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高职班级管理探索

时间:2023-04-01 09:25:3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高职班级管理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五年制高职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随着五年制高职教育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在校生的教育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

  高职班级管理探索

  第一篇: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策略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及环境变化,现实社会各种因素给青年学生成长带来深刻影响。

  在此背景下,如何搞好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已成为班主任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就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策略做了初步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近年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及差异性明显增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搞好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已成为每个班主任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班主任应该加强学习

  班主任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对学生进行的培养与教育,从来没有千篇一律的现成教育模式。

  因此,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还要学点法学、社会学和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教育艺术和技巧提高,有利于按教育规律办事,有利于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热爱学生,愿意并自觉承担起这一繁重的工作。

  用自己模范的言行举止、高尚的人格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二、了解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因此,班主任要懂得如何观察学生;如何与学生沟通,特别是如何与后进生交流;懂得从学生的视角,根据其年龄、家庭环境及成长经历等了解他们的思想、心态和行为方式等,这样才能正确分析学生,真正了解学生,从而根据特定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管理策略。

  在一个班里,后进生人数不是很多,但影响作用不小,影响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因此,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

  要有效促进后进生转化,就要了解其程度和表现,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的症结,特别了解各自的心理困惑和障碍,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消除心理障碍,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三、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成因

  后进生后进的内因是其不良心理结构。

  在不良心理结构诸多因素中,认知贫乏是基因,不良情感是动因,意志薄弱是催化剂,三位一体,形成锁链。

  鉴定一个学生是否后进,应从其心理结构的整体全面考察;同样要转化一个后进生,应就其心理结构进行整体性矫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知和游手好闲是一对孪生子”,后进生知识贫乏,导致认识模糊,必然导致独立意向错误,所以,要转化后进生,最根本措施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对他们进行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再教育。

  首先,要竭尽精诚,言传身教,从其现有认知水平出发,从启蒙教育开始,给他们讲前途,谈理想,避免空洞说教。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以认知为基础。

  后进生的不良认知结构,势必导致其情感朝不良方向发展;反之,已形成的不良情感结构反过来强化其不良的认知结构。

  因此,我们在矫正其不良认识结构的同时,必须辅之以矫正不良的情感结构,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感、美感、法制感等。

  我们用尊重点燃其自尊的火种;用师爱开启学生的心扉,促进学生奋进,达成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

  只有热爱、尊重和信任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才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收获后的喜悦,不断强化其成功意识,增强自尊和自信,以达到自立和自强。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识、情感、意志是三位一体的。

  认识为基础,情感为动力,意志为调节仪,三者共同参与、互相促进。

  因此,我们在矫正后进生不良的认识、情感结构的同时,必须矫正其不良的意志结构—意志薄弱。

  而意志薄弱是制约后进生进步的主要心理障碍。

  因此,矫正其不良的意志结构,既要着意改变其内部错误观念,又要尽量控制不良外部诱因的影响及增强其与不良诱因做斗争的能力,还必须通过新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加强实现。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班级与学校的行为规范乃至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价值导向是矫正后进生不良意志结构的必要条件。

  (一)受社会、家庭的不良影响,认为读书无用。

  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是有些家长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或本身素质不高,认为有无文化无关紧要,能谋生就行,认识不到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或者认为自己孩子不是读书学习的料,送来学校只是把学校当做托儿所,混个文凭,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对读书学习、接受教育漠视和冷淡。

  导致一些学生不懂得爱与责任,没有人生目标,学习目的不明,缺乏动力,不肯用功,成绩下降成为后进生乃至问题学生。

  (二)学习感到困难,认为智商低,缺乏自信。

  这类学生在学习上显得特别吃力,困难重重,无论学习多么刻苦,可成绩总是拉后一大截,于是怀疑自己的智商,认为自己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从而对学习缺乏信心,又怕受同学歧视,常产生自卑心理,有些甚至变得性格孤僻、不合群、沉默寡言。

  (三)不懂方法,不善于学习,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不懂得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成绩总是跟不上。

  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的满堂灌教学,只希望同学的帮助或让教师写出现成的答案,掌握知识靠死记硬背而不善于动脑筋思考,自学能力低,没有兴趣可言,只是机械地学习、被动听课,一旦学不懂、听不懂,就对教师的教学有看法,或对教师的批评产生对立情绪,以致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甚至放弃学习。

  (四)行为习惯差,缺乏自控能力,属于冷热型。

  这类学生反应敏捷,但缺乏定力。

  自控力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课堂上好动好说,成绩一直在低位波动。

  这类学生的家庭多有变故,父母也知道应该让孩子好好学习,但没精力没时间,客观上对孩子各个方面,尤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心不够。

  四、对策

  (一)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

  管理是工具,是方法,更是文化。

  只有努力营造和充分利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及媒体等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加强协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才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以人为本与行为规范相结合。

  也就是软、硬结合。

  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事、管物、管人以外的资源。

  把人纳入管理,相当于把人当成物,严重违反人性,而人性是不喜欢被管的。

  人性的特点是,一要创造,二要自主,不接受他人的摆布。

  什么都在变,唯有人性从来没有变。

  所以,管理的原则是:以人为本。

  所谓“管理”有两层意思:你管得合理,对方就接受;你管得不合理,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没有用。

  只理不管,管事加理人。

  “理”就是“看得起”,就是“尊重人格”、“给人面子”;“管”就是管事。

  “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尊重我的人格,给我面子,我也尊重你;你看不起我,我照样看不起你,不管你是谁。

  所以,人性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只要把人理好了,事情自然就做好了。

  一个人最怕被别人看不起。

  但要面子、希望别人看得起自己,最好的办法即在于自觉、自反和自律。

  自觉什么?就是自己醒悟到,不喜欢被管是有条件的:必须先把自己管好,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少管我们。

  管不好自己,别人是一定要来管的,否则谁都不管,岂不天下大乱?可见管理的起点在于先把自己管好。

  其次是自反。

  必须时常反省、自检:有哪些过失?如何提升自我,从而令人敬重?自己反省,才不招致他人指责,当然有面子;自己不知检讨,又不接受人家来管,那就是蛮横无理,结果势必引起大家的反感,自己会更加没面子。

  最后是自律。

  自反的结果必然表现在自己的行为、态度上面,这样大家才看得到,才敢相信你。

  所以,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良好的自律,才能成为人性化管理的良好基础。

  只有人人自律,才可能以人为本。

  每个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与社会整体需要相一致,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看得起,自然和谐愉快,从而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成为社会交响乐的和谐音符。

  显然,在现实条件下,单方面强调人性化,是不能搞好班级管理的,必须要有行为规范辅助矫正后进生不良的意志结构,从而规范其行为,实现其转化。

  (三)点和面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班级干部队伍的考察、慎用和选择,培养一支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班级干部队伍,调动和提升全体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结合班级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到奖惩分明,赏罚得当,弘扬正气,从而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培养班级意识,形成班级合力,为后进生的转化提供有利环境支撑和渗透教育。

  另一方面,抓好典型,树立榜样;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加强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遵循后进生的转化规律,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开展赏识教育;尊重后进生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加强后进生的学法指导等,做好“点”的工作。

  (四)防和治相结合。

  “防”就是堵与预防。

  “堵”就是在学生缺乏是非判断与自控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与行为不良人和信息源接触的机会。

  预防的主要方式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或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增强其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自控力。

  “治”就是针对违纪学生进行帮助教育,帮助其分析和判断,找出错误的根源,了解其危害,以及如何避免的方法和措施。

  (五)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治标”是一个短期行为,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结果采取的措施和行为。

  已经造成的危害或损失,若不加控制其影响会继续放大,所以治标是必需的。

  要减小影响和损失就应着眼于长远——治本。

  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对他们进行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再教育。

  最终达到认识、情感、意志三位一体的协调同步矫正。

  总之,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了解学生,发现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尤其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把各项管理策略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搞好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研究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7).

  [2]王晓瞏.浅析高职院校班级管理[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4).

  第二篇: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

  摘要:针对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教育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很多教师在对五年制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现五年制学生难于管理,学生前三年其实处于中职阶段,绝大部分学生为未成年,心智不够成熟,法律意识淡漠,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让很多班主任老师感到教育教导之困难,头痛。

  笔者多年从事五年制学生班主任工作,结合管理实际,谈谈五年制高职学生班级管理的一点心得。

  1准确认知五年制高职学生不足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1学生学习能力差。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上大学不再是万人挤独木桥。

  湖南大部分学生通过高考均能进入高等学府学习,这样,五年制高职学生理所当然的表现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甚至厌学情绪严重。

  突出表现在学习刻苦勤奋不足浮躁有余、动力兴趣不足负担压力有余、积极主动性不够消极被动性有余等方面。

  1.2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很多学生基本素养和行为习惯相对较差,文明礼貌意识淡漠,组织纪律涣散。

  集中体现为抽烟喝酒、打架斗殴、逃学上网、迟到早退、盲目媚俗、行为失范等方面。

  1.3学生自信心不足。

  五年制高职学生由于在初中时代,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和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轻视,长时间的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学生自信心严重下滑,或者有很多学生陷入自卑。

  2找准心理定位,制定阶段性养成教育目标

  尽管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或多或少,或这或那存在着上述所存在的问题,然而,无数事实证明,五年制学生年龄偏小,性格还未定型,心理上还不够成熟,从而五年制学生可塑性强,如果能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有效地去除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可以成长为社会所需求的优秀人才。

  作为教育者,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五年制高职学生未来成就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充分认识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不足的情况下,应该胸怀博大的容许班上学生经常会在学习与生活中犯错误,并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材施教,积极干预学生多种错误行为。

  并鼓励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

  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既给予批评教育,又鼓励学生敢于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争取尽早去除身上所存在的毛病。

  激发每个学生的自尊心,重新树立信心,引导学生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五年的时间,足以让每个人都成长为优秀人才。

  班主任老师决不能因为一些学生屡教不改而对学生丧失希望,失去耐心。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班级优秀班风的形成与进步,离不开班团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主任老师应用自己独具的慧眼和管理智慧,有效地选拔一批热心班级成长,关爱同学,责任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团干部,并充分利用每个学生干部的优点和长处,担任不同角色的干部。

  例如班长需要强势,正义凛然,原则性强,团支部书记则需要柔和,善于协调,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二人密切配合,一刚一柔,一明一暗,相得益彰,则形成了班级管理的核心;公寓委员,劳动卫生委员则需要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集体荣誉感极强等等。

  除了班干部队伍建设,班主任老师要大力推荐班上表现优秀、得到同学们充分认可的学生担任学校、系部学生会和团总支担任学生干部。

  这样,能让班上同学及时了解到学校和系部的大政方针,大型活动等信息,并激发同学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

  这些学校、系部的学生干部更是班上的旗帜和榜样,既是在班上树立正面典型,又能引导班级的正能量的传播。

  4重视个别问题学生教育

  五年制高职班级中,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一些“刺头”,性格桀骜不驯,行为习惯难以改正,并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一些性格不坚定者会不经意间就参与到“羊群效应”中来,这种负面效应如果不及时得到有效遏制,或者防范未然,班级建设将会偏离正常轨道越来越远,更谈不上良好班风的形成。

  因此,班主任老师必须要用强有力的手段和教育方法,做好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教育。

  班主任老师要深入班级,密切关注每个学生每天所发生的细微变化,引导班干部重点关注问题突出学生,并热心帮助问题学生成长,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将在学校和在家里的各种表现互相通气。

  首先,至少不让“刺头学生”带坏班风,让其他同学和“刺头学生”有效“绝缘”,其次,要积极帮助“刺头学生”逐渐剔除身上的陋习。

  对问题学生的错误行为明确指出并批评教育,对他们所取得的任何进步都要好不吝啬溢美之辞,且不着痕迹,并让班上同学分享问题学生所取得进步所带来的幸福感。

  例如某科任老师表扬一名经常在课堂上睡觉且不服从科任老师课堂管理的学生,突然在某门课课堂上不睡觉了,并能认真听课。

  班主任老师可以在在下到班级的时候不经意地走到该名学生身边,面带微笑地对学生转述科任老师的话。

  而后教室手上讲台的时候,高兴地向全班分享老师对该生的表扬,并号召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对该生表示诚挚的祝贺。

  这样,既让该生感受到进步给他和同学们以及老师所带来的快乐,也让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从来都没有轻视过他。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鼓励班上学生积极参加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一方面能有效班上学生的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第二方面,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这些活动,能将学生课余时间的消耗。

  过多的业余时间,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一般不会再业余时间学习而导致心理空虚、无所事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滋生出一些不良行为,譬如外出上网,玩电游等。

  第三,让学生参与学生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能增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的社会适应能力,对找工作奠定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五年制高职班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繁琐的工作,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每个班主任老师都应履行教师该承载的社会责任,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力争将每一名高职生送向成功的彼岸。

【高职班级管理探索】相关文章:

高职班级管理探索论文10-01

探索高职语文教学10-01

高职数学教学探索论文10-10

旅游管理专业高职专科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论文10-08

高职英语职场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10-09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探索论文10-10

高职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与探索论文10-08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的探索分析论文10-09

计算机在高职文秘中应用探索论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