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

时间:2023-04-01 09:40: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有关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艺术所涉及的学科很广泛,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

有关环境艺术设计

  第一篇: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与其艺术特征

  一、影响环境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因素

  1、影响传统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因素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没有高新技术的辅助,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大片的留白,设计理念主要依据自然环境顺势而建,并受到来自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多方制约。

  首先来自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常说“因地制宜”,在生产与技术相对落后的先人时代,人们未有环境设计的概念,但所行所为却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谋而合。

  古代中国以中原地区为尊,而中原地区处于温带地域,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物产丰富、水源充足、男耕女织、生生不息,在这种温润的外界条件影响下,先人们的思想大多渗透着“和”的理念,即“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留下了许多渗透着生态理念的佳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先人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画卷,即便在今日,环境设计依然追求这种人与自然共生统一的态度,将人的存在融入山水之中,融入花草树木之间,融入鸟兽虫鸣之中,以自然观念反映人类初心。

  其次是来自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束缚,我国由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发展而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与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农民顺应自然,希望风调雨顺,建筑物选址时也会优选水土肥沃之处,若说军事防建是对自然的征服,那生活之所便是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其间渗透着“师法自然”的环境设计理念。

  而19世纪以来,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文明得到了极大发展,人类大踏步进入了机械时代,对自然的开垦力度与强度急剧增加,甚至于追求极致的利润与效率,当人们沉醉于征服自然、成为世界主宰的美梦中时,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环保理念、生态理念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时代赋予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理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力提高至一定程度后,与时代相契合,环境设计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理念。

  首先是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现代哲学观中,认为人是自由的个体,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个性化特征,新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得到彰显的时代,这种转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住环境的改变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性化设计也从最初简单的功能性绿化与人机工程的形式主义上升为关注人真实需求的观念,尊重生活习俗、社会文化,充分体现人文情怀。

  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得到确立,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受到普遍认可,并作为一项整体的、多样化的系统工程得到广泛推广,依据生态学、环境学、艺术设计学等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将人工材料与气候、阳光、动植物、土壤、空气、水源等自然材料有机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与原则

  1、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多学科性与多层次性

  环境艺术设计自发展之初便是一门融合了建筑学、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美术及工程结构设计的交叉学科,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得到不断扩充与延伸,向着系统化方向不断迈进。

  同时,环境设计又是一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工程,具有层次特性,其中最底层的便是功能性需求,利用各种自然或人造材料,将环境改造的安全便利、舒适美观,例如卧室与客厅都需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但卧室设计以温馨柔和为主,客厅设计则要整洁大方,设计对象不同的情况下,所选用的设计方法与原材料会有较大差异。

  在此基础上,环境设计突出艺术特征与氛围创设,满足人的感官体验与情感需求,我们常常有在外居住不如家里舒适的感觉,这就是情感氛围的重要性,严谨利落的线条让人更多地联想到工作、任务而非家的温馨。

  故进行环境设计工作时,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设计风格与材料选择。

  此外,环境艺术设计还应力求蕴含一定的文化底蕴,试图在充斥钢筋水泥的冰冷与理性麻木思维的环境中增加一些调剂,丰富人们的视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优秀的作品可以使人们心境开阔,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2)关联性与统一性

  有这样一种说法:环境设计本身就是在创造第二自然,其设计对象跨度非常广,从一个房间到一栋高层建筑,从一所园林到一座城市,每一个对象有其独立性,更有着与其他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关联。

  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注重同一空间内建筑的关联特性,运用多种过渡、融合方法实现其有机统一,否则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如西湖旁的建筑群普遍体量巨大,严重破坏了其原有风景,造成了文化损失。

  3)实用性

  如前文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便是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而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用功能中也要求包含一定的美感,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与精神感知,各种机械设备的穿插也应避免出现生硬感,应以流畅的设计实现对人们的积极引导。

  2、当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1)追求生态价值

  传统的环境设计强调人的利益,但具有片面性,过于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为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求肆意挥霍自然资源、损害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生态问题,某些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这种片面的理念亟待转变。

  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呼唤生态价值观念,需要人们跳出以人类利益为核心的束缚圈,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尽量弱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秉承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施行环境设计工程,将环境负面效应降至最低限度。

  2)强调生态伦理

  自工业时代以来,人们过于强化“人定胜天”的理念,环境设计中强调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将自然环境视为人类的附属物,认为可以肆意践踏其他生命,但新时代的生态伦理观对此有了全新的定义,将人类负责的道德对象扩大至地球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从人类自身上升到对整个自然界负责,尊重每一个生命存在的权利。

  3)符合生态美学

  传统设计理念追求的美流于表层,追求富丽堂皇的外观与繁杂多变的设计带来的奢华感,追求以环境设计彰显地位与身份,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则呼唤回归自然,追求简约时尚,

  以生态平衡为核心,将人的活动融入自然界客观规律之中,实现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既不是征服自然、俯视一切的唯我独尊心态,也不是对自然力的畏惧与妥协,而是人与自然的真正“合一”,是新理念下的生态美。

  3、当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环境自身就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要求以系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细节,又不能舍本逐末,小的方面应当为整体服务并服从系统需求,短期目标必须有长远眼光作为支撑。

  将环境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就可能呈现一加一大于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

  将无机环境与有机生物、文化传承与自然风光进行合理的安排,构建出运行良好的“二次自然”。

  2)地方性原则

  即便是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仍要以地理因素为约束,力求融入地区特色与文化,比如北方的建筑应注重抗寒,南方的建筑应注意防潮。

  地方性原则是生态理念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期望设计者深入实地考察,设计过程以实际生活为导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人情理念。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尚性与新鲜感,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之后愈发历久弥新,切合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率属于人类活动,势必给自然环境带来一些影响,而生态理念则希望从设计上弱化这种影响尤其是不良影响,从技术上削弱这种不利因素,尽量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有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体系,保持当地原有生态格局。

  可以4R理念为指导,减少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对原有景观构建进行再利用,并建立回收体系,巧妙利用回收的材料创造新功能。

  4)艺术科学发展原则

  生态理念下的环境设计要求实现科技美与艺术美的融合而非简单的叠加,不是科学技术的简单运用,而是强调科学为环境艺术服务,是在各种先进技术支持下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过程。

  通过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高质量的现代环境,同时,在每一环节与整体设计中渗透入艺术美感,使其符合人类审美追求与情感体验。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方面

  相较于传统设计观,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环境艺术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生态学原理渗透至技术应用与设计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生态格局,使其充分融入到原有自然景观中,同时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回收再循环,实现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型设计,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态设计与生态保护

  生态设计将生态学原理直接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的过程,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物种丰富性为目标。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设计的理念已渗透至日常生活中,其设计方法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巧妙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可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充分挖掘环境条件的有利因素,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如先进的主动呼吸式双层幕墙技术,它不仅防尘通风、采光合理、隔声降噪,还能在夜间蓄冷以减少第二天的空调系统工作负荷,科学利用了气候变化因素,节约了能源消耗。

  2、生态恢复功能

  若是在自然状况下,生态系统拥有着高度的自愈能力,但人类活动对其施加的影响超过其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如废弃耕地、垃圾场等被人类生产活动严重破坏的地区,想要依靠生态系统自身完成恢复是极为困难的,设计师必须采取积极手段对其进行恢复与生态促进工作。

  例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时,设计师面对满目的报废设备,没有急于处理,

  而是选择将其中能展现工厂历史的设备保存下来供人参观,种植适宜气候环境的树木花草,以鲜艳颜色点缀灰色机器氛围,既实现了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又有效降低了资金耗费,一举双得。

  3、生态补偿功能

  经历了漫长的只顾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的历程,自然界的非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大量消耗,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危机,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应综合运用各种新兴技术手段,试图寻找可再生资源并合理利用,如德国林依斯伯格商务促进中心的设计中采用透光绝热材料,可吸收阳光进行辅助能源供应,

  同时利用自然空气形成冷却循环,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与自然风,有效降低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

  环境艺术设计已然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一所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该秉承可持续、人性化、多元化思想,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技术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为促进地球大家园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作者:霍迪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第二篇: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发展浅谈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是对空间的一种改造,将科学与美感融为一体,以和谐为设计理念,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

  艺术设计以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为载体,通过对比例的重新设定、建筑材质以及结构的选择优化,来实现艺术呈现的目的。

  涵盖范围广阔,包括城市园林设计、建筑规划、室内装饰等,都属于环境艺术分类。

  回顾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早在1985年这一概念就以被提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志事件是这一年在首都召开了建筑师交流会议,人们第一次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并确认了可互相影响的关系。

  从此以后建筑业优秀设计作品展中无一不将建筑、环境、美学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

  环境艺术按照人类的感官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分别是人类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人工改造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系统,包含动植物、自然山川湖泊,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共同存在并进步。

  人类的生存活动与这些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同时具有双重目的。

  首先是改善原有环境,为各类生物提供生活所需,其次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众多,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对美的感官要求随之升高,常听到的“自然美”正是这种生活需求的体现。

  自然美指的是感官和谐,而并不认为未经改造就是美,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对人类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环境作为一种艺术载体与生活密不可分,对其进行科学设计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需求。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与其他种类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功能性,不单满足了人们的感官需求,最大的特点是更具有科学的使用价值。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倡流畅性,各项设计在建设后形成一个整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不会显得突兀。

  与传统设计相比更注重作品的独特性,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地方人文特点表现出来,在观看过程中更直观的体会到当地文化底蕴。

  根据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研究,将其基本特征总结为以下几点。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设计中更注重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形成统一的环境体系。

  环境艺术本身带有一定的使用性,因此设计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在对结构表现形式进行优化时要将使用的便捷性放在首位。

  现代环境设计的显著特征是不会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将其称之为优化更合理,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性能,不存在明显的刀斧痕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艺术设计都会拥有一个主旨,环境方面也不例外。

  现代环境艺术所表现的主题都是积极的一面,例如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激敬慕。

  在设计中更具有科学性,将人类需求与自然容纳量进行权衡,具有无害性的显著特征,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改善恶劣的环境,实现艺术性与使用价值共存的设计理念。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新颖,对传统理念进行彻底的改革。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在同一环境中甚至会出现多个主题,将其串联后会发现整体性并没有被打破。

  这样即使在小环境内也不会出现视觉审美疲劳,由此可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科学性,既能保障和谐统一又不失特色,为地方建设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现代社会以和谐为首要发展原则,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环境优化,都主张与自然协调发展。

  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后,具有更强的实际价值,不但各方面性能有所提升,所选用的材质必将是最为合理的,在诸多优点中又增加了审美价值。

  将美感直接体现在人们生活中,同时满足多重需求,自然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之一。

  三、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设计问题的概述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向着个性化发展,这是基于科学技术上的一次艺术创新。

  这种个性化设计理念被提出的时间较短,运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首先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以个性化为目标,但在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时仍沿用传统的方案,并且表现形式较为单一,设计出的作品较多,真正应用在环境中的却寥寥无几。

  设计人员理论知识丰富,所提出的想法新颖独特,却缺少结合环境现状的思考,在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因素,不得不对原有方案进行整改。

  造成最终环境艺术设计结果与方案相差甚远,出现了既不符合审美又不实用的失败结构。

  其次是整体性问题,个性化设计归于追求独特,而忽略了和谐发展的主旨,在完成单一项目与区域内的其他项目时出现冲突,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各项需求。

  例如在对一些工厂进行设计时,并没有将自然容纳量加入方案中,虽然在艺术审美方面有很大的突破,短时间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却没有考虑未来发展规划中的建设需求。

  这种环境艺术设计项目随着地方的发展必然会被淘汰,最终造成资源浪费与运营成本的增大。

  四、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1、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化的制约

  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将当地的自然人文特点作为参考依据,遵从生态环境发展规律。

  在对城市环境进行设计时受这一特异性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按照设计师的理念进行建造,要将人们的使用需求放在首位。

  艺术个性化并不能符合所有人的审美,更注重艺术上的发挥与创新,风格中更重要的是整体性。

  在使用设计方案进行建筑时,风格化对个性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制约。

  2、空间使用功能提高的需求

  环境设计首要目的是提高使用性能,对建筑的架构空间有很高要求,并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具有框架性的衡量标准。

  空间功能体系的完善对个性化设计产生了阻碍,而且设计人员的方案受到了使用价值的约束。

  根据实际调查可以发现,不同设计风格对空间使用功能的促进能力存在很强的差异性。

  3、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冲突

  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是将使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行统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设计人员要重点考虑这部分内容。

  其作品中的各项结构应将科技创新体现出来,包括材质的选取,色彩的搭配等,每处方案的存在都是具有实际价值的。

  这是衡量设计人员艺术修养与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

  五、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个性化

  通过对个性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基于地方的人文特点之上不断做出创新。

  个性化设计不单是设计人员思想先进性的体现,更是对以往工作经验的一种考察,不可将原有方案生搬硬套,更注重科学性与创新性的表达。

  多数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哲学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这一理念早在上一世纪就被欧洲国家所提出,那时设计人员崇尚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要独特,以为人类服务为首要标准,并衍生了很多抽象派建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理念已经落后于环境艺术的需求,当今社会更加主张将人与建筑物融为一体、求同存异的设计标准。

  即保障整体的协调性,追求各结构的个性化发展。

  这种基于人文基础上的艺术设计符合不同阶段的需求,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可根据实际环境情况快速对方案进行调整,不会影响整体使用与欣赏效果。

  1、个性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化的协调

  传统艺术理念中个性化设计与风格化是相对存在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在设计过程中成立一个整体的主题,各个项目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以环保主题为例子,首先建筑所体现的感情色彩可以是哀伤的。

  如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濒临灭绝的动植物,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官冲击将环境恶化的危害进行表述,在结构设计中加入科学元素,使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但增强了实用性,更突出了主题。

  其次可以是积极的,增加环境中的色彩元素,使人们在生活中仿佛回归了原始自然,这种美可激发人们对环保的热情,同时也满足使用与欣赏的双重需求。

  由此可见个性设计与风格化具有一定的关联,可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进步。

  个性化设计是基于自然之上的改造项目,并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可将环境规律作为设计线索。

  由于自然界的变幻并不在掌控中,为个性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在对使用性能进行评定时心理因素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设计人员要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向着人性化方向发展。

  感官世界会对人的思维产生影响,长期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会缓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对艺术效果的评价也随之增大。

  设计人员不必过分强调其个性化的凸显,将使用者需求放在首位,顺应这一线索不断进行优化,使地区的发展更具独特的风格,并且经过时间的积累个性设计理念也随之被体现。

  空间设计是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设计人员要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进行学习,将此作为作品的基础。

  掌握多种文化形式并将其应用在方案中,可使作品更具同样人文风格,并得到使用者的喜爱。

  空间设计可体现的文化包括民族历史、时代特点、艺术思想等,人们通过对环境艺术的欣赏可推断出出自哪位设计师之手,由此可将风格的形成与个性设计相结合,并使其相互促进。

  2、个性化的室内设计会不断提高空间的使用功能

  在对环境进行设计时,加入个性化元素可有效提升其功能性。

  这要求将科学技术与艺术思想相结合进行设计,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对空间的使用需求存在较强的差异性,因此在设计时要独立进行。

  以满足需求为基础加入个性化元素,如房屋的主人是一位书法家,在对空间进行设计使要添加一些古玩元素,并且整体色调不可出现冲突,装饰物以清淡典雅为主,避免出现过于复杂难懂的结构。

  多使用木质材料进行修饰,使业主在居住及生活中能够感受到与兴趣爱好相符的风格。

  另外在艺术上和技术上都要有独到之处,更应该注意环境质量的提高。

  融入环境意识,是环境设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设计应该满足不同业主的要求,在空间使用功能上由于业主的文化程度、个人爱好、从事职业、阅历的不同,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业主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合理的进行规划、创意,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服务于不同业主。

  也可以在大量传统符号的基础上点缀、强调极富现代感的某种元素,这样处理是在强调拓宽文化背景,,缩短时代空间距离,同样会使空间变得温馨。

  相同空间不同风格的个性化设计都会提高空间的使用功能。

  3、个性化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出现了反对或修正摩登主义建筑的思潮,提出了与现代摩登派针锋相对的理论主张。

  其特点是采用的装饰符号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外围环境融合。

  一方面,面对外围环境,一方面面向大众,提倡多元论。

  中国古代的“异步换景”、“借景”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天人合一,强调人生活的空间与环境的互动。

  在公共厅堂设计和商业空间设计中,设计者的设计风格,投资数额都应该认真研究,并融入到设计师的设计企划、设计构思中。

  拉美风格的设计火爆而激情;中式装饰风格古朴、典雅。

  它们都存在不同的美的旋律。

  不同文化艺术的内涵从一开始构思到设计、装饰、陈设,包括每件艺术品的摆设都应是思考元素,优秀的设计师都会很好的把业主的最初想法加以润色,进行艺术处理。

  六、小结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向往城市和自然的高度和谐。

  面对设计的“绿色”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们需要环境艺术设计来协调人与自然的空间环境,需要个性化的语言来丰富人们的视野,使人类社会更加文明、进步、丰富多彩。

  对环境艺术设计本质的研究就是研究产品如何体现人对环境的把握,如何创造人性化的空间以及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最佳关系。

  环境艺术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这也是时代赋予设计师的责任。

  为了创造人们心中理想的、美好的室内环境,需要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需要设计师的艰苦创造。

  设计要以人为本,21世纪的环境设计、环境氛围将会更有意义。

  作者:陈阳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文章:

环境艺术设计简历10-05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自我鉴定范文10-08

环境艺术设计简历范文10-07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历10-07

环境艺术设计简历模板10-05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论文10-01

探析公共环境艺术设计10-01

环境艺术设计实习心得05-22

环境艺术设计就业方向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