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范文
[摘要] 《尔玛的婚礼》是第一部反映羌族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片,影片以原生态的手法,通过场景、服饰、人物塑造等手段,为羌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影像化表达的途径,影片也因此具备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羌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影像化 表达
作为第一部反映羌族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片,《尔玛的婚礼》(以下简称《尔》)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显得弥足珍贵。这部由韩万峰执导,潇湘电影集团、中共四川理县县委和四川省羌学研究会于2007年7月联合拍摄的影片,主景区是距汶川十公里的理县桃坪羌寨,兼有汶川、理县、茂县部分景点,记录了5·12汶川大地震前让人惊叹的羌族文化和该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交织、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影片讲述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羌族女孩尔玛依娜(以下简称尔玛)爱上了镇上学校的汉族老师刘大川,退掉了与羌族青年多巴的订婚,与大川相恋,在取得双方家长的同意后,决定在国庆节结婚。故事的主要冲突是尔玛与大川在婚礼形式上的意见分歧,尔玛希望在生养自己的山寨办一个羌族婚礼,而大川希望在县城办一个体面的汉族婚礼。婚礼形式的浅层冲突下是弱势文化面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时该如何抉择、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形态这样一个深层次问题。
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没有过重的拍摄与剪辑技巧,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不仅以羌语拍摄,以羌族演员为主角,更由百分之八十的羌族演员出演,影片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原生态风格,最大的看点是以纪实性手法展示的羌族文化遗产。羌族是一个只有口头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自称尔玛人,因为依山而居,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以民间文化遗产为主体,主要属于口传心授、活体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入选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就有羌族多声部民歌(松潘)、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茂县)、口弦(北川)等3项民间音乐:羌族羊皮鼓舞(汶川)、博巴森根(一种民间舞蹈,申报地为理县)等2项民间舞蹈:羌族传统刺绣工艺(汶川)等1项手工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茂县)、羌年(茂县、汶川、理县、北川)、苏布士(羌年庆典)等3项民俗。羌族瓦尔俄足节和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羊皮鼓舞、羌年、博巴森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尔》片中,羌族聚居的拍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构成故事发生发展的时空要素,也是镜头抒写和表达的对象,羌族的传统服饰、民族语言、传统乐器、民间音乐、结婚风俗等在片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事实上,电影电视影像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电影纪录片、影视民族学形态作品、以电视专题片出现的影视文化学形态作品。在客观真实上,故事片自然不及电影纪录片和影视民族学形态作品:在记录“人”的文化生态的集中、深入上,故事片往往也比不上影视文化学形态作品,但从《尔》片来看,故事片也有长项,它以情节为线索,通过选择、剪裁、提炼、典型化地反映羌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给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影像化表达提供了更深广、更自然、更有张力的空间,影片也因此具备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风格:
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构成羌族非物质文化影像化生存的完美空间
影片用清新洗练的镜头语言定格了桃坪羌寨及附近景区清丽脱俗的自然风光。山高谷深是这一地区的典型地貌,群山叠翠、谷壑险隘、远处雪山峻朗,流水清澈、树木葱茏、野花点点,碉楼青山相映,羌族人民就在蓝天白云自在地劳作生活,尔玛与刘大川的爱情也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生长。
尔玛一家所在的桃坪羌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羌族古寨,其独具建筑魅力的碉楼,代表着古代羌族人民建筑文化和建筑智慧,被专家学者称之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影片拍摄时,这个原始羌族村寨有98户人家,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透过尔玛一家的生活场景、众人在寨子中的行走、尔玛奶奶等老妇人狭窄巷道的休闲与劳作,导游的介绍、尔玛母亲与大川母亲在寨子前的谈话等,镜头陆续展现了羌寨的选址特点、整体布局和羌民族建筑的功能分层以及造型特点,给人一种原始、质朴、醇厚的美。
作为人类特殊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内在规定: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它根植于人所在的时空、周边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影片中羌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传统建筑群浑然天成的美丽风光,铺开了羌族民间文化展示的最佳舞台。
2、演员服饰完美展现羌族传统刺绣工艺
羌族传统刺绣工艺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虽然是“无形”的,但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大致梳理后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脱离物质载体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物质载体进行传承与共享。羌族传统刺绣工艺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形态上,影片通过演员服饰完美地展现了这一点。
羌族服饰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和羌族民风民俗以及生活方式的直观、审美的体现。羌族传统刺绣针法多样,主要有挑绣、纳花绣、纤花绣、链子扣、扎花、提花、拼花、勾花和手绣等,其中,挑绣是羌族妇女最喜爱的表现手法。羌族刺绣主要用来装饰头帕、头巾、衣裙、围腰、飘带、褂子、裤子、鞋帮、鞋垫、香包等,色彩绚丽、图案丰富,既是精致美丽的装饰,也蕴含了羌民族的思想观念、宗教文化、礼仪道德的内涵,寄予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影片中尔玛一家以及多巴一家的传统服饰具有代表性,体现了羌族青年男子、中年男子、年轻女子、中年妇女、老年妇女的着装特点。羌族传统刺绣使演员的服饰美不胜收,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多巴的裁缝店,挂满了传统服饰和香包、手巾、枕巾、罩帘等刺绣物品,更是羌族传统刺绣工艺品的集中展不。
影片中,村寨的老年妇女休闲聊天时打发时间的手上伙计是刺绣,尔玛向大川表达好感时托弟弟转送的是挑花刺绣鞋垫,两人谈婚论嫁后尔玛还在给大川绣鞋垫。静谧无声的画面传达出刺绣对羌族妇女的重要性,刺绣既是羌族妇女必备的本领,也是衡量她们是否勤劳聪慧和心灵手巧的重要尺度,还是她们传情达意的桥梁。
3、人物情感的表达与羌族民间歌舞、音乐
羌族人民没有文字但有语言,其丰富的民族文学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的,其中羌族的歌谣在羌族文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羌族人民来说,歌谣已经渗透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能表现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也能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劳动的时候唱或婉转或高亢的山歌,谈情说爱的时候唱情歌,举行各种仪式时唱酒歌、祭典歌、婚礼歌、丧歌。
影片中的羌语歌谣原汁原味,大都没有字幕,旋律和声音反而显得更有力量,更能传达人物的情感:羌族老妇人劳作时的哼唱分外动听,悠闲中有快乐;尔玛奶奶收到两位老姐妹送来的贺礼时,三位老人在院坝里低低吟唱,节奏缓慢、旋律优美,别有韵味。尔玛是当地文化站的骨干,这一身份,有利于赋予她能歌善舞的才能,歌声随着尔玛的活动飘荡:在尔玛的好朋友依雅与大川同事王大海的喜庆婚礼上。在民俗村的歌伴舞的欢快表演中,在大川姑妈家的温馨家宴上。
影片中最动人的画面是尔玛和奶奶坐在山崖边,奶奶给尔玛梳头,尔玛流着泪、忧伤地唱着山歌,这是全片唯一配有汉语字幕的地方,“山很高、水很清,清新的空气、怡人的风光,满山的鲜花盛开着,小鸟欢叫着,小河奔腾着,我的大岐、我的家,那里住着我的阿爸阿妈,无论我在外面过得多好,我都会回来的”,歌声拖腔婉转,略带伤感,流露出尔玛对故乡山水的深切眷恋和对本民族文化的感叹。
羌族舞蹈是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羌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精神面貌和民族性格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羌族舞蹈“舞风古朴典雅、节奏明快、动作有力、粗犷、健美、热情豪放”,“顶胯”的舞蹈动作很有特征。民俗村尔玛同伴的伴舞,豪放中不失妩媚,她们腰带上坠着的长穗、串珠和各色彩带,随着胯部往复转动,别有韵味。
羌族歌舞往往与羌族人民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紧密相连,思想情感变化和表现都离不开歌舞。无论是节日喜庆、丰收还愿、迎宾待客、祭祀鬼神、婚嫁丧葬,羌民都要以舞示意,而且是有舞必歌。尔玛与大川的羌族婚礼便是贯穿歌声与悠扬的羌笛声,人们跳起羊皮鼓舞和喜庆萨朗(“萨朗”为羌语,可译为“羌族锅庄”),表达欢庆与祝福。
羌笛是羌族众多民族乐器中历史最久远、最具代表性的,唐代诗人王之涣有千古绝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同时代的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也写道,“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北宋范仲淹的名篇《渔家傲》中也有“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笛音色柔和、纤细婉转,在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婚丧嫁娶或劳作之余,羌族人民就吹起羌笛,边歌边舞。影片中尔玛婚礼上出现的是现在流行于岷江流域羌人中的竖吹羌笛,音色清脆高亢,带给人虚幻迷离的动人感觉,最适用于独奏,也可以为歌舞伴奏,羌族人民常常用它来抒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丰富情感。
另外,影片也展现了羌族人民的部分婚俗习惯。传统羌族婚礼的程序十分复杂,包括开口酒(说亲)、吃小酒(订婚)、吃大酒(定婚期)、接亲、举办男女“花夜”、出嫁和迎娶。《尔》片中,多巴与尔玛订婚、订婚期,都是遵照的传统习俗。尔玛与大川尽管自由恋爱,其过程也基本符合羌族婚礼的传统程序。影片中的羌族婚礼简化了很多程序,但仍然保留了长筵席、释比(羌族巫师)开坛、新郎挂红、新娘踩碗退煞等传统仪式。
可喜的是,影片并没有停留在对羌族文化的展示上,而是透过尔玛与大川两家人在婚礼形式上的意见分歧,表现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大川的姑妈是县教育局副局长,代表强势的主流文化,希望在县城为大川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尔玛和父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更看重羌族人自己的习俗。为了调和关于婚礼形式的矛盾,大山、尔玛在镇上派出所工作的舅舅、培养过尔玛的文化站站长、大川母亲、邻里邻居以及尔玛的密友依雅都悉数出面规劝尔玛及其父亲,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众人都感觉到大川姑妈身份的重量,以及和这一身份相关的荣誉、权力和名望。只有尔玛认为,“我不觉得,我们羌族人有哪里不如人的地方”。当大川姑妈亲自出面到尔玛家时,尔玛父亲也显得局促和气短,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于是尔玛和奶奶躲到山崖边,影片出现了上文所述的奶奶给尔玛梳头,尔玛伤感吟唱的动人画面,生动地表现了经济大潮影响下的川西羌寨里,年轻一代面临的抉择与失落。
影片的结尾耐人寻味。羌族传统婚礼上尔玛的甜蜜微笑与大川脸上的木然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而热热闹闹的羌族婚礼过后,影片出现“另一种结局”的字幕,贴着大红喜字的中巴车满载着大川、尔玛、尔玛的家人和亲友往县城开去,那里正有一场隆重的汉族婚礼等待他们,这正是影片开始时的情景,大川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激动,尔玛却在车上沉沉睡去,影片戛然而止。前方的路上是什么?这正是影片留给我们的思考。
5·12汶川大地震使桃坪羌寨和那片地区的羌族文化成为留在胶片上的美丽却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非物质文化在有形的影像中得以展现,使人理解,供人体味。经过岁月的磨炼和现代文明的洗礼,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原创性和不可再生性会进一步地显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奇珍异宝,是电影工作者发掘影视资源采之不尽的富矿;同样,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宣传、保护与传承,电影工作者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羌族文化的美丽影像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论文11-04
文化与道德相关的论文09-26
跨文化交际论文11-03
简论文化结构10-26
中国茶文化论文07-20
茶文化论文15篇11-22
文化的差异论文(精选12篇)09-15
中国茶文化论文11-13
中德餐桌礼仪文化论文10-26
文化自信为主题的论文11-13