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英文摘要
毕业生逃不掉的论文写作,大家写好了吗,以下的论文英文摘要相关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毕业生逃不掉的论文:英文摘要七大法宝【1】
毕业季除了不醉不休的散伙饭、搭帮结伙的毕业旅行,不得不提的还有让人头疼的毕业论文。英文摘要是一篇论文的眼睛,如何用一双顾盼神飞的眼睛赢得评审老师的心?今天小编就将告诉你如何又快又好地撰写出符合规范的英文摘要。
1. 什么是英文摘要?
ABSTRACT,是用最为浓缩的语言将你论文的核心内容表述出来。删去属于文艺青年的文绉绉的形容词!删去属于二缺青年的“机器译文”!只留下普通、平实的内容。
2. 怎样写英文摘要?
可以按照论文的逻辑结构撰写摘要,如概述、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展望的顺序。
概述(30词左右):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文内容。例如:This paper is… 或 This study focuses on…
目的(30词左右):用To…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使用 in order to 或者 for the purpose of 等较长的表述。
方法(50词左右):尽可能具体地说明操作的步骤,其中注意时态的使用。常用的词汇有:test, study, investigate, examine, analyze, measure, application 等。
结果(50词左右):直入主题地摆出结果,如 This paper shows… 或 The results are…
结论(60词左右):删去类似于“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的赘语,逐条罗列出结论。
展望(20词左右):指出研究对未来的意义,如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或指出不足。
3. 英文摘要有多长?
一般情况下用一段的篇幅完成英文摘要,特殊情况可以分成两到三段,但最好不要超过三段。长度一般为200字到300字之间。
4. 英文摘要用什么语态和人称?
规范的学术文章通常采用被动语态,突出信息。但由于主动语态的表述更为清楚,现在有些地方也要求采用主动语态。
5. 英文摘要用什么人称?
最好不要出现I,we等第一人称代词,而是使用第三人称,如the author等。
6. 英文摘要用什么时态?
摘要的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表示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般过去时或现在完成时,用来表明一定范围内的结论或是某一过程的延续性。描述具体的动作时通常用一般过去时,总结主要的结果时通常用一般现在时。
注意:用paper 做主语来描述论文概况时后面常用一般现在时:This paper aims to focus on… 而采用study 来描述相同的内容时则常用一般过去时:This study investigated…
7. 一定不能出现的东西
不常见的术语,插图,表格,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中文标点,过多的形容词,无关的背景资料,自我评价等。
幼儿文化研究【2】
[摘要]当前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存在着过度依赖心理学而相对忽视社会学、文化学等倾向。
这种倾向在强调幼儿教育科学化的同时,忽略了幼儿作为特定时期特定地域的群体的文化存在――作为群体的幼儿,受种种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行为与价值观念。
因此,对幼儿的生存状况进行文化学的研究,可以从更广泛和更具有批判性的角度,帮助我们省思教育和幼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儿童中心主义;幼儿民间文化;幼儿大众文化
一、儿童中心论批判
20世纪初期以来兴起至今仍不衰落的儿童中心主义,在其百年的历史中几度起落,可谓历尽风雨沧桑。
相对于教师中心或教材中心而言,儿童中心的利弊功过已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并在一种中庸的意见中达成共识。
但本文要说的是,儿童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它存在着内在的局限和不彻底性。
儿童中心主义有两个相互联系的缺陷:其一,按照该思潮的代表人物杜威的观点,传统教育之积弊在于校内校外的隔绝分离。
但是儿童中心主义本身也在这种分离的惯性控制之下。
这表现在它只是一种教育领域内部的运动,而不涉及更宏大的社会文化领域。
如果我们联系现代社会风起云涌的女权主义,那么儿童中心主义在性质上同女权主义一样应当都是社会处境不利群体在宏观的社会权利和权力领域的不平之声。
但是儿童中心主义并没有像后者那样扩展开去。
其二,这一局限所导致的结果或其具体表现,就是儿童中心主义只关注儿童的心理,也就是只关心在学校内部改善儿童的处境,更准确地说是通过掌握儿童心理、理解和尊重儿童的表现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儿童中心主义不关注儿童的文化内容,也就是儿童作为人类的一个自然阶段的群体固有的、同时又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言语、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儿童中心主义仍然是以成人的标准为参照系,由此儿童文化就没有获得任何独立实在的意义,也就不能获得实质性的关注。
由于这两个内在结构的缺陷,儿童中心主义还带来另一个更严重的附带后果,就是它对于社会领域的忽视和对于儿童心理的独特的年龄阶段的过分强调,并且这一切都是在尊重儿童的名义之下进行的。
它的部分的成功和盛行,反而更加将儿童从整体的社会中孤立出来,更加强化了儿童的幼稚性。
因为儿童中心主义尽管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心理,但是所尊重的是儿童的不成熟心理。
单纯强调儿童的心理,最终发展的逻辑必然仍将是训练式的教育(不管它是实质训练还是形式训练),于是所谓的生活教育就只能是一纸空文。
存在着不成熟的心理,却并不存在不成熟的文化;存在着文化相对主义,却并不存在心理相对主义。
然而一种幼稚的儿童心理观的不合逻辑的扩大,导致了一种幼稚的儿童文化观。
这实际上是取消儿童文化的独立性,是无视儿童的文化存在。
儿童中心主义在这方面不但没能作根本的改进,反倒做了帮凶。
二、幼儿的民间文化
有一次在幼儿园大班做观察,我发现了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
例1:教师正在组织一个美工活动,内容是让幼儿画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汽车。
现场的效果从我们几个站在一旁的观察者看来是不大好的:教师一开始费了好大的劲宣讲规则和绘画要领,结果到动手画的时候还是有许多幼儿不知所措,于是教师又满头大汗地来回奔波于各个小组之间,仔细地叮咛,手把手地教。
最后这个活动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预期。
其时我注意到在活动室的一边,有四五个男孩子坐一起,丝毫没有受到混乱的活动室的影响,自顾自地边聊边画,有的自言自语,有的指手画脚,有的紧皱眉头,有的眉开眼笑。
但不一会儿就都画完了,看看老师还在忙乎,几个孩子于是就摆了起龙门阵:
幼儿甲(俯过身去看了看幼儿乙的画,对乙说):“哎,你的车怎么画成那样!乌龟不像乌龟,汽车不像汽车。”
另外几个幼儿闻言站起来,趴过去看乙的画。
丙对甲的意见表示赞同,并小声对甲说:“他画的是稀巴烂。”甲听了大笑不已。
这话和笑声被乙听到了,他看了看甲和丙,又看了看自己的画(汽车画得很小,确实有点像小乌龟的样子),有点儿恼羞成怒。
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拿起铅笔,在自己画纸上胡乱涂抹了几笔,然后自我解嘲似地拿起画来对其他幼儿说:“看,这是我画的稀巴烂。”
不料这一举动却起到了明显的搞笑效果。
一桌子的幼儿对乙的这一行为大为捧腹,而乙也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恼怒到皮笑肉不笑,最后到自己也开怀大笑起来,而且还带着一丝得意。
当时的场面颇为热闹(但是还没有影响到其他幼儿,所以,也没有引起其他幼儿的注意)。
让我觉得惊奇而且不解的是,在我看来这样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在这几个小朋友间引起了如此的轰动效应,以至于他们笑的时候,身体整个地向后仰去,而且笑得如此爽朗。
我不禁想起电视剧《水浒传》里的场景,觉得这些孩子有着十足的梁山好汉的气魄与风度,一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架势。
这种毫无必要的夸张的笑,原本会是一种很幼稚、很可笑的举动。
但是我看到的情景是如此真实感人,我惟有羡慕和赞美。
心理主义可以充分地解释幼儿的自我解嘲行为,能够描述个体心理在这个事件中的转变历程,但是它不能解释一个整体性的现象。
心理学站在科学的高度将这种行为判定为幼稚。
但这却是幼儿最真实生动的生活,这种生活是自足的、自我完整的。
后来我想,这大概是幼儿的民间文化。
幼儿并不认为自己的绘画有什么问题,但是同伴的嘲笑一方面给了他压力,另一方面又给了他评判的角度;而孩子对自己进一步的审视造成了他的窘迫难堪。
于是,他用自嘲来摆脱这种难堪的境地,恰恰是这种自嘲获得了群体的赞赏。
于是,在一种狂欢的气氛中幼儿意外地解救了自己,消解了使自己难堪的绘画的评判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体心理的机制,有社会心理的现象,然而聂为关键的、最具戏剧性的环节是那个“意外”,即群体自发的一致的舆论――批判和赞赏。
这其中存在着文化的核心成分:群体认同的价值规范。
这种价值规范在幼儿这一年龄阶段(其实它一直延伸到整个人生阶段和整个人类历史阶段,但是可能在幼儿阶段更加明显罢了),并不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偶然的心理反应,而是一种稳定的文化特征:一种由诙谐和幽默、颠覆和造反带来的积极的再生,这是一种幼儿的狂欢文化。
这种狂欢文化在幼儿园通常有如下几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1.在不利、被动和失败的情况下,通过创造、变更、自我嘲讽等等,使原来的标准或规范变得可笑。
这又有如下三种情况。
(1)摆脱尴尬。
与前面的自嘲相类似的现象还有:幼儿在一些规则游戏、体育游戏或者表演活动中,常常会由于一时的失误或应变不及而造成可笑或难堪。
这常常会给幼儿带来挫折和对于某一类型活动的条件反射式的排斥。
但是在比较宽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的、没有严格的成就标准、气氛比较活跃、观众参与自由而积极的情况下,当事者常常会由于自我意识到某些动作可笑,而变本加厉,故意夸张和强化这些动作,从而一方面摆脱了严肃性而获得戏剧性,另一方面也获得了人民性――他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个体,而成为全体发笑的观众中的一员。
(2)反对苛刻的制度。
下面是我在一个幼儿园的小班里看到的情景:
例2:在午饭后的漱口、临睡前的刷牙环节,盥洗室往往因为水龙头数量有限而人数较多导致拥挤。
为了培养孩子养成排队等待的良好习惯,避免争抢和混乱,聪明的教师特地编了一首歌谣教小朋友们边等待边对唱:
“前面的朋友快一点。”“后面的朋友等一下。”
等待是良好习惯,需要培养,教师的方法也良好有趣。
但小孩子的天性是:好嬉游而不喜拘束。
所以个别好动者就设法在等待的环节里找些乐子。
于是就有孩子改编歌词:
“前面的朋友呜啦啦。”“后面的朋友吹喇叭。”(孩子并不是规规矩矩地唱,而是将漱口杯倒过来,扣在嘴巴上,发出一种呜呜的声音。)
此言一出,孩子们忍俊不禁,并竞相效仿。
这个孩子见大家都十分买账,便更加得意忘形,不断推陈出新:
“前面的朋友梆梆梆。”“后面的朋友乓乓乓。”
“前面的朋友敲三下。”“后面的朋友哇啦啦。”
此举屡试不爽。
孩子们或跟随其后,或稍作变化。
娱乐归娱乐,秩序还是很好的。
教师也不横加干涉。
本性是需要加以约束的。
但是本性的约束会激发另外的本性。
幼儿对教师的约束稍加变形,便以有趣的、合乎韵律的“艺术化”的方式获得了群体认同;同时借助于对象化将那原本高高在上的标准降低,借助于笑声将那原本严肃的规矩变轻,从而获得了狂欢的快乐,得到了意外的欣喜。
这是幼儿自己的幽默游戏,好像也是民间文艺创作中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
如果说上面的纪律是合理的教育要求,那么下面这个事例则是不合理的规范:
例3:在一个常规纪律、行为习惯十分严明的幼儿园里,有一天,一位教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幼儿上厕所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且长时间上厕所的人越来越多了。
教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经侦察后发现原来一拨一拨的孩子在里面愉快地聊天呢!
每个人都有表达和交流的需要,这是心理学完全可以解释的;教师对于幼儿心理的无知状态导致上述现象,也使教师产生疑惑。
但是其中显然还有超出心理的成分:厕所里的聊天意味着规范的偏离,偷偷摸摸反显出隐秘的快乐;这份快乐又意味着群体一致的反抗。
厕所与稀巴烂,闲聊与搞笑,这些都是严肃生活中的造反,是话语中的诙谐,是日常单调生活中的节日与狂欢(《水浒传》文化正是这种造反的、诙谐的、狂欢的文化)。
其中充斥着人的非理性的滥觞,理性常规的闲置与推翻,日常生活秩序的颠倒,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愿望的释放和发泄。
但是这些又都是以被允许的形式,在被允许的时间和空间里,使一般不被允许的心理、态度、言语和行为合理化。
在许多幼儿园里,当过渡环节安排不够紧凑、幼儿静坐时间过长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幼儿偷偷地做一些表演性的动作,以求一乐。
这往往是教师所不允许的。
简单的直接针对的措施往往无济于事,但是符合幼儿心理的迂回的手段却常常很奏效。
在教师不断的重复之下,幼儿不断地被社会化,而幼儿自发的群体文化,“幼稚”“可笑”的现象越来越少。
这似乎也确实是教育的目的。
(3)反抗制裁和被忽视。
在集体活动的时间里,教师往往将那些好动的幼儿从群体中隔离出去。
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论这种做法的危害性,但想说说这些幼儿通常在这些情况下的表现:他们常常会做出比平常更古怪的、故意干扰其他幼儿的逗乐动作――在地上爬来爬去,或在地上打滚,但是他们并不会做出更过激的破坏性行为,如怪叫、扔东西等等――这表明他们即使在造反和捣乱的时候对自己仍然是有约束的,或者是有一定理性的。
这种努力有时能够成功,有时却很失败,甚至招致更严厉的制裁。
如果教师是有经验的,他不但不会去理睬,而且也会设法不让别的幼儿注意孩子的这些拙劣表演。
2.主动的创新的幽默。
这常见于幼儿自己的游戏中。
例如从前有所谓“城门城门几丈高”的歌谣游戏,有好事者取其谐音,变更曰:“城门城门鸡蛋糕”,以博一笑。
从上面简单例举的现象中,我们可以初步窥见幼儿民间狂欢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它是自发的;它以笑为目的且以笑为其发挥作用的基本机制;它包含了个体的创造但同时又是群体对于这种创造的认同和采纳;它可能是言语的,也可能是动作的,或者是这两者的结合;它包含了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倒转、拟人、双关、谐音等等;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在方式上也有一定的范围,这使得幼儿的民间文化不仅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非理性的,而且同时又是理性的,它是一种民间的审美理性。
我认为,幼儿的文化是确乎存在的,并且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种文化由于它的非主流特性,也由于幼儿的非自觉性而被压抑在社会文化的无声的底层,成为民间的文化。
并且由于幼儿被看作是不成熟的、无权利的,所以他们的民间文化常常要用在合理化的秩序范围内的幽默与狂欢来表现,通过他们自得其乐的反抗来表现。
并且这种文化至今没有获得任何独立性。
所以这种幽默与狂欢虽然具有狂欢的本质特点和基本特征,却得不到展开。
社会上有专门的狂欢节,这个狂欢节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充分自由的,往往可以持续数日。
但是在幼儿园里,幼儿的狂欢行为虽然常见,却十分拘束而零碎――不论是时间、空间,还是心理。
这也是一种文化无权的体现。
三、幼儿的大众文化
上述种种文化的表现,往往被教师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作是胡闹、不守规矩、捣乱,扰乱活动秩序和活动室常规,有损教师的威信和权力。
而这时候心理学的作用便是规劝人们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例如呵斥、体罚、情感或机会的剥夺等方法,而选择使用更为有效的、正面的、诱导性的措施,例如许诺(“只要……就……)、直接强化(表扬)、替代强化(树立榜样)、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等等。
这是民间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具体过程。
幽默、游戏、狂欢、戏拟等现象所遭到的人为的压制和所受到的条件上的限制,是由整体社会变革和生存环境的变化所致。
而与这些压制和限制同时发生的,有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原因,幼儿的大众文化就因为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而演变出两个主要的领域①:
1.幼儿园不再是一个自然的生活环境,而是一个组织化的机构,必然有它自己一整套将现存的制度合理化的话语系统,以塑造幼儿的角色并规范他们的行为。
“幼儿园真好玩”“老师像妈妈”“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们都爱幼儿园”……这些都是幼儿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里的主流文化,同社会主流文化中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单位等意识,同祖国是母亲、单位是我家等神话并无二致。
这些话语诉诸人的情感的崇高与天性的真诚,是对个体情感上的规范。
而幼儿个体和群体对于这些规范的服从与内化,便形成大众的主流文化。
经过教师的教育改造,狂欢文化中的双重性被单纯的严肃性所取代,审美的创造和欣赏将转向功利的大众化行为,如告状、邀功领赏,或用内化的道德或规范标准去反对或制裁自己的同伴。
即使小班三四岁的幼儿,也会阳奉阴违,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这种阳奉阴违在一般情况下是消极的、不健康的,既非民间文化,也非大众文化。
但是有时候它成为一种个体求生存和自我保护的心理方法,幼儿通过机智幽默的创造而为群体所接受,并可能将自己从不健康的心理中解救出来,从而获得心理释放,赢得主动。
2.如果说幼儿园的大众文化是政治性的、计划性的,那么家庭和社会的大众文化则是商业性的。
现代社会的权力除了政治、司法和行政三大方面,还逐渐确立了另一个无所不在的权力体系――大众媒介,包括电影、电视、杂志、报纸、图书,等等。
这个权力体系主要由市场操纵,有时兼顾政治主流文化的要求(例如宣扬伦理道德或市民规范的小人书)。
卡通片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可以说是幼儿的第二生活,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时候已经取代了第一生活――从前的幼儿生活,因为从前的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角色和行为往往是从真实生活中取材的,而现在的幼儿则常常模仿卡通片中的人物。
它是幼儿民间文化衰退的产物。
同时,它还使得这种衰退成为合理的必然,使幼儿不必因为户外空间的丧失、文化传承的中断而陷于无所事事、混乱的境地。
儿童食品广告的影响不比卡通片逊色多少。
这些广告不仅声情并茂,卡通化、MTV化(在我看来,MTV是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它同社会对幼儿角色规范要求背后存在着实体性政治权力一样,它的背后有着实体性的诱惑和煽动性的许诺。
四、从幼儿文化的角度对教育进行思考
心理学不仅在观念上取消了人们对于幼儿群体认识的文化意识,还在后果上造成了一种伪装的民主景象。
这种民主打着尊重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素质,开发幼儿的潜能,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等等幌子,对幼儿实施了全方位的控制。
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给人们带来使命感和自信心,教师由此感到自己有必要也有能力控制幼儿一日的全部生活。
并且原先不那么理直气壮的东西,如直接的集体教学活动,在加入了心理学的支持,被“游戏化”之后,也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生存与发展,不能互相损害;制度和创新,也应当得到辩证的统一。
如果我们在重视将幼儿纳入社会化的轨道的同时,在维持我们整个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的制度现实的同时,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还能重视幼儿当下的生活体验,重视他们的快乐和欢笑以及无拘无束的戏耍,重视他们民间文化创作的智慧,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他们的文化存在。
而幼儿的民间文化,如果是在宽容的氛围中,将不仅仅是、也可能主要不是表现为狂欢的文化,而表现为他们对世上万事万物自由而独到的、又具有群体性的看法。
法国思想家福柯有一个基本的见解:主体得以被约束的工具,常常就是他们得以创造性地表达他们自己的工具。
[1]这可以作为幼儿狂欢化行为的有效解释之一。
幼儿的创造性行为尽管针对规范却不破坏规范,如果教师能给予宽容就好了;如果教师能够在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之外,重视给予幼儿以相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结伴,只对他们提出必要的规则要求而不横加干涉,尤其是不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就好了;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保护而不是嘲笑幼儿的“幼稚”,如果社会能够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和讲自己话的机会以及社区户外活动场地足够安全而宽阔就好了。
那样的话,我们才有可能在约束和创造之间获得根本的平衡。
席勒将游戏看作是实现人性整合的方式和标志,认为游戏的意义就在于把人从感性的欲望、功利的需要这两重限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感性与理性相协调的自由。
[2]在许多美学家和哲学家眼里,游戏是一种理想的和谐与均衡,而这一点我们在上面的案例中已经领略到了。
上面的案例表明民间文化本质上具有游戏精神。
民间文化、主体间性(熟悉的同伴群体、自由的交流、默契的理解)、生活世界(追求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追求本我生命的文化表现与感受),是个体生存的精神土壤,是一切意义价值的源泉。
教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功利性的,而这种功利性也常常影响到一切层次上的教育者对待游戏的功利性的态度(诸如游戏教学化)。
当教育的功利被过分夸大时,它在损害游戏和幼儿的民间文化的同时,也必然损害自身的效果,因为民间文化、游戏实在也是教育的土壤和根基。
前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狂欢文化有再生功能,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民间文化具有治疗、拯救功能。
①幼儿园是一种要求进取的组织,个体在其中必然会遭遇失败的挫折,产生被约束的烦躁和被抑制时本能要求释放的焦虑,而民间文化或者游戏正好以一种有分寸的、非破坏性的、审美的方式,使个体和群体能够通过日神状态的陶醉和酒神状态的癫狂,反抗必然性,扭转挫折,从而获得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获得一种健康的心理,获得洗礼和再生①倘若教育不知道从时间、空间、职能、功能等方面限制自己,认为儿童的一切都应当通过教育来解决,那么我们不仅会忽视民间文化所具有的天然的再生机制,而且会剥夺民间文化发挥作用的可能。
这一点,或许可以看作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于教育的批判进而对于教育所作的限制吧。
进一步来讲,如果教育不仅有塑造和传承的功能,还负有改造社会的使命,负有更新时代精神的重任,那么教育实在是要再谦虚一些,要看到民间文化和游戏具有宝贵的精神和作用。
但是在所有这些之前,首先要保证一点:存在于教育机构一切方面的制度化的权威和规范是否有足够的宽厚和包容,能够容忍来自民间的暂时的颠覆、嘲讽和戏弄?当然,这只是适度的“允许”而已。
否则,倘若教师以悲天悯人的良好心愿,对此加以提倡乃至欣赏和纵容,那么不仅规范会遭到破坏,而且民间文化就不复为民间文化了。
主流文化同民间文化之间保持严格的距离,互不侵犯互不迁就,于各自都是必要而有益的②。
参考文献:
[1]路易丝-麦尼克.福柯.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唐朝牡丹特点【3】
摘 要: 牡丹是富贵繁荣的象征,历来受到国人的厚爱。
牡丹得名其来久矣,且有多种别名,品种也很繁多。
有唐一代,牡丹在各地广泛传播,芳传天下。
牡丹适应唐人艳丽的审美观,因此被称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唐人种花、赏花、赋花之俗成风,掀起了牡丹热。
关键词: 牡丹 唐朝 繁盛状况 原因
牡丹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世人的喜爱,有关牡丹的文章资料很多,但都很零散,专著也很少。
唐朝是中国古代的繁盛时期,牡丹在唐朝受到专宠,生逢其时,牡丹的传播正值诗歌盛行之时。
本文拟以唐诗为一线索追根溯源介绍牡丹的得名及其特点,初探牡丹在唐朝的传播,研究牡丹在唐朝繁盛的状况及原因。
一、追根溯源
牡丹得名其来久矣,最早是作为药物见载于一部古书《神农本草经》中,即关于“丹皮”(牡丹根皮)的介绍,对于这一记载,人们一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可能就在于其书不见牡丹全称。
此后,东汉的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有“大黄牡丹汤方”。
可见,牡丹一名早在秦汉即已出现。[1]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道:“牡丹,前史无说处,惟《谢康乐集》中,言竹间水际多牡丹。成式检隋朝《种植法》七十卷中,初不记说牡丹,则知隋朝花药中所无也。”[2]段成式指出隋朝没有牡丹,意味着隋以前没有牡丹,但他并未对南朝谢灵运提到牡丹一事作出解释。
此处存疑。
明王象晋《群芳谱》云:“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鼠菇’,一名‘百两金’,一名‘木芍药。’”[3]鹿韭、鼠菇、百两金之名,均见于《本草纲目》,未详其意。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两种:有草芍药、木芍药。
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矣。”李时珍在芍药释名中指出:“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
……俗呼其花之千叶者为小牡丹。”[4]无论是崔豹还是李时珍都认为芍药与牡丹是两种不同的花卉。
然而牡丹亦有“木芍药”之名,是因其花可爱如芍药,且为木本,故得此名。
事实上,唐人很少将牡丹与芍药混为一谈。
王贞白在《芍药》诗中写道:“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5]将二者区别得再清楚不过了。
牡丹亦有“富贵花”之号,宋周敦颐《爱莲说》亦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又有“国色天香”之誉,太和、开成中,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李正封的诗句当时被认为是刻画牡丹最得神者。
此后,牡丹便有了“国色天香”的美称。
另外,牡丹还有“花王”之名。
宋陆佃《埤雅》云:“今群芳中牡丹为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又或以为花王之副也。”[6]
牡丹品种繁多,宋人朱弁《曲洧旧闻》中云:“欧公作花品,目所经见者于二十四种,后于钱思公屏上得牡丹凡九时余种,至张�撰谱三卷,凡一百一十九品。
大观政和以后,花之变态又有在�所谱之外者。”此处指出宋朝时牡丹已达一百余种。
明人陆凤翔作《亳州牡丹表》,则竟达269种之多,内又分神品、名品、灵品、逸品、能品、具品六类。
在这么多的品种中,尤以姚黄、魏紫最为著称。
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王,而魏花乃后也。”[7]
二、芳传天下
隋朝时,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异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
自此,牡丹进入了皇家园林,开始发迹。
然而,牡丹真正芳传天下则是从唐朝开始。
唐代牡丹的传播,裴士淹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在开元末年,从汾州(今山西汾阳)将牡丹带至长安。
《酉阳杂俎》云:“开元末,裴士淹为郎官,奉使幽冀回,至汾州众香寺,得白牡丹一窠,植于长安私第。天宝中,为都下奇赏。”[8]段成式还指出:“至德中,马仆射镇太原,又得红紫二色,移于城中。”[9]这说明唐代河东道(今山西省)牡丹品种齐全。
牡丹传至洛阳,似在元和年间。
元和中官至侍郎的徐凝在《牡丹》中写道: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百态破朝霞。
从“疑是洛川神女作”一句,可知诗中描绘的牡丹应是洛阳牡丹,加上徐凝还写过《洛城秋砧》和《秋游洛阳》,[10]看来此诗是他在洛阳所作。
江南有牡丹当在元和以后,《云溪友议》:“致仕尚书白舍人初到钱塘,令访牡丹花,独开元寺僧惠澄近于京师得此花栽,始植于庭,栏围甚密,他处未之有也。”[11]所谓“致仕尚书白舍人初到钱塘”,是指白居易于长庆元年十月任中书舍人,长庆二年七月任杭州刺史(治所在钱塘县),后于会昌年间“致仕”,可知牡丹大约在元和末年至长庆初才在江南种植。
白居易访得牡丹后,令人购得牡丹,有《移牡丹栽》一诗: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12]
唐末越州(治会稽县,今浙江绍兴)有牡丹,唐末至五代初,传入福建。
徐夤,莆田(今属福建)人,登乾宁进士。
他有《尚书座上赋牡丹花得轻字韵,其花自越中移植》一诗。
[13]福建观察使治所在闽县(今福建福州),徐夤的这首诗无疑是在闽县作。
而“其花自越中移植”,可知此前不久才从越中移来牡丹。
湖南的牡丹始见于唐末。
韩琮,宣宗大中十二年任湖南观察使,他在《牡丹》一诗中写道:“云凝巫峡梦,帘开景阳妆。” [14]所谓景阳,指景阳山。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景阳山条:“在湖南茶陵县东,接江西永新县界,一名茶山。”[15]看来,韩琮的《牡丹》诗,是在湖南观察使任上作的。
唐朝末年秦州(今甘肃天水)有牡丹,五代前蜀时传至成都。
《王氏见闻录》:“伪蜀(指王建所建前蜀)之舅,累世富强,于(成都)兴义门造宅,宅内有二十余院,……山川珍物,无所不有。秦州董成村院有红牡丹一株,使人取之,掘土方丈,盛以木柜,自秦州至成都,三千余里,……乃植于新第。”[16]
由此可知,在唐朝,牡丹是从河东道汾州,自开元末年至五代,先后传入长安、洛阳、杭州、越州、福建、湖南、秦州、成都等地的,并且受到世人的推崇与珍爱。
三、灼灼其华
牡丹色彩艳丽,天香国色,被称作“万万花中第一流”。
[17]白居易《看浑家牡丹花》云:“香胜烧兰红胜霞。”注意到牡丹浓艳的色泽。
李益《牡丹》云:“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18]道出了牡丹最大的特色――繁华。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繁华的时期,牡丹的特点正好适合这个时代和唐人艳丽的审美观。
所以,一时之间,唐人种花、买花、赏花、赋花之俗成风。
唐代,牡丹首先受到皇帝的青睐。
高宗曾召聚群臣赏双头牡丹。
武则天亦下令将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内廷。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一书中记载:“会花方繁开,……遂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乐词》三篇。
承旨,犹苦宿醒,因援笔赋之。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19]太和九年,唐文宗“于殿内看牡丹,翘足凭栏,诵舒元舆《牡丹赋》云:‘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开着如语,合者如咽。’久之,方省元舆词,不觉叹息泣下”。[20]
长安官员的宅院中往往种植牡丹,宰相裴度居永安里。
“暮春之月,……牡丹一丛先发”。
[21]《唐国补史》:“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牡丹。”[22]韩令指韩弘,元和十四年由汴州入朝。
长安士大夫的宅院也多种牡丹,他们常常邀请亲朋挚友观赏牡丹,赏花的同时往往饮酒赋诗,吟诵牡丹。
刘禹锡有《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一诗,白居易有《看浑家牡丹花》一诗,刘禹锡也写了《浑侍中宅牡丹》:“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23]由这几首诗可知,当时云聚赏花、饮酒、赋诗成为士大夫社交活动的重要方式,而活动的主题就是围绕牡丹而展开。
帝王的知遇,朝野的推崇,令牡丹身价扶摇直上。
白居易《买花》诗云:“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到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24]一幅喧闹的长安京城买花图就被作者寥寥数笔描绘出来,跃然纸上。
唐人掀起了牡丹热,牡丹赢得了人们的珍爱与痴迷,这是历代所未有的。
刘禹锡《赏牡丹》如此写道: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25]
唐人在赏花、吟花的同时,还喜欢画花,将牡丹画在扇面、屏风上作为装饰,罗隐《扇上画牡丹》云:“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遂轻风次第开。”[26] 唐朝妇女还常常将牡丹插在发髻上,于是,一幅簪花侍女图便呈现在世人面前。
国色天香、灼灼其华的牡丹是富贵、吉祥之物。
有唐一代,牡丹在各地广泛传播,芳迹遍天下。
唐朝是中国古代全盛时期,牡丹生逢其时,真所谓“国运昌盛花运昌”了。
牡丹的传播正值诗歌盛行之时,唐朝诗人热情奔放地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描绘牡丹,才使我们今天能对唐朝牡丹有较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何小颜.花王牡丹.早慧的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1.
[2] [8][9]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一九.中华书局,1981:185-186.
[3] [6][7]转引自杨荫深.《事物掌故丛谈》.上海书店,1986:657-660.
[4]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一册,849页.
[5]《全唐诗》卷八八五.中华书局,1960年,第25册,10007页.
[10]《全唐诗》卷四七四.中华书局,1960年,第14册,5382页.
[11]《云溪友议》卷四.《丛书集成初编》书号:2833,中华书局,1991年,第1册,24页.
[12]《全唐诗》卷四四二.中华书局,1960年,第13册,4947页.
[13]《全唐诗》卷七零八.中华书局,1960年,第21册,8139-8150页.
[14]《全唐诗》卷五六五.中华书局,1960年,第17册,6548页.
[15]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902页.
[16]《太平广记》卷一三六《伪蜀主舅》引.中华书局,1961年,第3册,980页.
[17]徐夤.牡丹.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586页.
[18] 《全唐诗》卷二八三.中华书局,1960年,第9册,3225页.
[19]王仁裕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36页.
[20]《唐语林校正》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389页.
[21]《独异志》卷上,中华书局,1983年,21页.
[22]《唐国史补》卷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45页.
[23]《全唐诗》卷三六四,中华书局,1960年,第11册,4104.
[24][25][26]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583-584.
【论文英文摘要】相关文章:
英文摘要论文11-13
论文英文摘要翻译11-16
论文英文摘要范例10-26
论文摘要英文格式10-05
论文的英文摘要格式11-13
论文英文摘要怎么写10-05
论文的英文摘要怎么写10-26
论文中摘要的英文翻译11-16
英文摘要的论文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