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
关于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日益受到冷落。
较之上个世纪80 年代,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身为中文系学生不明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名家名作的大有人在,不了解当代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现象也屡见不鲜。
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通过阅读体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厚意蕴,当然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也动了些脑筋,作了些尝试性的教改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 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给学生以理论武器,使之学会用以观照、解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
在教学中凡能联系上升到理论的地方我们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出理论高度,力求以文学艺术规律来贯穿史的脉络,按规律来整合文学史的建构。
如讲朦胧诗,不重于详尽解析某几位诗人及其诗作,而重在对朦胧诗整体性的理论阐释上,重心放在讲授朦胧诗的产生原因、概念界定, 特别是审美艺术特征上。
诗人诗作只在讲审美艺术特征时作为例子举出,与理论观点相印证。
最后再讲朦胧诗何以为美-模糊认知、模糊美、美与模糊的“血缘”关系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新崛起的诗群有个宏观上的理论的认知。
再如讲新时期探索戏剧时,先讲探索戏剧的概念、类型、审美艺术特征、价值评估,然后再讲代表作《屋外有热流》、《野人》、《狗儿爷涅梁》、《桑树坪纪事》,学生就可以对戏剧探索潮流态势、成就有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
再如讲王蒙小说,如果用较多篇幅分析他的作品,介绍他的“敏锐感知、发现问题”、“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手法的文体革新实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与多向性”,如此论述固然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但点到为止,理论穿透力不够,王蒙最突出的特点还是没能揭示出来。
我讲此专题时把王蒙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突出他“第一个吃螃蟹”借鉴外国现代派手法写作意识流小说的开创之功,着重介绍其意识流小说三种主要技法,即追求感觉印象、内心独白以及自由联想的基本手段、梦幻描写、时空交叉的放射型心理结构形态。
讲这些观点时把王蒙的诸多作品作为例子穿插结合进去,这样既评介了王蒙作品,也显示了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不独了解一位作家、几部作品,而且懂得意识流小说的精义,以后再读此类作品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再譬如讲一部作品的主题,倘若就题论题,单讲该作品主题必显单薄,如果探源索流,挖掘一下文学史母题,从主题学的视点审视该作品的主题,就深刻丰赡得多。
如讲《红高粱》以“童年视角”为本体,从父母——当时13 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中来写抗日斗争,从孙子“我”的追忆中回叙爷爷、奶奶的浪漫人生、在扭曲中蓬勃生长的人性。
由此引申出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
从最早的原型、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流年后回乡与妻儿团聚的父亲讲起,讲到近现代流浪汉小说的寻找父亲——斯丁小说的恭维父亲——司汤达小说的敌视父亲——巴尔扎克小说的嘲笑父亲——卡夫卡小说的顺从父亲——乔伊斯小说的呼唤父亲,
联系到中国文学的孝父主题,最后串连起当代文学王愿坚小说《亲人》的将错就错假认父亲、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渴望父亲、主人公在黄河找到了父亲周克芹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关爱父亲、洪峰小说《奔丧》的冷漠父亲,这样便把作为父权文化产物的父亲主题的发展线索梳理出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学主题自身的演变进化规律。
二、把握学科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论被介绍进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诱发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方法。
事实上,如今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学、叙述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分析方法都已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里。
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正用多向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视点的研究,这众多的研究实绩在课堂教学上并没有充分被描述和运用。
课堂上我们充分吸收这些最新学术成果,根据课程情况为学生讲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
因为一种批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学观念、一种批评视界。
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厚意蕴,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不同的批评方法后有不一样的名着名篇,文学史中的名家常常会受到质疑,而未进入文学史的可能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转换能使人们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又譬如对沈从文这样一位倾心于原始风情的作家,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将之排斥于文学史之外,然现今换一个角度,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则可以发掘出其作品隐含的民间原型意象,并从中体味到为何《边城》及“边城”类作品会获得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魅力。
张爱玲同样如此,她的一篇篇带着苍凉意味的人生传奇小说,在主张写人生飞扬一面的时代里常被认为是市井小说而被漠视,但现依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便可发现其小说的价值和意义。
她虽然写的大多是家庭婚姻,不写重大政治主题,但绝不是所谓市井小说。
她以女性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出众的才华对处于男权文化压力下的女性作了全面的描写,揭示了女人作为弱势群体既可怜又可厌的性格层面。
而余华、残雪、格非等先锋派作家的作品则更是需要依据存在主义理论才能彰显出文本的价值和意义。
先锋派作家们在文本中大多沉迷于写暴力和死亡,但他们书写的暴力和死亡与过去的文学描写不同,在先锋文学中,暴力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存景观,死亡也是一件轻易发生的、日常的事件。
先锋作家们这样描写暴力和死亡最终目的在于揭示生存的荒诞与虚无。
这样的讲述学生觉得新鲜,课堂效果很好。
当然在讲述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中,应非常谨慎,不盲目拿来大肆“推销”,而是尽量做到自己理解不透的不讲,不切合我国国情的不讲,与中国现当代作品分析本身关系不密切的不讲。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早在2002 年,我们便尝试着把教学内容做成课件进行讲授,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约了时间,加大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一,能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
如小说《围城》的情节是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线索展开的,由于其经历复杂,所以叙述起来颇费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其经历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的叙述。
这不仅对于一般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行之有效, 而且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尤为实用。
第二,能将相关背景材料文字图像化。
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到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很能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
譬如,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家。
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那样执着地体味北京城文化以及在里头生生死死的中下层人群。
他用他的大部分小说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市民世界”,并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
考虑到我校学生大多生长于南方小城,如果仅凭对小说文字的解读,确实很难深入且全面地理解老舍作品中如此丰厚的京味文化,因而在教学时,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剪辑了电影《骆驼祥子》以及《离婚》的一些片断,借助于这些多媒体背景材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加大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深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能将婉曲的诗歌意象直观化。
在诗歌教学中,有些诗歌的意象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
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减少课堂语言,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不同情态的康桥的画面,并配音朗读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蕴藉的“不忍离别”的感情,之后又推出《是否》这一首具有伤离别情味的歌曲,这样既把诗人那种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意蕴揭示了出来,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诗歌意境、意象的感知和理解。
四、加强课外阅读、突出鉴赏能力培养
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深化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仅靠课堂内有限时间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
要使课堂授课的效能最大化,必须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编写课外阅读书目和教学指导书,对课外阅读内容作明确要求,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
其次,在具体授课组织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完结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超越课堂教学的问题。
专题性的教学课节之后,一般会要求学生自拟题目,查阅资料写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评论、小论文,例如在“余秋雨的散文”课节讲授之后,我们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对余秋雨散文的看法,学生表现得相当活跃。
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读书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评论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师范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其教学能力,合适的章节还让学生自己写教案讲课。
一般是“教师给定章节、分组——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备课——学生写出教案——教师检查指导(要求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反馈教学感受——师生共同分析得失”。
这样的教学过程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在听课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
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课堂教学是深化、指导、解疑、答难,课外阅读是拓展、补充,是思考的延伸,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对萧红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的论析【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英、法兴起的一种批评流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流播。
由于现实世界中的父权压抑和性别歧视使女性长久承受着自我意识匾乏的焦虑,我国在五四时期之后,就有丁玲、谢冰莹、萧红等大量的女性作家崛起了,她们试图借助文学的功能和虚构的神话,去解构女性的匾乏与压抑。
萧红作为这一时期的女作家,她大量书写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匾乏、焦虑与边缘化的真实面貌。
本文将从萧红的自我女性意识和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人手阐述萧红的女性文学批判中的性别文化批判、生存文化批判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的话语时刻表达沿着反抗和消解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方向前进,向传统的世俗发出坚决的挑战,呈现出浓厚的性别色彩和强硬的抗争姿态。
一、性别文化批判
长期以来,中国妇女深受多重专制权利的压制。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女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
两千多年父权社会子承父制、父死子继的历史结构从根本上抹杀了女性的人身价值,长期的制度文化慢慢积淀为世代相袭的集体文化心理,窒息泯灭了家庭内部天然的亲情之爱。
女性的性别决定了她们身上要背负更多的礼教束缚:男尊女卑、家长专制和封建冷眼。
出生在这个动荡时代的萧红以她那柔弱多病的女性之躯承受了生活的全部屈辱和苦难。
萧红对男性的依赖可说成是一种女奴意识,这种不自觉的女奴意识造成了萧红自己的悲剧,同时也成为萧红作品中众多女性悲剧的根源。
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男人不仅有统治女子的权利,而且还有权利突围整个社会制造这种统治的依据,女子的形象是由男人来决定的,是由男人为了便于自己统治的需要而赋予的。
她们是欲望的对象,是一个被役用的物件,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萧红基于自身对屈辱和苦难的体验,她深知中国女性的苦难,从离家出走到无家可归,萧红一生都处在漂泊流离中。
“五四”新文化思潮下“人”的解放,不仅为男性提供抒发胸怀、剖析社会人生的契机,而且结束女性群体长期缄默暗哑的失语状态。
萧红作为这一时期天才的女作家,她以女性的视觉观察和体验,大量书写了生活在封建礼教、夫权等压迫下挣扎着求生存的乡村妇女。
可她们大多是封建文化的牺牲品,是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缺少了人性的形象,但是她们的话语在作品中却始终占据了主体地位,颠覆了传统文学的男性中心话语模式。
这与萧红自身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尽管自身受到严重的封建文化的迫害,可是在某些方面又要依赖这种社会制度,但同时在身体的骨子里又有一种不屈让她具有深重的女性意识而更偏向于对女性的关注和描绘。
因此,在萧红的大多数作品里,男性是缺席的,他们成了女性谈资的对象,成了幕后说话的角色。
萧红作品中对女性文化的性别批判表现为:
萧红作品中自觉的女性意识在行文中常以议论的方式呈现、传达出这样一种意味:男性作为说话主体,把文化和生理意义的女性从历史、哲学和文学等领域中消音。
如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本来是向娘娘求子求孙的,却要先到老爷庙去磕头,因为“阴间也是一样的重男轻女,所以不敢倒反天干”。
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娘娘塑得很温顺,把老爷塑得很凶猛,让人们觉得“娘娘还得怕老爷打”;“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
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
可见温顺原不是什么优良的天性,而是挨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几句话就把男权社会意识形态对女人的期望标准“温顺”给“颠覆”了。
萧红挨过父亲的打、伯父的打、丈夫的打,认识到了男性中心文化模式给女性带来的不幸和灾难,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生命权利的剥夺。
《萧红自传》里有这样的记载:“母亲也不是穷人,也不是老人,也不是孩子,怎么也怕起父亲呢?我到邻家去看看,邻家的女人也怕男人。
我到舅舅家去,舅母也怕舅父。’,(沙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是张扬颠覆父权文化、消解男性中心的文化主张。
它旨在挖掘隐匿于历史和潜意识之中的女性,揭开文学中被忽视、被扭曲的女性形象,以致符号系统中的女性意义。
萧红的作品里可以寻找到无数在历史和文化中埋没了的典型代表。
萧红着眼于女性对自身性别反省能力的缺乏,呈现出强烈的女奴意识作性别批判。
萧红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在男权的社会里,女人享受不到丝毫的温暖和爱,她们永远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可是,大多的女性就是这样麻木地活着,从来没有思考自己的命运和价值何在。
她们怨恨男人,更怨自己的命运不好,好像女人受多大的罪都是命该如此。
而男人也理所当然地以权威的态度对待他们身边的女人,没有爱,没有关怀,只有无尽的欲望和粗暴的踢打。
传统男性社会的价值观念导致了女性犬格的奴化,作者在描写麻面婆曾写道:“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争斗,她的心像永远贮藏着悲哀似的,她的心永远像一块衰弱的白棉。’,
国在这种由于性别的原因而导致的地位和身份的悬殊下,许多女性在苦痛和黑暗里挣扎,女人在受难,而男人的举动令女人的灾难更加深重。
但是横在血泊中的女人不能意识到这些。
她们的身体受着苦痛,她们的心灵满是麻木。
萧红作品中的这些女性就是这样甘为奴隶地活在男权社会下如同蚁子似地活着,糊糊涂涂地生存,乱七八糟地死亡。
二、生存文化批判
人类的生存忍辱负重、历尽艰辛,通过苦难,人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苦难是生存深化的确证。
“苦难”意识是人类生存的表达,是对生存的历史性和深度性的洞察。
苦难会赋予人们坚强的力量,体现人们追求的价值,可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苦难如果只作为生存的唯一体现,它会把人们压得喘不过气,它会让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不再存在希望,它会让人们的生存表现为仅仅是一种无谓的挣扎。
萧红的作品中就出现了无数这样在苦难中努力求生存的女性,她们的生活没有安宁,能够保证每天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然而,连这一点也不能达到,更不用谈她们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渴望了。
从正面的、坚强的、期待的生存角度出发,作品中呈现出光辉、执着、倔强的为生存而努力却又难免悲凉命运的女性形象。
《生死场》中的王婆是最具挣扎性的女性代表。
她经常为村妇接生,目睹了生育的痛苦和死亡,但是,生命的脆弱、痛苦,命运的冷酷、悲惨,没有使王婆屈服,她显得比别人更加冷静和坚强。
王婆让人看到女性不是男人的奴隶,女性也可以活的很自尊、很坚强,即使生活再艰难坎坷,也要拼命挣扎,决不屈服。
在这里生存的苦难教会女性坚强,可是生存过于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王婆只是为了生存而不断努力的女性代表,对于真正的人生价值,她也许从来就不曾想过。
《小城三月》中翠姨是个善良美丽、对爱充满幻想和渴望、为了爱宁死也不将就的女性形象。
她可以算是一个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中挣扎的女性代表,虽然终究也是社会的牺牲品,无法逃脱传统文化的侄桔和心灵的枷锁,但女性性爱意识在她身上得到真切的体现。
在《手》中还有一个不为人常提起的王亚民,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女性形象。
为了多学点知识、明白点事理和对得起全家,她忍受着无数的非议和嘲笑,努力在学校生存下去,可最终还是被勒令退学了。
最后一堂课,她仍走进教室:“多学一分钟是一分钟。”“忙着用小册子记下来黑板上所有的生字……连教师随手写下的已经是不必要的读过的熟字她也记了下来……’残酷的环境下,王亚民表现出来的自尊自重、坚强不屈、不卑不亢和勤奋好学的精神显示出女性健全而美好的品质,哪怕是现在,这也是许多人所不及的。
然而这种生存给人的却只能是期望过后完全的窒息。
萧红在作品中更多描写人们在贫困、疾病的压迫折磨下,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的境况。
人本具有的道德、良知等人性基本的东西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泯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贫困的煎熬,物质的缺乏,在农家,无论是菜棵或者是一棵茅草都要超过人的价值:“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
”蟋品中王婆说:“这庄上谁家养孩子,一遇到孩子不能养下来,我就去拿着钩子,也许用那个掘菜的刀子,把孩子从娘的肚子里硬搅出来。
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们以为我会暴跳着哭吧?我会嚎叫吧?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到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
”生存,已经将人变成麻木的毫无人性的动物。
这些人不说什么道义和良知,连起码的善良、起码的恻隐之心也完全泯灭了。
人性的荒凉已经到了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步。
对生存文化的批判最显著的特点是作者把“生育”这一女性生命中特有的事件作为女性生存的中心问题提了出来。
在这种男性专制盛行的中国北方社会,女性不仅作为精神性存在使应有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即使是其性别特征所赋予的怀孕的难看与分娩的痛苦,也遭到无情的忽视与遗忘。
在这里,生育对于女人来说丝毫不是令人喜悦和骄傲的事情;相反,她们因此经历着令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他们活着基本上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作品中作者直接把人的生育与猪和狗的生殖进行了同时的写作:“在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呀人留下无尽哀思。
这种饱含着女性特殊体验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只有在女性作家笔下才能真正表现出来。
女性的生存在作品中表现成无谓的生育,而生育又仅仅是生与死的简单的一种交替自然现象。
他们有脑袋而不知生命的始与终,有疼痛而不会悲哀,一切服从自然的律令,秋天求漓,夏天生育,病来待毙。
连死亡都不能引起心灵的震撼,也不能给生命带来任何张力。
萧红的另一作品《呼兰河传》中也有类似诗意般直接的描绘:“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就穿单衣裳。
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
萧红用自己的真实生命体验和情感来书写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位体验型、情感型的作家。
为了摆脱成年人女性世界里的一切苦难,萧红以一个童年孩子的视角观察人生。
这种独特的视角在她的文学创作上首先表现为童年叙事。
萧红独特的情感经历,注定她在批判时将批判的笔锋触及到家庭、秩序、礼俗为对象的意识形态和由此体现出的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这一深刻的文化层次。
对女性的描写,她处于一种强烈的性别意识,重点写了女性的身体特征、生育特征、生存特征以及破碎的情感特征。
她不但抒写了美好短暂和人生悲凉空落的永恒轮回的悲剧,还把这种悲凉感写进了笔下人物深刻的人生迷惘里,从而传达出了对于人类生命的一种普遍而深远的悲剧感受。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关于对人性的不懈追问【3】
著名作家铁凝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和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所饱含的人性魅力在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
铁凝对于人生、人性的探索完全是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层面升腾起来的,并深入到人性中各个隐秘的层面,展示给读者一个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些复杂的人物形象,把人性深层世界中的二重组合予以充分的展示,把表层的复杂性变成深层的复杂性,从而显示出人性的深邃,使人物形象展示出多层面的丰富性。
笔者根据铁凝对于人性意识探讨不断深化的轨迹,把铁凝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对于人性纯真美的挖掘,以《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为代表的作品。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铁凝初涉文坛便以女性独有视角来观察、描摹纯真的人性美。
《哦,香雪》是一篇给人以巨大审美满足、极富天籁感的短篇小说。
与同时期以贫富变化为构思集点的大量面孔相似的作品相比,这个短篇另辟蹊径,通过深山区的一个小站和在小站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在年轻一代山民精神世界中所荡起的波澜,以表现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哦,香雪》对于人性美的塑造,抓住了少女内心世界那独有的美丽风景进行生动描写,作家用她那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姑娘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在看似幼稚可笑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
正如著名评论家缪俊杰所高度评价的那样:“作品之所以受到重视,在于它体现出审美意向的转变,这在新时期文学中首先独树一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印象。”
以此为标志,铁凝真正找到了自己,确立了自己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独特地位:只有表现行进中的历史,作品中的欢笑、眼泪和诗才具有启人心智、荡人心魄的力量。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比《哦,香雪》对于人性的探索又更进了一步,展示了作者新的思考,除了对人性的赞美,更包含了对个性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消极的因素的反思。
作品《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通过一个尚无传统精神负担、率真、坦荡、极富个性的女中学生安然,向一切传统的以自私保守为核心、以虚假掩饰为特征的旧意识发起挑战。
这部小说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人生境界的颖悟和冲破藩篱的快感,一种个性意识的觉醒。
与淳朴的香雪对美好生活的潜意识萌动相比,安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代表了一种对个性意识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渴望。
这里,真正打动读者的或许并非作者的文字技巧或语言能力,而是因为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人刚刚释放开心灵禁锢,而一个全新的未经污染的少女的“跳出”,振奋了人们久已麻木的想象,清洗了蒙在人们心头多年的灰土,
在这里,读者还顾不得揣度文字自身应具备的特质,人们迫切要抓住的是作家通过小说传达出的思想,这也正是这部作品在当时的青年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所在。
《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所表现的人性比较单一,在我们现在看来或许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个阶段,对于人性美与恶的探求,以馒秸垛》、《棉花垛》、《玫瑰门》等为代表作品。
随着铁凝人性意识探索的深入,他逐渐开始思考在重压下的扭曲的人性,思考传统文化对现代人性的负面影响,在象征着因袭不变的传统的麦秸垛下,铁凝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清新、明快的“香雪”、“安然”还未在读者的眼前消失,铁凝笔下的人物“大芝娘”、“司猗纹”突然变得厚重、凝涩起来,读者发现了一个全新的铁凝。
铁凝这时开始着手于对病态的、复杂而丰富的人性的探索,伴随着《麦秸垛》、《玫瑰门》等作品的问世,铁凝开始步人更加深广的领域,与同时期的作家相比,铁凝对于人性的挖掘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
“麦秸垛”在这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传统文化积淀的恒定文化心理,也寄寓了作家的人生见解。
以大芝娘为代表的两代女性,在传统文化的束缚下,代代相传地重复着一幕幕难以解脱的生活悲剧。
如果说大芝娘的命运是特定时代和文化所造成的,那么知识青年沈小凤并没有因为时代与文化风尚的变化而从本质上拒绝重演上一代妇女命运的悲剧,她的形象体现着古老的妇女悲剧命运的轮回。
这引起读者的许多思考。
在这一惊人的轮回中,沈小凤固然是可悲的,大芝娘也固然是令人悲哀的,但我们民族也多亏了大芝娘们的养育才生生不息,铁凝塑造大芝娘、沈小凤这两个形象,就是希望后人能比她们生活得更鲜活、更清醒、更自如一些,也更希望这种可怕的轮回不再驾驭中国妇女后世的命运。
在生存环境的残酷剥夺和压抑之下,几乎每一个灵魂都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欲望、生命痛楚,以及与痛楚相伴随的挣扎和对民族的生存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所以,在铁凝所创造的“麦秸垛情节”这一新的意向境界中,给予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对传统的反思针砭,更有民族意志力的温热与信念。
《玫瑰门》同《麦秸垛》相比,对于病态的复杂的人性的塑造,在广度和深度上更胜一筹。
特别是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社会外控力对于人的内驱力的牵制,人对于社会环境外控力的抗争,在《玫瑰门》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玫瑰门》里写了很多女人,其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当数司猗纹,这个形象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能从人的生命内在欲求与社会的外在逼力的相互作用中来写人物的病态人性特征。
作者是以一种动态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把握社会各种交叉力量在司猗纹身上的动态性作用,同时,又以女作家独特的感悟性体验,写出司猗纹在这种动态性作用下的生命动态。
司猗纹这个在北京城里的四合院里生存了大半辈的女性,一方面,她有着强烈的爱的欲求,另一方面,从小优越的家庭条件又使她怀有强烈的体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欲求。
司猗纹的内心欲求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外在环境的逼迫,人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逼迫中显示它恶的一面。
作者在社会多向力的作用中来写司猗纹,特别是写出了司猗纹在各种复合、对逆力量作用下的人性的变化、变异、变形,以及写出这种变化、变异、变形的发展和动向,写出人性发展的枝蔓性、迂回性,是颇为难得的事,在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
《玫瑰门》对于人性的挖掘是深刻的、成功的,但同时又是不完善的。
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要受社会环境的支配,但同时也有其自主性,人性在自身发展中应该怎样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有待于作者对人性进行更深入的开掘。
第三个阶段,对于复杂人性不解追问,以《马路动作》、《孕妇和牛》、《大浴女》等为代表作品。
铁凝近年来的作品,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开始对健康人性的重塑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孕妇和牛》是一部非常独特的短篇,通过对孕妇的描写表现一种女性更为积极的生命意识。
铁凝以女性的敏感,发掘并具生动地传达出孕妇的诗意美,孕妇胸中涌动的意识向读者宣告着她腹中萌动的不仅是一个新的生命,更是萌动着一种生命意识。
孕妇在封建社会里是一种邪恶的代表,是所谓“血光之灾”的一种灾难,而在铁凝的笔下孕妇是一种美的象征,是一种伟大!孕妇步履沉隐,神态安详地在平原上走着,在天地之间走着,带着大地母亲和丰产女神的风采。
在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中,有些女权主义者强调提高妇女自身价值,唯恐女性论为生育机器,而轻视生育权,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误解。
铁凝在《孕妇和牛》中没有只停留在孕育生命的赞美中,她在对孕妇美和孕育生命中的伟大讴歌的同时,也写出了孕妇的觉悟,及其在觉悟中产生的对于未来的渴望。
换句话说,也就是孕妇在孕育生命过程中也孕育着独立人格的生命意识。
孕妇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在孕育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更新,这种意识的呈现,标志着妇女自身生育权利的重新认识。
从这个短篇开始,读者发现铁凝对人性探讨的角度已经悄悄开始转变。
2000年,铁凝推出了《大浴女》,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人性的探索和挖掘更为成熟和完美。
在此作品中,作者意识到,在人性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中,不仅社会环境对于人性发展影响极大,而且人性对于社会环境的主动协调也是不容忽视的,人性的主动协调是人性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健康人性的体现。
在《大浴女》中,尹小跳正是在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从个人的恩怨中走出来,真诚投入社会更为深广的天地。
因为尹小荃的死,尹小跳负有一定责任,这使得她带着一种深深的负罪感生活着,她的一切都在这种痛苦回忆中扭曲。
但经过不懈的自我审视,经过不懈的反思,经过不懈的心灵和痛苦的洗浴过程,经过不懈的忏悔,她终于深人探视自己内心深处并发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花园”,从而获得了一种宁静。
《大浴女》对于人性的塑造不只是停留在尹小跳的内心忏悔和其他人性的沉重描写中,也就是不止探讨人性的形而上的欲求,而且探讨人性中的对于形而下的欲求,在沉重中又增添了些轻松,使主人公更为鲜活逼真。
作品中写到平常日子,写到穿衣打扮、购物吃饭、出国逛街、读书持炊,甚至尹小跳用舌尖舔出塞在牙缝里的肉丝儿、开电灯、钻被窝与骑凤凰车都写得那样有兴味,不是纯粹的享乐与麻醉,而是纯真的无微不至的活泼与欣然。
读完了,人物们再不幸也好,人生与历史中颇有些不公正也好,事情不如人意也好,命运老是和自己的主人公开玩笑也好,曾经非常贫穷非常落后非常封闭也好,你仍然觉得她和她的人物们活得颇有滋味。
字里行间你能体会到作家的人物的一种生正逢时生正逢地的幸福感。
通过对上对铁凝作品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铁凝人性思考的轨迹。
铁凝对于人性的感悟是敏锐而独特的,铁凝对人性的挖掘是深人而持久的。
从最初香雪的纯真、安然的极富个性,至大芝娘、司猗纹扭曲人性的展示,再到对尹小跳健康人性的探索,她还从未停止过对于人性的探求与追问。
当然,这也不是说铁凝对于人性的探索已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她在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例如对宋竹西的塑就脱离了社会的合理依据,在尹小跳身上则融人了作者更多的理想化色彩。
作者希望在人们迷失方向时,能够给读者以某种启迪,可是由于过多地关注人自身,而又险些丢失掉自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对于人的影响,这说明铁凝对人于人性的探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论文10-08
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论文10-09
民族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论文10-10
现当代文学新颖的论文10-09
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本10-01
现当代文学的论文参考10-01
现当代文学论文题目10-01
中国现当代作家语言文学观浅析论文10-04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