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职有效教学论文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是中职有效教学论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职有效教学论文【1】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规模还是教学质量均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和发展。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习惯,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则相应提供了全新的创新渠道。
翻转课堂是一种基于现代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入手,就翻转教学有效教学模式,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
翻转课堂;中职;电工基础;有效教学;思路分析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承载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教育职责。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对于中职教育的实际要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创的一种教学模式,由学生课前借助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以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学习交流构成。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1翻转课堂基本概念及特点分析
1.1翻转课堂基本内涵概述
翻转课堂由英语“FlippedClassModel直译得来,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辅助相应的课后练习完成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作用和意义发生了的根本的变化,由授课学习场所转变为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场所,具体包括问题讨论、
解答以及知识运用等,课程基础学习则由学生借助相应的教学视频自主完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变得现实且可行。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有限内容,而是扩展至近乎无限的互联网资源学习,学生的教学主体地
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认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效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分析
1.2.1教学视频简短明确
与传统的45分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的时间更短,同时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通常每一个教学视频仅围绕
某一特定教学问题展开,更便于学生学习和查找复习使用。
短至几分钟、长至十几分钟的教学视频,可以保障学生在注意力相对集中的状态下完成学习,更加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般规律。
此外,网络视频支持暂停、回退、重播等功能,学生可以自行控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2.2教学信息明确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视频教学中的环境干扰因素更少,教学讲解内容更加突出,以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为例,视频中唯一可见的因素就是他的手,随着课程的进行不断书写相应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种模式,有效拉近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不再是师生面对面授课,而是由学生主导的一同学习,进一步突出了教学内容,教学信息更加清晰明确。
1.2.3学习过程重建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分为两个过程,其一是信息传递过程,即在教师课堂授课过程中,由教师向学生
输送学习知识的过程,其二是内化吸收过程,即学生接受学习知识后,自主消化吸收形成自身学习能力的过程。
由于第二过程缺少教师的辅导,多数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挫折,进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翻转课堂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调整,
将学生的信息获取提前,并将其吸收消化过程放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更加科学的指导,同时在师生、生生交流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吸收。
1.2.4复习简便
传统的课堂教学具有不可回退性,学生复习主要靠课本和笔记完成,课堂还原度较低、复习效果较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根据自身问题查询相应的教学视频进行复习,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同学及教师的帮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2中职“电工基础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培养初、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教育职责,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能力的转换,只有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才能实现中职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电工基础是一门电工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普遍缺少学习兴趣,相应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获取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拉近学生与课堂教学的距离,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而逐渐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2.2凸显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理解教学知识,师生间缺少有效、良好的学习交流,教学效率低、效果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教师可通过良好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从而给予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帮助,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提高学生能力。
2.3扩展学生学习视野
随着现代电力事业不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更新频率不断加快,对于电力专业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互联网资源基础上,可有效拓宽学生视野,使其明确电力专业的发展趋势,进而提高“电工基础教学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电工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措施分析
3.1创新教学观念
教学理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翻转课堂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应提高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
首先,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摆脱应试教育对于自身理念的影响,充分认可并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科学看待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加科学且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符合职业教学要求的互联网教学模式,
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制作教学视频,通过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2创新课题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应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创新,
充分发挥出新型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程教学知识,完成由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
首先,教师应通过探讨式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间的学习讨论,以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并相应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学生在视频学习过程中,会对教学内容产生相应的问题和思考,在互动式学习讨论中,学生的思考和问题得到充分的表达,
部分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到解决,而相对困难的问题逐渐被汇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直观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科学调整教学进度,以达到突出学习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教师应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速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过程。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实验性教学内容较多,适合开展实践性课堂教学。
如某中职教师在完成学生问题解答后,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创建了四组不同的电工工作问题情境,
并将学生分为四组对应四组问题情境开展实验和讨论,要求学生通过问题表象特征,结合课堂教学知识,逆向推理问题成因并修复电路。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断对照已掌握的知识,分析电路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自身猜想,不论是对于知识的理解还是实践动手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分组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又组织学生交换题目进行实验,通过类似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扩展学生思维,锻炼、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3.3优化学生教学评价
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由于缺乏学习自信,学生学习兴趣偏低、自主能动性较差,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应全面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积极发展学生的学习闪光点,通过肯定、鼓励的教学评价,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学习自信,并在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锻炼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以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电工基础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缺陷,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法,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桂芳.翻转课堂在“3+4分段培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电工技术课程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
[2]阎群,李擎,崔家瑞,王常策.基于翻转课堂的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6(4).
[3]丁海霞.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电工技术教学实践新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6(11).
[4]梁桥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职“电工基础有效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5).
[5]王彩霞,刘光然.翻转课堂优化中职课堂教学探析[J].职教论坛,2013(6).
中职有效教学论文【2】
摘要:
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为达成“先学后教的教学任务,预习作业设计优劣很大程度影响到学生学习成果和效果。
本文透视了中职语文预习作业的现状,试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并实践了明确方向目标、
创设氛围条件、丰富内容和特色、加强评价等几种设计方向来提高中职语文预习效率,着重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字:
语文预习作业。
现状透视。
成因剖析。
设计实践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
教师“教为“学服务,对语文预习作业的设计是体现有效教学“有效行为和策略的开始,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运用、补充和延伸,更有利于学生“学的兴趣和能力的增强。
一中职学校语文预习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作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当前,我们中职语文预习作业题型单调、形式单一。
作业题型主要是:生字词抄写、简单阅读文章内容等。
这些作业题型基本统一,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
造成学生厌学心理,最终使作业成了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严重违背了学科作业的主旨。
2.作业难度没要求,欠缺层次性。
不少中职语文预习作业脱离课文实际,没有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预习作业,作业没有达到对接课文内容的初步难度。
预习结构不合理,往往“一刀切,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能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布置不同类型的预习作业,作业缺乏梯度和层次感,使原本宝贵的课前作业沦为教与学中的“鸡肋。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语言感觉欠缺,信心不足。
中职生较多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自我约束力差,导致学习兴趣低,有的甚至丧失了学习自信和积极性,因此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
2.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不重视课前预习作业,课前学习效率低。
很多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任何充满意义的教学环节和学习环节都会脱节。
这样的课前作业换来的效率绝对是“勉强的,最终的学习“成果也将会是“无奈的。
(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语文预习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课前作业环节相对薄弱,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文预习作业的重要性。
不少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认识重点在于课堂上知识点内容的讲解,忽视了课前对于学生学习的初步“引导。
这其中有教学进度的因素,也有出于教学内容的实际考量,更有教学主体性归属的根本性忽视。
2.教师不重视分析学情,不注重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
教师缺乏对本校及任教班级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没有掌握学生语文基础的个体差异性。
很多教师不懂得“研因教而生,教因研而活道理,对“作业这重要的教学环节更是研究不深,缺少针对预习作业设计和开发的研修活动。
3.许多语文预习作业缺少教师的有效评价。
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语文预习作业的评价形式单一(甚至没有评价),缺乏对学生预习情况分析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习惯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养。
二中职学校语文预习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理念。
作为课堂实践过程中的重点,学生有效地完成预习作业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同时,对预习作业进行有效设计也是指导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它决定学生“先学的方向、内容、兴趣等因素,也是教师思路,课文核心内容的重要体现。
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需要多花时,多花力,多花心。
[1]2.可行性:对于预习环节的重视和设计应注重“低入的特点。
作业难度不大,“我可以做——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而且能让学生理解的标准。
但预习作业的设计也要考虑起点高的学生可行性,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进行深入的指导。
一篇课文的学习,预习作业的题目尽量控制在1-2个比较适宜,不仅能有效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体现了“精和“思的预习作业设计理念。
三中职语文预习作业设计实践探索
(一)强调预习作业重要性,明确预习作业目标
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在自身明确语文预习作业重要性的前提下,从每课的预习作业开始,让学生意识到语文预习作业对于他们学习乃至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从所学课程的内容及整体结构,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制定科学而有效的预习作业目标。
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对预习作业任务有一个合理规划,从而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作业。
[2]
(二)创设预习作业氛围和条件,鼓励学生自信
预习作业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引导和前提,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预习作业氛围和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1.备全工具。
字、词、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自然就是预习作业的重点。
于是就可以帮助学生备全工具书或是在班级提供必要的几款工具书,促使学生养成查寻、探究的习惯,理清文字基础,为深入阅读做准备。
2.以好携差。
学生对预习作业提不起兴致,可以倡导讨论式小组集体预习作业,让积极的学生带动那些试图偷懒者。
全班上下“习志昂扬,预习作业效果自然会令人满意。
3.不断关注。
在整个预习作业环节中,尽可能地不断关注着每个学生的预习作业状态,并及时给予纠正,这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有意的驱动力。
4.言传身教。
预习作业不仅是学生的事,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带着同学一起预习作业。
促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完成预习作业。
(三)丰富预习作业内容,优化预习作业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1.丰富预习作业内容
总的来说,预习作业的内容就是在看、读的过程中,找出哪些地方看得懂,哪些地方感到困难,哪些地方觉得有问题。
因此,对于预习作业的内容可以丰富为如下几方面:①单元预览。
语文课本的学习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
以课文的体裁、风格和共同的知识及规律作为划分单元的依据。
因此,先进行单元的浏览,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②区分体裁。
不同体裁的文章,对应的文章基本要素和特征也是不同的。
例如,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方法。
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应用文的文体格式和行文写法等。
预习作业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深入学习的角度。
③字词攻关。
中职语文学科在考查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时,往往会从字、词和句的角度进行考查。
因此,预习作业中对于字词的“消化是基本。
④细辨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解释。
或者有的就直指文章中心,说明或记叙的对象。
所以,预习作业题目往往是探究文章的突破口。
⑤知人论事。
一部作品的风格深受其作者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想要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要善于了解文章的背景。
如此能大大提高文章的趣味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⑥注重提示和注解。
现行的语文教材,每篇课文都有“预习作业提示或“课文导读,把握好这些“钥匙,能更好地提升预习质量。
同时,一篇课文中的各类注解也是“吃透文章的小渠道,在预习课文时不可轻易忽视。
⑦通读文章。
可以试图将预习作业过程中的文章阅读看作是一种阅读题的日常练习:弄清课文的主旨,知道课文围绕什么而写,写了些什么,线索是什么,自己挖掘文章好的段落、句子。
以此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⑧浏览练习。
研究完了文章之后,顺便看看课后练习。
这些课后练习考查的往往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答案。
2.优化预习作业特色
实际上,语文预习作业完全可以变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所以,我们应该变“单调为“多样,努力将“教授延伸为“自学,借以创造预习作业乐趣,提高预习作业效率。
触动,体现趣味。
从兴趣入手,打开学生预习作业的思路。
如在《壶口瀑布》一课的预习学习设计中,提出“请从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谈谈对本文的理解时,
学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兴趣点:雄伟、壮阔的黄河水,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相处,多样精妙的修辞手法等。
从各个角度促使学生进行课前有效学习,课堂上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的知识能互补,思想的火花能碰撞,从而形成积极有效的学习习惯和模式。
[3]②结合目标,强调阶段。
预习作业的设计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核心内容。
如学习《鸿门宴》可设计为“请评价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
学习应用文《推销》时“请做一个推销(自我/他人/事物),谈谈推销时应注意什么。
同时,预习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知识掌握的阶段性。
如学习诗歌,初期阶段可设计为:谈谈读完本诗后的感受,最喜欢哪个部分(字、词、句),为什么?这样设计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也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向和途径。
当学生适应了预习学习,形成先学、自学的习惯后,则可设计为“请从不同的角度鉴赏本诗。
③拓展开放,努力延续。
“生本语文学习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阅读,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进行课外阅读,延续性阅读,以读引读。
而大语文学习的范围也远远超出课本,因此在设计预习作业时,一定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查找书籍和资料,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然后通过在课堂上,对预习作业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感悟、概括和评价等阅读能力。
(四)加强预习作业评价,提升预习水平
为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预习作业的评价,让有效的作业评价为教学的有效性加分。
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相对应,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的评价也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知识与技能方面:对学生预习成果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方面: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习惯等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握评价时机,积极予以具体的导向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诚然,如何改变语文预习作业的现状,切实提高语文预习的效率,还有其他积极的思考和有效的对策。
我们应该积极更新观念、结合学生特点,有意识地在学生的语文预习作业中进行各种有效的设计,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师生同心,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地让中职语文教学勃发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程瑞菊.关于化学教学中的预习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2):70
[2]刘志虎.浅谈课前预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330.
[3]有效教学法[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中职有效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中职计算机有效教学策略论文10-11
中职化学教学的论文10-01
对中职会计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10-09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论文10-10
中职学生数学教学论文10-11
中职英语教学的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