Programs)。

  Influence of Cost ranks second,both of the twodimensions are contributive. Expected Reward has the least influence. In the end, the thesisprovide marketing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according to the key factors in a marketinginformation and the study's result. The conclusion could be applied not only for commercialusage but also for commonweal, education or public opinion spreading. It also supports SNSplatforms other than Sina Weibo. All these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is study is meaningfulin practise.

  Keywords: information sharing; online behavior; information spreading; exchangetheory; trust; rewarding reposts

  周边绩效理论综述【3】

  摘要:周边绩效是绩效模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回顾,总结了近20年来关于周边绩效的研究成果。

  文献研究说明,关于周边绩效学术界在以下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绩效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周边绩效独立地贡献于组织绩效;周边绩效是指那些支持组织的、社交的、心理环境而间接作用于组织技术核心的行为;周边绩效受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个性对周边绩效有决定性作用;作为社会互惠系统中的一员,员工基于交换和回报来获取一种支持感,而愿意表现周边绩效行为。

  但是,关于周边绩效也存在很多争议的领域。

  关键词:周边绩效 任务绩效 个性 社会交换理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团队合作的盛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许多工作来说,服从组织目标、与同事密切合作、积极帮助同事、支持上级等周边行为越来越受到组织的重视。

  这使得传统的一维工作绩效模型不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周边绩效理论因此应运而生。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整理近20年来周边绩效的研究成果,为未来周边绩效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一、周边绩效

  1.周边绩效概念的提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团队合作和团队管理日益兴起,传统的单一绩效论不再符合企业实际管理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多维度的组织绩效模型(Katz&Kahn,1978;Orgen,1988;Brief&Motowidlo,1986;George&Brief,1992)。

  其中,Motowidlo和Borman(1993)从绩效的行为角度出发,提出了二维绩效模型: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任务绩效,指直接作用于组织技术核心的行为,包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产品、服务的行为以及对技术需求的维修和维持。

  而周边绩效是指侧重于支持组织的、社交的、心理环境而间接作用于组织技术核心。

  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开启了长达20年的周边绩效的研究。

  2.周边绩效独立性的实证研究

  Motowidlo和Van Scotter(1994)以美国空军机械师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即: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对企业总绩效有其独立的贡献;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预测因素不同,验证周边绩效的独立性。

  实证结果显示,任务绩效和总体绩效评价的相关系数为0.43;周边绩效和总体绩效评价的相关系数为0.41。

  另外,他们发现经验因素在预测任务绩效时更有效;个性因素在预测周边绩效方面更有效。

  至此,作者认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是有必要区分的,因为它们各包含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可独立作用于总绩效。

  Conway(1996)采用多质-多评定者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内在一致性和独立性。

  作者认为,工作绩效至少是由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构成的,这个结论在非管理类岗位中有更明确的区分。

  周边绩效的一个维度“与他人合作”与任务绩效的区分大于其他几个维度。

  国内学者关于周边绩效的实证分析说明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可区分,但它们之间有重叠,与Conway的结论基本一致。

  蔡永红、林崇德和陈学峰(2003)以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生评价教师时主要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论是,学生评价教师绩效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职业道德、职务奉献、助人合作、教学效能、师生互动和教学价值。

  前三个因素是周边绩效,后三个因素是任务绩效,但这六个因子的相关性很高,并不完全独立。

  2004年,他们构建了同事评价教师绩效的结构并进行验证性分析。

  他们提出同事评价教师绩效的结构也包含六个一阶因子,即职业道德、职务奉献、助人为乐、教学效能、教学价值与师生互动。

  其中,前三个为周边绩效,后三个为任务绩效,但二者的相关性较高。

  王辉、李晓轩和罗胜强(2003)采用验证性分析的方法,认为在中国的商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是可分的,它们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

  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工作奉献可以预测员工的提升可能性;只有任务绩效能预测员工的离职意向。

  但它们之间有较大的重叠,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偏高(人际促进0.74,工作奉献0.84)。

  通过对中外学者实证研究的总结,可以确定工作绩效至少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方面,周边绩效能独立地解释总绩效变化。

  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它们关注于完成任务本身还是人际互动。

  任务绩效行为是硬性行为,它不受情境等因素的限制,直接作用于组织效率;周边绩效行为是软性行为,它会受情境、组织环境、人际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是一种可由外界刺激、诱发的行为,而本质是一种自我控制的量裁的行为,即它是由内、外部综合作用的,通过构建出良好的社交环境支持任务绩效行为,间接作用于组织效率。

  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的预测因素的差异。

  任务绩效受限于工作特征,因此任务绩效的变化主要归于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差异。

  周边绩效是受个人动机和驱动影响下的并且较少受限于工作特征的绩效,动机和个性更能预测周边绩效。

  但是,这个二维绩效模型受工作性质限制。

  例如,非管理类岗位的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区分度更为明显;管理类岗位的工作综合性较强,区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难度很大;在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影响下,整个社会系统强化了一种关系网络,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区分难度更大。

  所以,本文认为,在讨论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的时候,应该基于不同的工作簇,较为细化地讨论它们与总绩效的关系,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总绩效的变化。

  二、周边绩效的维度

  从1993年Motowidlo和borman提出周边绩效概念以来,西方学术界对其包含的维度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

  大致上分为五种。

  Borman和Motowidlo(1993)将周边绩效分为5类:第一,主动执行不属于本职工作的任务;第二,为了有效完成工作所付诸的持之以恒的热情和超常规的努力;第三,帮助别人以及与他人合作;第四,坚持严格执行和遵守组织规则、程序;第五,认同、支持和维护组织的目标。

  Scotter和Motowidlo(1996)提出了经典的周边绩效二维度: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

  人际促进包括协助同事完成工作的合作行为、体谅他人行为、帮助行为;工作奉献,包括支持组织目标的自律行为、动机行为。

  Organ(1997)作为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代表,从组织公民行为的角度提出了周边绩效的五个维度,包括利他行为、文明礼貌、运动员精神、责任意识以及公民美德。

  Conway(1999)把管理者的绩效分为四个维度。

  任务绩效分为两个维度:技术-行政管理任务绩效(Technical-administrative Task Performance)和领导任务绩效(Leadership Task Performance);周边绩效两个维度:工作奉献和人际促进。

  Coleman和Borman(2000)把周边绩效整合为3个维度:(1)人际关系公民绩效:是利于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包括助人、合作、社会参与等;(2)组织公民绩效:利于组织的行为包括遵守规章、认同组织价值观等;(3)工作-任务责任感:利于工作或任务的行为,包括对工作的持久热情和额外努力、对非正式任务活动的自觉执行等。

  国内学者也针对不同的行业提出了周边绩效的不同维度。

  他们认为,中国的周边绩效的维度与内涵与西方学者提出的不尽相同。

  下表为国内学者提出的周边绩效的维度分类。

  表1 国内学者关于周边绩效维度的内容汇总

  作者 研究对象 工作绩效的维度

  陈胜军,刘国文(2010) 高科技企业的

  中层管理人员 周边绩效五维度: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企业协调和利他行为;遵守企业规则和程序;企业认同、支持和维护;额外付出

  陈亮,段新民

  (2009) 组织的中层

  管理者 组织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评价结构由5个维度构成:人际沟通、行事风格、领导行为、任务执行和敬业尽责

  陈亮,杜欣(2007) 教师 教师周边绩效的5维度论:工作热情及责任维度;助人与团队协作维度;遵守制度维度;组织认同维度;额外付出维度

  王登峰,崔红(2006) 基层党政领导

  干部 领导在评定自我和下属工作绩效的结构为任务指向和个人品质;下级在评定上级绩效时出现了四维度,但仍然可以分为任务指向和个人品质两维度。

  本文将中外学者的不同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关于周边绩效维度的研究从本质上是一致的。

  他们只是对Borman和Motowidlo(1993)最基本的5维度,结合具体的行业特点与群体特征重新进行不同的组合与分类;但他们均没有回答下列问题:Motowidlo和Van Scotter(1996)将周边绩效分为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后,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作业绩效和人际促进对整体绩效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对整体绩效的不同贡献将它们区分开。

  工作奉献也对整体绩效有贡献,但是不能完全与任务绩效和人际促进相分离,动机是周边绩效的一个重要成分,所以如何重新划分人际促进与工作奉献中交叉的部分,如何加入动机因素作为周边绩效的重要维度也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本文认为周边绩效应该包括三个维度:人际互动、工作奉献和组织维护。

  人际互动分为上级导向和同事导向。

  上级导向的人际互动包括支持和拥护上级的决定,主动为上级排忧解难等;同事导向的人际互动包括关心同事,主动提供帮助,团结合作等。

  工作奉献强调的是员工工作动力的因素,即愿意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完善自己的工作,如工作不挑剔、不抱怨;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等。

  组织维护,强调的是员工对于组织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类行为包括在公开场合愿意维护组织的声誉并积极宣传组织的理念;在组织陷入危机时,愿意与组织一起度过难关等。

  三、周边绩效的影响因素

  Motowidlo,Borman和Schmit(1997)提出的预测工作绩效的理论框架。

  他们认为,个人在个性、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学习经历,会导致知识、技能和习惯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最终决定了周边绩效和任务绩效的不同。

  这是研究工作绩效预测的最早的理论,后来的学者大多在这个框架下分析影响周边绩效和任务绩效的因素。

  图1 工作绩效的预测模型

  Bergman,Donovan & Drasgow,Overton(2008)验证了Motowidlo et al.的理论架构,证明程序性知识可预测周边绩效,而程序性知识反过来又会被非认知因素和认知能力影响。

  因为个性和认知能力均为程序性知识的前因变量,因此个性可预测周边绩效。

  以该理论模型为指导,学界就影响周边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个性能很好地预测周边绩效(Borman & Motowidlo,1993,1994,1997;Hogan & Shelton,1998)。

  具体而言,尽责性(L.A.Witt, Kacmar,Carlson & Zivmuska,2002;Beaty,Cleveland,Murphy,2001)、外向性(Beaty,Cleveland,Murphy,2001;Gellatly & P.Gregory Irving,2001)、怡人性(Beaty,Cleveland,Murphy,2001)、雄心(Hogan & Shelton,1998)等与周边绩效正相关,而自恋(Judge,Lepine,L.Rich,2006)与周边绩效负相关。

  社交技能作为个人差异的另一重要因素,社交技能能预测周边绩效(Jawahar,Meurs,Ferrisa & Hochwarter,2008;Hogan & Shelton,1998)。

  以个性和社交技能为主的内因对周边绩效的预测作用在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

  但是,当加入外部因素后,影响周边绩效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

  Devonish & Greenidge(2010)就组织公平与周边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显示,组织公平的三个维度对周边绩效有重要影响;并且,以能力为基础的情绪智力会对程序公平与周边绩效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即情绪智力高的人,它的程序公平与周边绩效之间的关系更强烈。

  Jawahar & Carr(2007)认为,在组织中,员工个体与直接上级和组织的交换关系最密切。

  这种未明确的责任,会随着员工感知到的组织支持和上级支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员工在和雇主不断的交换过程中,能明确知道组织对他们贡献的认可程度、是否尊重他们以及关心他们个人的情况等,如果是,员工就会更多地表现为对组织的周边绩效;另一方面,如果员工从直接上级那里得到更多的积极的绩效评价,那么员工会表现出更倾向于直接上级的周边绩效。

  另外,文章实证分析的部分论证了来自组织和直接上级的支持能对低尽责性的员工产生补偿效应,即产生积极的周边绩效。

  L.A.WITT,Kacmar,Carlson & Zivmuska(2002)探讨了组织派系斗争和个性交叉作用对周边绩效的影响。

  作者认为,组织政治环境对周边绩效有不利影响。

  这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员工更多的是进行自我推销,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组织目标。

  实证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内向性员工在组织派系斗争中的周边绩效负相关程度更大。

  这也说明了组织环境对员工周边绩效的影响。

  Beaty,Cleveland & Murphy(2001)指出,情境会影响个性与周边绩效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低情境下,员工更容易表现出周边绩效;对于低神经质和高怡人性的员工来说,在高情境下,比其他的人更能表现出周边绩效的行为。

  Gellatly & Irving(2001)的研究指出,管理者个性与周边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工作自主性影响。

  当管理者工作自主性更高时,外向性与周边绩效的关系更强烈,怡人性与周边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而当工作自主性低时,怡人性与尽责性均与周边绩效负相关。

  综上,本文认为影响周边绩效的因素如图2所示:

  图2 周边绩效的影响因素

  其中,个性是周边绩效的内在动力。

  个性是人与环境的中介,同时,它是层次众多的心理组织,如自我态度、精神自我、社会自我和社会知觉等系统。

  受个性内驱动力的作用,会刺激有目的的、有内在动机的行为。

  因此,内倾性和外倾性的员工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周边绩效行为,满足自己内在的动机。

  已有的文献支持外倾性员工更容易或表现出更大程度的周边绩效。

  组织软环境包括组织公平和组织派系斗争。

  周边绩效作为支持任务绩效的社会的、心理的环境,会自然与组织环境相适应。

  组织环境会起到增强或减弱周边绩效的作用。

  当组织公平程度更高、派系斗争简单时,员工处于透明的、公开的、公正的组织环境中,他们更愿意表现周边绩效行为,因为此时的周边绩效行为对员工个人是有利的,可满足他们的个人动机;当组织公平程度差,员工处于复杂的派系斗争时,组织环境阻碍了员工表现周边绩效行为。

  工作特性包括工作自主性和情境。

  当工作自主性程度高时,员工获取的隐性的权利等内容会更多,员工有动力表现周边绩效。

  情境则与工作任务相关。

  当工作任务较为简单时,员工有时间和精力表现周边绩效;而当工作任务较为复杂时,员工更多的是集中于完成任务绩效,周边绩效的表现会受影响。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这主要源于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各自的利益,企图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来选择相互作用;社会交换是组织成员承担组织没有明文规定的职责,从而和组织形成的一种交换行为;社会交换是结合物质利益和心理利益的。

  员工既可获得薪资报酬、信息分享等,同时也能获得组织对其的信任、承诺等。

  当组织加大对员工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等,作为回报,员工愿意通过表现周边绩效这种行为,支持任务绩效的实现,促进组织效率,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

  该理论说明了周边绩效产生的回报心态。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周边绩效进行了文献回顾。

  通过对周边绩效的概念、维度、特征、影响因素、动因等内容的文献回顾,对过去2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文献回顾说明:(1)工作绩效至少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周边绩效能独立地贡献于组织绩效;(2)周边绩效是指那些支持组织的、社交的、心理环境而间接作用于组织技术核心的行为;(3)周边绩效受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个性对周边绩效有决定性作用;(4)作为社会互惠系统中的一员,员工基于交换和回报来获取一种支持感,而愿意表现周边绩效行为。

  更进一步,本文认为周边绩效的提出,对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要求工作分析的程序和内容作相应调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选拔、培训、报酬与评估等职能范畴。

  总而言之,周边绩效概念的研究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新的挑战。

  目前,周边绩效的争论依然很多。

  一是工作说明书能否成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区分标准。

  早期的学者认为周边绩效行为不包括在工作说明书之内(Van Scotter &Motiwidlo,1994,1996;Borman & Motowidlo,1993;Van Scotter et al.2000)。

  但是,Eugene,Kaye &Lori Foster(2009)对大量的工作说明书进行了文字性的统计,发现有相当比重的行为是有关于周边绩效行为的;同时他们发现,人际互动越多的工作其周边绩效行为也就越多。

  所以,他们认为工作说明书不是区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标准。

  这是因为周边绩效所涉及到的行为对组织的任何任务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是组织所要求的。

  工作说明书作为体现员工所有必备职责的规范文件,必须要规定那些支持组织的、社交的、心理环境等方面的行为。

  二是周边绩效与组织公民行为等概念如何区分。

  周边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概念,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概念,但是学术界往往把周边绩效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亲社会行为等概念混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是周边绩效的整体系统性不同,形成的定论较少。

  周边绩效的内在动机的研究内容还比较少,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

  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先,现有的周边绩效理论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内的研究比较零散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性和实证的支持性。

  因此,如何系统地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周边绩效就显得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其次,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有部分重叠,这种相关性是因为企业性质的差异,还是工作簇的影响,这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做出解释;或者还需要思考更深次的问题,究竟相关的因素是什么。

  另外,周边绩效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Borma,W.C.and Motowidlo S.J.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1993

  [2]Stephan J.Motowidlo & James R.Van Scotter.Evidence That Task Performance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Contextu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4,79,4:475-480

  [3]James M.Conway.Evidence for the Task/Contextual performance Distinction[J].Human Performance,1996,9,4:309-329

  [4]蔡永红,林崇德,陈学锋.学生评价教师绩效的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学报,2003,35,3:362-369

  [5]周智红,王二平.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J]

  [6]陈胜军.周边绩效理论与实践[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英文摘要】相关文章:

论文英文摘要10-06

英文摘要论文11-13

论文的英文摘要格式11-13

论文英文摘要翻译11-16

论文摘要英文格式10-05

论文英文摘要怎么写?10-26

论文英文摘要重要吗09-30

英文论文摘要范例09-30

英文摘要的论文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