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数学的论文

时间:2023-04-01 09:40: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数学的论文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关于数学的论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学的论文。

关于数学的论文

  活动让学生走进数学【1】

  记得很久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是的,教师不是学生思维的保姆,教师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如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在现代教育中,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才可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20**-20**学年度我在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工作时,有意识的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例如:在讲逆向求和应用题时,以前讲课就是先复习相关旧知识,然后学习例题,最后练习巩固,这样总会使一些学习基础中下等的孩子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学习效果一般。

  而这学期再讲这节课时,一上课,我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大家要在苹果树下(贴在黑板上的一幅画)做游戏,并明确提出,“谁能在游戏中明白点什么道理,老师应送给他一个红苹果。”学生们一听,个个跃跃欲试。

  第一个游戏是“捉迷藏”,我捉他们藏。

  在欢快乐曲中,他们有的爬上桌子,有的则钻到讲台下,却都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

  我捉到8个学生后,神秘地问:“你能猜出今天玩捉迷藏的同学有多少人吗?”我的话音刚落,只见刷的一下,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更有许多孩子迫不及待的报出数来,“22人。”“22人!”“你们是怎么想的?”孩子们理直气壮地说“把捉到的和没捉到的合起来就是今天玩游戏的同学。”在大家的掌声中,许多孩子得到了红苹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只要有大部分学生明白道理就可以进行例题教学,但我想这时还会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从游戏中受到启发,不能让这部分学生落伍,于是我又与学生开展了第二个活动。

  第二个游戏是“贪吃的金鱼”(我用玻璃做了一个教具,呈长方形,上方有口可喂“食”,中间有一块隔板可将长方形分成左右两部分,正面右半边贴了一张可爱的金鱼图形。)我拿出一杯“鱼食”,问:“知道老师要放进多少粒鱼食吗?”学生当然不知道,然后我很快将鱼食倒入玻璃匣中,并插下隔板,说:“咱们先看看金鱼吃了多少粒鱼食。”

  掀开“金鱼”,学生能清楚地数出进入鱼腹的有6粒,然后我又和学生一起数出外面还剩5粒没吃,我马上追问:“这回你知道老师放进去多少粒鱼食了吗?”学生们这回子也不举了,大声嚷嚷起来,“11粒!”追问原因,连平时最慢的一个孩子也说出“把金鱼吃了的和没吃的合起来就老师放进去的。”

  两个游戏做完了,过去我认为的说不清,难理解的逆向求和问题,在活动中,被学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他们用自己明白的道理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象征成功的苹果被摘光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我从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钟表的认识时,我发给每组一张纸,一枚圆图钉,请他们自己制作一块钟表,孩子们可高兴了,组长分工后,小组成员立刻行动起来,剪的剪,写的写,5分钟后,六块形状各异的表呈现在大家面前,有的组做的中规中矩,有的组则别出心裁,把数都集中在右半部,左半边画上了漂亮的图画,成了出色的小设计师,还有的组把刚才课上所涉及到的24小时计时法也表现出来,12个数的外圈一一对应又标上了13-24。

  说实话,我还真没见过这么多别具一格的钟表呢。

  在这种活动式的学习中,孩子们不仅告诉了我他们明白了新知识,而且发挥出了我们想象不到的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我想”变成了“我要想”。

  通过这一年的实践,我深深感到被动地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没有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荷兰著名学者斯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而活动正是由于其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入手,而成为学生的主体性形成与发展的最好舞台。

  我把学生带进活动,活动把学生带进数学,数学点燃思维火花。

  所以,让我们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多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吧。

  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2】

  三年来,我自拟课题,尝试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该课题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常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改善数学课堂教学。

  电脑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特别适用有关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知识的教学。

  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而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过去,学生在初学平面几何的时候常有畏难情绪。

  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材的编排有关。

  现在的教材引进了“图形运动”,通过平行线、等腰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引进了平移、翻折、旋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了。

  通过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初学平面几何的同学加深了理解,初步有了用运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的思维。

  教师也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辩证惟物主义的观点。

  目前,多媒体教学尚处在尝试阶段,教学软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还不能做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此外,我们对这些软件的了解还很不深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去琢磨,去研究,去尝试。

  惟此,才能完善我们的教学,才能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学习。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校传授的知识极其有限,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在将来工作中直接应用的微乎其微,起作用的只是教师传授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因此,学校的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教学技术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

  许多教师在努力尝试,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研究课,甚至于家常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它们还仍然只是老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

  如何使计算机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解决问题时的工具,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用几何画板介入数学常规教学特别是几何的常规教学,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所鲜见的。

  在解析几何学习的全过程中的实验,历时半个多学期。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几何画板和计算机网络来开展探索性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几何画板介入数学常规教学,其关键问题有两个。

  一个问题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那么这一介入将毫无意义。

  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另一个问题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把它们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真正能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作为一种摆设,仅仅起到展示的功能。

  通过实验,学生学会了用几何画板探索、研究解析几何中方程与曲线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能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提升思维活动的层次,培养数学学习的基本素质。

  触类旁通,学习方法的迁移也将有助于其它内容的学习,从而整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浅谈认定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3】

  目标教学模式要求师生双方都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共同努力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认定目标”是目标教学模式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目标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区别的标志之一。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也常说:学要有目标,赶要有方向。

  由此可见,教师如何把根据大纲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教学目标,并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启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好途径。

  下面就一年多来学校开展目标教学模式实践,浅谈本人对目标教学中“认定目标”在教学中的功能的认识。

  首先,“认定目标”具有规范功能

  1、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

  过去有的教师上课导入新课之前常说一些与课无关的事;有的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讲课时啰啰嗦.......。

  一节课下来,经常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学生听得不清不楚。

  日积月累,差生成群。

  所谓“认真”的教师通过加班加点,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既耽误教师本身的备课时间,也耽误学生参加其它项目活动的时间,其教学效果还是不佳。

  自从开展目标教学后,教师们对目标教学进行尝试和探索,其中在“认定目标 ”方面吸取了别人成功的经验方法,如“开门见山”法、游戏法、激趣法、讨论法、口述法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认定目标”这一环是有效地解决教学随心所欲的最好办法。

  它起到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性,提高教学有效性作用。

  如:我在教学数学第十册的质数和合数一课时,运用“开门见山”法与学生认定了本节课的两个目标:⑴、知道什么是合数什么是质数知道合数与质数的区别。

  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讲授新课,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抢我的笔。”,我马上用眼神暗示他安静下来,可惜,正当同学们涌跃到黑板上来做题时,那个学生又报告“老师,他又抢我的笔。”如果是以往我可能会停下来用几分钟教训学生。

  这时我想到教学目标还没有完成,我马上叫他他上黑板做练习,结果他做错了,我乘机指点他,告诉他上课一定要专心。

  这样,不仅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也解决了学生开小差的问题。

  2、规范精讲多练的教学策略。

  过去常见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下课教师就口干舌燥,到教导处大口大口地喝水,大家却感觉到:教得这么辛苦,但有时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或作业不会做,或作业不完成,或测验不及格。

  为什么教师的劳动得不到对等的回报呢?究其原因是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很乱,缺乏形象直观,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太少。

  有了“认定目标”环节后,教师心中有目标,教学时的教学内容、手段等方面受目标的约束,课前就设计好哪里该讲,怎样讲,哪里该练,怎样练。

  如:我校的郑建梅老师,大胆尝试作文的目标教学,把简明、恰当的学习目标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师生围绕目标引、示、议、说、写、评。

  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感受,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议,大声说,改变了以往教师说,学生写,简单枯燥的作文课模式。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上学期镇组织的学习竞赛,她教的班的作文成绩高出同级班的3分,在全镇排第一名。

  3、规范教学时间的安排。

  有的教师由于教学的随意性大,经常完不成任务,养成了习惯性拖堂,影响下一课时的教学。

  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实行目标教学后,我们在“认定目标”环节上作了规定,目标不宜多,2--3个即可,目标要简明,易操作,每个教学环节限时,如前提测评约5分钟,认定目标约3分钟,导学达标10-15内,达标测评18-20分钟。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同时每个教室都有一个挂钟面对教师,起警钟限时作用,这样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时间观念,教学一环紧扣一环,学习目标逐个完成。

  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语文科组,由于目标教学的规范,拖堂现象大大减少,而教学效果近两年来提高较大,六个年级有四个年级达到镇前列水平。

  其次,认定目标具有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调控的基本依据。

  因此认定目标一环举足轻重。

  1、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

  以往的教学学生根本不知道学习要达到什么标准,教师讲到哪里算哪里,无法参与学习。

  开展目标教学,实施“认定目标”就彻底改变了这种弊端。

  现在学生心中有目标,他们根据目标主动地去学习,有时还可监督教师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有一位教师上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的整理与复习课时,复习的内容,练习题目比较多,按以往的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但现在认定目标首先把学习目标,任务告诉学生,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思想要集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三个组开展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目标明确,又有了强烈的完成目标的意识,这节课不单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索兴趣。

  2、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的意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强调激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而目标教学用“认定目标”来激趣,引导学生参与的意识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又例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时采用“激趣法”来“认定目标”,收到了较好效果。

  如:我在讲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时,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做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

  上课时先让学生把实物摆在桌上,然后我也出示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木架,三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摆在面前,学生看见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那么小,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那么大,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激起了学生对这三个物体的兴趣。

  我就问:你们想知道它们三个之间的关系吗?学生们说想。

  于是引出了课题。

  出示了学习目标:⑴、知道什么叫体积,⑵、能动手摆一摆,认真观察能说出1立方米=( )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1立方米=( )立方厘米。

  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学生做得学具的作用。

  每组分2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分四人组让学生摆、看,得出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接着收集学生做的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摆,全班观察,得出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再推出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知道了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通过实物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1立方米,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概念,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出题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其次,“认定目标”的评价功能。

  在目标教学的实践中,预定的目标将成为教学效果的标准,从教学内容上、层次上看,哪些为学生所接受的,哪些是为下一节提供经验和教训的?

  “认定目标”这一环节在课堂中只用1--2分钟的时间,但如果精心地设计这个环节,就可充分发挥它的规范、导向等功能,对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数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数学的论文12-19

数学教育论文02-21

数学小论文11-07

数学教学论文11-03

有关数学的论文10-01

数学小论文10-01

数学建模论文10-01

小学数学的论文10-01

应用数学与数学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