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3-04-01 09:24:5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探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那么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对班级的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探讨

  第一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探析

  摘要:文章阐述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教育的内容,提出了班主任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体会,认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教育要遵循“关爱为主”的管理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打造良好班风,强化家校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学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班主任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从穿着仪表到言行举止,从待人处事到品行学识,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影响班级管理教育的成效与精细化程度。

  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充分重视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与需求,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办法,这样才能为每位小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

  小学班主任和一般任课教师的工作存在一定差异,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

  具体表现在:一是观察、关心和关爱学生,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和发展。

  对于有管理能力的学生,赋予他们班干部职务,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

  二是制定完善、合理的班级管理文化和制度,注重班级活动的开展,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强化班级凝聚力。

  三是注重学生的思想品行教育。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需要正确引导和积极教育,班主任除了日常教育管理外还应关注小学生的思想品行,通过鼓励、引导、以身作则等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的思想品行,为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学习奠定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体会

  (一)遵循“关爱为主”的管理理念

  在管理教育班级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应以关爱为主,用心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生处于成长和学习的初期,有显著的群体特征,生理、心理都未发展成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尽心呵护他们,要让他们“亲其师”,遇到问题和困难会主动寻求班主任的帮助[1]。

  同时,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用真心去感动每位学生;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确保班级管理教育的成效与质量。

  (二)树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打造良好班风

  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教育好班级学生,就必须树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氛围,打造良好的班风,让小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中。

  1.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

  合理的班级制度是为了约束小学生的行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教育的保障,确保凡事都有制度可依。

  对犯错违纪的学生适当给予一定惩罚,如小学生在课堂随意走动,就可以让他为班级同学表演节目。

  这样不仅能促使小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也可使其得到自我锻炼。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强化思想品德教育。

  班主任应多组织学生开展以团结同学、热爱班级等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或是演讲活动,教会学生怎样去团结同学和热爱集体,赋予小学生团结友爱意识,帮助小学生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2]。

  在开展各种班会活动时,应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自我发挥和表现的机会,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在日常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积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具体而言,班主任可通过班会、耳提面命、沟通谈心、讲述名人事迹等方式,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传递给学生,教会学生要爱卫生、懂礼貌、不浪费、上课要专心听讲、不懂就问。

  还可通过民主方式选拔班干部,通过培养典型,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由班干部带领班级学生共同创建良好班风。

  (三)强化家校沟通,全面掌握学生需求

  班主任应强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

  同时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与家长分享,获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

  具体而言,班主任可通过家访、家长会、问卷调查、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获取学生在家的相关情况,并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更有效的管理教育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以鼓励、支持为主,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多支持家长帮助学生改进不足,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感觉班主任是在“告状”,从而让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三、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教育对小学生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思想等都有重要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以身作则,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静琪.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J].教育,2016(2):106.

  [2]齐天亮.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探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41.

  第二篇: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小学班级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对班级的管理投入十分的热情。

  文章分析了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对策,即: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班主任监督落实班规、奖罚制度;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对学生保持耐心,与家长保持联系。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机制;管理模式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其个人品质及管理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要想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班主任需要适时做出管理上的改变,学会运用新的管理方案,提高自己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一)忽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在一个班级的管理中,学生才应该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人。

  但是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只凭着自己以往的经验或主观意识就下决定,造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成了“管与被管”。

  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是既能让班主任满意,还要让学生满意,只有双方都满意了,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而一方满意的管理模式是不完善的管理模式。

  (二)缺乏班级管理的凝聚力

  目前,部分班主任在班干部的任用上,要么是自己指定,要么是投票选举。

  选举之前也没有特意的培养,也没考虑他们的人品和能力能不能胜任,选举之后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班干部的职位也没有轮流的更换,导致了学生之间的不团结,凝聚力不强,更有甚者挫伤了其他同学服务班级的积极性。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大多数的小学里,每个班集体都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班级目标、班规以及奖罚制度,但班级的执行力度却跟不上,导致很多制度形同虚设,甚至有些制度脱离实际无法实施,有些制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造成学生对班集体的不信任。

  (四)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七岁到十三岁,但学校对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同样的管理模式,这种做法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由于十二岁的学生心理已经慢慢成熟,跟七岁幼稚的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班级管理的模式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变化。

  (五)教师的班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随意性比较强有些班主任心里没有班级管理的大纲,也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模式。

  一是观念陈旧,就是凭自己的主观经验,采用“管、压、卡”的方式;二是缺乏民主,在管理班级时说一不二,高高在上。

  二、解决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

  对于七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来说,要注重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好习惯;对于十二岁以上的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

  教育他们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并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

  班主任对十二岁以上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权”,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体,成为班级的主人翁。

  通过投票来决定班干部,而不是班主任自己一个人做决定,当然,选出来的班干部需要责任心强、有能力。

  遇到班级问题,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开班会的形式听取建议再做决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热爱自己的班级。

  (二)班主任监督落实班规、奖罚制度

  学生们向来不喜欢约束,自然也不会喜欢班规和惩罚制度,所以班规以及惩罚制度如果没有班主任的监督,光靠学生自己去执行是不可能的。

  做为班主任,要加强监督,让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实行赏罚分明,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构建和谐、团结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多与学生交流,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去,都有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对学生保持耐心,与家长保持联系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哪怕是那些任性、自私或孤僻的留守学生,班主任也应该对他们多些耐心、多些关注。

  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的父母进行联系,关心他们,感化他们。

  班主任要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因为一些学生身上的不良嗜好就放弃他们。

  三、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对班级管理的模式进行调整。

  通过耐心、真心、爱心,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当下教育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在乎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小学班级管理有效性[J].学周刊,2016(8):195-196.

  [2]王凡.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7(10):196-197.

【小学班级管理的应用探讨】相关文章: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探讨10-01

小学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探讨论文09-28

探讨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论文10-09

小学班级管理的赏识教育应用论文10-10

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应用论文10-10

中职班级管理的应用解析10-01

中职班级管理的应用解析论文10-01

信息技术的应用探讨10-01

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理论应用探讨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